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1598B - 可再充电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可再充电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1598B
CN110911598B CN201910877402.2A CN201910877402A CN110911598B CN 110911598 B CN110911598 B CN 110911598B CN 201910877402 A CN201910877402 A CN 201910877402A CN 110911598 B CN110911598 B CN 110911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hargeable battery
battery pack
wall structure
housing
us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7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1598A (zh
Inventor
D.瓦格纳
M.赫尔曼
A.诺德曼
J.科尔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091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1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4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e.g. cutting-cylinders
    • A01D34/56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 A01D34/58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elec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63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 A01D34/76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 A01D34/78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elec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2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electr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4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 A01G3/047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portable
    • A01G3/053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portable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8Other tools for pruning, branching or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85Motor-driven saws for pruning or bran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向手持式动力工具供应电能的可再充电电池组,该可再充电电池组设计成在竖直使用位置或水平使用位置中选择性地使用。该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具有壳体底座和壳体罩的外部壳体,壳体罩连接到壳体底座并包围内部空间;以及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在外部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部上具有允许液体流通且具有外迷宫式壁结构和内迷宫式壁结构的双迷宫式壁结构。外迷宫式壁结构通过分别使壳体底座与壳体罩的外侧壁交叠而形成,内迷宫式壁结构沿内部空间的方向相对于外迷宫式壁结构偏移布置且通过分别使壳体底座与壳体罩的内侧壁交叠而形成。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工具组。

Description

可再充电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手持式动力工具、特别是电动园艺和林业工具供应电能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该可再充电电池组设计成用于在竖直使用位置(特别是佩戴在背部上)和水平使用位置(特别是对接到工具)中选择性地使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外部壳体,外部壳体包含壳体底座和壳体罩,壳体罩连接到所述壳体底座并且包围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布置在内部空间中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工具组。
背景技术
在当前情况下,手持式动力工具应理解为意指特别是由手携带或被沿着地面引导的动力工具,特别是用于园艺和/或林业工作的动力工具,仅举几例,诸如电锯、树篱剪、吹叶机、清扫机、割草机和松土机。取决于系统设计,可再充电电池组被设计成借助于适合的线束系统直接机械地保持在动力工具上或佩戴在用户的背部上。在相应的设计和应用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在不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直接电气联接和机械地联接到动力工具,或可再充电电池组和动力工具由用户借助于线束系统佩戴,或用户在其背部上仅佩戴可再充电电池组且动力工具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机械地分离并且优选地通过电线电气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组。可再充电电池组提供动力工具在使用期间所需的电能,为此目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中具有合适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此处应理解为意指任何期望的常规蓄电池或电池单元。
