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1459B -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1459B
CN110911459B CN201911105687.4A CN201911105687A CN110911459B CN 110911459 B CN110911459 B CN 110911459B CN 201911105687 A CN201911105687 A CN 201911105687A CN 110911459 B CN110911459 B CN 110911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ight
layer
color conversion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56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1459A (zh
Inventor
段炼
叶中华
张兆超
李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gsu Suner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gsu Sune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gsu Suner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1056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1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1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1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属于发光装置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为叠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控制回路层、蓝光OLED器件层、第一缓冲层、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第二缓冲层和封装层;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包括光取出功能区、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绿光色转换功能区,红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色转换材料为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主体材料吸收蓝光器件的发出的蓝光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客体材料,从而激发客体材料发光最后形成绿、红和蓝三色器件。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RGB三基色器件的corss‑talk和色彩偏移问题;并且能够降低器件制作成本,提高器件寿命,有利于提高发光装置制造性价比。

Description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属于发光装置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光色转换技术制造地全色有机电致发光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OLED显示技术已经在手机、电视、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无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宽、可实现由蓝光区到红光区的全彩色显示、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并易实现大面积和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因而在过去的一些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发光装置件领域的研究早已不限于学术界,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的电子大公司以及化学公司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金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呈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齐头并进的局面,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正在飞速迈向产业化。现阶段,OLED发展的一个重点是在保证OLED显示强烈的色彩刺激性、动态范围广、高亮度、长寿命、工作稳定可靠的等优点的基础上降低其制备成本。
现有技术中,全色OLED发光装置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制作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对像素矩阵上不同的OLED发光器件直接施加电场,从而获得独立的红绿蓝发光的“红绿蓝三原色发光方式”;第二种是利用不同色彩的滤光膜切割背景白色OLED发光器件所产生的OLED发光,从而获得红绿蓝三基色发光的“白光加滤光片方式”;第三种是通过光色转换膜吸收背景紫外、蓝色、浅蓝色或白色OLED发光器件中的有效OLED发光组分,将其中高能量的蓝色发光转化成为低能量的绿光或红光,从而获得红绿蓝三色发光的“光色转化方式”。
和前面两种全色OLED发光装置制造方式比较,光色转换方式在生产制造发光装置件时易于提高发光装置制造的性价比。同时可以提供朗伯体像素的发光,使得OLED发光装置视觉上更有美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采用光色转换方式制作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具体结合了电致发光技术和光致发光技术,通过引入光色转换材料,将蓝光像素转换为红光像素和绿光像素,从而形成RGB三色OLED器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光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区,每个发光子像素区由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和蓝发光像素单元区共同组成,该装置为叠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控制回路层、蓝光OLED器件层、第一缓冲层、光取出(CPL或称为盖帽层)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第二缓冲层和封装层;
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包括: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设置于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设置于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绿光色转换功能区;
所述绿光色转换功能区采用绿光光色转换材料,所述红光色转换功能区采用红光光色转换材料,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均采用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
具体说,所述的设置于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和设置于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绿光色转换功能区中,主体材料吸收蓝光器件发出的蓝光能量,然后将能量通过主客体传递方式传递给客体材料,从而激发客体材料发光,最后形成绿光、红光和蓝光三色器件,所述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的吸收光谱和蓝光OLED器件的EL光谱具有重叠,且主体材料的发射光谱和客体材料的吸收光谱具有重叠。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可以选择单组分材料或者双组分材料,客体材料为传统荧光材料或者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为单组分,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为双组分,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9~9:1,优选3:7~7:3;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的其中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双组分,所述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9~9:1,优选3:7~7:3;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其中另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单组份,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独立的选自下述通式(h1)至式(h27)中的一种或者二种的组合;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3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41
式(h1)中,X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氮原子或C-Y,各个X相同或者不同,与其它基团键合时,X表示为碳原子,Y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原子、氰基、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30的芳基、C2-C30的杂芳基、或者通式(h9)所示结构,相邻的Y之间还可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通式(h1)~通式(h8)和通式(h10)~通式(h27)中,R1~R22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1~R22分别独立地为通式(h9)所示结构,R1~R22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还可以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优选的,上述的Y和R1~R22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42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通式(h9)中,所述Ra、Rb和Rc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
