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8544A - 触控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8544A
CN110888544A CN201811043431.0A CN201811043431A CN110888544A CN 110888544 A CN110888544 A CN 110888544A CN 201811043431 A CN201811043431 A CN 201811043431A CN 110888544 A CN110888544 A CN 110888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touch
width
transparen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34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8544B (zh
Inventor
叶俊玮
王怡涵
蔡宏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gs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ggs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gstec Inc filed Critical Higgstec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0434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8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8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8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8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8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含:显示模块、框体、透光基材、触控模块及装饰件;框体具有环包覆部及上包覆部,环包覆部环绕显示模块的周缘设置,上包覆部与环包覆部相连接,上包覆部与显示模块的显示面共同形成容置槽;透光基材的一侧贴合于显示面,透光基材的另一侧贴合设置于触控模块;触控模块设置有装饰件;装饰件的宽度为BM,上包覆部的宽度为a,显示面至触控模块面对显示面的一侧的高度为h,预留间隙的宽度为d,其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θ介于95°至150°。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可以让使用者在观看触控显示设备时,不会观看到显示面所发出的光束,通过预留间隙中的空气折射而产生的迭影,而让使用者具有更好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特别是一种工业用的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为了加强显示设备整体的机构强度,大多会于显示器的外围包覆一框体。然而,此种具有框体的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容易出现有迭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具有框体的工业用触控显示设备容易出现迭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含:一显示模块,其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一框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一透光基材,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透光基材包含一环侧壁,所述环侧壁与所述透光基材的顶面及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环侧壁与所述环包覆部的一侧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预留间隙;一触控模块,其彼此相反的两宽侧面定义为一触控面及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固定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一装饰件,其设置于所述触控模块的其中一个宽侧面;其中,所述装饰件的宽度定义为BM,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定义为a,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定义为h,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定义为d,所述装饰件的宽度、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其中,θ介于95°至150°。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而所述显示面能显示所述显示画面的区域,皆被所述透光基材所覆盖;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定义为f,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f>d的关系式。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底面通过一第一光学胶与所述显示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通过一第二光学胶与所述触控模块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非仅由光学胶固化形成;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优选地,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有一辅助胶体,所述辅助胶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上包覆部的一顶面,所述触控模块的所述连接面的部分通过所述辅助胶体与所述顶面相互连接;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小于或等于0.3公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包含:一显示模块,其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一框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至少一透光基材,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透光基材包含一环侧壁,所述环侧壁与所述透光基材的顶面及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环侧壁与所述环包覆部的一侧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预留间隙;一第一氧化铟锡层,其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材面对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或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一触控模块,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触控面及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固定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所述触控模块包含有一第二氧化铟锡层,所述第一氧化铟锡层及所述第二氧化铟锡层能相互配合,以于所述触控模块被触控时,对应产生X轴位置信号及Y轴位置信号;一装饰件,其设置于所述触控模块的其中一个宽侧面;其中,所述装饰件的宽度定义为BM,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定义为a,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定义为h,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定义为d,所述装饰件的宽度、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其中,θ介于95°至150°。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而所述显示面能显示所述显示画面的区域,皆被所述透光基材所覆盖;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定义为f,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f>d的关系式。
