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4568B - 旋转轴的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轴的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4568B
CN110914568B CN201780093228.1A CN201780093228A CN110914568B CN 110914568 B CN110914568 B CN 110914568B CN 201780093228 A CN201780093228 A CN 201780093228A CN 110914568 B CN110914568 B CN 110914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s
pivot
link
manual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32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4568A (zh
Inventor
E·库蒂里耶
K·鲁索
S·茹索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rner Electronic Europe Simp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rner Electronic Europe Simp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rner Electronic Europe Simp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rner Electronic Europe Simp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14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4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4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4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axially-movable discs, lamellae, or pads,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16D55/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 plurality of axially-movable discs, lamellae, or pads,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without self-tightening action
    • F16D55/28Brakes with only one rotating dis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9/00Self-acting brakes, e.g. coming into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speed
    • F16D59/02Self-acting brakes, e.g. coming into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speed spring-loaded and adapted to be released by mechanical, fluid,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58Fully lined, i.e. braking surface extending over the entire disc circumfer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 F16D2121/22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for releasing a normally applied b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20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 F16D2125/22Mechanical mechanisms converting rotation to linear movement or vice versa acting transversely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125/28Cams; Levers with cams
    • F16D2125/32Cams; Levers with cams acting on one cam follow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2Release mechanisms
