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3330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3330B
CN110943330B CN201911172901.8A CN201911172901A CN110943330B CN 110943330 B CN110943330 B CN 110943330B CN 201911172901 A CN201911172901 A CN 201911172901A CN 110943330 B CN110943330 B CN 110943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inner condu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side wall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29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3330A (zh
Inventor
王卫杰
代华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29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3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3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3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向前插接一对接连接器,包括一外导体;一内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及一水平部,自水平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尾部,一绝缘件,绝缘件位于外导体和内导体之间隔离彼此电连接,绝缘件包括一第一段以及自第一段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第二段,接触部向前露出绝缘件外,绝缘件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段且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段的一收容孔,第二段具有一后开口向后贯穿第二段,内导体经后开口进入收容孔,绝缘件设有侧壁,位于第二段的侧壁凸设一挡止部以挡止内导体从后开口退出收容孔,侧壁背对挡止部的位置凹设一补偿凹槽,补偿凹槽朝向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减少了特性阻抗所产生的偏差,使得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提升高频性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良好特性阻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HFM连接器,通常包括一内端子、一外端子以及将内端子固定到外端子的一绝缘体,绝缘体设有前后贯穿的细长的内孔供插针插入,由于整个HFM连接器的体积较小,为了将内端子顺利插入绝缘体且保证绝缘体的内孔不变形,通常是将绝缘体内孔直径加大,再在内端子上凸设多个凸块与绝缘体的内孔干涉配合,以此使得内端子稳固固定于绝缘体内。
但是,在绝缘体上开设细长的内孔,会使得内孔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产生同轴偏移及变形,不但会容易造成模具的损坏,还会使得内端子不能顺利插入绝缘体内造成绝缘体和内端子的损坏。再者,由于将绝缘体的内孔增大,使得内端子在插入后与绝缘体的内孔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该间隙中的空气对于内端子与绝缘体之间的介电常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HFM连接器特性阻抗的范围偏差较大,并且,内端子与绝缘体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构成混合介质,由于该内端子是通过凸块与绝缘体干涉配合,因此会因凸块使得该连接器的混合介质在每一段的构成比例不能保持一致,从而使得介电常数不能保持稳定,使得特性阻抗不连续,使得HFM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变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绝缘件上开设连通收容孔、便于内导体安装的开口,且在绝缘件上设置挡止部并对应挡止部设置补偿凹槽,从而具有良好特性阻抗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向前插接一对接连接器,包括一外导体;一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及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的一水平部,自所述水平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尾部,所述接触部收容于所述外导体;一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内导体之间,隔离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彼此电连接,所述绝缘件包括一第一段以及自所述第一段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第二段,所述接触部向前露出所述绝缘件外,所述绝缘件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段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段的一收容孔收容所述水平部和所述尾部,所述第二段具有一后开口向后贯穿所述第二段,所述内导体经所述后开口进入所述收容孔,所述绝缘件设有至少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所述侧壁凸设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后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所述侧壁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一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
进一步,所述挡止部自所述侧壁凸设于所述后开口内。
进一步,所述绝缘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后开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每一所述侧壁凸设有所述挡止部于所述后开口内及凹设有对应所述挡止部的所述补偿凹槽。
进一步,每一所述侧壁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段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挡止部,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后开口于所述第二段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所述收容孔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第二段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段的一弯折段以及自所述弯折段向下延伸的一延伸段,所述弯折段呈弧形,所述第一段垂直于所述延伸段,所述尾部包括连接所述水平部的一过渡部以及自所述过渡部向下延伸的一竖直部,所述过渡部呈弧形收容于所述弯折段,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收容于所述延伸段。
进一步,自所述第一段向前延伸一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呈筒状,所述接触部向前露出所述第三段外。
进一步,位于所述延伸段的所述侧壁凸设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挡止部及对应两个所述挡止部凹设的两个所述补偿凹槽,其中一个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延伸段的顶段且邻接所述弯折段,另一个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延伸段的底段。
进一步,所述第二段上自所述挡止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挡止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所述补偿凹槽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挡止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段具有一上开口,所述上开口向上贯穿所述第一段,所述上开口分别连通所述收容孔和所述后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段的所述侧壁凸设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上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所述侧壁背对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凹设一补偿凹陷部,所述补偿凹陷部朝向所述限位部凸设的方向凹设。
