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500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500B
CN110873500B CN201910783519.4A CN201910783519A CN110873500B CN 110873500 B CN110873500 B CN 110873500B CN 201910783519 A CN201910783519 A CN 201910783519A CN 110873500 B CN110873500 B CN 110873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er
door
lifting device
st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35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3500A (zh
Inventor
崔光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873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3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53Actuated drawers
    • A47B88/457Actuated drawers operated by electrically-powered actua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1Sliding d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05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using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1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combined with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A47B2088/901Drawers having a lifting mechan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1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drawers, guides and guide devices
    • A47B2210/17Drawer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household appliances
    • A47B2210/175Refrigerators or freez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5/00Charging, supporting or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5/021Shelves with several possible configu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4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convey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6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冰箱,包括:箱体,形成有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门部,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抽屉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下部储藏空间引入或引出,形成有收纳物的收纳空间;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门部的内侧;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抽屉部的内侧,以交叉结构形成,使所述收纳物升降;以及连接组件,在所述门部背面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抽屉部前表面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传递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的动力,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为在与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时能够从所述抽屉部拆卸或安装于所述抽屉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在所述升降装置分离时保持限制状态,以使升降装置不能展开。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用于将食物低温储藏在被冰箱门遮蔽的内部的储藏空间中的家电设备。为此,冰箱利用与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而产生的冷气来冷却储藏空间的内部,由此能够以最优状态保管储藏的食物。
随着饮食生活的变化和产品的高端化趋势,最近的冰箱逐渐变为大型化、多功能化,为了使用者的便利以及有效地使用内部空间,正在不断地出现多种结构以及设置有便利装置的冰箱。
冰箱的储藏空间可通过冰箱门来开闭。并且,就冰箱而言,可根据所述储藏空间的配置形态和开闭所述储藏空间的冰箱门的结构,而分类为多种形态。
冰箱门可分类为通过转动来开闭储藏空间的转动式门和以抽屉式引出/引入的抽屉式门。
并且,所述抽屉式门大多数配置于冰箱的下部区域,当所述抽屉式门配置于冰箱的下部区域时,需要通过弯腰来取出容纳在所述抽屉式门内部的筐体或食品,并且在所述筐体或食品沉重时,会感到使用筐体不方便或存在可能会受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正在开发多种使抽屉式门能够升降的结构。
作为代表,美国授权专利US9,377,238号公开了一种冰箱,其具备用于使设置于冷藏室的储藏室升降的升降机构。
然而,在这种现有技术中,用于升降的升降机构具有配置于储藏室的外侧并露出的结构,由此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上的问题。另外,因升降机构具有向外部露出的结构,从而存在外观不好的问题。
并且,由于具有驱动部向外部露出的结构,在驱动部动作时,噪音可直接向外部传递,由此可能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并且,所述升降机构配置于冰箱内侧,由此冰箱内部的储藏容量可能会显著下降,这会引起冰箱整体的储藏容量损失且可能会成为显著降低储藏效率的问题。
并且,在不使用升降功能的情况下,也难以分离升降机构,并且与是否使用升降功能无关地总是设置有升降机构,因此存在会带来储藏容量的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门部的内部设置用于升降的电气装置,在抽屉部设置用于升降的机械装置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以储藏容量损失最小的状态升降的抽屉结构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用于抽屉部升降的机构露出来改善外观且提高安全性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升降功能的需求来拆装升降装置来改变储藏容量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在升降装置的安装和分离时无需额外操作就能够实现升降装置的选择性的限制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额外的分解操作就能够简单地分离升降装置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的可维护性和收纳性得到改善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升降装置的抽屉部的安装和分离变为容易,在操作时能够确保安全性的冰箱。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形成有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门部,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抽屉部,配置为能够对所述下部储藏空间进行引出/引入,形成收纳物的收纳空间;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门部的内侧;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抽屉部的内侧,以交叉结构形成,使所述收纳物升降;以及连接组件,在所述门部背面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抽屉部前表面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传递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的动力,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为能够在与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时从所述抽屉部拆卸或安装于所述抽屉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在所述升降装置分离时保持限制状态,以使所述升降装置不能展开。
在与所述限制装置对应的所述抽屉部的底面形成有凸出部,在所述升降装置分离时,所述限制装置可与所述凸出部分开而成为所述限制状态,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时,所述限制装置可与所述凸出部接触而解除所述限制状态所述限制装置可位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中央,所述凸出部可位于与所述限制装置对应的所述抽屉部下表面。
所述限制装置可设置有多个,在与所述限制装置相向的位置可形成有对应数量的所述凸出部。
所述限制装置可包括:上锁件,固定安装于在所述升降装置动作时进行升降的一侧;下锁件,选择性地与所述凸出部接触,通过向与所述上锁件形成限制的方向或限制解除的方向移动,来选择性地与所述上锁件形成限制;以及弹性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下锁件朝向所述上锁件。
所述抽屉部可划分为当引出所述抽屉部时位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的外部的前方空间以及位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的内部的后方空间,所述升降装置可设置于所述前方空间。
在所述抽屉部可设置有遮蔽所述后方空间的抽屉盖,所述抽屉盖可包括:盖前表面部,划分所述前方空间和所述后方空间;以及盖上表面部,连接所述盖前表面部和所述抽屉后端部。
在所述抽屉部的前表面可形成有露出所述升降装置的前端的抽屉开口,所述升降装置可经由所述抽屉开口与所述门背面的连接组件连接。
在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升降装置的相向的两面可分别形成有以彼此对应的形状凸出以及凹陷而彼此结合的凸起和连接部。
所述连接组件可配置于门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可包括:一对交叉组件,由轴结合的多个杆构成为交叉,且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组件结合;以及支撑板,支撑于所述交叉组件而由所述交叉组件升降,支撑食品或容器,所述一对交叉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的旋转而同时旋转。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形成有储藏空间;抽屉门,安装为能够对所述箱体进行引出/引入,且包括开闭储藏空间的门部以及在所述门部背面形成收纳空间的抽屉部;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门部,提供动力;以及升降装置,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抽屉部的内部,在所述抽屉部的内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从而根据从所述驱动装置传递到的动力来升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下框架,安置于所述抽屉部的底部;上框架,在所述下框架的上方进行升降;交叉组件,以交叉结构连接所述下框架和所述上框架之间,根据所述驱动装置来展开或折叠而使所述上框架升降;以及限制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当所述升降装置从所述抽屉部分离时,限制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不能彼此移动。
在所述抽屉部的底部可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凸出部,当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抽屉部时,所述凸出部可与所述限制装置接触而使所述升降装置移动,从而解除所述限制装置的限制。
所述限制装置可包括:上锁件,固定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一起升降;锁件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框架;下锁件,安装于所述锁件壳体而沿所述锁件壳体移动,通过移动而选择性地与所述上锁件形成限制;以及弹性构件,连接所述锁件壳体和所述下锁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下锁件朝向所述上锁件。
在所述抽屉部可形成有向上方凸出且以倾斜或带有弧度的方式凸出的凸出部,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时,所述凸出部可与所述下锁件相接而使所述下锁件向远离所述上锁件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所述限制装置的限制。
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所述下框架的下表面和所述锁件壳体的下表面可形成为开口,所述凸出部可凸出至所述锁件壳体的内侧。
所述上锁件可设置于所述上框架的中央,且形成于将所述上框架左右划分的上划分部,所述锁件壳体和所述下锁件可设置于所述下框架的中央,且形成于将所述下框架左右划分的下划分部。
所述上划分部和所述下划分部可配置在同一延长线上,一对所述交叉组件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划分部和所述下划分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上锁件可包括朝向所述下锁件凸出的上限制部和在所述上限制部上方凹陷的所述上容纳部,所述下锁件可包括朝向所述上锁件凸出且在所述上容纳部的内侧与所述上限制部形成卡扣限制的下限制部。
在所述上限制部的上表面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在所述下限制部的下表面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对应的第四倾斜面,当所述下锁件被所述上锁件限制时,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四倾斜面彼此接触,从而所述下限制部向所述上容纳部内侧移动。
在所述上限制部的下表面可形成有第二倾斜面,在所述下限制部的上表面可形成有第三倾斜面,当所述上锁件向下方移动时,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第三倾斜面彼此接触,从而所述下锁件向远离所述上锁件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可期待如下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可构成为在引出抽屉门的状态下使抽屉门内部的容纳空间的一部分升降。因此,使用者无需在向配置于下方的抽屉门内部收纳食品时过度弯腰,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并且,具有由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气装置构成的驱动装置设置于门部的内侧,用于升降的升降装置设置于抽屉部内侧的结构,由此使所述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均不能向外部露出,从而能够确保使用稳定性,并且能够改善外观。
尤其,由电气装置构成的驱动装置配置于门部的内部,由此能够从源头上阻断使用者的接近,从而可期待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效果。
另外,具有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于门内侧的结构,由此可通过阻断噪音来降低使用中的噪音的效果。
并且,将在整个结构中占有大部分比重的驱动装置配置于所述门部,由此能够最小化所述抽屉部的储藏容量损失。并且,所述升降装置在下降的状态下能够被紧凑地折叠并容纳,由此具有能够确保冰箱内储藏容量的优点。
并且,通过与连接组件的连接,使所述升降装置容易拆装于所述抽屉部,在没有额外的工具或操作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抽屉部或从所述抽屉部分离,由此具有提高可维护性和使用便利性的优点。
另外,能够使所述升降装置的拆装变为容易,由此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任何时刻对升降装置进行安装或分离,从而能够对抽屉部的储藏容量进行调节,因此具有能够适当地与使用用途和环境对应地进行变更并使用的优点。
并且,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时,所述升降装置不仅能够遮蔽所述连接组件,而且还能够遮蔽通气孔和抽屉开口,由此不仅能够使冷气容易流入所述抽屉部内部,而且使所述抽屉部内部的结构看起来更整洁。
并且,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有限制装置,由此当分离所述升降装置时,因所述限制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不能任意展开,并能够保持限制状态,从而具有能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升降装置的分离保管变为容易的优点。
并且,在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抽屉部时,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抽屉部底部的接触部接触而成为限制解除状态,由此能够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的状态下确保所述升降装置的自由的动作。
尤其,在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抽屉部的过程中,无需额外的操作就能够通过自身重量来与所述接触部接触,使得所述限制装置动作而成为限制解除状态,因此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优点。