优选的,上述的Ra、Rb、Rc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52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独立的优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二种的组合: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5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61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客体材料独立选自下述通式(d1)~通式(d25)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62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71
通式(d1)~通式(d25)中,R’1~R’28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1~R28分别独立地为通式(h9)所示结构,R1~R28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还可以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优选的,上述的R’1~R’2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取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73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客体材料独立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72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81
本发明中所述的杂原子,通常指选自N、O、S、P、Si和Se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优选选自N、O、S。
在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优选为C6-C20芳基,更优选为由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茚基、芴基及其衍生物、荧蒽基、三亚苯基、芘基、苝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082
基和并四苯基所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具体地,联苯基选自2-联苯基、3-联苯基和4-联苯基;三联苯基包括对-三联苯基-4-基、对-三联苯基-3-基、对-三联苯基-2-基、间-三联苯基-4-基、间-三联苯基-3-基和间-三联苯基-2-基;所述萘基包括1-萘基和2-萘基;蒽基选自1-蒽基、2-蒽基和9-蒽基;所述芴基选自1-芴基、2-芴基、3-芴基、4-芴基和9-芴基;所述芴基衍生物选自9,9’-二甲基芴、9,9’-螺二芴和苯并芴;所述芘基选自1-芘基、2-芘基和4-芘基;并四苯基选自1-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和9-并四苯基。
在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作为C5-C30杂芳基优选为含氮杂芳基、含氧杂芳基、含硫杂芳基等,具体的例子可举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呋喃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及其衍生物,其中,所述咔唑基衍生物优选为9-苯基咔唑、9-萘基咔唑苯并咔唑、二苯并咔唑、或吲哚并咔唑。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蓝光OLED器件包括第一电极、至少一个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层,具体讲,该蓝光OLED器件的结构类型选自下述中的任一种:
(1)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第二电极;
(2)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第二电极;
(3)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第二电极;
上述的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且必须包括发光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柱,或者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不设置有隔离柱。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蓝光OLED器件的发光光谱位于440~470nm,优选445~465nm,蓝光OLED器件的光谱半峰宽≤60nm,优选光谱半峰宽≤30nm。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层材料为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其折射率≥1.8,且波长≥450nm处的消光系数≤0.1。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绿光色转换功能区与红光色转换功能区之间的分隔区域内填充设置有第三缓冲层,所述低第三缓冲层材料的折射率≤1.4,具体说,该第三缓冲层材料与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第一缓冲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上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滤光片层。具体来说,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层上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滤光片层,设置于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层上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滤光片层,设置于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绿光色转换功能区层上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滤光片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材料分别独立选自折射率≤1.4且波长≥450nm处的消光系数≤0.1的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具体讲,优选自金属氟化物、金属氧化物等。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技术、激光转印技术、喷墨打印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或旋涂技术制备。具体说,所述的光取出功能区材料、绿光色转换功能区中的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与红光色转换功能区中的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可以分别独立地或者同时地采用通过真空蒸镀技术、激光转印技术、喷墨打印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或旋涂技术制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其中蓝色像素单元由蓝光OLED器件自主发光,红色像素单元和绿色像素单元分别由蓝光OLED所形成的蓝光激发红色光色转换材料和绿色光色转换材料来发光,相比于红绿蓝三基色全彩发光方式以及白光加滤光片全彩发光方式而言,光色转换方式所实现的全彩OLED能够有效降低器件制作难度和成本。
另一方面,基于三基色或者白光OLED制备的发光装置而言,由于红、绿、蓝OLED发光材料的各项性能的差异性,三种颜色像素点的寿命劣化速度往往不在相同的时间线上,全色OLED显示屏必定会出现色彩偏移的劣化效果,存在色彩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红绿蓝三色像素的差异对OLED显示产业本身构成技术瓶颈,同时也对大屏显示的应用发展造成一定阻碍。通过上述光色转换技术所制备的全色OLED发光装置由于都是使用相同的蓝光OLED作为初始光源,不会出现OLED显示屏色差问题。
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采用主体客体搭配形式的荧光发光材料,能够有效的将蓝光能量转换为绿光或者红光,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同时,由于是光致发光效应,使用荧光客体材料就能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器件发光效率;进一步的,相比于传统RGB三原色器件中使用的价格昂贵的绿色和红色磷光材料,荧光材料的稳定性要好。因此,主客体荧光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器件的制作成本。
光色转换材料为主客体掺杂的荧光有机材料,在保持相同的器件效率下,有效避免了绿色和红色磷光材料的使用,在保持器件效率相同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器件的制作成本;同时,利用了荧光客体材料发光效率高和材料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器件寿命,抑制器件长时间工作时的色偏严重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传统RGB三基色器件的corss-talk和色彩偏移问题;并且能够降低器件制作成本,提高器件寿命。
