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2375A -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2375A
CN110942375A CN201911204180.4A CN201911204180A CN110942375A CN 110942375 A CN110942375 A CN 110942375A CN 201911204180 A CN201911204180 A CN 201911204180A CN 110942375 A CN110942375 A CN 110942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turning
resource returning
inform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41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2375B (zh
Inventor
吕佳聪
金彦礼
丁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yin Vision Co Ltd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41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2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2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2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2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2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5Establishing or using transaction specific rul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12Cash registers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通过展示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提升了用户选择操作方式的灵活度,同时可以供用户对多种资源返还方式进行直观比对后进行选择,提高了资源返还操作的效率,进而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在线上可以获取到越来越多便捷的服务,比如线上借书、线上服装租赁、住房共享等等,通过线上获取书籍、服装、住房等这些资源,相比线下获取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
在使用完上述资源后,一般需要终端设备在线上执行资源归还操作,一般供用户选择的资源归还方式较为单一,存在操作不便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使得操作方式更加灵活。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目标资源返还方式;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
所述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所述附加资源返还量为待返还的总资源量中除所述资源申请量外的附加资源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在除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外的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基于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与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间的差异化信息;
展示所述差异化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之后,还包括:
将展示的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从第一呈现方式变更为第二呈现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
从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资源优惠信息、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提前返还代价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的情况下,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目标属性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针对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触发操作,以悬浮窗形式展示与该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详情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确定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包括:
基于所述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属性信息,从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请求处理方法,在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后,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并获取在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这样,通过展示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提升了用户选择操作方式的灵活度,同时可以供用户对多种资源返还方式进行直观比对后进行选择,提高了资源返还操作的效率,进而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网络资源。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请求处理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页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展示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属性特征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属性特征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5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属性特征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6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6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6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7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目标资源返还信息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7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目标资源返还信息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7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目标资源返还信息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8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差异化信息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8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差异化信息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8C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差异化信息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9A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指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9B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详情信息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请求处理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请求处理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请求处理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资源返还场景中,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资源返还方式,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不同,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如提前返还代价信息、附加资源返还量)可以在不同的页面进行展示,也就是,在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资源返还方式时,资源申请页面中仅展示该一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若用户希望确定两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信息的区别时,则需要在显示该一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的资源申请页面点击返回,再选择另一种资源返还方式,才能在资源申请页面中展示另一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当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发生切换后,用户可能会遗忘前一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资源返还信息,此时,用户需要不停的切换资源返还方式,从而确定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的不同,并最终确定要选择的资源返还方式,操作比较繁琐,而且用户无法在同一页面实现对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信息进行比对。
基于上述研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在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后,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并获取在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这样,通过展示不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以供用户进行选择,提升了资源返还的灵活度,并且可以供用户对多种资源返还方式进行直观比对后进行选择,提高了资源返还操作的效率,进而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网络资源。
需要说明得到是,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对本公开做出的贡献。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中附图,对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设备、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请求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下面以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请求处理方法加以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请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S102,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S103,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S104,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本公开应用场景可以为书籍租借场景、服装租借场景、共享房间租借场景和资金借贷场景等;相应的资源可以指书籍、服装、共享放假、资金等。
在S101中,资源获取请求可以为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请求;资源获取请求一般是响应用户针对请求端的资源申请按钮的触控操作而触发的,例如,用户点击请求端显示的申请资源按钮(参考图2),从而切换到资源返还信息展示页面(下文下述)。