另外,在为了从所述抽屉部分离所述升降装置而将其抬起的瞬间,所述升降装置能够通过弹性构件而自动成为限制状态,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以被限制而折叠的状态从所述抽屉部分离。
因此,具有使从所述收纳部分离所述升降装置的操作变为容易,并且能够防止因所述升降装置在分离过程中展开而发生安全上的问题或者升降装置或冰箱受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所述冰箱的抽屉门的升降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所述抽屉门的容器被分离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方观察所述抽屉门的抽屉部和门部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所述门部的后视图。
图6是去除所述门部的门盖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7是所述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所述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构成要素的连接组件和连杆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所述抽屉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从上方观察所述抽屉门的图。
图13是表示抽屉部和所述连接组件的结合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将图13的A部分放大的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所述升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作为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构成要素的交叉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从上方观察所述限制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从下方观察所述限制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所述连接组件和升降装置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所述连接组件和升降装置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所述抽屉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所述抽屉门处于完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在所述抽屉门的筐体完全下降的状态下的所述抽屉门的剖视图。
图26是在所述抽屉门的筐体完全上升的状态下的所述抽屉门的剖视图。
图27是在所述抽屉门上安装有升降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的状态下的所述限制装置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29是升降装置从所述抽屉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在所述升降装置分离的状态下的所述限制装置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31至图34是依次表示所述限制装置从限制解除状态到限制状态的过程的图。
图3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3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3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限定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通过其他构成要素的追加、变更、删除等,容易得到退步的其他发明或属于本发明思想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概略表示所述冰箱的抽屉门的升降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所述冰箱1的外形可由形成储藏空间的箱体10和用于遮蔽所述箱体10的开口的前侧面的门2形成。
所述箱体10内部的储藏空间可划分为多个空间。例如,可将所述箱体10上部的上部储藏空间11划分为冷藏室,将下部的下部储藏空间12划分为冷冻室。当然,上部储藏空间11和下部储藏空间12也可以划分为保持彼此不同温度的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冷藏室或冷冻室。并且,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可划分为多个空间,也可以如图所示地构成为通过多个门20、30来开闭一个空间。
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1和下部储藏空间12的后方分别形成有被栅格盘113、123划分的热交换空间111、121,在所述热交换空间111、121的内部可设置有上部蒸发器112和下部蒸发器122。并且,在所述热交换空间111、121还可以设置有送风风扇,通过所述送风风扇的驱动,能够向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1和下部储藏空间12供给冷气。
通过所述送风风扇的动作,在所述蒸发器112、122产生的冷气可通过栅格盘113、123的吐出口向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1和下部储藏空间12供给,并从所述栅格盘113、123的吸入口回收,由此能够进行循环。
当然,所述蒸发器112、122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从一个蒸发器吐出的冷气可通过分支来向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1或下部储藏空间12供给。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冷却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的结构,以下,可将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称作储藏空间,将下部蒸发器122称作蒸发器。
所述门2可由通过旋转来开闭上部空间的旋转门20和以抽屉式通过引出/引入来开闭所述下部空间的抽屉门30构成。所述下部空间可再次以上下划分,所述抽屉门30可由上部抽屉门30和下部抽屉门30构成。并且,所述旋转门20和抽屉门30的外观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形成向前表面露出的外观。
虽然本发明以将所述旋转门20和抽屉门30一起配置的冰箱为基准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可应用于设置有以抽屉式引出/引入的冰箱门的所有类型的冰箱。并且,所述旋转门20设置于上部并可称作上部门,所述抽屉门30设置于下部并可称作下部门。
在所述旋转门20的前表面侧可具备显示器21。并且,在所述门2的外观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器21也可以是通过打通形成的多个细小的孔,利用穿过多个孔的光来显示信息。
另外,在所述旋转门20侧可提供操作部22,该操作部22能够操作所述上部门2或下部门2自动旋转或引出。所述操作部22可与所述显示器21形成为一体,并以触摸方式或按键方式实现。所述操作部22可操作并输入所述冰箱1的整体动作,可操作所述抽屉门30的引出/引入或所述抽屉门30内部的升降。
所述抽屉门30也可以提供操作部301。可在所述抽屉门30中位于最下部的抽屉门30侧设置所述操作部301,所述操作部301可设置为触摸方式或按键方式。当然,所述操作部301也可以由能够检测使用者的靠近或移动的传感器构成,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可通过使用者的动作或声音来输入操作。
另外,如图所示,也可在所述下部抽屉门30的下端设置操作装置302,通过向地面照射影像来输出虚拟的开关,使用者通过靠近对应区域的方式来输入操作。
另外,所述下部抽屉门30也可以根据所述操作部301的操作而自动引出/引入。并且,放置于所述下部抽屉门30的内部的食品或容器可在所述抽屉门30根据所述操作部301的操作而被引出的状态下进行升降。
所述下部抽屉门30是配置于所述冰箱1的最下方的收纳空间,为了已收纳在所述下部抽屉门30的内部的食品的收纳,可在向前方引出所述下部抽屉门30之后,使所述抽屉门30内部的容器36升降。
另外,优选所述容器36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高度。由于所述容器36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80,因此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时抬起的位置可能是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高度上增加所述容器36的高度。因此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时,能够位于用户容易接近所述容器36或很容易抬起所述容器36的位置。
因此,所述容器36可形成为在所述抽屉门30的引出/引入时能够完全容纳于所述收纳部32中,并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时能够位于比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更高的位置。
另外,虽然不限定所述容器36的形状,但可以是与所述前方空间S1的大小对应的形状,且优选使所述容器36具有规定的高度,以使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时,收纳在内部的食品也不会脱离。
通过如上所述的操作,能够容易抬起配置于最下方的所述下部抽屉门30内部的食品或容器36并使用。
所述下部抽屉门30可通过设置于箱体10的引出/引入电机14以及小齿轮141和设置于所述下部抽屉门30的下面的引出/引入齿条34,而自动地沿前后方向引出/引入。
并且,所述下部抽屉门30内部的容器可通过设置于所述下部抽屉门30的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来升降。
下面,对本发明的所述下部抽屉门30以及用于所述下部抽屉门30的动作的结构进行较详细的说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所述下部抽屉门30称作抽屉门或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定抽屉门的数量和形态,在下部储藏空间设置有以抽屉式引出/引入的门的所有冰箱均可以应用本发明。
图3是所述抽屉门的容器被分离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方观察所述抽屉门的抽屉部和门部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门30可包括:门部31,用于开闭所述储藏空间;以及抽屉部32,与所述门部31背面相结合,并与所述门部31一起引出/引入。
所述门部31可向所述箱体10的外侧露出而形成所述冰箱1的外观,所述抽屉部32可配置于所述箱体10内侧而形成容纳空间。并且,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可构成为彼此结合并沿前后方向一起引出/引入。
所述抽屉部32总是位于门部31的背面,可形成用于储藏的食品或容器容纳的空间。在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可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收纳空间,所述抽屉部32的外部可由多个板391、392、395(参照图11)形成外观。所述多个板391、392、395可由像不锈钢一样的金属材料形成,不仅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外部而且还设置于内部,由此能够使整个所述抽屉部32形成为具有不锈钢或像不锈钢一样的质感。
在引入所述门30的状态下,在所述门30的后方可配置有机械室3,所述机械室3具备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和冷凝机等。因此,所述抽屉部32的后半部可形成为上端比下端更凸出的形状,所述抽屉部32的后表面可形成倾斜面321。
并且,在所述抽屉部32的两侧面可形成有能够引导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的引出/引入轨道33。所述门30可通过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对所述箱体10进行引出/引入。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被外侧板391遮蔽,从而不向外部露出。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可由能够以多段方式延伸的轨道构成。
在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上设置有轨道托架331,所述轨道托架331可在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的一侧向所述抽屉部32的两侧面延伸。并且,所述轨道托架331可固定结合在冰箱内侧壁面上。因此,所述抽屉部32即所述门30能够利用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对所述箱体10进行引出/引入。
另外,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可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两侧面下端,从而,也可以理解为在所述抽屉部32的下表面配置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因此,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配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两侧面下端,并可以称作下部轨道(under rail)。
在所述抽屉部32的下表面也可以设置有引出/引入齿条34。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可配置于两侧,并与安装在所述箱体10的引出/引入电机14的驱动联动,由此能够实现所述门30的自动引出/引入。即,在所述操作部22、301的操作输入时,所述引出/引入电机14被驱动,由此所述门30能够随着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的移动而引出/引入。并且,此时,可通过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来实现所述门30的稳定的引出/引入。
当然,所述抽屉部32也可以没有引出/引入齿条34,使用者可以抓住所述门部31的一侧并通过直接推拉来引入/引出所述门30。
另外,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可分为前方空间S1和后方空间S2。在所述前方空间S1上可配置有以上下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80和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并与所述升降装置80一起升降的容器36。虽然在附图中以上部开放的筐体形态示出了所述容器36,但是也可以是像辣白菜桶一样的密闭型盒子结构,并且也可以层叠多个或并排配置。
并且,在所述门30的引出时,由于所述门30的引出距离的限制,不能将整个所述抽屉部32引出至所述储藏空间的外部,但至少所述前方空间S1被引出至所述储藏空间外,所述后方空间S2的全部或一部分会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内侧。
像这样的结构,所述门30的引出距离会受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或引出/引入轨道33的限制,这是因为在引出的状态下施加于所述门30的力矩会随着引出距离越长而增大,从而难以保持稳定的状态,并可能导致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或引出/引入齿条34的变形或破损。
升降装置80和容器36容纳于所述前方空间S1的内部,所述升降装置80可构成为沿上下方向升降的同时,使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食品或容器36一起升降。并且,所述升降装置80可设置于所述容器36的下方,在安装有所述容器36时所述升降装置80可被所述容器36遮蔽,因此所述升降装置80的任何构件均不会向外部露出。
在所述后方空间S2可另外设置有抽屉盖37。所述前方空间S1和后方空间S2可被所述抽屉盖37划分。在安装有所述抽屉盖37的状态下,所述后方空间S2的前面和上面会被遮蔽,由此防止不使用的空间向外部露出。
然而,若分离所述抽屉盖37,则能够访问所述后方空间S2,所述后方空间S2能够收纳食品。为了使用所述后方空间S2,也可以在所述后方空间S2配置额外的口袋或与后方空间的形状相对应的容器。
并且,可简单分离安装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升降装置80,以使用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整个空间,可通过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和所述抽屉盖37来使用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整个空间。
所述抽屉部3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观可由单独的板391、392、395来形成,并遮蔽安装在所述抽屉部32的构件,由此使外部和内部看起来整洁。所述板391、392、395可形成多个,并由不锈钢材料形成,由此能够提供高档且整洁的外观。
另一方面,构成所述门30的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可具有能够彼此分离或结合的结构。通过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的可分离的结构来提高组装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所述门部31的背面和所述抽屉部32的前表面能够彼此相结合,可构成为当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结合时,可提供用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的动力。用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的驱动装置40可配置于所述门部31,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可择性地连接。
尤其,设置于所述门部31的驱动装置40可由通过输入电源来进行动作的构件和用于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动力的构件构成。因此,当所述驱动装置40需要保养时,可在分离所述门部31之后进行处理,可以简单地仅通过更换所述门部31来进行处理。
