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29C -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29C
CN1109229C CN 96115399 CN96115399A CN1109229C CN 1109229 C CN1109229 C CN 1109229C CN 96115399 CN96115399 CN 96115399 CN 96115399 A CN96115399 A CN 96115399A CN 1109229 C CN1109229 C CN 11092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ellet
valve
piston
cylind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153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239A (zh
Inventor
张继科
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61153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29C/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其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系统是由压缩机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流体特别是冷疑器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降压产生的闪发气体为动力源,驱动一自动往复式活塞泵构成,并提供了该自动往复式活塞泵。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本发明涉及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特别是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目前应用于冷库或冷冻加工所使用的制冷机主要是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其制冷剂超量循环有三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由电泵强制进行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一种是闪发气体加压强制进行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另一种是由高压气体加压强制进行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
制冷剂电泵超量供液循环方式的制冷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的驱动装置是电泵7,利用电泵7将低压循环贮液桶4内的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强制供入蒸发器5内进行吸热蒸发,所供液量较蒸发器5蒸发所需的液量大,多余的液量随同蒸发的汽体一起再回到低压循环贮液桶4内,贮液桶4内的汽体被压缩机1吸走,压缩机1压缩排出的高压气体经冷疑器2冷凝成高压液体、进入高压贮液桶6、高压贮液桶6内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阀3节流降压,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4内,系统循环工作,这种系统供液方式称为泵循环供液。其制冷系统的蒸发器5内的制冷剂处于液汽两相的强制流动,传热系数较高,制冷效果较直接膨胀式供液方式可提高25-30%,较重力式供液方式提高10%,但是电泵循环供液方式存在的缺点;1是增加了制冷系统的电能消耗及相应的设备维护工作;2是当蒸发器热负荷和压缩机的负荷不稳定时,容易引起制冷系统的低压循环贮液桶内的液面产生波动,而发生汽堵现象,使循环供液电泵产生泵不上液现象。(参见《冷库制冷技术》商业部冷藏加工企业管理局编80年出版第288和291页)。
为实现电泵超量供液循环方式的效果,而又避免其上述两大缺点,国内外发展采用闪发气体加压或高压气体加压实现超量供液循环方式。
闪发气体加压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方式的制冷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机构装置包括低压循环贮液桶4、加压罐8、恒压罐9、蒸发器5、减压阀14、闪发汽体加压阀13,其驱动装置为加压罐8及与其配合工作的减压阀14和闪发汽体加压阀13。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进入冷疑器2冷疑成高压制冷剂液体,贮于高压贮液桶6中,贮液桶6中的高压液体经节流阀3节流降压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4中,加压罐8先由减压阀14开启对其进行减压,贮液桶4中的低压制冷剂液体流入加压罐8中,然后关闭减压阀14,开启加压阀13,高压贮液桶6中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加压阀13节流降压后产生的闪发气体对加压罐8进行加压,被加压后的加压罐中的制冷剂液体送入恒压罐9中,再经调节阀10供给蒸发器5,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5中吸热蒸发后,由低压循环贮液桶4吸入并汽液分离,汽体被压缩机1吸入压缩,贮液桶4中的制冷剂液体随同由节流阀3进来的制冷液进入加压罐10进行再循环。这种制冷系统虽然解决了电泵供液的一些缺点,但其新的缺点是;1人工操作繁琐不便,2自控操作,技术条件要求高,费用大,维护检修不便,(参见《技协通讯》杂志  82年第2期第10页“关于加压供液自控循环系统的研究和试验”东北地区食品冷藏加工技术协作组著。