在S102中,多种资源返还方式可以预先存储在请求端(比如在之前发起请求后从服务器获取并预存的,或者是请求端在本地安装时就预存的),也可以不存储,而是基于资源获取请求向服务器请求获取。比如,请求端在接收到资源获取请求后,从本地获取预先存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或者,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资源获取请求,服务器将多种资源返还方式发送给请求端,具体实施中,服务器可以将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以及S103所描述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同时返回给请求端。
在S103中,资源返还方式可以为按类别返还、按月返还、按日返还、按季度返还等,资源返还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设置两种资源返还方式;不同的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可以不同。
在确定每种资源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时,可以确定在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资源优惠信息、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和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提前返还代价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地,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表征用户在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下租借单位申请量的资源需要承担的支付信息,例如,在资源为服装时,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附加资源返还信息可以为租借一套衣服时的月支付信息,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附加资源返还信息可以为租借一套衣服时的日支付信息;在资源为资金时,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附加资源返还信息可以为借一定金额资金时的月利率,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附加资源返还信息可以为借一定金额资金时的日利率。
资源优惠信息为针对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设置的,可以为针对附加资源返还信息的活动信息(如活动力度),如,若资源为服装,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资源优惠信息为针对月支付信息的折扣信息,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资源优惠信息为针对日支付信息的折扣信息;若资源为资金,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资源优惠信息为针对月利率的折扣信息,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资源优惠信息为针对日利率的折扣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可以存着不同,比如,在按月返还方式下,具有针对月利率的折扣信息,在按日返还方式下,则可以没有针对日利率的折扣信息。
属性特征可以为基于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确定的,也可以是从服务器获取的,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属性特征可以包括适合长期租借、适合短期租借、适合旅行租借、适合学习租借和适合工作租借等;提前返还代价信息表征用户在资源返还方式下提前返还申请资源时,需要承担的代价信息,例如,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提前返还代价信息为有代价返还,针对服装租借,除了支付已租借时间内的费用外,再支付一定的提前返还费用,若当前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提前返还代价信息为无代价返还。
如前所述,在S103中,可以从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具体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资源获取请求,服务器基于该资源获取请求可以分别返回或者同时返回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以及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这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为体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本身特征的信息,与资源申请的数量、时长等具体的资源申请信息无关,在后续介绍中提及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则与资源申请的数量、时长等具体的资源申请信息相关。
在S104中,请求端在当前页面中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在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时,还可以在当前页面中展示资源申请指示信息,其中,资源申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输入资源申请信息,资源申请信息包括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资源返还方式等;当前页面展示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可以同时显示资源申请指示信息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也可以先显示其一,比如先展示资源申请指示信息,在用户基于资源申请指示信息输入部分或全部资源申请信息后,再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比如在资源为资金时,先展示指示输入金额的指示信息,用户输入借用金额后,再展示剩余的资源申请指示信息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由于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如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资源优惠信息、属性特征、提前返还代价信息)与具体的资源申请量、使用时长等无关,因此可以与资源申请指示信息一同渲染展示,只不过由于展示效果会受渲染时间的影响,可能导致这些信息并不是同时出现在页面上。
参考图3,资源申请提示信息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一同展示,其中资源优惠信息可以在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右上角的框中进行展示。
参考图4,在发起资源获取请求后,也可以先显示资源申请提示信息。
上述步骤中,在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时,服务器向请求端发送给的属性特征一般为多个,请求端可以从多个属性特征中选取一个进行展示,具体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目标属性特征。
这里,上述授权属性信息包括授权身份信息、授权性别信息、授权工作信息、授权账户信息、和授权兴趣信息等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服务器向请求端发送了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为了提高用户的粘性,请求端可以利用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从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为目标用户确定在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与该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并展示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其中,可以为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中的任一资源返还方式确定目标属性特征,也可以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确定目标属性特征,若仅为一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确定了目标属性特征,那么,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可以为随机选取。
此处需要注意,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除了包括目标属性特征外,还可以包括其它资源返还信息,如,附加资源返还信息、提前返还代价信息等,其它资源返还信息在展示时,展示的内容可以为服务器发送的默认信息。
例如,应用场景为服装租借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白领,申请资源为服装,为目标用户确定按日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为适合旅行租借,那么,目标用户按月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可以随机选取为适合工作租借,参考图5A。
又如,应用场景为书籍租借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在申请资源为书籍时,为目标用户确定按月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为适合长期租借,那么,目标用户按日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可以为适合短期租借,参考图5B。
再如,应用场景为资金借贷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资金时,为目标用户确定按月返还方式对应的特点(属性特征)为适合长期周转,目标用户在按日返还方式对应的特点可以为适合短期周转,参考图5C,其中,图5C中展示的资源申请指示信息包括资金申请量(资源申请量)和资金使用时长(资源使用时长),按月返还方式和按日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分别为利率(附加资源返还信息)、特点(属性特征)、提前还款(提前返还代价信息)。需要注意,下文中资金借贷场景展示的资源申请指示信息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与图5C中的信息类似。
请求端在接收资源获取请求之后,响应用户基于资源申请指示信息输入的资源申请信息,为用户展示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用户在输入资源申请信息时,可以输入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可以从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中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在应用场景为资金借贷场景时,资源申请指示信息还包括资金接收账户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针对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都展示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也可以只展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情况一:针对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都展示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具体地,在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该种情况时,用户输入的资源申请信息可以是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此时,用户可以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也可以不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确定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时,可以基于所述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所述附加资源返还量为待返还的总资源量中除所述资源申请量外的附加资源量。
这里,资源返还策略为在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下,用户需要返还的单位附加资源量,该单位附加资源量可以为资源申请量和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如资金借贷场景中的利率)的乘积;附加资源返还量表征目标用户在资源返还方式下需要返还的总附加资源量,该总附加资源量为基于单位附加资源量和资源使用时长确定的,附加资源返还量可以为待返还的总资源量与资源申请量的差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获取资源获取请求后,用户根据当前页面中显示的资源申请指示信息输入资源申请信息,若用户仅输入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请求端在获取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后,针对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利用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确定在该资源返还方式下的单位资源申请量;利用在该资源返还方式下的单位资源申请量和该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确定在该资源返还方式下的资源返还策略,也就是,在该资源返还方式下用户需要返还的单位附加资源量;进一步根据资源使用时长和该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单位附加资源量,确定该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量。