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底面通过一第一光学胶与所述显示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通过一第二光学胶与所述触控模块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非仅由光学胶固化形成;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优选地,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有一辅助胶体,所述辅助胶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上包覆部的一顶面,所述触控模块的所述连接面的部分通过所述辅助胶体与所述顶面相互连接;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小于或等于0.3公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通过使装饰件的宽度、上包覆部的宽度、显示面至连接面的高度及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可以让使用者在观看触控显示设备时,不会观看到显示面所发出的光束,通过预留间隙中的空气折射而产生的迭影,而让使用者具有更好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沿图1所示剖面线Ⅳ剖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沿图1所示剖面线Ⅴ剖开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图式或是如特定图式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分出现于该特定图式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图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沿图1所示Ⅲ剖面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分解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1包含一显示模块10、一框体20、一电连接模块30、一透光基材40、一第一光学胶50、一触控模块60、一第二光学胶70、一辅助胶体80及一装饰件90。
显示模块10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显示模块10具有一显示面101,显示模块10相反于显示面101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102。其中,显示模块10被供电而运作时,显示面101能呈现一显示画面。在具体的应用中,所述显示模块10可以是被独立地制造、贩卖或者显示模块10也可以是经过简单的组装以进行贩卖。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模块10可以是矩形立方体、正立方体,于此不加以限制,且显示模块10的尺寸亦可依据需求变化。
框体20固定设置于显示模块10的外围,框体20包含有一环包覆部201及一上包覆部202,环包覆部201环绕包覆于显示模块10的外围,上包覆部202与环包覆部201相连接,上包覆部202对应位于显示模块10具有显示面101的一侧,且上包覆部202与显示面101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SP(如图4所示)。
显示模块10通过框体20的包覆,可以具有更好地防护效果,特别是可以应用于工业用环境中;换言之,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1,由于显示模块10外部包覆有框体20,因此,显示模块10将不易受外在环境的破坏,从而可大幅提升触控显示设备1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框体20的材质可以是依据需求为金属、塑料等,于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2及图4所示,电连接模块30可以是包含有一电连接器31及一电路板32,电连接器31设置于电路板32上,而电路板32上还可以是设置有其他用以辅助显示模块10作动的电子零件。显示模块10能通过电连接器31与外部控制装置(例如是工业计算机等)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换言之,外部控制装置可以是通过相关的电连接线,与电连接器31电性连接,据以控制显示模块10作动。于本实施例图中,是以电连接模块30包含有单一个电连接器31为例,但电连接器31的个数不以此为限,其可依据需求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框体20还可以包含有一底包覆部203及一电连接模块30,底包覆部203与环包覆部201相连接,底包覆部203包覆显示模块10的底部。其中,环包覆部201、上包覆部202及底包覆部20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构件,并通过相关成型步骤,以包覆设置于显示模块10外。其中,在框体20未具有底包覆部203的实施例中,框体20的整体将呈现为类似于中空的矩形体,而在框体20具有底包覆部203的实施例中,框体20整体将呈现为一侧内凹有容槽的矩形体。关于电连接器31的设置位置,亦可以依据需求变化,不局限于设置在底包覆部203的一侧。
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模块10及框体20可以是成组地制造及贩卖,而相关厂商可以直接依据需求将框体20及显示模块10进行简单组装后应用于所需的产品中,或者也可以是直接贩卖包覆有框体20的显示模块10。
如图4所示,透光基材40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分别定义为一顶面401及一底面402,透光基材40还具有一环侧壁403,环侧壁403与顶面401及底面402相连接。透光基材40的底面402可以是通过一第一光学胶50固定于显示面101,而透光基材40对应位于容置槽SP(如图3所示)中。透光基材40可以是任何可以透光的结构,当然透光基材40必须能让相关人员可以由透光基材40相反于显示面101的一侧,观看到显示模块10于显示面101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举例来说,透光基材40可以是玻璃、光学塑料(例如PMMA)、或者玻璃及光学塑料的结合等,于此不加以限制。
所述第一光学胶50例如是固态透明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或者也可以是液态透明光学胶OCR(Optically Clear Resin),于此不加以限制。特别说明的是,于此所指的透光基材40并非固化的光学胶,相反地,利用透光基材40来取代光学胶,从而可降低成本高昂的光学胶的使用量,借此降低触控显示设备1整体的制造成本;换言之,在不考虑触控显示设备1的整体制造成本的情况下,透光基材40也可以是由光学胶固化形成,如此,触控模块60与显示面101之间将仅填充有光学胶,而触控模块60与显示面101将是通过固化后的光学胶来彼此相互固定。