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可通过设置于两侧的一对门框架316来结合。所述门框架316可由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门部31相结合的门结合部316a和在所述门结合部316a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抽屉结合部316b构成。门结合部316a可通过额外的结合构件与所述门部31相结合,但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结合结构与所述门部31的一侧相结合。并且,所述抽屉结合部316b可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的两侧,并以与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结合的状态插入并安装。所述抽屉结合部316b和引出/引入轨道33可被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的所述板391遮蔽,由此不会向外部露出。
并且,在所述门部31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组件70,以在所述门部31与抽屉部32结合时所述驱动装置40能够与升降装置80相连接,在所述抽屉部32前表面的与所述连接组件70对应的位置上可形成有抽屉开口35,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一部分从所述开口露出。
另一方面,所述门部31形成为不仅实质上开闭所述箱体10的储藏空间而且能够形成所述冰箱1的前面外观。
所述门部31的外观可由形成前表面和一部分周面的外壳311、形成背面的门内衬314以及形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镶板312和下镶板313形成。并且,在所述外壳311与门内衬314之间的所述门部31的内部可充满隔热材料300。
下面,对构成所述门30的所述门部31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所述门部的后视图。图6是将所述门部的门盖去除的状态的后视图。图7是所述门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门部31的前表面可由所述外板311形成,背面可由所述门内衬314形成。并且,在所述门部31的内侧可设置有用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动作的驱动装置40。虽然所述驱动装置40配置于所述门部31的内部,但不是填埋在所述隔热材料300的内部,而是设置于在所述门内衬314凹陷形成的空间的内部,并可被所述门盖315遮蔽而不会向外部露出。
详细地说,在所述外板311与所述门内衬314之间可填充有隔热材料300,这会使所述储藏空间12内部绝热。并且,在所述门内衬314可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门凹陷部314a。所述门凹陷部314a可形成为其形状与所述驱动装置40的形状对应。从而,可以以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各个构成要素对应的形状形成,使得整个所述驱动装置40能够插入到所述门30的内侧空间。
并且,所述门部31后侧面的上部,即所述门内衬314上部可包括灯凹陷部314b。门灯318可安装于所述灯凹陷部314b。所述门灯318位于比所述抽屉部32的开口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并通过从所述抽屉部32的前方朝向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照射光来照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
详细地说,所述门灯318形成为从所述门30的背面左侧长长地横向延伸至右侧,可位于沿着所述门30的背面外周形成的垫圈317的内侧区域中的最上端。
另一方面,所述驱动装置40可安装于所述门灯下方的门凹陷部314a。所述驱动装置40可在安装于所述门凹陷部314a的状态下被所述门盖315覆盖。当然,也可以省略所述门盖315,当省略所述门盖315时,所述抽屉部32的前表面可覆盖所述驱动装置40。
所述驱动装置40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70来与在所述抽屉部32设置的升降装置80连接,因此所述驱动装置40的动力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70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此时,通过在所述门部31的两侧配置的一对所述连接组件70向所述升降装置80左右两侧同时传递相同大小的动力,由此所述升降装置80不管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向一侧倾斜或偏离并且能够使左右两侧以水平的状态上升或下降。
在所述门部31的后侧面可安装有形成所述门部31的后侧面外观的一部分的门盖315。所述门盖315形成为能够遮蔽安装于所述门部31的所述驱动装置40。所述门盖315可形成为板状,并且在安装有所述驱动装置40的状态下遮蔽所述驱动装置40,以使其不会露出。此时,所述门盖315可在与所述驱动装置40对应的位置具有凹凸的形状。
并且,所述门盖315在安装于所述门部31背面的状态下,至少一部分可与所述门内衬314隔开,由此能够向内部供给冷气来冷却所述驱动装置。
并且,可构成为所述门盖315的上端与所述门灯318相接,使得能够遮蔽所述门灯318的一部分,而且所述门灯318中上部的一部分露出。因此能够确保使光照向所述抽屉部32内侧的空间。
并且,所述门盖315的上端315a可形成为与所述门灯318相接,使得在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的冷气朝向所述门灯318的情况下,被所述门灯318的带有弧度的后侧面引导而沿所述门盖315向下方流动。
并且,在所述门盖315的下端可形成有下引导部315b。所述下引导部315b可从所述门盖315的下端左侧延伸至右侧而形成。所述下引导部315b可比所述抽屉部32的下端更向下方凸出,并且可形成为带有向后方的弧度或向后方倾斜凸出。因此,沿所述门盖315向下方流动的冷气可沿着所述下引导部315b被引向所述抽屉部32的下表面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之间。
另一方面,在所述门盖315的下部左右两侧可形成有门开口315c。所述门开口315c可构成为能够使所述连接组件70的一部分贯通并从所述门部31背面凸出。并且,所述门开口315c可在与所述抽屉开口35相向的位置形成为对应的形状。因此,在所述门部31与抽屉部32结合时,通过所述门开口315c露出的所述连接组件70的一部分与所述升降装置80结合,由此能够实现动力的传递。
另外,所述连接组件70的推动部741可通过所述门开口315c露出,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向所述门部31背面露出的所述推动部741,来实现所述驱动装置40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选择性的结合以及分离。
沿所述门部31的后侧面外周可设置有门垫圈317,在所述门30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垫圈317可与所述箱体10的前侧面相接而气密。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所述驱动装置40的结构。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所述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驱动装置40可包括:电机组件60;螺杆组件50,配置于所述电机组件60的两侧,被轴41连接;连杆42,与所述螺杆组件50相连接;以及所述连接组件70。
详细地说,所述电机组件60可位于所述门部31的左右两侧中央。并且,提供用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的动力,可构成为可由包括一个驱动电机64的电机组件60的驱动,使两侧的螺杆组件50以及连杆42动作。
尤其,所述电机组件60可通过多个齿轮的组合来减速以及调节所传递的力的大小。并且,在所述电机组件60的上端可配置有从左至右即横向贯通所述电机组件60的轴41,为了所述轴41的旋转,多个齿轮可在所述电机组件60的内部组合。
另外,所述电机组件60具有所述驱动电机64和齿轮上下配置的结构,以在安装于所述门部31时最小化凹陷的空间,尤其,电机组件60可形成为使左右侧方向宽度加宽且使前后方向的厚度最小化,以使所述电机组件60的厚度最小化。另外,通过使构成所述电机组件60的所述驱动电机64向所述抽屉部32侧凸出来最小化所述门部31的凹陷深度,由此能够确保隔热性能。
所述轴41横向贯通所述电机组件60,其两端与配置于左右两侧的所述螺杆组件50相结合,由此能够将所述电机组件60的动力同时向配置于两侧的所述螺杆组件50传递。可将所述轴41称作动力传递构件。
为此,所述轴41可形成为贯通所述电机组件60而两端能够插入所述螺杆组件50的内侧的长度。并且,在所述轴41的中央可设置有轴驱动齿轮411,所述轴驱动齿轮411可与所述电机组件60内部的齿轮相结合并旋转。另外,在所述轴41的两端可设置有轴齿轮412。所述轴齿轮412可具有能够与所述螺杆组件50齿轮结合的结构,两侧的轴齿轮412形成为相同的结构,由此在所述轴41旋转时两侧的所述螺杆组件50能够接收到相同的旋转力,从而能够使所述螺杆组件50同时动作并具有相同动作状态。
另一方面,所述螺杆组件50可配置于所述电机组件60的左右两侧。所述螺杆组件50的上端可与所述轴41相连接,动力通过与所述轴齿轮412齿轮结合而传递,从而能够使螺杆52旋转。在所述螺杆52还可以形成有与所述轴齿轮412交叉并齿轮结合的锥齿轮形状的螺杆齿轮(未图示)。
当所述螺杆52旋转时,能够使螺杆保持器56沿着所述螺杆52移动。并且,所述连杆42与所述螺杆保持器56相结合,从而可构成为使所述连杆42随着所述螺杆保持器56的移动而旋转。
为此,可配置为所述螺杆组件50的上端朝向外侧倾斜,下端朝向内侧倾斜。此时,两侧的螺杆组件50可形成为以所述电机组件60为基准对称。因此,可在位于两侧的所述螺杆组件50之间配置所述电机组件60,配置于两侧的所述螺杆组件50可形成为从上端越靠近下端其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设置于所述螺杆组件50的螺杆52在与所述螺杆组件50相同的方向上配置,左右两侧的螺杆52的延长线会彼此交叉。并且,所述螺杆保持器56会随着所述螺杆52的旋转沿所述螺杆52移动,与所述螺杆保持器56连接的所述连杆42会随着所述连接组件70旋转。所述螺杆组件50、连杆42以及连接组件70均形成为左右对称,所述连杆42可随着所述螺杆组件50的驱动而以相同的角度同时旋转。
所述连杆42是用于连接所述螺杆保持器56和所述连接组件70之间的构件,两端可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螺杆保持器56和所述连接组件70相结合。因此,在所述螺杆保持器56直线运动时所述连杆42能够以所述连接组件70为轴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配置于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组件70通过连接器托架43而彼此连接,且坚固地将所述连接组件70支撑在所述门部31上,由此能够有效地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旋转力。
图10是表示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构成要素的连接组件和连杆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连杆42可形成为能够连接所述螺杆组件50和所述连接组件70。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连杆42的结构,所述连杆42可形成为具有规定宽度的棒或杆形状,并可形成为从所述连接组件70的旋转轴延伸至所述螺杆组件50的保持器凸起591。
详细地说,所述连杆42可包括与连接组件相连接的第一延伸部421、与所述螺杆保持器56相连接的第二延伸部42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421和第二延伸部423的中间部422。
所述第一延伸部421和第二延伸部423彼此平行配置,所述中间部422形成为倾斜。并且,由所述中间部422的倾斜,所述第一延伸部421可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423的后方。
根据如上所述弯折的连杆42的结构和形状,即便有非常大的力施加于所述连杆42,所述连杆42也不会变形或破损。并且,所述连杆42可由金属材料形成,以使在放置有沉重的食品的升降装置80升降时也能够稳定地传递动力。
并且,由所述中间部422的倾斜,能够用所述连杆42将配置于相对后方的所述连接组件70和位于相对前方的所述螺杆保持器56之间连接。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延伸部421可形成有第一连杆孔424,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70的连杆固定构件75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孔424可形成为与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的一侧相对应的多边形形状,如图所示开口为四边形形状,并与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相结合,由此在所述连杆42旋转时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也能够一起旋转。
并且,在所述第一延伸部421可形成有所述连杆凸起425。所述连杆凸起425与所述第一连杆孔424隔开配置,并可朝向所述中间部422配置。所述连杆凸起425可形成为能够与所述连接组件70的连接构件73相结合。即,所述连杆42的旋转力可由所述第一连杆孔424和所述连杆凸起425而向所述连接组件70传递,进而传递至所述升降装置80并能够使所述升降装置80升降。
并且,在所述第二延伸部423可形成有能够使所述螺杆保持器56的保持器凸起591插入的第二连杆孔426。所述第二连杆孔426以与能够使所述保持器凸起591插入的形状对应的大小形成,并可沿着所述第二延伸部423的延伸方向形成为长孔形态,以使所述保持器凸起591能够随着所述螺杆保持器56的升降而移动。因此,在所述螺杆保持器56位于最下方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器凸起591位于所述第二连杆孔426的左侧端,随着所述螺杆保持器56向上方移动,所述保持器凸起591向所述第二连杆孔426的右侧移动的同时能够使所述连杆42旋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连杆42的一侧端,即与所述第一延伸部421对应的位置,可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70。在所述连接组件70的内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杆42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连接构件73。
所述连接构件73可通过固定轴77来与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相结合,因此在所述连杆42旋转时可一起旋转。并且,所述连接构件73与所述连杆凸起425以及交叉凸起841b相连接,由此能够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较大的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抬起所述升降装置80。因此,仅用一个所述驱动电机64也可以充分地使处于放置有食品的状态的升降装置80进行升降动作,实现紧凑的结构。
并且,所述连接组件70的外观由连接壳71和连接盖72形成,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和所述连接构件73可安装于所述连接壳71。
所述连接组件70可包括所述连接壳71、所述连接盖72、连接构件73、推动构件74、连杆固定构件75以及弹性构件76。
详细地说,所述连接壳71的一面开口,并且在内部形成有能够容纳连杆固定构件75、连接构件73、推动构件74以及所述连杆42的一部分的空间。在所述空间的内部可形成有贯通口712。在与所述贯通口712对应的所述连接壳71的外侧面可设置有外部固定构件78。
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容纳于所述连接壳71内部的空间,并且形成能够支撑弹性构件76的一端的面。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的中央延伸为依次贯通所述连杆42的第一连杆孔424和所述贯通口712,并能够插入所述外部固定构件78。
所述固定轴77可在贯通所述连接构件73的第一连接部731之后插入到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的内侧。并且,在所述固定轴77的两端可紧固有结合构件771、772。通过所述结合构件771、772的紧固,具有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所述外部固定构件78以及连接构件73分别与所述固定轴77结合的结构。因此,当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因所述连杆42的旋转而旋转时,通过所述固定轴77而连接的连接构件73也会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在所述连接构件73与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之间可设置有弹性构件76。当所述连接构件73移动时,所述弹性构件76可被压缩。详细地说,所述弹性构件76可以以线圈形状的弹簧结构形成,其一端可支撑于所述连杆固定构件75,而另一端可支撑于所述连接构件73的连接支撑部734。
所述连接构件73可在所述连接壳71的空间内部沿前后方向移动,此时,具有通过所述固定轴77的引导而能够插入所述空间内部或凸出于所述空间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连接构件73的结构,所述连接构件73可包括:第一连接部731,被所述固定轴77贯通,具有与所述连杆42的旋转轴同一个中心;第二连接部73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31隔开,用于使所述连杆凸起425插入;以及连接部733,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731和第二连接部732之间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731可形成为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可插入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一起旋转。
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部731的一侧可形成有以规定的宽度向外侧凸出的连接支撑部734。所述连接支撑部734向外侧凸出并支撑所述弹性构件76的一端,此时,所述弹性构件76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支撑部734相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31的一端插入所述弹性构件76的内部,因此可防止所述弹性构件76脱离。
另外,所述连接支撑部734可形成为大于形成在所述推动构件74的贯通口742的大小,由此能够保持贴合于所述推动构件74的背面的状态。因此,在所述推动构件74的按压操作时,或在通过所述弹性构件76复位到初始位置时,所述连接支撑部734和所述推动构件74会在相接的状态下一起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部732经由所述连接部733位于距所述第一连接部731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部732可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圆筒形状,并且可形成为所述连杆凸起425可从开口的一侧插入,所述升降装置80的所述交叉凸起841b可插入开口的另一侧。因此,所述第二连接部732可在所述升降装置80动作时与所述交叉凸起841b和连杆凸起425一起旋转。