另外,光色转换材料是通过激光转印技术、喷墨打印技术、丝网印刷、旋涂的方式转移到蓝光OLED发光像素点上面的,这些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成本低廉,不仅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良品率,同时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滤光片层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没有滤光片层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不设置有隔离柱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光OLED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柱);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光OLED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没有隔离柱);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表层采用微纳米阵列半球结构的AFM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回路;2、蓝光OLED器件;3、第一缓冲层;4、光取出功能区层;5、第二缓冲层;6、封装层;7、绿光光色转换功能区层;8、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层;9、蓝色滤光片层;10、绿色滤光片层;11、蓝色滤光片层;12、隔离柱;13、第三缓冲层;14、绿光OLED器件;15、红光OLED器件;2a、发射电极层;2b、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2c、透明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光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区,每个发光子像素区由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和蓝发光像素单元区共同组成,该装置为叠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控制回路层1、蓝光OLED器件层2、第一缓冲层3、光取出(CPL或称为盖帽层)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第二缓冲层5和封装层6;
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包括: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层4、设置于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绿光光色转换功能层7、设置于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层8;
所述绿光色转换功能区采用绿光光色转换材料,所述红光色转换功能区采用红光光色转换材料,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均采用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
具体说,所述的设置于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和设置于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绿光色转换功能区中,主体材料吸收蓝光器件发出的蓝光能量,然后将能量通过主客体传递方式传递给客体材料,从而激发客体材料发光,最后形成绿光、红光和蓝光三色器件,所述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的吸收光谱和蓝光OLED器件的EL光谱具有重叠,且主体材料的发射光谱和客体材料的吸收光谱具有重叠。其中,蓝光OLED器件的光谱峰值为440~470nm,优选445~465nm,蓝光OLED器件的光谱半峰宽≤60nm,优选光谱半峰宽≤30nm。
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可以选择单组分材料或者双组分材料,客体材料为传统荧光材料或者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
具体说,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可以为单组分,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
具体说,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也可以为双组分,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9~9:1,优选3:7~7:3;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
具体说,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的其中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双组分,所述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9~9:1,优选3:7~7:3;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其中另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单组份,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优选3%~10%。
具体说,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结构参见图2,在控制回路层1上面设置有蓝光OLED器件层2,在蓝色发光器2上方覆盖有第一缓冲层3,在第一缓冲层3上在蓝光发光像素单元区相对应的发光区域覆盖有光取出功能层4,同时在绿光发光像素单元区相对应的发光区域覆盖有绿光光色转换功能层7,在红光发光像素单元区相对应的发光区域覆盖有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层8,以及分别设置在光取出功能层4上的蓝色滤光片层9、在绿光光色转换功能层7上的绿色滤光片层10、在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层9上的红色滤光片层11。同时,所述绿光色转换功能层7与红光色转换功能层8之间的分隔区域内填充设置有第三缓冲层13。接着,在蓝色滤光片层9、绿色滤光片层10和红色滤光片层11上方覆盖有第二缓冲层5。最后,在第二缓冲层5的上方覆盖有封装层6。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结构也可参见图3,其中,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的蓝、绿和红各个发光像素单元区相对应位置也可以均不覆盖有滤光片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参见图2、3和5,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柱12,或者参见图4和6,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不设置有隔离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控制回路层可以采用AM驱动或PM驱动方式,当发光装置采用AM驱动时,TFT控制回路需要和其中一组电极连接,每一个TFT回路控制一个像素发光单元,通过开关形式控制像素的发光;当发光装置采用PM驱动时,发光装置的像素发光则通过脉冲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缓冲层3和第二缓冲层5的材料分别独立选自折射率≤1.4且波长≥450nm处的消光系数≤0.1的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优选自金属氟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在本实施例1中优选使用LiF作为缓冲层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层材料为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其折射率≥1.8,且波长≥450nm处无吸收;在本实施例1中优选使用CP-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TFE封装层6所用的材料应具备能够有效地防止氧、低分子量组分和水分渗透进入OLED,以提高整个OLED发光器件的稳定性;封装一般有两种封装方式,单层薄膜封装和多层薄膜封装;单层薄膜封装一般利用真空蒸镀技术或者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基板和器件上制备一层阻挡层来阻挡水汽和氧气的渗透;多层薄膜封装一般在聚合物基板和有机发光器件上采用多层薄膜包覆密封,也就是常用的Barix封装技术。TFE封装材料可以使用超薄玻璃、金属箔或聚合物,在本实施例1中优选采用单层薄膜封装,使用超薄玻璃和UV胶填充来封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覆盖于绿光光色转换膜层上的绿色滤光片层10以及覆盖于红光光色转换膜层上的红光滤光片层11的制作工艺可参照使用传统液晶发光装置上的滤光片膜层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这类材料通常是将所定颜料分散在光刻胶内构成,不同特性的滤光膜层的材料通常是采用常规的光刻方式制作而成,具体核心工序包括涂膜、曝光、显影、固化等内容。除了光刻方式以外,红绿蓝像素滤光片膜层还可以使用打印、凸版印刷、胶印和Nezzle印刷等工艺制成。
具体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主体材料可以选择咔唑衍生物、咔唑并环衍生物、咔唑啉衍生物、三嗪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吡嗪衍生物、哒嗪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9-9二甲基芴衍生物、9-9二苯基芴衍生物、螺芴衍生物、三芳胺衍生物、蒽衍生物、菲衍生物、邻二氮杂菲衍生物、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31
衍生物、芘衍生物、苝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氧杂蒽酮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异喹啉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吖啶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或者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二种的组合,但不限于这类化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独立的选自下述通式(h1)至式(h27)中的一种或者二种的组合;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4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51
