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1624A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11624A CN110911624A CN201811075009.3A CN201811075009A CN110911624A CN 110911624 A CN110911624 A CN 110911624A CN 201811075009 A CN201811075009 A CN 201811075009A CN 110911624 A CN110911624 A CN 1109116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ion
- main body
- battery cell
- connection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01M50/529—Intercell connections through partitions, e.g. in a battery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构件、第二汇流构件以及第一绝缘体。第一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一主体部,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电池单元,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二电池单元,第一主体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汇流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第二主体部,第三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第四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四电池单元,第二主体部连接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沿高度方向,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部分重叠,且第一绝缘体将第二主体部与第一主体部隔开;第一电池单元、第三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及第四电池单元被配置为沿纵向依次排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多个电池以及汇流构件,汇流构件连接于所述多个电池以实现所述多个电池的电连接。然而,在现有的电池模组中,汇流构件只能连接相邻的电池,导致电池的连接顺序固定、电池模组的电路单一,难以满足电池模组对多变电路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其能实现电池模组内部电路连接的多样化,满足电池模组对多变电路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构件、第二汇流构件以及第一绝缘体。第一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一主体部,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电池单元,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二电池单元,第一主体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汇流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第二主体部,第三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第四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第四电池单元,第二主体部连接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沿高度方向,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部分重叠,且第一绝缘体将第二主体部与第一主体部隔开;第一电池单元、第三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及第四电池单元被配置为沿纵向依次排列。
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沿纵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位于第一主体部沿横向的同一侧,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位于第二主体部沿横向的同一侧。
第一汇流构件设有第一缺口。沿高度方向,第一缺口位于第二主体部的上侧。
第一缺口位于第一主体部沿纵向的一端。第一汇流构件还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且第一延伸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和第一主体部。
第一汇流构件还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和第一缺口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沿纵向的两端。第一汇流构件还包括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且第二延伸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一主体部。
第一主体部包括沿纵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区域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三区域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沿高度方向,第三区域与第二主体部重叠;第二区域为拱形且相对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突出。
第二主体部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及第六区域;第六区域连接于第四连接部,第五区域连接于第六区域并相对于第六区域弯折,第四区域连接于第五区域并与第一主体部在高度方向上重叠。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第七区域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第八区域连接于第七区域并相对于第七区域弯折,第四区域连接于第八区域。
第二主体部还包括第九区域,所述第九区域位于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之间;第九区域为拱形并相对于第四区域突出。
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第三电池单元、第四电池单元以及所述的汇流组件。第一电池单元、第三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及第四电池单元沿纵向依次排列;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电池单元,第二连接部于第二电池单元;第三连接部连接于第三电池单元,第四连接部连接于第四电池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汇流构件可连接间隔的电池,而通过对汇流构件的合理搭配,能够实现电池模组内部电路连接的多样化,满足电池模组对多变电路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与汇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汇流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汇流组件的分解图;
