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9261B -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9261B
CN110849261B CN201810945233.7A CN201810945233A CN110849261B CN 110849261 B CN110849261 B CN 110849261B CN 201810945233 A CN201810945233 A CN 201810945233A CN 110849261 B CN110849261 B CN 110849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ignal
jitter
fan blade
flow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5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9261A (zh
Inventor
原洋
徐士鑫
宋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nchuang Intelligen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Sunny Optic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Sunny Optic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Sunny Optic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52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9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9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9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该跳动测量系统包括一状态判定单元、一编号确定单元、一跳动测量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该状态判定单元用于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该编号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该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编号,以生成一编号数据。该跳动测量单元用于响应于该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该控制单元包括一接收模块和一数据匹配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于该编号数据和该跳动测量数据。该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自动地匹配该跳动测量数据和该编号数据,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

Description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检测与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贯流风叶是空调中用于传送气体的重要部件,其跳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空调整机的使用噪声和使用寿命。因此,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参数已经逐步被空调整机厂纳入到产品入厂的必检指标,并且要求对产品全检以将测量数据接入SAP系统。
目前,贯流风叶的径向跳动测量方法通常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采用人工抽检的方式进行测量。具体操作为:检验员先对每批待出货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接着在检验工位,采用百分表接触这些贯流风叶的焊接线,手动转动风叶,依据百分表测量的跳动范围,判定被测样品是否超差。然而,第一类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产品无法全检,且测量结果仅为定性判定、无法量化分析,因此该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下游整机客户的数字化系统要求。
第二类是采用激光或视觉传感等非接触式方式进行测量,以实现数字化测量。该方式可解决人工抽检中无法将测量结果量化的缺点,实现精准测量。但考虑到生产效率和测量系统成本,该方法通常会将跳动测量系统集成到现有的贯流风叶的动平衡检测工位。然而,由于在动平衡检测工位的标准操作中,存在多次启停设备来调校动平衡参数,并且启停次数不确定,从而导致检测到的测量数据与贯流风叶ID的匹配存在随机性。因此需要操作员手动按键记录贯流风叶的ID,关联相匹配的测量数据。但若操作员记录遗漏,则无法校验及补救,会导致统计数据全部无效,致使检测工作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能够将一贯流风叶的跳动测量数据与该贯流风叶的编码数据自动地匹配,以免因出现记录遗漏而导致检测工作失败。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能够将该贯流风叶的跳动测量数据与该贯流风叶的编码数据精准地匹配,以防因发生错误匹配而导致检测工作失败。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够自动地调整和确认该贯流风叶的编码,以避免该贯流风叶的跳动测量数据与该贯流风叶的编码发生误匹配。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够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稳定状态,并在该贯流风叶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时,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将处理模块集成在一探测头中,使得在处理跳动测量信号之前不需要传输该跳动测量信号,以防在传输中出现误码情况,便于确保最终获得的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够在数据传输链路或远端控制器出现异常时,自动地开启本地存储功能,以将测量数据临时存储于本地存储模块,保证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够对一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进行自动校准,以避免因工装调整或误差而导致测量数据出现偏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警示单元能够将跳动测量结果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现场操作人员及时掌握测量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够被集成至一动平衡检测工位,使得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测量和动平衡检测能在同一个工位完成,以简化检测流程,减少人工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同时进行轴向跳动测量和径向跳动测量,以获得更全面的跳动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同步处理轴向跳动测量信号和径向跳动测量信号,以降低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其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将数据采集判定、跳动计算、数据存储和传输、以及现场警告提示完全集成在一套系统中,使得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测量数据准确、系统稳定、集成度高以及成本低,并且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还能够被兼容到现有动平衡测量工位中。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跳动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一贯流风叶的跳动量,包括:
一状态判定单元,用于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
一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的编号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编号,以生成一编号数据;
一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的跳动测量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以及
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该编号数据和来自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该跳动测量数据;和
一与所述接收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自动地匹配该跳动测量数据和该编号数据,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跳动测量单元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至少一跳动探测模块和至少一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每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该贯流风叶的跳动,以生成一跳动信号,其中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该贯流风叶的该跳动测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滤波模块、一稳态判定模块以及一峰值提取模块,其中所述滤波模块用于过滤所述跳动信号,以除去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其中所述稳态判定模块用于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的转动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产生并发送一峰值提取信号至所述峰值提取模块,其中所述峰值提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峰值提取信号,对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进行峰值提取,以获得该贯流风叶的该跳动测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稳态判定模块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周期计算模块和一周期比较模块,其中所述周期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计算出该贯流风叶的跳动周期,其中所述周期比较模块用于比较该跳动周期与一预设跳动周期之间的大小,如果该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则产生所述峰值提取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号确定单元包括一超限检测模块、一编号调整模块以及一编号保持模块,其中所述超限监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探测模块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生成并发送一编号调整信号至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如果否,则生成并发送一编号保持信号至所述编号保持模块,其中所述编号调整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以改变原有的编号,以获得该编号数据,其中所述编号保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该原有的编号不变,以获得该编号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号确定单元包括一超限检测模块、一编号调整模块以及一编号保持模块,其中所述超限监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探测模块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生成并发送一编号调整信号至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如果否,则生成并发送一编号保持信号至所述编号保持模块,其中所述编号调整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以改变原有的编号,以获得该编号数据,其中所述编号保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该原有的编号不变,以获得该编号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号确定单元还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和一标识符打印模块,其中所述标识符生成模块与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编号调整模块的该编号数据,生成一与该编号数据相对应的标识符,其中所述标识符打印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该贯流风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编号确定单元还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和一标识符打印模块,其中所述标识符生成模块与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编号调整模块的该编号数据,生成一与该编号数据相对应的标识符,其中所述标识符打印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该贯流风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开关检测模块和一开关量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开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一安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转动装置的开关量,以生成一开关量数据,其中所述开关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开关量数据的高低,并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高时,产生所述跳动测量信号,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低时,产生所述编号确定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能够与一远程服务器可通信地连接,以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通信控制