    • F16D2127/04Release mechanisms for manu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用于制动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具有压板(A)和手动解锁系统,手动解锁系统具有两个连接枢轴(31,32)和一个由两个连杆(11,21)连接于两个连接枢轴(31,32)的自由枢轴(33),以及手动操纵杆(41),其特征在于:a‑手动解锁系统平衡地和定中心在对称轴线X上地作用于压板(A)上,b‑三个枢轴(31,32,33)在布置在其他两个枢轴之间的枢轴处形成的角α大于120°,有利地大于150°,优选地大于170°,c‑手动操纵杆(41)从不工作位置起的枢转移动,通过增大角α而使角α趋向于成为平角,从而趋向于排齐三个枢轴(31,32,33)。

Description

旋转轴的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挡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至少具有操纵装置、支承壳体、以及与旋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的制动盘。操纵装置可以是电磁式、液压式或者气动式,接纳在控制盒中,可控制成使压板在制动盘上轴向移动,压紧在支承壳体的相应部分上,制动该盘,从而止挡旋转轴的转动。这种制动装置尤其使用在起重机、起重车上,一般来说使用在需要长时间安全止动的任何类型的装置上。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长时间以来已经存在手动解锁系统,用于在没有操纵装置作用时,使压板轴向移动,离开摩擦盘。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该手动解锁系统具有两个连接的枢轴,两个连接枢轴分别连接于制动装置的两个彼此相对活动的构件,两个彼此相对活动的构件至少有压板:一个枢轴安装在压板上,另一个枢轴可安装在制动器壳上。手动解锁系统还具有自由枢轴,其由两个连杆连接于两个连接枢轴,所述两个连杆即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杆由具有手动握持机构的手动操纵杆施以枢转移动作用,所述从动连杆由主动连杆驱动进行枢转移动。
本发明旨在改进这种制动装置的手动解锁系统,特别是减小操纵手动操纵杆所需的作用力。本发明还旨在,在旋转轴的制动装置正常工作过程中,避免手动操纵杆的轮轴间隙,因为这可能对操作配有旋转轴的这种制动装置的机械的操作人员的造成人身事故。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动旋转轴的制动装置,至少具有操纵装置、压板、摩擦盘和支承壳体,压板在不工作时由操纵装置推靠在摩擦盘上,而当操纵装置起动时,压板向操纵装置移动,旋转轴的制动装置限定对称轴线X,制动装置还具有手动解锁系统,以便在没有起动操纵装置时,使压板轴向移动离开摩擦盘,该手动解锁系统具有两个连接枢轴,两个连接枢轴分别连接于制动装置的两个彼此相对活动的构件,两个彼此相对活动的构件至少有压板,手动解锁系统还具有自由枢轴,自由枢轴由两个连杆连接于两个连接枢轴,两个连杆之一即主动连杆由手动操纵杆施以作用进行枢转移动,另一个连杆即从动连杆由主动连杆驱动进行枢转移动,
其特征在于:
a-手动解锁系统平衡地和定中心在对称轴线X上地作用于压板上,
b-两个连接枢轴和自由枢轴这三个枢轴在布置在其他两个枢轴之间的枢轴处形成的角α大于120°,有利地大于150°,优选地大于170°,
c-手动操纵杆从不工作位置起的枢转移动,通过增大角α而使角α趋向于成为平角,从而趋向于排齐三个枢轴。
特征a-(平衡和定中心作用)可减小摩擦力,增大操纵刚度。特征b-(开度非常大的角度)可增大杠杆作用,从而减小操纵所需的力量。特征c-(角α接近平角)进一步增大杠杆作用。总之,这三个特征相结合,易于有效操纵手动解锁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实施例,手动操纵杆可拆卸地连接于主动连杆。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动操纵杆可连接于主动连杆,两个连杆与两个连接枢轴进行可拆卸的接合。换句话说,手动解锁系统完全可拆卸,两个连接枢轴除外。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手动操纵杆可固定安装在制动装置上,围绕操纵杆轴线枢转,手动操纵杆有利地抵抗复位或保持系统的作用,通过形成支承接触而作用于主动连杆,所述复位或保持系统向不工作位置带回或保持手动操纵杆,手动操纵杆脱离与主动连杆的接触。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连杆之一由长形枢轴固座槽与一连接枢轴接合,允许该连接枢轴在长形枢轴固座槽中移动,而不使所述连杆之一移动。因此,手动操纵杆和主动连杆可制成整体,或者制成两个单个部件,其可进行连接、接合、装配等等,以便向主动连杆传送手动操纵杆的枢转作用力。连杆可固定地连接于连接枢轴,由一个长形固座槽进行连接,或者可拆卸地进行接合。手动操纵杆也可与主动连杆分离,因此,在制动器正常工作时,主动连杆可移动,而不对手动操纵杆进行作用。所有这些实施例在制动器正常工作时,可使手动操纵杆失去作用,以免发生人体伤害事故和/或意外解锁。
有利地,手动解锁系统可具有用于连杆在其枢转时的不稳定止挡件,如此使角α限制于一最大值,不稳定止挡件有利地由一连接枢轴形成。换句话说,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纵杆操纵手动解锁系统,直至不稳定止挡件的最终位置,以致一旦松开对手动操纵杆的作用,其自动恢复不工作位置或起动位置。手动操纵杆不保持在止动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动解锁系统可具有用于连杆在其枢转时的稳定止挡件,从而限制角α于最小值,超过180°,枢转止挡件最好由一个连接枢轴形成。换句话说,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纵杆操纵手动解锁系统,直至超过不稳定平衡位置,其相应于180°的角α。超过该不稳定平衡位置,手动操纵杆自动移向最终稳定止动位置,以致一旦超出不稳定平衡位置,手动操纵杆直接移向其最终稳定止动位置,操作人员即可松开其对手动操纵杆的作用。手动操纵杆保持在该稳定止动位置。
