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5575A -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5575A
CN110905575A CN201911123599.7A CN201911123599A CN110905575A CN 110905575 A CN110905575 A CN 110905575A CN 201911123599 A CN201911123599 A CN 201911123599A CN 110905575 A CN110905575 A CN 110905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base
connecting rod
top beam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35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5575B (zh
Inventor
周海龙
李正训
沙建磊
冯艳
孙奇
王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GAO MI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GAO MI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GAO MI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GAO MI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35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5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5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5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5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5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0004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along the working face
    • E21D23/0034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along the working face comprising a goaf shield articulated to a base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0004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along the working face
    • E21D23/0017Pile type suppo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04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g. linking members between adjacent frames or sets of props; Means for counteracting lateral sliding on inclined 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16Hydraulic or pneumatic features, e.g. circuits,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valves, setting or retracting devices
    • E21D23/26Hydraulic or pneumatic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包含有设置在回采工作面的地面上的底座(5)、设置在顶板岩石上的顶梁(1)、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1)产生顶升作用力的立柱组、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1)进行支撑的连杆装置,通过顶梁(1)和底座(5),实现了对顶板岩石的支护,通过立柱组,实现了带动顶梁(1)进行升降,通过连杆装置,实现了对顶梁(1)产生支撑力,因此满足在回采工作面中的防护支撑。