模块和一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传输,并且当所述通信模块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失败时,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将该跳动量匹配数据转存于所述存储模块,当所述通信模块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成功时,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将转存于所述存储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该跳动量匹配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跳动测量单元包括一个被设置于该贯流风叶的径向方向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该贯流风叶的径向跳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跳动测量单元还包括一个被设置于该贯流风叶的轴向方向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该贯流风叶的轴向跳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自动校准单元,用于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对准于该贯流风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校准单元包括依次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旋转平台、一角度控制模块、一角度分析模块以及一角度锁定模块,其中所述跳动探测模块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其中所述角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以通过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来调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其中所述角度分析模块与所述跳动测量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分析与所述探测角度相对应的该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一校准角度,其中所述校准角度对应于最小的该跳动测量数据,其中所述角度锁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校准角度,将所述旋转平台锁定在一校准位置,使得所述探测角度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校准单元还包括一校准退出模块,其中所述校准退出模块用于响应于一校准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退出自动校准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超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终端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表明该贯流风叶不达标,产生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表明该贯流风叶达标,产生一达标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警示单元,其中所述警示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一超差警示模块和一达标警示模块,其中超差警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产生一超差警示信号,其中所述达标警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产生一达标警示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警示单元,其中所述警示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跳动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中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和编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动平衡启动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产生并发送一动平衡启动信号至一动平衡检测系统,使得该动平衡检测系统被启动以对该贯流风叶进行动平衡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动平衡启动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产生并发送一动平衡跳过信号至该动平衡检测系统,以跳过该动平衡检测系统对该贯流风叶的动平衡检测。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跳动测量方法,包括步骤:
藉由一状态判定单元,判定一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
藉由一跳动测量单元,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
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一编号;
藉由一控制单元的一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来自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所述编号;以及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数据匹配模块,自动地匹配该贯流风叶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编号,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通信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传输,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的一通信模块与一远程服务器连接失败时,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转存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存储模块,当所述通信模块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成功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超差分析模块,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达标信号;
藉由一警示单元的一超差警示模块,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一超差警示信号,以警示该贯流风叶的不达标;以及
藉由所述警示单元的一达标警示模块,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一达标警示信号,以警示该贯流风叶的达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超差分析模块,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达标信号;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动平衡启动模块,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并发送一动平衡启动信号至一动平衡检测系统,以启动该动平衡检测系统对该贯流风叶进行动平衡检测;以及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动平衡跳过模块,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并发送一动平衡跳过信号至该动平衡检测系统,以跳过该动平衡检测系统对该贯流风叶的动平衡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一状态判定单元,判定一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的一开关检测模块,检测一转动装置的开关量,以生成一开关量数据,其中该贯流风叶被安装于该转动装置,以通过该转动装置转动该贯流风叶;和
藉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的一开关量分析模块,分析所述开关量数据的高低,并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高时,生成所述跳动测量信号,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低时,生成所述编号确定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一跳动测量单元,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跳动探测模块,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探测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信号;和
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信号处理模块,处理来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信号处理模块,处理来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滤波模块,过滤所述跳动信号,以除去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稳态判定模块,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峰值提取信号;以及
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峰值提取模块,响应于所述峰值提取信号,对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息进行峰值提取,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稳态判定模块,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峰值提取信号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稳态判定模块的一周期计算模块,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计算出该贯流风叶的跳动周期;和
藉由所述稳态判定模块的一周期比较模块,比较经由所述周期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所述跳动周期与一预设跳动周期之间的大小,如果所述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则生成并发送所述峰值提取信号至所述峰值提取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藉由一自动校准单元,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对准于该贯流风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一自动校准单元,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对准于该贯流风叶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的一角度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以通过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来调整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探测角度;
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的一角度分析模块,分析与所述探测角度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一校准角度,其中所述校准角度对应于最小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以及
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的一角度锁定模块,将所述旋转平台锁定在一校准位置,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探测角度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一编号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超限监测模块,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跳动探测模块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产生一编号调整信号,如果否,则产生一编号保持信号;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编号调整模块,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原有的所述编号,以生成一新的编号,并将所述新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接收模块;以及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编号保持模块,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原有的编号的不变,并将所述原有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接收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一编号的步骤,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生成一与所述新的编号相对应的标识符;和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标识符打印模块,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该贯流风叶,以便通过所述标识符来识别出该贯流风叶的编号。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跳动测量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整体测量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状态判定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编号确定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跳动量测量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数据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自动校准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警示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动平衡检测启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变形实施方式。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跳动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的一状态判定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的一跳动量测量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的一编号确定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的一自动校准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的一警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的一动平衡启动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贯流风叶作为空调中气体传送的重要部件,其跳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空调整机的使用噪声和使用寿命。因此,跳动量参数已经逐步被空调整机厂纳入到产品入厂的必检指标,并且要求对产品进行全检以将测量数据全部接入SAP系统。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将跳动测量系统集成到现有的贯流风叶的动平衡检测工位。由于在动平衡工位的标准操作中,存在多次启停设备来调校动平衡参数,并且启停次数不确定,从而导致检测到的跳动量参数与该贯流风机的编号之间的匹配存在随机性,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来手动记录每一贯流风叶的编号(即ID),以匹配与该贯流风叶相关联的测量数据。然而,一旦操作人员记录遗漏,则会因无法校验和补救而导致测量数据的统计结果全部无效,甚至导致整个检测工作的失败。
