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8432U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88432U CN213188432U CN202020783188.2U CN202020783188U CN213188432U CN 213188432 U CN213188432 U CN 213188432U CN 202020783188 U CN202020783188 U CN 202020783188U CN 213188432 U CN213188432 U CN 213188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joint
- side wall
- groove
- accommod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该表带包括电机座、电机以及关节。电机座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一侧边的容置端;电机装配于容置端内;关节包括关节板及设置于关节板一侧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构成匹配收容容置端的容置槽;其中,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侧壁传动配合以驱动关节相对电机座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表带收拢或张开。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表带进行自动化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如手表而言,表带一般都通过手动进行调节,由于单手操作的不便,导致对表带进行调节比较困难,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手工对表带进行调节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表带,所述表带包括:电机座,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一侧边的容置端;电机,装配于所述容置端内;关节,包括关节板及设置于所述关节板一侧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构成匹配收容所述容置端的容置槽;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侧壁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关节相对所述电机座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表带收拢或张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机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另一侧边的固定部,所述关节包括设置于所述关节板另一侧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容置端包括有容置通道以用于装配所述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体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置通道连通的第一走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关节板设置有第二走线槽,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三走线槽,所述第三走线槽分别与所述容置槽以及第二走线槽连通,且当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固定时,所述第一走线槽能够与所述第二走线槽连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主体单元,两条所述表带设置于主体单元的两端,所述主体单元的端部包括卡置槽,所述电机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另一侧边的固定部,所述关节包括设置于所述关节板另一侧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部能够与所述卡置槽或所述固定槽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表带包括第一电机座、第二电机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关节以及第二关节,所述第一电机座与第二电机座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所述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关节;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固定部与所述主体单元的卡置槽匹配固定,所述第一电机装配于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容置端内,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容置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关节的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关节的容置槽的第一侧壁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关节的固定槽匹配固定,所述第二电机装配于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容置端内,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容置端容置于所述第二关节的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关节的容置槽的第一侧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表带的扭力信息,并根据所述扭力信息控制所述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包括柔性外覆单元;所述柔性外覆单元套设于所述表带上,且当所述表带收拢或张开时,带动所述柔性外覆单元收拢或张开。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并通过电机驱动关节相对电机座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表带收拢或张开。进而可以自动化对表带的松紧进行调节,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表带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表带中电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表带中电机座配合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表带中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在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在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可穿戴设备中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可穿戴设备中表带与柔性外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10,该表带10包括有电机座100、电机200以及关节300。
如图1所示,电机座100包括主体部110与容置端120,容置端120设置于主体部110的一侧边。电机200则可以装配于容置端120内,关节300则包括关节板310、第一侧壁320以及第二侧壁330,第一侧壁320和第二侧壁330构成容置槽340,该容置槽340可以匹配收容电机座100的容置端120。且当电机座100的容置端120收容于关节300的容置槽340内时,电机200的输出端210与第一侧壁320传动配合以驱动关节300相对电机座100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表带10收拢或者张开。
在一可选场景中,当表带10相对用户的手腕较为松弛时或需要进行佩带时,则电机200可以驱动关节300朝向电机座100的主表面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表带10进入收拢状态,使得表带10相对用户的手腕相适配。
在另一可选场景中,当表带10相对用户的手腕较为紧绷时或需要解除佩带时,则电机200可以驱动关节300远离电机座100的主表面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表带10进入张开状态,使得表带10相对用户的手腕相适配。