根据一个对称的实施例,手动解锁系统可具有两个组装件,每个组装件具有两个连接枢轴和一个自由枢轴,两个所述组装件相对于对称轴线X对称布置,手动操纵杆具有分别延伸至两个组装件的卡箍件和固定于卡箍件的握持杆。根据一个轴向实施例,手动解锁系统仅具有一个组装件,其具有两个连接枢轴和一个自由枢轴,基本上安装在制动器的对称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自由枢轴可基本上与两个连接枢轴等距离,两个连接枢轴在不工作时分开距离L,如此自由枢轴与通过两个连接枢轴的直线分开最小距离l,最小距离l小于L/2,有利地小于L/4,和优选小于L/10。
根据一种有利的实际实施例,从动连杆具有两个连杆臂,主动连杆布置在两个连杆臂之间。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操纵装置是电磁式,具有线圈,线圈安装在操纵装置的控制盒中并能轴向移动压板以松开摩擦盘。在其他实施例中,操纵装置可以是气动或液压控制式的。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压板通过至少一个压缩弹簧靠压在摩擦盘上,所述至少一个压缩弹簧预加应力地安装在操纵装置的控制盒中。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定中心/平衡作用与增大的杠杆作用相结合,以非常小的操纵力,进行更容易的操作。操纵杆和/或连杆的可拆卸特性是一个有利的附加实施例,可确保制动器工作安全,有助于具有容易操作的综合人性化。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附图,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
附图如下:
图1是通过分别处于松开位置(图的上部)和压紧位置(图的下部)的普通旋转轴的制动装置的垂直横剖面简要示意图;
图2a、2b、2c和2d示出图1所示旋转轴的制动装置(支承壳体未示出),其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手动解锁系统;
图3a和3b示出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
图4a和4b示出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
图5示出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
图6示出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以及
图7示出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非常一般地说明旋转轴S的传统或普通的电磁的制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本专利也涉及其他液压或气动制动装置,但是未示出。首先制动装置具有操纵(或者感应)装置I,操纵装置一般(但非限制性地)具有环形(圆柱形)或者矩形(平行六面体形)控制盒C,限定至少一个环形(或者椭圆形)固座槽,其中接纳至少一个导线线圈(或者感应线圈)B。该控制盒C有时称为“壳体”,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盲孔,每个盲孔可接纳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R,压缩弹簧可以是普通圆柱形螺旋弹簧,或者是弹簧垫圈,或者是任何其他机械推动系统。有利地,这些压缩弹簧预加应力地进行安装。旋转轴的制动装置还具有活动压板A,其布置在弹簧R上,面对线圈B。该活动压板A有时称为“活动加强件”,用磁性材料制成。制动器还可具有轴套M,其穿过活动压板A,甚至一部分控制盒C。该轴套M用于接纳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的旋转轴S。制动器还具有制动盘D,其可围绕轴套M布置,相邻于活动压板A。制动盘也可直接围绕由电动机驱动的轴进行布置。制动盘D可在其两个端面上具有摩擦表面。最后,制动器具有支承壳体P,其平行于活动压板A进行延伸,制动盘布置在其间。该支承壳体P有时称为“摩擦板”,例如借助于螺栓,相对于控制盒C固定地进行安装。这是旋转轴制动装置的一般结构,其可装备起重机、起重车等等。这种制动器围绕一条中央轴线X具有对称性。
如图1上部所示,由于线圈B通电,活动压板A压缩弹簧R压紧在控制盒C上。实际上,公知地,线圈B形成一个磁场,其吸引用磁性材料制成的活动压板A。因此,活动压板A与支承壳体P之间的间距最大,摩擦盘同时与压板A和支承壳体P脱离接触。因此,旋转轴的制动装置不工作,轴套M可自由转动。
如图1下部所示,活动压板A已经在弹簧R的作用下,移向支承壳体P。实际上,这种情况相应于断开线圈B通电,以致其不再具有在控制盒C上吸引压板A的电磁作用力。因此,弹簧R完全作用于活动压板A,活动压板被推向支承壳体P,摩擦盘D夹在其间。也可以说,摩擦盘D紧紧地卡在活动压板A与支承壳体P之间。因此,与摩擦盘D连接的轴套M锁定转动。因此,尽管通电断开,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完全工作。换句话说,旋转轴的该制动装置在供电时不工作,在不供电时工作。
