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0787B -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0787B
CN110850787B CN201911228641.1A CN201911228641A CN110850787B CN 110850787 B CN110850787 B CN 110850787B CN 201911228641 A CN201911228641 A CN 201911228641A CN 110850787 B CN110850787 B CN 110850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upgraded
newly
built
monitored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86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0787A (zh
Inventor
田中山
赖少川
张宏伟
任炜松
许少新
杨昌群
张博春
徐晓理
汪涛
徐烺
李朦
聂磊
李育特
黄桂锋
陆佳杰
李韩伟
郑家宜
顾年华
黄燕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o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Sinopec Sales Co Ltd South China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Sinopec Sales Co Ltd South China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2286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0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0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0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0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0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待升级控制系统与新建控制系统对于被监控对象的控制权限来自于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选择。当控制权限切换指令选择为新建控制系统时,被监控对象由新建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待升级控制系统为待控制模式;反之,亦然。由此实现待升级控制系统与新建控制系统并行控制,待条件满足时,通过控制权限切换指令选择为新建控制系统后,待升级控制系统逐步退出控制序列。在本申请中,可以达到在对待升级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不影响被监控对象的正常运行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控制系统作为实现生产过程监视、控制及管理功能的系统,需要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甚至升级改造。
但是,目前在对一些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一般采用将原控制系统拆除之后,新建控制系统,并对新建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周期长,会影响被控制设备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达到在对待升级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不影响被监控对象的正常运行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优选的,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两个网络。
优选的,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在ping校验通过后,实现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与所述被监控对象之间的通信。
优选的,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
将自身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为一致,则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优选的,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
解析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得到备份数据,将所述备份数据同步到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
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基于并行控制系统,所述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该方法包括: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优选的,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两个网络。
优选的,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在ping校验通过后,实现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与所述被监控对象之间的通信。
优选的,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过程,包括: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为一致,则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优选的,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
解析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得到备份数据,将所述备份数据同步到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切换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新建控制系统之间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切换,通过这种切换的方式可以允许工作人员对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监控,并在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稳定时,新建控制系统不再切换至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待升级控制系统则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完成新建控制系统对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替换,整个替换过程可以保证至少一个系统可以对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达到不影响被监控对象的正常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权限确认指令时,在所述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保持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失效指令时,在所述待控制模式下保持运行或停止运行;所述控制权限失效指令的下发时间在所述控制权限确认指令的下发时间之后。在本申请中,在对待升级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不影响被监控对象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并行控制系统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11、新建控制系统12和被监控对象13。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的控制功能相同。其中,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的构建过程,可以包括:
解析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控制功能,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
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12,可以理解为:初始化新建控制系统12,并将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控制功能作为新建控制系统12的控制功能,对新建控制系统12进行更新。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得到备份数据,将所述备份数据同步到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可以理解为:在待机状态下运行或在停机状态下运行。
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或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可以对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多重指挥、指挥错乱和误操作等情况,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在待控制模式下,不允许对待监控对象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同一时间,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新建控制系统12中仅有一个系统可以处在对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但是在同一时间,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新建控制系统12可以同时对被监控对象13的数据进行采集。
在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新建控制系统12之间切换对待监控对象进行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对新建控制系统12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在监控到新建控制系统12的运行情况稳定的情况下,若新建控制系统12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待升级控制系统11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则不需要切换新建控制系统12和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工作模式;当然,在监控到新建控制系统12的运行情况稳定的情况下,若待升级控制系统11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新建控制系统12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可以需要切换新建控制系统12和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工作模式,具体通过向新建控制系统12发送控制权限切换指令,向待升级控制系统11发送针对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
待升级控制系统11与新建控制系统12对于被监控对象13的控制权限来自于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选择。当控制权限切换指令选择为新建控制系统12时,被监控对象由新建控制系统12实现控制,待升级控制系统11为待控制模式;反之,亦然。由此实现待升级控制系统11与新建控制系统12并行控制,待条件满足(如,新建控制系统12的运行情况稳定)时,通过控制权限切换指令选择为新建控制系统12后,待升级控制系统11逐步退出控制序列。
本实施例中,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两个网络。
可以理解的是,并行控制系统中设置至少包括两个网络的冗余网络架构,保证网络架构的健壮性,在冗余网络架构中某一个网络不可用时,可以保证待升级控制系统11或新建控制系统12可以使用冗余网络架构中另一个可用网络,与被监控对象13进行通信,保证待升级控制系统11或新建控制系统12与被监控对象13进行通信的可靠性,从而实现可靠的控制。
其中,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具体可以用于:
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在ping校验通过后,实现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与所述被监控对象13之间的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可以防止IP地址接入对并行控制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过程,可以包括: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采集的数据;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其中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12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为一致,则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被监控对象13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进一步减少指挥错乱和误操作等情况的发生,实现有序控制。
新建控制系统12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13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待升级控制系统11在所述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实现新建控制系统12对待升级控制系统11的替换。
本实施例中,被监控对象13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油气管道。相应地,待升级控制系统11和新建控制系统12为可以对油气管道进行控制的系统。
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切换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新建控制系统之间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切换,通过这种切换的方式可以允许工作人员对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监控,并在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稳定时,新建控制系统不再切换至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待升级控制系统则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完成新建控制系统对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替换,整个替换过程可以保证至少一个系统可以对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达到不影响被监控对象的正常运行的目的。
接下来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进行介绍,下文介绍的并行控制方法与上文介绍的并行控制系统可相互对应参照。
并行控制方法基于并行控制系统,所述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步骤S12、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两个网络。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在ping校验通过后,实现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与所述被监控对象之间的通信。
在本申请中,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切换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新建控制系统之间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切换,通过这种切换的方式可以允许工作人员对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监控,并在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稳定时,新建控制系统不再切换至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待升级控制系统则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完成新建控制系统对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替换,整个替换过程可以保证至少一个系统可以对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达到不影响被监控对象的正常运行的目的。
作为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对上述实施例1描述的并行控制方法的细化方案,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21、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
步骤S22、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为一致,则执行步骤S23。
步骤S23、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步骤S21-S23为实施例1中步骤S1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S24、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步骤S24与实施例1中步骤S1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对上述实施例1描述的并行控制方法的扩展方案,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31、解析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
步骤S32、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得到备份数据,将所述备份数据同步到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
步骤S31-S32为新建控制系统的构建过程。
步骤S33、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步骤S34、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步骤S33-S34与实施例1中步骤S11-S1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以在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稳定时,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不再切换至所述待控制模式下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在所述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完成所述新建控制系统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替换;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将自身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一致,则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其中,在同一时间,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同时对所述被监控对象的数据进行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两个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具体用于:
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在ping校验通过后,实现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与所述被监控对象之间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并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
解析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得到备份数据,将所述备份数据同步到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
5.一种并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并行控制系统,所述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待升级控制系统、新建控制系统及被监控对象,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相同,该方法包括: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未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或接收到所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的撤销指令的系统,在待控制模式下运行,以在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稳定时,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不再切换至所述待控制模式下运行,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在所述待控制模式下运行,完成所述新建控制系统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替换;
所述待控制模式为不允许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
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过程,包括: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接收到控制权限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系统针对所述被监控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为一致,则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其中,在同一时间,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同时对所述被监控对象的数据进行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至少包括两个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在对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模式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基于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与所述被监控对象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
所述冗余网络架构中的其中一个可用网络在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接入时,对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的IP地址进行ping校验,在ping校验通过后,实现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和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系统与所述被监控对象之间的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控制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
解析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按照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构建新建控制系统;
将所述待升级控制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得到备份数据,将所述备份数据同步到所述新建控制系统中。
CN201911228641.1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850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8641.1A CN110850787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8641.1A CN110850787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0787A CN110850787A (zh) 2020-02-28
CN110850787B true CN110850787B (zh) 2021-06-29

