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1094A -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1094A
CN110941094A CN201911423002.0A CN201911423002A CN110941094A CN 110941094 A CN110941094 A CN 110941094A CN 201911423002 A CN201911423002 A CN 201911423002A CN 110941094 A CN110941094 A CN 110941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shell
housing
rotating shaft
bind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0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原
孟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30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1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1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1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其中,该头部佩戴装置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和至少两绑带,两所述绑带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壳体方向延伸设置,两所述绑带可收纳于所述壳体的对应侧边。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绑带可收纳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减小头戴式显示设备在非使用状下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部佩戴装置和应用该头部佩戴装置的头戴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即人们常说的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眼镜、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眼镜,其利用了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并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眼镜主体以及连接在眼镜主体上的绑带,通过绑带将眼镜主体固定于体验者的头部,以对体验者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封闭。但是,在相关的技术中,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绑带不能收纳,导致头戴式显示设备收纳时需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整理和收纳,使用不方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部佩戴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绑带可收纳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减小头戴式显示设备非使用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头部佩戴装置,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和
至少两绑带,两所述绑带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壳体方向延伸设置,两所述绑带可收纳于所述壳体的对应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佩戴装置还包括两收纳结构,两所述收纳结构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
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收纳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相对所述收纳结构收纳或展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结构包括:
收纳壳,所述收纳壳固定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收纳壳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壳的还设有连通所述收纳壳的让位口;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设于所述收纳空间;以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壳,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贯穿所述让位口伸出所述收纳壳表面,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绑带相对所述收纳壳收纳或展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卷尺弹簧;或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壳还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环绕所述让位口,并朝向背离所述壳体表面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所述绑带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佩戴装置还包括头带,所述头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头带可收纳于所述壳体顶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壳体的顶部凹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头带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收纳槽,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使所述头带相对所述第二转轴收纳或展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带背离所述壳体的端部与两所述绑带背离所述壳体的端部卡扣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组件和上述的头部佩戴装置,所述显示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头部佩戴装置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通过在头部佩戴装置的壳体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绑带,绑带可收纳于壳体的对应的侧边。使用时,将两绑带背离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便可以将头部佩戴装置固定在体验者的头部。不使用时,将两绑带背离壳体的端部拆分开,并将绑带收纳在壳体的对应侧边,减小绑带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小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占用空间,便于对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整理和收纳,也使得头戴式显示设备便于携带,并且,将绑带收纳于头部佩戴装置的对应侧边,还能使头戴式显示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能保持外观整洁,提高体验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头部佩戴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头部佩戴装置绑带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头部佩戴装置绑带收纳状态的一角度正视图;
图4为图2中头部佩戴装置绑带收纳状态的另一角度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头部佩戴装置 515 导向部
10 壳体 517 连接部
11 收纳槽 53 第一转轴
30 绑带 60 第二转轴
50 收纳结构 70 头带
51 收纳壳 80 卡扣
511 收纳空间 90 卡套
513 让位口 91 卡槽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头部佩戴装置100。