参考附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跳动测量系统被阐明,其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一组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以获得该组贯流风叶900的跳动数据,并自动地将每一贯流风叶900的所述跳动数据与每该贯流风叶900的编号相匹配,以防因人为遗漏而导致整个检测工作的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附图1至图10以及接下来的描述以所述跳动测量系统测量该贯流风叶900为例,阐述本发明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特征和优势,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附图1至图10以及接下来的描述中揭露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仅为举例,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例如,在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其他示例中,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还可以用来测量诸如电机出轴、车轮、曲轴等等需要测量其跳动量的旋转构件。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包括一状态判定单元10、一编号确定单元20、一跳动测量单元30以及一控制单元40。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用于判定所述贯流风叶900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所述贯流风叶900的编号,以生成一编号数据。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以生成所述贯流风叶900的一跳动测量数据。所述控制单元40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接收模块41和一数据匹配模块42,其中所述接收模块41与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和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编号数据。接着,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用于自动地匹配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编号数据,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使得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编号能够自动地匹配,以防出现遗漏。
应当理解,当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转动状态时,所述贯流风叶900发生转动,以便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当所述贯流风叶900没有处于所述转动状态时,所述贯流风叶900不发生转动,也就是说,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一非转动状态,此时无法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跳动量的测量。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至少一跳动探测模块31和至少一信号处理模块32,其中每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用于探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以生成一跳动信号,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用于处理所述跳动信号,以生成与所述贯流风叶900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应当理解,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贯流风叶900在转动时的跳动,以获得所述跳动信号,进而通过相应的信号处理以获得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即所述跳动测量数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一FPGA芯片,并且所述FPGA芯片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被集成在一起,使得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能够被实施为一个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探测头,所述跳动信号不需要被传输就能够被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以避免所述跳动信号在传输中出现误码情况。当然,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也可以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单片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跳动测量时,需要先将所述贯流风叶900安装在诸如电机、马达等等转动装置800上,以通过所述转动装置800转动所述贯流风叶900,从而测量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800被实施为一电机,以在所述转动装置800被通电启动时,所述转动装置800将转动所述贯流风叶900。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跳动测量系统测量一电机出轴的跳动量时,此时就不需要另外设置所述转动装置800,直接对所述电机出轴的电机通电即可转动所述电机出轴。
因此,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开关检测模块11和一开关量分析模块12,其中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量,以生成一开关量数据,所述开关量分析模块12用于分析所述开关量数据的高低,并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高时,产生所述跳动测量信号,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低时,产生所述编号确定信号。应当理解,当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量为高时,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被接通以开启所述转动装置800,此时所述转动装置800转动所述贯流风叶900,使得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转动状态;而当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量为低时,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被切断以关停所述转动装置800,此时所述转动装置800不会转动所述贯流风叶900,使得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非转动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的接通和切断与开关量的高和低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量为高时,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也可以被切断,使得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非转动状态;而当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量为低时,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则被接通,使得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转动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转动状态时,不可能更换所述贯流风叶900,而只有在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非转动状态时,才可能更换所述贯流风叶900,因此,只有在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非转动状态时,所述贯流风叶900才可能被更换成另一个贯流风叶,此时就需要在更换贯流风叶后,改变所述贯流风叶的编号,以防出现不同的贯流风叶具有相同的编号。当然,在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非转动状态时,所述贯流风叶900也可能没有被更换,此时就需要确保所述贯流风叶的编号保持不变,以防出现同一个所述贯流风叶900具有两个不同的编号。这样才能准确地将所述贯流风叶900与其跳动测量数据相匹配,以防出现错误匹配。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包括一超限监测模块21、一编号调整模块22以及一编号保持模块23,其中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与所述开关量分析模块12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编号调整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保持信号。所述编号调整模块22与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以改变原有的编号,并生成一新的编号,从而获得该编号数据;接着,将所述新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接收模块41,以通过所述接收模块41接收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新的编号。所述编号保持模块23与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原有的编号的不变,从而获得该编号数据;接着,将所述原有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接收模块41,以通过所述接收模块41接收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与所述原有的编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所述贯流风叶900位于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区域时,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所发出的激光照射到所述贯流风叶900,并通过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反射将该激光反射至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以被所述跳动探测模块接收而获得相应的跳动信号,此时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处于所述非超限状态;当所述贯流风叶900脱离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区域时,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所发出的激光照射不到所述贯流风叶900,导致所发出的激光无法被所述贯流风叶900反射回来,使得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获取不到任何信号,即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处于所述超限状态。
换句话说,当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处于所述超限状态时,所述贯流风叶900脱离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区域,导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探测不到所述贯流风叶900,也就表明在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非转动状态之后,所述贯流风叶900从所述转动装置800上被拆卸下来,正在进行更换贯流风叶900的工作,因此需要调整原有编号。而当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没有处于所述超限状态时,所述贯流风叶900没有脱离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区域,使得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仍能够探测到所述贯流风叶900,也就表明虽然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非转动状态,但是所述贯流风叶900没有被拆卸下来,也没有更换所述贯流风叶900,因此不仅不需要调整原有编号,而应保持原有的编号不变。
