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3010U -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3010U
CN209553010U CN201920034999.XU CN201920034999U CN209553010U CN 209553010 U CN209553010 U CN 209553010U CN 201920034999 U CN201920034999 U CN 201920034999U CN 209553010 U CN209553010 U CN 209553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backrest
convex
waist
sp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49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349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3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3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3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垫套件,特别是一种商用载货汽车的驾驶员座椅的座垫套件。其针对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后不同程度感到腰酸或颈疼及炎炎夏日中,驾驶员臀部尤其是会阴部难免湿热不适的问题,力图以较低成本的技术方案加以克服和改良。一种汽车座垫套件,包含一坐垫、一靠背、一头枕,该坐垫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勺形槽,该勺形槽可改善驾驶员在炎炎夏日驾驶时会阴部的湿热不适;该靠背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肩凸、一腰凸,该肩凸和该腰凸分别为改善驾驶员驾驶时颈部和腰部疲劳而设;该头枕包含一本体,该本体有一正面,该正面有一凹部,该凹部为增加头枕与人后脑的接触面积,提升驾驶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垫套件,特别是一种商用载货汽车的驾驶员座椅的座垫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其乘员尤其是驾驶员对乘坐舒适性也更加关注。通过调查,商用车尤其是载货车的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后大多不同程度感到腰酸或颈疼;在炎炎夏日,即使车内有空调降温,但因为座垫中的软质填充物增大了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驾驶员臀部尤其是会阴部仍难免湿热不适;
为解决上述问题,已知采用的方案是:在座椅靠背骨架中安装可调或不可调的腰托机构以缓解腰椎部疲劳,但此种腰托需要手动调节且往往不具有按摩功能;驾驶员以独立颈枕枕于颈后以消除颈部疲劳,如此则颈部存在“挥鞭效应”的安全隐患;在座垫中安装风扇并在蒙皮上开若干小孔以使气流由下而上通过驾驶员腿部和臀部,被风扇从座垫下方抽上来的空气可能带有橡胶防尘罩的气味和灰尘,于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及健康或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汽车座椅领域的上述问题,以较低成本的技术方案加以克服和改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垫套件,其包含一坐垫、一靠背、一头枕,该坐垫通过一托盘与座椅骨架固接,该靠背亦包覆在该座椅骨架的靠背部分,该头枕通过一支撑调节机构安装到该座椅骨架靠背部分的上边框;