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头部佩戴装置100,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未图示),该头部佩戴装置100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和至少两绑带30,两所述绑带30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0的两侧,所述绑带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0,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壳体10方向延伸设置,两所述绑带30可收纳于所述壳体10的两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头部佩戴装置100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通过在头部佩戴装置100的壳体10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绑带30,绑带30可收纳于壳体10的对应的侧边。使用时,将两绑带30背离壳体10的端部固定连接,便可以将头部佩戴装置100固定在体验者的头部。不使用时,将两绑带30背离壳体10的端部拆分开,并将绑带30收纳在壳体10的对应侧边,减小绑带30所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小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占用空间,便于对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整理和收纳,也使得头戴式显示设备便于携带,并且,将绑带30收纳于头部佩戴装置100的对应侧边,还能使头戴式显示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能保持外观整洁,提高体验者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佩戴装置100还包括两收纳结构50,两所述收纳结构50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0的两侧;所述绑带30的一端与所述收纳结构50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相对所述收纳结构30收纳或展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收纳结构50可以是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也可是设置在壳体10的表面,收纳结构50设置在壳体10内部,需要在壳体10表面形成有安装位(未标示),以方便收纳结构50的安装,收纳结构50若是设置在壳体10的表面,收纳结构50可以与壳体10为一体结构,收纳结构50也可以是与壳体10为可拆卸连接。只要收纳结构50能够实现绑带30收纳壳51体的侧边,避免绑带30在非使用状态显露在壳体10的外侧即可,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收纳结构50在收纳的绑带30时候,可以将绑带30完全收纳在收纳结构30的内部,也可以预留小部分的绑带30显露于收纳结构50的表面,便于下次使用时能够快速地将绑带30从收纳结构50中拉出至展开状态,便于使用。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结构50包括:收纳壳51,所述收纳壳51固定于所述壳体10表面,所述收纳壳51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511,所述收纳壳51的还设有连通所述收纳壳51的让位口513;第一转轴53,所述第一转轴53可转动设于所述收纳空间511;以及第一驱动件(未图示),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壳51,并与所述第一转轴53连接;所述绑带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53,另一端贯穿所述让位口513伸出所述收纳壳51表面,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53转动,以使所述绑带30相对所述收纳壳51收纳或展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收纳壳51与壳体1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的结构。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收纳壳51与壳体10为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便于收纳壳51和壳体10的成型模具的设计,降低加工的难度。收纳壳51设置有两转轴孔(未图示),第一转轴53的两端可转动插设于转轴孔中。第一驱动件可以固定在收纳壳51的外侧,也可以是固定在收纳壳51的内侧。第一驱动件能为第一转轴53的转动提供扭矩力,第一转轴53转动以实现对绑带30收纳和展开。让位口513的形状与绑带30的截面形状适配,可以略大于绑带30的截面尺寸,便于绑带30穿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可以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53传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正反向旋转,以驱动第一转轴53正反向旋转,实现绑带30的自动收纳。并且,电机还能根据体验者的头部尺寸的大小自动调节绑带30至合适的尺寸,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还可以是卷尺弹簧,卷尺弹簧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卷尺弹簧固定于收纳空间511的内部,并位于第一转轴53的端部。卷尺弹簧为第一转轴53提供扭矩力,以驱动第一转轴53转动,实现对绑带30的收纳。使用卷尺弹簧作为驱动件,可减小收纳结构所占用的空间,降低头戴设备的重量和生产成本。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壳51还包括连接部517和导向部515,所述连接部517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515环绕所述让位口513,并朝向背离所述壳体10表面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部517,方便收纳结构30与壳体10的固定连接。导向部515的设置,能够有为绑带30在收纳的过程中提供绑带30的收缩方便,以使得绑带30能整齐地收卷在第一转轴53的表面,提高绑带30的整齐性,避免绑带30出现折叠而影响再次使用。为了确保导向部515的导向作用,导向部515背离壳体10表面方向延伸有一定长度。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所述绑带30远离所述壳体10的端部通过卡扣80(未图示)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一绑带30背离壳体10的端部连接有卡扣80,另一绑带30背离壳体10的端部连接有卡套(未图示),卡扣80插设于卡套中,以实现两绑带30的可拆卸连接。两绑带30通过卡扣80可拆卸连接,可以提高头部佩戴装置100的佩戴时的固定效率,同样,使用卡扣80的方式,还能提高脱下头部佩戴装置100的效率,使用方便。并且,使用卡扣80连接两绑带30,还能提高两绑带30的牢固性,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绑带30收纳时,卡扣80或者是卡套显露与收纳壳51的外侧,也能方便使用的时候,快速拉出绑带3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绑带30还可以通过扣环(未图示)进行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一帮带上设置有一扣环,另一绑带30与扣环可拆卸连接。实现两绑带3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还有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头部佩戴装置100还包括头带70,所述头带7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另一端背离所述壳体10延伸设置,所述头带70可收纳于所述壳体10顶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头带70的设置可以提高头部佩戴装置100与头部固定时的牢固性,能够避免因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重量过重而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有下坠的情况,影响体验者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头带70也同样设置为可收纳的形式,可以节省空间,也便于整理。头带70的收纳方式与绑带30的收纳方式相同,也可以是区别于绑带30的收纳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头带70的收纳即可,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参照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还包括第二转轴60和第二驱动件(未图示),收纳槽11所述壳体10顶部凹设有收纳槽11,所述第二转轴60可转动设于所述收纳槽11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60连接,所述头带70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收纳槽11,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转轴60转动,以使所述头带70相对所述第二转轴60收纳或展开。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头带70的收纳结构50大致与绑带30的收纳结构50类似,区别在于,头带70是收纳于壳体10内部,即在壳体10的表面形成有收纳槽11用于安装第二转动轴60和收纳头带70。如此,可以节省收纳壳51这一部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头部佩戴装置100占用的空间。