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8513B -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8513B
CN110868513B CN201810989082.5A CN201810989082A CN110868513B CN 110868513 B CN110868513 B CN 110868513B CN 201810989082 A CN201810989082 A CN 201810989082A CN 110868513 B CN110868513 B CN 110868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lens
setting
image acquisition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90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8513A (zh
Inventor
叶展
杨坤
孙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90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8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8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8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8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8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图像采集设备中,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侧,棱镜的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线,反射后的光线进入镜头;这样,在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中,对于同一监控范围来说,该监控范围的光线经棱镜不同表面反射都可以进入镜头,镜头便接收到了针对该监控范围连续采集的光线,提高了监控范围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增大图像采集范围,现有的一些摄像机镜头是可转动的。比如,摄像机追踪一个目标时,摄像机的镜头从位置A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到达位置B,假设此时对该目标的追踪结束,则摄像机的镜头需要重新从位置B返回位置A。
这样,摄像机的监控范围是不连续的,如果摄像机的镜头从位置B返回位置A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目标,则不能对该新的目标进行完整的追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监控范围的连续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外壳、镜头、棱镜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透过的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可选的,所述棱镜套设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外壳的第一壳体垂直设置。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棱镜转动。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传动部件,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棱镜转动。
可选的,所述棱镜的底面为等边多边形,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与所述等边多边形的边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棱镜的底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L1、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边的垂直距离L2、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L3、所述镜头的视场角θ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L1=L3+2*L2*tanθ/2;所述垂直距离L2为: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的第一边正对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可选的,所述棱镜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垂直。
可选的,所述棱镜底面的中心点位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棱镜底面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棱镜表面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将所述视窗透过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镜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棱镜、镜头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内侧,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基于所设定的转动速度,驱动所述棱镜转动。
可选的,根据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帧率,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白天,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一速度;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夜晚,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二速度;
根据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通过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棱镜、镜头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内侧,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方法包括:
设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驱动模块,用于基于所设定的转动速度,驱动所述棱镜转动。
可选的,所述设定模块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子模块:第一设定子模块、第二设定子模块、第三设定子模块;
第一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帧率,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第二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白天,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一速度;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夜晚,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二速度;
第三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通过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中,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侧,棱镜的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线,反射后的光线进入镜头;这样,在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中,对于同一监控范围来说,该监控范围的光线经棱镜不同表面反射都可以进入镜头,镜头便接收到了针对该监控范围连续采集的光线,提高了监控范围的连续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a-4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棱镜与视窗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光轴线示意图;
图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中棱镜转动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方案对比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包括外壳、镜头、棱镜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透过的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该传感器可以为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者也可以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并未对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改进,因此,以下附图中并未展示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不做限定。