图7为图5的汇流组件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池 221B第八区域
11第一电池单元 222第四连接部
12第二电池单元 223第二主体部
13第三电池单元 223A第四区域
14第四电池单元 223B第五区域
2汇流组件 223C第六区域
21第一汇流构件 223D第九区域
211第一连接部 23第一绝缘体
212第二连接部 24第二绝缘体
213第一主体部 25第三汇流构件
213A第一区域 3端板
213B第二区域 4侧板
213C第三区域 5线束板
214第一缺口 T1正极端子
215第二缺口 T2负极端子
216第一延伸部 P凹部
217第二延伸部 X横向
22第二汇流构件 Y纵向
221第三连接部 Z高度方向
221A第七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电池模组包括电池1、汇流组件2、端板3、侧板4和线束板5。
电池1可为棱柱形的锂离子电池,且在顶部具有突出两个电极端子,即正极端子T1和负极端子T2。电池1为多个并沿纵向Y依次排列。端板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沿纵向Y的两端,侧板4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沿横向X的两侧,端板3和侧板4焊接在一起并形成矩形的框架。所述多个电池1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框架。线束板5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的上侧。汇流组件2固定于线束板5且包括多个汇流构件,汇流构件将所述多个电池1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线束板5通过汇流构件采集各电池1的信息,例如电流、电压等。
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将所述多个电池1划分为多个电池单元,各电池单元至少包括一个电池1。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在电池1的数量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各电池单元包括一个电池1。
参照图2和图3,汇流组件2包括第一汇流构件21、第二汇流构件22以及第一绝缘体23。
第一汇流构件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以及第一主体部213,第一连接部21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一电池单元11,第二连接部21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二电池单元12,第一主体部213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第一汇流构件21可为一体式的金属板状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均包括一个电池1,参照图2,第一连接部211可连接于第一电池单元11的电池1的正极端子T1,第二连接部212可连接于第二电池单元12的电池1的负极端子T2;而由于第一主体部213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以第一汇流构件21将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串联。可替代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均包括多个沿纵向Y依次排列的电池1;第一连接部211可连接于第一电池单元11的所述多个电池1的正极端子T1,从而将第一电池单元11的多个电池1并联;第二连接部212可连接于第二电池单元12的所述多个电池1的负极端子T2,从而将第二电池单元12的多个电池1并联;而由于第一主体部213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以第一汇流构件21将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串联。
第二汇流构件22包括第三连接部221、第四连接部222以及第二主体部223,第三连接部22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13,第四连接部22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四电池单元14,第二主体部223连接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第二汇流构件22可为一体式的金属板状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电池单元13和第四电池单元14均包括一个电池1;参照图2,第三连接部221可连接于第三电池单元13的电池1的负极端子T2,第四连接部222可连接于第四电池单元14的电池1的正极端子T1;而由于第二主体部223连接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所以第二汇流构件22将第三电池单元13和第四电池单元14串联。
在电池模组中,第一电池单元11、第三电池单元13、第二电池单元12及第四电池单元14沿纵向Y依次排列,所以第一主体部213延伸并跨越第三电池单元13,第二主体部223延伸并跨越第二电池单元12。
为了节省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在横向X上占用的空间,便于装配,优选地,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主体部223沿高度方向Z上下布置。当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主体部223上下布置时,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主体部223会沿高度方向Z部分重叠,存在彼此接触的风险。而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之间设置第一绝缘体23,以将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主体部223绝缘隔开,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导通。
为了满足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第一绝缘体23的边缘应超出第二主体部223与第一主体部213之间的重叠区域,优选地,第一绝缘体23的边缘至少超出所述重叠区域2mm。第一绝缘体23包括绝缘耐压和粘接聚合的功能,且第一绝缘体23的两个表面分别粘接于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二主体部223。
参照图1和图2,汇流组件2还包括多个第三汇流构件25,第一汇流构件21、第二汇流构件22和第三汇流构件25将所有电池1连接在一起。
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汇流构件可连接间隔的电池1,而通过对汇流构件的合理搭配,能够实现电池模组内部电路连接的多样化,满足电池模组对多变电路的需求。
另外,通过合理的布置汇流构件,还可以使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极位于同一侧,实现电池模组的同侧输出,简化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结构。
参照图3至图7,第一连接部211、第三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12以及第四连接部222沿纵向Y依次间隔布置,各部分之间的距离至少大于2mm,以满足对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均位于第一主体部213沿横向X的同一侧,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均位于第二主体部223沿横向X的同一侧。
