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7183A -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7183A
CN110887183A CN201911086329.3A CN201911086329A CN110887183A CN 110887183 A CN110887183 A CN 110887183A CN 201911086329 A CN201911086329 A CN 201911086329A CN 110887183 A CN110887183 A CN 110887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joi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63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7183B (zh
Inventor
董明珠
徐耿彬
吴俊鸿
田雅颂
廖敏
梁博
熊绍森
翟振坤
黄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0863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7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7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7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由于冷热气空气的流通特性造成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问题,达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上下出风空调器与风扇的联控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基于人体舒适性的上下出风空调器与风扇的联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室内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时,由于冷热空气的流通特性,例如:由于出风口与地面或者房顶有较远的距离,制热模式时多数热风还未到达地面就开始上浮,制冷模式时多数冷风未到达房顶就开始下沉,室内温度难免出现分布不均的情况,造成处于不同位置的人体温感冷暖不一,影响空调的舒适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以解决由于冷热气空气的流通特性造成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问题,达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包括: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其中,该空调,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
可选地,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包括: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或者,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
可选地,其中,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包括:确定一人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一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和/或,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包括:确定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未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和或使用下出风口按第四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可选地,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还包括: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根据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若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
可选地,其中,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包括: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不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和/或,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包括: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
可选地,其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包括: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量调至设定出风量范围的上限,并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角度调至朝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所处位置处;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和/或,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包括:若人体位置处于靠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一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者,若人体位置处于远离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二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获取单元,用于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其中,该空调,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调节单元,用于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
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包括: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或者,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
可选地,其中,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包括:确定一人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一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和/或,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包括:确定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未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和或使用下出风口按第四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还包括: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根据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若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
可选地,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包括: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不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和/或,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包括: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
可选地,其中,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包括: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量调至设定出风量范围的上限,并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角度调至朝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所处位置处;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包括:若人体位置处于靠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一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者,若人体位置处于远离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二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根据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利用上下出风口的优势进行针对性送风,提升人体所在位置处的送风舒适性。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针对空调器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上下风量和出风角度,提升室内不同位置的人体温感冷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当距离较远时使用电风扇增加送风距离,通过与电风扇进行联控,结合上下出风口的优势满足远近多区域人的冷或热量需求,提升房间内不同位置处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人体位置和PMV的监测,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组合控制,可以提升用户在远近不同位置的舒适感,人性化好。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和PMV值,实时调整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出风量,并使用电风扇加以辅助,实现并确保空调制冷或热量按需供给,提升用户体验。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人体位置和PMV的监测,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组合控制,解决由于冷热气空气的流通特性造成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问题,达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空调与风扇的联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联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空调与风扇的联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送风模式选择逻辑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空调与风扇的联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上下出风口风量、角度及电风扇控制逻辑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风扇主体;11-风扇通讯模块;12-风扇控制模块;20-空调主体;21-空调通讯模块;22-空调控制模块;23-红外传感监测模块;30人工操作模块;31人工操作的通讯模块(遥控器-手机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等);102-确定单元;104-获取单元;106-调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气调节方法应用于风扇(如电风扇)和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的联控系统,该空气调节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30。