高压气体加压超量供液循环方式其原理结构与闪发气体加压超量供液循环方式相同,只是加压阀13管路的输入端按压缩机1的排出端,直接由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气体经加压阀13控制对加压罐8进行加压,其主要缺点与闪发气体加压方式相同。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剂超量循环系统装置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控制操作简便,效率高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本发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包括有压缩机、低压循环贮液桶、冷疑器、蒸发器、低压循环贮液桶进液节流阀、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系统驱动装置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系统驱动装置是由制冷机压缩机后部高压汽液特别是冷疑器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降压产生的闪发气体为动力源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构成,即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的驱动装置为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由压缩机后部的高压制冷剂为动力源驱动该双缸往复活塞泵自动工作。该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包括有缸体、左缸盖、右缸盖、缸腔芯块、活塞杆、分别置于芯块左右缸腔内的两个活塞、换向阀装置构成。缸腔芯块固定设置在缸腔内的中部,活塞杆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上,两个活塞对置,分别与活塞杆的两端固定联接,缸腔芯块将其两侧的缸腔隔离,芯块和其左右的两个活塞将缸腔分成芯块与活塞间的两个主动缸腔和活塞与缸盖间的两个被动缸腔,在两个被动缸腔缸体上分别开设有各自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在该进、出液孔管路上设有单向阀,控制流体单向流动,在缸腔芯块上或者是在靠近缸腔芯块的缸体上开设有分别通向两个主动缸腔的各自的输液孔道,该孔道与换向阀装置通连,由换向阀装置控制其开通的流向,换向阀装置为二位五通换向阀,换向阀装置可以是设置在缸体芯块内,换向阀的阀体由芯块本体构成,即换向阀体由芯体制成,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芯移动自动实现,换向阀装置设置在缸体内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管道密封联接机构,当然,换向阀装置完全可以是设置在缸体的外部,如由活塞杆的外端穿通过缸体端盖推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进行自动换向,也可以是由活塞或活塞杆的移动到端位时触动一设置在缸体端盖上的触压开关,由电磁铁带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换向,实现自换向,冷疑器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流体通过换向阀装置交替转换进入两主动缸腔,使该泵不断工作,低压贮液桶内的制冷剂液体进入两被动缸腔,从两主动缸腔和两被动缸腔排出的制冷剂流体由管道合并送往蒸发器5,实现对蒸发器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
图1是已有技术电泵式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的制冷机系统原理图。
图2是已有技术闪发气体加压式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的制冷机系统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原理及其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结构原理图。
图4-9是本发明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主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4的府视图;
图8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5的K向视图。
图10-13是本发明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主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E-E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D-D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3,本发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包括压缩机1、低压循环贮液桶4、冷疑器2、蒸发器5、低压循环贮液桶4进液节流阀3、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系统驱动装置20及其节流阀18,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系统驱动装置20为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其包括有缸体30、左缸盖29、右缸盖28、缸腔芯块31、活塞杆58、分别置于芯块31左右缸腔内的两个活塞25、26、换向阀装置60构成;缸腔芯块31固定设置在缸腔内的中部,活塞杆58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31上,两个活塞25、26对置,分别与活塞杆58的两端固定联接,缸腔芯块31将其两侧的缸腔隔离,芯块31和