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9746B -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9746B
CN110919746B CN201911269843.0A CN201911269843A CN110919746B CN 110919746 B CN110919746 B CN 110919746B CN 201911269843 A CN201911269843 A CN 201911269843A CN 110919746 B CN110919746 B CN 110919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diode
coil
s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98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9746A (zh
Inventor
代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Dingcheng Zhengr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Dingcheng Zhengr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Dingcheng Zhengr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Dingcheng Zhengr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98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9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9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9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9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9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2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7Means for performing oth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cutting
    • B26D7/32Means for performing oth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cutting for conveying or stacking cut produc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属于下料技术领域,刀头组件包括电动气压缸以及安装在电动气压缸输出端的第一条齿和第一条齿端部的刀头,刀头组件的外侧设有刀头保护组件,刀头保护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位于安装板底部两侧的支撑臂,支撑臂内侧的中部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支撑臂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齿轮,电动气压缸安装在安装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圆形齿轮顶侧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支撑臂内侧的底部安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V型连接座,且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V型连接座一端铰接,V型连接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将刀头完全罩住。本发明可以保护刀头,防止刀头受到损坏,以及刀头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料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属于下料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料机是一些轻工行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传统观念,下料机是借助于机器运动的作用力加压于刀模,对材料进行切割加工的机器,近代的下料机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将高压水束、超声波等先进技术用于皮革冲切技术中,但人们仍然将这些设备归纳在下料机类的设备中。
其中自动裁切机是用于各行各业的片材的分割与裁切,它不需要任何模具,通过系统软件来控制,然后直接对产品进行裁切,只要在操作平台上设置好相应的参数,电脑传输相应的指令给裁切机,裁切机就根据接受的设计图稿进行快速裁切,自动化程序高,操作简单,是很多行业所采用的裁切设备。
目前用于过滤复合材料生产制造用下料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对下料的刀头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对于下料的过程中控制检测不够准确,因此需要一种对于下料机刀头具有保护作用,且下料的过程中控制检测够准确的过滤复合材料生产制造用下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第一条齿运动,通过第一条齿带动第一圆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一圆形齿轮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铰接座转动,通过铰接座带动防护罩张开和闭合,同时通过第一条齿的运动将刀头推出和收回,通过防护罩对刀头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刀头,防止刀头受到损坏,以及刀头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包括工作台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刀头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驱动所述刀头组件沿一个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驱动所述刀头组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驱动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刀头组件包括电动气压缸以及安装在所述电动气压缸输出端的第一条齿和所述第一条齿端部的刀头,所述刀头组件的外侧设有刀头保护组件,所述刀头保护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内侧的中部安装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电动气压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圆形齿轮顶侧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臂内侧的底部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V型连接座,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V型连接座一端铰接,所述V型连接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将所述刀头完全罩住。
优选的,所述V型连接座的中部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防护罩杠杆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条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圆形齿轮的外侧相互配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滑轨,且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块内底部开设有槽体,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槽体相互配合,所述安装板为倒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工作台顶部的方型管体,所述方型管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所述方型管体内部另一端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套设有驱动块,所述滑块上的所述通孔通过螺杆固定在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方型管体外部的部分上,所述驱动杆为螺纹杆,且所述驱动块的内侧设有与该螺纹杆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的第二条齿以及位于所述方型管体内部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圆形齿轮,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的外侧与所述第二条齿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方型管体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杆,且所述工作台顶部位于所述限位杆处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杆的辅助滑动块,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U型架,且所述U型架内侧的端部设有卷料筒,且所述卷料筒通过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U型架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计数显示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角处安装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有单片机IC1,该单片机IC1的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和P0.7\AD7接点与所述计数显示器(30)内的数显芯片IC2的A、B、C、D、E、F、G和DP接点连接,所述单片机IC1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和P0.7\AD7同时也与上位电阻排RP1的2、3、4、5、6、7、8和9接点连接,所述上位电阻排RP1的1接点与电源VCC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2.4\A12、P2.5\A13、P2.6\A14和P2.7\A15接点与所述数显芯片IC2的1、2、3和4接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IC1的OUT接点与对射式传感器的OUT接点连接,该对射式传感器的OUT接点连接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一端,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连接并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连接,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阻R2串联,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阻R1串联,所述电阻R1、R2和R3的另一端皆与24V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IC1的RST\VPD接点与下位电阻R9的一端和有极电容C3的阴极连接,该下位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3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XTAL2和XTAL1接点接有时钟晶振,该XTAL2接点接时钟晶振的电容C1的一端和晶振体Y1的一端,该XTAL1接点接钟晶振的电容C2的一端和晶振体Y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和电容C1的另一端串联接地,所述单片机IC1的GDN接点接地。