CN110949193B - 汽车座椅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193B
CN110949193B CN201911350650.8A CN201911350650A CN110949193B CN 110949193 B CN110949193 B CN 110949193B CN 201911350650 A CN201911350650 A CN 201911350650A CN 110949193 B CN110949193 B CN 110949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rea
seat
planetary gear
supporting region
sea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06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193A (zh
Inventor
刘岩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06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9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9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3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motor and the seat or se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该汽车座椅包括水平布置的座板(1)和与该座板(1)连接的靠背(4),该座板(1)包括第二支撑区(12)和与所述靠背(4)连接的第一支撑区(11),所述第二支撑区(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11)的前侧,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区(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11)向上翻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与所述第一支撑区(11)呈夹角设置。通过第二支撑区的可调,能够根据乘员的不同的乘坐姿势,时刻保持座板完全与乘员身体贴合,以更好的支撑乘员,满足乘员的乘坐舒适性,缓解乘员的疲劳度,同时能够保证乘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乘车舒适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现有汽车座椅仅能够针对座椅座板的整体进行前后位置调节以及高低的位置调节,不能根据不同的乘员的乘坐习惯进行局部调整,例如乘员在汽车座椅临时休息时,习惯将双腿抬起,此时身体与汽车座椅的接触面积就很小,易造成疲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能够根据不同乘客的乘坐习惯局部调整座板的角度,以提高舒适度和安全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水平布置的座板和与该座板连接的靠背,该座板包括第二支撑区和与所述靠背连接的第一支撑区,所述第二支撑区位于所述座板的前侧,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区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向上翻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与所述第一支撑区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区和所述第一支撑区之间的分界线构造为曲线,该曲线的中部朝向所述座板前侧凸出,并与座板前侧边、座板左侧边以及座板右侧边共同围成的封闭区域为所述第二支撑区,所述第二支撑区关于所述座板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曲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左侧边和所述座板右侧边相交形成有交点,该交点与所述座板前侧边的距离为220mm-240mm,且所述曲线的中部前凸点与所述座板前侧边的距离为100mm-120mm。
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与该驱动机构传动配合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区具有上翻状态和回位状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顶升所述第二支撑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向上翻转并保持在翻转位置,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回位。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构和传动凸轮,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区下方设置有滑槽,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驱动所述传动凸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同时沿所述滑槽滑动,来顶升所述第二支撑区向上翻转,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驱动所述传动凸轮沿所述第二方向回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回位。
可选地,所述减速机构构造为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入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二级行星齿轮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凸轮连接。
可选地,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和设置在该第一行星架上的多个第一行星小齿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区锁定在所述翻转位置的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的表面上的多个楔形凸台,多个所述楔形凸台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所述楔形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形成有止挡面和楔形面,所述第一行星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楔形凸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凹槽。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该第二行星架上设置有电磁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电磁铁不通电,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电磁铁通电吸附所述斜齿轮,以使得所述斜齿轮远离所述第一行星架,将所述楔形凸台远离所述凹槽,来将所述第二支撑区回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区的下方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公开的汽车座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支撑区的可调,能够根据乘员的不同的乘坐姿势,时刻保持座板完全与乘员身体贴合,以更好的支撑乘员,满足乘员的乘坐舒适性,缓解乘员的疲劳度,同时能够保证乘车安全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二支撑区的装配示意图,显示回位状态;
图4是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区上翻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板 11第一支撑区 12第二支撑区
121曲线 122座板前侧边 123座板左侧边
124座板右侧边 2驱动机构 3传动机构
31减速机构 32传动凸轮 125滑槽
311一级行星齿轮机构 312二级行星齿轮机构 3111第一行星架
3112第一行星小齿轮 3121第二行星架 A交点
B前凸点 3113输入轴 3114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左、右”通常是指座板沿汽车的宽度方向的左和右定义的,例如乘员乘坐时,左手边为左侧,右手边为右侧;“前、后”是指座板沿汽车的长度方向的前和后定义的,例如车头为前,车尾为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包括该汽车座椅的汽车,该汽车座椅包括水平布置的座板1和与该座板1连接的靠背4,该座板1包括第二支撑区12和与靠背4连接的第一支撑区11,所述第二支撑区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11的前侧,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区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11向上翻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与所述第一支撑区11呈夹角设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区12可以为整体结构,也可以为由多块支撑板拼合而成的分体式结构,并且,在乘员保持腿部与座板1平行时,第二支撑区12始终与第一支撑区11保持水平状态,以供乘员乘坐;而当乘员需要变换乘坐姿势,例如抬高腿部时,第二支撑区12能够随角度调节装置的驱动而主动上翻转动贴合到大腿部,以支撑乘员抬高的腿部,保证座板1完全贴合支撑乘员,以满足乘员的乘坐舒适性,缓解乘员的疲劳度,同时能够保证乘车安全性。