触控模块60彼此相反的两个宽侧面分别定义为一连接面601及一触控面602,连接面601可以是通过一第二光学胶70贴合设置于透光基材40的顶面401,且触控模块60还可以是同时通过设置于框体20的顶面2021的一辅助胶体80而与框体20相互连接。换言之,触控模块60是通过第二光学胶70及辅助胶体80,与透光基材40、框体20相互固定。其中,上包覆部202、透光基材40及显示模块10是对应位于触控模块60朝向透光基材40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亦即,触控模块60是整体盖设于框体20及显示模块10的一侧,而透光基材40及显示面101皆被触控模块60遮蔽。
在实际应用中,透光基材40的折射率大致与触控模块60所具有的触摸板的折射率相同,如此,相关人员由触控模块60的一侧,通过透光基材40观看显示面101所显示的显示画面时,将不会有影像呈现上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触控模块60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40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可以是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于此所指的触控模块60是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的装置,也就是说,所述触控模块60可以包含有电连接器等相关信号传输组件,而当触控模块60的触控面602被操作时,触控模块60将会对应产生相关信号,而外部的电子装置或是处理器将可通过触控模块60的电连接器等传输组件接收到相关信号。
辅助胶体80可以是依据需求为各式的固态胶或液态胶。在具体的实施中,辅助胶体80可以是包含有两个离型纸(Release papers)的固态胶。在实际应用中,辅助胶体80基本是布满框体20的整个顶面2021。
值得一提的是,于图3中是以辅助胶体80为固态胶为例,且辅助胶体80大致呈环状,但辅助胶体80的外型及数量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辅助胶体80也可以是四个条状的结构,而对应贴附于上包覆部202的顶面2021,如此,相关厂商可以依据透光基材40、显示面101及框体20的表面平整度,而通通过调整设置于不同位置的辅助胶体80的厚度,从而使触控模块60用以供用户操作的触控面602,大致与显示面101相互平行。
如图4所示,透光基材40的底面402通过第一光学胶50与显示面101相互固定时,环侧壁403与环包覆部201的一侧端面2022之间将形成有一预留间隙S;也就是说,透光基材40于垂直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截平面(如图中所示坐标系的Z-Y平面)上的宽度W1,是小于容置槽SP于垂直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截平面的宽度W2。
如图3及图5所示,当设置有透光基材40的触控模块60与框体20相互固定,且透光基材40对应位于容置槽SP中时,容置槽SP将不会被透光基材40所填满,而触控模块60及显示面101之间将会形成有一环状槽Sa;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对应形成有不相互连通的条状槽,而非限定为环状槽;通通过环状槽Sa的设计,将可使透光基材40受热时有膨胀的空间。换言之,在没有所述预留间隙的设计的实施例中,若触控显示设备1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透光基材40受热膨胀后,可能会抵顶框体20,进而可能会造成框体20或是显示模块10的毁坏。另外,通过上述预留间隙S或是环状槽Sa的设计,亦可提升透光基材40在具有非预期的生产公差时,仍可设置于容置槽SP(如图4所示)中的几率。在实际应用中,透光基材40的环侧壁403与上包覆部202的端面2022之间的距离W3可以是小于或等于0.3公厘;当然,透光基材40的环侧壁403与上包覆部202的端面2022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依据触控显示设备1尺寸大小不同而有所改变。
如图4所示,触控模块60于触控面602还设置有一装饰件90,装饰件90可以是任何不透光结构,举例来说,装饰件90可以是涂布于连接面601上的不透光胶层。在不同的应用中,装饰件90也可以是形成于触控模块60的触控面602,或是触控模块60的相关玻璃结构之间,而装饰件90不局限设置于连接面601。需说明的是,装饰件90是沿触控模块60的边缘设置,而装饰件90与触控模块60的边缘之间,不具有间隙。
如图4所示,装饰件90的宽度定义为BM,上包覆部202的宽度定义为a,显示面101至触控模块60的连接面601的高度定义为h,预留间隙S的宽度定义为d,装饰件90的宽度BM、上包覆部202的宽度a、显示面101至连接面601的高度h及预留间隙S的宽度d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其中,θ介于95°至150°。通过使装饰件90的宽度BM、上包覆部202的宽度a、显示面101至连接面601的高度h及预留间隙S的宽度d符合上述关系式,将可有效避免相关人员由触控模块60的触控面602方向,观看显示面101所显示的显示画面时,将不会观看到所述预留间隙S,且亦不容易观看到显示面101通过预留间隙S中的空气折射所产生的迭影。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装饰件90可以是在触控模块60固定安装于显示面101后,才贴附设置于触控面602,而相关生产人员则可依据触控模块60与显示面101的贴合状态,以选择具有合适宽度的装饰件90。举例来说,相关生产厂商可以是具有多种不同预定宽度的装饰件90,而相关生产厂商将会依据不同尺寸及触控模块60与显示模块10彼此相连接的状态,以选择具有合适宽度的装饰件90贴附设置于触控面602。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触控模块60固定安装于显示面101,而触控面602未设置有装饰件90时,相关人员或是设备将可通过透光基材40,测量上包覆部202的宽度a、显示面101至连接面601的高度h及预留间隙S的宽度d,而后再依据上述关系式,而决定装饰件90的宽度,如此,将可确保装饰件90能有效地达到避免使用者观看到预留间隙S或迭影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4所示,显示模块10被供电而运作时,显示面101呈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上包覆部202的内端面2022的距离f大于预留间隙S的宽度d,而显示面101能显示显示画面的区域AR,皆被透光基材40所覆盖,以数学式表示则为:f>d。如此,将可确保相关人员由触控面602的一侧观看显示面101时,显示面101所显示的显示画面不会被装饰件90所遮蔽。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触控显示设备1也可以是包含有多个透光基材40,多个透光基材40彼此间可以是通过一第三光学胶91相互连接,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透光基材40固定设置于触控模块60及显示面101之间,且其中至少一个透光基材40的至少一部分高出于顶面2021。所述第三光学胶91例如可以是液态透明光学胶OCR(Optically ClearResin)或固态透明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于此不加以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厂商(例如是将触控模块60贴合于显示模块的厂商)可以是定制有不同厚度的透光基材40,而相关厂商可以在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比预期的深度更深时,配合第三光学胶91,额外增加相近厚度的透光基材40。在另一实际应用中,相关厂商也可以是依据容置槽SP于法线方向的深度,再决定透光基材40的数量。
