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1594A -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1594A
CN110911594A CN201811074071.0A CN201811074071A CN110911594A CN 110911594 A CN110911594 A CN 110911594A CN 201811074071 A CN201811074071 A CN 201811074071A CN 110911594 A CN110911594 A CN 110911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body
arc
connection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40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毓群
赵丰刚
蔡圣添
黄仰枝
陈传炼
刘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40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1594A/zh
Priority to JP2019101253A priority patent/JP2020047581A/ja
Priority to EP19187038.5A priority patent/EP3624220A1/en
Priority to US16/517,448 priority patent/US11050124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911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主体部。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一电池,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二电池。第一主体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主体部沿横向的同一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纵向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缝隙。第一主体部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缝隙连通。汇流组件包括所述的汇流构件。电池模组包括所述的汇流组件和多个电池。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多个电池以及汇流构件,汇流构件连接于所述多个电池以实现所述多个电池的电连接。然而,在现有的电池模组中,汇流构件通常包括连接部和主体部,连接部为多个且间隔布置,各连接部连接于电池;主体部连接所述多个连接部。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膨胀,导致连接部收到拉伸应力的作用;拉伸应力会集中在连接部与主体部的连接处,容易造成汇流构件在所述连接处开裂,影响汇流构件的过流能力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其能分散汇流构件上的应力,避免汇流构件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主体部。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一电池,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二电池。第一主体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主体部沿横向的同一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纵向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缝隙。第一主体部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缝隙连通。
第一连接部在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连接部在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第一缝隙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三表面,第三表面沿着第一缺口的边缘设置。第三表面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一弧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
第一弧形段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直径大于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间距。
第三表面还包括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第二弧形段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一弧形段,且第二弧形段相对于第一表面朝靠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倾斜。第三弧形段连接第二表面和第一弧形段,第三弧形段相对于第二表面朝远离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倾斜,且第三弧形段的弧长小于第二弧形段的弧长。
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平板区和第一弯折区,第一平板区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电池,第一弯折区连接第一平板区和第一主体部;第一平板区和第一主体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一弯折区相对于第一主体部朝靠近第一平板区的方向弯折。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平板区和第二弯折区,第二平板区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二电池,第二弯折区连接第二平板区和第一主体部;第二平板区和第一主体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二弯折区相对于第一主体部朝靠近第二平板区的方向弯折。
汇流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三电池。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第三电池被配置为沿纵向排列;第一主体部还连接于第三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主体部沿横向的同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和所述的汇流构件;电池为多个并沿纵向依次排列;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电池,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电池。
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构件、第二汇流构件以及绝缘体。第一汇流构件为前述的汇流构件。第二汇流构件包括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和第二主体部;第四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四电池,第五连接部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五电池,第二主体部连接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通过绝缘体绝缘设置。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四电池、第三电池及第五电池被配置为沿纵向排列。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电池以及所述的汇流组件。电池为多个并沿纵向依次排列。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电池,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电池,第三连接部连接于第三电池,第四连接部连接于第四电池,第五连接部连接于第五电池;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四电池、第三电池及第五电池沿纵向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汇流构件的主体部设置有缺口,缺口与连接部之间的缝隙连通。