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带70背离所述壳体10的端部与两所述绑带30背离所述壳体10的端部卡扣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头带70背离壳体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套90,卡套的两端形成卡槽91,两绑带30背离壳体10的端部固定连接卡扣80,两卡扣80均可分别插设于卡槽91内,以实现头带70与两绑带30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两绑带30与头带70固定连接之后成T型设置,可以将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体验者的头部牢牢固定,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松动和下坠的情况,提高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使用的体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该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组件和头部佩戴装置100,该头部佩戴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头戴式显示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头部佩戴装置,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和
至少两绑带,两所述绑带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壳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绑带可收纳于所述壳体的对应的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装置还包括两收纳结构,两所述收纳结构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
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收纳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可相对所述收纳结构收纳或展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结构包括:
收纳壳,所述收纳壳固定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收纳壳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壳的还设有连通所述收纳壳的让位口;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设于所述收纳空间;以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壳,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贯穿所述让位口伸出所述收纳壳表面,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绑带相对所述收纳壳收纳或展开。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卷尺弹簧;或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壳还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环绕所述让位口,并朝向背离所述壳体表面方向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绑带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装置还包括头带,所述头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头带可收纳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壳体的顶部凹设有收纳槽,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头带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收纳槽,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使所述头带相对所述第二转轴收纳或展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背离所述壳体的端部与两所述绑带背离所述壳体的端部卡扣连接。
10.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头部佩戴装置,所述显示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CN201911423002.0A 2019-12-31 2019-12-31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0941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002.0A CN110941094A (zh) 2019-12-31 2019-12-31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002.0A CN110941094A (zh) 2019-12-31 2019-12-31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1094A true CN110941094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002.0A Pending CN110941094A (zh) 2019-12-31 2019-12-31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10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240A1 (zh) * 2021-05-25 2022-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组件和头戴显示设备
WO2023198081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240A1 (zh) * 2021-05-25 2022-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组件和头戴显示设备
WO2023198081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1910B (zh) 头戴式设备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CN109643020B (zh) 视频眼镜头带及视频眼镜
CN110941094A (zh)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5182533B (zh) 头戴显示器
KR102529396B1 (ko) 헤드셋 및 헤드셋 커플링 시스템
US4864658A (en) Wrist mounted entertainment unit
US20200121014A1 (en) Protective helmet headband for accommodating multiple head sizes and/or shapes
CN211014862U (zh) 头部佩戴装置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US20160178903A1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US8587735B2 (en) Stereoscopic glasses
US6428167B1 (en) Eyewear with ponytail holder
CN113419347B (zh) 头戴调节装置和头戴显示设备
JP3229502U (ja) 顔面着用品の眼鏡装着用係止具及びこれに装着する形状保持可能な可撓性接続紐状体
JP5848487B1 (ja) 電子機器保持具
CN114721150B (zh) 镜腿组件和眼镜
ES454814A1 (es) Mejoras en los anteojos de noche.
CN112230428A (zh) 头戴式设备支架及头戴式设备
CN115373151A (zh) 头戴显示设备
CN213188432U (zh)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CN109597206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6224599A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N111631492A (zh)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CN210225708U (zh) 一种带有耳机罩的耳机
CN219916088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219320576U (zh) 一种vr头显的佩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Jade East Street, Dongming Road, Weifang hi tech Zone, Shandong province (GoerTek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Room 502)

Applicant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Laoshan Qingdao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