在步骤S110处,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
在步骤S120处,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其中,该空调,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均用作出风口;进风口另外设置。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都只能出风,不能进风,它们的出风风量和角度可以独立控制。
例如:可以在该空调的风道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以上出风口,具体可以是在该空调的风道上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上出风口。在该空调的风道下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下出风口。这样,空调器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上下风量和出风角度,解决室内不同位置的人体温感冷热不均的问题。
具体地,可以通过传感器模块检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如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例如:根据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利用上下出风口的优势进行针对性送风。
在步骤S130处,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以实现制冷或制热模式下换热量的按需供给。例如:当距离较远时使用电风扇增加送风距离,通过与电风扇进行联控,结合上下出风口的优势满足远近多区域人的冷或热量需求。
例如:基于人体舒适性的上下出风空调器与风扇的联控系统,以保证人体舒适性为目标,使用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和PMV值,实时调整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出风量,并使用电风扇加以辅助,实现并确保空调制冷或热量按需供给。具体地,利用具有上下出风口空调和电风扇辅助送风的控制系统,通过监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量、角度,电风扇的开闭、转速、角度进行联合控制,保证在不同位置的人体都有足够的舒适性。
例如:可以通过对人体位置和PMV的监测,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组合控制,确保用户在远近不同位置的舒适感。如通过监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量、角度,电风扇的开闭、转速、角度进行联合控制,保证在不同位置的人体都有足够的舒适性。其中,电风扇与空调之间,不进行联控时是独立的,进行联控时,风扇从属于空调送风系统的一部分。空调与风扇联控,可以实现多区域同时送风,可以实现死角和远距离送风,可以加快室内温度变化,还可以实现均匀室内温度分布。
当然,若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没有人体,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维持当前运行模式、或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按目标温度运行。其中,在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维持当前运行模式、或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按目标温度运行的过程中,控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按上出风方式出风,在制热模式下按下出风方式出风,且风量为中档。
其中,可以在该空调的风道内,布置有能够逆向送风的对旋轴流风机组件。对旋轴流风机组件,具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出风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向空调的至少一个上出风口送风。下出风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向空调的至少一个下出风口送风。
由此,通过在房间中有人的情况下,根据人体位置、人体PMV值等参数,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实现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的控制,提升房间内换热量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升不同需要用户的舒适性感受。
其中,步骤S130中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可以包括多个控制过程,如第一控制过程、第二控制过程等。
第一控制过程:根据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控制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形。
第一种控制情形: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
可选地,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可以参见以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30。
步骤S210,确定一人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
步骤S220,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一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例如:在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上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上出风口进行沐浴式出风。在制热时使用下出风口按下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出风。
步骤S230,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例如:如果只监测到一个人的位置信息,那么将根据这个人的位置信息将送风模式的选择,如该人距空调的位置D实际小于设定的距离D设定(D设定根据空调出风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那么不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进行沐浴式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送风。若D实际大于设定的距离D设定,则打开电风扇,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送风。其中,空调的在选择不同送风模式时,所依据的设定距离D设定能根据空调实际的送风距离,房间的布局进行调整。
由此,通过在房间内人数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人体位置灵活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人体舒适性,还有利于节能。
第二种控制情形: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
由此,通过根据房间内的不同人数,基于不同人数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相应调节,可以提升不同人数情况下人体的舒适性感受。
可选地,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可以包括参见以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40。
步骤S310,确定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其中,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可以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相同,也可以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不同。
步骤S320,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其中,第三设定风量可以大于第一设定风量。例如:在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均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上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上出风口进行瀑布式出风。在制热时使用下出风口按下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出风。
步骤S330,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未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和或使用下出风口按第四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此时上下出风口同时送风,保证远近的位置都有足够的制冷量。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步骤S340,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例如:若监测到多人,且都满足D实际<D设定,则不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进行沐浴式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送风。若部分满足D实际<D设定,则打开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对距离内的用户进行沐浴式送风,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对距离外的用户进行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配合送风。若都不满足D实际<D设定,则打开电风扇,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送风。