示例性地,所述编号调整模块22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在所述原有的编号的基础上加1,以生成所述新的编号,也就是说,所述新的编号等于所述原有的编号+1(即ID=ID+1);而所述编号保持模块23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所述原有的编号不变(即ID=ID)。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还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24和一标识符打印模块25,其中所述标识符生成模块24与所述编号调整模块22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新的编号,生成一与所述新的编号相对应的标识符。所述标识符打印模块25用于将所述标识符打印在所述贯流风叶900上,以便通过所述标识符来识别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编号,从而确保所述贯流风叶900能够与所述编号一一对应,以防发生混乱或错乱。应当理解,所述标识符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诸如条形码、二维码、编号标签等等标记,用于通过所述标识符来识别所述贯流风叶900,便于通过所述标识符来找出与每所述贯流风叶900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当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转动状态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将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跳动量的测量,并需要对所探测的所述跳动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然而,在所述转动装置800刚开始启动时,所述贯流风叶900通常处于加速过程(即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转速不稳定),此时所探测的所述跳动信号的跳动频率也不稳定,很难获得准确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滤波模块321、一稳态判定模块322以及一峰值提取模块323。所述滤波模块321与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过滤所述跳动信号,以除去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所述稳态判定模块322与所述滤波模块32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转动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产生一峰值提取信号。所述峰值提取模块323用于响应于所述峰值提取信号,对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进行峰值提取,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优选地,所述滤波模块321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一低通滤波器,其中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低通截止频率根据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频率来设定,以通过所述低通滤波器来过滤出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而保留所述跳动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应当理解,在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的过程中,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发出的激光在检测到所述贯流风叶的叶片边缘时,所述跳动信号会出现毛刺,也就是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而所述贯流风叶900因周期跳动而形成的信号则为低频信号。此外,受到现场复杂工况(如电机的电磁干扰、工装的振动等)的影响,也会所述跳动信号中形成高频信号。因此,能够通过所述低通滤波器将所述跳动信号中因干扰而形成的高频信号滤除,以排除各种干扰,从而获得准确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稳态判定模块322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周期计算模块3221和一周期比较模块3222。所述周期计算模块3221与所述滤波模块32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计算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周期。所述周期比较模块3222用于比较经由所述周期计算模块3221计算出的所述跳动周期与一预设跳动周期之间的大小,如果所述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则产生并发送所述峰值提取信号至所述峰值提取模块323。
应当理解,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可以但不限于根据所述转动装置800的额定转速来预先设定,使得当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时,表明所述转动装置800的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此时所述转动装置800的转速不会发生变化,使得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转速也保持恒定,也就表明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稳定状态。
示例性地,当所述转动装置800的额定转速为1200转/分钟时,所述预设跳动周期为0.05秒,因此当所述周期计算模块3221计算出的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周期为0.05秒时,判定所述贯流风叶900处于所述稳定状态,此时生成所述峰值提取模块323,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并将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接收模块41,接着通过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将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与相应的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编号相关联地匹配,以生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其中每个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匹配数据均包括该贯流风叶900的编号和该贯流风叶900的跳动测量数据,以防出现所述编号与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之间发生错误匹配。
换句话说,在一第一贯流风叶的跳动量被测量完成之后,操作人员将切断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停止转动,此时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判定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处于非转动状态,以生成并发送一编号确定信号至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接着,当操作人员将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从所述转动装置800上拆卸下来以更换成一第二贯流风叶时,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将监测到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处于所述超限状态,以生成并发送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至所述编号调整模块22。所述编号调整模块22则在所述第一贯流风叶的第一编号的基础上加1,以生成并发送第二编号至所述接收模块41。然后,在所述第二贯流风叶被安装至所述转动装置800之后,操作人员接通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贯流风叶开始转动,此时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判定所述第二贯流风叶处于转动状态,以生成并发送一跳动测量信号至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以通过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测量所述第二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并发送一第二跳动测量数据至所述接收模块41,接着通过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将所述第二编号和所述第二跳动测量数据相关联地匹配,以获得第二跳动量匹配数据。
然而,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拆卸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则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监测到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没有处于所述超限状态(即表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没有被更换),以生成并发送所述编号保持信号至所述编号保持模块23。所述编号保持模块23保持所述第一编号不变,并将所述第一编号发送至所述接收模块41。接着,如果操作人员接通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开始转动,此时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判定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处于转动状态,以生成并发送一跳动测量信号至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以通过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测量所述第一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并发送一第一跳动测量数据至所述接收模块41,以通过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将所述第一编号和所述第一跳动测量数据相关联地匹配,以获得第一跳动量匹配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跳动量匹配数据包括相互关联地匹配的所述第一贯流风叶的第一编号和所述第一贯流风叶的第一跳动测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0还包括一通信模块43,其中所述通信模块43将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与一远程服务器700可通信地连接,以通过所述通信模块43将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的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传输至所述远程服务器700,以便被所述远程服务器700储存和利用。应当理解,所述通信模块43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以通过诸如网络、蓝牙、红外、4G、WIFI等等通信链路传输信息/数据的装置或设备。
然而,在传输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至所述远程服务700的过程中,一旦所述通信模块43出现异常或所述远程服务器700出现异常,则会导致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无法成功地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700。此时,若不能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存储起来,则有可能导致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丢失,破坏所述测量数据的完整性,从而削弱了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或鲁棒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所述控制单元40还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通信控制模块44和一存储模块45,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模块44用于控制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传输,并当所述通信模块43与所述远程服务器700连接失败时,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转存于所述存储模块45,当所述通信模块43与所述远程服务器700连接成功时,将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45的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43传输至所述远程服务器700,以确保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鲁棒性。应当理解,所述存储模块45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SD卡,还可以被实施为诸如闪存、光盘、U盘等等其他存储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被设置于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方向,以作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径向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跳动,以生成所述跳动信号的一径向跳动信号,并将所述径向跳动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接着通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处理所述径向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一径向跳动测量数据,使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作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径向信号处理模块,从而使得所述跳动测量系统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跳动量,而获得的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包括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径向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编号。