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活塞25、26将缸腔分成芯块31与活塞25、26间的两个主动缸腔21、22和活塞25、26与缸盖29、28间的两个0被动缸腔23、24,在两个被动缸腔23、24缸体上分别开设有各自的进液孔43、44和出液孔35、36,在该进、出液孔管路上设有单向阀33、34、45、46,控制流体单向流动,在缸体30及其芯块31上或者是在靠近芯块31的缸体30上开设有分别通向两个主动缸腔21、22的各自的输液孔41、42,该孔道与换向阀装置60通连,由换向阀装置60控制其开通的流向,换向阀装置60为二位五通换向阀;该双缸复合活塞泵20由制冷机压缩机后部高压汽液特别是冷疑器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降压产生的闪发气体为动力源驱动工作,经蒸发器5吸热产生蒸发后的制冷剂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4进行汽液分离,汽体由压缩机1吸入,压缩排送给冷疑器2,冷疑后的高压制冷剂液体分成两路,一路经节流阀3节流降压供给低压循环贮液桶4,保持低压循环贮液桶4的工作液位,另一路经节流阀18节流降压送给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20,进入双缸复合往复活塞泵20的主动缸腔21/22,在主动缸腔内产生闪发气体膨胀作功,推动往复活塞泵20的活塞25、26移动工作,通过活塞的左/右移动,往复活塞泵20的被动缸腔24/23吸入低压循环贮液桶4中的低压制冷剂液体然后泵送给蒸发器5,活塞25、26的移动带动往复活塞泵的换向阀装置60自动换向,换向后往复活塞泵20主动缸腔中的膨胀作功后的制冷剂流体被活塞的反向移动泵出,该制冷剂流体与由被动缸腔从低压循环贮液桶4中吸入并被泵送出的制冷剂液体合并送给蒸发器5。
为了使膨胀作功后的制冷剂流体中的闪发汽体在将制冷剂送给蒸发器5前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以提高蒸发器5的效率,在双缸复合往复活塞泵的排出端管道15上设有管凸15′,该管凸15′的上顶部与低压循环贮液桶4间设有抽气管路17,即在管凸15′的上顶部与低压循环贮液桶4的吸入管路5-4间连联设有抽气管17,在该抽气管17管道上设有抽气调节控制阀16,从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20排出的制冷剂流体中的汽体—闪发蒸汽在流经管凸15′部分时分离,由抽气阀16管道17抽至低压循环贮液桶4,以有利于蒸发器工作。
为了使系统制冷剂能充盈循环工作,设有高压贮液桶6,其联接设置在冷疑器2后与节流阀3、18之间。
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20泵送给蒸发器5的制冷剂液体流量数倍于蒸发器5工作的蒸发量,其与电泵式超量供液循环方式等效,但节省了电泵电机和电机功耗,而且其利用了制冷机系统中的闪发汽体作功,使制冷机系统中产生的无效的闪发汽体减少,可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20自动运行工作,与现有技术闪发汽体加压方式和高压汽体加压方式相比,没有频烦复杂的电器控制,制冷机系统工艺线路简单,使制冷机的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
为实现上述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本发明设计提供用于驱动制冷剂流体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
本发明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技术方案结构为由双缸复合活塞泵装置和换向阀装置构成,双缸复合活塞泵装置包括有缸体30、左缸盖29、右缸盖28、缸腔芯块31、活塞杆58、分别置于芯块31左右缸腔内的两个活塞25、26构成;芯块31固定设置在缸腔内的中部,活塞杆58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31上,两个活塞25、26对置,分别与活塞杆58的两端固定联接,缸腔芯块31将其两侧的缸腔隔离,芯块31和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活塞25、26将缸腔分成芯块31与活塞25、26间的两个主动缸腔21、22和活塞25、26与缸盖29、28间的两个被动缸腔23、24,在两个被动缸腔23、24缸体上分别开设有各自的进液孔43、44和出液孔35、36,在该进、出液孔管路上设有单向阀33、34、45、46,控制流体单向流动,在缸体30及其芯块31上或者是在靠近芯块31的缸体30上开设有分别通向两个主动缸腔21、22的各自的输液孔41、42,该孔道与换向阀装置60通连,由换向阀装置60控制其开通的流向。换向阀装置60为二位五通换向阀,结构有阀腔、阀芯、阀杆、阀孔、弹簧、端盖构成。换向阀装置60设置在芯块内,换向阀的阀体由芯块31本体构成,换向阀装置60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25、26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杆阀芯移动自动实现;或者是换向阀装置是设置在缸体的外部,由活塞杆的外端穿过缸体端盖推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进行换向;或者是由活塞或活塞杆的移动到端位时触动一设置在缸体端盖上的触压开关,由电磁铁带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换向,驱动液通过换向阀装置并由换向阀装置控制转换分别进入两主动缸腔。