由此,通过在房间内人数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人体位置灵活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不仅提升了各人的人体舒适性,还有利于节能。
第二控制过程: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控制过程。
下面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
步骤S410,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步骤S420,若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根据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
更可选地,步骤S420中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可以参见以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510和步骤S520。
步骤S510,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
步骤S520,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
更进一步可选地,步骤S520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可以参见以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7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710至步骤S730。
步骤S710,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量调至设定出风量范围的上限,并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角度调至朝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所处位置处。
步骤S720,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
步骤S730,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
例如:若采用电风扇辅助送风且只用下出风口送分,即制冷时用户都离空调较远、制暖时全工况,此时下出风口的风量调至最大,角度对着电风扇,通过调节电风扇的角度、转速保证用户的舒适性。
由此,通过在只用下出风口出风的情况下,根据人体PMV值进行调节,以在下出风口出风方式中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精准且可靠。
步骤S530,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不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
由此,通过根据是否只有下出风口出风而基于人体PMV值进行调节,可以在不同出风方式下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满足不同出风方式下用户的舒适性需求。
更进一步可选地,步骤S530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可以参见以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8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810至步骤S830。
步骤S810,若人体位置处于靠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一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者,若人体位置处于远离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二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步骤S820,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
步骤S830,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其中,第一设定PMV阈值、第二设定PMV阈值与第三设定PMV阈值,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例如:若采用电风扇送风且上下出风口同时使用,即制冷时远近都有用户,那么通过调整上出风口的风量、角度对近端用户的PMV进行控制,通过调整风扇的转速、角度对远端用户的PMV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在不只用下出风口出风的情况下,根据人体PMV值进行调节,以在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结合出风方式中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精准且可靠。
步骤S430,若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
例如:空调开机时,先根据人体位置信息选用送风模式。根据送风模式,结合用户的PMV值或用户的位置进行送风控制。若不采用电风扇辅助送风时,空调根据用户的PMV值,对上下出风口的风量、角度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基于风扇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分别基于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进行控制,可以提升不同送风状态下的送风舒适性,用户体验好。
更可选地,步骤S430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可以参见以下说明。
下面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610和步骤S620。
步骤S610,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
步骤S620,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
由此,通过调节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保证人体PMV值,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用户体验更佳。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利用上下出风口的优势进行针对性送风,提升人体所在位置处的送风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气调节方法的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参见图9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气调节装置应用于风扇(如电风扇)和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的联控系统,该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02、获取单元104和调节单元106。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确定单元102,可以用于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该确定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获取单元104,可以用于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该获取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
其中,该空调,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均用作出风口;进风口另外设置。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都只能出风,不能进风,它们的出风风量和角度可以独立控制。例如:可以在该空调的风道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以上出风口,具体可以是在该空调的风道上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上出风口。在该空调的风道下端,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下出风口。这样,空调器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上下风量和出风角度,解决室内不同位置的人体温感冷热不均的问题。
具体地,可以通过传感器模块检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如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例如:根据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利用上下出风口的优势进行针对性送风。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调节单元106,可以用于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以实现制冷或制热模式下换热量的按需供给。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30。例如:当距离较远时使用电风扇增加送风距离,通过与电风扇进行联控,结合上下出风口的优势满足远近多区域人的冷或热量需求。
例如:基于人体舒适性的上下出风空调器与风扇的联控系统,以保证人体舒适性为目标,使用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和PMV值,实时调整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出风量,并使用电风扇加以辅助,实现并确保空调制冷或热量按需供给。具体地,利用具有上下出风口空调和电风扇辅助送风的控制系统,通过监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量、角度,电风扇的开闭、转速、角度进行联合控制,保证在不同位置的人体都有足够的舒适性。
例如:可以通过对人体位置和PMV的监测,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组合控制,确保用户在远近不同位置的舒适感。如通过监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量、角度,电风扇的开闭、转速、角度进行联合控制,保证在不同位置的人体都有足够的舒适性。其中,电风扇与空调之间,不进行联控时是独立的,进行联控时,风扇从属于空调送风系统的一部分。空调与风扇联控,可以实现多区域同时送风,可以实现死角和远距离送风,可以加快室内温度变化,还可以实现均匀室内温度分布。
当然,若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没有人体,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维持当前运行模式、或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按目标温度运行。其中,在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维持当前运行模式、或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按目标温度运行的过程中,控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按上出风方式出风,在制热模式下按下出风方式出风,且风量为中档。