值得注意的是,当所述贯流风叶900被安装于所述转动装置800时,所述贯流风叶900可能因工装问题而不能与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相对准,以引入测量偏差,从而导致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所获得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不够准确,降低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
因此,为了提高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还包括一自动校准单元50,用于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与被测量的该贯流风叶相对准,以便获得较高精度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具体地,如图1、图8A以及图8B所示,所述自动校准单元50包括一旋转平台51、一角度控制模块52、一角度分析模块53以及一角度锁定模块54。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51。所述角度控制模块52与所述旋转平台5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平台51的旋转,以通过所述旋转平台51的旋转来调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角度θ。所述角度分析模块53与所述旋转平台51和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分析与所述探测角度θ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一校准角度,其中所述校准角度对应于最小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换句话说,所述校准角度等于与所述最小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探测角度θ。所述角度锁定模块54与所述角度分析模块53和所述旋转平台51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将所述旋转平台51锁定在一校准位置,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θ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应当理解,如图8B所示,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θ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所发出的激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还可以被实施为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所发出的激光与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和所述贯流风叶900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探测角度θ的取值范围在-15°和15°之间,也就是说,所述旋转平台51能够被旋转以在-15°和15°之间调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θ。
更优选地,所述角度控制模块52能控制所述旋转平台51每秒旋转1°,使得所述探测角度θ以每秒改变1°的方式被调整,以便筛选出所述校准角度。
示例性地,当操作人员接通所述转动装置800的开关时,所述角度控制模块52控制所述旋转平台51旋转以调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θ,使得所述探测角度θ以每秒旋转1°的方式被调整,并将所述探测角度θ发送至所述角度分析模块53。与此同时,所述贯流风叶900发生转动,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将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而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发送至所述角度分析模块53。接着,所述角度分析模块53分析与每所述探测角度θ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并将所述校准角度发送至所述角度锁定模块54。最后,所述角度锁定模块54基于所述校准角度,将所述旋转平台51锁定在所述校准位置,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θ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自动校准单元50还包括一校准退出模块55,其中所述校准退出模块55用于响应于一校准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退出自动校准工作,使得在所述操作人员接通所述转动装盒子800的开关之后,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能够跳过所述自动校准工作,以直接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校准退出模块55能够与所述远程服务器70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远程服务器700的所述校准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退出自动校准工作。换句话说,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远程服务器700来控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以使所述跳动测量系统退出所述自动校准工作。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所述贯流风叶900是否达标的信息,以便及时处理不达标的所述贯流风叶900。因此,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0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可通信地连接的超差分析模块46,用于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所述贯流风叶900不达标,并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所述贯流风叶900达标,并生成一达标信号。
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还包括一警示单元60,其中所述警示单元60包括一超差警示模块61和一达标警示模块62,其中所述超差警示模块61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46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一超差警示信号,以警示操作人员所述贯流风叶900的不达标。所述达标警示模块62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46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一达标警示信号,以警示操作人员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达标。
应当理解,所述超差警示模块61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一红色警示灯,以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所述红色警示灯变亮以生成红色警示灯光。所述达标警示模块62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一绿色警示灯,以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所述绿色警示灯变亮以生成绿色警示灯光。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警示单元60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可通信地连接的跳动量显示模块63,用于显示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跳动量显示模块63查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和编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测所述贯流风叶900时,不仅需要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跳动量检测,而且还需要对所有的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动平衡进行全检。因此,为了简化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流程,本发明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被集成到一动平衡检测系统,也就是说,所述跳动测量系统被集成至一动平衡检测工位,以便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跳动量测量和动平衡检测两种工作。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所述控制单元40还包括一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46可通信地连接的动平衡启动模块47,其中所述动平衡启动模块47能够与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超差分析模块46的所述达标信号,生成一动平衡启动信号,并将所述动平衡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接着,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响应于所述动平衡启动信号,启动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以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动平衡检测。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0还包括一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46可通信地连接的动平衡跳过模块48,其中所述动平衡跳过模块48能够与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超差分析模块46的所述超差信号,生成一动平衡跳过信号,,并将所述动平衡跳过信号发送至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接着,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响应于所述动平衡跳过信号,跳过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对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动平衡检测过程。
应当理解,由于当所述跳动测量系统测量的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超过所述预定跳动量时,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不达标,需要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报废处理,并不需要再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动平衡检测,因此,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所述动平衡跳动模块48能够控制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以自动地跳过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动平衡检测,以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而当所述贯流风叶900达标(即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不大于所述预定跳动量)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所述动平衡启动模块48能够自动地启动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以便自动地执行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动平衡检测,从而实现自动地全检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和动平衡,而减小人力劳动的负担。
附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包括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和两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中的一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被设置于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方向,以作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径向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跳动,以生成所述跳动信号的一径向跳动信号;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中的另一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被设置于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轴向方向,以作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轴向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轴向跳动,以生成所述跳动信号的一轴向跳动信号。