所述连接部733可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和交叉凸起841b能够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部731和第二连接部732。当然,随着所述第二连接部732远离第一连接部731,会使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变为更加容易,但是当所述第一连接部731和第二连接部732的距离超过设定距离以上时,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部732的连杆凸起425和交叉凸起841b的移动轨迹会延伸至所述门部31的背面和所述抽屉部32前表面的高的位置,因此开口的轨迹会露出,从而会影响外观。因此,所述第二连接部732的位置由所述连接部733的长度来决定,可形成为所述第二连接部732的旋转轨迹不会向外部露出的高度,即低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端的位置。
所述推动构件74设置于所述连接壳71的内侧,并且可形成为借助所述连接盖72的开口721露出,使得用户能够进行操作。所述推动构件74可包括借助所述连接盖72的开口721露出的推动部741。
在所述推动部741上可形成有使所述第一连接部731贯通的贯通口742。所述贯通口742可形成为其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31的外径并稍微小于所述连接支撑部734的外径。因此,若通过按压所述推动部741来使所述推动构件74移动,则与所述推动构件74相接的连接构件73也会一起移动,由此能够与所述升降装置80进行选择性的连接。
所述连接盖72安装在所述连接壳71的开口的前侧面,开口721可形成为使所述推动部741露出。所述连接盖72可通过结合构件坚固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壳71上,因此能够使所述连接壳71内部的结构保持安装状态。
另一方面,所述连接壳71、推动构件74以及所述连接盖72的一部分可通过切开相当于所述连接构件73的转动轨迹而开口。因此,在所述连接构件73旋转时,能够防止所述连接构件73与所述连接壳71、推动构件74以及所述连接盖72发生干扰。
基于如上所述的结构,用户可通过操作所述连接组件70的所述推动构件74来实现所述连接组件70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选择性的结合或分离。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与所述门部31结合的所述抽屉部32的结构。
图11是所述抽屉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从上方观察所述抽屉门的图。
如图所示,所述抽屉部32可包括:抽屉本体38,形成所述抽屉部32的整体形状;升降装置80,设置于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侧并能够使所述容器和食品升降;以及多个板391、392、395,用于形成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和外部的外观。
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所述抽屉本体38可由塑料材料注塑形成,形成所述抽屉部32的整体形状。所述抽屉本体38是上侧面开口的筐体形状,并在内部形成有食品的容纳空间。所述抽屉本体38的后表面可形成有倾斜面321,由此能够防止与所述机械室3发生干扰。
所述门框架316可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的两侧。所述门框架316可与所述抽屉部32的下表面两侧或左右两侧面下部的框架安装部383相结合,并在所述门框架316与所述抽屉部相结合的状态下,使抽屉部32和门部31结合为一体一起引出/引入。
为了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的分离,首先将所述门框架316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之后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70的操作而将所述门部31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所述门框架316和所述抽屉部32可通过基于独立的结合构件的结合结构或通过所述门框架316和所述抽屉部32之间的形合结构来彼此结合。
在所述抽屉部32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可设置有引出/引入齿条34。所述抽屉部32可由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而沿前后方向引出/引入。详细地说,所述抽屉部32在安装在所述箱体10的状态下,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储藏空间的内部。并且,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可与设置于所述储藏空间的底面的小齿轮141相结合。因此,在引出/引入电机14的驱动时,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可通过所述小齿轮141的旋转来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引出/引入所述门30。
当然,所述门30可以不是自动引出/引入,而是通过使用者推拉所述门30来引出/引入,此时,所述引出/引入齿条34被省略,也可以仅通过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来引导引出/引入。
另外,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两侧面下部可形成有用于安装引出/引入轨道33的轨道安装部382,该引出/引入轨道33用于引导所述抽屉本体38的引出/引入。所述轨道安装部382从前端延伸至后端并可在内部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的空间。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是以多段方式延伸的轨道,一端可固定于所述箱体10内侧的储藏空间,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轨道安装部382,由此能够使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更加稳定。
并且,在所述抽屉本体38可设置有多个板391、392、395,由不锈钢一样的板状金属材料构成,用于形成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表面和外观的至少一部分。
详细地说,在所述抽屉本体38外侧的左右两侧面可设置有外侧板391。所述外侧板391安装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左右两侧面并形成两侧面的外观,尤其,能够防止安装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两侧的门框架316和引出/引入轨道33等构件向外部露出。
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外侧面两侧可形成有多个加强筋384,该加强筋纵横交叉。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而导致增加所述门的重量的情况下,所述加强筋384通过使所述抽屉本体38自身的强度加强,能够使所述抽屉本体38保持较坚固的状态。并且,所述加强筋384可支撑安装于两侧面的外侧板391,因此,能够坚固地保持所述抽屉部32的外观。
在所述抽屉本体38内侧的左右两侧面可设置有内侧板392。所述内侧板392安装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左右两侧面并能够形成内侧的左右两侧面。
所述内板395可由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侧前表面、下表面以及后表面对应的前面部395a、下面部395b、后面部395c构成。所述内板395可通过弯折板状的不锈钢材料来形成,所述内板可形成除了所述抽屉本体38的左右侧面的剩余部分的内侧面。并且,所述内板395的左右两侧端可与所述内侧板392相接。当然,构成所述内板395的所述前面部395a、下面部395b以及后面部395c也可以分别单独形成并彼此结合或相接。
整个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侧面可由所述内侧板392和所述内板395形成,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侧面可提供金属质感。因此所述抽屉部32内侧的收纳空间整体上具有金属质感,由此不仅能够使收纳在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食品从整体上被均匀地冷藏,而且从视觉上也能够向使用者提供优异的冷却性能和储藏性能。
所述抽屉盖37可包括:盖前面部371,将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部划分为前方空间S1和后方空间S2;以及盖上面部372,在所述盖前面部371的上端弯折,遮蔽所述后方空间S2的上侧面。
即,在安装有所述抽屉盖37的情况下,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部仅能够露出用于配置所述升降装置80的所述前方空间S1,而所述后方空间S2能够被所述抽屉盖37遮蔽。
另一方面,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内部可设置有升降装置80。所述升降装置80具有与所述连接组件70连接并能够上下升降的结构,且构成为能够使左右两侧均匀地升降。
在所述抽屉部32的前侧面下部形成有抽屉开口35,以使所述升降装置80与所述连接组件70结合。所述抽屉开口35提供能够使所述连接构件73插入并与所述升降装置80结合的通路。并且,可通过使所述抽屉开口35具有在所述连接构件73旋转时沿所述连接构件73的旋转路径开口的形状,来实现在所述连接构件73的旋转以及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时不会发生干扰并能够进行稳定的旋转。
另一方面,升降装置80构成为交叉类型,在下降的状态下成为折叠的状态,在上升的状态下成为展开的状态,由此能够使放置于上面的所述容器或食品升降。
并且,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可设置有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可提供所述容器36的放置面或用于放置食品的面。
另一方面,在所述抽屉本体38的前表面下端可形成有多个通气口385。所述通气口385能够引导沿所述门部31的背面向下方流动的冷气能够流入所述抽屉部32的底面。所述通气口385隔开规定距离连续配置有多个。
并且,在所述内板395的前表面可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口385对应的板孔395e,而且还可以形成有与所述抽屉开口35对应的连接孔395d。所述板孔395e和所述连接孔395d可分别具有与所述通气口385和抽屉开口35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并配置于同一位置。
因此,沿所述门部31的背面流动的冷气可依次通过所述通气口385和板孔395e流入所述抽屉部32内部。并且,所述板孔395e和连接孔395d也可以统称为通气口385和抽屉开口35。
另一方面,所述通气口385和抽屉开口35在所述升降装置80分离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地露出,而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如图27所示地被遮挡。即,所述通气口385和抽屉开口35的高度可低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高度。因此,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80时所述通气口385和抽屉开口35可被所述升降装置80遮挡。另外,配置在所述抽屉开口上的所述连接组件70也配置为低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表面,使得被所述升降装置80遮挡。
另一方面,在供所述升降装置80安装的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底面凸出形成有安置凸起396。所述安置凸起396可形成在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形成的安置孔837对应的位置。因此,若所述升降装置80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内部,则所述安置凸起396和所述安置孔837会彼此结合。并且,即便在所述升降装置80进行升降动作的过程中,所述升降装置80也不会游动而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在所述前方空间S1的横向中央部可凸出形成有凸出部397。所述凸出部397可形成在与后述的限制装置90对应的位置,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80时,可通过所述凸出部397与所述限制装置90相接,使所述限制装置90的限制解除。
所述凸出部397形成为具有一对引导面397a、397b,所述一对引导面具有使端部彼此相接的坡度。所述凸出部397也可以不形成一对引导面397a、397b,而形成为随着靠近两侧方逐渐变低的带有弧度的曲面形状。
所述凸出部397可安装于所述抽屉本体38的下表面,或者也可以在抽屉本体38成形时一体形成而凸出。所述凸出部397可贯通所述内板395的下表面并向上方凸出。
所述凸出部397也可以通过切开所述内板395的一部分而形成。可通过切开所述内板395的一部分来形成开口397c,并在所述开口397c的上方使所述切开部分弯折来形成一对所述引导面397a、397b。
所述安置凸起396和所述凸出部397可作为额外的构成要素形成,而安装于所述内板395或所述抽屉本体。此外,所述安置凸起396和所述凸出部397也可以与所述内板395或所述抽屉本体38形成为一体。
图13表示抽屉部和所述连接组件的结合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将图13的A部分放大的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抽屉部32的前侧面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抽屉开口35。左右两侧的所述抽屉开口35的形状形成为彼此对称,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和所述交叉凸起841b可经由所述抽屉开口35露出。即,所述抽屉开口35可在与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和所述交叉凸起841b对应的位置开口。
并且,所述抽屉开口35可由中心部351和轨迹部352构成。所述中心部351位于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对应的位置,并可形成为其大小能够使所述连接构件73的第一连接部731插入。并且,所述轨迹部352与所述中心部351相连接,并可开口为与由所述连接构件73的第二连接部732旋转而移动的轨迹对应的形状。因此,在所述升降装置80升降的期间,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在所述中心部351上进行旋转,所述升降装置80的交叉凸起841b可沿着所述轨迹部352移动。即,在所述升降装置80升降时,所述交叉凸起841b和第二连接部732位于所述中心部351和轨迹部352内侧。
另一方面,所述抽屉开口35的高度位于比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端即所述支撑板81的上面更低的位置。因此,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无论在任何状态,均不能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看到所述抽屉开口35。
在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所述升降装置80的所述旋转轴841a和交叉凸起841b会通过所述抽屉开口35来露出。并且,在结合有所述门30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组件70的连接构件73向所述抽屉开口35的内侧插入并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和所述交叉凸起841b相结合。
所述连接组件70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左右两侧,并可具有彼此对称的形状。并且,可通过所述推动构件74的操作来进行所述升降装置80和所述连接组件70的选择性的分离结合。
另一方面,所述支撑板81的外周部向上方凸出,由此能够使所述容器36或食品保持稳定的放置状态。并且,所述支撑板81的外周部可向下方延伸形成,因此可在所述支撑板81下方容纳所述升降装置80的剩余的构件,并由所述支撑板81的外周的所述遮蔽来实现整洁的外观。
不仅如此,可通过使所述支撑板81具有与前方空间对应的大小和形状来防止杂质进入设置于前方空间S1的下方的所述升降装置80,并切断接近所述升降装置80,从而成为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
下面,参照附图并对所述升降装置8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所述升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作为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构成要素的交叉组件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升降装置80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面底部,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进行拆装。并且,所述升降装置80整体上包括上框架82、下框架83、以及配置于所述上框架82与下框架83之间的交叉组件84。
详细地说,所述上框架82形成为与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前方空间S1的大小对应的四边形的框形状,且在上面可放置所述支撑板81。
所述上框架82是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中以上下方向移动的框架,与所述支撑板81一起实质上支撑食品或容器36。并且,所述上框架82形成整体上形成所述上框架82的外周形状的框架部821,并可包括将所述框架部821内侧的空间划分为左右两侧的上划分部822。
所述框架部821和上划分部822形成外形框,并构成为能够支撑所述支撑板81,因此需要高强度,由此所述框架部821和上划分部822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可以以两端弯折的形状形成,以提高强度并防止变形。
并且,所述交叉组件84的端部可容纳于所述框架部821的内侧面两侧而形成用于引导所述交叉组件84的移动的滑动引导件825。所述滑动引导件825可以以所述上划分部822为基准配置于两侧。并且,在由所述上划分部822划分的两侧的空间823、824可分别配置交叉组件84。
所述滑动引导件825可由耐磨性和润滑性能优异的塑料材料单独形成并安装于所述上框架82。并且,在所述滑动引导件825上可形成有使所述交叉组件84的滑动轴842贯通的长孔825a,所述滑动轴842可随着所述滑动引导件825移动。并且,沿所述长孔825a的外周还可以形成具有规定的宽度的滑动面825b,所述滑动轴842被所述滑动面825b支撑,由此能够使所述交叉组件84较顺畅地展开或折叠。
所述框架部821可形成有沿外周垂直弯折的边框821a、821b。所述边框821a、821b可形成在所述框架部821的内侧和外侧两侧。并且,所述滑动引导件825可形成于所述框架部821内侧的边框821b。并且,在所述框架部821外侧的边框821a可形成有边框槽821c、821d。
