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6170A -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6170A
CN110896170A CN201911065433.4A CN201911065433A CN110896170A CN 110896170 A CN110896170 A CN 110896170A CN 201911065433 A CN201911065433 A CN 201911065433A CN 110896170 A CN110896170 A CN 110896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antenna
force
stres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54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6170B (zh
Inventor
段艳宾
李东升
窦玉超
李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54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5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54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5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10654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96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9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6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6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41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Abstract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天线各个铰点坐标;S2.建立构型;S3.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S4.将该构型下允许的动平台动作范围进行分组;S5.计算各杆受力;S6.将天线俯仰角渐变增加;S7.建立受力模型库;S8.判断最佳构型,S9.加工;本机构可以补偿因重力变形和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的天线性能的变化和指向偏差,使其具有高的指向精度、环境适应性以及长期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天线设备的信号接收性能。本机构可以灵活地指向工作空间内的任意方向,实现副面调整机构工作空域内任意姿态的连续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电望远镜天线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并联式六 自由度天线副面调整机构系统的设计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雷达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 发展。射电天文技术方法得到长足的进步。作为射电天文主要探测工 具的射电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且要求其精度越来越高。随着天线 口径的增大,副面越来越重,其撑杆变形越来越大,由于受重力变形 及安装误差的影响,主反射面的位置和姿态安装精度存在一定的误 差,从而影响了天线的接收性能。因此需要在副面和撑杆之间安装调 整机构,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天线系统,尤其是大型射电天线由于副 反射面直径大、自重大、所需调整量大、而且需要进行多个自由度的 调整,故高精度射电天线的副反射面位姿调整机构需要具备高刚度、 结构紧凑、精度高、多个自由度调整等性能,此时传统的主反射面位 姿调整机构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由于其刚度高、自重小、自由度多很适合作为 副面调整机构。而传统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一般为结构对称,它在Z 轴方向刚度最大,而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在工作时一般不朝天,因此 需要研究适合于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的副面调整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传统副面调整机构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了一 种并联式六自由度驱动副面调整机构的设计工艺,以补偿因重力变形 和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的天线性能的变化和指向偏差,使其具有高的 指向精度、环境适应性以及长期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天线设备的信号 接收性能。
对此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天线各个铰点坐标,六个杆的分支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 中的坐标Bi=(XiYi Zi)(i=1…6),六个杆的分支铰点在下平台 坐标系中的坐标ai=(xi yi zi)(i=1…6),共计36个参数,所述 参数根据空间结构分为n1-ni组;
S2.建立构型,由上述参数中初始位置时n1组所对应参数设立 为初始构型,采用运动学反解计算初始构型所对应杆长,该构型的初 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
S3.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设定分支杆两端的固定件部分所预 留的安装长度为l,判断是否满足li0>l+3lmax,若不满足 li0>l+3lmax,则返回步骤S2计算下一组直至满足li0>l+3lmax