图1示出单旋转轴的制动装置,但是,也存在双电磁制动器,其使用两个操纵装置I、两个活动压板A和两个制动盘D。但是,工作原理与或者由线圈B施以作用进行轴向移动或者由弹簧R施以作用以压紧或松开制动盘D的一个活动压板A相同。
图2a至2d示出与图1所示的类似或相同的单旋转轴制动装置,但是,支承壳体P未示出,以便看到制动盘D和轴套M。单旋转轴的该制动装置配有手动解锁系统,其具有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两个侧面装置和一个手动操纵杆41,所述侧面装置相对于轴线X对称地和在直径上相对地安装在制动器的外周边上,所述手动操纵杆41适于与两个侧面装置接合,以便对其进行操纵。
首先,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活动压板A可配有两个孔A3,在直径上相对地径向延伸。对控制盒C来说是一样的,其具有其他两个孔C3。如图2b所示,一对孔A3、C3相对于轴线X基本上对齐。这四个孔A3、C3接纳四个连接枢轴31、32,即控制盒C的孔C3中的两个连接枢轴31,以及活动压板A的两个孔A3中的其他两个连接枢轴32。优选地,这些连接枢轴31、32保持固定在其相应的孔A3、C3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枢轴是可拆卸的。
每个侧面组装件还具有两个连杆11、21,两个连杆间由一个自由枢轴33进行连接,因此构成一个连杆相对于另一个连杆的一条枢转轴线。每个连杆11、21还具有一个固定眼,一个连接枢轴31、32穿过所述固定眼。如图2a所示,连接枢轴31穿过连杆21,接纳在孔C3中,而另一个连接枢轴32穿过连杆11,固定地接纳在压板A的孔A3中。因此,连接枢轴31由两个连杆11和21连接于连接枢轴32,连杆11和21其间由自由枢轴33进行连接。详细地说,应当指出,连杆11即从动连杆具有两个相同的连杆臂,其间布置连杆21即主动连杆。换句话说,主动连杆21在从动连杆11内延伸。也应当指出,该从动连杆11具有弯曲构形,有点呈四季豆形,固定枢轴32在一端,自由枢轴33在另一端。因此,显然,如图2d所示,主动连杆21的固定枢轴31基本上布置在固定枢轴32与活动枢轴33之间,连杆11的凸形弯曲侧边缘之下。因此,应当指出,三个枢轴在枢轴31处形成的角α是大开度,约为150°。另一方面,如图所示,主动连杆21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连接凹口211。该凹口211在从动连杆11之上延伸,基本上垂直于连接枢轴31。该图仅为连杆的一个可行实施例。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可考虑许多连杆形状,尽管附图未示出所有这些形状。
因此,具有三个枢轴和两个连杆的一个侧面组装件,在制动器的每一侧,完全对称地和在直径上相对地,同时安装在控制盒C和压板A上。
手动操纵杆41具有卡箍件411,其中,根据一种有利的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每个自由端配有两个插头412,适于分别接合在连接凹口211内。操纵杆41还具有手握机构413,操作人员握持操纵杆41进行操纵。不难理解,手动操纵杆41可拆卸,因为其不保持固定在两个侧面组装件上。相反,手动操纵杆可通过两对插头41简单地接合在连接凹口211中或者与之脱离,易于连接和从主动连杆21抽出。如图2c和2d所示,一旦布置好,足以使操作人员沿箭头F的方向推拉手握机构41(图2d),使主动连杆21向右围绕连接枢轴31进行枢转。这引起自由枢轴33转动移动,其使从动连杆11围绕连接枢轴32进行枢转。这会使自由枢轴33与两个连接枢轴31和32排齐,从而增大角α使角α趋向于平角(180°)。从动连杆11的枢转会向控制盒C拉动活动压板A,从而松开在摩擦盘D上的摩擦接合。实际上,这足以使活动压板A移动十分之几毫米,以松开其在摩擦盘D上的接合。当压板A止动在控制盒C上时,例如可达到操纵杆41的最大位置。还可配置止挡件,其由手动解锁系统加以实施。例如,该止挡件可由连接枢轴31形成,从动连杆11在移动时止动在其上。如图2d所示,不难理解,鉴于连接枢轴31与从动连杆11之间的间距小,很快会到达操纵杆41的最终位置。鉴于在操作人员停止沿箭头F的方向施加作用时,操纵杆41向其不工作位置自动恢复,因此,该止挡件构成一个不稳定止挡件。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形成一个稳定止挡件,由相应的不稳定平衡进入180°的角α。因此,通过该不稳定平衡,操纵杆41可向稳定止挡件移动,其也可由连接枢轴31形成,但是,具有不同的定位。总之,可根据三个枢轴31、32和33的相对定位,实施一个稳定或者不稳定的止挡件。
不难理解,如图所示,鉴于两个侧面组装件对称地和在直径上相对地进行布置,手动解锁系统完全平衡地和相对于轴线X定中心地起作用。另一方面,手动操纵杆41完全对称和平衡地同时作用于两个侧面组装件。也应当指出,在解锁系统的不工作位置,角α较大,不管怎样都大于120°。这意味着,操纵操纵杆41所需的力小。因为不工作时角α接近180°,所以操纵力更小。但是,应当保持一个游间角度,使压板A相对于控制盒C进行移动。一般来说,不工作时的角α可考虑约为120°至170°。也应当指出,固定枢轴33与通过其他两个连接枢轴31和32的直线的分开距离l小于两个连接枢轴31的分开距离L。该距离l小于距离L的一半,甚至到距离L的1/10。
图3a和3b示出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具有两个操纵装置I、两个活动压板A、两个制动盘D和一个中央制动底板P。该制动配置基本上相当于前述附图的传统旋转轴的制动装置通过支承壳体P镜象对称地分成两部分。因此,两个活动压板A彼此相向移动,压紧两个制动盘D,彼此移开,使之松开。