棱镜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比如图1中所示,棱镜可以为三棱镜;或者,可以如图2所示,棱镜可以为四棱镜;或者,可以如图3所示,棱镜可以为底面为正六边形的棱镜。
图1-3中的视窗位置及尺寸、棱镜的位置及尺寸、镜头的位置及尺寸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本实施例中,视窗透过的光线全部或大部分都经过棱镜,棱镜将光线反射进入镜头中。图1-3中的镜头可以为凸透镜,镜头具有视场角和视场直径。
本实施例并不对棱镜及视窗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定。举例来说,参考图4a-图4c,棱镜中心线可以位于视窗中心线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棱镜中心线可以与视窗中心线重合。这里所说的“棱镜中心线”是指棱镜底面的一条中心线,该中心线与视窗的一条中心线平行。这里的“棱镜中心线”与“视窗中心线”仅为说明棱镜与视窗的位置关系。
参考图1-图3,棱镜中心可以作为转动轴,或者,也可以为偏离中心的其他位置作为转动轴,转动轴位置具体不做限定。一种实施方式中,棱镜可以套设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外壳的第一壳体垂直设置。第一壳体可以为外壳的任意一部分壳体,具体不做限定。棱镜可以按照该转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具体转动方向不做限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图像采集设备中还可以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棱镜转动。
举例来说,驱动马达可以直接驱动转动轴;或者,图像采集设备中还可以包括传动部件,驱动马达也可以通过传动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棱镜转动。传动部件可以为齿轮、带轮、链轮等等,传动部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棱镜的底面可以为等边多边形,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与所述等边多边形的边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这里所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可以理解为相同或相近。
以三棱镜为例来说,假设三棱镜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1所示,则镜头的通光口径可以与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边相等或者相近。该相近可以为通光口径稍大于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边,或者,也可以为通光口径稍小于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边。
以四棱镜为例来说,假设三棱镜的底面为正方形,如图2所示,则镜头的通光口径可以与该正方形的一个边相等或者相近。该相近可以为通光口径稍大于该正方形的一个边,或者,也可以为通光口径稍小于该正方形的一个边。
以底面为正六边形为例来说,如图3所示,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L1、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边的垂直距离L2、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L3、所述镜头的视场角θ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L1=L3+2*L2*tanθ/2;所述垂直距离L2为: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的第一边正对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3中的a、b、c分别表示棱镜的不同表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棱镜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垂直。棱镜的轴线,可以参考图1-3中转动轴所在的直线;镜头的光轴线指的是光线通过镜头中心形成的一条直线,与镜头镜面垂直,参考图5中的光轴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5,棱镜底面的中心点位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上。
这两种方式,“棱镜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垂直”、“棱镜底面的中心点位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上”都有助于使棱镜对准镜头,使得棱镜反射的光线更准确地进入镜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5,棱镜底面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举例来说,该锐角可以为30度、40度、60度等等,具体角度不做限定。这种实施方式中,棱镜底面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镜头的光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有助于棱镜反射的光线更多地进入镜头。
本实施例中,镜头采集的是棱镜反射的光线。一种情况下,为了减少棱镜折射光线的影响,可以在棱镜表面设置有反射膜,反射膜将视窗透过的光线反射至镜头,并减少棱镜折射光线的影响。
下面参考图6-图9,介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棱镜的底面为正六边形,该正六边形的边长与镜头的距离、以及镜头的通光口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L1=L3+2*L2*tanθ/2;
其中,L1表示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L2表示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的第一边正对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边之间的垂直距离;L3表示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θ表示所述镜头的视场角。
由图6开始,介绍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图6中,棱镜的b表面转动至与镜头正对。以b表面为例介绍下反射光路,b表面反射的光线也就是以b表面作为对称轴,假设最大监控范围为DE,D点的对称点为D’,E点的对称点为E’(以b表面作为对称轴)。图6中,DE范围内的光线并不能经棱镜反射进行镜头。
棱镜在图6的基础上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则如图7所示,参考角度由θ1变为θ2,也就是转动了θ2-θ1的角度,监控范围FG的光线经棱镜的a表面中的a1-a2段反射进入镜头,也就是说,此时镜头针对监控范围FG进行采集。
图7中,a表面反射由视窗进入的光线,也就是以a表面作为对称轴,由于图7的尺寸限制,图7中未能体现出DE的整个监控范围,图7中,D点的对称点为D’,F点的对称点为F’,G点的对称点为G’(以a表面作为对称轴)。可见,图7中,FG的经a表面的反射光线F’G’可以到达镜头中。
棱镜在图7的基础上继续顺时针转动,则如图8所示,参考角度由θ2变为θ3,也就是转动了θ3-θ2的角度,监控范围HI的光线经棱镜的a表面中的a3-a4段反射进入镜头,也就是说,此时镜头针对监控范围HI进行采集。
图8中,a表面反射由视窗进入的光线,也就是以a表面作为对称轴,由于图8的尺寸限制,图8中未能体现出DE的整个监控范围,图8中,H点的对称点为H’,I点的对称点为I’,(以a表面作为对称轴)。可见,图8中,HI的经a表面的反射光线H’I’可以到达镜头中。
棱镜在图8的基础上继续顺时针转动,则如图9所示,参考角度由θ3变为θ4,也就是转动了θ4-θ3的角度,监控范围JK的光线经棱镜的a表面中的a5-a6段反射进入镜头,也就是说,此时镜头针对监控范围JK进行采集。
图9中,a表面反射由视窗进入的光线,也就是以a表面作为对称轴,由于图9的尺寸限制,图9中未能体现出DE的整个监控范围,图9中,J点的对称点为J’,K点的对称点为K’,(以a表面作为对称轴)。可见,图9中,JK的经a表面的反射光线J’K’可以到达镜头中。
棱镜在图9的基础上继续顺时针转动,则变成了棱镜的a表面与镜头正对的情况,由于棱镜的底面为正六边形,各表面情况相同,棱镜的a表面与镜头正对的情况与图6相同,转动过程同上,不再赘述。也就是说,监控范围直接从JK返回了FG。而且由于棱镜的转动是连续的,图像采集设备的监控范围在DE中的移动也是连续的。
现有方案可以参考图10,图10中,镜头由位置A转动到位置B,相应的,监控范围也由D转到F,如果需要重新对D进行监控,则控制镜头由位置B再转动回位置A,这样,摄像机的监控范围是不连续的,如果摄像机的镜头从位置B返回位置A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目标,则不能对该新的目标进行完整的追踪。
而本方案中,参考图6-图9可知,棱镜连续顺时针转动(连续逆时针转动同理),即可实现监控范围由FG-HI-JK-FG的循环变换;也就是说,不需要反方向转动棱镜,即可实现监控范围的反方向调整;而且由于棱镜的转动是连续的,监控范围在DE中的移动也是连续的,提高了监控范围的连续性。