进一步,每一所述侧壁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段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限位部,在左右方向上,所述上开口于所述第一段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一段的所述收容孔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第一段上自所述限位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限位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所述内导体设有平整光滑的外表面,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紧贴所述收容孔的内壁面。
进一步,所述外导体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多个插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容纳所述绝缘件的一安装槽,每一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腔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所述插接腔向后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向下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底面,所述内导体具有多个,每一所述内导体外均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内导体一一对应插入所述插接腔内。
进一步,自所述侧壁凸设至少一肋部,所述肋部自所述第一段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二段,所述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干涉配合。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一挡板,所述主体部向后朝所述安装槽凸设有至少一个凸柱,所述凸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挡板对应所述凸柱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固定孔铆合在所述凸柱上。
进一步,所述挡板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挡部以及自所述挡部向前弯折延伸的一遮蔽部,所述挡部挡止于所述尾部的后方,所述遮蔽部延伸进入位于所述主体部的顶壁与所述水平部之间的所述安装槽,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绝缘件的形状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第二段具所述后开口向后贯穿所述第二段,由于设有所述后开口,所述绝缘件在成型所述收容孔时更加方便,出模更加简单,所述内导体通过所述后开口插入所述绝缘件内,所述后开口使得所述绝缘件的所述侧壁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使得所述内导体与所述绝缘件不容易损坏,并且所述内导体经所述后开口进入所述收容孔,使得所述收容孔在做成与所述内导体相同大小的情况下还能够顺利插入所述收容孔,并且所述收容孔与所述内导体之间会紧密配合因此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降到最小,大大减少了所述电连接器特性阻抗所产生的偏差,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所述侧壁凸设所述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可以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后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使得所述内导体稳固限位于所述绝缘件内,所述侧壁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所述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使得所述内导体与所述绝缘件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在每一段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极大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外导体;一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不导通,所述内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及自所述接触部延伸的一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收容于所述外导体;一绝缘件,设有收容所述连接部的一收容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孔的一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内导体的安装方向贯穿所述绝缘件,所述内导体沿所述安装方向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收容孔,且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件外,所述绝缘件设有至少一侧壁,所述侧壁凸设至少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所述侧壁具有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至少一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
进一步,所述绝缘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每一所述侧壁设有向所述开口内凸伸的所述挡止部以及对应所述挡止部凹设的所述补偿凹槽。
进一步,每一所述侧壁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绝缘件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挡止部,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开口于所述绝缘件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所述收容孔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补偿凹槽所占空间的大小与所述挡止部所占空间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所述内导体设有平整光滑的外表面,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紧贴所述收容孔的内壁面。
进一步,所述外导体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多个插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容纳所述绝缘件的一安装槽,每一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腔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所述插接腔向后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内导体具有多个,每一所述内导体外均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内导体一一对应插入所述插接腔内。
进一步,自所述侧壁凸设至少一肋部,所述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干涉配合。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且为金属材质的一挡板,所述主体部向后朝所述安装槽凸设有两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内导体,所述挡板对应所述凸柱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固定孔铆合在所述凸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绝缘件设有收容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收容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孔的所述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内导体的安装方向贯穿所述绝缘件,使得所述绝缘件在成型所述收容孔时更加方便,出模更加简单,增加了产品的良品率和精度,所述侧壁凸设所述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使得所述内导体稳固限位于所述绝缘件内,所述侧壁具有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的所述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使得所述内导体与所述绝缘件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在每一段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极大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内导体;一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有收容所述内导体的一收容孔,所述绝缘件设有一侧壁,自所述侧壁凸设