其中,可以在该空调的风道内,布置有能够逆向送风的对旋轴流风机组件。对旋轴流风机组件,具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出风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向空调的至少一个上出风口送风。下出风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向空调的至少一个下出风口送风。
由此,通过在房间中有人的情况下,根据人体位置、人体PMV值等参数,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实现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的控制,提升房间内换热量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升不同需要用户的舒适性感受。
其中,所述调节单元106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可以包括多个控制过程,如第一控制过程、第二控制过程等。
第一控制过程:根据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控制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形。
第一种控制情形: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
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106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可以包括: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一人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21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一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220。例如:在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上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上出风口进行沐浴式出风。在制热时使用下出风口按下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出风。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230。
例如:如果只监测到一个人的位置信息,那么将根据这个人的位置信息将送风模式的选择,如该人距空调的位置D实际小于设定的距离D设定(D设定根据空调出风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那么不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进行沐浴式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送风。若D实际大于设定的距离D设定,则打开电风扇,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送风。其中,空调的在选择不同送风模式时,所依据的设定距离D设定能根据空调实际的送风距离,房间的布局进行调整。
由此,通过在房间内人数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人体位置灵活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人体舒适性,还有利于节能。
第二种控制情形: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
由此,通过根据房间内的不同人数,基于不同人数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相应调节,可以提升不同人数情况下人体的舒适性感受。
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106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可以包括: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310。其中,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可以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相同,也可以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不同。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320。其中,第三设定风量可以大于第一设定风量。例如:在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均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上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上出风口进行瀑布式出风。在制热时使用下出风口按下出风方式出风,如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出风。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未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和或使用下出风口按第四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此时上下出风口同时送风,保证远近的位置都有足够的制冷量。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33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340。
例如:若监测到多人,且都满足D实际<D设定,则不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进行沐浴式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送风。若部分满足D实际<D设定,则打开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对距离内的用户进行沐浴式送风,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对距离外的用户进行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配合送风。若都不满足D实际<D设定,则打开电风扇,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送风。
由此,通过在房间内人数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人体位置灵活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不仅提升了各人的人体舒适性,还有利于节能。
第二控制过程: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模式的控制过程,具体可以参见以下说明: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41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根据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420。
更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106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可以包括: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51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520。
更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106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可以包括: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量调至设定出风量范围的上限,并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角度调至朝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所处位置处。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71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72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730。
例如:若采用电风扇辅助送风且只用下出风口送分,即制冷时用户都离空调较远、制暖时全工况,此时下出风口的风量调至最大,角度对着电风扇,通过调节电风扇的角度、转速保证用户的舒适性。
由此,通过在只用下出风口出风的情况下,根据人体PMV值进行调节,以在下出风口出风方式中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精准且可靠。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不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530。
更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106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可以包括: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人体位置处于靠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一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者,若人体位置处于远离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二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81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82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830。其中,第一设定PMV阈值、第二设定PMV阈值与第三设定PMV阈值,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例如:若采用电风扇送风且上下出风口同时使用,即制冷时远近都有用户,那么通过调整上出风口的风量、角度对近端用户的PMV进行控制,通过调整风扇的转速、角度对远端用户的PMV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在不只用下出风口出风的情况下,根据人体PMV值进行调节,以在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结合出风方式中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精准且可靠。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430。
例如:空调开机时,先根据人体位置信息选用送风模式。根据送风模式,结合用户的PMV值或用户的位置进行送风控制。若不采用电风扇辅助送风时,空调根据用户的PMV值,对上下出风口的风量、角度进行控制。