S4.将该构型下允许的动平台动作范围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为动 平台位于各个不同位姿状态下的位置所对应的坐标,得到离散化的 m1-mi组;
S5.计算各杆受力,
由m1组开始,根据力平衡方程计算求解m1下的六个杆的受力 f=[f1 f2 f3 f4 f5f6]T,计算完成后计算下一组直至得到mi组的六个 杆的受力;
S6.将天线俯仰角渐变增加,增加量为*,*取值范围为1度-10 度,每次天线俯仰角增加后重复执行步骤S4-S5,直至得到天线仰角 为90度时的各杆受力得到0度-90度状态下m1-mi组对应的六杆受 力;
S7.计算下一空间结构分组n所对应的0度-90度状态下m1-mi 组对应的六杆受力,直至完成ni的计算,将所有计算结果组成受力 模型库;
S8.判断最佳构型,选取受力模型库中力刚度矩阵最大所对应的 构型n作为最优构型;
S9.加工分支杆和上平台(4)、下平台(5),根据最优构型n 进行加工得到对应分支杆的长度,并将分支杆对应的配装至上平台 (4)、下平台(5)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2的计算初始构型所对应杆长的计算方 法为,
定义下平台的三个欧拉角为α、β、γ,则从下平台到上平台的旋 转变化矩阵为: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31
利用旋转变换矩阵将下平台铰 点在下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下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坐标,即 Ai=Tai+P(i=1…6),其中T为上述旋转变化矩阵,P为下平台坐 标系原点相对于上平台坐标系的位置矢量,然后利用运动学反解,计 算坐标差即li=|Ai-Bi|,Ai下平台铰点坐标,Bi为上平台铰点坐 标,计算构型的初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5的求解m1下的六杆受力过程为,
利用螺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当以力旋量表示六个轴力时,考虑 动平台的平衡,六个杆的力螺旋之和应与平台的六维力相平衡,列出 螺旋方程: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41
式中,fi为第i个杆受 到的轴力,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42
为第i杆轴线对固定坐标系的单位线矢,F及M分别为 平台上作用力的主矢和对坐标原点主矩,将上述螺旋方程改写为矩阵 形式的平衡方程: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43
式中,F={Fx,Fy,Fz,Mx,My,Mz}T为作用在动平台上的六维外力, f=[f1 f2 f3 f4f5 f6]T,为各分支杆上所受的力,
Figure RE-GDA0002356106840000043
为力雅克比矩阵, 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45
进一步的,步骤S8中力刚度矩阵为六杆受力最大值最小且受力 均衡所对应的矩阵模型。
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采用了针对大型天线的设计工艺,摒弃了传统的对称式六杆 结构,本机构的杆列采用非对称的的杆结构分布,补偿因重力变形和 安装误差等因素导致的天线性能的变化和指向偏差,使其具有高的指 向精度、环境适应性以及长期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天线设备的信号接 收性能。
本机构可以灵活地指向工作空间内的任意方向,实现副面调整机 构工作空域内任意姿态的连续调整。
将得到的全部分支杆受力进行分析,运用综合优化方法将各个姿 态下的六个分支杆综合计算得出该位姿下机构分支受力的综合值,综 合值包括各构型下六个分支受力总和、六个分支受力最大值和最小值 差等优化数据,综合优化所有分支受力值,找出天线在最佳仰角下各 分支受力值最优的构型,该构型作为天线副面调整机构的构型,可以 选出针对不同的天线所选取的最佳构型天线结构,其刚度最大,耐久 性最高,在天线最佳仰角时基本保持或者接近垂直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构型优化设计工艺
图2为天线最佳仰角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天线主反射体—1、天线副反射体—2、天线 副面撑杆—3、调整机构上平台—4、调整机构下平台—5、分支杆—6、 虎克铰—7、球铰—8、调整机构—9、护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大型射电望远镜并联式六自由度调整机构系 统,包括上平台4、下平台5、分支杆6、、虎克铰7、球铰—8。所 述的上平台4连接在天线副面撑杆3上,所述的下平台5连接在天线 副反射体2上,所述的分支杆6通过虎克铰7与上平台4连接、通过 球铰8与下平台5连接,所述的上平台联结在射电望远镜天线副面撑 杆上,所述的下平台连接在副面上,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通过六个运 动分支连接,且六个分支不完全对称分布。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六条运动支链结构完全相同,但长度不同, 每个分支上的虎克铰7和球铰8的位置通过图1的设计工艺确定。
所述的分支杆6的直线运动实现方式可以为直线运动电机,或者 为液压缸、滚珠丝杠机构等在添加动力源之后以实现直线运动。
如图1所示,其设计工艺为:
S1.,而传统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一般在天线仰角为0度时刚度最好, 因此需要在构型设计时考虑天线工作的最佳仰角,首先定义天线各个 铰点坐标,六个杆的分支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 Bi=(Xi Yi Zi)(i=1…6),六个杆的分支铰点在下平台坐标系中 的坐标ai=(xi yi zi)(i=1…6),六个杆体铰接点,每个杆体上 下端两个坐标点,每个坐标点横纵竖,共计36个参数,所述参数根 据空间结构分为n1-ni组,空间结构认定,人工预设为位移量,设备 越大位移量越大,设备越小位移量越小,选取好位移量后,即可将所 述分组分出;
S2.建立构型,由上述参数中初始位置时n1组所对应参数设立为 初始构型,采用运动学反解计算初始构型所对应杆长,计算初始构型 所对应杆长的计算方法为,
定义下平台的三个欧拉角为α、β、γ,则从下平台到上平台的旋转变 化矩阵为: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71