所述边框槽821c、821d是在所述升降装置80完全移动至下方的状态下容纳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和交叉凸起841b的槽,可由在所述边框821a的端部与所述旋转轴841a和交叉凸起841b对应的第一边框槽821c和第二边框槽821d构成。当所述上框架82完全移动至下方并与所述下框架83相接时,与形成在所述下框架83的边框槽821c、821d相接而能够形成完整的孔形状,并能够使所述旋转轴841a和交叉凸起841b通过。
在没有形成所述交叉凸起841b而仅设置有所述旋转轴841a的情况下,所述边框槽821c、821d可以以与所述旋转轴841a对应的数量形成。所述边框槽821c、821d、所述旋转轴841a以及交叉凸起841b的位置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左右侧端部邻接配置,可配置于能够通过所述抽屉开口35来露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所述框架部821由两侧的所述边框821a、821b而形成下面开口的空间。并且,在所述框架部821内侧空间中的两端可设置有交叉固定构件(未图示,与836相同)。所述交叉固定构件(未图示,与836相同)是能够使所述交叉组件84的旋转轴847固定的构件,可在两端部设置一对。所述交叉固定构件(未图示,与836相同)也会与所述旋转轴847持续地产生摩擦,因此可由具有耐磨性的工程塑料材料形成。并且,在所述交叉固定构件(未图示,与836相同)上可形成有使所述旋转轴847贯通的贯通孔。
在所述框架部821两端可设置多个所述交叉固定构件826,以使能够固定所述旋转轴847的两端,因此能够稳定地固定所述旋转轴847,从而能够使所述交叉组件84顺畅地展开或折叠。
另一方面,除了方向之外,所述下框架83可具有与所述上框架85相同的结构。所述下框架83由框架部831和下划分部832构成,并形成在内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交叉组件84的空间833、834。
并且,在所述框架部821的内侧边框821b设置有所述滑动引导件825,在外侧边框821a可形成有第一框架槽831c和第二框架槽831d。另外,在所述框架部821的内侧空间可设置有所述交叉固定构件826。
在所述上框架82完全移动至下方的状态下,所述上框架82的外侧边框821a和下框架83的外侧边框821a彼此相接,因此所述上框架82的框架部821和下框架83的框架部821彼此相接而在内部可形成闭空间,所述交叉组件84可以以完全折叠的状态容纳于所述闭空间的内部。即,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下降为最低的状态下,所述交叉组件84的构件可位于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的框架部821内侧。
因此,除了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之外无需另外准备用于容纳所述交叉组件84的空间,因此能够最小化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储藏空间的损失。
而且,所述支撑板81也具有能够容纳所述上框架82和/或下框架83的结构,因此无需另外的用于配置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的空间,从而能够最小化空间损失。
即,即便是在设置了复杂的交叉方式的所述升降装置80的情况下,也仅损失相当于所述支撑板81的厚度程度的空间,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使用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所述下框架83的框架部821底面可形成有安置孔837。所述安置孔837形成为开口的孔形状,并且在所述升降装置80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时,可与在所述抽屉部32底面凸出的凸起形状的安置凸起396形合。即,所述升降装置80可通过简单的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的操作而彼此形合,并能够固定于所述抽屉部32内部,并且在所述升降装置80动作时也不会游动并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另外,想要不在所述抽屉部32内部配置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使用时,也不需要另外的工具,通过简单的抬起就能够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
所述交叉组件84可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70相连接,分别由通过所述轴41和连杆42来传递的动力而能够独立地向上方抬起所述上框架82。此时,所述两侧的交叉组件84具有在包括一个所述驱动电机64、所述轴41以及螺杆组件50的所述驱动装置40的结构特性上不发生偏差或变化而能够同时升降同一高度的结构。
因此,即便在支撑沉重的荷重物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在两侧独立施加力的一对所述交叉组件84来有效地进行升降,此时,所述交叉组件84能够使所述上框架82即所述支撑板81以水平状态升降。
所述交叉组件84可包括:一对第一杆841,彼此并排配置;第一滑动轴84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杆841的两端;以及第一旋转轴847。
所述第一杆841、所述第一滑动轴842以及所述第一旋转轴847可具有能够容纳于所述框架部821的内侧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杆841可配置于与所述框架部821的区域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旋转轴847也可以配置于与所述框架部821对应的区域。
并且,在所述第一杆841的一端可形成有所述旋转轴841a和交叉凸起841b。此时,所述旋转轴841a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847位于同一延长线上,所述第一旋转轴847可在所述旋转轴841a旋转时旋转。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843上还可以形成有旋转加强部843a。所述旋转加强部843a能够将所述第一杆841的一部分以及整个所述第一旋转轴847相连接,因此在所述第一杆841旋转时能够使所述第一旋转轴847一起旋转,加强能够承受此时产生的力矩。
并且,在所述旋转加强部843a的两端形成有安装孔342b,且可以以穿过所述安装孔842b的方式安装有交叉固定构件826。因此,所述第一旋转轴847可在所述下框架83的交叉固定构件826上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安装。
并且,所述第一滑动轴84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杆841的另一端,并可配置为贯通所述滑动引导件825。因此,所述第一滑动轴842在所述第一杆841旋转时能够随着所述上框架82的滑动引导件825移动。
并且,设置有一对与所述第一杆841交叉的第二杆844,所述第一杆841和第二杆844可通过交叉轴845相连接,使得能够以交叉状态旋转。并且,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杆844的两端的第二滑动轴842和第二旋转轴847。
所述第二杆844、第二滑动轴842以及第二旋转轴847也具有能够容纳于所述框架部821的形状和配置。并且,在此状态下,可设置有连接两侧的所述第二杆844的上端的第二旋转轴847。
所述第二旋转轴847可在所述上框架82的交叉固定构件826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此时,在贯通所述交叉固定构件826的所述第二旋转轴847上还可以设置有旋转衬套847a。所述旋转衬套847a可与所述交叉固定构件826的内侧面相接,并可通过由润滑性能和耐磨性优异的塑料材料形成,来使所述交叉组件84的动作顺畅。
并且,可通过所述第二滑动轴842来连接配置于两侧的所述第二杆844的下端。所述第二滑动轴846可安装为贯通设置于所述下框架83的所述滑动引导件835,能够随着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而沿所述滑动引导件835移动。
另一方面,在通过所述交叉组件84而连接的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可设置有限制装置90。所述限制装置90可通过选择性地限制所述升降装置80来使所述升降装置80不能动作。例如,当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时,在抬起所述升降装置80的瞬间,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因所述限制装置90而彼此被限制,从而不能展开。因此,通过保持限制状态的所述升降装置80,能够防止安全事故,并且能够使所述升降装置80的分离和搬运工作更容易。
所述限制装置90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框架82的中央部和所述下框架83的中央部,并可以仅通过在一个部位的限制,使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保持稳定的限制状态。
详细地说,在横穿所述上框架82的中央的上划分部822可安装有构成所述限制装置90的上锁件91。所述上锁件91能够坚固地固定于弯折为向下方开口的所述上划分部822的内侧空间,并且可在所述上划分部822的中央向下方凸出。
并且,在横穿所述下框架83的中央的下划分部832可安装有构成所述限制装置90的下锁件92和锁件壳体93。所述下锁件92能够坚固地固定于弯折为向上方开口的所述下划分部832的内侧空间,并且可在所述下划分部832的中央,即与所述上锁件91对应的位置向上方凸出。
并且,在所述上框架82位于与所述下框架83侧最近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上锁件91和下锁件92彼此被卡扣限制,使得所述升降装置80不能展开。
另一方面,所述限制装置90也可以配置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两侧而不是中央,此时所述凸出部397可位于与所述限制装置90对应的位置。即,所述限制装置90可形成有多个,所述凸出部397可在与所述限制装置90对应的位置以对应的数量形成。
下面,参照附图对所述限制装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装置的立体图。图19是从上方观察所述限制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从下方观察所述限制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在以下,所述限制装置90的限制状态是指所述上锁件91与所述下锁件92彼此结合,使得限制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不能展开的状态,限制解除状态是指所述上锁件91和下锁件92彼此分离,使得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处于可以以展开或折叠的方式进行升降的状态。
如图所示,所述限制装置90可包括上锁件91、下锁件92以及锁件壳体93。其中,所述上锁件91可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框架82,所述下锁件92和所述锁件壳体93可安装于下框架83。并且,通过所述上锁件91和下锁件92的选择性的结合,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可彼此选择性地限制。
更详细地说,所述上锁件91形成为具有与所述上划分部822对应的宽度,并且可插入所述上划分部822所形成的空间。所述上锁件91的上表面可形成为平面形状并紧贴于所述上划分部822的下表面。并且,所述上锁件91可形成为比所述下锁件92的下限制部926更向下方延伸,以能够保持与所述下锁件92的限制状态。
并且,在所述上锁件91可形成有上下贯通所述上锁件91的上孔911,并通过紧固在所述上锁件91的下方的螺丝钉S,使所述上锁件91能够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划分部822上。
并且,在所述上锁件9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上孔911连通的开口914,所述螺丝钉S可通过所述开口914插入并紧固于所述上孔911。所述上锁件91的内侧面以多个彼此交叉的筋形态形成,从而不会变形并能够保持形状。
另一方面,在所述上锁件91的后表面,即在与所述下锁件92相向的方向上可形成有上限制部912和上容纳部913。
所述上限制部912与所述下限制部926彼此卡扣结合,使得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状态。并且,所述上限制部912可从所述上锁件9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上锁件91的前端。并且,所述上限制部912可形成于所述上容纳部913的下方,形成所述上容纳部913所形成的空间的下表面。
在所述上限制部912的上表面前端可形成有第一倾斜面912a。在所述上限制部912的下表面前端可形成有第二倾斜面912c。在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的前端可形成有延伸至所述上容纳部913的前端的第一延伸面912b。
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是在为了使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状态而移动时与所述下锁件92的接触开始的部分,可形成为随着靠近前方逐渐朝向上方倾斜。因此,随着所述下锁件92向前方移动,所述下锁件92的前端会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移动并向所述上容纳部913的内侧进入。
所述第一延伸面912b在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并通过与插入到所述上容纳部913的所述下锁件92的端部相接来实现卡扣限制。所述第一延伸面912b可至少延伸至比所述下限制部926的前端更靠前方的位置,并限定能够使所述下锁件92插入的上容纳部913的空间。
所述第二倾斜面912c可在所述上框架82向下方移动时,与所述下锁件92的上表面相接并向后方推动所述下锁件92,从而能够使其移动,通过如上所述的动作,所述限制装置90可从限制解除状态重新成为限制状态。
即,在所述限制装置90因异常动作或使用者的意图而处于限制解除的状态下,若使所述上框架82向下方移动,则所述第二倾斜面912c和所述下锁件92的上表面彼此相接并使所述下锁件92向后方移动,由此可引导为使所述限制装置90重新成为限制状态。
另一方面,所述上容纳部913在所述上限制部912的上方形成凹陷的空间,所述凹陷的空间可形成为向后方以及上方开口并能够使所述下限制部926的前端插入。并且,所述上容纳部913的下侧面可由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和所述第一延伸面912b形成。
所述锁件壳体93能够使所述下锁件92安装,同时引导所述下锁件92的移动,并且可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划分部832。所述锁件壳体93具有能够容纳于所述下划分部832的内侧的宽度,并引导所述下锁件92,以使其能够通过沿前后方向移动来与所述上锁件91形成卡扣限制。因此,所述锁件壳体93可至少在所述上锁件91的垂直下方延伸至所述上锁件91的后方一侧。
详细地说,在所述锁件壳体93的前端和后端可形成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锁件壳体93的螺丝孔931。从所述螺丝孔931的上方插入的螺丝钉S贯通所述锁件壳体93并紧固在所述下划分部832,由此能够使所述锁件壳体93固定。
在所述锁件壳体9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分别形成有上表面开口933和下表面开口934。并且,形成有容纳所述下锁件92的下部,即滑动部921的滑动空间932。所述上表面开口933具有在上方与所述滑动空间932连通的结构,所述下侧表开口934具有在下方与所述滑动空间932连通的结构。因此,所述下锁件92沿着所述滑动空间932向前后方向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
并且,所述锁件壳体93可形成于与所述下划分部832下表面的划分部开口832a对应的位置。即,在安装所述锁件壳体93时所述划分部开口832a可位于所述滑动空间932的内部。
所述划分部开口832a可形成于与所述抽屉部32底面的凸出部397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可形成为其大小稍大于或对应于所述凸出部397的大小。因此,在所述升降装置80安装在所述抽屉部32的状态下,所述凸出部397可穿过所述划分部开口832a位于所述滑动空间932的内部。
所述下表面开口934的大小可大于所述上表面开口933和划分部开口832a。因此,能够以所述凸出部397和所述下锁件92彼此接触且容纳于所述滑动空间932内部的状态引导所述下锁件92的前后移动。
另一方面,所述上表面开口933和下表面开口934的长度可以考虑所述下锁件92的行程而设计。即,所述上表面开口933和下表面开口934至少需要提供从使所述下锁件92的下限制部926的前端完全容纳于所述上限制部912而形成卡扣限制的位置移动到能够完全从所述上限制部912离开的位置的行程。
并且,在所述上表面开口933的前端可形成有用于固定弹性构件94的一端的壳体固定部935。所述弹性构件94提供用于所述下锁件92的移动的弹性力,可形成为线圈弹簧形状。并且,所述弹性构件94的另一端可固定于所述下锁件92。
所述弹性构件94构成为使所述下锁件92完全向前方移动而成为位于最前方的位置的状态,即,所述下锁件92与所述上锁件91形成卡扣限制,从而所述限制装置90的限制状态成为初始状态。因此,当所述下锁件92向后方移动使得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解除状态时所述弹性构件94被拉伸,提供当去除外力时使所述下锁件92向前方移动至初始位置的弹性力。
所述下锁件92大体上可包括容纳于所述锁件壳体93的内部的滑动部921,以及向所述锁件壳体93的上方凸出而与所述上锁件91形成卡扣限制的锁定部922。
详细地说,所述滑动部921以与所述滑动空间932的大小对应的形状形成,并且形成为能够以容纳于所述滑动空间932的内部的状态前后移动。所述滑动部921的宽度小于所述下表面开口934的宽度且大于所述上表面开口933的宽度。因此,所述滑动部921能够在所述锁件壳体93安装于所述下划分部832的状态下,保持容纳于所述锁件壳体93的内部的状态并前后移动。
另一方面,在所述滑动部921的下表面可形成有多个支撑凸起921a。所述多个支撑凸起921a可在所述滑动部921的下表面的两侧形成,并且向下方凸出而与所述下划分部832相接。所述下锁件92实质上被所述支撑凸起921a支撑在所述下划分部832的上表面。因此,所述滑动部921可以以与所述下划分部832点接触的状态进行滑动。
并且,在所述滑动部921的两侧可形成有向前方延伸的侧延伸部921b,在所述侧延伸部921b之间可形成有接触部923。所述接触部923用于通过与所述凸出部397相接来使所述下锁件92向后方移动,可形成于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80时与所述凸出部397对应的位置。
所述接触部923可具有朝向上方的坡度使得所述接触部923向前方凸出,并且可形成为带有弧度的形状。因此,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80时,所述接触部923开始与所述凸出部397接触,通过所述接触部923和凸出部397的对应的坡度或弧度,所述下锁件92可向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所述锁定部922可从所述滑动部921垂直向上延伸,并且可延伸至能够与所述上锁件91形成卡扣限制的高度。此时,所述锁定部922的前表面可与所述滑动部921垂直延伸。并且,在所述锁定部922的前表面可形成有使所述弹性构件94的一端固定的锁件固定部925。