如上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作为优选,其中该坐垫包含一坐垫本体,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并具有一坐垫轴线、一坐垫顶面、一坐垫底面、二臀部凹坑、一勺形槽以及二腿部凹坑,该坐垫本体的前端厚度大于其后端,即该坐垫顶面由前到后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该坐垫顶面具有一斜面和关于该坐垫轴线对称的二坐垫弧形斜面,假想的二分界线A和B将该坐垫顶面划分为前中后三段,该二坐垫弧形斜面处在该中段的部分朝该坐垫本体左右方向分别能定义二凸点A,该二凸点A的间距为该坐垫本体的最大宽度值,该二凸点A还具有该坐垫本体的最大厚度值;
作为优选,其中该二臀部凹坑由该斜面相应部分朝该坐垫本体内部凹入形成;
作为优选,其中该二臀部凹坑呈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坐垫轴线有一倾斜角;
作为优选,其中该勺形槽为一关于该坐垫轴线对称的长勺形凹槽,其可由一假想分界线C划分为一勺口和一长槽,该勺口近似餐勺形;
作为优选,其中该勺口朝该坐垫本体前端面方向能定义一凸点B,自该凸点B至该分界线C,该勺形槽的宽度先渐增再渐减,该长槽自该分界线C起始至该本体的后端面附近终止,该勺形槽的宽度渐略增,该勺口与该长槽相对该坐垫顶面的深度相同;
作为优选,其中该二腿部凹坑位于该坐垫顶面的前段,由该坐垫顶面的相应部分朝下凹入形成,并在该坐垫本体的前端面形成一“W”形状轮廓。
如上所述的座垫套件,作为优选,其中该靠背包含一靠背本体,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其具有一靠背轴线,该靠背轴线与该坐垫轴线确定一平面P,该靠背本体还具有一靠背正面、一靠背背面、二靠背侧面、一肩凸、一腰凸,其中该靠背正面具有一弧面和关于该平面P对称的二靠背弧形斜面,该靠背弧形斜面朝该靠背本体正前方向分别能定义二凸点C,该二凸点C的间距为该靠背本体的最大宽度值,该二凸点C还具有该靠背本体的最大厚度值,该靠背本体自其上端面至该二凸点C,其宽度先渐减再渐增而其厚度渐增,由该二凸点C至该靠背本体下端面,其宽度和厚度渐减;
作为优选,其中该肩凸与该腰凸均与该靠背本体一体制成;
作为优选,其中该肩凸在垂直该靠背轴线方向上的断面为一关于平面P对称的钟形曲线,其相对该靠背背面能定义一最高点,由该最高点至该靠背该二弧形斜面,该钟形曲线相对该靠背背面的高度渐减,该肩凸在该平面P上的断面为一弧形,其相对该靠背背面的高度由该靠背本体上端面至另一假想分界线D先渐增再渐减;
作为优选,其中该腰凸具有一腰凸本体及一嵌入其中的按摩垫,该腰凸本体为一关于该平面P对称的圆角三角形凸台,其具有一腰凸顶面,该腰凸顶面相对该靠背正面的高度自该平面P向左右两侧渐减;
作为优选,该按摩垫由区别于该靠背本体的另一更具弹性和刚性的材质一体制成,其外轮廓的形状、大小与该腰凸本体的轮廓相同,该按摩垫具有一按摩垫顶面和28个由该按摩垫顶面外凸形成的椭圆形的弧面凸起,该弧面凸起依据其椭圆长轴的长度可区分为大凸起和小凸起,其呈行列分布并关于该平面P对称,在任意相邻行或列中的该凸起均呈交错状排列,其中三列共14个大凸起的椭圆长轴方向以及四列共14个小凸起的椭圆短轴方向均与该靠背该轴线相同,各该弧面凸起均有一最高点B,其均在该腰凸顶面上。
如上所述的座垫套件,作为优选,其中该头枕包含一头枕本体,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该头枕本体包含一头枕正面、一头枕背面、一插槽,其中该头枕正面为一起伏状弧面,具有一凹部、一上凸部、一下凸部、二侧凸部;
作为优选,该头枕本体的宽度由上而下渐增,该头枕正面与平面P的交线呈“M”形,该头枕正面该凹部为增加该头枕与人体后脑的接触面积,该二侧凸部和该上凸部为配合该凹部以包容后脑,提升驾驶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较低成本的技术方案减少商用车尤其是载货车的驾驶员长时间驾驶中臀部、腰部及颈部的疲劳,提升驾驶舒适感,尤其在炎炎夏日中可缓解驾驶员会阴部的湿热不适,保护男性驾驶员的前列腺健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垫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垫套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垫套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垫套件中按摩垫285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沿剖线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沿剖线B-B的断面图;