由此,通过基于风扇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分别基于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进行控制,可以提升不同送风状态下的送风舒适性,用户体验好。
更可选地,所述调节单元106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可以包括: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610。
所述调节单元106,具体还可以用于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该调节单元106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620。
由此,通过调节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保证人体PMV值,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用户体验更佳。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8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针对空调器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上下风量和出风角度,提升室内不同位置的人体温感冷热的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气调节装置的一种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该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在一些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系统中,使用风扇加快室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达到加快室内温变速率的目的。但这种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系统,使用的空调器本身未进行出风优化,并且该联控系统仅是加快室内温变速率,并未考虑人体的舒适性,因此有提高的空间。所以,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上下出风空调器与风扇的联控系统,以保证人体舒适性为目标,使用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和PMV值,实时调整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出风量,并使用电风扇加以辅助,实现并确保空调制冷或热量按需供给。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针对性送风,例如:根据红外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利用上下出风口的优势进行针对性送风。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优化空调送风系统,例如:空调器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上下风量和出风角度,解决室内不同位置的人体温感冷热不均的问题。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强化空调送风系统,例如:当距离较远时使用电风扇增加送风距离,通过与电风扇进行联控,结合上下出风口的优势满足远近多区域人的冷或热量需求。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对人体位置和PMV的监测,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组合控制,确保用户在远近不同位置的舒适感。
其中,电风扇与空调之间,不进行联控时是独立的,进行联控时,风扇从属于空调送风系统的一部分。空调与风扇联控,可以实现多区域同时送风,可以实现死角和远距离送风,可以加快室内温度变化,还可以实现均匀室内温度分布。
在一个可选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的例子,对本发明的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设计了一种具有上下出风口空调和电风扇辅助送风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人体位置和人体PMV值,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量、角度,电风扇的开闭、转速、角度进行联合控制,保证在不同位置的人体都有足够的舒适性。
例如:PMV值可以是根据室内温度、风速、相对湿度、辐射温度由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得到的,风速根据人体位置和出风口风量计算得到,人体位置由传感器得到,风量可由风机转速计算得到,辐射温度与室内温度成正比,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由空调本身的内部数据就能得到。
图10是系统的联控结构示意图,联控系统主要是由电风扇模块(如风扇主体10),空调模块(如空调主体20),人工操作模块30组成。其中,电风扇包括通讯模块(如风扇通讯模块11)和控制模块(如风扇控制模块12),通讯模块的作用主要是和空调模块进行通讯,获取来自空调的控制信息;空调模块主要包括了通讯模块(如空调通讯模块21)、控制模块(如空调控制模块22)、传感器模块(如红外传感监测模块23),通讯模块用以接收来自用户的控制信息,向电风扇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模块用以对传感器收集到信息进行处理,对空调上下出风口的风量、角度和通过通讯模块对电风扇的开关、转速、角度进行控制,传感器模块用以监测用户的位置和PMV值;人工操作模块31主要是用户使用遥控器、手机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等方式对空调发出指令。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图11是送风方式选择的逻辑图。如图11所示,送风模式选择逻辑,可以包括:
步骤11、空调开始运行的时候,红外传感器先监测此时人体位置,并根据监测结果选择性执行步骤12或步骤13。
步骤12、如果没有监测到人体信息,那么将按照默认模式运行(默认模式:设定温度为上次关机的温度,制冷时上出风口出风,制暖时下出风口出风,以中档风速对房间的温度进行调节)。
步骤13、如果只监测到一个人的位置信息,那么将根据这个人的位置信息将送风模式的选择,如该人距空调的位置D实际小于设定的距离D设定(D设定根据空调出风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那么不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进行沐浴式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送风;若D实际大于设定的距离D设定,则打开电风扇,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送风。
例如:可以使用上出风口送冷风,冷风由于密度大缓慢下降,人站底下,宛如沐浴;可以使用下出风口送热风,热风由下而上,由脚向心,如同地热。
若监测到多人,且都满足D实际<D设定,则不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进行沐浴式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地毯式送风;若部分满足D实际<D设定,则打开使用电风扇,制冷时使用上风口对距离内的用户进行沐浴式送风(或瀑布式出风),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对距离外的用户进行送风,制暖时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配合送风;若都不满足D实际<D设定,则打开电风扇,使用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送风。
例如:可以默认电风扇是落地扇,因此上出风口负责对距离内的用户送风,下出风口与落地扇合作向远处送风。
可选地,如果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人体离开了监控范围,那么将保持原状态继续运行15min,如果15min没有监测到人体信息,将转至默认模式运行。
其中,空调的在选择不同送风模式时,所依据的设定距离D设定能根据空调实际的送风距离,房间的布局进行调整。
在一个可选具体例子中,图12是针对人体PMV值对送风量和角度进行调节的逻辑图。如图12所示,上下出风口风量、角度及电风扇控制逻辑,可以包括:
步骤21、空调开机时,先根据人体位置信息选用送风模式。
步骤22、根据送风模式,结合用户的PMV值或用户的位置进行送风控制。
若不采用电风扇辅助送风时,空调根据用户的PMV值,对上下出风口的风量、角度进行控制。
例如:根据已得到的人体位置,用PMV计算公式反推出在开机温度下为了保证PMV值在合适范围,人体周围所需要的风量大小,根据所需的风量大小确认初始出风量和角度,之后再随着温度变化而调整。
若采用电风扇辅助送风且只用下出风口送分,即制冷时用户都离空调较远、制暖时全工况,此时下出风口的风量调至最大,角度对着电风扇,通过调节电风扇的角度、转速保证用户的舒适性。
若采用电风扇送风且上下出风口同时使用,即制冷时远近都有用户,那么通过调整上出风口的风量、角度对近端用户的PMV进行控制,通过调整风扇的转速、角度对远端用户的PMV进行控制。
例如:PMV值可认为由室内温度和人体周围的风量确定,因此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调整人体周围的风量可以对PMV进行控制;确定人体位置之后,具体就表现为调整空调出风口风量和角度。确定室内温度和人体位置之后,通过调整人体周围的出风量进行PMV控制。此时人体周围的风量由下出风口的出风量,风扇位置,风扇转速和角度确定。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9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当距离较远时使用电风扇增加送风距离,通过与电风扇进行联控,结合上下出风口的优势满足远近多区域人的冷或热量需求,提升房间内不同位置处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气调节方法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8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人体位置和PMV的监测,对空调的上下出风口和电风扇进行组合控制,可以提升用户在远近不同位置的舒适感,人性化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气调节方法的一种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该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8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人体位置和PMV值,实时调整空调的上下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出风量,并使用电风扇加以辅助,实现并确保空调制冷或热量按需供给,提升用户体验。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
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其中,该空调,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
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包括:
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
或者,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包括:
确定一人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