式(h1)中,X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氮原子或C-Y,各个X相同或者不同,与其它基团键合时,X表示为碳原子,Y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原子、氰基、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30的芳基、C2-C30的杂芳基、或者二芳基胺基或二杂芳基胺基,相邻的Y之间还可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通式(h1)~通式(h8)和通式(h10)~通式(h27)中,R1~R22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1~R22分别独立地为二芳基胺基或二杂芳基胺基,R1~R22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还可以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优选的,上述的Y和R1~R22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52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通式(h9)中,所述Ra、Rb和Rc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
优选的,上述的Ra、Rb、Rc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62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客体材料独立选自下述通式(d1)~通式(d25)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6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71
通式(d1)~通式(d25)中,R’1~R’28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1~R28分别独立地为二芳基胺基或二杂芳基胺基,R1~R28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还可以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优选的,上述的R’1~R’2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取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172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客体材料可以选择吡喃双氰基衍生物、并五苯衍生物、红荧烯衍生物、二苯并二茚并芘衍生物、噻吩并吡嗪衍生物、蒽并萘衍生物、吡咯烷酮衍生物、苯并噻二唑衍生物、苯并蒽酮衍生物、联噻吩衍生物、卟啉衍生物、芘胺衍生物、蒽醌衍生物、邻苯二甲腈衍生物、二苯并吩嗪衍生物、氰基吡嗪菲衍生物、苯并异喹啉酮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喹吖啶酮衍生物、吡唑并喹喔啉衍生物、芳胺基蒽衍生物、咔唑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三唑并嘧啶衍生物、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BODIPY)衍生物,但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所述蓝光OLED器件包括第一电极、至少一个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和第二电极,本实施例具体优选结构如图5、图6所示,它由反射电极层2a、一个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层2b以及透明电极层2c构成。所述有机发光功能材料的膜层组合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且必须包括发光层。
进一步讲,上述蓝光OLED发光器件可列举如下多种构造:
(1)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第二电极;
(2)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第二电极;
(3)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第二电极;
在实施例中,蓝光OLED器件为单层蓝光OLED器件、双叠层蓝光OLED器件或者三叠层蓝光OLED器件。
上述蓝光OLED发光器件2中,蓝光发光层是由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组成,就客体材料而言,可列举出荧光类材料和磷光类材料两大类。对比荧光发光材料,磷光发光材料在发光过程中可以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从而大大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在上述蓝光OLED发光器件2中,构成上述OLED发光器件2的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不但需要具备双极性的电荷传输特性,同时需要具备恰当的能阶,可将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的激发能有效的传递到客体发光材料。这样的材料包括二苯乙烯基亚芳基衍生物、均二苯乙烯衍生物、咔唑衍生物、三芳胺衍生物、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苯并菲衍生物等。
在上述蓝光OLED发光器件2中,所述客体发光材料可以是单纯的荧光材料、磷光材料或由不同的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搭配组合而成,优选地,蓝色发光由荧光材料产生,作为用于产生蓝色发光的蓝色荧光客体材料,不但需要具备极高的荧光量子发光效率,同时还需要具备恰当的能阶,可有效的吸收主体材料激发能发光,这样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二苯乙烯胺类衍生物、芘衍生物、苯并菲衍生物、蒽衍生物、苯并噁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屈衍生物、二氮杂菲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等。还可列举出四联苯系化合物、双苯基系化合物、苯咪唑系化合物、苯并噁唑系化合物、苯并噁二唑系化合物、苯乙烯基苯化合物、丁二烯系化合物、萘二甲酰亚胺化合物、紫苏烯系化合物、醛连氮系化合物、环戊二烯系化合物、苯乙烯基胺系化合物、香豆素系化合物、芳香族二甲苯茶碱系化合物、聚苯系化合物等单独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除此之外,上述可用于OLED发光器件2中的产生蓝色发光的主客体材料还可以采用下述专利或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化合物,这些专利或专利申请包括:美国专利或专利申请:US20080193797;US20080220285;US20080128009;US20090110957;US20100295444;US20110114889;US20110042655;US20110147716;US20110284799;US20120126180;US20120112169;US2012011216;US7846558;US8173275。日本专利或专利申请:JPA2007223904;JPA2008214332;JPA2008291271;JPA2008545630;JPA2009010181;JPA2009505995;JPA2010238880;JPA2010241687;JPA201002776;JPA2011216640;JPA2012080093。国际专利或专利申请:WO12007032161;WO12007032162。
使用荧光客体时,相对于主客体材料,蓝色荧光客体材料的质量比0.1%~20%。
在上述蓝光OLED发光器件2中,蓝光发光层包含有三个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的叠层结构,相邻的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之间通过电荷产生层连接,其特点在于,易于实现OLED发光器件的长寿命和高效率。电荷产生层可以为以下几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1)n型掺杂有机层/无机金属氧化物,如Bphen:Ag/MoO3、Bphen:Li/MoO3、Alq3:Mg/WO3、BCP:Li/V2O5和BCP:Cs/V2O5;(2)n型掺杂有机层/有机层,如Alq3(八羟基喹啉铝):Li/HAT-CN;(3)n型掺杂有机层/p型掺杂有机层,如BPhen:Ag/NPB:F4-TCNQ、BPhen:Cs/NPB:F4-TCNQ、Alq3:Li/NPB:FeCl3、TPBi:Li/NPB:FeCl3和Alq3:Mg/m-MTDATA:F4-TCNQ;(4)非掺杂型,如F16CuPc/CuPc和Al/WO3/Au。
上述OLED器件中,用来制作第一电极的材料包括:具有高反射率且不透光的阳极;可以为金属,或者几种金属的合金如:Ag、Au、Pd、Pt、Ag:Au、Ag:Pd、Ag:Pt、Al:Au、Al:Pd、Al:Pt、Ag:Au、Au/Ag、Pd/Ag、Pt/Ag等,此电极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高反射率、良好的化学形态以及稳定性等特性。用来制作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以及其他类似的金属氧化物;还可以为金属或者几种金属的合金,如Al、Mg、Ca、Li、Yb、Ag、Mg:Ag、Yb:Ag、Mg/Ag、Yb/Ag、Li/Ag、Al/Ag、Ca/Ag等。此电极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透过率、良好的化学形态以及稳定性等。所述电极层可以通过气相沉积、溅射或者化学气相沉积方式制成,优选通过溅射方式制成。
上述OLED发光器件中,用来制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可任意选择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可用材料。