在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确定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后,当前页面在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在对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展示时,若用户未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可以使用同样的展示方式对不同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展示,若用户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则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突出显示,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灰度显示。其中,展示方式包括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等。
例如,应用场景为服装租借场景,申请资源为服装,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白领,目标用户在图5A所示的页面中输入资源申请量为一套衣服,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那么,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同时为目标用户展示在按日返还方式下的租借费用α1和支付计划β1,以及在按月返还方式下的租借费用α2和支付计划β2,参考图6A。
又如,应用场景为书籍租借场景,申请资源为书,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目标用户在图5B所示的页面中输入资源申请量为一本书,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那么,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同时为目标用户展示在按日返还方式下的借阅费用α3和支付计划β3,以及在按月返还方式下的借阅费用α4和支付计划β4,参考图6B。
再如,应用场景为资金借贷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资金,目标用户在图5C所示的页面中输入资金申请量(资源申请量)为1000元,资金使用时长(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同时输入资金接收账户,那么,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同时为目标用户展示在按日返还方式下的总利息α5和还款计划β6,以及在按月返还方式下的总利息α6和还款计划β6,参考图6C。
情况二:只展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具体地,在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目标资源返还方式;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该种情况时,用户输入的资源申请信息除了包括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还包括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此时,可以同时确定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分别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方便在展示时进行比对。考虑确定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的计算量比较大,为了减少计算量,可以仅确定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确定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时,可以基于所述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资源返还方式,确定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根据资源申请指示信息输入资源申请信息时,输入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并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用户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后,请求端针对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利用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确定在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单位资源申请量;利用该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单位资源申请量和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确定在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策略,也就是,在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用户需要返还的单位附加资源量;进一步根据资源使用时长和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单位附加资源量,确定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量。
在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确定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后,也就是,用户在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后,在当前页面中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同时展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可选的,也可以在当前页面中对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展示(不进行示意),在对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展示时,可以使用区别于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如,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突出显示,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进行灰度显示。
针对上述情况二,在展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时,可以将展示的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从第一呈现方式变更为第二呈现方式,也就是,在用户选择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后,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方式由原来的灰度显示,转换为突出显示(如字体颜色为黑色显示)。
例如,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后的页面参考图4,应用场景为服装租借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白领,申请资源为服装,目标用户输入的资源申请量为一套衣服,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那么,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展示按月返还方式对应的租借费用α2和支付计划β2,其中,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方式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灰度显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黑色突出显示,参考图7A。
又如,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后的页面参考图4,应用场景为书籍租借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书,目标用户输入资源申请量为一本书,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那么,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同时为目标用户展示在按日返还方式对应的借阅费用α3和支付计划β3,其中,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方式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灰度显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黑色突出显示,参考图7B。
再如,接收资源获取请求后的页面参考图4,应用场景为资金借贷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钱,目标用户输入资金申请量为1000元,资金使用时长为12个月,并输入资金接收账户,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那么,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同时展示按月返还方式对应的总利息α6和还款计划β6,其中,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方式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灰度显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黑色突出显示,参考图7C。
针对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可以突出展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相比其他资源返还方式的一些差异化信息。
具体地,确定在除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外的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基于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与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间的差异化信息;展示所述差异化信息。
这里,差异化信息可以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对应的差异信息、资源返还策略对应的差异信息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用户输入的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除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外的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该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包括在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计算过程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进行赘述。
比对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若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中存在不同的信息,则将不同的信息确定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与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间的差异化信息,并对差异化信息进行展示。
例如,应用场景为服装租借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白领,申请资源为服装,目标用户输入的资源申请量为一套衣服,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按月返还相交按日返还,少支付Q的费用,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展示按月返还方式下的租借费用α2和支付计划β2,在租借费用处显示“比日支付费用少Q元”,其中,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方式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灰度显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黑色突出显示,参考图8A。
又如,应用场景为书籍租借场景,如图4所示,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书,目标用户输入资源申请量为一本书,资源使用时长为12个月,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日返还,按日返还相交按月返还,多支付R的费用,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展示按日返还方式下的借阅费用α3和支付计划β3,在借阅费用处显示“比月借阅费用多R元”,其中,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方式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灰度显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黑色突出显示,参考图8B。