Description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尤其是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回采工作面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承接顶板岩石的载荷,因此液压支架是一种重要的矿山装置,在现有的液压支架中,还没有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从而满足在回采工作面中的防护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因此满足在回采工作面中的防护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回采工作面的地面上的底座、设置在顶板岩石上的顶梁、设置在顶梁与底座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产生顶升作用力的立柱组、设置在顶梁与底座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进行支撑的连杆装置。
由于设计了顶梁、底座、立柱组和连杆装置,通过顶梁和底座,实现了对顶板岩石的支护,通过立柱组,实现了带动顶梁进行升降,通过连杆装置,实现了对顶梁产生支撑力,因此满足在回采工作面中的防护支撑。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升降垛体的方式把顶梁、底座、立柱组和连杆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立柱组设置为包含有后立柱和前立柱。
本发明设计了,连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掩护梁、前连杆和后连杆。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填充层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梁上。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踏板和挡板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梁和底座之间。
本发明设计了,在顶梁上分别设置有掩护梁和填充层,在掩护梁和底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前连杆和后连杆并且在底座与顶梁之间分别设置有后立柱和前立柱,踏板设置在底座上并且在踏板与顶梁之间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设计了,顶梁设置为具有拼焊箱形变断面的座状体并且顶梁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填充层联接,顶梁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掩护梁联接并且顶梁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挡板、后立柱和前立柱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填充层设置为聚氨酯集合体并且填充层设置为与顶梁的附着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掩护梁设置为具有整体箱形变断面的条状体并且掩护梁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联接,掩护梁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连杆和后连杆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前连杆和后连杆分别设置为具有钢板焊结的箱形体并且前连杆的上端端面部和后连杆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掩护梁联接,前连杆的下端端面部和后连杆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底座设置为具有前部用厚钢板过桥、后部用箱形的船状体并且在底座的中间部设置有透漏孔体,底座的后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连杆和后连杆联接,底座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后立柱和前立柱联接并且底座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踏板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后立柱和前立柱分别设置为伸缩缸并且后立柱的上端头和前立柱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联接,后立柱的下端头和前立柱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联接,后立柱的液压端口和前立柱的液压端口分别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连通。
本发明设计了,后立柱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11°并且前立柱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后立柱和前立柱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踏板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踏板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联接,踏板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挡板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挡板设置为包含有上板部和下板部并且上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下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上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联接并且下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联接,上板部和下板部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液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球形截止阀Q1、回液断路阀L1、换向阀H1、换向阀H2、液控单向阀D1、安全阀A1和安全阀A2并且换向阀H1和换向阀H2分别设置有接口DN12和接口DN19,换向阀H1的输入接口和换向阀H2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球形截止阀Q1连接,换向阀H1的回流接口和换向阀H2的回流接口设置为与回液断路阀L1连接,前立柱的溢流接口和后立柱的溢流接口分别设置为与安全阀A2连接,换向阀H1的接口DN12设置为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与前立柱的输入接口连接,换向阀H1的接口DN19设置为与前立柱的输出接口连接,换向阀H2的接口DN12设置为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与后立柱的输入接口连接,换向阀H2的接口DN19设置为与后立柱的输出接口连接。
本发明设计了,顶梁和底座与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后立柱和前立柱设置为按照连杆支护的方式分布并且顶梁、底座、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后立柱和前立柱与填充层设置为按照弹性支撑的方式分布,顶梁、底座、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后立柱和前立柱与踏板和挡板设置为按照侧面支护的方式分布,两个后立柱和两个前立柱分别设置在顶梁与底座之间,两个前连杆和两个后连杆分别设置在掩护梁与底座之间。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法,其步骤是:把底座安装在回采工作面上,使球形截止阀Q1处于开通状态,当换向阀H1的接口DN12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注入到前立柱中,前立柱进行伸长,当换向阀H2的接口DN12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注入到后立柱中,后立柱进行伸长,对顶梁进行顶升,使填充层作用在顶板岩石上,同时掩护梁、前连杆和后连杆进行展开,把顶梁支撑在底座上,再使球形截止阀Q1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在回采工作面上进行移动时,当换向阀H1的接口DN19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从前立柱中由回液断路阀L1进行回流,前立柱进行收缩,当换向阀H2的接口DN19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从后立柱中由回液断路阀L1进行回流,后立柱进行收缩,掩护梁、前连杆和后连杆进行收拢,通过底座在回采工作面中进行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升降垛体的顶梁、底座、立柱组和连杆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液压装置的示意图,
顶梁-1、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底座-5、踏板-6、挡板-7、后立柱-8、前立柱-9、填充层-91、上板部-71、下板部-7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顶梁1、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底座5、踏板6、挡板7、后立柱8、前立柱9和填充层91并且在顶梁1上分别设置有掩护梁2和填充层91,在掩护梁2和底座5之间分别设置有前连杆3和后连杆4并且在底座5与顶梁1之间分别设置有后立柱8和前立柱9,踏板6设置在底座5上并且在踏板6与顶梁1之间设置有挡板7。
在本实施例中,顶梁1设置为具有拼焊箱形变断面的座状体并且顶梁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填充层91联接,顶梁1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掩护梁2联接并且顶梁1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挡板7、后立柱8和前立柱9联接。