在当前情况下所考虑的可再充电电池组适合用于这些不同用途中的若干种用途,因为可再充电电池组可以在竖直使用位置和水平使用位置中选择性地使用。在当前情况下,如竖直的位置特性意指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直立使用位置,其旨在被理解为不仅意指精确的竖直位置(也就是说,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相应纵向平面的基本上竖直的轮廓),而且还意指相对于所述精确的竖直位置倾斜的使用位置,并且其中可再充电电池组通过其纵向平面相对于所述竖直位置形成至多45°的锐角。类似地,在当前情况下,水平使用位置包括其中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相应横向平面水平延伸或与水平位置形成最多45°的锐角的所有使用位置。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其被佩戴在用户的背部上时通常处于竖直使用位置,并且很少处于水平使用位置。相反,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其直接对接到动力工具且未被用户佩戴时通常处于水平使用位置,并且很少处于竖直使用位置。例如,开始所提到且在专利公开EP2819207A1中公开的那种类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被设计成能够在佩戴在用户的背部上的竖直使用位置和对接到工具的水平使用位置中选择性地使用。
如已知的,当水或湿气进入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或水由于冷凝而在内部空间中局部形成时,会发生对可再充电电池组以及特别是其电气部件的损坏或功能故障。因此,有必要保护特别是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对水敏感的部件或对湿气敏感的部件(诸如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和相关联的外围电气部件)免受这种类型的水/湿气影响。
专利公开US 9893329B2公开了一种以竖直使用位置佩戴在用户背部上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在该可再充电电池组中,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由外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防水内部壳体封闭。这旨在防止水进入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在该可再充电电池组中,壳体罩和壳体底座形成两个壳体半壳,这两个壳体半壳在整个外周上沿着中心平面彼此抵靠。为了能够将可包含在防水内部壳体与外部壳体之间的内部空间中的水排出到外部,呈成对相关联的相对于彼此偏移的水外流开口和连接这对相应的出水口且具有Z形轮廓的排水管道各自形成在壳体底座中和其底侧区段中的壳体罩中。
专利公开US 2012/0045667 A1指出在可再充电电池组中难以实现完全防水的结构,并且相反地提出优选地以水平使用位置联接到可再充电电池工具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为壳体底侧提供简单的出水口。
专利公开US 2013/0224539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类似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更复杂的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在壳体底侧上具有出水口,其中,该排水结构特别地布置在两个电气连接元件之间(所述电气连接元件各自用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一个电极),并且另外可以包含出水口和通向出水口的导水壁结构的特殊轮廓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优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开始所提到的类型的具有免受湿气/免受水影响保护可再充电电池组,并且提供一种包括这种类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工具组。
本发明通过提供可再充电电池组和工具组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具有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用于排出包含在内部空间中的水和/或从外部进入壳体的水。以这种方式,可再充电电池组被有利地保护免受湿气/水影响,特别是以相对低的开支水平通过防止非期望的量的水或湿气进入其中包含或保留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的内部空间的排水结构。特别地,这还保护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免受由于已经进入的水或已经进入的湿气而造成的相应损坏/故障风险。排水结构是专门针对此目的而设计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排水结构在外部壳体的至少一个侧部上包含双迷宫式壁结构,该双迷宫式壁结构允许液体流通并且具有外迷宫式壁结构和内迷宫式壁结构,外迷宫式壁结构通过分别使壳体底座与壳体罩的外侧壁交叠而形成,内迷宫式壁结构沿内部空间的方向相对于外迷宫式壁结构偏移布置并且横向于外迷宫式壁结构偏移,并且通过分别使壳体底座与壳体罩的内侧壁交叠而形成。这两个壁结构的迷宫式轮廓及其横向偏移布置提供了高度保护,以免水抵靠所讨论的壳体侧部直接从外部撞击可再充电电池组。同时,以便允许液体流通的这些壁结构的设计允许将已经进入内部空间中或已经由于冷凝的湿气而形成的任何水和内部空间中的任何湿气排放或排出到外部直到可再充电电池组外部的周围区域中。设置有这种双迷宫式壁结构的壳体侧部可以是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外部壳体的任一侧部,例如竖直使用位置中的纵向侧部的壳体侧部。此外,不言而喻,取决于需要,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若干侧部直到所有侧部,外部壳体可以具有这种类型的允许液体流通的双迷宫式壁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排水结构包含排出壁结构,排出壁结构包括布置在内部空间中的部件的壳体壁结构,其中,壳体壁结构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或水平使用位置中包含顶侧壳体壁部分,该顶侧壳体壁部分从分隔线沿向下方向延伸且延伸到外部。