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用以将所述内导体固定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侧壁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至少一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自所述侧壁凸设所述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将所述内导体固定于所述收容孔内,使得所述内导体稳固限位于所述绝缘件内,所述侧壁具有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的所述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使得所述内导体与所述绝缘件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在每一段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极大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内导体组装至绝缘件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内导体、绝缘件组装至外导体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上外导体和下外导体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5水平旋转180度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正视图;
图9为图8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中内导体与绝缘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立体组合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1的后视图;
图14为图1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1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1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1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内导体1 接触部11 连接部12
水平部121 尾部122 过渡部1221 竖直部1222
焊接部1223 绝缘件2 第一段21 上开口211
第一侧壁212 限位部213 补偿凹陷部214 第二段22
后开口221 第二侧壁222 弯折段223 延伸段224
挡止部225 补偿凹槽226 第三段23 收容孔24
导引面25 肋部26 外导体3 上外导体3a
下外导体3b 主体部31 安装槽311 凸柱312
插接部32 插接腔321 定位柱33 挡板4
挡部41 固定孔411 遮蔽部42 绝缘外壳5
对接腔51 扣持部52 导引肋53 固定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用以向前插接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多个内导体1、多个绝缘件2、一外导体3、一挡板4、一绝缘外壳5及一固定件6,每一所述内导体1外套设一个所述绝缘件2,多个所述内导体1与多个所述绝缘件2对应组装在一起后安装于所述外导体3,因此所述绝缘件2设于所述内导体1和所述外导体3之间,用以隔离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外导体3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挡板4安装于所述外导体3,所述绝缘外壳5套设于所述外导体3外,所述固定件6用以固定所述外导体3与所述绝缘外壳5。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内导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件2,所述内导体1呈细长的弯针状且设有平整光滑的外表面,即所述内导体1的外表面未凸设任何突变且尖锐的与所述绝缘件2卡接配合的部分,例如,突刺等,所述内导体1包括一接触部11以及自所述接触部11向后延伸的一连接部12,所述接触部11向前露出所述绝缘件2外且收容于所述外导体3。
请参阅图10,所述连接部12包括自所述接触部11向后延伸的一水平部121,所述水平部121的尺寸大于所述接触部11的尺寸。自所述水平部12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尾部122,所述尾部122进一步包括自所述水平部121向下弯折延伸的一过渡部1221以及自所述过渡部1221向下延伸的一竖直部1222,自所述竖直部1222还向下延伸焊接至一电路板(未图示)的一焊接部1223,所述过渡部1221呈弧形且弯折的角度为90°,使得所述水平部121与所述竖直部1222相互垂直,所述竖直部1222的尺寸大于所述所述焊接部1223的尺寸。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绝缘件2位于所述内导体1和所述外导体3之间,以隔离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外导体3彼此的电连接,即由于设置了所述绝缘件2,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外导体3之间是不导通的。所述绝缘件2包括一第一段21以及自所述第一段21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第二段22,自所述第一段21还向前延伸一第三段23,所述绝缘件2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段21、所述第三段23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段22的一收容孔24,所述收容孔24收容所述水平部121和所述尾部122,且所述内导体1的外表面紧贴所述收容孔24的内壁面。所述绝缘件2还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绝缘件2至所述收容孔24,如此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孔24彼此连通,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段21连接所述第三段23处开始延伸至所述第二段22的底端。所述绝缘件2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开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每一所述侧壁沿着所述开口的同样从所述第一段21连接所述第三段23处开始延伸至所述第二段22的底端。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第一段21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段21用以收容所述水平部121,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段21处的部分定义为上开口211,所述上开口211连通所述收容孔24(请参阅图14),所述侧壁在所述第一段21处的部分定义为第一侧壁212,如此,所述上开口21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壁212之间,所述水平部121与收容所述水平部121处的所述收容孔24的横截面均大致呈矩形,所述上开口211的横截面从内向外大致呈喇叭形。
请参阅图10和图14,自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12沿左右方向向所述上开口211凸设一限位部213,所述限位部213设于所述上开口211内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213位于所述弯折段223的前方且邻接所述弯折段223,所述限位部213位于所述收容孔24的上方,用以挡止所述内导体1从所述上开口211向上退出所述收容孔24。
请参阅图10和图12,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12背对所述限位部213的位置凹设一补偿凹陷部214,所述补偿凹陷部214朝向所述限位部213凸设的方向凹设,所述补偿凹陷部214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补偿凹陷部214与所述限位部213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起点位置位于同一个横截面,所述补偿凹陷部214与所述限位部213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终点位置位于同一个横截面,所述补偿凹陷部214凹陷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与所述限位部213所占空间的大小大致相同,所述第一段21自所述限位部213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限位部213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请参阅图14和图15)。
请参阅图10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12设有一个所述限位部213,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12可沿前后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限位部213,对应的,可在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12背对所述限位部213的位置凹设置与所述限位部213数量保持一致的多个所述补偿凹陷部214。