通过顶梁1,形成了对掩护梁2、挡板7、后立柱8、前立柱9和填充层91的支撑连接点,由顶梁1,实现了与掩护梁2的连接,实现了与挡板7的连接,实现了与后立柱8的连接,实现了与前立柱9的连接,实现了与填充层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防止矸石落入支架内。
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层91设置为聚氨酯集合体并且填充层91设置为与顶梁1的附着式联接。
通过填充层91,形成了对顶梁1的支撑连接点,由填充层91,实现了与顶梁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顶梁1的弹性层体。
在本实施例中,掩护梁2设置为具有整体箱形变断面的条状体并且掩护梁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1联接,掩护梁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连杆3和后连杆4联接。
通过掩护梁2,形成了对顶梁1、前连杆3和后连杆4的支撑连接点,由掩护梁2,实现了与顶梁1的连接,实现了与前连杆3的连接,实现了与后连杆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顶梁1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前连杆3和后连杆4分别设置为具有钢板焊结的箱形体并且前连杆3的上端端面部和后连杆4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掩护梁2联接,前连杆3的下端端面部和后连杆4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5联接。
通过前连杆3和后连杆4,形成了对掩护梁2和底座5的支撑连接点,由前连杆3和后连杆4,实现了与掩护梁2的连接,实现了与底座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顶梁1的双连杆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设置为具有前部用厚钢板过桥、后部用箱形的船状体并且在底座5的中间部设置有透漏孔体,底座5的后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连杆3和后连杆4联接,底座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后立柱8和前立柱9联接并且底座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踏板6联接。
通过底座5,形成了对前连杆3、后连杆4、踏板6、后立柱8和前立柱9的支撑连接点,由底座5,实现了与前连杆3的连接,实现了与后连杆4的连接,实现了与踏板6的连接,实现了与后立柱8的连接,实现了与前立柱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地面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后立柱8和前立柱9分别设置为伸缩缸并且后立柱8的上端头和前立柱9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1联接,后立柱8的下端头和前立柱9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5联接,后立柱8的液压端口和前立柱9的液压端口分别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连通。
通过后立柱8和前立柱9,形成了对顶梁1和底座5的支撑连接点,由后立柱8和前立柱9,实现了与顶梁1的连接,实现了与底座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顶梁1的顶升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后立柱8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11°并且前立柱9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由后立柱8和前立柱9,实现了与顶梁1的连接,实现了与底座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提高了对顶梁1的顶升的稳定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踏板6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踏板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5联接,踏板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挡板7联接。
通过踏板6,形成了对挡板7和底座5的支撑连接点,由踏板6,实现了与挡板7的连接,实现了与底座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挡板7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7设置为包含有上板部71和下板部72并且上板部7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下板部72的上端端面部联接,上板部7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1联接并且下板部7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5联接,上板部71和下板部72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
通过挡板7,形成了对顶梁1和踏板6的支撑连接点,由挡板7,实现了与顶梁1的连接,实现了与踏板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防止矸石落入支架内。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球形截止阀Q1、回液断路阀L1、换向阀H1、换向阀H2、液控单向阀D1、安全阀A1和安全阀A2并且换向阀H1和换向阀H2分别设置有接口DN12和接口DN19,换向阀H1的输入接口和换向阀H2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球形截止阀Q1连接,换向阀H1的回流接口和换向阀H2的回流接口设置为与回液断路阀L1连接,前立柱9的溢流接口和后立柱8的溢流接口分别设置为与安全阀A2连接,换向阀H1的接口DN12设置为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与前立柱9的输入接口连接,换向阀H1的接口DN19设置为与前立柱9的输出接口连接,换向阀H2的接口DN12设置为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与后立柱8的输入接口连接,换向阀H2的接口DN19设置为与后立柱8的输出接口连接。
由球形截止阀Q1、回液断路阀L1、换向阀H1、换向阀H2、液控单向阀D1、安全阀A1和安全阀A2,实现了与后立柱8的连接,实现了与前立柱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后立柱8和前立柱9的液压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顶梁1和底座5与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按照连杆支护的方式分布并且顶梁1、底座5、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后立柱8和前立柱9与填充层91设置为按照弹性支撑的方式分布,顶梁1、底座5、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后立柱8和前立柱9与踏板6和挡板7设置为按照侧面支护的方式分布,两个后立柱8和两个前立柱9分别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两个前连杆3和两个后连杆4分别设置在掩护梁2与底座5之间。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后立柱8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并且前立柱9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后立柱8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1°并且前立柱9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5°,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后立柱8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并且前立柱9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法,其步骤是:把底座5安装在回采工作面上,使球形截止阀Q1处于开通状态,当换向阀H1的接口DN12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注入到前立柱9中,前立柱9进行伸长,当换向阀H2的接口DN12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注入到后立柱8中,后立柱8进行伸长,对顶梁1进行顶升,使填充层91作用在顶板岩石上,同时掩护梁2、前连杆3和后连杆4进行展开,把顶梁1支撑在底座5上,再使球形截止阀Q1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在回采工作面上进行移动时,当换向阀H1的接口DN19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从前立柱9中由回液断路阀L1进行回流,前立柱9进行收缩,当换向阀H2的接口DN19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从后立柱8中由回液断路阀L1进行回流,后立柱8进行收缩,掩护梁2、前连杆3和后连杆4进行收拢,通过底座5在回采工作面中进行移动。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升降垛体的方式把顶梁1、底座5、立柱组和连杆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组设置为包含有后立柱8和前立柱9。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掩护梁2、前连杆3和后连杆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填充层91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梁1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踏板6和挡板7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梁1和底座5之间。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在对本发明进行验证时,由于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从而在后立柱8和前立柱9进行收缩时,会对顶梁1和底座5产生侧向作用力,当对顶梁1和底座5进行固定后,提高了后立柱8和前立柱9的支撑稳定性能。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顶梁1、底座5、立柱组和连杆装置,通过顶梁1和底座5,实现了对顶板岩石的支护,通过立柱组,实现了带动顶梁1进行升降,通过连杆装置,实现了对顶梁1产生支撑力,因此满足在回采工作面中的防护支撑。
