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6777A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Google Patents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36777A CN110936777A CN201911366083.5A CN201911366083A CN110936777A CN 110936777 A CN110936777 A CN 110936777A CN 201911366083 A CN201911366083 A CN 201911366083A CN 110936777 A CN110936777 A CN 1109367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vehicle body
- folded
- amphibious vehicle
- baffl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3—Parts or details of the vehicle structure; vehicle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涉及水陆两栖车。车体具有对应分布在车体的前部靠下位置处及后部靠下位置处的两前轮窝和两后轮窝,两前轮窝相对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后轮窝相对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轮窝用于安装对应的车轮及悬挂杆系,车体还具有轮窝补偿装置,对应布置在所述两后轮窝处,用于实现对应车轮收起后将所述车体补偿为完整的流线形,以保证低阻力。本申请水陆两栖车陆地上行驶时,轮窝补偿装置折叠于车体底部且高于车体腹部,不影响正常行驶。当水陆两栖车水上行驶,车轮收起过程中,轮窝补偿装置同时展开紧密贴合在水陆两栖车的车体的底部壳体外表面,形成完整的流线形壳体,减小水阻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陆两栖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背景技术
水上航行速度是水陆两栖车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对于船艇,两栖车结构复杂,重量大、吃水深。为了布置车轮以及车轮悬架杆系,车身下部不得不设置轮窝,而轮蜗的存在不能保证完整的流线形,造成航行阻力大。所以多数两栖车采用收放轮结构,在水中行驶时将车轮收起于水面之上,以减小阻力。
目前比较成熟的两栖车产品有英国吉布斯公司的Humingda、Gibbs Humdinga和Gibbs Quadski,瑞士Rinspeed公司的Splash,美国watercar公司的两栖车。这些两栖车最高航行速度都可以达到70~80km/h,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马力大以及高速运行时水下部件流线形低阻状态。国内对两栖车的研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水上航行速度一般不超过20km/h。水上航行速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中阻力过大,如果能够实现车轮收起至水面以上且对船体流线形体破坏较少,将会显著提高两栖车性能。
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使吃水线以下为流线外形,保证水上运行时低阻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具有对应分布在车体的前部靠下位置处及后部靠下位置处的两前轮窝和两后轮窝,所述两前轮窝相对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两后轮窝相对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轮窝用于安装对应的车轮及悬挂杆系,所述车体还具有:
轮窝补偿装置,对应布置在所述两后轮窝处,用于实现对应车轮收起后将所述车体补偿为完整的流线形,以保证低阻力。
可选地,每一轮窝补偿装置配置成在水陆两栖车陆地行驶时折叠并置于对应的后轮窝下方;
每一轮窝补偿装置还配置成在水陆两栖车水上行驶、收起对应的车轮时,所述轮窝补偿装置随着对应的悬挂杆系的升起而展开,在对应的车轮完全收起后,所述轮窝补偿装置紧密贴合在所述车体上,与所述车体一起构成完整的流线形,保持低水阻外形。
可选地,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对应的悬挂杆系具有吊环,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包括:
第一合页,其一端安装在对应后轮窝的下缘处;
下挡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合页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挡板可带动所述第一合页对应的后轮窝转动;
第二合页,其一端安装在所述下挡板的另一端处;
上挡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合页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上挡板的另一端设有吊环,用于安装拉紧弹簧;和
拉紧弹簧,其一端挂接在所述上挡板的吊环处,另一端挂接在对应的悬挂杆系的吊环处;
其中,对应的悬挂杆系随对应的车轮收起或放下,带动所述拉紧弹簧带动所述上挡板展开或折叠,进而带动所述下挡板展开或折叠。
可选地,所述下挡板包括一水平板及沿所述水平板端部弯折而成的竖向板,所述水平板与所述竖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上挡板为一平板。
可选地,所述水陆两栖车具有陆上行驶和水中行驶两种状态,
在所述水陆两栖车处于陆上行驶时,所述车轮均落地并支撑路面,所述悬挂杆系均处于下工作点位置,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对应的拉紧弹簧向车体的内侧拉对应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处于向内拉紧状态,所述上挡板与对应的下挡板折叠并被拉紧靠在所述车体上;