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一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
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和/或,
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包括:
确定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
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
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未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和或使用下出风口按第四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还包括:
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若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根据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
若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包括:
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
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
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不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
和/或,
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包括:
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
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包括:
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量调至设定出风量范围的上限,并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角度调至朝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所处位置处;
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
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
和/或,
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包括:
若人体位置处于靠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一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者,若人体位置处于远离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二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
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7.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是否有人体;
获取单元,用于若有人体,则获取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其中,该空调,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人体位置和/或人体PMV值,通过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出风角度和/或出风量,并联合调节风扇的开启状态、旋转速度和/或送风角度,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包括:
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一人的情况下,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
或者,在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所属环境中人体数量为两人以上的情况下,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一人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一设定调节,包括:
确定一人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
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小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一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
若一人的人体位置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和/或,
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二设定调节,包括:
确定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是否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
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按第二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关闭;
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未全部小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使用上出风口按第三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和或使用下出风口按第四设定风量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在制热模式下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若两人以上的人体位置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位置阈值,则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使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并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开启进行辅助送风。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控制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还包括:
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风扇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若风扇处于开启状态,则根据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出风方式和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
若风扇处于关闭状态,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调节单元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三设定调节,包括:
确定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的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
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
若空调的当前出风方式中不只用下出风口进行出风,则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
和/或,
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四设定调节,包括:
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
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一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五设定调节,包括:
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量调至设定出风量范围的上限,并将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当前出风角度调至朝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所处位置处;
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并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
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二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旋转速度和当前送风角度;
和/或,
所述调节单元根据人体PMV值对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的送风方式进行第六设定调节,包括:
若人体位置处于靠近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一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者,若人体位置处于远离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空调的上出风口处的第二设定区域中,则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确定人体PMV值是否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
若人体PMV值未达到第三设定PMV阈值,则继续调节空调的上出风口的当前出风量和当前出风角度,或继续调节空调和风扇的联控系统中风扇的当前转速和当前送风角度。
13.一种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
或者,
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
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空气调节方法。
CN201911086329.3A 2019-11-08 2019-11-08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Active CN11088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329.3A CN110887183B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329.3A CN110887183B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7183A true CN110887183A (zh) 2020-03-17