2、由于设计了后立柱8和前立柱9,实现了多立柱进行顶升。
3、由于设计了掩护梁2、前连杆3和后连杆4,实现多连杆支撑,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能。
4、由于设计了填充层91,实现了弹性支撑。
5、由于设计了踏板6和挡板7,实现了侧面支护。
6、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升降垛体的顶梁1、底座5、立柱组和连杆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回采工作面的地面上的底座5、设置在顶板岩石上的顶梁1、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1产生顶升作用力的立柱组、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1进行支撑的连杆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回采工作面的地面上的底座(5)、设置在顶板岩石上的顶梁(1)、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1)产生顶升作用力的立柱组、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梁(1)进行支撑的连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升降垛体的方式把顶梁(1)、底座(5)、立柱组和连杆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立柱组设置为包含有后立柱(8)和前立柱(9),
或,还包含有具有填充层(91)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梁(1)上,
或,还包含有具有踏板(6)和挡板(7)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顶梁(1)和底座(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在顶梁(1)上分别设置有掩护梁(2)和填充层(91),在掩护梁(2)和底座(5)之间分别设置有前连杆(3)和后连杆(4)并且在底座(5)与顶梁(1)之间分别设置有后立柱(8)和前立柱(9),踏板(6)设置在底座(5)上并且在踏板(6)与顶梁(1)之间设置有挡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顶梁(1)设置为具有拼焊箱形变断面的座状体并且顶梁(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填充层(91)联接,顶梁(1)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掩护梁(2)联接并且顶梁(1)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挡板(7)、后立柱(8)和前立柱(9)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底座(5)设置为具有前部用厚钢板过桥、后部用箱形的船状体并且在底座(5)的中间部设置有透漏孔体,底座(5)的后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连杆(3)和后连杆(4)联接,底座(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后立柱(8)和前立柱(9)联接并且底座(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踏板(6)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掩护梁(2)设置为具有整体箱形变断面的条状体并且掩护梁(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1)联接,掩护梁(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连杆(3)和后连杆(4)联接,
或,前连杆(3)和后连杆(4)分别设置为具有钢板焊结的箱形体并且前连杆(3)的上端端面部和后连杆(4)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掩护梁(2)联接,前连杆(3)的下端端面部和后连杆(4)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5)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后立柱(8)和前立柱(9)分别设置为伸缩缸并且后立柱(8)的上端头和前立柱(9)的上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1)联接,后立柱(8)的下端头和前立柱(9)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5)联接,后立柱(8)的液压端口和前立柱(9)的液压端口分别设置为与液压装置连通,
或,后立柱(8)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8-11°并且前立柱(9)的竖向中心线与底座(5)的竖向中心性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5°,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或,液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球形截止阀Q1、回液断路阀L1、换向阀H1、换向阀H2、液控单向阀D1、安全阀A1和安全阀A2并且换向阀H1和换向阀H2分别设置有接口DN12和接口DN19,换向阀H1的输入接口和换向阀H2的输入接口设置为与球形截止阀Q1连接,换向阀H1的回流接口和换向阀H2的回流接口设置为与回液断路阀L1连接,前立柱(9)的溢流接口和后立柱(8)的溢流接口分别设置为与安全阀A2连接,换向阀H1的接口DN12设置为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与前立柱(9)的输入接口连接,换向阀H1的接口DN19设置为与前立柱(9)的输出接口连接,换向阀H2的接口DN12设置为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与后立柱(8)的输入接口连接,换向阀H2的接口DN19设置为与后立柱(8)的输出接口连接,
或,填充层(91)设置为聚氨酯集合体并且填充层(91)设置为与顶梁(1)的附着式联接,
或,踏板(6)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踏板(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5)联接,踏板(6)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挡板(7)联接,
或,挡板(7)设置为包含有上板部(71)和下板部(72)并且上板部(7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下板部(72)的上端端面部联接,上板部(7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顶梁(1)联接并且下板部(7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底座(5)联接,上板部(71)和下板部(72)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
9.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其特征是:顶梁(1)和底座(5)与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后立柱(8)和前立柱(9)设置为按照连杆支护的方式分布并且顶梁(1)、底座(5)、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后立柱(8)和前立柱(9)与填充层(91)设置为按照弹性支撑的方式分布,顶梁(1)、底座(5)、掩护梁(2)、前连杆(3)、后连杆(4)、后立柱(8)和前立柱(9)与踏板(6)和挡板(7)设置为按照侧面支护的方式分布,两个后立柱(8)和两个前立柱(9)分别设置在顶梁(1)与底座(5)之间,两个前连杆(3)和两个后连杆(4)分别设置在掩护梁(2)与底座(5)之间。
10.一种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的支护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把底座(5)安装在回采工作面上,使球形截止阀Q1处于开通状态,当换向阀H1的接口DN12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注入到前立柱(9)中,前立柱(9)进行伸长,当换向阀H2的接口DN12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通过液控单向阀D1和安全阀A1注入到后立柱(8)中,后立柱(8)进行伸长,对顶梁(1)进行顶升,使填充层(91)作用在顶板岩石上,同时掩护梁(2)、前连杆(3)和后连杆(4)进行展开,把顶梁(1)支撑在底座(5)上,再使球形截止阀Q1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在回采工作面上进行移动时,当换向阀H1的接口DN19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从前立柱(9)中由回液断路阀L1进行回流,前立柱(9)进行收缩,当换向阀H2的接口DN19处于开通状态,高压液体从后立柱(8)中由回液断路阀L1进行回流,后立柱(8)进行收缩,掩护梁(2)、前连杆(3)和后连杆(4)进行收拢,通过底座(5)在回采工作面中进行移动。
CN201911123599.7A 2019-11-17 2019-11-17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Active CN110905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3599.7A CN110905575B (zh) 2019-11-17 2019-11-17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3599.7A CN110905575B (zh) 2019-11-17 2019-11-17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5575A true CN110905575A (zh) 2020-03-24
CN110905575B CN110905575B (zh) 2024-04-05