在所述水陆两栖车驶入水中时,所述车轮收起时,所述悬挂杆系向上翻起,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对应的拉紧弹簧的一端跟随对应的悬挂杆系逐渐抬起,所述拉紧弹簧的另一端拉着对应的上挡板向上移动,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下挡板逐渐打开,最终贴合在所述车体上,使得此处的车体为完整的流线外形,减小水阻。
本申请的水陆两栖车的车体的后轮窝处具有对应的轮窝补偿装置,水陆两栖车陆地上行驶时,轮窝补偿装置折叠于车体底部且高于车体腹部,不影响正常行驶。当水陆两栖车水上行驶,车轮收起过程中,轮窝补偿装置同时展开紧密贴合在水陆两栖车的车体的底部壳体外表面,形成完整的流线形壳体,减小水阻力。
此外,本申请的水陆两栖车的车体的结构简单可靠。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在路面行驶状态时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示意性左视图;
图3是图2中右侧后轮窝处的轮窝补偿装置在折叠状态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在水上行驶状态时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5是图4的示意性左视图;
图6是图4中右侧后轮窝处的轮窝补偿装置在展开状态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车体;2-第一合页;3-拉紧弹簧;4-上挡板;5-下挡板;6-第二合页;7-悬挂杆系,8车轮,
10轮窝补偿装置,11前轮窝,12后轮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在路面行驶状态时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图1的示意性左视图。图3是图2中右侧后轮窝处的轮窝补偿装置在折叠状态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在水上行驶状态时的示意性主视图。图5是图4的示意性左视图。图6是图4中右侧后轮窝处的轮窝补偿装置在展开状态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还可参见图2-图6,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1一般具有对应分布在车体1的前部靠下位置处及后部靠下位置处的两前轮窝11和两后轮窝12。所述两前轮窝11相对所述车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两后轮窝12相对所述车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每一轮窝用于安装对应的车轮8(参见图2)及悬挂杆系7。发明人发现,车体1前部吃水浅,且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起步时前部翘起,前轮窝11脱离水面容易,前轮窝11下沿保持在吃水线以上。后面的车轮由于有传动轴的影响,后轮窝12下沿在吃水线以下,后轮窝12在水下前行时会产生极大的阻力。因而,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车体1还具有轮窝补偿装置10,对应布置在所述两后轮窝12处,用于实现对应车轮8收起后将所述车体1补偿为完整的流线形(参见图4、图5及图6),以保证低阻力。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还可参见图2,每一轮窝补偿装置10配置成在水陆两栖车陆地行驶时折叠并置于对应的后轮窝下方。如图6所示,还可参见图4-图5,每一轮窝补偿装置10还配置成在水陆两栖车水上行驶、收起对应的车轮8时,所述轮窝补偿装置10随着对应的悬挂杆系7的升起而展开,在对应的车轮8完全收起后,所述轮窝补偿装置10紧密贴合在所述车体1上,与所述车体1一起构成完整的流线形,保持低水阻外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本申请的水陆两栖车的车体1的后轮窝12处具有对应的轮窝补偿装置10,如图3所示,水陆两栖车陆地上行驶时,轮窝补偿装置10折叠于车体1底部且高于车体1腹部,不影响正常行驶。如图6所示,还可参见图4-图5,当水陆两栖车水上行驶,车轮8收起过程中,轮窝补偿装置10同时展开紧密贴合在水陆两栖车的车体1的底部壳体外表面,车轮8收起后,自动的将轮窝补偿填平,形成完整的流线形车体1,保证吃水线以下低阻外形,减小水阻力。
此外,本申请的水陆两栖车的车体1的结构简单可靠。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一轮窝补偿装置10对应的悬挂杆系7具有吊环(图中未标出)。每一轮窝补偿装置10包括:第一合页2、下挡板5、第二合页6、上挡板4和拉紧弹簧3。第一合页2的一端安装在对应后轮窝12的下缘处。下挡板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合页2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挡板5可带动所述第一合页2对应的后轮窝12转动。第二合页6的一端安装在所述下挡板5的另一端处。上挡板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合页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上挡板4的另一端设有吊环(图中未标出),用于安装拉紧弹簧3。拉紧弹簧3的一端挂接在所述上挡板4的吊环处,拉紧弹簧3的另一端挂接在对应的悬挂杆系7的吊环处。如图3所示,以右侧后轮窝12为例,下挡板5通过第一合页2安装在后轮窝12下沿处。下挡板5还通过第二合页6连接上挡板4处。上挡板4通过拉紧弹簧3连接在悬挂杆系7上。其中,对应的悬挂杆系7随对应的车轮8收起或放下,带动所述拉紧弹簧3带动所述上挡板4展开或折叠,进而带动所述下挡板5展开或折叠。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车轮8放下时,上挡板4和下挡板5经第二合页6及第一合页2折叠在车体1下,由拉紧弹簧3拉紧固定。当车轮8收起时,上挡板4及下挡板5打开贴合在车体1的后轮窝12外。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下挡板5类似L形,包括一水平板及沿所述水平板端部弯折而成的竖向板,所述水平板与所述竖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圆滑过渡。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上挡板4为一平板。折叠状态,所述上挡板4与所述下挡板5中的水平板平行,形成类U性结构。