当电池膨胀时,缝隙沿纵向的宽度增大,同时,连接部所受到的拉伸应力会向主体部的位于缺口处的部分集中。与连接部相比,主体部在纵向上具有较大的宽度,而利用主体部在纵向上的可延展性,可有效地将电池膨胀带来的应力分散。同时,缺口还可增大受力面积,有助于应力的分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3为电池与汇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汇流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汇流组件的第一汇流构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第一汇流构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汇流组件的第一汇流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第一汇流构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汇流组件的第一汇流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第一汇流构件的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汇流构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池 5第三汇流构件
11第一电池 6端板
12第二电池 7侧板
13第三电池 8线束板
14第四电池 G1第一缝隙
15第五电池 G2第一缺口
16第六电池 G3第二缝隙
2第一汇流构件 G4第二缺口
21第一连接部 S1第一表面
211第一平板区 S2第二表面
212第一弯折区 S3第三表面
22第二连接部 S31第一弧形段
221第二平板区 S32第二弧形段
222第二弯折区 S33第三弧形段
23第一主体部 S34第四弧形段
24第三连接部 P凹部
25第六连接部 T1正极端子
3第二汇流构件 T2负极端子
31第四连接部 X横向
32第五连接部 Y纵向
33第二主体部 Z高度方向
4绝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电池模组包括电池1、汇流组件、端板6、侧板7和线束板8。
电池1可为棱柱形的锂离子电池,且在顶部具有突出两个电极端子,即正极端子T1和负极端子T2。电池1为多个并沿纵向Y依次排列。端板6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沿纵向Y的两端,侧板7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沿横向X的两侧,端板6和侧板7焊接在一起并形成矩形的框架。所述多个电池1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框架。线束板8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1的上侧。汇流组件固定于线束板8且包括多个汇流构件,汇流构件将所述多个电池1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线束板8通过汇流构件采集各电池1的信息,例如电流、电压等。
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的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构件2、第二汇流构件3和第三汇流构件5。第一汇流构件2、第二汇流构件3和第三汇流构件5均为一体式的板状构件。
第一汇流构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一主体部23,第一连接部2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一电池11,第二连接部2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二电池12,第一主体部23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位于第一主体部23沿横向X的同一侧。
第一连接部21可连接于第一电池11的正极端子T1,第二连接部22可连接于第二电池12的负极端子T1,而由于第一主体部23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以第一汇流构件2将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串联。可替代地,第一汇流构件2也可将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并联。
在装配电池模组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堆叠电池1;而由于装配误差,所以相邻电池1之间可能会在高度方向Z上存在高度差。如果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直接相连,那么当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之间存在高度差时,会影响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电池11的焊接强度或者第二连接部22与第二电池12的连接强度,导致虚焊,影响第一汇流构件2的过流能力。因此,优选地,参照图4,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沿纵向Y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缝隙G1。在焊接时,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均可独立地上下弯曲,从而吸收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之间的高度差,保证连接强度和过流能力。
电池1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膨胀,膨胀时,相邻的两个电池1的电极端子的距离可能会增大。具体地,当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膨胀时,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会受到相反方向的拉伸应力,导致第一缝隙G1沿纵向Y的宽度增大。第一缝隙G1的宽度增大时,拉伸应力会集中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主体部23的连接处以及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一主体部23的连接处,第一汇流构件2容易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开裂。
而在本申请中,参照图5至图10,第一主体部23设置有第一缺口G2,第一缺口G2与第一缝隙G1连通。当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膨胀时,第一缝隙G1沿纵向Y的宽度增大,同时,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受到的拉伸应力会向第一主体部23的位于第一缺口G2处的部分集中。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相比,第一主体部23在纵向Y上具有较大的宽度,而利用第一主体部23在纵向Y上的可延展性,可有效地将电池膨胀带来的应力分散。同时,第一缺口G2还可增大受力面积,有助于应力的分散。
可通过冲压或裁切等工艺在第一汇流构件2上加工出第一缝隙G1和第一缺口G2。
参照图6,第一连接部21在靠近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S1,第二连接部22在靠近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S2,第一缝隙G1位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第一主体部23包括第三表面S3,第三表面S3沿着第一缺口G2的边缘设置。第一汇流构件2可由等厚度的金属板制成,所以第一表面S1、第二表面S2和第三表面S3均平行于高度方向Z。
第三表面S3包括第一弧形段S31,第一弧形段S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第一弧形段S31的两端分别经由两个第四直线段S34间接连接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其中,第四直线段S34为平面。当然,可替代地,第一弧形段S31的两端也可直接连接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
第一弧形段S31沿高度方向Z的投影为弧线。第一弧形段S31能够传递应力,使应力的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力集中,降低第一汇流构件2失效的概率。