下面以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汇流组件2。
在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可采用相似的结构。其中,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可沿高度方向Z上下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构件21设置于第二汇流构件22的上侧;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构件21也可设置于第二汇流构件22的下侧。
具体地,第一主体部213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主体部223的上侧。而由于第二主体部223位于下侧,所以当第二主体部223跨越第二电池单元12时,可能会与第二电池单元12的电池1(特别是电极端子)接触。在本申请中,第二主体部223的靠近电池1的表面上粘贴有第二绝缘体24,第二绝缘体24能够将第二主体部223与第二电池单元12的电池1绝缘隔开。
在电池模组中,所有的电池1的规格相同,所以相邻电池1的电极端子的间距也相同。当第一电池单元11、第二电池单元12、第三电池单元13及第四电池单元14在电池1的数量上相同时,在纵向Y上,第一汇流构件21所需的总长度与第二汇流构件22所需的总长度大体相同。
参照图4,第二主体部223沿纵向Y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部221的外端和第四连接部222的外端齐平;换句话说,沿纵向Y,第二主体部223的宽度等于第二汇流构件22的总宽度。同样地,第一主体部213沿纵向Y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1的外端和第二连接部212的外端齐平。
参照图5至图7,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汇流构件21的结构。
第一汇流构件21设第一缺口214,可以缩短产热路径,降低第一汇流构件21的产热量。
在本申请的汇流组件2中,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主体部223会沿高度方向Z部分重叠,重叠部分容易积聚热量;而第一绝缘体23位于第二主体部223和第一主体部213之间,如果温升过高,第一绝缘体23容易被烧坏,导致绝缘失效。特别地,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二主体部223的重叠面积大,散热效率低,更容易造成热聚集。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参照图6,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构件21设有第一缺口214,沿高度方向Z,第一缺口214位于第二主体部223的上侧或下侧。第一缺口214可增大第一绝缘体23或第二主体部223的外露面积,为第二主体部223和第一绝缘体23提供散热通道,提高散热效率,减少热聚集。
优选地,将第一汇流构件21设置到第二汇流构件22的上侧,对应地,沿高度方向Z,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一缺口214均位于第二主体部223的上侧。电池1会在工作过程中产热,所以汇流组件2下侧空间的温度通常会高于汇流组件2上侧空间的温度。而将第一缺口214设置到第二主体部223的上侧,可以将第一绝缘体23或第二主体部223露出到所述上侧空间,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第一缺口214的位置可依照需求设定。如果第一缺口214直接开设在第一主体部213内部,那么将会减小第一主体部213在第一缺口214处的过流面积。因此,优选地,第一缺口214位于第一主体部213沿纵向Y的一端,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2为第一缺口214的边界。此时,第一缺口214只会减小第一主体部213沿纵向Y的整体长度,而不会影响第一主体部213过流面积。
对比图4和图6,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构件21上设置第一缺口214,会减小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连接部212连接处的过流面积,影响第一汇流构件21的过流能力。因此,优选地,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构件21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16,第一延伸部216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12的靠近第一连接部211的一侧,且第一延伸部216连接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一主体部213。第一延伸部216可以起到转接作用,增大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2之间的过流面积,保证第一汇流构件21的过流能力。
第一汇流构件21还设有第二缺口215,第一缺口214和第二缺口215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213沿纵向Y的两端。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一连接部211为第二缺口215的边界。第二缺口215虽然不会减小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二主体部223的重叠面积,但是可以缩短产热路径,降低产热量。
同样地,第二缺口215也会减小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一连接部211连接处的面积,影响第一汇流构件21的过流能力。因此,优选地,第一汇流构件21还包括第二延伸部217,第二延伸部217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1的靠近第二连接部212的一侧,且第二延伸部217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主体部213。
在第一汇流构件21中,第一连接部211、第二延伸部217及第一主体部213形成Z形的弯折结构;相似地,第二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6及第一主体部213形成Z形的弯折结构。在电池模组的使用过程中,电池1会出现膨胀;电池1膨胀时,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会受到拉伸应力的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构件21相比,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构件21的Z形弯折结构有助于应力的分散,不易在弯折处断裂。
参照图6,第一主体部213包括沿纵向Y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213A、第二区域213B以及第三区域213C,第一区域213A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1,第三区域213C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12,第二区域213B位于第一区域213A和第三区域213C之间。沿高度方向Z,第三区域213C与第二主体部223重叠;沿纵向Y,第一区域213A和第二区域213B均位于第二主体部223的外侧。