Family

ID=6960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8641.1A Active CN110850787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078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474A (zh) * 2003-12-30 2004-12-22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的在线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952965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验证新老系统差异性的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
CN103618388A (zh) * 2013-12-10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的防误闭锁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4201785A (zh) * 2014-09-25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水电厂监控系统调试方法及调试系统
CN109194514A (zh) * 2018-09-11 2019-01-11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7080A (en) * 1976-05-12 1977-09-0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on bus parallel speed regulator system
CN1168004C (zh) * 1989-05-17 2004-09-2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数据处理系统中提供容错环境和体系结构的装置
US6560673B2 (en) * 2001-01-31 2003-05-0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ibre channel upgrade path
CN100440902C (zh) * 2003-02-19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监听系统中管理信息的交互方法
US7506194B2 (en) * 2004-03-24 2009-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ly rocovering routing states after a failover or during a software upgrade
CN205485547U (zh) * 2016-02-02 2016-08-17 天津华云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自动投切功能的冗余中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474A (zh) * 2003-12-30 2004-12-22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的在线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952965A (zh) * 2005-10-21 2007-04-2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验证新老系统差异性的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
CN103618388A (zh) * 2013-12-10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的防误闭锁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4201785A (zh) * 2014-09-25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水电厂监控系统调试方法及调试系统
CN109194514A (zh) * 2018-09-11 2019-01-11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SP热连轧二级控制系统改造升级;蔺凤琴 等;《冶金自动化》;20150531;第39卷(第3期);第62-66、75页 *
佛开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升级过程中的新旧系统切换方案研究;周彦 等;《公路》;20120229(第2期);第144-149页 *
热连轧二级系统改造的通信网关设计;荆丰伟 等;《冶金自动化》;20150531;第39卷(第3期);第91-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0787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13056B2 (ja) プロセス制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更新方法
US8255649B2 (en) Remote copy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in storage cluster environment
JP2007241486A (ja)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
CN104615511A (zh) 一种基于双中心的主机批量恢复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1072716A1 (en) A method of updating versioned software using a shared cache
JP2006309345A (ja) 並列型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同システムの並列型コントローラのファームウェアの更新方法
CN110850787B (zh) 一种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JPWO2021070315A1 (ja) Scadaウェブhmiシステム
CN112000451A (zh) 批量作业调度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76196A (zh) 一种数据库容灾的管控方法和装置
CN114598711B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8806500B2 (en) Dynamically setting the automation behavior of resources
CN116149954A (zh) 一种服务器智能运维系统及其方法
JP4911959B2 (ja) 分散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109218096A (zh) 一种基于主备冗余的scada实时库访问系统
JP2022155581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プロセス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CN108156264B (zh) 一种面向双机冗余的数据同步方法
KR20170014344A (ko)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JPH0683657A (ja) サービスプロセッサの切り換え方式
JP4137004B2 (ja) 分散型計算機システムのプロセス管理方法
JPH11242607A (ja) 分散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とそのデータベース切替え方法
CN110620679B (zh) 用于对所连接的网络进行配置改变的方法
CN115878696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处理集群高可用方法和装置
JP4070389B2 (ja) 電力系統監視制御装置
CN118585382B (zh) 一种固件的远程备份还原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4

Address after: 100029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after: South China branch of Sinopec Sales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180 room 1402, No. 81, Zhongshan 7th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outh China branch of Sinopec Sale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5

Address after: 100029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branch of Sinopec Sal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Chaoyang District,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2,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k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Nation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