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为平面且相互平行。优选地,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均垂直于纵向Y。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的间距D2为定值。
参照图7和图8,优选地,第一弧形段S31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直径D1大于第一表面S1到第二表面S2的间距D2。可在第一主体部23上冲切出一个大直径的圆形孔,进而在第一主体部23上形成第一缺口G2,同时,第一主体部23在第一缺口G2的周围形成第一弧形段S31。将第一弧形段S31设置为圆弧面,可以使应力沿着圆弧面的法向疏散,从而降低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增大所述圆弧面的直径D1,还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有助于应力的分散。
参照图9和图10,第三表面S3还包括第二弧形段S32和第三弧形段S33,第二弧形段S32和第三弧形段S33均为弧形面。第二弧形段S32连接第一表面S1和第一弧形段S31,且第二弧形段S32相对于第一表面S1朝靠近第二连接部22的方向倾斜;第三弧形段S33连接第二表面S2和第一弧形段S31,第三弧形段S33相对于第二表面S2朝远离第一连接部21的方向倾斜,且第三弧形段S33的弧长小于第二弧形段S32的弧长。通过设置第二弧形段S32和第三弧形段S33可以进一步增大应力分布范围,改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失效。
第一连接部21包括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弯折区212,第一平板区21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一电池11的电极端子,第一弯折区212连接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主体部23;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主体部23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一弯折区21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23朝靠近第一平板区211的方向弯折。当电池模组在遭遇震动时,第一电池11可能会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而第一弯折区212可以发生弹性变形,吸收第一电池11在高度方向Z上的位移,从而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主体部23的连接处开裂。
同样地,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二平板区221和第二弯折区222,第二平板区22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二电池12,第二弯折区222连接第二平板区221和第一主体部23;第二平板区221和第一主体部23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二弯折区22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23朝靠近第二平板区221的方向弯折。当电池模组在遭遇震动时,第二弯折区222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在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一主体部23的连接处开裂。
参照图3至图10,汇流构件2还包括第三连接部24和第六连接部25,第三连接部24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三电池13的电极端子,第六连接部25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六电池16的电极端子。第一电池11、第二电池12、第三电池13及第六电池16沿纵向Y排列。第一主体部23还连接于第三连接部24和第六连接部25,且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三连接部24及第六连接部25位于第一主体部23沿横向X的同一侧。优选地,第二电池12和第三电池13之间设有其它的电池1。
第三连接部24和第六连接部25沿纵向Y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缝隙G3。在焊接时,第三连接部24和第六连接部25均可独立地上下弯曲,从而吸收第三电池13和第六电池16之间的高度差,保证连接强度和过流能力。
第一主体部23设置有第二缺口G4,第二缺口G4与第二缝隙G3连通。第二缺口G4能够有效地将电池膨胀带来的应力分散,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开裂。
第二汇流构件3包括第四连接部31、第五连接部32和第二主体部33;第四连接部3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四电池14,第五连接部3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五电池15,第二主体部33连接第四连接部31和第五连接部32。参照图3,第四连接部31可连接于第四电池14的负极端子T2,第五连接部32可连接于第五电池15的正极端子T1,而由于第二主体部33连接第四连接部31和第五连接部32,所以第二汇流构件3将第四电池14和第五电池15串联。
第四连接部31可为多个并沿纵向Y间隔布置,各第四连接部31均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第四电池14。同样地,第五连接部32可为多个并沿纵向Y间隔布置,各第五连接部32均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第五电池15。
第一电池11、第二电池12、第四电池14、第三电池13、第六电池16及第五电池15沿纵向Y依次排列。由于第二电池12和第三电池13被第四电池14隔开,所以第一主体部23需要跨越第四电池14;同样地,第四电池14和第五电池15被第三电池13和第六电池16隔开,所以第二主体部33需要跨越第三电池13和第六电池16。
第一主体部23跨越第四电池14时,容易与第二主体部33接触,同样地,第二主体部33跨越第三电池13和第六电池16时,也容易与第一主体部23接触,第一主体部23和第二主体部33接触时可能会造成短路。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之间设置绝缘体4,将第一主体部23和第二主体部33绝缘设置,避免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导通。
为节省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在横向X上占用的空间,优选地,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沿高度方向Z上下布置。参照图4,沿高度方向Z,第一主体部23和第二主体部33部分重叠,而绝缘体4将第一主体部23和第二主体部33的重叠部分隔开。为了满足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绝缘体4的边缘应超出第二主体部33与第一主体部23之间的重叠区域,优选地,绝缘体4的边缘至少超出所述重叠区域2mm。绝缘体4包括绝缘耐压和粘接聚合的功能,且绝缘体4的两个表面分别粘接于第一主体部23和第二主体部33。
第三汇流构件5可为多个,第一汇流构件2、第二汇流构件3和第三汇流构件5将所有电池1连接在一起。
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汇流构件可连接间隔的电池1,而通过对汇流构件的合理搭配,能够实现电池模组内部电路连接的多样化,满足电池模组对多变电路的需求。
另外,通过合理的布置汇流构件,还可以使电池模组的正负输出极位于同一侧,实现电池模组的同侧输出,简化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结构。
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四连接部31、第三连接部24、第六连接部25及第五连接部32沿纵向Y依次间隔布置。
在电池模组中,所有电池1的电极端子应该在一个平面内(不考虑装配误差),而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沿高度方向Z上下布置,所以需要对第一汇流构件21或第二汇流构件22进行弯折,以满足配合要求。例如,第一连接部21朝向第二主体部33弯折并形成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弯折区212,第一弯折区212可以弥补第一汇流构件21和第二汇流构件22之间的高度差,满足配合要求。同样地,第二连接部22、第三连接部24和第六连接部25也可采用相同的弯折结构。