图4实施例所示,本发明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缸体由主缸体30和左右付缸体30′、30″对接螺栓固定联接构成,左右缸盖28、29与缸体30的两端即左右付缸体30′、30″的两端螺检固定联接;芯块31通过其两侧的缸套32、32′夹持和左右端盖28、29的顶压固定安装在缸腔的中间位置上;活塞杆58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31中心上,芯块31与缸体30及与活塞杆58间采用配合密封或者是设置有密封圈密封;两个活塞25、26对置,分别与活塞杆58的两端固定联接,活塞25、26由活塞体25′、26′及其活塞压盖25″、26″组成,活塞25、26与活塞杆58的端部为锥柱锥孔配合安装,并在活塞压盖25″、26″外端的活塞杆58上装有固定螺母及止动垫片给予固定,活塞外环上装有活塞环或者是密封圈;缸腔芯块31将其两侧的缸腔隔离,芯块31和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活塞25、26将缸腔分成芯块31与活塞25、26间的两个主动缸腔21、22和活塞25、26与缸体端盖29、28间的两个被动缸腔23、24;在两个被动缸腔23、24外端部缸体上即左右付缸体30′30″的靠近缸体端盖部的缸腔壁上的上顶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各自的排液孔35、36和进液孔43、44,在排液孔35、36上部设有排液单向阀45、46,在缸腔上部缸体上结构形成设有使左右两端被动缸腔23、24的排液孔35、36通连的排液腔38,在该排液腔38上联接排液弯管15,在排液弯管的管凸15′部联接有抽气管17管接头17′;在缸腔侧面或下面缸体上结构形成设有使左右两被动缸腔23、24的进液孔43、44通连的进液腔39,在进液腔39管道上分别设有两被动缸腔23、24进液单向阀33、34,附图6、7所示,每个被动缸腔开设有两个进液孔,其当然可以是只开设有一个进液孔,进液腔39左右两端部份由付缸体30′、30″结构形成,中部为一对接管道39′构成,在该进液腔39管道中部39′上联接进液管管接头39″,当然也可以是在付缸体30′/30″的一端联接进液管管接头39″。
在芯块31的左右两端开设有缓冲室凹槽37、37′,在该凹槽内端部开设与换向阀阀腔相通的主动缸腔21、22输液孔47、47′,在活塞体25、26上设有与缓冲室凹槽37、37′配合的锥形凸台27、27′,其当活塞体上的锥台27/27′部份进入凹槽37/37′时,逐渐封小出液孔47/47′形成缓冲。
换向阀装置60为二位五通换向阀,包括有阀体、阀腔、阀芯、阀芯杆、定位弹簧、阀盖构成,换向阀装置60设置在泵体30内的芯块31上,换向阀的阀体和阀腔由芯块31本体构成,即换向阀的阀体和阀腔由芯块31制成,阀芯滑动配合安装在阀腔内,在阀腔孔的两端设置固定安装端盖61、61′,其由挡圈62、62′固定安装,在端盖内侧可固定装有缓冲垫片63、63′,阀芯杆64的两端通过端盖61、61′伸出芯块31的两侧端面,在阀芯杆64的一端或两端上与阀盖61、61′间安装有阀芯定位缓冲弹簧65、65′,该弹簧65、65′在该活塞泵工作静止时,其在自由状态下使换向阀芯处于偏离死点位置;对应该二位五通换向阀阀体即芯块31上的通向缸体外部的三个输液孔,在芯块31的外圆环上开设有导流槽a、b、c,在缸体30上开设进液孔40和出液孔41、42,缸体30上的通向换向阀装置60的进液管40′和出液管41′、42′用法兰与缸体30对接联接,两排液管41′、42′在缸体30外合并,然后与被动缸腔的排液腔38或被动缸腔38排液管15合并连接;换向阀装置60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25、26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芯杆64实现。
该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的工作过程是;其应用在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中时,冷疑器2后部的高压制冷剂经节流阀18节流降压调节后成为汽液两相的高压制冷剂流体进入缸体30上的通向换向阀装置60的进液管40′,经环形导流槽a进入缸体内芯块31上的换向阀进液孔40,若此时换向阀阀芯处于左侧位置,则驱动液体即高压制冷剂流体经换向阀芯腔进入缸体芯块31右侧的主动缸腔22中,推动右侧活塞26向右移动,同时左侧活塞25在活塞杆58的带动下与右活塞26同步向右移动,右侧被动缸腔24被右活塞26移动加压使其内的制冷剂液体经排液孔36、排液单向阀46、排液腔38、排液弯管15排出,送往制冷机系统的蒸发器5;缸体芯块31左侧的主动缸腔21内的作功后的制冷剂流体经芯块31换向阀上的输液孔47、阀芯腔、导流槽b、缸体上的排液孔41、排液管41′排出,在泵体外由管道90与被动缸腔排出的制冷剂合并送往制冷机系统的蒸发器5;排出的制冷剂流体在经过排液弯管15的管凸15′部份时,气体经管凸15上部的抽气管17抽走;与此同时,缸体芯块31左侧的被动缸腔23经其进液孔43、进液单向阀33、进液腔39、进液管39″从制冷机系统的低压循环贮液桶4中吸入低压制冷剂液体。在此同时,进入右侧主动缸腔22中的高压制冷剂流体对换向阀的阀芯右端施加压力,使换向阀阀芯保持处于左侧位置。当缸体左侧的活塞的凸台27逐渐进入芯体31左侧上的凹台37时,芯块31左侧的主动缸腔21的输液孔47输液随之逐渐被关小,由于出液受堵而形成缓冲压力,活塞的位移在此逐渐减慢,减缓活塞运动冲击,随着左侧活塞25向右移动,在左侧活塞25的右端面靠近缸体芯块31的左端面时,左活塞25的右端面逐渐推动换向阀左端的换向阀阀杆64,使换向阀阀芯向右移动至右端位,换向阀自动换向。
换向阀换向后,高压制冷剂流体由缸体芯块31上的进液孔40、阀腔、左主动缸腔输液孔47进入缸体左侧的主动缸腔21,推动活塞25、26向左移动;同时缸体左侧的被动缸腔23经其排液孔35、排液单向阀45、排液腔38、排液管15排出其内的低压制冷剂液体,缸体右侧的主动缸腔22经输液孔47′、换向阀腔、导流槽c、排液孔42排出其内的作工后的高压制冷剂流体;芯块31右侧的被动缸腔24经其进液孔44、进液单向阀34、进液腔39吸入低压制冷剂液体;当右侧活塞26的左端面靠近缸体芯块31的右端面时,右活塞26的左端面逐渐推动换向阀右端的换向阀阀杆64,使换向阀阀芯向左移动至左端位,换向阀自动换向,换向阀换向后重复上述工作过程,这样该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在高压制冷剂流体的驱动下不断自动往复工作,泵送制冷剂。
本发明为适应在小型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中应用,给出图10-13所示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实施例。