请参阅图9,所述第二段22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段21的一弯折段223以及自所述弯折段223向下延伸的一延伸段224,所述弯折段223呈弧形且弯折的角度为90°,所述弯折段223用以收容所述过渡部1221,所述延伸段224用以收容所述竖直部1222且与所述第一段21相垂直,所述延伸段224用以收容所述竖直部1222,所述竖直部1222与收容所述竖直部1222处的所述收容孔24的横截面从连通所述收容孔24的位置处向外大致呈矩形,所述焊接部1223向下露出所述延伸段224。
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6,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段22处的部分定义为后开口221,所述后开口221连通所述收容孔24且向前连通所述上开口211,所述后开口221向后贯穿所述第二段22,所述侧壁在所述第二段22处的部分定义为第二侧壁222,如此,所述后开口22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22之间,所述开口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侧壁212和所述第二侧壁222共同组成所述侧壁。所述后开口221的横截面从内向外大致呈喇叭形,所述后开口221向下贯穿所述延伸段224的底面。
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3,自每一所述第二侧壁222沿左右方向向所述后开口221凸设两个挡止部225,所述挡止部225设于所述后开口221内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同一所述第二侧壁222的两个所述挡止部225沿上下方向排列,其中一个所述挡止部225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顶端且邻接所述弯折段223,另一所述挡止部225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底端,所述挡止部225位于所述收容孔24的后方,用以挡止所述内导体1从所述后开口221向后退出所述收容孔24,所述挡止部225与所述限位部213共同限位所述内导体1,使所述内导体1定位于所述收容孔24,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底端的所述挡止部225可以给所述焊接部1223提供一定的保持力,使得所述焊接部1223在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时不会产生晃动,提高所述焊接部1223的定位度。
请参阅图13、图16和图17,每一所述第二侧壁222背对两个所述挡止部225的位置凹设两个补偿凹槽226,所述补偿凹槽226朝向所述挡止部225凸设的方向凹设,所述补偿凹槽226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补偿凹槽226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挡止部225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同,同一所述第二侧壁222的两个所述补偿凹槽226沿上下方向排列,其中一个所述补偿凹槽226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顶端且邻接所述弯折段223,另一所述补偿凹槽226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底端。所述补偿凹槽226与所述挡止部225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起点位置位于同一个横截面,所述补偿凹槽226与所述挡止部225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终点位置位于同一个横截面,所述补偿凹槽226凹陷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与所述挡止部225所占空间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段22上自所述挡止部225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挡止部225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
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侧壁222设有两个所述挡止部225,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侧壁222可沿上下方向设置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挡止部225,对应的,可在每一所述第二侧壁222背对所述挡止部225的位置凹设置与所述挡止部225数量保持一致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补偿凹槽226。
请参阅图10、图14和图16,每一所述侧壁还设有一导引面25,所述导引面25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段21和所述第二段22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25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挡止部225和所述限位部2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不同所述侧壁的两个所述导引面25自所述绝缘件2的外壁面相向倾斜延伸,所述上开口211于所述第一段21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一段21的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所述后开口221位于所述第二段22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段22的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使得所述内导体1可以经所述导引面25以更加便捷且较小的摩擦力进入所述收容孔24,能有效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1和图14,自两个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绝缘件2底部的外表面均凸设一肋部26,每一所述肋部26均自所述第一段21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二段22,位于所述侧壁的所述肋部26分别与所述补偿凹槽226一侧的侧边缘以及所述补偿凹陷部214一侧的侧边缘相连。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第三段23呈封闭的筒状,所述收容孔24向前延伸贯穿所述第三段23,位于所述第三段23的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小于位于所述第一段21和所述第二段22的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所述接触部11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段23且向前露出所述第三段23外。
请参阅图1、图7和图9,所述外导体3由一上外导体3a以及一下外导体3b相互组装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导体3优选为五金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导体3可以为其他导电材质。所述外导体3包括一主体部3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31向前延伸的四个插接部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32、所述内导体1、所述绝缘件2均为四个,且沿上下方向排列成两排,每排各设置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32、所述内导体1、所述绝缘件2可以为除四个以外的其他个数。所述插接部32呈圆筒状,每一所述插接部32设有圆筒状的一插接腔321,所述插接腔321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所述第三段23部分收容于所述插接腔321,所述第三段23设计成与所述插接腔321形状匹配的筒状且位于所述第一段21的前方,使得灰尘杂质不容易通过插接腔321的前方进入所述第一段21,进而附着到所述内导体1上从而影响所述内导体1的导电性能,故而给所述内导体1提供了一个干净且稳定的电连接环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2设计了筒状的所述第三段2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段23可以去除,即所述第一段21的前端为所述绝缘件2的最前端。所述接触部11向前延伸收容于所述插接腔321内用以与一对接端子(未图示)插接配合。
请参阅图9,自所述主体部31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容纳所述绝缘件2的一安装槽311,每一所述插接腔321向后连通所述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向下贯穿所述主体部31的底面,所述肋部26与所述安装槽311的内壁面干涉配合。
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主体部31向后朝所述安装槽311凸设有两个凸柱312,两个所述凸柱312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凸柱3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绝缘件2.