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区12和所述第一支撑区11之间的分界线构造为曲线121,该曲线121的中部朝向所述座板1前侧凸出,并与座板前侧边122、座板左侧边123以及座板右侧边124共同围成的封闭区域为所述第二支撑区12,所述第二支撑区12关于所述座板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根据人体工学,构造第二支撑区12为对称结构,对应乘员的两个大腿部,并且曲线121的中部设计为向前凸出的结构,也适应乘员臀部与两侧大腿部的轮廓设计,进一步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曲线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左侧边123和所述座板右侧边124相交形成有交点A,该交点A与所述座板前侧边122的距离为220mm-240mm,可选择地,交点A到座板前侧边122的距离为230mm。且所述曲线121的中部前凸点B与所述座板前侧边122的距离为100mm-120mm,可选择地,前凸点B与座板前侧边122的距离为110mm。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区12的下方,并且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2和与该驱动机构2传动配合的传动机构3,所述第二支撑区12具有上翻状态和回位状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传动机构3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顶升所述第二支撑区12,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11向上翻转并保持在翻转位置,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传动机构3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回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图4中图面箭头所指示的方向。
其中,驱动机构2和传动机构3可以构造为任意适宜的机构,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2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减速机构31和传动凸轮32,所述减速机构31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区12下方设置有滑槽125,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31驱动所述传动凸轮3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同时沿所述滑槽125滑动,来顶升所述第二支撑区12向上翻转,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31驱动所述传动凸轮32沿所述第二方向回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回位。
具体可以在车辆的中控台处设置操作按钮,当乘员抬起腿部以调节坐姿时,乘员可以直接点击操作按钮给驱动电机通电,例如可以设置驱动电机正转来驱动传动凸轮32向上转动,利用传动凸轮32的外部轮廓曲线来逐渐顶升第二支撑区12向上翻转,以贴合支撑到大腿部;当乘员需要将腿部平放时,则可以控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传动凸轮32回转,以逐渐降低第二支撑区的高度,直至回位。
需要说明的是,为防止传动凸轮32在转动到达最高点也即座板翻转到最高位时继续转动,可以设置驱动电机的转动时间,在达到翻转最高位后自动停机,保持在该翻转位置;另外可以设置座椅的翻转角度,可选择地,控制座椅可以翻转到40°至60°之间。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2还可以为液压缸,传动机构3可以为连杆机构,只要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区12向上平稳地翻转即可。
更具体地,为在保证转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周向尺寸,方便布置,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机构31构造为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311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312,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311的输入轴31113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二级行星齿轮312的输出轴3114与所述传动凸轮32连接。通过两级行星齿轮的传动,实现大传动比的减速传动,最终实现第二支撑区12的平稳上翻。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减速机构31还可以为蜗轮传动机构,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制。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311包括第一行星架3111和设置在该第一行星架3111上的多个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区12锁定在所述翻转位置的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的表面上的多个楔形凸台,多个所述楔形凸台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所述楔形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形成有止挡面和楔形面,所述第一行星架311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楔形凸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凹槽。
也即,为了在第二支撑区12上翻到位后,能够锁止到当前所需位置,利用在第一行星架3111上设置用于限位的凹槽,仅允许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沿第一方向转动,也即沿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区上翻运动的方向转动,而当翻转到位后,可以利用凹槽对于止挡面进行限位,防止其朝向第二方向回转,将第二支撑区12保持在当前翻转位置。
进一步地,为保证第二支撑区12能够顺利回位,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多个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均为斜齿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机构312包括第二行星架3121,该第二行星架3121上设置有电磁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电磁铁不通电,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电磁铁通电吸附所述斜齿轮,以使得所述斜齿轮远离所述第一行星架3111,将所述楔形凸台远离所述凹槽,来将所述第二支撑区12回位。
具体工作过程为:当需要上翻第二支撑区12,使其贴合到抬起的大腿部时,首先驱动电机被启动,从而带动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沿第一方向转动,继而使得传动凸轮32驱动第二支撑区12向上翻转,此时电磁铁不工作,第二支撑区12保持在翻转位置;当需要将第二支撑区12回位时,驱动电机被再次启动,此时需要带动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沿第二方向转动,电磁铁通电,通过电磁铁的磁力吸附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来克服斜齿轮传动过程中受到的轴向力,使得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远离第一行星架3111运动,以实现锁止结构的解锁,从而最终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回转,实现第二支撑区12的回位。需要说明的是,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原理为公知技术,对此不作赘述。
为了保证第二支撑区12能够平稳的向上翻转和顺利回位,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区12的下方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两个角度调节装置同时工作,共同驱动第二支撑区12的上翻和回位,保证平稳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布置的座板(1)和与该座板(1)连接的靠背(4),所述座板(1)包括第二支撑区(12)和与所述靠背(4)连接的第一支撑区(11),所述第二支撑区(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区(11)的前侧,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区(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11)向上翻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与所述第一支撑区(11)呈夹角设置;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2)和与该驱动机构(2)传动配合的传动机构(3),所述第二支撑区(12)具有上翻状态和回位状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传动机构(3)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顶升所述第二支撑区(12),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11)向上翻转并保持在翻转位置,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传动机构(3)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回位;