此处,作为电子给予有机化合物,可以使用例如N,N’,N’-四苯基-4,4’-二氨基苯基、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4,4’-二氨基联苯、2,2-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丙烷、N,N,N’,N’-四-对甲苯基-4,4’-二氨基联苯、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苯基甲烷、N,N’-二苯基-N,N’-二(4-甲氧基苯基)-4,4’-二氨基联苯、N,N,N’,N’-四苯基-4,4’-二氨基二苯基醚、4,4’-双(二苯基氨基)四苯基、4-N,N-二苯基氨基-(2-二苯基乙烯基)苯、3-甲氧基-4’-N,N-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苯、N-苯基咔唑、1,1-双(4-二-对三氨基苯基)环己烷、1,1-双(4-二-对三氨基苯基)-4-苯基环己烷、双(4-二甲基氨基-2-甲基苯基)苯基甲烷、N,N,N-三(对甲苯基)胺、4-(二-对甲苯基氨基)-4’-[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二苯乙烯、N,N,N’,N’-四苯基-4,4’-二氨基联苯、N-苯基咔唑、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对三联苯、4,4’-双[N-(2-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4,4’-双[N-(3-苊基)-N-苯基氨基]联苯、1,5-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萘、4,4’-双[N-(9-蒽基)-N-苯基氨基]联苯基苯基氨基]联苯、4,4”-双[N-(1-蒽基)-N-苯基氨基]-对三联苯、4,4’-双[N-(2-菲基)-N-苯基氨基]联苯、4,4’-双[N-(8-荧蒽基)-N-苯基氨基]联苯、4,4’-双[N-(2-芘基)-N-苯基氨基]联苯、4,4’-双[N-(2-芘基)-N-苯基氨基]联苯、4,4’-双[N-(1-蒄基)-N-苯基氨基]联苯、2,6-双(二-对甲苯基氨基)萘、2,6-双[二-(1-萘基)氨基]萘、2,6-双[N-(1-萘基)-N-(2-萘基)氨基]萘、4,4”-双[N,N-二(2-萘基)氨基]三联苯、4,4’-双{N-苯基-N-[4-(1-萘基)苯基]氨基}联苯、4,4’-双[N-苯基-N-(2-芘基)氨基]联苯、2,6-双[N,N-二-(2-萘基)氨基]芴、或4,4”-双(N,N-二-对甲苯基氨基)三联苯,或芳基胺化合物如双(N-1-萘基)(N-2-萘基)胺,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用作EBL层的材料,其三线态(T1)能级高于发光层EML中主体材料的T1能级,能够起到阻挡发光层EML材料能量损失的作用;EBL材料的HOMO能级介于HTL材料的HOMO能级和发光层EML主体材料的HOMO能级之间,利于空穴从正电极注入到发光层EML中,同时要求EBL材料具有高的空穴迁移率,利于空穴传输,降低器件应用功率;EBL材料的LUMO能级高于发光层EML主体材料的LUMO能级,起到电子阻挡的作用,也就是要求EBL材料具有宽的禁带宽度(Eg)。符合以上条件的EBL材料可以为三芳基胺衍生物、芴衍生物、螺芴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咔唑衍生物等。其中优选三芳基胺衍生物,如N,N-二(4-(二苯并[b,d]呋喃-4-基)苯基)-[1,1':4',1”-三联苯]-4-胺;螺芴衍生物,如N-([1,1'-二苯基]-4-基)-N-(9,9-二甲基-9H-呋喃-2-基)-9,9'-螺二[芴]-2-胺;二苯并呋喃衍生物,如N,N-二([1,1'-联苯]-4-基)-3'-(二苯并[b,d]呋喃-4-基)-[1,1'-联苯基]-4-胺,但不限于此。
为了降低蓝光OLED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改善OLED发光器件的性能,通常做法是向OLED发光器件的空穴注入层中加入P型掺杂材料,来提高载流子的传导性。可作为P型掺杂材料使用的P型掺杂材料包括:(1)有机材料,如2,3,4,5,6-四氟-7,7’,8,8’-四氰二甲基对苯醌(F4-TCNQ);(2)无机材料,如MoO3、V2O5、Re2O7、FeCl3和WO3等。
在上述蓝光OLED器件2中,用来制作电子注入层的材料可以在具备电子传输特性OLED的材料中任意选择使用。这样的材料可以列举为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络合物、各种金属络合物、三唑衍生物、2,4-双(9,9-二甲基-9H-芴-2-基)-6-(萘-2-基)-1,3,5-三嗪(CAS号:1459162-51-6)等三嗪衍生物、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并[d]咪唑(CAS号:561064-11-7,俗称LG201)等咪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碳化二亚胺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硅基化合物衍生物等。
一些无机的金属化合物材料也可以作为蓝光OLED器件2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材料使用,例如可列举出LiF,CsF,Cs2CO3,LiN,Cs3N等材料。
为了使蓝光OLED器件2获得低电压驱动效果,蓝光OLED器件2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通常采用N型掺杂的结构形态,可作为N型掺杂使用的材料可列举出低功函数的金属材料,譬如Li,Cs,K,Yb等,亦包括Ag掺杂的含邻菲罗啉或联吡啶等配位性传输材料、还可以列举一些金属材料氧化物,氟化物,或氮化物等,譬如Li2O,CsF,Li3N,CsN等。
实施例1
在控制回路1上,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制作了ITO(7nm)/Ag(100nm)/ITO(7nm)厚度的反射电极层2a,其膜阻抗9Ω/□。随后对反射电极层2a进行了图案工艺加工,并在加工完成的反射电极上制作第一电极隔离柱和第二电极隔离柱,其中第一电极隔离柱为梯形结构,第二梯形隔离柱为倒梯形结构。所有的反射电极图案和第一电极的隔离柱的加工方法同样采用了传统液晶面板制作的光刻工艺。第一电极隔离柱和第二电极隔离柱所采用的光刻胶材料均为日本zeon株式会社生产的型号为ZPN1168的光刻胶材料。
完成电极隔离柱制作后,进入OLED发光器件制作流程。
制作好反射电极的基板需要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工艺为:10-3Pa以下的真空条件下,200℃紫外UV清洗3分钟。
本实施例1中,所述全色OLED发光装置的蓝光OLED发光器件为叠层结构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具体结构如下:
反射电极层2a(ITO(7nm)/Ag(100nm)/ITO(7nm))/空穴注入层HIT(10nm)/空穴传输层HTL(130nm)/电子阻挡层(10nm)/蓝色发光层(20nm)/连接层(5nm)/蓝光发光层(20nm)/电子传输层(35nm)/电子注入层(1nm)/透明电极层(12nm)(Ag:Mg=9:1)
制备有蓝光OLED发光单元:
真空蒸镀在下述条件下进行:使用CIC蒸镀设备(长州产业制造),在真空度10-5Pa压力下,控制蒸镀速率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11
按照以下过程进行:
a)在反射电极层2a上,空穴传输主体材料HTL和P型掺杂材料P1放在两个蒸镀源中,在真空度10-5Pa压力下,控制HTL蒸镀速率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12
控制P型掺杂材料1蒸镀速率为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13
共同混蒸得到本发明的HIT,其厚度为10nm;
b)在空穴注入层上,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蒸镀空穴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材料为HTL,厚度为60nm;
c)在空穴传输层上,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蒸镀电子阻挡层EB,其厚度为10nm;
d)在电子阻挡层上,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蒸镀发光层材料,主体材料为BH,客体材料为BD,BH和BD的质量比为97:3,厚度为20nm;
e)在发光层上,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蒸镀连接层Alq3:Li/HAT-CN,其厚度为5nm;
f)重复步骤d);
g)在发光层上,通过真空蒸镀方式蒸镀ET-1和Liq,ET-1和Liq质量比为5:5,厚度为35nm,该层作为电子传输层;
h)在电子传输层上,通过真空蒸镀方式蒸镀LiF,厚度为1nm,该层为电子注入层;
i)在电子注入层之上,通过真空蒸镀方式蒸镀真空蒸镀Ag:Mg,其质量比例为9:1,厚度为12nm,该层为透明电极层;
j)在透明电极层上面通过真空蒸镀方式蒸镀真空蒸镀80nm的LiF,形成第一缓冲层3;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2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31
(3)在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第一缓冲层3上面通过真空蒸镀方式蒸镀光取出层材料CP-1,其厚度为60nm,形成蓝光光取出层。
(4)按照图2所述结构,在上述蓝光OLED对应的绿光发光区域和红光发光区域继续制作绿色光色转换层和红色光色转换层。在本实施例1中,光色转换层为主客体掺杂形式,光色转换层通过真空蒸镀技术形成在表面均具有纳米半球结构的给体基材上。其中绿光发光色转换层中,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绿光主体材料和绿光客体材料的质量比为94:6,其厚度为40nm;红光发光色转换层中,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和红光客体材料的质量比为97:3,其厚度为40nm;然后通过激光热转印技术将覆盖有绿光光色转换层和红光光色转换层材料的给体基材对位贴附于蓝光OLED发光面的表面。然后,用激光束对给体基材进行曝光,将光色转换材料转移到蓝光发光面的表面。
(5)在完成绿色光色转换层和红色光色转换层制作后,通过真空贴附的方式在在蓝色光取出层、绿色光色转换层和红色光色转换层对应的位置上贴敷蓝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红色滤光片。
(6)随后在真空环境中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将LiF填充到蓝光光取出层、绿色光色转换层、红光光色转换层间的缝隙中,将各像素单元隔离开;
(7)随后蓝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红色滤光片层上面通过蒸镀工艺形成一层80nm的LiF层,进一步的在LiF层上通过CVD成膜方式,制作完成了500nm厚度的SiN,形成第2缓冲层5。