请参阅图6,自所述主体部31的底部向下延伸五根所述定位柱33,所述定位柱33用以将所述外导体3固定至所述电路板上且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请参阅图3、图5和图9,所述挡板4为金属材质,所述挡板4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挡部41,以及自所述挡部41向前延伸的一遮蔽部42,所述挡部41挡止遮蔽于位于上排的所述绝缘件2的所述延伸段224的后方,所述遮蔽部42遮蔽于位于上排的所述绝缘件2的所述弯折段223的上方,所述挡板4的形状与位于上排的所述绝缘件2的形状匹配。所述挡部41位于上排的所述内导体1的所述竖直部1222的后方,所述挡部41对应所述凸柱312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孔411,所述挡板4通过所述固定孔411铆合在所述凸柱312上且与所述外导体3电性导通。所述遮蔽部42延伸进入位于所述主体部31的顶壁与上排的所述内导体1的所述水平部121之间的所述安装槽311,所述遮蔽部42遮蔽于位于上排的所述内导体1的所述过渡部1221的上方。
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绝缘外壳5套设于所述外导体3外,所述绝缘外壳5设有一对接腔51,所述外导体3自后向前组装进入所述对接腔51,所述绝缘件2的顶部设有一扣持部52,所述扣持部52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扣持,以固定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自所述对接腔51的内壁面凸设有多根导引肋53,所述导引肋53用以引导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
请参阅图4、图5和图9,所述固定件6自下向上组装所述绝缘外壳5,且所述固定件6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对接腔51内,当所述外导体3自后向前组装进入所述绝缘外壳5,所述固定件6用以挡止所述外导体3向后退出所述绝缘本体。
请参阅图1和图2和图10,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组装步骤如下:第一,将四个所述内导体1一一对应插入四个所述绝缘件2的所述收容孔24,所述接触部11向前露出所述第三段23,所述焊接部1223向下露出所述延伸段224,所述限位部213挡止于所述水平部121的上方,所述挡止部225挡止于所述竖直部1222的后方,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1自后向前经过所述后开口221插入所述收容孔2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1也可以先自上向下经所述上开口211进入所述收容孔24,再将所述内导体1自后向前经所述后开口221完全组装进入所述收容孔24,在未设有所述第三段23的所述绝缘件2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1也可选择自后向前或自上向下直接完全组装进入所述收容孔24。
请参阅图2、图3和图9,第二,将位于上排的所述内导体1与对应的所述绝缘件2的组合件自后向前进入所述上外导体3a,将位于下排的所述内导体1与对应的所述绝缘件2的组合件自后向前进入所述下外导体3b,所述第三段23部分组装进入所述插接腔321,所述接触部11向前延伸进入所述插接腔321。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第三,将所述下外导体3b向上组装至所述上外导体3a,将所述固定孔411对齐所述凸柱312以将所述挡板4定位至所述外导体3的后方,再将所述凸柱312通过铆压翻边的方式将所述挡板4固定在所述凸柱312上以挡止所述挡板4向后位移。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第四,将所述内导体1、所述绝缘件2、所述外导体3以及所述挡板4的组合件自后向前组装于所述绝缘外壳5,所述固定件6自下向上组装所述绝缘外壳5,且所述固定件6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对接腔51内,所述固定件6卡接所述外导体3以挡止所述外导体3向后退出所述绝缘本体。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宽度”、“垂直”、“相对”、“竖直”、“倾斜”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为具有制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二段22具所述后开口221向后贯穿所述第二段22,由于设有所述后开口221,所述绝缘件2在成型所述收容孔24时更加方便,出模更加简单,所述内导体1通过所述后开口221插入所述绝缘件2内,所述后开口221使得所述绝缘件2的所述侧壁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使得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绝缘件2不容易损坏,并且所述内导体1经所述后开口221进入所述收容孔24,使得所述收容孔24在做成与所述内导体1相同大小的情况下还能够顺利插入所述收容孔24,并且所述收容孔24与所述内导体1之间会紧密配合因此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降到最小,大大减少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特性阻抗所产生的偏差,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位于所述第二段22的所述侧壁凸设所述挡止部225,所述挡止部225可以挡止所述内导体1从所述后开口221退出所述收容孔24,使得所述内导体1稳固限位于所述绝缘件2,所述侧壁背对所述挡止部225的位置凹设所述补偿凹槽226,所述补偿凹槽226朝向所述挡止部225凸设的方向凹设,使得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绝缘件2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在每一段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极大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
2、所述第一段21具所述上开口211向上贯穿所述第一段21,所述上开口211分别连通所述收容孔24和所述后开口221,使得所述绝缘件2在成型所述收容孔24时更加方便,出模更加简单,在所述内导体1插入所述绝缘件2时,所述上开口211使得所述绝缘件2的所述侧壁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使得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绝缘件2不容易损坏,并且所述收容孔24与所述内导体1之间会紧密配合因此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降到最小,大大减少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特性阻抗所产生的偏差,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位于所述第一段21的所述侧壁凸设所述限位部213,所述限位部213可以挡止所述内导体1从所述上开口211退出所述收容孔24,使得所述内导体1稳固限位于所述绝缘件2,所述侧壁背对所述限位部213的位置凹设所述补偿凹陷部214,所述补偿凹陷部214朝向所述限位部213凸设的方向凹设,使得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绝缘件2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在每一段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极大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