相应地,两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中的一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径向跳动探测模块可通信地连接,以作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径向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径向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中的一径向跳动测量数据;两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中的一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轴向跳动探测模块可通信地连接,以作为所述跳动测量系统的一轴向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轴向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中的一轴向跳动测量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1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接收模块41同时与两个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可通信地连接,以接收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所述径向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轴向跳动测量数据,从而通过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数据匹配模块42将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与所述编号相匹配,以生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其中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包括所述贯流风叶900的所述编号、所述径向跳动测量数据以及所述轴向跳动测量数据。此外,所述警示单元60的所述跳动量显示模块64用于显示出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所述径向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轴向跳动测量数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跳动量显示模块64查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跳动量和轴向跳动量。
优选地,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用于同时监测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是否处于所述超限状态,以在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同时处于所述超限状态时,才会生成所述编号跳动信号,否则将生成所述编号保持信号。这样可以在所述跳动测量系统中形成双保险机制,以防因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中任一个发生误报而导致所述编号发生错误,便于保持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超限监测模块21也可以只监测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中的一个(所述径向跳动探测模块或所述轴向跳动探测模块),以同样实现自动调整所述编号的效果。
参考附图之图12至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跳动测量方法,用于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具体地,如图12所示,所述跳动测量方法包括步骤:
S1:藉由一状态判定单元10,判定某一贯流风叶900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
S2:藉由一跳动测量单元30,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
S3: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20,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900的一编号;
S4:藉由一控制单元40的一接收模块41,接收来自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来自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所述编号;以及
S5:藉由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数据匹配模块42,自动地匹配该贯流风叶900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编号,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
更具体地,如图13所示,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
S11:藉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的一开关检测模块11,检测一转动装置800的开关量,以生成一开关量数据;和
S12:藉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10的一开关量分析模块12,分析所述开关量数据的高低,并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高时,生成所述跳动测量信号,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低时,生成所述编号确定信号。
如图14所示,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
S21: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一跳动探测模块31,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探测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信号;和
S22: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的一信号处理模块32,处理来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步骤S22包括步骤:
S221: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的一滤波模块321,过滤所述跳动信号,以除去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S222: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的一稳态判定模块322,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所述贯流风叶900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峰值提取信号;以及
S223: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2的一峰值提取模块323,响应于所述峰值提取信号,对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息进行峰值提取,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步骤S222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稳态判定模块322的一周期计算模块3221,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计算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跳动周期;和
藉由所述稳态判定模块322的一周期比较模块3222,比较经由所述周期计算模块3221计算出的所述跳动周期与一预设跳动周期之间的大小,如果所述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则生成并发送所述峰值提取信号至所述峰值提取模块323。
如图15所示,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
S31: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一超限监测模块21,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产生一编号调整信号,如果否,则产生一编号保持信号;
S32: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一编号调整模块22,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原有的所述编号,以生成一新的编号,并将所述新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接收模块41;以及
S33: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一编号保持模块23,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原有的编号的不变,并将所述原有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的所述接收模块41。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在所述步骤S32之后,所述步骤S3还包括步骤:
S34: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24,生成一与所述新的编号相对应的标识符;和
S35: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20的一标识符打印模块25,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所述贯流风叶900,以便通过所述标识符来识别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编号。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S6:藉由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通信控制模块44,控制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传输,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通信模块43与一远程服务器700连接失败时,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转存于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存储模块45,当所述通信模块43与该远程服务器700连接成功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43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700。
此外,如图12所示,所述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S7:藉由一自动校准单元50,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对准于该贯流风叶900。
具体地,如图16所示,所述步骤S7包括步骤:
S71: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50的一角度控制模块52,控制所述旋转平台51的旋转,以通过所述旋转平台51的旋转来调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探测角度θ;
S72: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50的一角度分析模块53,分析与所述探测角度θ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一校准角度,其中所述校准角度对应于最小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以及
S73: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50的一角度锁定模块54,将所述旋转平台51锁定在一校准位置,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的所述探测角度θ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7所示,所述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A)藉由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超差分析模块46,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达标信号;
(B)藉由一警示单元60的一超差警示模块61,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一超差警示信号,以警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不达标;以及
(C)藉由所述警示单元60的一达标警示模块62,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一达标警示信号,以警示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达标。
此外,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a)藉由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超差分析模块46,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达标信号;
(b)藉由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动平衡启动模块47,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并发送一动平衡启动信号至一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以启动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对所述贯流风叶900进行动平衡检测;和
(c)藉由所述控制单元40的一动平衡跳过模块48,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并发送一动平衡跳过信号至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以跳过所述动平衡检测系统1000对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动平衡检测。
在本发明的所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跳动测量方法中,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包括一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其中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被设置于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方向,用于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跳动量,以使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包括所述贯流风叶900的一径向跳动测量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跳动测量单元30包括两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其中一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被设置于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方向,用于测量所述贯流风叶900的径向跳动,另一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31被设置于所述贯流风叶900的轴向方向,用于测量所述贯流风叶的轴向跳动,使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包括所述贯流风叶900的一径向跳动测量数据和一轴向跳动测量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9)