其缸体30由一圆管构成,在该缸体30的两侧与缸体30一体固定联接即焊接有一个进液腔管38和一个排液腔管39,左右端盖29、28与缸体30和进排液腔管38、39的两端通过法兰对接螺栓固定联接,并将缸体30和进液腔管38和排液腔管39的两端口封堵,在端盖28/29的侧端面上或者是进、排液腔管39、38上分别联接有进、排液输液管管接头39″、15,缸腔芯块31通过其两侧的缸套32、32′及端盖28、29压顶固定安装在缸体内缸腔的中部,活塞杆58穿装在芯块31上,在活塞杆58的两端固定联接活塞25、26,芯块31和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活塞25、26将缸腔分成芯块31与活塞25、26间的两个主动缸腔21、22和活塞25、26与缸体端盖28、29间的两个被动缸腔23、24,在左右两端盖29、28上分别开设有使缸腔左右两端的被动缸腔23、24与进液腔管38通连的被动缸腔进液孔43、44,和使缸腔左右两端两被动缸腔23、24与排液腔管39通连的排液孔35、36,在该进、排液孔43、44、35、36上设置有控制进液或排液的单向阀33、34、45、46装置,该装置由钢球、弹簧及压盖构成;
换向阀装置为二位五通换向阀,设置在缸体30内的芯块31上,由芯块31构成换向阀阀体,换向阀阀芯67安装在由芯块31构成的阀体阀腔内及活塞杆58上,阀芯67与阀腔及活塞杆58滑动配合安装,在换向阀腔内两端固定设置有挡圈62、62′和缓冲垫片63、63′,在阀芯的一端或两端阀腔内阀芯67与挡圈62、62′间设置有阀芯67定位弹簧65,弹簧65在该活塞泵工作静止时,其在自由状态下使换向阀芯67处于偏离死点位置;该二位五通换向阀阀体即芯块31上的通向缸体外部的两出液孔41、42与排液腔管39通连,进液孔40与固定联接在缸体侧面上的进液管40′相连,对应芯块31上的两出液孔41、42和进液孔40在芯块31的外圆环上开设有导流槽a、b、c;
在阀芯67的左右两端开设有缓冲室凹槽37、37′,在该凹槽内端部开设通向主动缸腔21、22的输液孔47、47′,在活塞体25、26上与活塞一体或者是固定联接设有与阀芯67上的凹槽37、37′配合的锥台形凸台27、27′,其当活塞体上的锥台27/27′部份进入凹槽时37/37′时,逐渐封小出液孔47/47′形成缓冲,该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25、26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芯67移动实现。
其工作原理过程如前所述,只是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动作是由活塞25、26上的凸台27、27′推动阀芯块67移动完成。

Claims (8)

1、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包括压缩机(1)、低压循环贮液桶(4)、冷疑器(2)、蒸发器(5)、低压循环贮液桶(4)进液节流阀(3)、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驱动装置,经蒸发器(5)吸热产生蒸发后的制冷剂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4)汽液分离,汽体由压缩机(1)吸入,压缩排送给冷疑器(2),冷疑后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3)节流降压供给低压循环贮液桶(4),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驱动装置从低压循环贮液桶输入液体制冷剂,驱动制冷剂超过蒸发器(5)工作蒸发量供给蒸发器(5),完成制冷机系统循环工作,其特征在于,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驱动装置是由制冷机压缩机(1)后部高压汽液特别是冷疑器(2)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降压产生的闪发气体为动力源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构成,即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驱动装置为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由冷疑器(2)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液经节流降压产生的闪发气体膨胀作功为动力源,驱动该双缸复合自动往复式活塞泵自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包括有缸体(30)、左缸盖(29)、右缸盖(28)、缸腔芯块(31)、活塞杆(58)、分别置于芯块(31)左右缸腔内的两个活塞(25、26)、换向阀装置构成,左右缸盖(29、28)与缸体(30)的两端螺栓固定联接,缸腔芯块(31)固定设置在缸腔内的中部,活塞杆(58)滑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31)上,两个活塞(25、26)对置,分别与活塞杆(58)的两端固定联接,缸腔芯块(31)将其两侧的缸腔隔离,芯块(31)和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活塞(25、26)将缸腔分成活塞(25、26)与芯块(31)间的两个主动缸腔(21、22)和活塞(25、26)与端盖(29、28)间的两个被动缸腔(23、24),在两个被动缸腔(23、24)缸体上分别开设有各自的进液孔(43、44)和出液孔(35、36),在该进、出液孔(43、44、35、36)管路上设有单向阀(33、34、45、46),控制制冷剂流体单向流动,在缸腔芯块(31)上或者是在靠近缸腔芯块(31)的缸体(30)上开设有分别通向两个主动缸腔的各自的输液孔道,该孔道与换向阀装置通连,由换向阀装置控制其开通的流向,冷疑器(2)后部的高压制冷剂流体通过换向阀装置进入两主动缸腔(21、22),低压贮液桶(4)的制冷剂液体进入两被动缸腔(23、24),从两主动缸腔(21、22)和两被动缸腔(23、24)排出的制冷剂流体由管道合并送往蒸发器(5)。
3、根椐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的换向阀装置结构为二位五通换向阀;
3-1、该换向阀装置设置在芯块(31)内,换向阀的阀体由芯块(31)本体构成;
3-2、或者换向阀装置是设置在缸体的外部,由活塞杆的外端穿通过缸体端盖推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进行换向;