利用旋转变换矩阵将下平台铰点在 下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下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坐标,即 Ai=Tai+P(i=1…6),其中T为上述旋转变化矩阵,P为下平台坐 标系原点相对于上平台坐标系的位置矢量,然后利用运动学反解,计 算坐标差即li=|Ai-Bi|,Ai下平台铰点坐标,Bi为上平台铰点坐标, 计算构型的初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该构型的初始杆长 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
S3.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设定分支杆两端的固定件部分所预留 的安装长度为l,判断是否满足li0>l+3lmax,若不满足 li0>l+3lmax,则返回步骤S2计算下一组直至满足li0>l+3lmax
S4.将该构型下允许的动平台动作范围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为动 平台位于各个不同位姿状态下的位置所对应的坐标,得到离散化的 m1-mi组;
S5.计算各杆受力,
由m1组开始,根据力平衡方程计算求解m1下的六个杆的受力
求解m1下的六杆受力过程为,
利用螺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当以力旋量表示六个轴力时,考虑 动平台的平衡,六个杆的力螺旋之和应与平台的六维力相平衡,列出 螺旋方程: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81
式中,fi为第i个杆受 到的轴力,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82
为第i杆轴线对固定坐标系的单位线矢,F及M分别为 平台上作用力的主矢和对坐标原点主矩,将上述螺旋方程改写为矩阵 形式的平衡方程: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83
式中,F={Fx,Fy,Fz,Mx,My,Mz}T为作用在动平台上的六维外力, f=[f1 f2 f3 f4f5 f6]T,为各分支杆上所受的力,
Figure RE-GDA0002356106840000083
为力雅克比 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59179680000085
得到六杆受力f=[f1 f2 f3 f4 f5 f6]T,计算完成后计算下一组 直至得到mi组的六个杆的受力;
S6.将天线俯仰角渐变增加,增加量为α,α取值范围为1度-10 度,每次天线俯仰角增加后重复执行步骤S4-S5,直至得到天线仰角 为90度时的各杆受力得到0度-90度状态下m1-mi组对应的六杆受 力;
S7.计算下一空间结构分组n所对应的0度-90度状态下m1-mi 组对应的六杆受力,直至完成ni的计算,将所有计算结果组成受力模 型库;
S8.判断最佳构型,选取受力模型库中力刚度矩阵最大所对应的 构型n作为最优构型,力刚度矩阵为六杆受力最大值最小且受力均衡 所对应的矩阵模型。
S9.加工分支杆和上平台(4)、下平台(5),根据最优构型n 进行加工得到对应分支杆的长度,并将分支杆对应的配装至上平台 (4)、下平台(5)之间。

Claims (4)

1.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天线各个铰点坐标,六个杆的分支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Bi=(Xi YiZi)(i=1…6),六个杆的分支铰点在下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ai=(xi yi zi)(i=1…6),共计36个参数,所述参数根据空间结构分为n1-ni组;
S2.建立构型,由上述参数中初始位置时n1组所对应参数设立为初始构型,采用运动学反解计算初始构型所对应杆长,该构型的初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
S3.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设定分支杆两端的固定件部分所预留的安装长度为l,判断是否满足li0>l+3lmax,若不满足li0>l+3lmax,则返回步骤S2计算下一组直至满足li0>l+3lmax
S4.将该构型下允许的动平台动作范围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为动平台位于各个不同位姿状态下的位置所对应的坐标,得到离散化的m1-mi组;
S5.计算各杆受力,
由m1组开始,根据力平衡方程计算求解m1下的六个杆的受力f=[f1 f2 f3 f4 f5 f6]T,计算完成后计算下一组直至得到mi组的六个杆的受力;
S6.将天线俯仰角渐变增加,增加量为α,α取值范围为1度-10度,每次天线俯仰角增加后重复执行步骤S4-S5,直至得到天线仰角为90度时的各杆受力得到0度-90度状态下m1-mi组对应的六杆受力;
S7.计算下一空间结构分组n所对应的0度-90度状态下m1-mi组对应的六杆受力,直至完成ni的计算,将所有计算结果组成受力模型库;
S8.判断最佳构型,选取受力模型库中力刚度矩阵最大所对应的构型n作为最优构型;
S9.加工分支杆和上平台(4)、下平台(5),根据最优构型n进行加工得到对应分支杆的长度,并将分支杆对应的配装至上平台(4)、下平台(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的计算初始构型所对应杆长的计算方法为,
定义下平台的三个欧拉角为α、β、γ,则从下平台到上平台的旋转变化矩阵为: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21
利用旋转变换矩阵将下平台铰点在下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下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坐标,即Ai=Tai+P(i=1…6),其中T为上述旋转变化矩阵,P为下平台坐标系原点相对于上平台坐标系的位置矢量,然后利用运动学反解,计算坐标差即li=|Ai-Bi|,Ai下平台铰点坐标,Bi为上平台铰点坐标,计算构型的初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的求解m1下的六杆受力过程为,
利用螺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当以力旋量表示六个轴力时,考虑动平台的平衡,六个杆的力螺旋之和应与平台的六维力相平衡,列出螺旋方程: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31