根据本发明的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具有从动连杆12和主动连杆22,通过自由枢轴33进行彼此连接。另一方面,每个连杆12、22由两个连接枢轴32a安装在活动压板A之一上。主动连杆22具有一个凹口221,其与图2a至2d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凹口基本上相同。手动操纵杆41可与图2a至2d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手动操纵杆完全相同。如图3b所示,从动连杆12很短,因为其仅从垂直于中央支承壳体P的活动压板A延伸。因此,自由枢轴33位于两个连接枢轴32a的半距离处,形成一个大开度的角α,即约为130°至140°。也可以说,自由枢轴与通过两个连接枢轴32a的直线的分开距离l,约为这两个枢轴32a的分开距离L的四分之一。
沿图3b上箭头F的方向操纵操纵杆41时,自由枢轴33a趋向于靠近通过两个连接枢轴32a的直线,从而增大角α,向180°张开。一个止挡件可布置在主动连杆22与位于右侧的连接枢轴32a之间。为此,主动连杆22形成一个舌片222,其在例如约30°的行程之后,止动在连接枢轴32a上。
因此,自由枢轴33返回到两个连接枢轴32a之间时,两个活动压板A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两个盘D从压板A释放。
正如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那样,该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倍减的杠杆作用,因为不工作时大开度的角α接近平角。手动解锁系统的作用也是平衡和对称的,因为存在两个对称和在直径上相对地安装在该双制动器上的子组装件。
图4a和4b示出单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类似于图1和图2a至2d所示的。该制动器配有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手动解锁系统,其具有轴向构形,不再对称。实际上,该手动解锁系统延伸通过控制盒C,具有靠近轴线X的枢轴。更准确地说,一个从动连杆13连接于一个连接枢轴32,其在活动压板A上安装于一个定位在制动器之外的自由枢轴33。该从动连杆13穿过控制盒C。一个主动连杆23使自由枢轴33连接于一个连接枢轴31,其安装在一个固定于控制盒C的支承件C4上。如图4b所示,三个枢轴31、32和33紧靠对称轴线X。连接枢轴32完全位于轴线X上,自由枢轴33位于轴线X之上附近,另一个连接枢轴31位于轴线X之下附近。也应当指出,连接枢轴31位于连接枢轴32与自由枢轴33之间,定位成比连接枢轴32更靠近自由枢轴33。主动连杆23也具有一个连接凹口231,可与之连接的是一个手动操纵杆42,其具有一个手握机构423和两个插头421和422,可与主动连杆23进行配合。更准确地说,如图所示,插头421之一接纳在凹口231中,另一个插头422定位在凹口231一侧。
另外,由三个枢轴在连接枢轴31处形成的角α为大开度,约为160°至165°。同样,距离l远远小于距离L:l约相当于L的十分之一。
因此,沿箭头F的方向移动操纵杆42时,主动连杆23向左部摆动,自由枢轴33接近与其他两个连接枢轴31和32排齐。这会直接使活动压板A向控制盒C移动,即离开摩擦盘D。这里,杠杆作用非常大,因为不工作时角α已经接近180°。还应当指出,手动操纵杆42可拆卸地连接于主动连杆23。
图5示出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其与图3a和3b所示的基本上类似或者相同,一个中央摩擦底板P和两个摩擦盘D、两个活动压板A和两个壳体C,相对于支承壳体P对称地进行布置。手动解锁系统具有两个组装件,其相对于对称轴线X对称和在直径上相对地进行布置。每个组装件具有两个连接枢轴32a,其安装在两个活动压板A上,一个从动连杆14围绕连接枢轴32a进行枢转,且连接于一个枢转安装在另一个连接枢轴32a上的主动连杆24。两个连杆14和24其间由一个自由枢轴33进行连接。主动连杆24由一个操纵爪241延长,基本上在从动连杆14的另一个连接枢轴32处,超过连接枢轴32a另一侧的自由枢轴33。应当指出,由三个枢轴在自由枢轴33处形成的角α为大开度,约为150°。同样,自由枢轴33与通过两个连接枢轴32a的直线的分开距离l,远小于这两个连接枢轴32a的分开距离:l约相当于L的四分之一。
在该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手动操纵杆43可由一个固定在支承壳体P上的操纵杆枢轴434,在自由枢轴33附近,保持安装在制动器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操纵杆43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操纵杆枢轴434上。尽管如此,操纵杆43具有一个操纵头部435,其用于在使操纵杆43沿箭头F的方向移动时,与主动连杆24的操纵爪241进行支承接触。这可使操纵头部435向下枢转,接触操纵爪241,从而驱动主动连杆24围绕其连接枢轴32a进行枢转。这样,自由枢轴33沿轴线X的方向移动,因此,趋向于与两个连接枢轴32a排齐。因此,角α增大,向180°张开。当操纵爪241止动在右侧的连接枢轴32a上时,可达到止动位置。
有利地,操纵杆43由一个弹簧436向其不工作位置施以作用,当旋转轴的制动装置正常工作时,保持操纵头部435,离开操纵爪241。
因此,在本发明的该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自由枢轴33对称地布置在两个连接枢轴32a之间,形成一个扁平等腰三角形。手动操纵杆43可保持固定在制动器上,或者相反,可拆卸地安装在操纵杆枢轴434上。操纵杆43与主动连杆24之间的接触,仅在操纵操纵杆43时进行。