三棱镜、四棱镜或者其他形状的棱镜的转动过程类似,在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中,可以对监控范围进行连续移动采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中,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侧,棱镜的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线,反射后的光线进入镜头;这样,在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中,对于同一监控范围来说,该监控范围的光线经棱镜不同表面反射都可以进入镜头,镜头便接收到了针对该监控范围连续采集的光线,提高了监控范围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面内容中描述的图像采集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与该图像采集设备相连接的控制设备。该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棱镜、镜头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内侧,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该控制方法的流程可以如图11所示,包括:
S1101: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棱镜的转动速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传感器的硬件参数可以为表示传感器硬件性能的参数,传感器的性能越优,设定的棱镜转动速度越快。
举例来说,传感器的硬件参数可以为传感器的帧率,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帧率,设定棱镜的转动速度,传感器的帧率越大,设定的棱镜转动速度越快。
比如,假设传感器的帧率为15帧/秒,图像采集设备的棱镜转动10度后采集的图像与转动前采集的图像视场重合度较佳,则可以设定棱镜每秒转动140度(转动14个10度),以采集15帧图像;也就是说可以设定棱镜的转动速度为140度/秒。
上述例子中的各数值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定。一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如下算式,计算棱镜转动速度:
棱镜转动速度=(传感器每秒处理帧数-1)*相邻两帧图像对应的棱镜转动角度;其中,相邻两帧图像即为上述视场重合度较佳的两帧图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可以为表示白天或者夜晚的参数。举例来说,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白天,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一速度;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夜晚,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二速度。
一种情况下,第一速度可以大于第二速度。比如,如果白天场景中,监控目标较多,棱镜的转动速度可以快一些,监控效果较好。如果夜晚场景中,监控目标较少,棱镜的转动速度可以慢一些,节省设备资源。
或者,另一种情况下,第一速度可以小于第二速度。比如,如果白天场景中,监控目标较少,棱镜的转动速度可以慢一些,节省设备资源。如果夜晚场景中,监控目标较多,棱镜的转动速度可以快一些,监控效果较好。
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或者,该环境参数也可以为其他参数,具体不做限定。比如,环境参数可以为温度参数,如果温度较高,棱镜的转动速度可以慢一些,以减少设备发热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监控目标的参数可以为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如果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较快,则相应地棱镜的转动速度也要快,如果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较慢,则相应地棱镜的转动速度也要慢,以实现对监控目标进行追踪。
具体来说,通过对各帧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监控目标在各帧图像中的移动距离,计算该移动距离与采集该各帧图像的间隔时长之比,作为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
S1102:基于所设定的转动速度,驱动棱镜转动。
根据图像采集设备实施例中的描述,驱动马达可以直接驱动转动轴带动棱镜转动;或者,驱动马达也可以通过传动部件驱动转动轴带动棱镜转动。传动部件可以为齿轮、带轮、链轮等等,传动部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如果驱动马达直接驱动转动轴带动棱镜转动,则可以基于S1101中设定的棱镜的转动速度,调整驱动马达的转速。如果驱动马达通过传动部件驱动转动轴带动棱镜转动,则可以基于S1101中设定的棱镜的转动速度、以及传动部件的传动比,调整驱动马达的速度。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侧,棱镜的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线,反射后的光线进入镜头;这样,在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中,对于同一监控范围来说,该监控范围的光线经棱镜不同表面反射都可以进入镜头,镜头便接收到了针对该监控范围连续采集的光线,提高了监控范围的连续性;第二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棱镜的转动速度,也就是可以调整监控范围的变化速度,监控效果更好。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面内容中描述的图像采集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与该图像采集设备相连接的控制设备。该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棱镜、镜头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内侧,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该控制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12所示,包括:
设定模块1201,用于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驱动模块1202,用于基于所设定的转动速度,驱动所述棱镜转动。
作为一种实施试,设定模块1020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子模块:第一设定子模块、第二设定子模块、第三设定子模块(图中未示出);
第一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帧率,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第二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白天,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一速度;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夜晚,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二速度;
第三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通过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侧,棱镜的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线,反射后的光线进入镜头;这样,在棱镜的连续转动过程中,对于同一监控范围来说,该监控范围的光线经棱镜不同表面反射都可以进入镜头,镜头便接收到了针对该监控范围连续采集的光线,提高了监控范围的连续性;第二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棱镜的转动速度,也就是可以调整监控范围的变化速度,监控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镜头、棱镜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透过的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棱镜的底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L1、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边的垂直距离L2、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L3、所述镜头的视场角θ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L1=L3+2*L2*tanθ/2;所述垂直距离L2为: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的第一边正对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套设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外壳的第一壳体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棱镜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传动部件,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部件驱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棱镜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与所述正六边形的边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底面的中心点位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底面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所述镜头的光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表面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将所述视窗透过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镜头。