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IC1的P1.1串接有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2的基极,该三级管Q2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1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该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1.2串接有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3的基极,该三级管Q3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2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该二极管D2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2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1.3串接有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3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3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4的基极,该三级管Q4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3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阴极,该二极管D3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3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1.4串接有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4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4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5的基极,该三级管Q5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4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该二极管D4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4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电源与所述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点一端、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点一端、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点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点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4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4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2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2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3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所述电动气压缸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3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4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4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第一条齿运动,通过第一条齿带动第一圆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一圆形齿轮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铰接座转动,通过铰接座带动防护罩张开和闭合,同时通过第一条齿的运动将刀头推出和收回,通过防护罩对刀头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刀头,防止刀头受到损坏,以及刀头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刀头位置移动驱动组件;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刀头组件;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滑动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滑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图;
图8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低压电气元件控制电路图;
图9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电机主电路图。
图中:1-滑块,2-通孔,3-滑轨,4-安装板,6-支撑臂,7-第一圆形齿轮,8-固定杆,9-第一连接杆,10-铰接座,11-V型连接座,12-防护罩,13-刀头,14-第一条齿,15-电动气压缸,16-槽体,17-方型管体,18-第一驱动电机,19-第二圆形齿轮,20-第二条齿,21-工作台,22-U型架,23-支撑腿,24-卷料筒,25-驱动块,26-驱动杆,27-第二驱动电机,28-限位杆,29-辅助滑动块,30-计数显示器,31-连接杆,32-第一驱动组件,33-刀头保护组件,34-刀头组件,35-第二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包括工作台21以及位于工作台21上的刀头组件34,工作台21上设有驱动刀头组件34沿一个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2,以及工作台21上设有驱动刀头组件34沿垂直于第一驱动组件32所驱动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5,刀头组件34包括电动气压缸15以及安装在电动气压缸15输出端的第一条齿14和第一条齿14端部的刀头13,刀头组件34的外侧设有刀头保护组件33,刀头保护组件33包括安装板4以及位于安装板4底部两侧的支撑臂6,支撑臂6内侧的中部安装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远离支撑臂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齿轮7,电动气压缸15安装在安装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圆形齿轮7顶侧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支撑臂6内侧的底部安装有铰接座10,铰接座10上铰接有V型连接座11,且第一连接杆9另一端与V型连接座11一端铰接,V型连接座11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将刀头13完全罩住。
通过启动电动气压缸15,从而第一条齿14运动,通过第一条齿14带动第一圆形齿轮7转动,通过第一圆形齿轮7带动第一连接杆9运动,通过第一连接杆9带动铰接座10转动,通过铰接座10带动防护罩12张开和闭合,同时通过第一条齿14的运动将刀头13推出和收回。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V型连接座11的中部与铰接座10铰接,构成与第一连接杆9和防护罩12杠杆连接关系,第一条齿14的外侧与第一圆形齿轮7的外侧相互配合,安装板4的顶部安装有滑轨3,且滑轨3上设有滑块1,滑块1上设有通孔2,滑块1内底部开设有槽体16,且安装板4与槽体16相互配合,安装板4为倒T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驱动组件35包括设在工作台21顶部的方型管体17,方型管体1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7,第二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方型管体17内部另一端的驱动杆26,驱动杆26的外侧套设有驱动块25,滑块1上的通孔2通过螺杆固定在驱动块25位于方型管体17外部的部分上,驱动杆26为螺纹杆,且驱动块25的内侧设有与该螺纹杆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组件32包括安装在工作台21顶部一侧的第二条齿20以及位于方型管体17内部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18,第一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圆形齿轮19,第二圆形齿轮19的外侧与第二条齿20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方型管体17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杆28,且工作台21顶部位于限位杆28处的一侧设有贯穿限位杆28的辅助滑动块29,工作台21的一端安装有U型架22,且U型架22内侧的端部设有卷料筒24,且卷料筒24通过第三驱动电机驱动,U型架22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31,且连接杆31的顶部安装有计数显示器30工作台21的底部四角处安装有支撑腿2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工作台21的内部设有单片机IC1,