特别是对于该部件,这增加了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或水平使用位置中形成部件顶侧的部件的该侧上防止进入水或进入湿气的保护。在那里,从外部撞击部件的水通过所述壳体壁部分向下排出并排出到外部,从而保护部件免受沿着壳体壁部分的分隔线进入的水的影响。特别地,该部件可以是对湿气敏感或对水敏感封闭部件,诸如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电气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排水结构包含迷宫式壁结构,该迷宫式壁结构允许液体流通并且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或水平使用位置中以沿向下方向引导并且通向外部的方式形成在被布置在壳体底座的侧部上的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和处于插入位置中的相应工具连接插头之间。当动力工具的工具连接插头插入到插入式连接主体(该插入式连接主体定位在可再充电电池组外部壳体的壳体底座的侧部上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上)中时,这种措施特别提供对在可再充电电池组与由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供应电力的动力工具之间进行的电气连接的保护。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当前竖直使用位置或水平使用位置中,可能进入该插入式连接区域中的水或湿气可以经由允许液体流通的迷宫式壁结构排出或排放,使得电气连接不受保留在那里的水或保留在那里的湿气的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内迷宫式壁结构另外地沿横向方向相对于外迷宫式壁结构偏移布置,该横向方向垂直于面向内部空间的偏移方向。这有助于通过双迷宫式壁结构进一步增加防湿气的保护。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其位于竖直使用位置中的顶部处的侧部上具有抓握部分,该抓握部分借助于设计为进水块的凹槽连接部连接到壳体底座和/或壳体罩。抓握部分有利于操纵可再充电电池组,并且将抓握部分设计为与壳体底座和/或壳体罩分隔的专用部件在结构上是可取的,并且由于凹槽连接部的可拆卸设计,允许在需要的情况下从壳体底座或壳体罩移除抓握部分。将凹槽连接部设计为进水块防止此时水或湿气不期望地从可再充电电池组外部进入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和接触板主体,并且排水结构具有迷宫式壁结构,该迷宫式壁结构允许液体流通并且形成在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与接触板主体之间。这特别构成了对这些电气部件(其通常包含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中)的保护,以免水在此时进入这两个电气部件之间的区域中。同时,这种迷宫式壁结构的以便允许液体流通的设计允许可能存在于那里的水从此区域排出或排放。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壳体底座包含底壁,该底壁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中位于底部处,并且排水结构在该底壁中具有从内部空间通向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出水口。由于这种措施,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中可能已经进入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中的任何水可以经由底壁中的出水口非常容易地排出到外部。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壳体底座包含后壁,该后壁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中位于后侧上并且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水平使用位置中位于底部处,其中,后壁在水平使用位置中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排水结构在其端部区域处在该后壁中具有从内部空间通向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出水口,该端部区域在水平使用位置中向下倾斜。这方便地允许在可再充电电池组处于水平使用位置中时将可能已进入内部空间中或形成在那里的水排放到外部,并且防止大量的水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该使用位置中以非期望的方式保留在内部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具有接触插座主体的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并且排水结构在接触插座主体中具有一个或多个排水开口。这允许可能已经进入接触插座主体区域的水被排出,并因此保护旨在与插入式连接主体进行的电气接触(例如通过插入要连接的动力工具的连接插头)。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液密电气线路套管,液密电气线路套管穿过外部壳体,并且具有在外部壳体中带阶梯式横截面的套管开口和带圣诞树轮廓的套管止动件。将具有其圣诞树轮廓的套管止动件插入具有其阶梯式横截面的套管开口中产生液密设计的期望的电气线路套管。这防止水或湿气在此时通过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外部壳体从外部空间进入内部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扩展中,在双迷宫式壁结构的两个迷宫式壁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中,所涉及的两个侧壁的交叠长度大于与其垂直的交叠宽度,和/或所涉及的侧壁以恒定的壁厚度彼此交叠。这有助于以结构上有利的方式保护免受湿气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工具组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和手持式动力工具和/或线束装置。动力工具可以借助于相关联的联接单元至少电气联接且任选地另外机械地联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组。特别地,动力工具可以是电动园艺或林业工具。类似地,相关联的联接单元用于至少机械地联接可再充电电池组和线束装置,该联接单元任选地另外设计成用于电气联接可再充电电池组和线束装置。在后一种情况下,动力工具可以电气联接到线束装置。取决于要求和应用,除了可再充电电池组之外,工具组仅包括具有相关联的联接单元的动力工具,或仅包括具有相关联的联接单元的线束装置,或包括具有相关联的联接单元的动力工具和具有相关联的联接单元的线束装置两者。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图示了本发明的有利示例性实施例。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另外的有利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示意性再现的使用位置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壳体底座的内部的透视平面图,