10.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棱镜、镜头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内侧,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所述棱镜的底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L1、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边的垂直距离L2、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L3、所述镜头的视场角θ之间的相互关系为:L1=L3+2*L2*tanθ/2;所述垂直距离L2为: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的第一边正对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基于所设定的转动速度,驱动所述棱镜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帧率,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白天,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一速度;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夜晚,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二速度;
根据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通过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12.一种图像采集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棱镜、镜头和传感器;其中,所述棱镜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内侧,光线经所述棱镜反射进入所述镜头,所述传感器将所述镜头采集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所述棱镜的底面为正六边形;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L1、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边的垂直距离L2、所述镜头的通光口径L3、所述镜头的视场角θ之间的相互关系为:L1=L3+2*L2*tanθ/2;所述垂直距离L2为:所述镜头与所述棱镜的第一边正对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装置包括:
设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参数:所述传感器的硬件参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驱动模块,用于基于所设定的转动速度,驱动所述棱镜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模块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子模块:第一设定子模块、第二设定子模块、第三设定子模块;
第一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帧率,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第二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白天,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一速度;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所处的环境为夜晚,则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为第二速度;
第三设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监控目标的参数,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包括:通过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设定所述棱镜的转动速度。
CN201810989082.5A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68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9082.5A CN11086851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9082.5A CN11086851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8513A CN110868513A (zh) 2020-03-06
CN110868513B true CN110868513B (zh) 2021-07-20

Family

ID=6965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9082.5A Active CN11086851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851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4660U (zh) * 2013-09-27 2014-03-26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装置及安装该摄像镜头装置的手机
CN104284174A (zh) * 2014-09-22 2015-01-14 王盛荣 一种单机变焦立体摄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7547A (ja) * 2005-08-11 2007-02-22 Sharp Corp 手ブレ補正機能付き電子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子機器
JP6187933B2 (ja) * 2012-10-01 2017-08-30 鎌倉光機株式会社 像安定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4660U (zh) * 2013-09-27 2014-03-26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装置及安装该摄像镜头装置的手机
CN104284174A (zh) * 2014-09-22 2015-01-14 王盛荣 一种单机变焦立体摄像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8513A (zh) 2020-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52181A3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US20050206773A1 (en) Optical tracking system using variable focal length lens
CN103676405A (zh) 光学成像装置、光学系统和移动终端
US8934766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S6394213A (ja) 自動合焦装置
US6600878B2 (en) Autofocus sensor
CN108124090A (zh) 移动机器人双摄像头人脸识别装置及方法
EP1966995A1 (en) Automatic polarizer for cctv applications
CN10791159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9089019A (zh) 细节摄像头及全景细节摄像机
CN111487836A (zh) 摄像结构及电子设备
KR100819728B1 (ko) 입체카메라용 셔터장치 및 촬상장치
CN104748860A (zh) 一种基于红外面阵探测器扫描成像的光机结构
CN102360112A (zh) 自动对焦机构及自动对焦方法
CN110868513B (zh)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97404A (zh) 红外全景环视成像系统及其方法
CN1652574A (zh) 昼夜远距离监视仪
CN110673313B (zh) 一种变焦鱼眼镜头系统及设计方法
CN204964030U (zh) 基于红外面阵探测器扫描成像的光机结构
CN216531542U (zh) 一种转镜式图像采集装置
CN1964484B (zh) 汽车监视系统
CN107197202B (zh) 一种光电监视系统及监视方法
CN208638466U (zh)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
CN107870414A (zh) 全景扫描承载装置
CN108710261B (zh) 一种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