在装配电池模组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堆叠电池1;而由于装配误差,所以电池1之间可能会在高度方向Z上存在高度差。第一汇流构件21需要同时焊接到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当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存在高度差时,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无法同时与电极端子贴合,很容易导致焊接不良。在本申请中,第二区域213B优选为拱形,第一汇流构件21能够在第二区域213B处弯曲变形,所以即使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二电池单元12存在高度差,也能保证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同时与电极端子贴合,避免焊接不良。另外,当电池1膨胀时,拱形的第二区域213B能够在拉力的作用下变形,从而吸收应力,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1被拉断。
由于第二区域213B位于第二主体部223的外侧,所以第二区域213B可以相对于第一区域213A和第三区域213C向下突出。这样不会增大汇流组件2的整体高度,充分的利用空间。另外,第二区域213B可为一个;当然,只要空间允许,第二区域213B也可为多个并沿纵向Y布置。
在电池模组中,所有电池1的电极端子应该在一个平面内(不考虑装配误差),所以,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均应该在一个平面内。而由于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沿高度方向Z上下布置,所以需要对第一汇流构件21或第二汇流构件22进行弯折处理,以使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在一个平面内。
具体地,参照图6,第二主体部223包括沿纵向Y依次布置第四区域223A、第五区域223B及第六区域223C;第六区域223C连接于第四连接部222,第五区域223B连接于第六区域223C并相对于第六区域223C向下弯折,第四区域223A连接于第五区域223B并与第一主体部213在高度方向Z上重叠。通过弯折第二主体部223,使得第四连接部222与第一连接部211齐平。
第三连接部221包括第七区域221A和第八区域221B,第七区域221A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13,第八区域221B连接于第七区域221A并相对于第七区域221A向下弯折,第四区域223A连接于第八区域221B。第七区域221A为平板状且与第一连接部211齐平。第一绝缘体23还覆盖第八区域221B,以避免第八区域221B与第一主体部213接触。
优选地,第二主体部223还包括拱形的第九区域223D,所述第九区域223D位于第四区域223A和第五区域223B之间。第二主体部223的第九区域223D与第一主体部213的第二区域213B的作用相同,也就是用于吸收电池1之间的高度差以及电池1膨胀时的应力。第九区域223D可与第五区域223B直接相连,第九区域223D和第五区域223B形成连续的弯折结构,这样第五区域223B也能够用于吸收电池1之间的高度差以及电池1膨胀时的应力。
第九区域223D优选相对于第四区域223A向上突出,这样不会增大汇流组件2的整体高度,充分的利用空间。第九区域223D可为一个;当然,只要空间允许,第九区域223D也可为多个并沿纵向Y布置。
参照图5,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均设有识别孔,用于焊接时的定位。
可通过冲压在第一主体部213和第二主体部223形成多个凹部P。参照图1和图3,线束板5上可设置凸起,凸起延伸到第一主体部213的一个凹部P和第二主体部223的一个凹部P,从而将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固定到线束板5。线束板5还可以通过镍片连接到第一主体部213的另一个凹部P和第二主体部223的另一个凹部P,所述镍片可将电池1的电流、电压的信息传输到线束板5。
Claims (12)
1.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汇流构件(21)、第二汇流构件(22)以及第一绝缘体(23);
第一汇流构件(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以及第一主体部(213),第一连接部(211)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电池单元(11),第二连接部(212)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二电池单元(12),第一主体部(213)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
第二汇流构件(22)包括第三连接部(221)、第四连接部(222)以及第二主体部(223),第三连接部(221)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13),第四连接部(222)被配置为连接到第四电池单元(14),第二主体部(223)连接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
沿高度方向(Z),第一主体部(213)与第二主体部(223)部分重叠,且第一绝缘体(23)将第二主体部(223)与第一主体部(213)隔开;
第一电池单元(11)、第三电池单元(13)、第二电池单元(12)及第四电池单元(14)被配置为沿纵向(Y)依次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部(211)、第三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部(212)以及第四连接部(222)沿纵向(Y)依次间隔布置;
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均位于第一主体部(213)沿横向(X)的同一侧,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均位于第二主体部(223)沿横向(X)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第一汇流构件(21)设有第一缺口(2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Z),第一缺口(214)位于第二主体部(223)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第一缺口(214)位于第一主体部(213)沿纵向(Y)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第一汇流构件(21)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16),第一延伸部(216)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12)的靠近第一连接部(211)的一侧,且第一延伸部(216)连接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一主体部(213)。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第一汇流构件(21)还设有第二缺口(215),第二缺口(215)和第一缺口(214)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213)沿纵向(Y)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
第一汇流构件(21)还包括第二延伸部(217),第二延伸部(217)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1)的靠近第二连接部(212)的一侧,且第二延伸部(217)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主体部(213)。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