3-3、或者换向阀装置是设置在缸体的外部,由活塞或活塞杆的移动到端位时触动一设置在缸体端盖上的触压开关,由电磁铁带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换向。
4、根椐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双缸复合往复活塞泵的外排液管道上设有管凸(15′),在该管凸(15′)的上顶部与低压循环贮液桶(4)或者是低压循环贮液桶(4)的进汽管(5-4)间设有抽气管(17),在该抽气管道(17)上设有抽气调节控制阀(16)。
5、根椐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冷疑器(2)后部设有高压贮液桶(6),冷疑器(2)冷疑后的高压制冷剂液体先进入高压贮液桶(6)贮存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节流阀(3)节流降压供给低压循环贮液桶(4),保持低压循环贮液桶(4)的工作液位,另一路经节流阀(18)节流降压送给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20)。
6、一种用于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中的,对制冷剂超量供液循环进行驱动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其特征在于,其由双缸复合活塞泵装置和换向阀装置构成,双缸复合活塞泵装置包括有缸体、左缸盖、右缸盖、缸腔芯块、活塞杆、分别置于芯块左右两边缸腔内的两个活塞构成,左右缸盖与缸体的两端螺栓固定联接,缸腔芯块固定设置在缸腔内的中部,活塞杆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上,两个活塞对置,分别与活塞杆的两端固定联接,缸腔芯块将其两侧的缸腔隔离,芯块和其左右的两个活塞将缸腔分成芯块与活塞间的两个主动缸腔和活塞与端盖间的两个被动缸腔,在两个被动缸腔缸体上分别开设有各自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在该进、出液孔管路上设有单向阀,控制流体单向流动,在缸腔芯块上或者是在靠近缸腔芯块的缸体上开设有分别通向两个主动缸腔的各自的输液孔道,该孔道与换向阀装置通连,由换向阀装置控制其开通的流向;换向阀装置为二位五通换向阀,其设置在缸体内的芯块上,即换向阀的阀体由芯块本体构成,换向阀的阀芯杆的两端伸出芯块的两侧端面,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芯杆实现;或者是换向阀装置是设置在缸体的外部,由活塞杆的外端穿通过缸体端盖推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进行换向;或者是由活塞或活塞杆的移动到端位时触动一设置在缸体端盖上的触压开关,由电磁铁带动换向阀装置的阀杆动作换向,驱动液通过换向阀装置并由换向阀装置控制分别进入两主动缸腔。
7、根椐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缸复合自动往复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7-1、缸体由主缸体(30)和左右付缸体(30′、30″)对接螺栓固定联接构成,左右缸盖(28、29)与缸体的两端即左右付缸体(30′、30″)的两端螺栓固定联接;
7-2、芯块(31)通过其两侧的缸套(32、32′)夹持和左右端盖(28、29)的顶压固定安装在缸腔的中间位置上;活塞杆(58)动配合穿装在缸腔芯块(31)中心上,活塞(25、26)固定安装在活塞杆(58)的两端;芯块(31)与缸体(30)及与活塞杆(58)间采用配合密封或者是设置有密封圈密封;
7-3、活塞(25、26)由活塞体(25′、26′)及其活塞压盖(25″、26″)组成,活塞(25、26)与活塞杆(58)的端部为锥柱锥孔配合安装,并在活塞压盖(25″、26″)外端的活塞杆(58)上装有固定螺母及止动垫片给予固定;活塞外环上装有活塞环或者是密封圈;
7-4、在左右付缸体(30’、30”)的缸腔壁上的上顶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各自的排液孔(35、36)和进液孔(43、44),在排液孔(35、36)上部设有排液单向阀(45、46),在缸腔上部缸体上结构形成设有使左右两端被动缸腔(23、24)的排液孔(35、36)通连的排液腔(38),在该排液腔(38)上联接排液管(15),在排液管的管凸(15′)部联接有抽气管(17)管接头(17′);在缸腔侧面或下面缸体上结构形成设有使左右两被动缸腔(23、24)的进液孔(43、44)通连的进液腔(39),在进液腔(39)管道上分别设有两被动缸腔(23、24)进液单向阀(33、34),在进液腔(39)上联接进液管管接头(39″);
7-5、在芯块(31)的左右两端开设有缓冲室凹槽(37、37′),在该凹槽内端部开设与换向阀阀腔相通的主动缸腔(21、22)输液孔(47、47′),在活塞体(25、26)上设有与缓冲室凹槽(37、37′)配合的锥形凸台(27、27′),其当活塞体上的锥台(27/27′)部份进入凹槽(37/37′)时,逐渐封小出液孔(47/47′)形成缓冲;
7-6、二位五通换向阀装置(60),包括有阀体、阀腔、阀芯、阀芯杆、定位弹簧、阀盖构成;换向阀装置(60)设置在泵体(30)内的芯块(31)上,换向阀的阀体和阀腔由芯块(31)本体构成,阀芯滑动配合安装在阀腔内,在阀腔孔的两端设置固定安装端盖(61、61′),其由挡圈(62、62′)固定安装,在端盖内侧可固定装有缓冲垫片(63、63′),阀芯杆(64)的两端通过端盖(61、61′)伸出芯块(31)的两侧端面,在阀芯杆(64)的一端或两端上与阀盖(61、61′)间安装有阀芯定位缓冲弹簧(65、65′),该弹簧(65、65′)在该活塞泵工作静止时,其在自由状态下使换向阀芯处于偏离死点位置;对应该二位五通换向阀阀体即芯块(31)上的通向缸体外部的三个输液孔,在芯块(31)的外圆环上开设有导流槽(a、b、c),在缸体(30)上开设进液孔(40)和出液孔(41、42),缸体(30)上的通向换向阀装置(60)的进液管(40′)和出液管(41′、42′)用法兰与缸体(30)对接联接,两排液管(41′、42′)在缸体(30)外合并,然后与被动缸腔的排液腔(38)或被动缸腔(38)排液管(15)合并连接;换向阀装置(60)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25、26)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芯杆(64)实现。