Family

ID=6981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3599.7A Active CN110905575B (zh) 2019-11-17 2019-11-17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55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419A (zh) * 2004-12-10 2006-06-14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综放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
CN201851141U (zh) * 2010-11-21 2011-06-01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垛式液压支架
CN105221175A (zh) * 2015-10-12 2016-01-0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
WO2017071001A1 (zh) * 2015-10-29 2017-05-04 中国矿业大学 四柱浮摇式液压支架
CN208605214U (zh) * 2018-04-23 2019-03-15 山东塔高矿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置式巷道端头液压支架装置
CN211715157U (zh) * 2019-11-17 2020-10-20 山东塔高矿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419A (zh) * 2004-12-10 2006-06-14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综放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
CN201851141U (zh) * 2010-11-21 2011-06-01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垛式液压支架
CN105221175A (zh) * 2015-10-12 2016-01-0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
WO2017063370A1 (zh) * 2015-10-12 2017-04-2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
WO2017071001A1 (zh) * 2015-10-29 2017-05-04 中国矿业大学 四柱浮摇式液压支架
CN208605214U (zh) * 2018-04-23 2019-03-15 山东塔高矿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置式巷道端头液压支架装置
CN211715157U (zh) * 2019-11-17 2020-10-20 山东塔高矿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5575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9944U (zh) 一种连续油管设备用重型半挂车
CN103088933B (zh) 一种具有大震保护功能的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
CN101672744B (zh) 一种复合受力下反复荷载试验装置
CN201169903Y (zh) 定型化移动平台
CN201604932U (zh) 一种罐式集装箱
CN211715157U (zh)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
CN203295966U (zh) 基于柔性桩的减少桥台跳车的结构
CN110171768A (zh) 一种桁架塔及含其的跨越施工防护设备
CN102936897A (zh) 一种兼作支撑加固结构的钢桥
CN203097900U (zh) 一种城市立交隧道
CN110905575A (zh) 快速搬家垛式液压支架和支护方法
CN106223377A (zh) 一种用于逆作法立柱垂直度调整的叠拼式加强型调垂机构
CN211142857U (zh) 一种桩林式泥石流拦挡结构
CN104594185B (zh) 多部位埋设吸能材料的半整体式桥台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76630A (zh) 一种带剪力架的内爬塔式起重机支护结构
CN105890997A (zh) 盾构管片力学性能试验机外部三环整体式加载框架
CN106480997A (zh) 可更换核心模块的模块化装配联肢钢板剪力墙
CN206887799U (zh) 一种涵洞减载装置
CN203268131U (zh) 全承载商用车平台及采用全承载商用车平台的商用车
CN109112976A (zh) 一种拱脚维修装置及实现拱脚多自由度变位的维修方法
CN201620899U (zh) 液压支架的顶梁
CN208619048U (zh) 一种超深井双梁双三角立柱底座
CN104213578B (zh) 输电线路双杆门型杆塔自调基础
CN209195445U (zh) 一种台车用门架横梁
CN103469786B (zh) 一种履带式强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a Jianlei

Inventor after: Feng Yan

Inventor after: Sun Qi

Inventor after: Wang Tong

Inventor after: Li Zhengxun

Inventor after: Zhou Hailong

Inventor before: Zhou Hailong

Inventor before: Li Zhengxun

Inventor before: Sha Jianlei

Inventor before: Feng Yan

Inventor before: Sun Qi

Inventor before: Wang T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