可选的,电机座100的主表面与关节300的主表面为表带10在收拢时,电机座100的内表面与关节300的内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机200,并通过电机200驱动关节300相对电机座100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表带10收拢或张开。进而可以自动化对表带10的松紧进行调节,以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座100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110另一侧边的固定部130,关节300则包括设置于关节板310另一侧边的固定槽350,该固定槽350与固定部130相匹配,即固定槽350与固定部130能够进行匹配固定。即当有多个电机座100存在时,可以有电机座100通过固定部130与关节300的固定槽350匹配从而使得电机座100与关节300固定。
如图3所示,容置端120还包括有容置通道121以用于装配电机200,可选的,容置端120可以呈筒形,并设置有筒形的容置通道121以用于适配电机200。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端12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这里不做限定。
如图3所示,主体部110设置有与容置通道121连通的第一走线槽410,可选的,主体部110在与电机座100的主表面相对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走线槽410,且该第一走线槽410与容置通道121是连通的。
如图5所示,关节板310设置有第二走线槽420,第二侧壁330设置有第三走线槽430,第三走线槽430分别与容置槽340以及第二走线槽420连通。且当固定槽350与固定部120相匹配固定时,第一走线槽410能够与第二走线槽420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走线槽410、第二走线槽420以及第三走线槽430便于进行走线。
请参阅图6-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1,该可穿戴设备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带10。
如图7或图8所示,可穿戴设备1还包括有主体单元20,两条表带10分别设置于主体单元20的两端。可选的,主体单元20的端部还可以包括有卡置槽(图未示),电机座100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110另一侧边的固定部130,关节300则包括设置于关节板310另一侧边的固定槽350,该固定槽350与固定部130相匹配,即固定槽350与固定部130能够进行匹配固定。同时,固定部130也可以与主体单元20的卡置槽进行相互配合。即当有多个电机座100存在时,有的电机座100可以通过固定部130与主体单元20的卡置槽配合以以使得电机座100与主体单元20固定,有的电机座100通过固定部130与关节300的固定槽350匹配从而使得电机座100与关节300固定。
可选的,可选的,固定部130可以为“T”形端,固定槽350与卡置槽则可以对应为“T”形槽。
如图8和图9所示,表带10可以包括有第一电机座100A、第二电机座100B、第一电机200A、第二电机200B、第一关节300A以及第二关节300B。其中,第一电机座100A与第二电机座100B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座100,第一电机200A与第二电机200B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200,第一关节300A与第二关节300B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关节300。即第一电机座100A与第二电机座100B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机座100结构相同,第一电机200A与第二电机200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机200结构相同,第一关节300A与第二关节300B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关节300结构相同。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电机座100A的固定部130A与主体单元20的卡置槽匹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电机座100A固定于主体单元20上,第一电机200A则在装配于第一电机座100A的容置端120A内,第一电机座100A的容置端120A容置于第一关节300A的容置槽340A内且第一电机200A的输出端210A与第一关节300A的容置槽340A的第一侧壁320A固定,第二电机座100B的固定部与第一关节300A的固定槽匹配固定,第二电机200B装配于第二电机座100B的容置端120B内,第二电机座100B的容置端120B容置于第二关节300B的容置槽340B内且第二电机200B的输出端210B与第二关节300B的容置槽340B的第一侧壁320B固定。
其中,当第一电机200A驱动第一关节300A相对第一电机座100A且同时第二电机200B驱动第二关节300B相对第二电机座100B朝主体单元20的内表面进行转动时,则可以使得整个表带10进行收拢,当第一电机200A驱动第一关节300A相对第一电机座100A且同时第二电机200B驱动第二关节300B相对第二电机座100B远离主体单元20的内表面进行转动时,则可以使得表带10张开。
可选的,第一电机200A与第二电机200B的旋转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不做限定。且同时,位于主体单元20两端的表带10可以同时收拢或同时张开,也可以不同时收拢或同时张开,这里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没有限定每个表带10中电机座100、电机200以及关节300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机座、第三电机以及第三关节,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组装,并使得第三电机座通过固定部与第二关节300B的固定槽350B进行匹配固定。
且可选的,通过设置相同的电机座100、电机200以及关节300,并可以实现组装,一方面可以对不同腕径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电机座100、电机200以及关节300,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批量化生成,由于无论是靠近主体单元20的第一电机座100A还是远离主体单元20的第二电机座100B都可以采用同一套结构,类似的无论是靠近主体单元20的第一关节300A还是远离主体单元20的第二关节300B都可以采用同一套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省生产线的种类,进而节省成本。
如图9所示,主体单元20还包括有走线通道(图未示),第一机座100A上的第一走线槽410A可以与走线通道以及容置通道连通,第三走线槽430A则可以与容置槽以及第二走线槽420A连通,其中容置通道容置于容置槽内,且可以容置槽连通,第二走线槽420A可以进一步与第二电机座100B的第一走线槽410B进行连通,从而与第二电机座100B中的容置通道进行连通。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的连接第一机座100A的容置通道与第二基座100B的容置通道,从而可以实现主体单元20引出的走线与装配于容置通道的第一电机200A以及装配于容置通道的第二电机200B的连通,以保证走线的安全,且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三走线槽430A设置于第一电机座100A的第二侧壁330A上,且可以与容置通道121A同轴设置,则可以使得走线可以跟着第一电机200A同轴转动,防止走线因为表带10的收拢或者张开而被拉扯导致的断裂情况。
在可选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还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表带10的扭力信息,并根据扭力信息控制电机100,具体可以控制电机100的启停与旋转方向。可选的,由于每个用户的手腕的大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为保证表带10在收拢或者张开时,可以适应于用户的手腕,则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表带10的扭力信息,该扭力信息可以表明表带10转动时触碰到用户手腕并与用户手腕达到一定压力的信息,或者可以表明表带10与用户手腕的距离信息。当扭力信息表明表带10与用户手腕相适配时,则控制电机100停止。
在可选实施例中,由于手腕并非规则性的圆形,则传感器需要检测表带10上多个位置的的扭力信息,并根据多个扭力信息来控制多个电机200的启停以及旋转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扭力信息也可以为一个设定值,即预设数值,保证每个电机200旋转到预设的角度。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感器来获取表带10的扭力信息,并根据扭力信息来对电机100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使得整个表带10与用户手腕相适配,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可穿戴设备1还包括有柔性外覆单元30,该柔性外覆单元30套设于表带10上,且当表带10收拢或张开时,带动柔性外覆单元10收拢或张开。