1.一跳动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一贯流风叶的跳动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状态判定单元,用于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
一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的编号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编号,以生成一编号数据;
一与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的跳动测量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以及
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该编号数据和来自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该跳动测量数据;和
一与所述接收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自动地匹配该跳动测量数据和该编号数据,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
其中所述跳动测量单元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至少一跳动探测模块和至少一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每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该贯流风叶的跳动,以生成一跳动信号,其中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该贯流风叶的该跳动测量数据;
其中所述编号确定单元包括一超限监测模块、一编号调整模块以及一编号保持模块,其中所述超限监测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探测模块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生成并发送一编号调整信号至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如果否,则生成并发送一编号保持信号至所述编号保持模块,其中所述编号调整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以改变原有的编号,以获得该编号数据,其中所述编号保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该原有的编号不变,以获得该编号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滤波模块、一稳态判定模块以及一峰值提取模块,其中所述滤波模块用于过滤所述跳动信号,以除去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其中所述稳态判定模块用于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的转动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产生并发送一峰值提取信号至所述峰值提取模块,其中所述峰值提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峰值提取信号,对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进行峰值提取,以获得该贯流风叶的该跳动测量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稳态判定模块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周期计算模块和一周期比较模块,其中所述周期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计算出该贯流风叶的跳动周期,其中所述周期比较模块用于比较该跳动周期与一预设跳动周期之间的大小,如果该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则产生所述峰值提取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编号确定单元还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和一标识符打印模块,其中所述标识符生成模块与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编号调整模块的该编号数据,生成一与该编号数据相对应的标识符,其中所述标识符打印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该贯流风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编号确定单元还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和一标识符打印模块,其中所述标识符生成模块与所述编号调整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基于来自所述编号调整模块的该编号数据,生成一与该编号数据相对应的标识符,其中所述标识符打印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该贯流风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状态判定单元包括相互可通信地连接的一开关检测模块和一开关量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开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一安装有该贯流风叶的转动装置的开关量,以生成一开关量数据,其中所述开关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开关量数据的高低,并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高时,产生所述跳动测量信号,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低时,产生所述编号确定信号。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能够与一远程服务器可通信地连接,以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通信控制模块和一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传输,并且当所述通信模块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失败时,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将该跳动量匹配数据转存于所述存储模块,当所述通信模块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成功时,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将转存于所述存储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该跳动量匹配数据。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跳动测量单元包括一个被设置于该贯流风叶的径向方向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该贯流风叶的径向跳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跳动测量单元还包括一个被设置于该贯流风叶的轴向方向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用于探测该贯流风叶的轴向跳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还包括一自动校准单元,用于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对准于该贯流风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自动校准单元包括依次可通信地连接的一旋转平台、一角度控制模块、一角度分析模块以及一角度锁定模块,其中所述跳动探测模块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其中所述角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以通过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来调整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其中所述角度分析模块与所述跳动测量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分析与所述探测角度相对应的该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一校准角度,其中所述校准角度对应于最小的该跳动测量数据,其中所述角度锁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校准角度,将所述旋转平台锁定在一校准位置,使得所述探测角度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自动校准单元还包括一校准退出模块,其中所述校准退出模块用于响应于一校准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跳动测量系统退出自动校准工作。
14.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超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终端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表明该贯流风叶不达标,产生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表明该贯流风叶达标,产生一达标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还包括一警示单元,其中所述警示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一超差警示模块和一达标警示模块,其中超差警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产生一超差警示信号,其中所述达标警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产生一达标警示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还包括一警示单元,其中所述警示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数据匹配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跳动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来自所述数据匹配模块的该跳动量匹配数据中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和编号。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动平衡启动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产生并发送一动平衡启动信号至一动平衡检测系统,使得该动平衡检测系统被启动以对该贯流风叶进行动平衡检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跳动测量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超差分析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动平衡启动信号,用于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产生并发送一动平衡跳过信号至该动平衡检测系统,以跳过该动平衡检测系统对该贯流风叶的动平衡检测。
19.一跳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藉由一状态判定单元,判定一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
藉由一跳动测量单元,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
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一编号;
藉由一控制单元的一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来自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所述编号;以及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数据匹配模块,自动地匹配该贯流风叶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和所述编号,以生成一跳动量匹配数据;
其中所述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一编号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超限监测模块,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监测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跳动探测模块是否处于一超限状态,如果是,则产生一编号调整信号,如果否,则产生一编号保持信号;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编号调整模块,响应于所述编号调整信号,调整原有的所述编号,以生成一新的编号,并将所述新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接收模块;以及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编号保持模块,响应于所述编号保持信号,保持原有的编号的不变,并将所述原有的编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接收模块。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通信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的传输,其中当所述控制单元的一通信模块与一远程服务器连接失败时,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转存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存储模块,当所述通信模块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成功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传输至该远程服务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超差分析模块,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达标信号;