图3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壳体罩的内部的透视平面图,
图4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透视横截面图的细节,
图5示出了来自图4的区域V的细节的视图,
图6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在竖直使用位置中处于顶部处的区域的纵向截面图的细节,
图7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在竖直使用位置中处于顶部处的区域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电气插入式连接区域的透视纵向截面图的细节,
图9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在竖直使用位置中处于顶部处的侧向区域的纵向截面图的细节,
图10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在电气部件组件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图的细节,
图11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在竖直使用位置中处于底部处的侧部的透视平面图,
图12示出了在水平使用位置中处于底部处的侧部区域中的壳体底座的透视平面图的细节,
图13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电气插入式连接组件的透视图的细节,
图14示出了线路套管区域中的壳体罩的透视图的细节,
图15示出了来自图14的线路套管的区域的细节的截面图,
图16从后侧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电气部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17示出了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电气操作员控制面板组件的透视图的细节,
图18示出了图17的操作员控制面板组件的纵向截面图的细节,以及
图19示出了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工具组的示意性框图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8中的各种图示中所示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用于向手持式动力工具、特别是电动园艺和/或林业工具供应电能,并且该可再充电电池组设计成用于在竖直使用位置V或水平使用位置H中选择性地使用,如图1的相关联的示意性局部图像中所指示的那样。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外部壳体1,外部壳体1具有壳体底座2和壳体罩3,壳体罩3连接到所述外部壳体并且包围内部空间4。仅示意性地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5布置在内部空间中。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5具有任何已知的常规设计,这在此处不再感兴趣并且因此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可再充电电池组还具有排水结构6,排水结构6用于排出包含在内部空间4中的水和/或从外部进入外部壳体1的水。
在所示示例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具有大致立方体的构造,其中,其在竖直使用位置V中呈现直立位置,也就是说,可再充电电池组的顶侧和底侧在该位置中由两个立方体窄侧部形成,而其在水平使用位置H中呈现横卧位置,也就是说,两个立方体主侧部于是分别形成顶侧和底侧。除非在随后的文本中另有说明,否则就位置方向方面参考直立的竖直使用位置V。竖直使用位置V通常是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其佩戴在用户的背部上(特别是借助于相关联的线束系统)时所处的位置。当可再充电电池组对接到将通过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馈送电力的动力工具时,其在动力工具上通常处于水平使用位置H,替代地,在一些情况下处于竖直使用位置V,或者具有另外的位置取向。类似地,在一些情况下,可再充电电池组可以替代地处于水平使用位置H或具有不同于在其佩戴在用户背部上时的竖直使用位置V的任何其它位置取向。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排水结构6在外部壳体1的至少一个侧部上(例如,如图4和图5中所示,在竖直使用位置V中为侧向的第一竖直纵向侧部1a上,和/或在竖直使用位置V中为侧向的相对第二竖直纵向侧部1b上)包含允许液体流通的双迷宫式壁结构9。双迷宫式壁结构9包括外迷宫式壁结构9a和内迷宫式壁结构9b,其中,内迷宫式壁结构9b沿面向内部空间的方向VR相对于外迷宫式壁结构9a偏移布置。外迷宫式壁结构9a通过使壳体底座2的外侧壁2a与壳体罩3的外侧壁3a交叠而形成。内迷宫式壁结构9b通过使壳体底座2的内侧壁2b与壳体罩3的内侧壁3b交叠而形成。
允许液体流通的这种双迷宫式壁结构9首先允许水从外部到可再充电电池组中的进入保持适度,并且其次允许已经进入的水或存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4中的湿气或通过冷凝形成的水向下流走并且分别流到外部,从而保护内部空间4中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5免受由于湿气造成的损坏。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内迷宫式壁结构9b另外沿横向方向QR相对于外迷宫式壁结构9a偏移布置,其中,横向方向QR垂直于面向内部空间的方向VR。另外,该横向方向QR优选地垂直于双迷宫式壁结构9延伸的方向,也就是说,在该区域中垂直于壳体底座2与壳体罩3之间的分隔线的轮廓。该措施可以显著地提高保护双迷宫式壁结构9免受湿气影响的效率。在替代性实施例中,两个迷宫式壁结构9a、9b彼此相对定位而不具有这种类型的横向偏移。