式中,fi为第i个杆受到的轴力,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32
为第i杆轴线对固定坐标系的单位线矢,F及M分别为平台上作用力的主矢和对坐标原点主矩,将上述螺旋方程改写为矩阵形式的平衡方程: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33
式中,F={Fx,Fy,Fz,Mx,My,Mz}T为作用在动平台上的六维外力,f=[f1 f2 f3 f4 f5 f6]T,为各分支杆上所受的力,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34
为力雅克比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力刚度矩阵为六杆受力最大值最小且受力均衡所对应的矩阵模型。
由于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一般主要工作在最佳仰角(一般为45度仰角附近),而传统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一般在天线仰角为0度时刚度最好,因此需要在构型设计时考虑天线工作的最佳仰角,设计思路为:首先将机构参数即各分支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Bi=(XiYi Zi)(i=1|6)和各分支铰点在下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ai=(xi yi zi)(i=1|6),共计36个参数,作为优化对象,设置参数初始值,并通过运动学反解计算出该构型的初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具体过程为:定义动平台的三个欧拉角为α、β、γ,则从动平台到定平台的旋转变化矩阵为:,利用旋转变换矩阵将铰点在下平台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铰点在上平台坐标系中坐标,即Ai=Tai+P(i=1|6),其中P为下平台坐标系原点相对于上平台坐标系的位置矢量;然后利用运动学反解,即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42
计算构型的初始杆长li0和所需要的最大杆长lmax,判断其是否满足长度安装条件,即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41
其中l为分支杆设计时的固定长度,具体数值以分支杆设计为准。如果满足则将要求的工作空间离散化,根据力平衡方程计算求解全部工作空间下的各分支杆受力,具体计算过程为:利用螺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当以力旋量表示6个轴力时,考虑动平台的平衡,6个杆的力螺旋之和应与平台的6维力相平衡,列出螺旋方程: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51
,式中,fi为第i个杆受到的轴力,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52
为第i杆轴线对固定坐标系的单位线矢,F及M分别为平台上作用力的主矢和对坐标原点主矩。将上述螺旋方程改写为矩阵形式的平衡方程: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53
式中,F={Fx,Fy,Fz,Mx,My,Mz}T为作用在动平台上的六维外力,f=[f1 f2 f3 f4 f5 f6]T,为各分支杆上所受的力,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54
为力雅克比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259179670000055
该天线仰角下完成后,将天线仰角增加一定变化量,继续计算,直至天线仰角从0度变为90度。将得到的全部分支杆受力进行分析,运用综合优化方法将各个姿态下的六个分支杆综合计算得出该位姿下机构分支受力的综合值,综合值包括各构型下六个分支受力总和、六个分支受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差等优化数据,综合优化所有分支受力值,找出天线在最佳仰角下各分支受力值最优的构型,该构型作为天线副面调整机构的构型。具体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般情况下,得到构型为两两一组,其中一个分支在天线最佳仰角时基本保持垂直状态。
CN201911065433.4A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Active CN110896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5433.4A CN110896170B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5433.4A CN110896170B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6170A true CN110896170A (zh) 2020-03-20
CN110896170B CN110896170B (zh) 2020-11-06

Family

ID=6978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433.4A Active CN110896170B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961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485A (zh) * 2021-09-26 2021-12-31 西安交通大学 离轴非球面元件用六自由度调整平台精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7610A (en) * 1997-04-18 2000-04-11 Stocco; Leo J Hybrid serial/parallel manipulator
CN102774481A (zh) * 2012-07-09 2012-11-14 江苏科技大学 用于支撑舰首炮的并联机构平台装置
CN103365249A (zh) * 2013-07-10 2013-10-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故障工作空间快速求解方法
CN103587724A (zh) * 2013-09-24 2014-0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Stewart并联机构的六自由度隔振平台
CN105904462A (zh) * 2016-05-27 2016-08-31 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自由度智能机器人本体的控制方法