参照图8,在增大第一缺口G2的直径D1时,会减小第一主体部23的位于第一缺口G2外侧的部分的最小宽度D3,影响第一汇流构件2的过流能力;在电流经过时,第一主体部23可能在局部产生高温并熔断,导致第一汇流构件2失效。因此,参照图10,优选地,第一主体部213的第三表面S3还包括第二弧形段S32和第三弧形段S33。由于第二弧形段S32相对于第一表面S1朝靠近第二连接部22的方向倾斜,所以第一主体部23的位于第一缺口G2外侧的部分的宽度不会减小,保证过流面积。另外,沿纵向Y,第一主体部23在第三弧形段S33的一侧具有较大的宽度,因此,即使第三弧形段S33相对于第二表面S2朝远离第一连接部21的方向倾斜,只要通过合理的调整第三弧形段S33的弧长和倾斜角度,就可以保证第一主体部23在第三弧形段S33的一侧的过流面积,不会出现熔断现象。
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四连接部31、第三连接部24、第六连接部25及第五连接部32均设有识别孔,用于焊接时的定位。
参照图4,可通过冲压第一主体部23,在第一主体部23上形成多个凹部P。线束板8上可设置凸起,凸起延伸到一个凹部P内,从而将第一汇流构件2固定到线束板8。线束板8还可以通过一个镍片连接到另一个凹部P的底壁,所述镍片可将电池1的电流、电压的信息传输到线束板8。
在本申请的电池模组的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2,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可为相同的构件。
第一汇流构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一主体部23,第一连接部2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一电池11,第二连接部2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二电池12,第一主体部23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位于第一主体部23沿横向X的同一侧。
第二汇流构件3包括第四连接部31、第五连接部32和第二主体部33;第四连接部31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第四电池14,第五连接部32可通过焊接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五电池15,第二主体部33连接第四连接部31和第五连接部32。第一电池11、第二电池12、第四电池14及第五电池15沿纵向Y依次排列。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汇流构件2和第二汇流构件3不重叠。
参照图11,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沿纵向Y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缝隙G1。在焊接时,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均可独立地上下弯曲,从而吸收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之间的高度差,保证连接强度和过流能力。
第一主体部23设置有第一缺口G2,第一缺口G2与第一缝隙G1连通。当第一电池11和第二电池12膨胀时,第一缝隙G1沿纵向Y的宽度增大,同时,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受到的拉伸应力会向第一主体部23的位于第一缺口G2处的部分集中。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相比,第一主体部23在纵向Y上具有较大的宽度,而利用第一主体部23在纵向Y上的可延展性,可有效地将电池膨胀带来的应力分散。同时,第一缺口G2还可增大受力面积,有助于应力的分散。
参照图12,第一连接部21在靠近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S1,第二连接部22在靠近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S2,第一缝隙G1位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第一主体部23包括第三表面S3,第三表面S3沿着第一缺口G2的边缘设置。第一汇流构件2可由等厚度的金属板制成,所以第一表面S1、第二表面S2和第三表面S3均平行于高度方向Z。
第三表面S3包括第一弧形段S31,第一弧形段S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第一弧形段S31沿高度方向Z的投影为弧线。第一弧形段S31能够传递应力,使应力的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力集中,降低第一汇流构件2失效的概率。
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为平面且相互平行。优选地,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均垂直于纵向Y。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的间距D2为定值。
优选地,第一弧形段S31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直径D1大于第一表面S1到第二表面S2的间距D2。可在第一主体部23上冲切出一个大直径的圆形孔,进而在第一主体部23上形成第一缺口G2,同时,第一主体部23在第一缺口G2的周围形成第一弧形段S31。将第一弧形段S31设置为圆弧面,可以使应力沿着圆弧面的法向疏散,从而降低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增大所述圆弧面的直径D1,还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有助于应力的分散。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一主体部(23);
第一连接部(21)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一电池(11),第二连接部(22)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二电池(12);
第一主体部(23)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且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位于第一主体部(23)沿横向(X)的同一侧;
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沿纵向(Y)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缝隙(G1);
第一主体部(23)设置有第一缺口(G2),第一缺口(G2)与第一缝隙(G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部(21)在靠近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S1),第二连接部(22)在靠近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S2),第一缝隙(G1)位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
第一主体部(23)包括第三表面(S3),第三表面(S3)沿着第一缺口(G2)的边缘设置;
第三表面(S3)包括第一弧形段(S31),第一弧形段(S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为平面且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段(S31)为圆弧面,且所述圆弧面的直径大于第一表面(S1)到第二表面(S2)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三表面(S3)还包括第二弧形段(S32)和第三弧形段(S33);
第二弧形段(S32)连接第一表面(S1)和第一弧形段(S31),且第二弧形段(S32)相对于第一表面(S1)朝靠近第二连接部(22)的方向倾斜;
第三弧形段(S33)连接第二表面(S2)和第一弧形段(S31),第三弧形段(S33)相对于第二表面(S2)朝远离第一连接部(21)的方向倾斜,且第三弧形段(S33)的弧长小于第二弧形段(S32)的弧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部(21)包括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弯折区(212),第一平板区(211)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电池(11),第一弯折区(212)连接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主体部(23);第一平板区(211)和第一主体部(23)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一弯折区(21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23)朝靠近第一平板区(211)的方向弯折;