3、所述挡止部225直接自所述第二侧壁222凸设于所述后开口221内,所述限位部213直接自所述第一侧壁212凸设于所述上开口211内,在保证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不需要额外增大且能保证所述侧壁具有足够的弹性使得所述内导体1顺利插入所述绝缘收容孔24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了所述上开口211和所述后开口221的空间,所述绝缘件2不需要在其他位置设置挡止所述内导体1的结构,进而减少了所述绝缘件2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3、每一所述侧壁还设有所述导引面25,所述导引面25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段21和所述第二段22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25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挡止部225和所述限位部2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不同所述侧壁的两个所述导引面25自所述绝缘件2的外壁面相向倾斜延伸,所述上开口211于所述第一段21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一段21的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所述后开口221位于所述第二段22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段22的所述收容孔24的尺寸,使得所述内导体1可以经所述导引面25以更加便捷且较小的摩擦力进入所述收容孔24,能有效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组装效率。
4、所述弯折段223和所述过渡部1221均呈弧形,相较于L型的弯折,可以使得所述过渡部1221和所述弯折段223以及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能保持一致,使得该处的介电常数能保持持续稳定,特性阻抗连续且稳定,进而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
5、自所述第一段21向前延伸所述第三段23,所述第三段23设计成与所述插接腔321形状匹配的筒状且位于所述第一段21的前方,使得灰尘杂质不容易通过插接腔321的前方进入所述第一段21附着到所述内导体1上,故而给所述内导体1提供了一个干净且稳定的电连接环境。
6、自每一所述第二侧壁222凸设两个所述挡止部225,所述挡止部225设于所述后开口221内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同一所述第二侧壁222的两个所述挡止部225沿上下方向排列,其中一个所述挡止部225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顶段且邻接所述弯折段223,另一所述挡止部225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底端。所述挡止部225位于所述收容孔24的后方,用以挡止所述内导体1从所述后开口221向后退出所述收容孔24,所述挡止部225与所述限位部213共同限位所述内导体1,位于所述延伸段224的底端的所述挡止部225可以给所述焊接部1223提供一定的保持力,使得所述焊接部1223在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时不会产生晃动,提高所述焊接部1223的定位度。
7、所述补偿凹陷部214凹陷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与所述限位部213所占空间的大小相同,所述补偿凹陷部214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限位部213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段21自所述限位部213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限位部213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所述补偿凹槽226凹陷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与所述挡止部225所占空间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段22上自所述挡止部225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挡止部225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所述补偿凹槽226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挡止部225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同,使得从所述第一段21至所述延伸段224的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绝缘件2以及两者周围的空气所组成的混合介质的构成比例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介电常数保持稳定,极大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
8、所述内导体1设有平整光滑的外表面,使得所述内导体1在不同位置的的横截面积保持一致,使得特性阻抗稳定且连续,所述内导体1的外表面未凸设任何突变且尖锐的与所述绝缘件2卡接配合的部分,使得所述内导体1的外表面紧贴所述收容孔24的内壁面,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收容孔24之间的间隙降到最小,使得介电常数比较稳定,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高频性能。
9、自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凸设所述肋部26,所述肋部26自所述第一段21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二段22,所述肋部26与所述安装槽311的内壁面干涉配合,使得所述绝缘件2稳固固定于所述安装槽311内,保证了所述绝缘件2与所述外导体3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绝缘件2不易退出所述外导体3。
10、所述挡部41位于所述尾部122的后方,使得所述挡部41既能挡止所述尾部122向后脱出所述外导体3又能对所述尾部122起到屏蔽作用,所述遮蔽部42延伸进入位于所述主体部31的顶壁与所述水平部121之间的所述安装槽311,所述挡板4的形状与位于上排的所述绝缘件2的形状匹配,使得所述挡板4能最大程度的对所述内导体1起到屏蔽作用。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电连接器,向前插接一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导体;
一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及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的一水平部,自所述水平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尾部,所述尾部包括连接所述水平部的一过渡部以及自所述过渡部向下延伸的一竖直部,所述过渡部呈弧形,所述接触部收容于所述外导体;
一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内导体之间,隔离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彼此电连接,所述绝缘件包括一第一段以及自所述第一段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段的一弯折段以及自所述弯折段向下延伸的一延伸段,所述弯折段呈弧形,所述过渡部收容于所述弯折段,所述接触部向前露出所述绝缘件外,所述绝缘件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段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段的一收容孔收容所述水平部和所述尾部,所述第二段具有一后开口向后贯穿所述第二段,所述内导体经所述后开口进入所述收容孔,所述绝缘件设有至少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所述侧壁凸设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后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所述侧壁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一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所述第一段具有一上开口,所述上开口向上贯穿所述第一段,所述上开口分别连通所述收容孔和所述后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