两个迷宫式壁结构9a、9b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地在其横截面平面中具有Z形轮廓,这在所示示例中应用于两个迷宫式壁结构9a、9b。此处,如图所示并且可以在图4中看出,可以有利的是,所涉及的两个侧壁2b、3b的交叠长度UL相对地大,特别是在内迷宫式壁结构9b的情况下大于垂直于侧壁2b、3b测量的交叠宽度UB。作为替代或另外地,可以有利的是,如针对内迷宫式壁结构9b所示,所涉及的侧壁2b、3b以恒定的壁厚度彼此交叠,也就是说,这些侧壁各自在交叠区域中具有与邻接交叠区域的区域中相同的壁厚度,并且为此目的而沿面向内部空间4的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布置。对于外迷宫式壁结构9a,如图5所示并且从图5可知,可以有利的是,通过所涉及的两个侧壁2b、3b仅在两个相应突出部2av、3av的区域中彼此交叠而实现交叠,这两个突出部2av、3av通过减小相应壁厚度而形成。以这种方式,所涉及的侧壁2a、3a可以在外迷宫式壁结构9a上彼此相对定位,基本上在外部上对准定位,这对于外部壳体2的相应构造可能是期望的。
在相应实施例中,如在图6和7中可以看出,除了双迷宫式壁结构9之外或作为其替代,排水结构6还具有排出壁结构7,排出壁结构7包括布置在内部空间4中的部件10的壳体壁结构8。该壳体壁结构8包含壳体壁部分8a、8b,壳体壁部分8a、8b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V或水平使用位置H中形成顶侧壳体壁部分,该顶侧壳体壁部分从分隔线11沿向下方向(也就是说,沿远离内部空间4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到外部。在图6和图7中,这针对处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V中的部件10的顶侧壳体壁部分8a、8b特别地示出。
在所示示例中,通过该排出壁结构7被保护免受湿气影响或水进入的部件10是电气部件,其包括例如操作员控制面板单元和/或电气接触板单元。作为替代,所述部件可以是另一部件,优选地旨在被保护以免进水的电气部件。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除了双迷宫式壁结构9和/或排出壁结构7之外或作为其替代,排水结构6包含迷宫式壁结构12,该迷宫式壁结构允许液体流通并且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V或水平使用位置H中(也就是说,当工具连接插头14插入到插入式连接主体13中时)以沿向下方向引导且通向外部的方式形成在被布置在壳体底座2的侧部上的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13和处于插入位置中的相应工具连接插头14之间。特别是如在图8中可以看出,该迷宫式壁结构12在所示示例中在其横截面平面中具有Z形的轮廓。通过这种措施,插入式连接主体13和工具连接插头14的电气接触区域特别受到保护,以免水进入或保留而引起损坏。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在所示示例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其在竖直使用位置V中处于顶部处的侧部上具有抓握部分15,抓握部分15借助于凹槽连接部16连接到壳体底座2和/或壳体罩3,特别是如在图9中可以看出。凹槽连接部16被设计成以便阻挡水进入,也就是说,以阻挡进水的这种方式设计。这一方面防止水在抓握部分15与壳体底座2之间的该接合处的进入,和/或另一方面防止水在抓握部分15与壳体罩3之间的该接合处的进入。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具有壁17a的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17,并且包含具有壁18a的接触板主体18,允许液体流通的迷宫式壁结构19作为排水结构6的另外的构成部分形成在所述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与接触板主体之间。特别地,允许液体流通的这种迷宫式壁结构19可以在图10中看到,并且构成了用于通常包含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4中的这些电气部件的特殊湿气防护装置。若需要,则迷宫式壁结构19可以如图所示一样地配置,类似于所示示例性实施例的外迷宫式壁结构9a,使得由壁结构保护的部件的与迷宫式壁结构19相关的壁17a、18a在外部上基本上对准。当可再充电电池组以其竖直使用位置V定向时,所示迷宫式壁结构19例如可以定位在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17和接触板主体18的竖直纵向侧部上。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壳体底座2具有底壁2c,底壁2c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V中位于底部处,并且排水结构6在该下底壁2c中包含从内部空间4通向外部的一个或多个水外流开口20。例如,在图2和图11的视图中可以识别这些出水口20。所述出水口优选地沿着底壁2c的一个或多个侧部边缘区域定位。水可以经由出水口20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4排放到外部,也就是说排放到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外部壳体1之外。这防止水在相对长的时间段内保留在可再充电电池组中或聚集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4中。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壳体底座2具有后壁2d,后壁2d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竖直使用位置V中位于后侧上,并且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水平使用位置H中位于底部处,并且后壁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水平使用位置H中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后壁2d在其端部区域2du处包含一个或多个出水口21作为排水结构6的另外的部件,出水口21从内部空间4通向外部,端部区域2du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水平使用位置H中向下倾斜。