8根椐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往复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8-1、缸体(30)由一圆管构成,在该缸体(30)的两侧与缸体(30)固定联接即焊接有一个进液腔管(38)和一个排液腔管(39),左右端盖(29、28)与缸体(30)和进排液腔管(38、39)的两端通过法兰对接螺栓固定联接,并将缸体(30)和进液腔管(38)和排液腔管(39)的两端口封堵,在端盖(28/29)的侧端面上或者是进、排液腔管(39、38)上分别联接有进、排液输液管管接头(39″、15),缸腔芯块(31)通过其两侧的缸套(32、32′)及端盖(28、29)压顶固定安装在缸体内缸腔的中部,活塞杆(58)穿装在芯块(31)上,在活塞杆(58)的两端固定联接活塞(25、26),芯块(31)和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活塞(25、26)将缸腔分成芯块(31)与活塞(25、26)间的两个主动缸腔(21、22)和活塞(25、26)与缸体端盖(28、29)间的两个被动缸腔(23、24),在左右两端盖(29、28)上分别开设有使缸腔左右两端的被动缸腔(23、24)与进液腔管(38)通连的被动缸腔进液孔(43、44),和使缸腔左右两端两被动缸腔(23、24)与排液腔管(39)通连的排液孔(35、36),在该进、排液孔(43、44、35、36)上设置有控制进液或排液的单向阀(33、34、45、46)装置,该装置由钢球、弹簧及压盖构成;
8-2、二位五通换向阀装置,其设置在缸体(30)内的芯块(31)上,由芯块(31)构成换向阀阀体,换向阀阀芯(67)安装在由芯块(31)构成的阀体阀腔内及活塞杆(58)上,阀芯(67)与阀腔及活塞杆(58)滑动配合安装,在换向阀腔内两端固定设置有挡圈(62、62′)和缓冲垫片(63、63′),在阀芯(67)的一端或两端阀腔内阀芯67与挡圈(62、62′)间设置有阀芯(67)定位弹簧(65),该弹簧(65)在该活塞泵工作静止时,其在自由状态下使换向阀芯(67)处于偏离死点位置,该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动作是由两活塞(25、26)的移动到其内端位时推顶换向阀阀芯(67)移动实现;该二位五通换向阀阀体即芯块(31)上的通向缸体外部的两出液孔(41、42)与排液腔管(39)通连,进液孔(40)与固定联接在缸体侧面上的进液管(40′)相连,对应芯块(31)上的两出液孔(41、42)和进液孔(40)在芯块(31)的外圆环上开设有导流槽(a、b、c);
8-3、在阀芯(67)的左右两端开设有缓冲室凹槽(37、37′),在该凹槽内端部开设通向主动缸腔(21、22)的输液孔(47、47′),在活塞体(25、26)上与活塞一体或者是固定联接设有与阀芯(67)上的凹槽(37、37′)配合的锥台形凸台(27、27′),当活塞体上的锥台(27/27′)部份进入凹槽时(37/37′)时,逐渐封小出液孔(47/47′)形成缓冲。
CN 96115399 1996-06-21 1996-06-21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22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115399 CN1109229C (zh) 1996-06-21 1996-06-21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115399 CN1109229C (zh) 1996-06-21 1996-06-21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39A CN1172239A (zh) 1998-02-04
CN1109229C true CN1109229C (zh) 2003-05-21

Family

ID=512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153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229C (zh) 1996-06-21 1996-06-21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29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5743A1 (zh) * 2008-06-25 2009-12-30 Liao Wenting 新气压差式节能泵水装置
CN101893349A (zh) * 2010-06-25 2010-11-24 蔡茂林 双缸往复式压力能回收热泵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1562B1 (fr) * 2011-02-10 2013-03-29 Jacquet Luc Dispositif de compression de fluide gazeux
CN102242817B (zh) * 2011-06-23 2013-01-16 清华大学 冷媒自然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用旁通节流阀
CN102997524A (zh) * 2011-09-16 2013-03-27 万事康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剂回收机
CN105986981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彭道琪 压力流体驱动往复泵
CN105972857B (zh) * 2016-05-10 2018-12-25 天津工业大学 余热驱动的往复直线嵌套式活塞压缩机制冷系统
CN106052213B (zh) * 2016-07-22 2018-06-22 天津商业大学 采用加压罐恒定热力膨胀阀前液体制冷剂压力的制冷系统
CN108730149A (zh) * 2017-04-18 2018-11-02 圣宝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动式双动泵
