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1059A - 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1059A
CN110921059A CN201911275780.XA CN201911275780A CN110921059A CN 110921059 A CN110921059 A CN 110921059A CN 201911275780 A CN201911275780 A CN 201911275780A CN 110921059 A CN110921059 A CN 110921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ing part
transfer device
suppor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57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炬
张锡旺
陈征荣
赵庆升
刘大永
高航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uang Tong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uang Tong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uang Tong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uang T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57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10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1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10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8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86Collapsible or telescopic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 B65D7/12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characterised by wall construction or by connections between walls
    • B65D7/14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characterised by wall construction or by connections between walls of skeleton or like apertured construction, e.g. baskets or carriers formed of wire mesh, of interconnected bands, bars, or rods, or of perforated sheet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 B65D7/42Details of metal walls
    • B65D7/44Reinforcing or strengthening parts or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框架、移动部和主支撑部,其中,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梁;移动部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滑槽,移动部的两个第一滑槽与多个底梁中的相邻两个底梁一一对应地配合,以使移动部沿底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主支撑部用于支撑被承载物,主支撑部具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移动部配合,以使主支撑部沿移动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动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梁的长度方向;移动部和主支撑部均为多个,每个移动部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主支撑部。采用该方案,可以根据车架的尺寸在框架上调整每个主支撑部的位置,以使多个主支撑部支撑对应尺寸的车架,这样该转运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架,提高了通用性。

Description

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转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厂在生产不同长度的车如公交车、物流车等车型时,因所生产的车型长度不一,所使用的车架转运装置需针对每一种车型单独定制,用于物流车较短车架的转运装置无法使用在客车车架上,需进行改制,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装置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梁;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部的两个第一滑槽与多个所述底梁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底梁一一对应地配合,以使所述移动部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主支撑部,用于支撑被承载物,所述主支撑部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移动部配合,以使所述主支撑部沿所述移动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移动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移动部和所述主支撑部均为多个,每个所述移动部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主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包括支撑梁和两个第一滑座,两个所述第一滑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主支撑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座包括第一滑板、第一间隔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滑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间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部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第二滑座上;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被承载物;限位结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被承载物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被承载物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具有连接孔;销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销管可穿入以及拔出所述连接孔;挡板,设置在所述销管的一端,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径向尺寸,以通过所述挡板对所述连接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部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用于插入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中,以阻止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脱离;档杆,设置在所述插销的一端,