再如,应用场景为资金借贷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钱,目标用户输入资金申请量为1000元,资金使用时长为12个月,以及资金接收账户,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那么,按月返还相较按日返还,少支付S的费用,在当前页面中除了展示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后,展示按月返还方式下的总利息α4和还款计划β4,在总利息处显示“比按日计息少S元”,其中,其它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资源返还方式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灰度显示,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和第二资源返还信息黑色突出显示,参考图8C。
在请求端页面中展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可以响应用户的触发操作,为用户展示详情信息,以提醒用户当前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计算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针对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触发操作,以悬浮窗形式展示与该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详情信息。
这里,触发操作可以为点击操作、滑动操作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触发操作可以作用于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提示区域,该提示区域可以在页面中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右侧的区域进行显示;详情信息为针对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计算策略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请求端页面中展示各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点击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提示区域,在用户点击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提示区域后,在请求端页面中以悬浮窗的形式展示该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计算策略信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提前返还代价信息可能为有代价返还,那么,在提前返还代价信息为有代价返还时,该提前返还代价信息的右侧显示提示区域,用户点击该提示区域显示该提前返还代价信息对应的详情信息。
例如,应用场景为资金借贷场景,目标用户的用户授权工作信息为学生,申请资源为钱,目标用户输入资金申请量为1000元,资金使用时长为12个月,目标用户选择的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为按月返还,那么,在按月返还方式下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分别为月利率(附加资源返还信息)、特点(属性特征)、提前还款(提前返还代价信息),提前还款处存在提示区域,如图9A所示,用户在点击该提示区域后,在当前页面的顶层显示提前还款对应的详情信息,如图9B所示。
用户在确定申请资源后,也就是,用户点击申请资源按钮后,请求端判断用户是否为首次申请资源,若用户首次申请资源,则需要用户输入相关联系人信息,若用户并非首次申请资源,则直接进入资源交易页面,进行交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如图10所示,应用于服务器中,该方法包括:
S1001,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S1002,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S1003,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在S1001中,请求端可以为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计算机设备、便携式设备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在获取到请求端发送给的资源获取请求后,判断自身是否存在多种资源返还方式,若自身存在多种资源返还方式,则为每种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将针对每种资源返还方式确定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请求端,以便于请求端对接收到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进行展示。
服务端在确定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时,可以为不同的请求端确定个性化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在进行个性化定制时,可以针对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的属性特征进行定制,也就是,为请求端确定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在确定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从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这里,该授权属性信息上文已进行详细叙述,此处不进行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后,获取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服务器利用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从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为目标用户确定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与该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为请求端推发送第一资源返还信息时,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的属性特征仅为目标属性特征,而并非多个属性特征,这样,请求端在进行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展示时,不需要从多个属性特征中进行筛选,减少了请求端的计算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请求处理方法对应的请求处理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实施例上述请求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请求处理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模块1102,用于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获取模块1103,用于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模块1104,用于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101还用于: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目标资源返还方式;
所述确定模块1102还用于: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1104还用于:
展示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103还用于: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1102还用于: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1104还用于: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
所述确定模块1102还用于: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所述附加资源返还量为待返还的总资源量中除所述资源申请量外的附加资源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1102还用于:
确定在除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外的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基于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与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间的差异化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1104还用于:
展示所述差异化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1102还用于:
将展示的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从第一呈现方式变更为第二呈现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1103用于:
从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资源优惠信息、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提前返还代价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的情况下,所述展示模块1104用于:
基于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目标属性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展示模块1104还用于:
响应针对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触发操作,以悬浮窗形式展示与该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详情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高了一种请求处理装置,如图12所示,应用于服务器,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模块1202,用于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发送模块1203,用于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所述确定模块1202用于:
基于所述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从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关于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对应于图1中的请求处理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1300,如图1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300结构示意图,包括:
处理器131、存储器132、和总线133;存储器13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包括内存1321和外部存储器1322;这里的内存13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13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13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131通过内存1321与外部存储器1322进行数据交换,当所述计算机设备13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31与所述存储器132之间通过总线133通信,使得所述处理器131在用户态执行以下指令:
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目标资源返还方式;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
所述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所述附加资源返还量为待返还的总资源量中除所述资源申请量外的附加资源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在除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外的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基于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与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间的差异化信息;
展示所述差异化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之后,还包括:
将展示的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从第一呈现方式变更为第二呈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