换言之,通过多个透光基材40的设计,相关厂商可以依据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而适应性地调整透光基材40的数量,借此可确保透光基材40能确实地与触控模块60及显示面101相连接,从而可避免为了确保透光基材40能与显示面101相接触,而大量地使用光学胶,进而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容置槽SP于显示面101的法线方向的深度,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框体20的生产公差、显示模块10的生产公差等,而与原本预期的深度不相同,如此若以原本预定的透光基材40与包覆有框体20的显示模块10相连接时,则可能发生透光基材40与显示面101之间形成有空气层,用户通过触控模块60观看显示面101所显示的显示画面时,将会看到迭影等问题;因此,通过上述本实施例的多个透光基材40的设计,将可有效地避免迭影等问题的发生。
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透光基材40与显示面101之间,还可以是设置有一功能件92,功能件92例如可以是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功能件92设置于透光基材40与触控模块60之间。
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触控显示设备1还可以是包含有一第一氧化铟锡层93及一第二氧化铟锡层94。第一氧化铟锡层93可以是形成于透光基材40的顶面401,第二氧化铟锡层94则可以是形成于触控模块60中,而第一氧化铟锡层93及第二氧化铟锡层94两者可以相互配合,以于触控模块60被操作时,对应产生X轴坐标信息及Y轴坐标信息。换言之,透光基材40与第一氧化铟锡层93,配合触控模块60将可作为具有完整触控功能的触控装置。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氧化铟锡层93也可以是形成于透光基材40远离显示面101的一侧,而第一氧化铟锡层93是对应位于透光基材40与第二光学胶70之间。具体来说,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是先于透光基材40的一侧形成第一氧化铟锡层93,再利用第二光学胶70,使具有第一氧化铟锡层93的透光基材40与触控模块60相互黏合。当然,彼此相互黏合的透光基材40及触控模块60,其所分别包含的第一氧化铟锡层93及第二氧化铟锡层94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上,而两者可以相互作用,以于触控模块60被操作时,对应产生X轴坐标信息及Y轴坐标信息。在不同的应用中,触控模块60被操作时,第一氧化铟锡层93也可以是对应产生Y轴坐标数据,而第二氧化铟锡层94也可以是对应产生X轴坐标数据。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
一显示模块,其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
一框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
一透光基材,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透光基材包含一环侧壁,所述环侧壁与所述透光基材的顶面及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环侧壁与所述环包覆部的一侧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预留间隙;以及
一触控模块,其彼此相反的两宽侧面定义为一触控面及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固定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以及
一装饰件,其设置于所述触控模块的其中一个宽侧面;
其中,所述装饰件的宽度定义为BM,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定义为a,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定义为h,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定义为d,所述装饰件的宽度、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其中,θ介于95°至150°。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而所述显示面能显示所述显示画面的区域,皆被所述透光基材所覆盖;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定义为f,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f>d的关系式。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底面通过一第一光学胶与所述显示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通过一第二光学胶与所述触控模块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非仅由光学胶固化形成;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有一辅助胶体,所述辅助胶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上包覆部的一顶面,所述触控模块的所述连接面的部分通过所述辅助胶体与所述顶面相互连接;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小于或等于0.3公厘。
6.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含:
一显示模块,其能被供电而独立地运作,所述显示模块具有一显示面,所述显示模块相反于所述显示面的一侧定义为一底面;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能呈现一显示画面;
一框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框体包含有一环包覆部及一上包覆部,所述环包覆部环绕包覆于所述显示模块的外围,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上包覆部对应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上包覆部与所述显示面共同形成有一容置槽;
至少一透光基材,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透光基材包含一环侧壁,所述环侧壁与所述透光基材的顶面及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底面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透光基材对应位于所容置槽中,所述环侧壁与所述环包覆部的一侧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预留间隙;以及
一第一氧化铟锡层,其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材面对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或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
一触控模块,其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定义为一触控面及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固定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所述上包覆部、所述透光基材及所述显示模块对应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朝向所述透光基材一侧的正投影的范围中;所述触控模块包含有一第二氧化铟锡层,所述第一氧化铟锡层及所述第二氧化铟锡层能相互配合,以于所述触控模块被触控时,对应产生X轴位置信号及Y轴位置信号;以及
一装饰件,其设置于所述触控模块的其中一个宽侧面;