所述锁件固定部925位于所述壳体固定部935的后方,所述弹性构件94可位于所述壳体固定部935与锁件固定部925之间。因此,通过所述下锁件92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弹性构件94可被拉伸或收缩,并且在所述下锁件92向后方移动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下锁件92能够复位到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在所述锁定部922的上端可形成有向前方凸出的下限制部926。所述下限制部926用于与所述上锁件91形成卡扣限制,可凸出能够完全插入所述上锁件91的上容纳部913内侧的长度。并且,所述下锁件92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容纳部913的宽度,由此能够出入所述上锁件91的内侧。
在所述下限制部92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形成有第三倾斜面926a和第四倾斜面926b。
所述第三倾斜面926a可形成于所述下限制部926的上表面,并从所述下限制部926的前端延伸至后端。所述第三倾斜面926a可具有随着靠近后方逐渐向上方凸出的坡度。并且,所述第三倾斜面926a可具有与所述上限制部912的第二倾斜面912c对应的坡度。因此,若在所述限制装置90限制解除的状态下所述上限制部912向下方移动,则所述第二倾斜面912c会与第三倾斜面926a接触并引导所述下锁件92的后方移动。
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形成于所述下限制部926的下表面,并且可从所述下限制部926的前端向后方延伸。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可具有随着靠近后方逐渐向下方凸出的坡度。并且,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可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对应的坡度。因此,当所述下锁件92向前方移动时,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会与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相接并引导所述下锁件92的前方移动。
另一方面,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在所述下锁件92和所述上锁件91的限制初期开始接触并引导所述下锁件92的移动。并且,所述第四倾斜面可形成于所述下限制部926的整个下表面中的前半部的一部分区域。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的长度可与所述第一倾斜面912a的长度对应。
并且,在所述第四倾斜面926b的后端可形成有第二延伸面926c,在所述第二延伸面926c的后端可依次形成有第五倾斜面926d。所述第二延伸面926c可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延伸面912b平行,所述第五倾斜面926d可具有与第四倾斜面926b相同的坡度。
因此,当所述限制装置90通过所述下锁件92完全插入所述上容纳部913而成为限制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面912b与第二延伸面926c彼此相接,第一倾斜面912a与第五倾斜面926d彼此相接,从而具有能够彼此紧贴的结构。因此,所述上锁件91和所述下锁件92可成为完全限制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有效的限制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升降装置80和所述连接组件70的选择性的结合以及动力连接状态。
图21是表示所述连接组件和升降装置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并且,图22是表示所述连接组件和升降装置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当所述驱动装置40或升降装置80需要保养或不想使用所述升降装置80时,可进行所述驱动装置40以及所述升降装置80的简单的分离以及结合。
如图21所示,在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彼此结合且所述连接组件70和所述升降装置80被连接的状态下,会成为动力可传递的状态。此时,所述连接构件73是与所述连杆42以及所述升降装置80相连接的状态,尤其所述第一连接部731是被插入所述固定轴77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的状态,所述第二连接部732是被插入所述连杆凸起425和所述交叉凸起841b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由所述驱动装置40的动作,所述连杆42进行旋转,则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利用所述第一连接部731也会旋转,并实现所述升降装置80的交叉组件84的旋转。
此时,由所述第二连接部732,所述升降装置80的交叉凸起841b也处于被连接的状态,因此能够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较大的力。详细地说,所述第二连接部732位于从所述第一连接部731隔开的位置,因此以所述第一连接部731为轴进行旋转时会有像连杆一样的力矩作用于第二连接部732。因此,比在第一连接部731中产生的力矩更大的力矩作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32,因此能够以更大的力旋转所述升降装置80。
而且,一对所述交叉组件84配置于两侧并能够分别接收动力,从而可用较小的力而有效地使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
当然,当由所述驱动装置40产生充分扭矩时,所述连接构件73也可以由连接所述连杆42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旋转轴841a的单一轴结构形成。并且,所述交叉组件84也可以构成为在一个交叉组件84的两侧分别连接连接构件73并使升降装置80升降。
另一方面,当使用所述冰箱1的过程中,发生需要驱动装置或升降装置80的保养的状况时,用户可像图21一样可通过按压所述连接组件70的推动构件74来使所述连接构件73向前方移动,由此来解除所述连接构件73和所述升降装置80之间的结合。
在此状态下,可将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分离,并可通过一次操作来彻底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设置于所述门部31内部的整个驱动装置40。
在分离所述门部31的状态下,能够保养所述驱动装置40,也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正常动作的所述门部31并安装。此时,无需特别的组装和分解,通过将所述门部31的连接构件73结合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旋转轴841a和所述交叉凸起841b,就能够结合为能够彼此传递动力的状态。
当然,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也可以通过门框架或其他构件而坚固地彼此结合,但是在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的分离或结合时,可能会发生另外的所述门框架316的结合或分离的操作。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的门30被引出/引入以及升降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23是关闭所述抽屉门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冰箱1的所述旋转门20和门30在储藏有食品的状态下,均保持关闭状态。在此状态下,使用者可通过引出/引入所述门30来收纳食品。
在上方和下方可设置有多个所述门30,并可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来引出而开放。此时,使用者的操作可以是触摸设置于所述旋转门20或门30的前表面的操作部301,也可以是基于设置于所述门30下端的操作装置302的开放操作的输入。而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操作部301和操作装置302分别单独控制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以及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当然,也可以是使用者通过抓住所述门30的把手来开放。
并且,虽然在下面对配置于上下方的所述门30中位于最下方的门30进行开放以及升降的情形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上方和下方门30均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引出/引入以及升降。
图24是所述抽屉门完全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在所述抽屉门的筐体完全下降的状态下的所述抽屉门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所述门30随着使用者对所述门30的引出操作而向前方引出。所述门30可随着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延伸并被引出。
另外,可设置为使所述门30通过所述引出/引入电机14的驱动来引出/引入,而不是通过使用者直接拉拽来开放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门30底面的引出/引入齿条34可与设置于所述箱体10并在引出/引入电机14的驱动时旋转的小齿轮141相结合,因此所述门30可随着所述引出/引入电机14的驱动而被引出/引入。
就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距离而言,至少能够引出至使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前方空间S1完全向外部露出的距离。因此,在此状态下,能够防止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时所述容器或食品受配置于上方的所述门20、30或所述箱体10干扰。
此时,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距离可通过配置于所述箱体10和/或门30的引出/引入检测装置15来实现。所述引出/引入检测装置15可由用于检测磁铁389的检测传感器构成,以使能够检测所述门30完全引出或完全关闭的状态。
例如,如图所示,可在所述抽屉部32的底部设置磁铁389,并在所述箱体10设置检测传感器。所述引出/引入检测装置15可设置于与关闭所述门30的状态下的所述磁铁389位置以及完全引出所述门30的状态下的所述磁铁389位置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可通过所述引出/引入检测装置15来判断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状态。
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在所述门30完全进入的位置和完全引出的位置上设置开关来检测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还可以通过计算所述引出/引入电机14的转数或通过用于测量所述门部31背面与所述箱体10前端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来检测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
在完全引出所述门30的状态下,可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电机64来上升所述升降装置80。所述升降装置80可在充分引出所述门30之后确保能够安全地升降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食品或容器36的情形下进行动作。
即,在引出所述门30且所述前方空间S1完全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下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由此能够防止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的容器36或储藏的食品被其他门20、30或箱体10干扰。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门30被引出的状态,在为了升降而引出所述门30的状态下,所述前方空间S1完全引出至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的外侧。
尤其,所述前方空间S1的后端L1成为比所述箱体10或上方的门20的前端L2引出更多的状态,为了在所述升降装置80升降时不发生干扰,需要至少位于比所述箱体10或上方的门20的前端L2更靠前方的位置。
之后,为了驱动所述升降装置80,在引出时不完全引出所述抽屉部32而像图31所示一样可以仅引出至用于在所述升降装置80升降时避免发生干扰的位置。此时,所述抽屉部32的后方空间S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的内部。即,所述抽屉部32的后端L3至少位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的内侧。
因此,在包括所述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的所述门30自身的重量上再加上收纳物的重量的状态下,也能够确保所述引出/引入轨道33或所述门30自身不会发生下垂或破损并进行稳定的引出/引入以及升降动作。
所述升降装置80可在确认完全引出所述门30的状态下开始上升。并且,也可以设置为在确认所述门30的引出之后再经过设定时间之后使所述升降装置80开始上升,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防止储藏食品的损伤。
当然,在引出所述门30之后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301来直接输入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即,使用者可为了所述门30的引出而操作所述操作部301,也可以为了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而再次操作所述操作部301。
之后,所述门30可在被用户手动引出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301使所述升降装置80升降。
另一方面,在所述门30达到像图25一样完全引出的状态之前所述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不动作,所述升降装置80保持最低的状态。
图26是在所述抽屉门的筐体完全上升的状态下的所述抽屉门的剖视图。
如图25所示,在完成所述门30的引出的状态下,输入所述驱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则所述驱动装置40开始动作,通过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会变为如图26的状态。
所述驱动装置40是利用所述连接组件70与所述升降装置80相连接的状态,因此,成为可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动力的状态。所述驱动装置40的动作开始的同时,动力经由所述连接组件70向所述升降装置80传递,所述升降装置80开始上升。
另一方面,如图26所示,当所述升降装置80持续上升并上升到充分的高度而容易接近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食品或容器36时会停止。在此状态下,用户无需过度弯腰就能够轻松地抬起食品或容器36。
若输入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结束信号,则使所述驱动电机64的驱动停止。为此可设置能够检测所述升降装置80的位置的高度检测装置16。所述高度检测装置16设置于所述门部31,可设置在与所述升降装置80的最高位置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最低高度对应的位置上。
所述高度检测装置16可由用于检测磁铁389的检测传感器构成,可通过检测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磁铁389来判断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是否结束。并且,所述高度检测装置16也可以构成为开关结构并在所述升降装置80达到最高上升状态下使开关导通。另外,所述高度检测装置16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升降轨道44或所述螺杆52并检测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的最高位置。并且,也可以根据施加在所述驱动电机64的负荷的变动来判断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是否为最高。
另外,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到最高的状态下,所述驱动电机64会停止。在这种状态下,虽然所述升降装置80位于所述抽屉部32内侧,但是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的食品或容器36可位于比所述抽屉部32的开口的上侧面更高的位置,且使用者容易接近。尤其,无需为了抬起所述容器36而过度弯腰,因此能够实现较安全且便利的操作。
下面,详细说明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至最高的状态,通过所述驱动装置40的驱动,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且位于至少低于所述抽屉部32的上端的位置。
在所述驱动装置80为放置有所述容器36的状态下,若以所述容器36作为基准,则所述容器36的上端H1可上升至高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2的上端H2位置。此时的高度是用户不用弯腰就能够抬起所述容器36的程度的高度,可成为最佳使用高度。
即,虽然所述驱动装置40具有在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升降的结构,但是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放置有所述容器36的状态下,能够使所述容器36位于用户能够容易接近的位置。
在用户的收纳食品操作结束之后,用户可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301来使所述升降装置80下降。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下降可通过所述驱动电机64的逆旋转来完成,通过与此前所述的过程相反的过程来慢慢的完成。
并且,若所述升降装置80下降结束,则变为如图25的状态,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下降结束可通过所述高度检测装置16来完成。为了在所述升降装置80位于最低的位置时检测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80的磁铁,在对应位置上还可设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16。因此,若检测出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下降结束,则所述驱动装置40会停止。