(8)在第二缓冲层5上,在氮气环境中进行柔性薄膜封装或者薄玻璃盖板和UV胶的填充封装,形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0:10;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85:15;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两个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47:47: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两个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28:66: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6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两个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66:28: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7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两个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66:28: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0:10。
实施例8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两个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66:28: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85:15。
实施例9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两个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66:28: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RH-2和RH-3,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两个红光主体RH-2、RH-3和红光客体RD-1的质量比为48.5:48.5:3。
实施例10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66:28: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RH-2和RH-3,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RH-2、RH-3和红光客体RD-1的质量比为29:68:3。
实施例11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66:28: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双主体材料RH-2和RH-3,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RH-2、RH-3和红光客体RD-1的质量比为68:29:3。
实施例12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4,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4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3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5,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5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4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2,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2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5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3,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3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6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4,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4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7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5,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5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8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2,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2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19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3,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3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20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G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G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G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21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绿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绿光客体材料选择GD-1,主体材料RH-1和客体材料GD-1的质量比为94:6;红光主体材料选择RH-1,红光客体材料选择RD-1,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D-1的质量比为97:3。
实施例22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没有步骤(5)过程,即在整个装置上不存在滤光片。
实施例23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没有12隔离柱。
实施例24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12的隔离柱中不覆盖有填充物。
实施例25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在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层设置滤光片层,红色和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和绿色光色转换功能区层上不设置滤光片层。
实施例26
根据实施例1的步骤完成整个全色OLED发光装置,不同点在于在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层不设置滤光片层,红色和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和绿色光色转换功能区层上设置滤光片层。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器件结构如图1所示,对比实施例的OLED发光器件为传统的三基色基结构,没有制作绿色光色转换层和红色光色转换层,也没有制作绿色滤光片层和红色滤光片层,只是将相邻的蓝光OLED器件分别换成了绿光OLED器件和红光OLED器件,其中绿光主体材料为GH-2和GH-3,绿光客体材料为磷光铱配合物GPD-1,红光主体材料为RH-4,红光客体材料为磷光铱配合物RPD-1。主体材料GH-2、GH-3和客体材料GPD-1的质量比为47:47:6,红光主体材料RH-1和红光客体材料RPD-1的质量比为97:3。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滤光片是委托加工的形式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其中红色滤光片厚度为6微米,绿色滤光片厚度为3微米,其规格尺寸为2.4寸QVGA规格。
本发明实施例1~22和对比例1分别制备的全色OLED发光装置各像素特征测试结果参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8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29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301
Figure BDA0002271214430000311
1:白场是指调整发光装置不同驱动像素的电流量,直至达到某一标准白光下的设定。
2:上述测试的效率和色坐标为器件亮度为500cd/cm2下的驱动效果。
3:LT97为器件亮度衰减到初始亮度97%时的时间。
4:器件成本以对比例1作为标准,对比例1的器件成本为100%。
5:Cross-talk:器件亮度为1nit时,由于相邻像素间存在漏电流,导致被点亮像素的相邻像素也同时点亮,导致器件色彩变差。
6:JNCD(Just Noticeable Color Difference),用来反映色彩偏移程度,数值越小说明色彩偏移越小,颜色显示越准。JNCD的计算公式如下:((4*x1/(-2*x1+12*y1+3)-4*x0/(-2*x0+12*y0+3))^2+(9*y1/(-2*x1+12*y1+3)-9*y0/(-2*x0+12*y0+3))^2)^0.5/0.038,其中(x0,y0)和(x1,y1)为色坐标值。
7:初始白场60度视偏角的JNCD计算:(x0,y0)为初始白场驱动时色坐标,为(x1,y1)初始白场60度视偏角的JNCD。白场驱动1000小时后的JNCD计算:(x0,y0)为初始白场色坐标,(x1,y1)为器件工作1000h后的白场色坐标。
从实施例1~26和对比例1的比较可以发现,采用色转换技术的OLED器件后,器件的制作成本下降10%,有效降低了器件的制作成本,这是由于荧光客体材料比磷光客体材料的成本较低,同时色转换技术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能够降低材料和工艺成本。
和对比例1相比,本发明器件的绿光和红光效率不如传统的RGB三基色器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蓝光转换为绿光和红光过程中,存在着能量转换损失;另一方面,主客体荧光发光效率也无法达到100%的荧光量子效率。
但是,从器件寿命对比上可以发现,采用色转换技术的OLED器件后,器件的寿命提升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荧光客体材料的稳定性要好于磷光材料,器件长时间工作时,产生的焦耳热使得磷光材料较弱的有机金属配位键发生解离,导致器件寿命降低。