第一主体部(213)包括沿纵向(Y)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213A)、第二区域(213B)以及第三区域(213C),第一区域(213A)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1),第三区域(213C)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12),第二区域(213B)位于第一区域(213A)和第三区域(213C)之间;
沿高度方向(Z),第三区域(213C)与第二主体部(223)重叠;
第二区域(213B)为拱形且相对于第一区域(213A)和第三区域(213C)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
第二主体部(223)包括沿纵向(Y)依次布置第四区域(223A)、第五区域(223B)及第六区域(223C);第六区域(223C)连接于第四连接部(222),第五区域(223B)连接于第六区域(223C)并相对于第六区域(223C)弯折,第四区域(223A)连接于第五区域(223B)并与第一主体部(213)在高度方向(Z)上重叠;
第三连接部(221)包括第七区域(221A)和第八区域(221B),第七区域(221A)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三电池单元(13),第八区域(221B)连接于第七区域(221A)并相对于第七区域(221A)弯折,第四区域(223A)连接于第八区域(221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组件(2),其特征在于,
第二主体部(223)还包括第九区域(223D),所述第九区域(223D)位于第四区域(223A)和第五区域(223B)之间;
第九区域(223D)为拱形并相对于第四区域(223A)突出。
12.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单元(11)、第二电池单元(12)、第三电池单元(13)、第四电池单元(14)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组件(2);
第一电池单元(11)、第三电池单元(13)、第二电池单元(12)及第四电池单元(14)沿纵向(Y)依次排列;
第一连接部(211)连接于第一电池单元(11),第二连接部(212)于第二电池单元(12);
第三连接部(221)连接于第三电池单元(13),第四连接部(222)连接于第四电池单元(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75009.3A CN110911624B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JP2019101255A JP2020047582A (ja) | 2018-09-14 | 2019-05-30 |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 |
US16/515,960 US11196128B2 (en) | 2018-09-14 | 2019-07-18 | Battery module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
HUE19187029A HUE065625T2 (hu) | 2018-09-14 | 2019-07-18 | Akkumulátormodul és ahhoz való gyûjtõsínegység |
EP19187029.4A EP3624219B1 (en) | 2018-09-14 | 2019-07-18 | Battery module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75009.3A CN110911624B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11624A true CN110911624A (zh) | 2020-03-24 |
CN110911624B CN110911624B (zh) | 2024-09-10 |
Family
ID=6743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75009.3A Active CN110911624B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96128B2 (zh) |
EP (1) | EP3624219B1 (zh) |
JP (1) | JP2020047582A (zh) |
CN (1) | CN110911624B (zh) |
HU (1) | HUE065625T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64559B2 (en) | 2020-06-19 | 2023-05-30 | Calb Technology Co., Ltd. | Battery module with jumper electrode connector, and insulating structure provided between jumper electrode connector and batter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0822A (zh) * | 2020-06-19 | 2020-09-25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模组 |
EP4117095B1 (en) * | 2021-07-07 | 2024-05-15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Insulated connection system for busbar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220103A (ja) * | 2013-05-08 | 2014-11-2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FR3012913A1 (fr) * | 2013-11-05 | 2015-05-08 | Saft Groupe Sa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en parallele d'elements electrochimiques |
CN206313051U (zh) * | 2016-12-15 | 2017-07-07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模组 |
WO2018015038A1 (de) * | 2016-07-18 | 2018-01-25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Batteriemodul |
JP2018032560A (ja) * | 2016-08-25 | 2018-03-01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N208819969U (zh) * | 2018-09-14 | 2019-05-0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43755A4 (en) * | 2008-11-07 | 2013-06-26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OMNIBUS SECONDARY BATTERY BAR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
JP5803630B2 (ja) * | 2011-12-06 | 2015-11-04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
JP6205808B2 (ja) * | 2013-04-08 | 2017-10-04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素子モジュール |