并且,所述门30可在所述驱动电机64停止之后引入。此时,所述门30可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来关闭,也可以通过所述引出/引入电机14的驱动来关闭。若所述门30完全关闭,则能够变为如图23一样的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关于对所述抽屉门安装升降装置和从所述抽屉门拆卸升降装置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27是在所述抽屉门安装有升降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8是表示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的状态下的所述限制装置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如图所示,当使用者要使用升降功能时,所述升降装置80会保持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状态。
若所述升降装置80安置于所述抽屉部32内部,则所述升降装置80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支撑板81会遮蔽所述前方空间S1。并且,在所述支撑板81的上表面可安置有像筐体一样的容器36。在此状态下,当所述驱动装置40动作时,所述升降装置80可进行升降。另一方面,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会完全遮蔽所述抽屉部32内侧前表面的通气口385和抽屉开口35。
如图28所示,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所述抽屉部32下表面的凸出部397会通过在所述下划分部832形成的划分部开口832a凸出,并与所述下锁件92的接触部923接触,由此成为所述下锁件92位于最后方的状态。
此时,因所述升降装置80的自身重量,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下表面,即所述下框架83与所述抽屉部32的底面保持紧贴的状态。并且,所述凸出部397的后端成为与所述接触部923接触的状态,因此在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80的状态下所述下锁件92不能向前方移动。
当所述下锁件92位于最后方时,所述下限制部926位于所述上锁件91的上容纳部913外侧,并且也与所述上限制部912分离,从而在上下方向上不受限制。即,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解除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限制解除状态下,所述限制装置90能够在任何时刻进行升降。即,若所述驱动装置40的驱动开始,则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框架就可以远离所述下框架83而上升。
所述下框架83通过与所述抽屉部32底部的所述安置凸起396结合而不会发生游动,并且能够稳定地保持安装状态。尤其,即便在所述上框架82由所述驱动装置40的动作而进行升降的状态下,也不会晃动而保持安装状态。
另一方面,在所述下锁件92移动到后方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构件94被拉伸,如图28所示,在所述下锁件92位于最后方的状态下成最大拉伸状态并且朝向前方提供弹性恢复力。但是,因所述升降装置80的自身重量,所述下锁件92的接触部923保持位于所述凸出部397的下端的状态。
并且,在所述上框架82完全下降的状态下,所述上锁件91的上限制部912位于比所述下锁件92的下限制部926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保持准备状态,使得当去除使所述下锁件92朝向后方的外力时所述下锁件92因所述弹性构件94的弹性恢复力而迅速地向前方移动。
图29是升降装置从所述抽屉门分离的状态立体图。图30是表示在所述升降装置分离的状态下的所述限制装置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如图所示,当使用者不想用所述抽屉门30的升降功能时,将所述升降装置80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当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去除所述升降装置80时,所述抽屉部32的可用容积会增加,从而使用者可通过拆装所述升降装置80来调节所述抽屉部32的容量。
另一方面,所述升降装置80可在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的状态下成为其前端与所述连接组件70连接的状态。因此,为了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需要对所述连接组件70进行操作。
并且,为了使所述升降装置80与所述连接组件70分离,可向后方稍微推动所述升降装置80以使其移动之后,使所述升降装置80与所述连接组件70分离。
此时,若所述升降装置80稍微向后方移动,则所述接触部923会远离所述凸出部397,并且所述下锁件92通过所述弹性构件94的弹性恢复力会向前方移动,由此能够与所述上锁件91形成卡扣限制。
另外,为了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可向上方抬起所述升降装置80。并且,在所述支撑板81的外周内侧也可凹陷形成有把手811,使得使用者容易抓住所述升降装置80并抬起。
由于在向上方抬起所述升降装置80的瞬间,所述升降装置80的前端为插入所述连接组件70的状态,因此所述升降装置80会以前半部低后半部高的状态临时倾斜。此时,所述下锁件92的接触部923和所述凸出部397会彼此分离,在所述接触部923和凸出部397分离的瞬间,所述下锁件92因所述弹性构件94的弹性恢复力而向前方移动,由此能够与所述上锁件91卡扣限制。
若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进一步抬起,则所述升降装置80的前端从所述连接组件70分离,从而所述升降装置80可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
并且,当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时,所述限制装置90的上锁件91和下锁件92被彼此卡扣限制,并通过所述弹性构件94来保持限制状态。因此,所述升降装置80的交叉组件84会保持折叠的状态,而且使所述交叉组件84不能任意展开,从而能够实现安全且容易的升降装置80的分离。
另一方面,为了在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之后进行安装,按与上述过程相反的顺序安装所述升降装置80。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80时,由于需要先连接所述升降装置80的前端和所述连接组件70,从而在使所述升降装置80的前端变低的状态倾斜之后,向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插入所述升降装置80。
并且,若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前端插入到所述连接组件70的状态下,将所述升降装置80完全放在抽屉部32的底部,则会成为如图28所示的状态,从而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解除状态,所述升降装置80保持可在任何时刻进行升降的状态。
另一方面,所述限制装置90可根据需要而任意地成为限制解除状态,并在此状态下进行所需的工作之后,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而再次成为限制状态。
图31至图34是依次表示所述限制装置从限制解除状态到限制状态的过程的图。
如图所示,可根据使用者需求对所述限制装置90进行限制解除,或者也可以在特定的状况下使所述限制装置90限制解除。如图31所述,若所述限制装置90限制解除,则所述上锁件91和下锁件92成为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成为能够自由地上下移动的状态。并且,所述下锁件92成为位于最前方的状态,而所述弹性构件94处于最大压缩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为了在使用者所需的工作结束或者因其他原因而需要将限制装置90重新转换为限制状态,会使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以彼此靠近的方式移动。例如,可通过放下所述升降装置80的简单操作来使所述下框架83去向底部,由此通过自身重量能够使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状态。
详细地说,若将所述升降装置80放置于底部,则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会因自身重量而靠近,所述交叉组件84会逐渐折叠。如图32所示,当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接近到规定距离时,所述上锁件91和下锁件92会彼此相接。
此时,所述下锁件92仍然保持位于最前方的状态,所述弹性构件94也会保持收缩的状态。并且,所述上锁件91的第二倾斜面912c和所述下锁件92的第三倾斜面926a彼此接触。
在如图32所示的状态下,所述下锁件92和上锁件91也可以通过自身重量而进一步靠近,若使用者在上方按压所述上锁件91,则所述上锁件91会进一步向下方移动。
在所述第二倾斜面912c和第三倾斜面926a彼此接触的图32的状态下,若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进一步靠近,则所述下锁件92会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912c向后方移动。即,所述下锁件92会以固定的上锁件91为基准进行向后方的相对运动。
通过所述下锁件92向后方移动,所述弹性构件94可被拉伸,如图33所示,所述下锁件92可向后方移动至所述下锁件92的前端位于所述上锁件91的后端为止,此时所述弹性构件94会被拉伸。
在成为如图33所示的状态的瞬间,所述下锁件92的前端会超过所述第二倾斜面912c,在没有向下方的限制的状态下,所述上框架82会因自身重量而进一步向下方移动。
此时,所述下锁件92成为可自由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因此所述下锁件92由所述弹性构件94的弹性恢复力而向前方移动。
所述下锁件92向前方移动至成为如图34所示的状态,若成为如上所述的状态,则所述限制装置90重新成为限制状态。在限制状态下所述上框架82和下框架83成为最接近的状态,根据需要,可成为所述上框架82的下端和下框架83的上端彼此接触或非常接近的状态。
并且,所述限制装置90可成为所述下限制部926完全插入所述上容纳部913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延伸面926c与第一延伸面912b相接,第五倾斜面926d与第一倾斜面912a相接,由此所述下锁件92和所述上锁件91可成为最大接触状态。因此,所述限制装置90会保持稳定的限制状态,使用者可将这种状态的升降装置80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或可以以分离的状态收纳。
另一方面,本发明除了此前所述的实施例之外还存在多种其他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对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与此前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构件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的图示和详细说明。
图3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1可包括:箱体10,形成有以上下划分的储藏空间;以及门2,用于开闭所述储藏空间。
所述门2可设置有:旋转门20,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前侧面上部,用于开闭上部的储藏空间;以及门30,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前侧面下部,用于开闭下部的储藏空间。如此前所述的实施例,所述门30可沿前后引出/引入,并具有在所述门30被引出的状态下可通过所述门30内部的驱动装置80的动作而所述抽屉部32内部的容器以及食品能够上下升降的结构。
所述升降装置80可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内部中前方空间的区域,因此可在整个所述抽屉部32的区域中的前方空间的区域通过所述升降装置80来进行食品的升降。
在所述门部31的一侧可设置有操作部301或操作装置302,在所述门部31的内部可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40。并且,可通过所述操作部301或操作装置302的操作来进行所述门30的引出/引入和/或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
在所述抽屉部32设置有升降装置80,可利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的连接组件来进行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所述升降装置80在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时,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解除状态,由此所述升降装置80成为可升降的状态,在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的瞬间,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状态,由此能够安全地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所述抽屉门30的结构以及驱动装置40、升降装置80的结构与此前所述的实施例相同,从而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可设置有多个容器361。所述容器361可以是像辣白菜桶一样的密闭容器,可在所述升降装置80上放置多个。所述容器361可在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时一起升降。因此,在上升的状态下,所述容器361的至少一部分可向所述抽屉部32的上方凸出,用户会很容易地抬起所述容器361。
另一方面,即便在所述抽屉门30被引出的状态下,若所述旋转门20处于开放的状态,则所述升降装置80会与所述旋转门20发生干扰,因此设置为在所述旋转门20关闭的状态下进行上升。为此,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旋转门20的开闭的门开关。
图3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1可包括形成有储藏空间的箱体10和用于开闭所述箱体10的开口的前侧面的门2。
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2形成所述冰箱1的前侧面外观,可由向前后方向引出的抽屉门30构成。可沿上下方向连续配置多个所述抽屉门30。并且,根据用户的操作,可独立地引出/引入各个所述抽屉门30,在所述抽屉门30上可设置有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
所述驱动装置40可设置于所述门部31,所述升降装置80可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并且,在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结合时,所述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可利用所述连接组件70彼此连接,由此能够传递动力。另外,所述升降装置80可配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整个储藏空间中的前方空间S1。
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所述升降装置80在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时,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解除状态,由此变为可升降的状态,在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的瞬间,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状态,由此能够安全的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
所述抽屉门30的引出/引入和所述升降装置80的升降可分别单独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引出所述抽屉门30之后的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上升,所述升降装置80的下降之后的所述抽屉门30的引入
并且,当上下配置多个所述抽屉门30时,配置于相对上方的所述抽屉门30处于引出的状态下,使配置于相对下方的所述抽屉门30内部的所述升降装置80不上升,以防止储藏的食品和容器与在上方引出的所述抽屉门30发生干扰。
并且,在图36中,以在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抽屉门30被引出的状态下所述升降装置80上升的情形作为例子进行了图示,但是配置于上方的所述抽屉门30也可以在引出之后使设置于内部的升降装置上升。
当然,若位于上方的所述抽屉门30的高度充分高,则也可以具有只有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抽屉门30或者位于相对下方的抽屉门30能够升降的结构。
图3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1可包括形成有储藏空间的箱体10和用于开闭所述箱体10的开口的前侧面的门2。
所述箱体10内部的储藏空间可划分为上下空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上部和下部的储藏空间再次划分为左右两侧。
所述门2可包括:旋转门20,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上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用于开闭上部的储藏空间;以及抽屉式门2,设置于所述箱体10下部,以能够引出/引入的方式安装,用于开闭下部的储藏空间。
并且,可将所述箱体10的下部空间左右划分,并设置一对所述抽屉门30,以使能够分别开闭被划分的所述下部空间。所述抽屉门30在左右两侧并排配置一对,在所述抽屉门30可设置有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
所述驱动装置40可设置于所述门部31,所述升降装置80可设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内侧。并且,在所述门部31和抽屉部32结合时,所述驱动装置40和升降装置80可利用所述连接组件70彼此连接并能够传递动力。另外,所述升降装置80可配置于所述抽屉部32的整个储藏空间中的前方空间S1。
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所述升降装置80在安装于所述抽屉部32时,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解除状态,由此变为可升降的状态,在从所述抽屉部32分离的瞬间,所述限制装置90成为限制状态,由此能够安全地分离所述升降装置80。
所述抽屉门30与此前所述的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可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引出/引入,在所述抽屉门30被引出的状态下,可通过升降所述升降装置80来使用户较方便地接近所述抽屉门30内侧的食品或容器。