CN110887183B CN110887183B (zh) 2021-03-02

Family

ID=6974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6329.3A Active CN110887183B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718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3466A (zh) * 2020-05-08 2020-09-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人员分布的大空间办公建筑空调送风量确定方法
CN112628862A (zh) * 2020-12-23 2021-04-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柜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3091243A (zh) * 2021-03-12 2021-07-09 颜景文 一种智能控制空调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108430A (zh) * 2021-04-21 2021-07-13 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空调电风扇的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66940A (zh) * 2021-05-17 2021-08-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57973A (zh) * 2020-06-01 2021-1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6355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6354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22198A (zh) * 2022-03-07 2022-04-12 深圳市众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中央空调多模态矢量送风方法
CN114740916A (zh) * 2022-04-06 2022-07-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6748A (ja) * 1994-04-18 1995-10-31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送風装置
CN101949576A (zh) * 2010-09-30 2011-01-19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和空调风扇联动系统
CN201859327U (zh) * 2010-09-30 2011-06-08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和空调风扇联动系统
JP2013231550A (ja) * 2012-04-27 2013-11-14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3728888A (zh) * 2013-11-27 2014-04-16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JP2014092351A (ja) * 2012-11-06 2014-05-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5650815A (zh) * 2016-01-15 2016-06-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13978A (zh) * 2017-04-10 2017-08-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09140712A (zh) * 2018-10-26 2019-0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23427A (zh) * 2018-11-02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6748A (ja) * 1994-04-18 1995-10-31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送風装置
CN101949576A (zh) * 2010-09-30 2011-01-19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和空调风扇联动系统
CN201859327U (zh) * 2010-09-30 2011-06-08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和空调风扇联动系统
JP2013231550A (ja) * 2012-04-27 2013-11-14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4092351A (ja) * 2012-11-06 2014-05-1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728888A (zh) * 2013-11-27 2014-04-16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CN105650815A (zh) * 2016-01-15 2016-06-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13978A (zh) * 2017-04-10 2017-08-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09140712A (zh) * 2018-10-26 2019-0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23427A (zh) * 2018-11-02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3466A (zh) * 2020-05-08 2020-09-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人员分布的大空间办公建筑空调送风量确定方法
CN113757973B (zh) * 2020-06-01 2023-09-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57973A (zh) * 2020-06-01 2021-1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6355B (zh) * 2020-08-21 2022-12-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6355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6354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6354B (zh) * 2020-08-21 2023-03-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28862A (zh) * 2020-12-23 2021-04-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柜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3091243A (zh) * 2021-03-12 2021-07-09 颜景文 一种智能控制空调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108430A (zh) * 2021-04-21 2021-07-13 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空调电风扇的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66940B (zh) * 2021-05-17 2022-04-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6940A (zh) * 2021-05-17 2021-08-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22198A (zh) * 2022-03-07 2022-04-12 深圳市众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中央空调多模态矢量送风方法
CN114740916A (zh) * 2022-04-06 2022-07-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7183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7183B (zh) 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与风扇的联动系统
CN110895010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0887197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708449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80045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8390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49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08262B (zh) 一种多媒体教室空调控制方法
CN110887181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37351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665117B (zh) 多联机化霜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71204A (zh) 舒适度可配置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23440B (zh) 新风空调系统及其在夏季夜间的控制方法
CN111637524A (zh) 取暖换气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5064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091269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7013982A (zh) 空调室内壁挂机和其控制方法
CN113266939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303847A (zh) 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装置、方法、空调器和遥控器
CN110940063A (zh) 目标水温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2880148B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96805B (zh) 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装置和处理器
CN110411027A (zh) 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531693B (zh) 卫浴空调与热水器联动最优化温度控制的方法
WO2024045900A1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