因此,当可再充电电池组处于其水平使用位置H时,可以通过壳体底座2的后壁2d中的出水口21将已经进入内部空间4或已经形成在内部空间中的水从可再充电电池组排放到外部。当可再充电电池组在水平使用位置H中使用时,这防止水在内部空间4中的不期望的聚集。例如,在图2和图12的图示中可以识别出水口21。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再充电电池组具有上述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13,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13具有接触插座主体13a,接触插座主体13a可以是例如上述接触板主体18。在所示实施例中,接触插座主体13a具有一个或多个排水开口22作为排水结构6的另外部件。例如,在图13的图示中可以看到接触插座主体13a中的排水开口22,并且排水开口22允许已经进入接触插座主体13a的区域的任何水流出接触插座主体13a或远离所述接触插座主体。
在相应的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可再充电电池组具有液密电气线路套管23,液密电气线路套管23穿过外部壳体1并且包括在外部壳体1中具有阶梯式横截面25的套管开口24和具有圣诞树轮廓26a的套管止动件26。例如,可以从图15中识别线路套管23的这种构造。套管止动件26的圣诞树轮廓26a以这种方式与外部壳体1中的套管开口24的阶梯式横截面25匹配,使得套管开口24借助于套管止动件26以期望的液密方式闭合。
根据要求和应用,可以为可再充电电池组提供其它湿气防护措施,特别是其中,湿气防护措施可以与工具连接插头14是否插入插入式连接主体13中无关。这包括例如为壳体底座2和/或壳体罩3的特定壁区域提供阶梯状壁轮廓的措施,使得可以借助于这种阶梯式壁结构捕获并且沿通向外部的方向引导已经进入的水。通常,为此目的,可行的是使可再充电电池组内部中的这种类型的阶梯式壁结构和其他壁结构以一定梯度从部件分隔装置向下延伸并且沿远离内部空间4的方向延伸到外部,这取决于与可再充电电池组所处的使用位置一致的要求,和/或特别是与工具连接插头14是否插入插入式连接主体13中无关。
图16图示了将内部密封件27配合到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17作为另外任选的湿气防护措施。
图17图示了将封离式粘合标签28配合到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17的前侧作为另外任选的湿气防护措施。
图18图示了将泡沫橡胶密封件29配合在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17与壳体罩3之间作为另外的湿气防护措施。作为替代或另外地,可以提供这种类型或另一种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密封件,特别是在处于湿气进入风险的暴露区域处提供这种密封件。
图19以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组30的工具组。此外,取决于要求和应用,该工具组包括手持式动力工具31和/或线束装置33。
动力工具31特别地可以是由可再充电电池组30馈送电力的电动园艺或林业工具。联接单元32用于电气联接可再充电电池组30和动力工具31。另外,联接单元32可以任选地用于机械地联接可再充电电池组30和动力工具31。
可再充电电池组30可以借助于线束装置33佩戴在用户的背部上。联接单元34用于机械地联接可再充电电池组30和线束装置33。联接单元34可以任选地还提供线束装置33与可再充电电池组30的电气联接。在工具组具有动力工具31和线束装置33两者的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组30有利地设计成能够选择性地机械地联接到动力工具31或线束装置33。由于联接单元32、34的相应设计或包括所述联接单元的公共联接单元的相应设计,有可能取决于需要而将动力工具直接或经由线束装置电气联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组30和/或将动力工具31直接或经由线束装置33选择性地机械地联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组30。后一种情况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可以佩戴在背部上的手持式动力工具。
线束装置可以是如由同一申请人在相关欧洲专利申请(我们的文件参考P57571EP)中公开的常规类型或线束装置中的一者,该专利申请被同时提交且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
从上文示出和解释的示例性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该可再充电电池组以极为有利的方式受到保护以免受由于湿气造成的损坏,特别是保护容纳在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内部空间中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免受损坏或故障。可再充电电池组可以有利地与线束系统和/或与手持式动力工具结合使用。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向手持式动力工具供应电能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设计成用于在竖直使用位置(V)或水平使用位置(H)中选择性地使用,并且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以下:
-外部壳体(1),所述外部壳体(1)包括壳体底座(2)和壳体罩(3),所述壳体罩(3)连接到所述壳体底座并且包围内部空间(4),以及
-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5),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块(5)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其特征在于,
-排水结构(6),所述排水结构(6)用于排出包含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水和/或从外部进入所述外部壳体的水,其中,
-所述排水结构(6)在所述外部壳体(1)的至少一个侧部(1a、1b)上包括双迷宫式壁结构(9),所述双迷宫式壁结构(9)允许液体流通且具有外迷宫式壁结构(9a)和内迷宫式壁结构(9b),所述外迷宫式壁结构(9a)通过使所述壳体底座(2)的外侧壁(2a)与所述壳体罩(3)的外侧壁(3a)交叠而形成,所述内迷宫式壁结构(9b)沿面向所述内部空间的方向(VR)相对于所述外迷宫式壁结构偏移布置,并且所述内迷宫式壁结构(9b)通过使所述壳体底座的内侧壁(2b)与所述壳体罩的内侧壁(3b)交叠而形成,和/或