Claims (19)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形成有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
抽屉门,构成为能够对所述下部储藏空间进行引出/引入,且包括形成有收纳物的收纳空间的抽屉部以及在所述抽屉部的前方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的门部;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门部;
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抽屉部,形成为交叉结构,使所述收纳物升降;以及
连接组件,在所述门部背面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经由所述抽屉部前表面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而传递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的动力,
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为能够在与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时从所述抽屉部拆卸或安装于所述抽屉部,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制装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抽屉部分离时,所述限制装置使所述升降装置不能展开而保持限制状态,
在与所述限制装置对应的所述抽屉部的底面形成有凸出部,
在分离所述升降装置时,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凸出部分开而成为所述限制状态,
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时,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凸出部接触而解除所述限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位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中央,
所述凸出部位于与所述限制装置对应的所述抽屉部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设置有多个,
在与所述限制装置相向的位置形成有对应数量的所述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包括:
上锁件,固定安装于在所述升降装置动作时进行升降的一侧;
下锁件,选择性地与所述凸出部接触,通过向与所述上锁件形成限制的方向或限制解除的方向移动,来选择性地与所述上锁件形成限制;以及
弹性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下锁件朝向所述上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屉部划分为当引出所述抽屉部时位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的外部的前方空间以及位于所述下部储藏空间的内部的后方空间,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前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抽屉部设置有遮蔽所述后方空间的抽屉盖,
所述抽屉盖包括:
盖前表面部,划分所述前方空间和所述后方空间;以及
盖上表面部,连接所述盖前表面部和所述抽屉部的后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抽屉部的前表面形成有露出所述升降装置的前端的抽屉开口,
所述升降装置经由所述抽屉开口与所述门背面的连接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升降装置的相向的两面分别形成有以彼此对应的形状形成而彼此结合的凸起和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配置于门的左右两侧,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一对交叉组件,由轴结合的多个杆构成为交叉,且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组件结合;以及
支撑板,支撑于所述交叉组件而由所述交叉组件升降,支撑所述收纳物,
所述一对交叉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的旋转而同时旋转。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形成有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
抽屉门,安装为能够对所述箱体进行引出/引入,且包括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的门部以及在所述门部背面形成收纳空间的抽屉部;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门部,提供动力;以及
升降装置,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抽屉部的内部,在所述抽屉部的内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从而根据从所述驱动装置传递到的动力来升降,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下框架,安置于所述抽屉部的底部;
上框架,在所述下框架的上方进行升降;
交叉组件,以交叉结构连接所述下框架和所述上框架之间,根据所述驱动装置来展开或折叠而使所述上框架升降;以及
限制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当所述升降装置从所述抽屉部分离时,限制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不能彼此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抽屉部的底部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凸出部,
当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抽屉部时,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制装置接触而使所述升降装置移动,从而解除所述限制装置的限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装置包括:
上锁件,固定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一起升降;
锁件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框架;
下锁件,安装于所述锁件壳体而沿所述锁件壳体移动,通过移动而选择性地与所述上锁件形成限制;以及
弹性构件,连接所述锁件壳体和所述下锁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下锁件朝向所述上锁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抽屉部形成有向上方凸出且以倾斜或带有弧度的方式凸出的凸出部,
在安装所述升降装置时,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下锁件相接而使所述下锁件向远离所述上锁件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所述限制装置的限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所述下框架的下表面和所述锁件壳体的下表面形成为开口,
所述凸出部凸出至所述锁件壳体的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锁件设置于所述上框架的中央,且形成于将所述上框架左右划分的上划分部,
所述锁件壳体和所述下锁件设置于所述下框架的中央,且形成于将所述下框架左右划分的下划分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划分部和所述下划分部配置在同一延长线上,
一对所述交叉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划分部和所述下划分部的左右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锁件包括朝向所述下锁件凸出的上限制部和在所述上限制部上方凹陷的上容纳部,
所述下锁件包括朝向所述上锁件凸出且在所述上容纳部的内侧与所述上限制部形成卡扣限制的下限制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限制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倾斜面,
在所述下限制部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对应的第四倾斜面,
当所述下锁件被所述上锁件限制时,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四倾斜面彼此接触,从而所述下限制部向所述上容纳部内侧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限制部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倾斜面,在所述下限制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三倾斜面,
当所述上锁件向下方移动时,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第三倾斜面彼此接触,从而所述下锁件向远离所述上锁件的方向移动。
CN201910783519.4A 2018-08-30 2019-08-23 冰箱 Active CN110873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02967 2018-08-30
KR1020180102967A KR102542609B1 (ko) 2018-08-30 2018-08-30 냉장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500A CN110873500A (zh) 2020-03-10
CN110873500B true CN110873500B (zh) 2021-07-20

Family

ID=6780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3519.4A Active CN110873500B (zh) 2018-08-30 2019-08-23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248837B2 (zh)
EP (1) EP3617633B1 (zh)
KR (2) KR102542609B1 (zh)
CN (1) CN1108735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17684B1 (ko) * 2018-10-19 202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596480B1 (ko) * 2018-10-19 2023-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7647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7641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랍식 도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210007642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랍식 도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210007638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7646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7639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7644A (ko) 2019-07-12 2021-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8709A (ko) 2019-07-15 2021-0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KR20210008707A (ko) 2019-07-15 2021-0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KR20210061708A (ko) * 2019-11-20 2021-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12665260B (zh) * 2020-12-03 2022-12-2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内抽屉外桶的支撑控制方法
US11796245B2 (en) * 2021-12-13 2023-10-24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Swing-up storage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829A (zh) * 2004-07-29 2006-0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篮筐升降装置的冰箱
CN1740712A (zh) * 2004-08-26 2006-03-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篮筐升降装置的冰箱
EP1881282A2 (en) * 2006-07-20 2008-01-23 Maytag Corporation Bottom mount refrigerator having an elevating freezer basket
JP2013036675A (ja) * 2011-08-08 2013-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06068432A (zh) * 2014-01-07 2016-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027443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5249B1 (ko) * 2004-07-16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바스켓 승강기능을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0619732B1 (ko) * 2004-07-29 2006-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바스켓 승강장치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0664052B1 (ko) * 2004-08-26 2007-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바스켓 승강장치를 구비한 냉장고
US9107494B2 (en) * 2013-03-14 2015-08-1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Refrigerator with a lift mechanism including at least one pivot arm
US9377238B2 (en) * 2013-03-14 2016-06-2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Refrigerator with a scissor-type lift mechanism
US20140265798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Direct drive rack & pinion lift mechanism for refrigerated storage bin
KR102118445B1 (ko) * 2013-09-05 2020-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551337B1 (ko) * 2015-04-22 2015-09-18 이상진 높낮이조절 책상
KR102519038B1 (ko) * 2016-06-10 2023-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승강 서랍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829A (zh) * 2004-07-29 2006-0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篮筐升降装置的冰箱
CN1740712A (zh) * 2004-08-26 2006-03-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篮筐升降装置的冰箱
EP1881282A2 (en) * 2006-07-20 2008-01-23 Maytag Corporation Bottom mount refrigerator having an elevating freezer basket
JP2013036675A (ja) * 2011-08-08 2013-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06068432A (zh) * 2014-01-07 2016-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027443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59898B2 (en) 2024-01-02
KR102625266B1 (ko) 2024-01-12
KR20200025512A (ko) 2020-03-10
EP3617633B1 (en) 2021-12-08
US11561040B2 (en) 2023-01-24
US20200072541A1 (en) 2020-03-05
KR102542609B1 (ko) 2023-06-12
KR20230084458A (ko) 2023-06-13
CN110873500A (zh) 2020-03-10
US11248837B2 (en) 2022-02-15
EP3617633A1 (en) 2020-03-04
US20220146188A1 (en) 2022-05-12
US20230122921A1 (en)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3500B (zh) 冰箱
CN110274431B (zh) 冰箱
CN110631321B (zh) 冰箱以及冰箱用升降装置
CN109990557B (zh) 冰箱
KR102622809B1 (ko) 냉장고
CN110360801B (zh) 冰箱
KR102474912B1 (ko) 냉장고
CN110873499B (zh) 冰箱
CN110873501B (zh) 冰箱
EP3663686B1 (en) Refrigerator
CN110360800B (zh) 冰箱
CN110873498B (zh) 冰箱
KR102510855B1 (ko) 냉장고
CN112229129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20200140556A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