所述档杆相对于所述插销垂直设置;摆销,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插销的另一端,所述摆销具有与所述插销平行的避让位置以及与所述插销垂直的限位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的立板和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上的支撑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销管,所述支撑板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销管的避让孔,所述支撑板用于承载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座包括第二滑板、第二间隔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滑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间隔板位于所述第二滑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滑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间隔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和两个所述第二间隔板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辅支撑部,用于支撑被承载物,所述辅支撑部具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底梁配合,以使所述辅支撑部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还包括:横梁,每个所述底梁的至少一端均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底梁相互垂直;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梁一一对应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框架、移动部和主支撑部,其中,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梁;移动部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滑槽,移动部的两个第一滑槽与多个底梁中的相邻两个底梁一一对应地配合,以使移动部沿底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主支撑部用于支撑被承载物,主支撑部具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移动部配合,以使主支撑部沿移动部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动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梁的长度方向;移动部和主支撑部均为多个,每个移动部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主支撑部。采用该方案,可以根据车架的尺寸在框架上灵活调整每个主支撑部的位置,以使多个主支撑部支撑对应尺寸的车架,这样该转运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架,提高了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转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主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主支撑部的爆炸图(不含连接件);
图6示出了图1中的转运装置在承载一种车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6中的转运装置在承载另一种车架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框架;11、底梁;12、横梁;13、加强梁;14、加强角钢;15、角部加强件;20、移动部;21、第一滑槽;22、支撑梁;23、第一滑座;24、第一滑板;25、第一间隔板;26、第一固定板;30、主支撑部;31、第二滑槽;32、第二滑座;321、第二滑板;322、第二间隔板;323、第二固定板;33、支撑结构;331、立板;332、支撑板;333、加强板;334、加强筋;34、限位结构;341、连接件;342、销管;343、挡板;35、插销;36、档杆;37、摆销;40、辅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包括:框架10,框架10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梁11;移动部20,移动部20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滑槽21,移动部20的两个第一滑槽21与多个底梁11中的相邻两个底梁11一一对应地配合,以使移动部20沿底梁1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主支撑部30,用于支撑被承载物,主支撑部30具有第二滑槽31,第二滑槽31与移动部20配合,以使主支撑部30沿移动部2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动部2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梁11的长度方向;移动部20和主支撑部30均为多个,每个移动部2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主支撑部30。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框架10、移动部20和主支撑部30,其中,框架10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梁11;移动部20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滑槽21,移动部20的两个第一滑槽21与多个底梁11中的相邻两个底梁11一一对应地配合,以使移动部20沿底梁1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主支撑部30用于支撑被承载物,主支撑部30具有第二滑槽31,第二滑槽31与移动部20配合,以使主支撑部30沿移动部2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移动部2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梁11的长度方向;移动部20和主支撑部30均为多个,每个移动部2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主支撑部30。采用该方案,可以根据车架的尺寸在框架10上灵活调整每个主支撑部30的位置,以使多个主支撑部30支撑对应尺寸的车架,这样该转运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架,提高了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20包括支撑梁22和两个第一滑座23,两个第一滑座23分别设置在支撑梁22的两端,两个第一滑槽2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座23上,主支撑部30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梁22上。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一滑座23与两个底梁11可靠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座23包括第一滑板24、第一间隔板25和第一固定板26,第一滑板24与支撑梁22连接,第一固定板26与第一滑板24间隔设置,第一间隔板25位于第一滑板24和第一固定板26之间,第一滑板24和第一固定板26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滑槽21。这样第一固定板26与第一滑板24可将底梁11的一部分结构夹在第一固定板26与第一滑板24之间,从而实现滑动,连接可靠,操作方便。
可选地,底梁11和支撑梁22均为工字钢,移动部20的两个第一滑槽21的开口相对设置。采用工字钢,成本低强度高。可选地,第一固定板26上具有装配斜面,这样便于第一滑槽21与底梁11配合。