该单片机IC1的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和P0.7\AD7接点与计数显示器30内的数显芯片IC2的A、B、C、D、E、F、G和DP接点连接,单片机IC1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和P0.7\AD7同时也与上位电阻排RP1的2、3、4、5、6、7、8和9接点连接,上位电阻排RP1的1接点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IC1的P2.4\A12、P2.5\A13、P2.6\A14和P2.7\A15接点与数显芯片IC2的1、2、3和4接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单片机IC1的OUT接点与对射式传感器的OUT接点连接,该对射式传感器的OUT接点连接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一端,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连接,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阻R2串联,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阻R1串联,电阻R1、R2和R3的另一端皆与24V电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单片机IC1的RST\VPD接点与下位电阻R9的一端和有极电容C3的阴极连接,该下位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有极电容C3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单片机IC1的XTAL2和XTAL1接点接有时钟晶振,该XTAL2接点接时钟晶振的电容C1的一端和晶振体Y1的一端,该XTAL1接点接钟晶振的电容C2的一端和晶振体Y1的另一端,电容C2和电容C1的另一端串联接地,单片机IC1的GDN接点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单片机IC1的P1.1串接有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2的基极,该三级管Q2的发射极接12V电源,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1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该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IC1的P1.2串接有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3的基极,该三级管Q3的发射极接12V电源,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2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该二极管D2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2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IC1的P1.3串接有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3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Z3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4的基极,该三级管Q4的发射极接12V电源,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3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阴极,该二极管D3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3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IC1的P1.4串接有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4的阳极,稳压二极管DZ4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5的基极,该三级管Q5的发射极接12V电源,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4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该二极管D4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4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电源与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点一端、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点一端、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点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点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4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4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8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交流接触器KM2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27连接,交流接触器KM2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交流接触器KM3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电动气压缸15连接,交流接触器KM3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交流接触器KM4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交流接触器KM4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齿14运动,通过第一条齿14带动第一圆形齿轮7转动,通过第一圆形齿轮7带动第一连接杆9运动,通过第一连接杆9带动铰接座10转动,通过铰接座10带动防护罩12张开和闭合,同时通过第一条齿14的运动将刀头13推出和收回,通过防护罩12对刀头13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刀头13,防止刀头13受到损坏,以及刀头13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包括工作台(21)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21)上的刀头组件(34),所述工作台(21)上设有驱动所述刀头组件(34)沿一个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2),以及所述工作台(21)上设有驱动所述刀头组件(34)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所驱动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34)包括电动气压缸(15)以及安装在所述电动气压缸(15)输出端的第一条齿(14)和所述第一条齿(14)端部的刀头(13),所述刀头组件(34)的外侧设有刀头保护组件(33),所述刀头保护组件(33)包括安装板(4)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板(4)底部两侧的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内侧的中部安装有固定杆(8),且所述固定杆(8)远离所述支撑臂(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齿轮(7),所述电动气压缸(15)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圆形齿轮(7)顶侧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支撑臂(6)内侧的底部安装有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上铰接有V型连接座(11),且所述第一连接杆(9)另一端与所述V型连接座(11)一端铰接,所述V型连接座(11)的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将所述刀头(13)完全罩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连接座(11)的中部与所述铰接座(10)铰接,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杆(9)和所述防护罩(12)杠杆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条齿(14)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圆形齿轮(7)的外侧相互配合,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安装有滑轨(3),且所述滑轨(3)上设有滑块(1),所述滑块(1)上设有通孔(2),所述滑块(1)内底部开设有槽体(16),且所述安装板(4)与所述槽体(16)相互配合,所述安装板(4)为倒T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5)包括设在所述工作台(21)顶部的方型管体(17),所述方型管体(17)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所述方型管体(17)内部另一端的驱动杆(26),所述驱动杆(26)的外侧套设有驱动块(25),所述滑块(1)上的所述通孔(2)通过螺杆固定在所述驱动块(25)位于所述方型管体(17)外部的部分上,所述驱动杆(26)为螺纹杆,且所述驱动块(25)的内侧设有与该螺纹杆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21)顶部一侧的第二条齿(20)以及位于所述方型管体(17)内部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1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圆形齿轮(19),所述第二圆形齿轮(19)的外侧与所述第二条齿(20)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管体(17)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杆(28),且所述工作台(21)顶部位于所述限位杆(28)处的一侧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杆(28)的辅助滑动块(29),所述工作台(21)的一端安装有U型架(22),且所述U型架(22)内侧的端部设有卷料筒(24),且所述卷料筒(24)通过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U型架(22)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