图6非常示意地示出与图5所示相同类型的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两个连接枢轴32a分别安装在两个活动压板A上。一个从动连杆15形成一个长形固座槽153,其中接纳连接枢轴32a。这样,连接枢轴32a可在该长形固座槽153内移动,而不会导致从动连杆15移动。这可使制动器正常工作,而不作用于手动解锁系统。该从动连杆15由一个自由枢轴33连接于一个主动连杆445。该连杆445围绕一个保持固定在另一个活动压板A上的连接枢轴32a枢转地进行安装。在该实施方式中,手动操纵杆44与主动连杆445实施成整体。这是可行的,因为从动连杆15允许连接枢轴32a在长形固座槽153中移动,而不引起连杆15移动。因此,操纵杆44可保持固定在制动器上。
在该第五种实施方式中,三个枢轴的彼此定位,基本上相同或者类似于图5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角α始终比较平,因此可约为120°。
图7示出第六种实施方式,其应用于双旋转轴的制动装置。主动连杆455与操纵杆45制成整体,完全如同前一种实施方式中那样。但是,连杆455形成一个凹口451,其适于接纳连接枢轴32a。连杆455由自由枢轴33连接于从动连杆16。从动连杆16也形成一个凹口161,其适于接纳连接枢轴32a。因此,除了连接枢轴32a之外,整个手动解锁系统可拆卸。换句话说,操纵杆45、两个连杆16和455、以及自由枢轴33,构成一个完整的工具,其可与两个保持安装在双制动器的两个活动压板A上的连接枢轴32a相接合。
另外,三个枢轴32a和33的彼此定位基本上类似于或者相同于图5和6的第四种和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彼此定位,角α开度大,趋向于平角。
在所述所有实施方式中,手动解锁系统相对于对称轴线X定中心和平衡地进行作用。另一方面,三个枢轴之间形成的角α开度大,约为120°至170°,当操纵操纵杆时,趋向于进一步张开。该角α的开度可在180°之前停止,以形成一个不稳定止挡件,或者相反,超过180°,以形成一个稳定止挡件。自由枢轴可定位在两个连接枢轴之间,或者相反,定位在两个连接枢轴的一侧或另一侧。操纵杆的操纵始终可以向三个枢轴排齐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操纵杆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动连杆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操纵杆可拆卸地或者不可拆卸地安装在制动器上,仅在其操纵时与主动连杆进行支承接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操纵杆与主动连杆制成整体。也可确定成一个长形枢轴固座槽可使制动器正常工作,而不移动从动连杆。最后,也可确定成整个手动解锁系统可拆卸,连接枢轴除外。所有这些特征可以进行结合,但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尽管所有这些结合在附图上未示出。
借助于本发明,手动解锁系统具有相当大的杠杆作用,因此易于操纵,同时确保相对于对称轴线X的平衡和定中心对称作用。解锁系统的可拆卸特性(部分或者整个)也是一个有助于人性化、有助于使用安全的特征。

Claims (18)

1.用于制动旋转轴(S)的制动装置,至少具有操纵装置(I)、压板(A)、摩擦盘(D)和支承壳体(P),压板(A)在不工作时由操纵装置(I)推靠在摩擦盘(D)上,而当操纵装置(I)起动时,压板(A)向操纵装置(I)移动,旋转轴的制动装置限定对称轴线X,制动装置还具有手动解锁系统,以便在没有起动操纵装置(I)时,使压板(A)轴向移动离开摩擦盘(D),该手动解锁系统具有两个连接枢轴(31,32;32a),两个连接枢轴分别连接于制动装置的两个彼此相对活动的构件,两个彼此相对活动的构件至少有压板(A),手动解锁系统还具有自由枢轴(33),自由枢轴由两个连杆(11,21;12,22;13,23;14,24;15,445;16,455)连接于两个连接枢轴(31,32;32a),两个连杆之一即主动连杆(21;22;23;24;445;455)由手动操纵杆(41;42;43;44;45)施以作用进行枢转移动,另一个连杆即从动连杆(11;12;13;14;15;16)由主动连杆(21;22;23;24;445;455)驱动进行枢转移动,
其特征在于:
a-手动解锁系统平衡地和定中心在对称轴线X上地作用于压板(A)上,
b-两个连接枢轴和自由枢轴这三个枢轴(31,32;32a,33)在布置在其他两个枢轴之间的枢轴处形成的角α大于120°,
c-手动操纵杆(41;42;43;44;45)从不工作位置起的枢转移动,通过增大角α而使角α趋向于成为平角,从而趋向于排齐三个枢轴(31,32;32a,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操纵杆(41;42)可拆卸地连接于主动连杆(21;2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操纵杆(45)连接于主动连杆(455),两个连杆(16,455)与两个连接枢轴(32a)进行可拆卸的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操纵杆(43)固定安装在旋转轴的制动装置上,围绕操纵杆轴线(434)进行枢转,手动操纵杆(43)抵抗复位或保持系统(436)的作用,通过形成支承接触而作用于主动连杆(24),所述复位或保持系统向不工作位置带回或保持手动操纵杆(43),手动操纵杆脱离与主动连杆(24)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之一(15)由长形枢轴固座槽(153)与一连接枢轴(32a)接合,允许该连接枢轴(32a)在长形枢轴固座槽(153)中移动,而不使所述连杆之一(15)移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