如图10所示,表带10的两外侧可以设置多个定位柱500,柔性外覆单元30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滑槽31,当柔性外覆单元30套设于表带10时,定位柱500滑动性设置于滑动31内,且使得当表带10收拢或张开时,柔性外覆单元10会适应于表带10从而实现收拢或张开。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柔性外覆单元30,一方面可以保护用户的手腕,提高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对表带10上结构进行保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果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
电机座,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一侧边的容置端;
电机,装配于所述容置端内;
关节,包括关节板及设置于所述关节板一侧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构成匹配收容所述容置端的容置槽;
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侧壁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关节相对所述电机座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表带收拢或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另一侧边的固定部,所述关节包括设置于所述关节板另一侧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端包括有容置通道以用于装配所述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置通道连通的第一走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板设置有第二走线槽,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第三走线槽,所述第三走线槽分别与所述容置槽以及第二走线槽连通,且当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固定时,所述第一走线槽能够与所述第二走线槽连通。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主体单元,两条所述表带设置于主体单元的两端,所述主体单元的端部包括卡置槽,所述电机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另一侧边的固定部,所述关节包括设置于所述关节板另一侧边的固定槽,所述固定部能够与所述卡置槽或所述固定槽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包括第一电机座、第二电机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关节以及第二关节,所述第一电机座与第二电机座均为所述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为所述电机,所述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均为所述关节;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固定部与所述主体单元的卡置槽匹配固定,所述第一电机装配于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容置端内,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容置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关节的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关节的容置槽的第一侧壁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关节的固定槽匹配固定,所述第二电机装配于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容置端内,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容置端容置于所述第二关节的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关节的容置槽的第一侧壁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表带的扭力信息,并根据所述扭力信息控制所述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外覆单元;所述柔性外覆单元套设于所述表带上,且当所述表带收拢或张开时,带动所述柔性外覆单元收拢或张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83188.2U CN213188432U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83188.2U CN213188432U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88432U true CN213188432U (zh) | 2021-05-14 |
Family
ID=7581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83188.2U Active CN213188432U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884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31492A (zh) * | 2020-05-12 | 2020-09-08 | 引力(深圳)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
2020
- 2020-05-12 CN CN202020783188.2U patent/CN2131884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31492A (zh) * | 2020-05-12 | 2020-09-08 | 引力(深圳)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49450A (en) | Portable computer on which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an be mounted | |
EP1397975B1 (en) | A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 concealed strap holder | |
CN213188432U (zh)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
CN207833110U (zh) | 头戴式显示器及其佩戴装置 | |
CN110882141A (zh) | 颈部按摩仪 | |
KR20150135874A (ko) | 스마트 기기 거치용 목걸이 | |
CN113568173A (zh) | 穿戴设备和智能设备 | |
US20060121962A1 (en) | Carrying case for a mobile telephone with cord organization means | |
JP2002196286A (ja) | 結合式眼鏡 | |
CN114721150B (zh) | 镜腿组件和眼镜 | |
US10009679B1 (en) | Bluetooth earphone combined with a pair of eyeglasses | |
WO2023005792A1 (zh) | 穿戴设备和智能设备 | |
US6622768B2 (en) | Correction tape roll device | |
CN106764271A (zh) | 显示装置 | |
US8611075B2 (en) |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n audio player | |
CN111631492A (zh) | 表带及应用其的可穿戴设备 | |
CN209170435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9982676U (zh) | 一种头戴支架结构及个人音频设备 | |
JPH0646108Y2 (ja) | 電子機器の携帯用ケース | |
CN214483520U (zh) | 腕带设备 | |
CN218815796U (zh) | 一种多重保护的安防锁具 | |
KR20150110061A (ko) | 휴대전화 다이어리 케이스 체결부에 설치되는 유에스비 메모리 | |
CN213072799U (zh) | 一种带缠线功能的手机壳 | |
KR101610818B1 (ko) | 안경테의 코받침 구조 | |
CN219936212U (zh) | 一种头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