31),且所述连接杆(31)的顶部安装有计数显示器(30)所述工作台(21)的底部四角处安装有支撑腿(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1)的内部设有单片机IC1,该单片机IC1的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和P0.7\AD7接点与所述计数显示器(30)内的数显芯片IC2的A、B、C、D、E、F、G和DP接点连接,所述单片机IC1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和P0.7\AD7同时也与上位电阻排RP1的2、3、4、5、6、7、8和9接点连接,所述上位电阻排RP1的1接点与电源VCC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2.4\A12、P2.5\A13、P2.6\A14和P2.7\A15接点与所述数显芯片IC2的1、2、3和4接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IC1的OUT接点与对射式传感器的OUT接点连接,该对射式传感器的OUT接点连接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一端,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连接并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连接,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阻R2串联,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阻R1串联,所述电阻R1、R2和R3的另一端皆与24V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IC1的RST\VPD接点与下位电阻R9的一端和有极电容C3的阴极连接,该下位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3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XTAL2和XTAL1接点接有时钟晶振,该XTAL2接点接时钟晶振的电容C1的一端和晶振体Y1的一端,该XTAL1接点接钟晶振的电容C2的一端和晶振体Y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和电容C1的另一端串联接地,所述单片机IC1的GDN接点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IC1的P1.1串接有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2的基极,该三级管Q2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1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该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1.2串接有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3的基极,该三级管Q3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2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该二极管D2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2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1.3串接有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3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3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4的基极,该三级管Q4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3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阴极,该二极管D3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3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1的P1.4串接有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串接有稳压二极管DZ4的阳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Z4的阴极接有三极管Q5的基极,该三级管Q5的发射极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中间继电器KA4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该二极管D4的阳极与中间继电器KA4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电源与所述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点一端、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点一端、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点一端和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点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点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4的线圈一端串联,该交流接触器KM4的线圈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8)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2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2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3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所述电动气压缸(15)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3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4的三相主触头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4的三相主触头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CN201911269843.0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Active CN110919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843.0A CN11091974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843.0A CN11091974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9746A CN110919746A (zh) 2020-03-27
CN110919746B true CN110919746B (zh) 2021-03-16

Family

ID=69860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9843.0A Active CN11091974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97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8351B2 (ja) * 1994-06-13 2004-12-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ッタ装置
US20020066350A1 (en) * 2000-12-01 2002-06-06 Tom Chiang Structure of a punch system
US7237465B2 (en) * 2005-02-24 2007-07-03 Chien Kai Huang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pressing board of electric paper cutters
CN203003951U (zh) * 2013-01-21 2013-06-19 浙江海洋学院 切纸机
CN106738374B (zh) * 2016-12-21 2018-04-06 河北鸿铭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砖头高效切割装置
CN108406931B (zh) * 2018-03-07 2019-11-12 汇森家具(龙南)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异型板的加工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8142688U (zh) * 2018-05-03 2018-11-23 合肥科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剪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9746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9746B (zh) 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CN115707566B (zh) 轻木瑕疵检测剔除线
CN208290100U (zh) 一种切角机装置
CN106563966A (zh) 一种具有连续除尘功能的工装平台及控制方法
CN215467402U (zh) 一种薄壁管件管端成型切断模具
CN216576950U (zh) 一种多工位的数控切割机
CN211073854U (zh) 法兰垫片自动化加工装置
CN214981448U (zh) 薄膜切虚线机构
CN212552077U (zh) 一种不锈钢薄板裁切装置
CN212398486U (zh) 自动激光切割成型机床
CN210451329U (zh) 平板自动焊机
CN204302196U (zh) Led外观检测机
CN219325047U (zh) 一种自预警式防干扰高精度数控机床
CN214163098U (zh) 全自动pcb曲线编程分板机
CN219986547U (zh) 一种船舶制造用切割机
CN207656099U (zh) 一种高速激光切割机
CN220972582U (zh) 一种pvc发泡板加工裁剪装置
CN216633036U (zh) 一种桌面式流动打码设备
CN220574975U (zh) 焊接机器人用平移焊台
CN220161362U (zh) 一种充电器自动切壳机
CN212948079U (zh) 一种智能裁切机用工件定位机构
CN213571258U (zh) 一种汽车无纺布加工设备
CN221020098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防护装置
CN218397235U (zh) 一种法兰加工固定架
CN214236716U (zh) 一种双头凸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