藉由一警示单元的一超差警示模块,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一超差警示信号,以警示该贯流风叶的不达标;以及
藉由所述警示单元的一达标警示模块,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一达标警示信号,以警示该贯流风叶的达标。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超差分析模块,分析所述跳动量匹配数据中的跳动量是否大于一预定跳动量,如果是,则生成一超差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达标信号;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动平衡启动模块,响应于所述达标信号,生成并发送一动平衡启动信号至一动平衡检测系统,以启动该动平衡检测系统对该贯流风叶进行动平衡检测;以及
藉由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动平衡跳过模块,响应于所述超差信号,生成并发送一动平衡跳过信号至该动平衡检测系统,以跳过该动平衡检测系统对该贯流风叶的动平衡检测。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藉由一状态判定单元,判定一贯流风叶是否处于一转动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跳动测量信号,如果否,则生成一编号确定信号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的一开关检测模块,检测一转动装置的开关量,以生成一开关量数据,其中该贯流风叶被安装于该转动装置,以通过该转动装置转动该贯流风叶;和
藉由所述状态判定单元的一开关量分析模块,分析所述开关量数据的高低,并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高时,生成所述跳动测量信号,当所述开关量数据为低时,生成所述编号确定信号。
24.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藉由一跳动测量单元,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测量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测量数据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响应于所述跳动测量信号,探测该贯流风叶的跳动量,以生成一跳动信号;和
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信号处理模块,处理来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藉由所述跳动测量单元的一信号处理模块,处理来自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跳动信号,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滤波模块,过滤所述跳动信号,以除去所述跳动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稳态判定模块,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峰值提取信号;以及
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峰值提取模块,响应于所述峰值提取信号,对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息进行峰值提取,以获得所述跳动测量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藉由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稳态判定模块,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自动判定该贯流风叶是否达到一稳定状态,如果是,则生成一峰值提取信号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稳态判定模块的一周期计算模块,基于被过滤后的所述跳动信号,计算出该贯流风叶的跳动周期;和
藉由所述稳态判定模块的一周期比较模块,比较经由所述周期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所述跳动周期与一预设跳动周期之间的大小,如果所述跳动周期等于所述预设跳动周期,则生成并发送所述峰值提取信号至所述峰值提取模块。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还包括步骤:
藉由一自动校准单元,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对准于该贯流风叶。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藉由一自动校准单元,自动地校准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探测角度,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对准于该贯流风叶的步骤,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的一角度控制模块,控制旋转平台的旋转,以通过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来调整被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的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探测角度;
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的一角度分析模块,分析与所述探测角度相对应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的大小,以确定一校准角度,其中所述校准角度对应于最小的所述跳动测量数据;以及
藉由所述自动校准单元的一角度锁定模块,将所述旋转平台锁定在一校准位置,以使所述跳动探测模块的所述探测角度等于所述校准角度。
29.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所述的跳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藉由一编号确定单元,响应于所述编号确定信号,确定该贯流风叶的一编号的步骤,还包括步骤: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标识符生成模块,生成一与所述新的编号相对应的标识符;和
藉由所述编号确定单元的一标识符打印模块,将所述标识符打印至该贯流风叶,以便通过所述标识符来识别出该贯流风叶的编号。
CN201810945233.7A 2018-08-20 2018-08-20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Active CN110849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5233.7A CN110849261B (zh) 2018-08-20 2018-08-20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5233.7A CN110849261B (zh) 2018-08-20 2018-08-20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261A CN110849261A (zh) 2020-02-28
CN110849261B true CN110849261B (zh) 2021-12-10

Family

ID=6959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5233.7A Active CN110849261B (zh) 2018-08-20 2018-08-20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92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158B (zh) * 2021-01-20 2022-10-04 广东顺威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风叶径向跳动自动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3988587A (zh) * 2021-10-26 2022-01-28 威海天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曲轴检测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01681B (zh) * 2021-11-16 2024-04-12 沧州博瑞泽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大风扇全自动激光检测仪以及检测方法
CN116718098B (zh) * 2023-08-09 2023-10-17 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 直升机主减撑杆同轴度在线测量装置及应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1726A (en) * 1979-03-30 1980-10-13 Nippon Soken Inc Device for measuring vibration rotary object
CN1349895A (zh) * 2001-11-13 2002-05-22 贵州久联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雷管编号打标方法及其装置
JP2007185090A (ja) * 2006-01-03 2007-07-19 Taida Electronic Ind Co Ltd ファンシステム
CN201261310Y (zh) * 2008-09-17 2009-06-2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在产品上打标记的同时完成产品高度测量的一体机
CN103644863A (zh) * 2013-12-04 2014-03-19 江苏大学 贯流风叶径向圆跳度非接触在线诊断装置与方法
CN103823935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武汉大学 一种风电场三维远程监控系统
CN105333830A (zh) * 2015-12-09 2016-02-17 江苏理工学院 电脑风扇缝隙检测与自动记录装置及缝隙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1726A (en) * 1979-03-30 1980-10-13 Nippon Soken Inc Device for measuring vibration rotary object
CN1349895A (zh) * 2001-11-13 2002-05-22 贵州久联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雷管编号打标方法及其装置
JP2007185090A (ja) * 2006-01-03 2007-07-19 Taida Electronic Ind Co Ltd ファンシステム
CN201261310Y (zh) * 2008-09-17 2009-06-2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一种在产品上打标记的同时完成产品高度测量的一体机
CN103644863A (zh) * 2013-12-04 2014-03-19 江苏大学 贯流风叶径向圆跳度非接触在线诊断装置与方法
CN103823935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武汉大学 一种风电场三维远程监控系统
CN105333830A (zh) * 2015-12-09 2016-02-17 江苏理工学院 电脑风扇缝隙检测与自动记录装置及缝隙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C成果介绍(之五)——硅太阳电池打标系统的研制;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动力无限QC小组;《中国质量》;20091231(第11期);第54-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261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9261B (zh) 跳动测量系统以及跳动测量方法
KR101786228B1 (ko) 차량 고장 진단방법
JP5770060B2 (ja) 射出成形機の成形監視装置
JPH03215757A (ja) 自動車の電気的負荷の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US200702825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Condition of Motor-Driven Mechanical System
CN110531033B (zh) 在线水分测量准确性的监测方法和装置、水分测量系统
JP2019207542A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プログラム
CN107702823A (zh) 一种基于离散分析的温度变送器的自动校准方法
CN113723781A (zh) 一种基于spc分析的产品质量缺陷判定系统及其方法
JP5587258B2 (ja) 作業誘導システム
CN112651649B (zh) 一种数码印刷信息采集方法
CN115349657B (zh) 制丝关键工序在线水分仪异常预警系统及方法
JP2010079649A (ja) 異常判定装置、異常判定プログラム及び異常判定方法
KR101551934B1 (ko) 와이어 하네스 검사 필증 제작 장치
CN108961738B (zh) 一种物联网水表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9974910B (zh) 扭矩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927217A (zh) 一种智能焊接系统
CN210270227U (zh) 一种可实现自诊断的智能基测箱
JPH0911083A (ja) 動力工具自動試験装置
CN113253006A (zh) 票据模块底板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53732B (zh) 曲轴相对转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JPH01176911A (ja) ユニフオミテイーマシンに於けるタイヤ外径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3933690A (zh) 电控板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04316099B (zh) 一种基于冗余数据的模拟量传感器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15766875U (zh) 一种传感器芯片位置间接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Address after: 315400, No. 1898 Shinan West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unchuang Intelligent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315408 Lanjiang Street Shinan West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YAO SUNNY INTELLIGENT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