图7为图2中沿剖线C-C的断面图;
图8为图3中沿剖线D-D的断面图;
图9为图3中沿剖线E-E的断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垫套件的第二实施例沿图2中剖线A-A的剖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坐垫1、坐垫本体10、坐垫轴线101、坐垫顶面11、臀部凹坑16、勺形槽18、勺口181、开孔182、长槽185、腿部凹坑19、斜面110、坐垫弧形斜面115、分界线A61、分界线B62、分界线C63;靠背2、靠背本体20、靠背轴线201、靠背背面22、靠背侧面23、肩凸25、最高点A251、腰凸28、分界线D65、弧面213、靠背弧形斜面215、按摩垫285、按摩垫顶面286、弧面凸起287、气囊289;头枕3、头枕本体30、头枕正面31、头枕背面32、插槽35、支撑调节机构36、凹部310、上凸部315、下凸部317、侧凸部319、风扇40、风道50、托盘60、人体后轮廓10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垫套件(以下简称“座垫套件”)由坐垫1、靠背2、头枕3组成,图中所示该座垫套件的组合方式为方便理解的示意图,并不代表任何实施例的实际组合方式;
该坐垫1包覆在托盘60上,再以蒙皮包覆在该坐垫1上并将蒙皮固接在该托盘60的沿其边缘呈封闭状的凹槽中,将托盘60与座椅骨架(图中未示)固接;该靠背2亦包覆在该座椅骨架的靠背部分(图中未示),再以蒙皮包裹其上;该头枕3通过一支撑调节机构36安装到该座椅骨架靠背部分的上边框(图中未示),并以蒙皮包裹其上,上述各蒙皮在附图中均未示出;
如上所述的座垫套件,其中该坐垫1包含一坐垫本体10,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本实施例中该坐垫本体10为一体发泡制成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具有一坐垫轴线101、一坐垫顶面11、一坐垫底面、二臀部凹坑16、一勺形槽18以及二腿部凹坑19,该坐垫本体10的前端厚度大于其后端,即该坐垫顶面11由前到后向下倾斜;
请参照图3、图5所示,该坐垫顶面11具有一斜面110和关于该坐垫轴线101对称的二坐垫弧形斜面115,假想的分界线A61和分界线B62将该坐垫顶面11划分为前中后三段,该二坐垫弧形斜面115处在该中段的部分朝该坐垫本体10左右方向分别能定义二凸点A,二凸点A的间距为该坐垫本体10的最大宽度值,该二凸点A还具有该坐垫本体10的最大厚度值;请参照图1、3所示,该坐垫本体10自其前端面至该分界线A61,其宽度和厚度渐增,自该分界线A61至该分界线B62,其宽度和厚度先渐增再渐减,自该分界线B62直至其后端面,其宽度和厚度渐减。
请参照图3所示,其中该二臀部凹坑16由该斜面110相应部分朝该坐垫本体10内部凹入形成,该二臀部凹坑16呈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坐垫轴线101有一倾斜角,该二臀部凹坑16为约束驾驶员坐在该座垫套件的推荐位置,其还可以减少汽车在恶劣路况下行驶或者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后导致的臀部疲劳;
请参照图1、3所示,其中该勺形槽18为一关于该坐垫轴线101对称的长勺形凹槽,其可由一假想分界线C63划分为一勺口181和一长槽185,该勺口181近似餐勺形,该勺口181朝该坐垫本体10前端面方向能定义一凸点B,自该凸点B至该分界线C63,该勺形槽18的宽度先渐增再渐减,该长槽185自该分界线C63起始至该坐垫本体10的后端面附近终止,该勺形槽18的宽度渐略增,请参照附图5所示,该勺口181与该长槽185相对该坐垫顶面11的深度相同,该勺形槽18为改善驾驶员在炎炎夏日驾驶时会阴部的湿热不适。
请参照图2、3所示,其中该二腿部凹坑19位于该坐垫顶面11的前段,由该坐垫顶面11的相应部分朝下凹入形成,并在该坐垫本体10的前端面形成一“W”形状轮廓,为使驾驶员双腿在作驾驶动作时有一较舒适的接触面。
请参照图1、2所示,如上所述的座垫套件,其中该靠背2包含一靠背本体20,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本实施例中该靠背本体20为一体发泡制成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具有一靠背轴线201,该靠背轴线201与坐垫轴线101确定一平面P(图中未示),该靠背本体20还具有一靠背正面、一靠背背面22、二靠背侧面23、一肩凸25、一腰凸28;