-所述排水结构(6)包括迷宫式壁结构(12),所述迷宫式壁结构(12)允许液体流通且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所述竖直使用位置或所述水平使用位置(V、H)中以沿向下方向引导且通向外部的方式形成在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底座(2)的侧部上的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13)和处于插入位置中的相应工具连接插头(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排水结构(6)包括排出壁结构(7),所述排出壁结构(7)包括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部件(10)的壳体壁结构(8),其中,所述壳体壁结构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所述竖直使用位置或所述水平使用位置(V、H)中包含顶侧壳体壁部分(8a、8b),所述顶侧壳体壁部分(8a、8b)从所述顶侧壳体壁部分的分隔线(11)沿向下方向延伸且延伸到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迷宫式壁结构另外沿横向方向(QR)相对于所述外迷宫式壁结构偏移布置,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面向所述内部空间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在其在所述竖直使用位置中处于顶部处的侧部上包括抓握部分(15),所述抓握部分(15)借助于阻挡水进入的凹槽连接部(16)连接到所述壳体底座和/或所述壳体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17)和接触板主体(18),并且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迷宫式壁结构(19),所述迷宫式壁结构(19)允许液体流通并且形成在所述操作员控制面板电路板主体与所述接触板主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壳体底座包括底壁(2c),所述底壁(2c)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的所述竖直使用位置中位于底部处,并且所述排水结构在所述底壁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出水口(20),所述出水口(20)从所述内部空间通向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壳体底座包括后壁(2d),所述后壁(2d)在所述竖直使用位置中位于后侧上并且在所述水平使用位置中位于底部处,并且所述后壁(2d)在所述水平使用位置中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排水结构在所述后壁中在其端部区域(2du)处包括一个或多个出水口(21),所述出水口(21)从所述内部空间通向外部,所述端部区域(2du)在所述水平使用位置中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含具有接触插座主体(13a)的电气插入式连接主体(13),并且所述排水结构在所述接触插座主体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排水开口(2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液密电气线路套管(23),所述液密电气线路套管(23)穿过所述外部壳体,并且所述液密电气线路套管(23)具有在所述外部壳体中带阶梯式横截面(25)的套管开口(24)和带圣诞树轮廓(26a)的套管止动件(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双迷宫式壁结构的所述两个迷宫式壁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中,所涉及的所述两个侧壁(2b、3b)的交叠长度(UL)大于与其垂直的交叠宽度(UB),和/或所涉及的所述两个侧壁(2b、3b)以恒定的壁厚度彼此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是电动园艺和/或林业工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设计成用于在佩戴在背部上的竖直使用位置(V)或对接到工具的水平使用位置(H)中选择性地使用。
13.一种工具组,所述工具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30)并且包括:
-手持式动力工具(31);以及联接单元(32),所述联接单元(32)用于至少电气联接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和所述动力工具,和/或
-线束装置(33)和联接单元(34),所述联接单元用于至少机械地联接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和所述线束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具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是电动园艺或林业工具。
CN201910877402.2A 2018-09-17 2019-09-17 可再充电电池组 Active CN110911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94901.7A EP3624212B1 (de) 2018-09-17 2018-09-17 Akkupack
EP18194901.7 2018-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1598A CN110911598A (zh) 2020-03-24
CN110911598B true CN110911598B (zh) 2023-09-19

Family

ID=6363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7402.2A Active CN110911598B (zh) 2018-09-17 2019-09-17 可再充电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8011B2 (zh)
EP (1) EP3624212B1 (zh)