可选地,移动部20还包括第一紧固组件,第一滑板24、第一间隔板25和第一固定板26通过第一紧固组件顺次连接,第一紧固件可调节第一固定板26和第一滑板24之间的距离。这样可在调节好移动部20的位置后通过第一紧固组件将移动部20固定在底梁11上,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部30包括:第二滑座32,第二滑槽31位于第二滑座32上;支撑结构33,设置在第二滑座32上,支撑结构33用于支撑被承载物;限位结构34,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结构33上,限位结构34用于对被承载物进行限位。这样可通过第二滑座32实现主支撑部30的位置移动,通过支撑结构33支持车架等被承载物,并通过限位结构34对车架进行限位,防止车架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4包括:连接件341,连接件341用于与被承载物连接,连接件341上具有连接孔;销管342,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结构33上,销管342可穿入以及拔出连接孔;挡板343,设置在销管342的一端,挡板343的尺寸大于连接孔的径向尺寸,以通过挡板343对连接件341进行限位。这样在将连接件341与车架连接后,可通过挡板343和销管342将连接件341固定,从实现对车架的固定。而且,采用可拆装的方式,便于操作。
可选地,连接件34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这样可以提高结构强度。连接件34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部30还包括:插销35,插销35用于插入限位结构34和支撑结构33中,以阻止限位结构34与支撑结构33脱离;档杆36,设置在插销35的一端,档杆36相对于插销35垂直设置;摆销37,可转动地设置在插销35的另一端,摆销37具有与插销35平行的避让位置以及与插销35垂直的限位位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可靠地将限位结构34与支撑结构33连接,并且方便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3包括间隔设置在第二滑座32上的立板331和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板331上的支撑板332,两个立板331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销管342,支撑板332上具有用于避让销管342的避让孔,支撑板332用于承载连接件341。这样便于容纳销管342,并且对连接件341以及车架进行支撑。
可选地,支撑结构33还包括两个加强板333,两个加强板333分别位于两个立板331的两侧,以提高结构强度。支撑结构33还包括加强筋334,加强筋334与第二滑座32和立板331固定连接,或加强筋334与第二滑座32和立板331固定连接,以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座32包括第二滑板321、第二间隔板322和第二固定板323,支撑结构33设置在第二滑板321上,第二固定板323与第二滑板321间隔设置,第二间隔板322位于第二滑板321和第二固定板323之间,第二滑板321和第二固定板323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滑槽31;第二间隔板322和第二固定板323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板323和两个第二间隔板322一一对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第二滑座32与支撑梁22的可靠连接,并且方便滑动。
可选地,第二滑座32还包括第二紧固组件,第二滑板321、第二间隔板322和第二固定板323通过第二紧固组件顺次连接,第二紧固件可调节第二固定板323和第二滑板321之间的距离。这样在调整好主支撑部30的位置后,可通过第二紧固组件进行固定,以提高可靠性。而且,此种方式便于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转运装置还包括:辅支撑部40,用于支撑被承载物,辅支撑部40具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与底梁11配合,以使辅支撑部40沿底梁1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这样可通过辅支撑部40对车架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尺寸的车架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0还包括:横梁12,每个底梁11的至少一端均与横梁12连接,横梁12与底梁11相互垂直;加强梁13,加强梁1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底梁11一一对应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框架10的结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
可选地,框架10还包括加强角钢14,加强角钢14设置在横梁12上。框架10还包括角部加强件15,角部加强件15设置在横梁12或底梁11的边角处。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加强角钢14和角部加强件15主要起到对框架10加强的作用,防止在承载车架时出现断裂问题。
本方案可解决的如下技术问题:1、汽车厂使用的定制车架转运承载结构(即转运装置)不具备通用性。2、汽车厂使用的较长车架转运承载结构用于较短车架时需改制。3、定制车架转运承载结构需考虑车架结构。
本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此次设计考虑了GB1589规范要求,设计车架承载转运结构可适用于最大宽度为2.55米的客车,满足最大规定宽度。2、由于此次设计采用了前后调节移动部、左右移动主支撑部、前后移动辅支撑部,可通用于不同长度和宽度的车型车架。3、由于此次设计采用了连接件,无需考虑车架结构。4、由于使用了此次设计的通用型车架承载转运结构,汽车厂在设计新车型时无需重新投入车架承载转运结构,降低投入成本。该车架承载转运结构通用性强,降低车厂生产投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0),所述框架(10)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梁(11);
移动部(20),所述移动部(20)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滑槽(21),所述移动部(20)的两个第一滑槽(21)与多个所述底梁(11)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底梁(11)一一对应地配合,以使所述移动部(20)沿所述底梁(1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主支撑部(30),用于支撑被承载物,所述主支撑部(30)具有第二滑槽(31),所述第二滑槽(31)与所述移动部(20)配合,以使所述主支撑部(30)沿所述移动部(2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移动部(2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梁(11)的长度方向;
所述移动部(20)和所述主支撑部(30)均为多个,每个所述移动部(2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主支撑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20)包括支撑梁(22)和两个第一滑座(23),两个所述第一滑座(2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梁(22)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座(23)上,所述主支撑部(3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梁(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23)包括第一滑板(24)、第一间隔板(25)和第一固定板(26),所述第一滑板(24)与所述支撑梁(2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6)与所述第一滑板(2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间隔板(25)位于所述第一滑板(24)和所述第一固定板(26)之间,所述第一滑板(24)和所述第一固定板(26)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滑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部(30)包括:
第二滑座(32),所述第二滑槽(31)位于所述第二滑座(32)上;
支撑结构(3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所述支撑结构(33)用于支撑所述被承载物;
限位结构(34),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33)上,所述限位结构(34)用于对所述被承载物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4)包括:
连接件(341),所述连接件(341)用于与所述被承载物连接,所述连接件(341)上具有连接孔;
销管(34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33)上,所述销管(342)可穿入以及拔出所述连接孔;
挡板(343),设置在所述销管(342)的一端,所述挡板(343)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径向尺寸,以通过所述挡板(343)对所述连接件(341)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部(30)还包括:
插销(35),所述插销(35)用于插入所述限位结构(34)和所述支撑结构(33)中,以阻止所述限位结构(34)与所述支撑结构(33)脱离;
档杆(36),设置在所述插销(35)的一端,所述档杆(36)相对于所述插销(35)垂直设置;
摆销(3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插销(35)的另一端,所述摆销(37)具有与所述插销(35)平行的避让位置以及与所述插销(35)垂直的限位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3)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的立板(331)和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331)上的支撑板(332),两个所述立板(331)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销管(342),所述支撑板(332)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销管(342)的避让孔,所述支撑板(332)用于承载所述连接件(34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座(32)包括第二滑板(321)、第二间隔板(322)和第二固定板(323),所述支撑结构(3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板(321)上,所述第二固定板(323)与所述第二滑板(32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间隔板(322)位于所述第二滑板(3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3)之间,所述第二滑板(3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3)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滑槽(31);所述第二间隔板(32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3)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23)和两个所述第二间隔板(322)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辅支撑部(40),用于支撑被承载物,所述辅支撑部(40)具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底梁(11)配合,以使所述辅支撑部(40)沿所述底梁(1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还包括:
横梁(12),每个所述底梁(11)的至少一端均与所述横梁(12)连接,所述横梁(12)与所述底梁(11)相互垂直;
加强梁(13),所述加强梁(1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梁(11)一一对应连接。
CN201911275780.XA 2019-12-12 2019-12-12 转运装置 Pending CN110921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5780.XA CN110921059A (zh) 2019-12-12 2019-12-12 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5780.XA CN110921059A (zh) 2019-12-12 2019-12-12 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1059A true CN110921059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59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5780.XA Pending CN110921059A (zh) 2019-12-12 2019-12-12 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10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0814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南京中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风道储运包装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0814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南京中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风道储运包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7132B2 (en) Quick-change fastening system for mounting an element to a fastening structure
CN105480209B (zh) 一种乘用车的电池快换装置
CN217197751U (zh) 电动汽车用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US20070080258A1 (en) Modular seat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4510179A (zh) 置物架和横杆支撑结构
CN100534831C (zh) 底盘以及包括该底盘的组件
CN110921059A (zh) 转运装置
US20110308075A1 (en) Vehicle assembly line
US20130334791A1 (en) Towing An Aircraft Having A Landing Gear Adapter (Method And Device)
CN211732194U (zh) 转运装置
EP3451809B1 (en) Bracket device
CN203946191U (zh) 一种第五横梁总成装配工装
CN217995112U (zh) 一种汽车侧围冲压件周转盛具
CN210116464U (zh) 车身及车辆
CN210310243U (zh) 配电盒安装支架、配电盒固定支架及汽车
CN101610942A (zh) 可叠置的购物车
CN202738340U (zh) 插卡安装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02349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快换装置及电池包
CN111376697A (zh) 发动机托架
CN202053915U (zh) 一种座椅地板锁装置
CN218808506U (zh) 一种起重臂运输工装及运输车
CN217894935U (zh) 一种起重机操纵室的踏板结构
CN110843961A (zh) 一种agv装载车加长用的夹推工装
CN217260224U (zh) 一种卷料架及卷料周转车
CN201068122Y (zh) 运车平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