CN106426176A (zh) * 2016-11-08 2017-02-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动态负载能力工作空间分析方法
CN107336231A (zh) * 2017-05-26 2017-11-10 山东科技大学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7610A (en) * 1997-04-18 2000-04-11 Stocco; Leo J Hybrid serial/parallel manipulator
CN102774481A (zh) * 2012-07-09 2012-11-14 江苏科技大学 用于支撑舰首炮的并联机构平台装置
CN103365249A (zh) * 2013-07-10 2013-10-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故障工作空间快速求解方法
CN103587724A (zh) * 2013-09-24 2014-02-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Stewart并联机构的六自由度隔振平台
CN105904462A (zh) * 2016-05-27 2016-08-31 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自由度智能机器人本体的控制方法
CN106426176A (zh) * 2016-11-08 2017-02-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动态负载能力工作空间分析方法
CN107336231A (zh) * 2017-05-26 2017-11-10 山东科技大学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段艳宾 等: "三自由度天线并联机构运动与力学性能分析", 《机械制造》 *
窦玉超 等: "并联嵌入式六自由度位姿传感器的设计与精度分析", 《机械制造》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485A (zh) * 2021-09-26 2021-12-31 西安交通大学 离轴非球面元件用六自由度调整平台精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865485B (zh) * 2021-09-26 2022-10-25 西安交通大学 离轴非球面元件用六自由度调整平台精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6170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7236B (zh) 一种面向加工过程的移动机器人系统标定方法及系统
Kozak et al. Static analysis of cable-driven manipulators with non-negligible cable mass
Du et al. A piezo-actuated high-precision flexible parallel pointing mechanism: conceptua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s
Liu et al. Stiffness modeling of parallel mechanisms at limb and joint/link levels
Kang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flexure joints
CN104596418A (zh) 一种多机械臂系统坐标系标定及精度补偿方法
CN112903233B (zh) 一种两级串联伺服油缸驱动迎角机构精确定位的优化方法
CN103979118A (zh) 一种机翼壁板数字化定位方法以及定位装置
CN108089441B (zh) 空间拍机次镜六自由度精密调整机构标定算法和存储介质
CN103950552B (zh) 基于六轴数控定位器的飞机壁板装配变形的数字化校正方法
CN103921954B (zh) 基于三轴数控定位器的飞机壁板装配变形的数字化校正方法
CN110896170B (zh) 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副面调整机构设计工艺
US7971496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components
CN107491594B (zh) 一种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
Shi et al. Workspace of a flexure hexapod nanopositioner
US10987812B1 (en) Error accrual and mitigation during robotic process
Majarena et al. Spatial resolution-based kinematic design of a parallel positioning platform
Mehta et al. A general approach for optimal kinematic design of 6-DOF parallel manipulators
CN112307562A (zh) 综合热变形与重力变形的大型飞机上复杂部件的装配方法
CN115229796B (zh) 一种面向航空大构件铣削的机器人末端位姿跟踪补偿方法
Matsuo et al. Modeling and displacement analysis of origami spring considering collision and deformation of components
CN114524028B (zh) 一种爬行机器人运动参数标定及调姿方法
Liu et al. Desired workspace-based structural analyses of a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sub closed-chains for 6-DOF controller
Xu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Compliant Parallel Platform for Desired Stiffness and Workspace
Barthwal¹ et al. Check for updates Flexible Hinge-Based Antenna Point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