CN109113944A (zh) * 2018-10-08 2019-01-01 扬州四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双缸单进料泵体
CN109707587B (zh) * 2018-11-21 2020-01-07 大连华科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液压的活塞泵
CN109779871B (zh) * 2019-02-28 2024-01-19 王湫锂 一种液力注入装置及其用途
CN110686099B (zh) * 2019-09-27 2024-04-19 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气动物流三位四通换向阀
CN111039358B (zh) * 2020-02-21 2022-10-18 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用能量转化系统
CN111039359B (zh) * 2020-02-21 2023-03-31 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用膜法节能系统
CN113007915A (zh) * 2021-02-23 2021-06-22 郑喜勋 一种利用蒸汽压改变状态的热力学方法和装置
CN114111168B (zh) * 2021-09-01 2022-09-20 山东恒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冷库建设体系系统
CN116122782A (zh) * 2022-12-22 2023-05-16 新疆敦华绿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2冷采及辅助蒸汽吞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5743A1 (zh) * 2008-06-25 2009-12-30 Liao Wenting 新气压差式节能泵水装置
CN101893349A (zh) * 2010-06-25 2010-11-24 蔡茂林 双缸往复式压力能回收热泵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39A (zh) 1998-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29C (zh)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WO2016037500A1 (zh) 一种往复柱塞式气体压缩机及方法
US7284575B2 (en) Combined liquefied gas and compressed gas re-fueling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200300395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ling a storage vessel with compressed gas
EA010697B1 (ru) Способ компримирования газообразного топлива для заправки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запра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WO1999035381A1 (en)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ylinder pump and reverse cascade fuel supply system
CN106523323A (zh) 无活塞杆连接的液压主机缸及液压压缩机
KR102115454B1 (ko) 수소가스 증압장치
CN210218052U (zh) 一种电动液驱动活塞式氢气压缩机
CN102192199B (zh) 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的抽油机
EP2971770B1 (en) Natural gas compression and refue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225603C (zh) 液压增力电动缸
EP0616133B1 (en) Pumping machine and generator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US3093122A (en) Fluid operated pump
JP2013170580A (ja) 極低温の媒体を圧縮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26147C (zh) 单缸双作用式液压泥浆泵
CN218348438U (zh) 一种气液联动执行机构
CN219283780U (zh) 一种液化气体能量优化系统
CN1084254A (zh) 节能型超高压气(液)体输出装置
CN105952611A (zh) 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用活塞换向泵送装置
CN109253117B (zh) 一种液压推杆驱动系统
CN117948310B (zh) 秸秆饲料打捆机液压系统、液压方法及切换方法
RU2391557C1 (ru) Компрессорный агрегат для сжатия газа или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ой смеси,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й для закачки их в скважину или в трубопровод
JPS6129988Y2 (zh)
CN220955947U (zh) 一种压力平稳的并连气液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