段的所述侧壁凸设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上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所述侧壁背对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凹设一补偿凹陷部,所述补偿凹陷部朝向所述限位部凸设的方向凹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自所述侧壁凸设于所述后开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后开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每一所述侧壁凸设有所述挡止部于所述后开口内及凹设有对应所述挡止部的所述补偿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段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挡止部,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后开口于所述第二段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所述收容孔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垂直于所述延伸段,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收容于所述延伸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段向前延伸一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呈筒状,所述接触部向前露出所述第三段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延伸段的所述侧壁凸设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挡止部及对应两个所述挡止部凹设的两个所述补偿凹槽,其中一个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延伸段的顶段且邻接所述弯折段,另一个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延伸段的底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上自所述挡止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挡止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凹槽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所述挡止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段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限位部,在左右方向上,所述上开口于所述第一段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一段的所述收容孔的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上自所述限位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未设置所述限位部处沿左右方向的横截面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设有平整光滑的外表面,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紧贴所述收容孔的内壁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多个插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容纳所述绝缘件的一安装槽,每一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腔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所述插接腔向后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向下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底面,所述内导体具有多个,每一所述内导体外均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内导体一一对应插入所述插接腔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侧壁凸设至少一肋部,所述肋部自所述第一段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二段,所述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干涉配合。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一挡板,所述主体部向后朝所述安装槽凸设有至少一个凸柱,所述凸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挡板对应所述凸柱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固定孔铆合在所述凸柱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挡部以及自所述挡部向前弯折延伸的一遮蔽部,所述挡部挡止于所述尾部的后方,所述遮蔽部延伸进入位于所述主体部的顶壁与所述水平部之间的所述安装槽,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绝缘件的形状匹配。
17.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导体;
一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不导通,所述内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及自所述接触部延伸的一连接部,所述接触部收容于所述外导体;
一绝缘件,设有收容所述连接部的一收容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孔的一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内导体的安装方向贯穿所述绝缘件,所述内导体沿所述安装方向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收容孔,且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件外,所述绝缘件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两个所述侧壁沿所述内导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壁之间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内导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每一所述侧壁凸设至少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开口退出所述收容孔,每一所述侧壁具有背对所述挡止部的位置凹设至少一补偿凹槽,所述补偿凹槽朝向所述挡止部凸设的方向凹设。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设有向所述开口内凸伸的所述挡止部以及对应所述挡止部凹设的所述补偿凹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设有一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绝缘件的外壁面,所述导引面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挡止部,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开口于所述绝缘件的外表面的尺寸大于所述收容孔的尺寸。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凹槽所占空间的大小与所述挡止部所占空间的大小相同。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设有平整光滑的外表面,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紧贴所述收容孔的内壁面。