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二平板区(221)和第二弯折区(222),第二平板区(221)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二电池(12),第二弯折区(222)连接第二平板区(221)和第一主体部(23);第二平板区(221)和第一主体部(23)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二弯折区(22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23)朝靠近第二平板区(221)的方向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构件,其特征在于,
汇流构件(2)还包括第三连接部(24),第三连接部(24)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三电池(13);
第一电池(11)、第二电池(12)和第三电池(13)被配置为沿纵向(Y)排列;
第一主体部(23)还连接于第三连接部(24),且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第三连接部(24)位于第一主体部(23)沿横向(X)的同一侧。
8.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1)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构件;
电池(1)为多个并沿纵向(Y)依次排列;
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第一电池(11),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第二电池(12)。
9.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构件(2)、第二汇流构件(3)以及绝缘体(4);
第一汇流构件(2)为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构件;
第二汇流构件(3)包括第四连接部(31)、第五连接部(32)和第二主体部(33);第四连接部(31)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四电池(14),第五连接部(32)被配置为连接到电池模组的第五电池(15),第二主体部(33)连接第四连接部(31)和第五连接部(32);
第一主体部(23)和第二主体部(33)通过绝缘体(4)绝缘设置;
第一电池(11)、第二电池(12)、第四电池(14)、第三电池(13)及第五电池(15)被配置为沿纵向(Y)排列。
10.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1)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流组件;
电池(1)为多个并沿纵向(Y)依次排列;
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第一电池(11),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第二电池(12),第三连接部(24)连接于第三电池(13),第四连接部(31)连接于第四电池(14),第五连接部(32)连接于第五电池(15);
第一电池(11)、第二电池(12)、第四电池(14)、第三电池(13)及第五电池(15)沿纵向(Y)排列。
CN201811074071.0A 2018-09-14 2018-09-14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Pending CN1109115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4071.0A CN110911594A (zh) 2018-09-14 2018-09-14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JP2019101253A JP2020047581A (ja) 2018-09-14 2019-05-30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バスバー部材と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
EP19187038.5A EP3624220A1 (en) 2018-09-14 2019-07-18 Battery module, busbar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US16/517,448 US11050124B2 (en) 2018-09-14 2019-07-19 Battery module, busbar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4071.0A CN110911594A (zh) 2018-09-14 2018-09-14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1594A true CN110911594A (zh) 2020-03-24

Family

ID=6743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4071.0A Pending CN110911594A (zh) 2018-09-14 2018-09-14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0124B2 (zh)
EP (1) EP3624220A1 (zh)
JP (1) JP2020047581A (zh)
CN (1) CN1109115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2627A (zh) * 2022-12-16 2023-03-2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6296A (zh) 2018-10-26 2020-05-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电池模块的汇流条和电池模块
EP3855560B1 (en) * 2019-12-03 2022-10-1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3644385B (zh) * 2021-08-13 2023-01-31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模组组装方法、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114914636A (zh) * 2022-05-17 2022-08-16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1800A (ja) * 2014-11-05 2016-05-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60172649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pack interconnection system
WO2016157268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US20170062789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CN206312982U (zh) * 2016-12-15 2017-07-0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结构
US20170235770A1 (en) * 2016-02-17 2017-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storing containers in a database based on priorities of the containers
CN208819940U (zh) * 2018-09-14 2019-05-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3827B2 (ja) * 2005-09-21 2010-09-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