更具体地,所述水陆两栖车具有陆上行驶和水中行驶两种状态。其工作过程:
如图2所示,在所述水陆两栖车处于陆上行驶时,所述车轮8均落地并支撑路面,所述悬挂杆系7均处于下工作点位置,拉紧弹簧3处于图3所示位置和状态。如图3所示,每一轮窝补偿装置10对应的拉紧弹簧3向车体1的内侧拉对应的上挡板4,所述上挡板4处于向内拉紧状态,所述上挡板4与对应的下挡板5折叠并被拉紧靠在所述车体1上。
在所述水陆两栖车驶入水中时,所述车轮8收起时,所述悬挂杆系7向上翻起。每一轮窝补偿装置10对应的拉紧弹簧3的一端跟随对应的悬挂杆系7逐渐抬起,所述拉紧弹簧3的另一端拉着对应的上挡板4向上移动。折叠的上挡板4与下挡板5逐渐打开,最终贴合在所述车体1上。车轮8完全抬起后,拉紧弹簧3被拉伸,拉紧弹簧3向上偏内侧拉紧上挡板4,使得上挡板4与下挡板5紧贴在车体1上,避免出现缝隙和振动。此时轮窝补偿装置10完全打开将车体1上的后轮窝12补偿,使得此处车体为完整的流线外形,减小水阻。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具有对应分布在车体的前部靠下位置处及后部靠下位置处的两前轮窝和两后轮窝,所述两前轮窝相对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两后轮窝相对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轮窝用于安装对应的车轮及悬挂杆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具有:
轮窝补偿装置,对应布置在所述两后轮窝处,用于实现对应车轮收起后将所述车体补偿为完整的流线形,以保证低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轮窝补偿装置配置成在水陆两栖车陆地行驶时折叠并置于对应的后轮窝下方;
每一轮窝补偿装置还配置成在水陆两栖车水上行驶、收起对应的车轮时,所述轮窝补偿装置随着对应的悬挂杆系的升起而展开,在对应的车轮完全收起后,所述轮窝补偿装置紧密贴合在所述车体上,与所述车体一起构成完整的流线形,保持低水阻外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对应的悬挂杆系具有吊环,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包括:
第一合页,其一端安装在对应后轮窝的下缘处;
下挡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合页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下挡板可带动所述第一合页对应的后轮窝转动;
第二合页,其一端安装在所述下挡板的另一端处;
上挡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合页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上挡板的另一端设有吊环,用于安装拉紧弹簧;和
拉紧弹簧,其一端挂接在所述上挡板的吊环处,另一端挂接在对应的悬挂杆系的吊环处;
其中,对应的悬挂杆系随对应的车轮收起或放下,带动所述拉紧弹簧带动所述上挡板展开或折叠,进而带动所述下挡板展开或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包括一水平板及沿所述水平板端部弯折而成的竖向板,所述水平板与所述竖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为一平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陆两栖车具有陆上行驶和水中行驶两种状态,
在所述水陆两栖车处于陆上行驶时,所述车轮均落地并支撑路面,所述悬挂杆系均处于下工作点位置,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对应的拉紧弹簧向车体的内侧拉对应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处于向内拉紧状态,所述上挡板与对应的下挡板折叠并被拉紧靠在所述车体上;
在所述水陆两栖车驶入水中时,所述车轮收起时,所述悬挂杆系向上翻起,每一轮窝补偿装置对应的拉紧弹簧的一端跟随对应的悬挂杆系逐渐抬起,所述拉紧弹簧的另一端拉着对应的上挡板向上移动,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下挡板逐渐打开,最终贴合在所述车体上,使得此处的车体为完整的流线外形,减小水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66083.5A CN110936777A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66083.5A CN110936777A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6777A true CN110936777A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991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66083.5A Pending CN110936777A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3677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9211A (zh) * | 2020-06-18 | 2020-08-21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两栖轮式车辆水上减阻机构 |
CN111703262A (zh) * | 2020-06-02 | 2020-09-25 | 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两栖车首部的顶推式滑水板装置 |
CN112428759A (zh) * | 2020-12-09 | 2021-03-02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航速两栖车的折叠式柔性整流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14292A (ko) * | 2010-08-09 | 2012-02-17 |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 수륙양용차량용 선수익 장치 |