其中该靠背正面具有一弧面213和关于该平面P对称的二靠背弧形斜面215;请参照图5,其中该靠背弧形斜面215朝该靠背本体20正前方向分别能定义二凸点C,该二凸点C的间距为该靠背本体20的最大宽度值,该二凸点C还具有该靠背本体20的最大厚度值;请参照图2,该靠背本体20自其上端面至该二凸点C,其宽度先渐减再渐增而其厚度渐增,由该二凸点C至该靠背本体20下端面,其宽度和厚度渐减;由此,请参照图5所示,该二靠背侧面23的前轮廓在驾驶员驾驶状态时的肘部位置形成一凹弧状,为减少驾驶员操作操纵杆时其肘部与该靠背2的触碰。
其中,该肩凸25和该腰凸28是依据人体脊柱形状和中国传统医学中人体穴位理论,并参考中国人体尺度的均值,分别为改善驾驶员颈部、腰部疲劳而设,其均与该靠背本体20一体制成;
请参照图1、2、7所示,该肩凸25在垂直靠背轴线201方向的断面为一关于该平面P对称的钟形曲线,该钟形曲线相对该靠背背面22能定义一最高点A251,由该最高点A251至该二靠背弧形斜面215,该钟形曲线相对该靠背背面22的高度渐减;
请参照图5所示,该肩凸25在该平面P上的断面为一弧形,其相对该靠背背面22的高度由该靠背本体20上端面至一假想分界线D65先渐增再渐减;该肩凸25设计时参考中国男性人体尺度均值,以对应人体背部胸椎段的“身柱”、“神道”和“灵台”穴位,当驾驶员坐在该座垫套件的推荐位置驾驶时,该肩凸25将易于给驾驶员背部对应胸椎段的凹区以倚靠,提升驾驶舒适度,同时于颈椎部有不适的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中不适感的加重亦有缓解。
请参照图2、4、5所示,其中该腰凸28具有一腰凸本体及一嵌入其中的按摩垫285,该腰凸本体为一关于该平面P对称的圆角三角形凸台,其具有一腰凸顶面,该腰凸顶面相对该靠背正面的高度自该平面P向左右两侧渐减;
该按摩垫285由区别于该靠背本体20的另一更具弹性和刚性的材质一体制成,如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合成橡胶,本实施例以合成橡胶为材料一体制成,其外轮廓形状、大小与该腰凸本体的轮廓相同,在靠背本体20发泡过程中即将该按摩垫285先行放入发泡模具中一对应该腰凸本体的凹槽中与靠背本体20一体发泡而嵌入该腰凸本体中;
该按摩垫285具有一按摩垫顶面286和28个由该按摩垫顶面286外凸形成的椭圆形的弧面凸起287,该弧面凸起287依据其椭圆长轴的长度可区分为大凸起和小凸起,其呈行列分布并关于该平面P对称,在任意相邻行或列中的该凸起均呈交错状排列(其它实施例中,该弧面凸起287的数量、大小及排列方式可以不同于此),其中三列共14个大凸起的椭圆长轴方向以及四列共14个小凸起的椭圆短轴方向均与该靠背轴线201相同,各该弧面凸起287均有一最高点B,该最高点B均在该腰凸顶面上;
请参照图5所示,该腰凸28在设计时参考中国男性人体尺寸均值,以对应人体背部腰椎段的“悬枢”、“命门”和“腰阳关”穴位,当驾驶员坐在该座垫套件的推荐位置驾驶时,其易于对驾驶员的腰部起一支撑作用,同时伴随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以及驾驶员的上身动作,该按摩垫285的该弧面凸起287可对驾驶员腰部的上述穴位起到近似按摩的效果。
请参照图10所示,第二较佳实施例中,通过固接在该托盘60前部的一安装支架(图中未示)在该坐垫1该坐垫本体10前端的中部嵌入安装一风扇40(其它实施例中,亦可改变风扇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其出风口正对该勺形槽18前端部的一开孔182,其由汽车电瓶或独立电池供电,并由一安置在该坐垫1左右任一侧面的开关(图中未示)控制其工作状态,一风道50由该风扇40之出风口贯穿到该开孔182,与该勺形槽18相通,该风道50为一圆沿一直线和一“S”形曲线放样形成的腔形,其与该坐垫本体10一体制成,自该风扇40至该开孔182,该腔形的内径渐减;在包裹该坐垫本体10的蒙皮的对应位置开一孔,以固接一适当刚性与弹性的网状编织物,使该风扇40能自此抽入冷空气,经该风道50汇集后通过该开孔182被送入该勺口181,并穿过该长槽185再上升到人体臀后部及背部,为驾驶员带来凉爽。