JP6070395B2 (ja) * | 2013-05-08 | 2017-02-0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JP2014229384A (ja) * | 2013-05-20 | 2014-12-08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ー |
KR102211369B1 (ko) | 2014-03-19 | 2021-02-0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모듈 |
KR102397218B1 (ko) | 2015-08-27 | 2022-05-12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
EP3154107B1 (en) | 2015-10-06 | 2018-09-12 | Samsung SDI Co., Ltd. | Busbar |
KR102468334B1 (ko) * | 2015-11-04 | 2022-11-1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모듈 |
DE102016121265A1 (de) * | 2016-11-07 | 2018-05-09 | Elringklinger Ag |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
CN116247384A (zh) * | 2017-12-19 | 2023-06-0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层叠体 |
-
2018
- 2018-09-14 CN CN201811075009.3A patent/CN110911624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30 JP JP2019101255A patent/JP2020047582A/ja active Pending
- 2019-07-18 EP EP19187029.4A patent/EP3624219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7-18 HU HUE19187029A patent/HUE065625T2/hu unknown
- 2019-07-18 US US16/515,960 patent/US1119612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220103A (ja) * | 2013-05-08 | 2014-11-2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FR3012913A1 (fr) * | 2013-11-05 | 2015-05-08 | Saft Groupe Sa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en parallele d'elements electrochimiques |
WO2018015038A1 (de) * | 2016-07-18 | 2018-01-25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Batteriemodul |
JP2018032560A (ja) * | 2016-08-25 | 2018-03-01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N206313051U (zh) * | 2016-12-15 | 2017-07-07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模组 |
CN208819969U (zh) * | 2018-09-14 | 2019-05-0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64559B2 (en) | 2020-06-19 | 2023-05-30 | Calb Technology Co., Ltd. | Battery module with jumper electrode connector, and insulating structure provided between jumper electrode connector and batter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24219B1 (en) | 2023-12-27 |
US11196128B2 (en) | 2021-12-07 |
US20200091489A1 (en) | 2020-03-19 |
EP3624219A1 (en) | 2020-03-18 |
JP2020047582A (ja) | 2020-03-26 |
EP3624219C0 (en) | 2023-12-27 |
HUE065625T2 (hu) | 2024-06-28 |
CN110911624B (zh) | 202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19532B (zh) |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 |
US11431061B2 (en) | Bus bar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
KR100542238B1 (ko) | 전지 모듈 | |
US11050124B2 (en) | Battery module, busbar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 |
US20180114960A1 (en) | Battery pack | |
JP7519597B2 (ja) | 電池積層体 | |
CN110911624B (zh)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组件 | |
US9184472B2 (en) |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with interconnected half contact pads | |
CN215644661U (zh) |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 |
WO2020052590A1 (zh) | 电池模组 | |
JP2013098032A (ja) | 電圧検知端子の接続構造 | |
EP2595213A2 (en) | Pack case having a novel structure | |
JP2020047580A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KR100971368B1 (ko) | 무용접 접속방식의 전지팩 | |
US10476058B2 (en) | Battery module | |
CN209822826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的采样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112673521B (zh) | 电池模块 | |
EP4123803A1 (en) | Voltage detection line and voltage detection line module | |
CN217387455U (zh) | 电池及电子设备 | |
CN113871786B (zh) | 一种集成化的电池模组 | |
CN111668434B (zh)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7426987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21327935U (zh) | 汇流排总成及电池模组 | |
CN219917500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EP4366027A1 (en) | Battery pac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