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多个插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容纳所述绝缘件的一安装槽,每一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腔用以与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所述插接腔向后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内导体具有多个,每一所述内导体外均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内导体一一对应插入所述插接腔内。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侧壁凸设至少一肋部,所述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干涉配合。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且为金属材质的一挡板,所述主体部向后朝所述安装槽凸设有两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内导体,所述挡板对应所述凸柱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固定孔铆合在所述凸柱上。
CN201911172901.8A 2019-11-26 2019-11-26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0943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2901.8A CN110943330B (zh) 2019-11-26 2019-11-2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2901.8A CN110943330B (zh) 2019-11-26 2019-11-2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3330A CN110943330A (zh) 2020-03-31
CN110943330B true CN110943330B (zh) 2021-07-20

Family

ID=6990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2901.8A Active CN110943330B (zh) 2019-11-26 2019-11-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3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1394B2 (ja) 2022-01-31 2024-04-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1746Y (zh) * 2000-05-12 2001-02-28 黄奕森 记忆卡座体的端子槽构造
CN103094799A (zh) * 2011-11-02 2013-05-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203871547U (zh) * 2013-12-03 2014-10-08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连接器
CN106785740A (zh) * 2016-11-30 2017-05-3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制板与射频接触件连接结构及连接器、接触件、印制板
CN109004445A (zh) * 2018-04-24 2018-12-1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8272203U (zh) * 2018-06-06 2018-12-21 广东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定位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2603Y (zh) * 2003-09-17 2005-03-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1746Y (zh) * 2000-05-12 2001-02-28 黄奕森 记忆卡座体的端子槽构造
CN103094799A (zh) * 2011-11-02 2013-05-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203871547U (zh) * 2013-12-03 2014-10-08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连接器
CN106785740A (zh) * 2016-11-30 2017-05-3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制板与射频接触件连接结构及连接器、接触件、印制板
CN109004445A (zh) * 2018-04-24 2018-12-1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8272203U (zh) * 2018-06-06 2018-12-21 广东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的定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3330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1158U (zh) 背板连接器
CN107994402B (zh) 插座连接器
US7008267B2 (en) Shielded board-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2292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grounding path
CN112260009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1668663A (zh) 电连接器总成、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
US20100093221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reinforced bracket increasing overall rigidity
CN10919321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14024160A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US2011014360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943330B (zh) 电连接器
US1043193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 housing for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CN217387647U (zh) 电连接器
US119907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210182635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8631118B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I814387B (zh) 電連接器
CN21560059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21080439U (zh) 电连接器
CN213242978U (zh) 防斜插电连接器
CN212517600U (zh) 线对板插座及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US20230369784A1 (en) Contact assembly for a cable card assembly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133356A (zh) 电连接器
CN115693230A (zh) 导电端子、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