其中,所述装饰件的宽度定义为BM,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定义为a,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定义为h,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定义为d,所述装饰件的宽度、所述上包覆部的宽度、所述显示面至所述连接面的高度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BM≥a+d+h*tan(θ-90°)的关系式;其中,θ介于95°至150°。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被供电而运作时,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而所述显示面能显示所述显示画面的区域,皆被所述透光基材所覆盖;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定义为f,所述显示面呈现所述显示画面的边缘与所述上包覆部的所述端面的距离及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符合f>d的关系式。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底面通过一第一光学胶与所述显示面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的所述顶面通过一第二光学胶与所述触控模块相连接;所述透光基材非仅由光学胶固化形成;所述触控模块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的百分差值介于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五。
9.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含有一底包覆部及一电连接模块,所述底包覆部与所述环包覆部相连接,所述底包覆部包覆所述显示模块的底部,所述电连接模块包含有至少一电连接器,所述显示模块能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装置所提供的电力及影像信号;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显示面之间或所述透光基材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抗电磁干扰片、偏光片及防窥片中的其中一个。
10.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有一辅助胶体,所述辅助胶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上包覆部的一顶面,所述触控模块的所述连接面的部分通过所述辅助胶体与所述顶面相互连接;所述预留间隙的宽度小于或等于0.3公厘。
CN201811043431.0A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888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431.0A CN110888544B (zh)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431.0A CN110888544B (zh)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8544A true CN110888544A (zh) 2020-03-17
CN110888544B CN110888544B (zh) 2023-03-03

Family

ID=6974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3431.0A Active CN110888544B (zh) 2018-09-07 2018-09-07 触控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85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340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30241879A1 (en) * 2012-03-14 2013-09-1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touch module
CN105204672A (zh) * 2014-05-30 2015-12-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6757569U (zh) * 2017-03-22 2017-12-15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340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30241879A1 (en) * 2012-03-14 2013-09-1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ptical touch module
CN105204672A (zh) * 2014-05-30 2015-12-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6757569U (zh) * 2017-03-22 2017-12-15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8544B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6239B2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
US10721830B2 (en) Waterproof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KR10245828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2314005B (zh) 显示装置
CN111199999B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90006151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378850B2 (en) Substrate assembly,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20026565A (ko) 보호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TW201421306A (zh)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顯示模組
CN110807989B (zh) 显示装置
KR101693337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20150091679A (ko) 터치센서
KR20140107113A (ko) 터치 패널
CN110794923B (zh) 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TWM573019U (zh)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07065855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130378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888544B (zh) 触控显示设备
US20160320873A1 (en) Touch Sensor Structure
CN106909243B (zh)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210025280A (ko) 필름이 접합된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커버의 제조 방법
TWI628575B (zh) 觸控顯示面板
TW202024880A (zh) 輸入感測單元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CN110888543A (zh) 触控显示设备
TWI669646B (zh) 觸控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