所述驱动机构(2)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减速机构(31)和传动凸轮(32),所述减速机构(31)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区(12)下方设置有滑槽(125),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31)驱动所述传动凸轮(3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并同时沿所述滑槽(125)滑动,来顶升所述第二支撑区(12)向上翻转,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31)驱动所述传动凸轮(32)沿所述第二方向回转,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区(12)回位;
所述减速机构(31)构造为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311)和二级行星齿轮机构(312),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311)的输入轴(3113)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二级行星齿轮(312)的输出轴(3114)与所述传动凸轮(32)连接;
所述一级行星齿轮机构(311)包括第一行星架(3111)和设置在该第一行星架(3111)上的多个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区(12)锁定在所述翻转位置的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的表面上的多个楔形凸台,多个所述楔形凸台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所述楔形凸台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形成有止挡面和楔形面,所述第一行星架(311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楔形凸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区(12)和所述第一支撑区(11)之间的分界线构造为曲线(121),该曲线(121)的中部朝向所述座板(1)前侧凸出,并与座板前侧边(122)、座板左侧边(123)以及座板右侧边(124)共同围成的封闭区域为所述第二支撑区(12),所述第二支撑区(12)关于所述座板(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左侧边(123)和所述座板右侧边(124)相交形成有交点(A),该交点(A)与所述座板前侧边(122)的距离为220mm-240mm,且所述曲线(121)的中部前凸点(B)与所述座板前侧边(122)的距离为100mm-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行星小齿轮(3112)均为斜齿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机构(312)包括第二行星架(3121),该第二行星架(3121)上设置有电磁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电磁铁不通电,在所述回位状态,所述电磁铁通电吸附所述斜齿轮,以使得所述斜齿轮远离所述第一行星架(3111),将所述楔形凸台远离所述凹槽,来将所述第二支撑区(12)回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区(12)的下方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
CN201911350650.8A 2019-12-24 2019-12-24 汽车座椅和汽车 Active CN110949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650.8A CN110949193B (zh) 2019-12-24 2019-12-24 汽车座椅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650.8A CN110949193B (zh) 2019-12-24 2019-12-24 汽车座椅和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193A CN110949193A (zh) 2020-04-03
CN110949193B true CN110949193B (zh) 2021-04-20

Family

ID=69984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0650.8A Active CN110949193B (zh) 2019-12-24 2019-12-24 汽车座椅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919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3446A (ja) * 1981-10-27 1983-05-02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等の座席構造
CN203698000U (zh) * 2012-05-28 2014-07-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5620313A (zh) * 2014-11-25 2016-06-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坐垫伸长装置
CN107444218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以及车辆
CN209553010U (zh) * 2019-01-09 2019-10-29 吴智勇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3446A (ja) * 1981-10-27 1983-05-02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等の座席構造
CN203698000U (zh) * 2012-05-28 2014-07-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5620313A (zh) * 2014-11-25 2016-06-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坐垫伸长装置
CN107444218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以及车辆
CN209553010U (zh) * 2019-01-09 2019-10-29 吴智勇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193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6581B1 (en) Vehicle seat
CN107933380A (zh) 车辆座椅排布结构和车辆
JP2019182213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72041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0949193B (zh) 汽车座椅和汽车
JP692880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KR20200007336A (ko) 하차 편의 장치가 구비된 승용차용 시트
JPWO2012042939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H0420163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5379964B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8881629U (zh) 一种行动不便者使用的汽车全自动后座装置及汽车
JP200951473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207617558U (zh) 客车用升降旋转座椅
JP200711876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2081222B1 (ko) 양발 익스텐션 시트
CN215154084U (zh) 汽车座椅和汽车
JP2005306322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KR200168247Y1 (ko) 시트의 높이 조절장치
CN114851924B (zh) 一种零重力座椅以及包括该座椅的车辆
CN206589739U (zh) 中心托架
KR100551769B1 (ko) 자동차의 시트트랙 연동형 시트 틸트장치
JP3162537B2 (ja) 車両用回転腰掛
JP2007089786A (ja) シート構造
KR100410734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허리지지 장치
JPH045162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