US20090023305A1 (en) * 2007-07-17 2009-0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ple use electric current connector assembly for vehicles
KR101015834B1 (ko) * 2009-01-06 2011-02-23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CN102308433B (zh) * 2009-03-31 2014-04-1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JP2011210710A (ja) * 2010-03-12 2011-10-2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243689A (ja) * 2011-05-23 2012-12-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装置、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バスバー
DE102012217368A1 (de) * 2012-09-26 2014-03-27 Robert Bosch Gmbh Verbindungselement in Omega-Form zu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von Batteriezellen eines Batteriemoduls
JP6062266B2 (ja) * 2013-01-30 2017-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KR101794096B1 (ko) * 2013-04-16 2017-11-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버스 바를 가지는 이차 전지 모듈
JP6020922B2 (ja) * 2013-05-08 2016-11-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5099759A (ja) * 2013-11-20 2015-05-28 株式会社東芝 組電池用バスバーおよび組電池
KR102211369B1 (ko) 2014-03-19 2021-02-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JP6346017B2 (ja) * 2014-07-18 2018-06-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0403875B2 (en) * 2015-04-14 2019-09-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sbar assembly for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EP3154107B1 (en) 2015-10-06 2018-09-12 Samsung SDI Co., Ltd. Busbar
KR102468334B1 (ko) * 2015-11-04 2022-1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EP3226342B1 (en) * 2016-04-01 2020-12-16 Samsung SDI Co., Ltd. Cell connection unit
DE102016121265A1 (de) * 2016-11-07 2018-05-09 Elringklinger Ag Zellkontaktierungssystem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Vorrichtung
JP6581959B2 (ja) * 2016-12-19 2019-09-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用導体モジュール
WO2018139350A1 (ja) * 2017-01-30 2018-08-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6693480B2 (ja) * 2017-06-22 2020-05-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端子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1800A (ja) * 2014-11-05 2016-05-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60172649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pack interconnection system
WO2016157268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US20170062789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US20170235770A1 (en) * 2016-02-17 2017-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storing containers in a database based on priorities of the containers
CN206312982U (zh) * 2016-12-15 2017-07-0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结构
CN208819940U (zh) * 2018-09-14 2019-05-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2627A (zh) * 2022-12-16 2023-03-2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CN115832627B (zh) * 2022-12-16 2023-12-29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47581A (ja) 2020-03-26
US11050124B2 (en) 2021-06-29
US20200091487A1 (en) 2020-03-19
EP3624220A1 (en) 202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1594A (zh) 电池模组及其汇流构件和汇流组件
KR101050318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US876529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terminal junction and prong
EP2312675B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de and terminal
CN106663773B (zh) 电极构件及集电板、电池组
US10044019B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short-circuit connection member
KR101056426B1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모듈
US922500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fuse unit
KR100542238B1 (ko) 전지 모듈
US859207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1033808B (zh) 电池层叠体
EP3745523B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utomobile
US10833373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1714646A (zh) 电池组
JP2023145802A (ja) バスバーおよび電池積層体
US20210408642A1 (en) Battery module
US11196128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US20140349163A1 (en) Battery pack
CN109980143B (zh) 蓄电装置
KR20100000888A (ko) 물리적 접촉방식에 기반한 전지셀 접속부재
EP367523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EP2833432A2 (en) Battery pack
CN107204419B (zh) 二次电池
CN111512467B (zh) 电池组
KR20190068253A (ko) 배터리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