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在该靠背本体20中对应该腰凸28位置安装一可充气式气囊289,该气囊289由汽车储气罐(图中未示)或安装于该靠背本体20中的静音充气泵(图中未示)供气,通过气阀控制单元(图中未示),驾驶员以安置在该坐垫1左右任一侧面的控制开关(图中未示)控制其工作状态,该气囊289工作时,由气阀控制单元自动对其进行有规律的充气和放气,使该气囊289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以推动该按摩垫285对驾驶员的腰部进行按摩。
如上所述的座垫套件,其中该头枕3包含一头枕本体30,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本实施例中该头枕本体30为一体发泡制成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该头枕本体30包含一头枕正面31、一头枕背面32、一插槽35,其中该头枕正面31为一起伏状弧面,具有一凹部310、一上凸部315、一下凸部317、二侧凸部319;
如图2所示,该头枕本体30的宽度由上而下渐增,如图5所示,该头枕正面31与该平面P的交线呈“M”形,该凹部310为增加该头枕3与人体后脑的接触面积,该二侧凸部319和该上凸部315为配合该凹部310以包容后脑,提升驾驶舒适度;
该插槽35用以插入一支撑调节机构36,该插槽35与该头枕背面32的间距小于其与该头枕正面31的间距。
特别地,如果驾驶员上身偏高,可通过调节支撑调节机构36升高头枕3使凹部310的中心部正对驾驶员后脑凸出部,以提高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需要郑重说明的是,但凡因上身偏矮或坐姿等原因导致在驾驶中其颈部能接触到肩凸25的驾驶员,为避免因头枕3的高度未相应地作正确调整或头枕3已经无法向下调整到适合其头部的高度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故不推荐使用依本实用新型任何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座垫套件。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定其实施范围,其中各构件、部件的名称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和原理所做的改变,均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坐垫(1)、一靠背(2)、一头枕(3),该坐垫(1)通过一托盘(60)与座椅骨架固接,该靠背(2)包覆在该座椅骨架的靠背部分,该头枕(3)通过一支撑调节机构(36)安装到该座椅骨架靠背部分的上边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坐垫(1)包含一坐垫本体(10),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坐垫本体(10)具有一坐垫轴线(101)、一坐垫顶面(11)、一坐垫底面、二臀部凹坑(16)、一勺形槽(18),该坐垫本体(10)的前端厚度大于其后端,即该坐垫顶面(11)由前到后向下倾斜,其中该坐垫顶面(11)具有一斜面(110)和关于坐垫轴线(101)对称的二坐垫弧形斜面(115),其中该二臀部凹坑(16)由斜面(110)相应部分朝坐垫本体(10)内部凹入形成,该臀部凹坑(16)呈椭圆形,其长轴与坐垫轴线(101)有一倾斜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勺形槽(18)为一关于该坐垫轴线(101)对称的长勺形凹槽,其由一假想分界线C(63)区分为一勺口(181)和一长槽(185),该勺口(181)近似餐勺形,勺口(181)朝向坐垫本体(10)前端面方向能定义一凸点B,自凸点B至分界线C(63),该勺形槽(18)的宽度先渐增再渐减,自分界线C(63)起始至坐垫本体(10)的后端面附近终止,该勺形槽(18)的宽度渐略增,该勺口与该长槽相对该坐垫顶面(11)的深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靠背(2)包含一靠背本体(20),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其具有一靠背轴线(201),靠背轴线(201)与坐垫轴线(101)确定一平面P,该靠背本体(20)还具有一靠背正面、一靠背背面(22)、二靠背侧面(23)、一肩凸(25)、一腰凸(28),其中该靠背正面具有一弧面(213)和关于平面P对称的二靠背弧形斜面(215),该靠背弧形斜面(215)朝靠背本体(20