更进步的,可以发现,采用色转换技术的OLED器件后,器件长时间工作后的色坐标变化幅度较小,使得器件长时间工作后,其色彩和显示指标稳定,有效解决了传统RGB三基色的色偏严重问题。本发明器件通过色转换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像素Cross-talk、JNCD较高和器件长时间工作的色彩偏移问题。
Cross-talk的主要来源于相邻像素间由于漏电流的存在而产生。例如,当TFT点亮蓝光像素时,由于漏电流的存在,导致相邻的绿光和红光像素发光,从而导致器件的色纯度发生偏差,使得屏幕的色度较差。传统的RGB器件结构,由于TFT的独立开关,在一定的电压下,很难避免cross-talk。而本发明器件结构的绿光和红光像素来自于蓝光通过色转换层得到,不涉及漏电流问题,因而有效避免了Cross-talk问题,有效提高了器件的色纯度。
JNCD是色彩偏移程度的一个指标,该值越小越好。传统的RGD三基色器件的JNCD大,导致色彩偏移严重。特别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增加,器件的亮度和色坐标发生明显偏移,导致器件色彩偏移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传统RGB器件存在着较强的微腔效应,使得特定出光角度的光效提高,但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增大,微腔效应会导致亮度和色坐标产生较大变化。而本发明器件中的绿光和红光通过色转换得到,有效避免了微腔效应带来的色偏问题。同时,本发明的器件工作1000小时后,JNCD变化较小,能够有效提高器件长时间工作时带来的色偏问题。
本发明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制造技术继承了传统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制作工艺中,不使用金属面罩的工艺特点,这有利于制造高精度的发光装置,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率。此外,光色转换材料通过激光转印的方式转移到蓝光OLED器件上,激光转印技术可以获得极均匀、光滑的转印膜层,且符合大尺寸制备,有利于提高全色OLED发光装置的良品率,并有利于提高大尺寸OLED发光装置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工艺制造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具有简化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良品率等方面的综合效果。可利用相对简单的生产工艺技术,制造出性价比高的拥有良好的红绿蓝三基色平衡度和效率的大尺寸全色OLED发光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21)

1.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区,每个发光子像素区由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和蓝发光像素单元区共同组成,该装置为叠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控制回路层、蓝光OLED器件层、第一缓冲层、光取出层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第二缓冲层和封装层;
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包括: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设置于红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设置于绿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绿光色转换功能区;
所述光取出功能区材料、绿光色转换功能区中的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与红光色转换功能区中的红光光色转换材料通过真空蒸镀技术制备;
所述设置于蓝色发光像素单元区的光取出功能区层材料为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其折射率≥1.8,且波长≥450nm处的消光系数≤0.1;
所述绿光色转换功能区采用绿光光色转换材料,所述红光光色转换功能区采用红光光色转换材料,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均采用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为单组分材料或者为双组分材料,所述客体材料为传统荧光材料或者为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为单组分,所述客体材料在所述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材料在所述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采用主客体搭配的有机发光材料中主体材料为双组分,所述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9~9:1;
所述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3:7~7:3,所述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3%~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中的其中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双组分,所述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9~9:1;所述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
其中另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单组份,所述客体材料在所述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主体材料之间的质量比为3:7~7:3;所述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3%~10%;
其中另一种采用的主体材料为单组份,所述客体材料在所述主体材料中的掺杂质量比例为3%~1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所述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相同或者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独立的选自下述通式(h1)至式(h27)中的一种或者二种的组合;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21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31
式(h1)中,X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氮原子或C-Y,各个X相同或者不同,与其它基团键合时,X表示为碳原子,Y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原子、氰基、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6-C30的芳基、C2-C30的杂芳基、二芳基胺基或二杂芳基胺基,相邻的Y之间还可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通式(h1)~通式(h8)和通式(h10)~通式(h27)中,R1~R22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1~R22分别独立地为二芳基胺基或二杂芳基胺基,R1~R22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还可以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通式(h9)中,所述Ra、Rb和Rc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和R1~R22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43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所述的Ra、Rb、Rc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42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主体材料独立的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二种的组合: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41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5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客体材料独立选自下述通式(d1)~通式(d25)中的一种: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61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71
通式(d1)~通式(d25)中,R’1~R’28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R1~R28分别独立地为二芳基胺基或二杂芳基胺基,R1~R28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还可以键结形成环原子数为5~30的芳基或者杂芳基;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R’2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取蒽基、菲基、邻二氮杂菲基、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73
基、芘基、苝基、吡啶基、咔唑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螺芴基、N-苯基咔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萘啶基、恶唑基、咪唑基、苯并恶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光色转换材料和绿光光色转换材料分别采用的客体材料独立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72
Figure FDA000342470089000008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OLED器件包括第一电极、至少一个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导电电极层,所述蓝光OLED器件的结构类型选自下述中的任一种:
(1)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第二电极;
(2)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第二电极;
(3)第一电极/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电荷产生层/蓝色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第二电极;
所述的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组合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且必须包括发光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6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OLED器件的发光光谱位于440~470nm,光谱半峰宽≤60n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柱,或者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发光子像素区之间不设置有隔离柱。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材料分别独立选自折射率≤1.4且波长≥450nm处的消光系数≤0.1的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色转换功能区与红光色转换功能区之间的分隔区域内填充设置有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材料的折射率≤1.4,所述第三缓冲层材料与第一缓冲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与光色转换功能组合层上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滤光片层。
CN201911105687.4A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Active CN110911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5687.4A CN110911459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5687.4A CN110911459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1459A CN110911459A (zh) 2020-03-24
CN110911459B true CN110911459B (zh) 2022-05-13

Family

ID=69817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5687.4A Active CN110911459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1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95252B (en) * 2020-05-19 2023-10-11 Plessey Semiconductors Ltd Monolithic RGB micro LED display
CN114335395B (zh) * 2020-09-29 2023-09-19 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15701233A (zh) * 2021-07-21 2023-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418217B (zh) * 2022-09-16 2024-06-14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有机红色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397A (zh) * 2009-01-21 2010-12-29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色变换膜和包含该色变换膜的多色发光的有机el设备
CN102067729A (zh) * 2008-07-28 2011-05-18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使用聚合物染料的色转换膜和使用该色转换膜的发多色光的有机el装置
CN102714900A (zh) * 2010-01-08 2012-10-03 播磨化成株式会社 红色荧光转换组合物及红色荧光转换膜
US20140312339A1 (en) * 2011-11-18 2014-10-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10277505A (zh) * 2018-03-14 2019-09-24 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混合覆盖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729A (zh) * 2008-07-28 2011-05-18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使用聚合物染料的色转换膜和使用该色转换膜的发多色光的有机el装置
CN101933397A (zh) * 2009-01-21 2010-12-29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色变换膜和包含该色变换膜的多色发光的有机el设备
CN102714900A (zh) * 2010-01-08 2012-10-03 播磨化成株式会社 红色荧光转换组合物及红色荧光转换膜
US20140312339A1 (en) * 2011-11-18 2014-10-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10277505A (zh) * 2018-03-14 2019-09-24 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混合覆盖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1459A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1459B (zh) 一种色转换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KR101892407B1 (ko)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조명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TWI407613B (zh) 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及顯示元件
CN10171461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CN111029472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JPWO2008120714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16461B (zh) 有机发光元件
JP6850858B2 (ja) 有機化合物と、それを含む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有機発光装置
CN104918915A (zh) 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电子设备
TW201936894A (zh) 芳香胺化合物、覆蓋層材料及發光元件
EP3608987B1 (en) Organic compou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the compound
CN110767737B (zh) 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JP2010135177A (ja) 色変換膜、色変換基板、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並びに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677246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10896097B (zh) 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2447921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具有该二极管的有机发光装置
US20230200228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reof
JP2023056042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12563423A (zh) 一种具有交叠结构载流子传导特征的高品质全彩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工艺
CN114430009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12300052A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Lee et al. Efficient fluorescent red, green, and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ith a blue host of spirobifluorene derivative
EP4203645A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2264857A1 (ja)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755618B (zh) 一种含有覆盖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Tsinghua Yuan Beijing No. 1

Applicant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Marc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Tsinghua Yuan Beijing No. 1

Applicant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SUNERA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