CN (1) CN110911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5923A1 (de) 2021-03-11 2022-09-15 Bachmann Gmbh Mobil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Verfahren zur Abschirm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onik- und/oder mindestens eines Batteriemoduls einer mobilen Energiespeichereinheit
WO2022188911A1 (de) 2021-03-11 2022-09-15 Bachmann Gmbh Mobil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EP4305728A1 (de) 2021-03-11 2024-01-17 Bachmann GmbH Mobil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verfahren zur abschirm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onik- und/oder mindestens eines batteriemoduls einer mobilen energiespeichereinhei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3684A (ja) * 2010-08-20 2012-03-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
JP2016018602A (ja) * 2014-07-04 2016-0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178A1 (ja) 2010-11-04 2012-05-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バッテリパック
DE102011122058A1 (de) * 2011-12-22 2013-06-27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Rückentragbarer Akkupack"
EP2869970B1 (en) * 2012-07-06 2019-04-24 Koki Holdings Co., Ltd. Backpack-type power supply
PT2819207T (pt) 2013-06-25 2017-11-15 Wolf Outils Combinação entre sistema de transporte, bateria e equipamento a ser accionado
US9893329B2 (en) * 2014-07-04 2018-02-13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ower supply device
DE102014225998A1 (de) * 2014-12-16 2016-06-16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3684A (ja) * 2010-08-20 2012-03-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
JP2016018602A (ja) * 2014-07-04 2016-0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28011B2 (en) 2021-09-21
EP3624212B1 (de) 2023-07-19
US20200091476A1 (en) 2020-03-19
EP3624212A1 (de) 2020-03-18
CN110911598A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1598B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JP5739617B2 (ja) ハウジングカバーに電子監視装置を一体化して設けた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EP2509169B1 (en) Vehicle-side connector
US9090172B2 (en) Charging stations for use in charg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741474B2 (en) Battery assembly
RU2563341C2 (ru) Блок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JP6675349B2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US20180054050A1 (en) Weather resistant floor box with draining chamber
EP1759930B1 (en) Resin-molded structural body having water-stop structure in wire harness path
EP1580845B1 (en) Terminal device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20090039987A1 (en) Switching Device Module
CN107069596B (zh) 保护器
RU218618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компактного блока насоса и фильтра для бассейнов
JP7168538B2 (ja) 電気接続箱
US5180310A (en) Automotive jumper cable apparatus
KR200238886Y1 (ko) 접지선 인입구 캡
US20230070585A1 (en) Splash-proof charging port housing for an elecrically drivable motor vehicle
JP5242294B2 (ja) 車両用の電気接続箱
CN117188421B (zh) 水下清洁机器人
JP2000023332A (ja) 収容ブロックの排水構造
CN215418436U (zh) 一种电池包插拔式装置及电动工具
KR102140461B1 (ko) 배수 및 방진 기능을 하는 드레인 홀이 구비된 bdu
CN219892289U (zh) 面壳组件及储能电源
KR200377722Y1 (ko) 식기세척기
KR100601589B1 (ko) 공동주택 단지내의 케이블보호 파형관의 우수유입차단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