解锁系统具有用于连杆(11;13;24;445;455)在枢转时的不稳定止挡件(31;32a),如此使角α限制于一最大值,不稳定止挡件由一连接枢轴(31;32a)形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解锁系统具有用于连杆在枢转时的稳定止挡件,如此使角α限制于超过180°的一最小值,稳定止挡件由一连接枢轴形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解锁系统能具有两个组装件,每个组装件具有两个连接枢轴(31,32;32a)和一个自由枢轴(33),所述两个组装件相对于对称轴线X对称布置,手动操纵杆(41;43;44;45)具有分别延伸至两个组装件的卡箍件(411)和固定于卡箍件(411)的握持杆(41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枢轴(33)基本上与两个连接枢轴(32a)等距离,两个连接枢轴(32a)在不工作时分开距离L,如此自由枢轴(33)与通过两个连接枢轴(32a)的直线分开最小距离l,最小距离l小于L/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连杆(11;12;13;14;15;16)具有两个平行连杆臂,主动连杆(21;22;23;24;445;455)布置在两个平行连杆臂之间。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I)是电磁式,具有线圈(B),线圈安装在操纵装置(I)的控制盒(C)中并能轴向移动压板(A)以松开摩擦盘(D)。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A)通过至少一个压缩弹簧(R)靠压在摩擦盘(D)上,所述至少一个压缩弹簧(R)预加应力地安装在操纵装置的控制盒(C)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是气动或者液压控制式的操纵装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的控制盒呈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枢轴和自由枢轴这三个枢轴(31,32;32a,33)在布置在其他两个枢轴之间的枢轴处形成的角α大于15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枢轴和自由枢轴这三个枢轴(31,32;32a,33)在布置在其他两个枢轴之间的枢轴处形成的角α大于170°。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小距离l小于L/4。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小距离l小于L/10。
CN201780093228.1A 2017-06-15 2017-06-15 旋转轴的制动装置 Active CN110914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FR2017/051556 WO2018229359A1 (fr) 2017-06-15 2017-06-15 Dispositif de freinage d'un arbre rotati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4568A CN110914568A (zh) 2020-03-24
CN110914568B true CN110914568B (zh) 2021-03-12

Family

ID=59337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3228.1A Active CN110914568B (zh) 2017-06-15 2017-06-15 旋转轴的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38917B1 (zh)
CN (1) CN110914568B (zh)
ES (1) ES2871998T3 (zh)
WO (1) WO20182293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9654B3 (de) * 2019-04-11 2020-01-23 Kendrion (Villingen)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sowie elektromagnetische Federdruck-Zweikreisbrems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820822U1 (de) * 1998-11-20 1999-02-04 Pintsch Bamag Ag Bremse mit manueller Lüfteinrichtung
JP2001124116A (ja) * 1999-10-25 2001-05-08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手動解放装置
JP200237207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Ogura Clutch Co Ltd 無励磁作動ブレーキ
CN2728861Y (zh) * 2004-07-22 2005-09-28 杜培其 汽车手制动器
CN103066793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上海三嵩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双电压交流电磁煞车器