)正前方向分别能定义二凸点C,二凸点C的间距为靠背本体(20)的最大宽度值,凸点C还具有该靠背本体(20)的最大厚度值;该靠背本体(20)自其上端面至该二凸点C,其宽度先渐减再渐增而其厚度渐增,由该二凸点C至该靠背本体(20)下端面,其宽度和厚度渐减,该二靠背侧面(23)的前轮廓在驾驶员驾驶状态时的肘部位置形成一凹弧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肩凸(25)与腰凸(28)均与靠背本体(20)一体制成,该肩凸(25)在垂直靠背轴线(201)方向上的断面为一关于平面P对称的钟形曲线,其相对该靠背背面(22)能定义一最高点A(251),由该最高点A(251)至该二靠背弧形斜面(215),该钟形曲线相对靠背背面(22)的高度渐减;该肩凸(25)在平面P上的断面为一弧形,其相对靠背背面(22)的高度由该靠背本体(20)上端面至一假想分界线D(65)先渐增再渐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腰凸(28)具有一腰凸本体及一嵌入其中的按摩垫(285),该腰凸本体为一关于平面P对称的圆角三角形凸台,其具有一腰凸顶面,该腰凸顶面相对该靠背正面的高度自该平面P向左右两侧渐减;该按摩垫(285)由区别于靠背本体(20)的另一更具弹性和刚性的材质一体制成,其外轮廓形状、大小与该腰凸本体相同,在靠背本体(20)发泡过程中将按摩垫(285)先行放入发泡模具对应该腰凸本体的一凹槽中,与靠背本体(20)一体发泡而嵌入该腰凸本体中;该按摩垫(285)还具有一按摩垫顶面(286)和28个由按摩垫顶面(286)外凸形成的椭圆形弧面凸起(287),弧面凸起(287)依据其椭圆长轴的长度可区分为大凸起和小凸起,其呈行列分布并关于平面P对称,在任意相邻行或列中的该凸起均呈交错状排列,弧面凸起(287)的数量、大小及排列方式应可不受此限制;其中三列共14个大凸起的椭圆长轴方向与另四列共14个小凸起的椭圆短轴方向均与靠背轴线(201)相同,各弧面凸起(287)均有一最高点B,该最高点B均在该腰凸顶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头枕(3)包含一头枕本体(30),其由软质弹性材料一体制成,头枕本体(30)包含一头枕正面(31)、一头枕背面(32)、一插槽(35),其中头枕正面(31)为一起伏状弧面,具有一凹部(310)、一上凸部(315)、一下凸部(317)、二侧凸部(319),该头枕本体(30)的宽度由上而下渐增,该头枕正面(31)与平面P的交线呈“M”形,该插槽(35)用以插入一支撑调节机构(36),该插槽(35)与该头枕背面(32)的间距小于其与该头枕正面(31)的间距。
8.一种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坐垫(1)、一靠背(2)、一头枕(3),该坐垫(1)通过一托盘(60)与座椅骨架固接,该靠背(2)包覆在该座椅骨架的靠背部分,该头枕(3)通过一支撑调节机构(36)安装到该座椅骨架靠背部分的上边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坐垫(1)包含一坐垫本体(10),该坐垫本体(10)具有一坐垫轴线(101)、一坐垫顶面(11)、一坐垫底面、二臀部凹坑(16)、一勺形槽(18),该勺形槽(18)为改善男性驾驶员在炎炎夏日驾驶时会阴部的湿热不适,为加强勺形槽(18)的散热效果,在坐垫本体(10)前端面的中部嵌入安装一风扇(40),该风扇(40)由一安置在该坐垫(1)左右任一侧面的开关控制其工作状态,一风道(50)由其出风口贯穿到该勺形槽(18)前端部的一开孔(182)与该勺形槽(18)相通,该风道(50)为一圆沿一直线和一“S”形曲线放样形成的腔形,其与该坐垫本体(10)一体制成,自该风扇(40)至该开孔(182),该腔形的内径渐减;在包裹该坐垫本体(10)的蒙皮的对应位置开一孔,以固接一适当刚性与弹性的网状编织物,使该风扇(40)能自此抽入冷空气,经该风道(50)汇集后通过该开孔(182)被送入该勺口(18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垫套件,其特征在于,其中靠背(2)包含一靠背本体(20),该靠背本体(20)还具有一靠背正面、一靠背背面(22)、二靠背侧面(23)、一肩凸(25)、一腰凸(28),其中腰凸(28)具有一腰凸本体及一嵌入其中的按摩垫(285),在靠背本体(20)中对应腰凸(28)位置嵌入安装一可充气式气囊(289),由汽车上的储气罐或安装于该靠背本体(20)中的静音充气泵为其供气,驾驶员以安置在坐垫(1)左右任一侧面的控制开关控制其工作状态;该气囊(289)工作时,气阀控制单元自动对其进行有规律的充气和放气,使该气囊(289)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以推动按摩垫(285)对驾驶员的腰部进行按摩。