从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资源优惠信息、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提前返还代价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在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的情况下,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目标属性特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中,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针对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触发操作,以悬浮窗形式展示与该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详情信息。
对应于图10中的请求处理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1400,如图1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400结构示意图,包括:
处理器141、存储器142、和总线143;存储器14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包括内存1421和外部存储器1422;这里的内存14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14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14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141通过内存1421与外部存储器1422进行数据交换,当所述计算机设备14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41与所述存储器142之间通过总线143通信,使得所述处理器141在用户态执行以下指令:
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4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确定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包括:
基于所述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授权属性信息(即,经用户授权的属性信息),从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方法的步骤。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的任意一种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SDK)等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目标资源返还方式;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
获取资源申请信息;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中包括资源申请量和资源使用时长;
所述基于所述资源申请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资源申请量、资源使用时长、和资源返还方式,确定包括附加资源返还量和/或资源返还策略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所述附加资源返还量为待返还的总资源量中除所述资源申请量外的附加资源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在除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外的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
基于在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和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与其它资源返还方式下的第二资源返还信息之间的差异化信息;
展示所述差异化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之后,还包括:
将展示的所述目标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从第一呈现方式变更为第二呈现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
从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附加资源返还信息、资源优惠信息、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提前返还代价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的情况下,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属性特征,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属性信息,在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展示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所述目标属性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之后,还包括:
响应针对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的触发操作,以悬浮窗形式展示与该任一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对应的详情信息。
11.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包括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确定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目标属性特征,包括:
基于所述请求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属性信息,从所述任意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多种属性特征中,选取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目标属性特征。
13.一种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资源获取请求,确定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14.一种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端的资源获取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当前存在的多种资源返还方式下的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每种资源返还方式对应的第一资源返还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端。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12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12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04180.4A 2019-11-29 2019-11-29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42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180.4A CN110942375B (zh) 2019-11-29 2019-11-29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180.4A CN110942375B (zh) 2019-11-29 2019-11-29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2375A true CN110942375A (zh) 2020-03-31
CN110942375B CN110942375B (zh) 2023-02-24

Family

ID=6990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4180.4A Active CN110942375B (zh) 2019-11-29 2019-11-29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237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57735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146608A (zh) * 2018-07-10 2019-01-04 安徽豆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文化用品自助借用系统的借用方法
CN109313780A (zh) * 2018-08-28 2019-02-0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诊断设备租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70597A (zh) * 2020-11-10 2021-01-26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业务处理、信用评价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57735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146608A (zh) * 2018-07-10 2019-01-04 安徽豆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文化用品自助借用系统的借用方法
CN109313780A (zh) * 2018-08-28 2019-02-0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诊断设备租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70597A (zh) * 2020-11-10 2021-01-26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业务处理、信用评价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2375B (zh) 2023-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2528B1 (en) Mobile application with dynamic feature set
US201200167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selling to a user of a digital book lending library
US20190370846A1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US83806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selling to a user of a digital book lending library
JP7124194B1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決済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TWI686725B (zh) 展現敏感資訊的方法和裝置
CN109670850A (zh) 产品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76595A1 (en) Content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819848A1 (en) Wallet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10942375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031773B2 (ja) 電話会社システム
US10235718B2 (en) Future resource forecast
US11385768B2 (en) Data-aggregat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CN114548967A (zh) 电子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30024680A (ko) 사용자 단말기에서의 광고 제공 방법 및 광고 제공 시스템
JP6718317B2 (ja) 投資装置及び投資システム
KR102386475B1 (ko) 분양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JP6224108B2 (ja) 画面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12036898B (zh) 一种支付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7247944B2 (ja) サーバ、ウォレット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知方法
CN111966277B (zh) 一种数字货币的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202376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location based multiplier notifications
JP6718324B2 (ja) 投資装置及び投資システム
JP6200024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8258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