CN104870853A (zh) * 2012-11-28 2015-08-26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制动装置和电机
CN106414189A (zh) * 2014-05-23 2017-02-15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用于电机的制动器以及设置有这种制动器的电机
CN10676332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Chr.麦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多回路三角制动器构造型式的以电磁方式松开的弹簧压力制动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820822U1 (de) * 1998-11-20 1999-02-04 Pintsch Bamag Ag Bremse mit manueller Lüfteinrichtung
JP2001124116A (ja) * 1999-10-25 2001-05-08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手動解放装置
JP200237207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Ogura Clutch Co Ltd 無励磁作動ブレーキ
CN2728861Y (zh) * 2004-07-22 2005-09-28 杜培其 汽车手制动器
CN103066793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上海三嵩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双电压交流电磁煞车器
CN104870853A (zh) * 2012-11-28 2015-08-26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制动装置和电机
CN106414189A (zh) * 2014-05-23 2017-02-15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用于电机的制动器以及设置有这种制动器的电机
CN106763323A (zh) * 2015-11-23 2017-05-31 Chr.麦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多回路三角制动器构造型式的以电磁方式松开的弹簧压力制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4568A (zh) 2020-03-24
EP3638917A1 (fr) 2020-04-22
ES2871998T3 (es) 2021-11-02
EP3638917B1 (fr) 2021-04-07
WO2018229359A1 (fr)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7390B2 (en) Automatic spring-loaded brake for industrial truck
US7726455B2 (en) Electro-mechanical clutch
JP2000514162A (ja) 電磁的に解除可能な摩擦安全ブレーキ
US9915295B2 (en) Dual torque bar drum element
WO2016171210A1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CN110914568B (zh) 旋转轴的制动装置
MX2011000997A (es) Ensamblaje transmisor de fuerza.
JP527990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ブレーキ装置
US20140367209A1 (en) Wheel brake for an aircraft, in particular for a helicopter
KR101371573B1 (ko) 수동 포지티브 록과 회전 해제 및 자동 리셋 기구를 갖춘 전기구동 방식 축 브레이크
US6135243A (en) Braking apparatus
US6309150B1 (en) Chuck actuator
KR101345924B1 (ko) 구동력 전달시스템
JP6710328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6277517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5555151B2 (ja) 無励磁作動ブレーキ用手動解放装置
JP6684692B2 (ja) 無励磁作動ブレーキ
WO2019031439A1 (ja) 電磁ブレーキ解除具
US2393768A (en) Crane controlling and steering device
JP6852843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JPH0621392U (ja) 駆動モータの制動機構
JPH0249396Y2 (zh)
CN112109837A (zh) 制动装置及车轮组件
JPH0746592Y2 (ja) 産業車両の制動装置
US2907413A (en) Brake release me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