CN103112327A (zh) * | 2013-01-17 | 2013-05-22 | 贾文良 | 一种水陆两栖车车前防浪板 |
KR20160073695A (ko) * | 2014-12-17 | 2016-06-27 | 주식회사 다오요트 | 수륙양용 보트 |
CN207790231U (zh) * | 2018-01-25 | 2018-08-3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水陆两栖车 |
CN209305266U (zh) * | 2019-01-11 | 2019-08-27 |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水陆两栖车 |
CN211416874U (zh) * | 2019-12-26 | 2020-09-04 |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
2019
- 2019-12-26 CN CN201911366083.5A patent/CN1109367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14292A (ko) * | 2010-08-09 | 2012-02-17 |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 수륙양용차량용 선수익 장치 |
CN103112327A (zh) * | 2013-01-17 | 2013-05-22 | 贾文良 | 一种水陆两栖车车前防浪板 |
KR20160073695A (ko) * | 2014-12-17 | 2016-06-27 | 주식회사 다오요트 | 수륙양용 보트 |
CN207790231U (zh) * | 2018-01-25 | 2018-08-3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水陆两栖车 |
CN209305266U (zh) * | 2019-01-11 | 2019-08-27 |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水陆两栖车 |
CN211416874U (zh) * | 2019-12-26 | 2020-09-04 |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03262A (zh) * | 2020-06-02 | 2020-09-25 | 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两栖车首部的顶推式滑水板装置 |
CN111559211A (zh) * | 2020-06-18 | 2020-08-21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两栖轮式车辆水上减阻机构 |
CN111559211B (zh) * | 2020-06-18 | 2021-07-02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两栖轮式车辆水上减阻机构 |
CN112428759A (zh) * | 2020-12-09 | 2021-03-02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航速两栖车的折叠式柔性整流装置 |
CN112428759B (zh) * | 2020-12-09 | 2022-08-09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航速两栖车的折叠式柔性整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36777A (zh)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
CN211416874U (zh) | 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
US11485182B2 (en) | Amphibians | |
US10953966B2 (en) | Wheel suspension and retraction apparatus | |
CN100400364C (zh) | 摩托车的扶手杆安装结构 | |
KR101925797B1 (ko) | 접이식 매그너스-효과 로터를 포함하는 선박 | |
KR101923495B1 (ko) | 수륙양용 보트 | |
AU2019203594B2 (en) | Amphibian | |
CN102741151B (zh) | 越野摩托车维护设备 | |
SE508530C2 (sv) | Bränsletank för tungt fordon | |
JP4458400B2 (ja) | 水陸両用車両 | |
WO1989010854A1 (en) | Amphibious craft | |
CN101557954B (zh) | 可移动的轿车车顶构件 | |
FR2774333A1 (fr) | Pneumatique a armature de sommet triangulee | |
KR102184499B1 (ko) | 수륙양용 보트 | |
CN211416872U (zh) | 水陆两栖车自锁式收放轮装置 | |
CN105346344A (zh) | 一种全地形车水上推进减阻力装置 | |
CN216783704U (zh) | 一种可保持平衡驾驶的车辆 | |
KR101783765B1 (ko) | 갑판 수납형 해양 로딩암 | |
JP6482245B2 (ja) |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CN209756672U (zh) |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 |
CN110936775A (zh) | 水陆两栖车同步收放轮装置 | |
CN110936776A (zh) | 水陆两栖车自锁式收放轮装置 | |
CN214383683U (zh) | 电力用无障碍检修升降平台 | |
CN106985624A (zh) | 一种两栖海滩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