CN201920034999.XU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Active CN209553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4999.XU CN209553010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4999.XU CN209553010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3010U true CN209553010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4999.XU Active CN209553010U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30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193A (zh) * 2019-12-24 2020-04-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和汽车
CN113957945A (zh) * 2021-12-22 2022-01-21 常州市大洋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挖土机坐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193A (zh) * 2019-12-24 2020-04-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和汽车
CN110949193B (zh) * 2019-12-24 2021-04-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和汽车
CN113957945A (zh) * 2021-12-22 2022-01-21 常州市大洋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挖土机坐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5489B (zh) 骑行鞍座
US3348880A (en) Adjustable back supprot cushions
US8418293B2 (en) Travel pillow providing head and neck alignment during use
CN209553010U (zh) 一种汽车座垫套件
CN202618989U (zh) 可支撑腰部的椅子
CN202641439U (zh) 设有按摩功能的汽车座椅
CN205234050U (zh) 一种气动按摩腰部靠垫
CN211461116U (zh) 气囊式按摩椅
CN209106670U (zh) 双侧支撑舒适度可调的办公座椅
CN108887977B (zh) 一种双侧支撑舒适度可调的办公座椅
CN115836785A (zh) 一种具有坐姿检测和肌肉疲劳缓解功能的座椅
EP4087445A1 (en) Neck pillow
CN208278221U (zh) 一种休闲骑行趟车充气座垫
CN209600339U (zh) 充气式汽车座椅枕垫
CN208411500U (zh) 一种分体式气压按摩汽车座垫
CN208755445U (zh) 一种可调节舒适度的哺乳用座椅
CN201002543Y (zh) 可调式健身头枕
CN203819087U (zh) 多功能充气座椅
CN211765546U (zh) 列车座椅套
JPH0537805Y2 (zh)
CN221949520U (zh) 一种马鞍美臀塑型坐垫
CN215552724U (zh) 座椅调节装置及座椅
CN203735806U (zh) 椅垫结构
CN219845742U (zh) 一种能对背部全覆盖多维度调节支撑的靠椅
JP7352802B1 (ja) 自動車の座席用クッション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