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8818A -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8818A
CN110848818A CN201810956181.3A CN201810956181A CN110848818A CN 110848818 A CN110848818 A CN 110848818A CN 201810956181 A CN201810956181 A CN 201810956181A CN 110848818 A CN110848818 A CN 110848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radiator
control element
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61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坚
陈新厂
李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561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8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8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所述散热器用于对空调器的电控元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器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适于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存器和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与所述储存器相连以形成循环的冷却液流路,所述循环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部上。本发明的散热器,可以提高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提高电控元件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电控元件是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的,但是散热器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不高,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控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可以提高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提高电控元件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控组件,包括上述的散热器。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电控组件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对空调器的电控元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器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适于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存器和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与所述储存器相连以形成循环的冷却液流路,所述循环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通过设置循环装置和控制阀,并且使控制阀设在循环通路上以控制与本体部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器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提高电控元件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在所述循环通路上以控制与所述本体部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内设有空腔以限定出所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器上设有间隔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循环通路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空腔相连,所述出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口和所述空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顶壁设有与所述进液管相连的进液口,所述空腔的底壁设有与所述出液管相连的出液口,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有所述控制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储存器上设有一个进出口,所述循环通路与所述进出口相连,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循环装置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循环通路往复流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储液罐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配合槽,所述储液罐的一部分收纳在所述配合槽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在空调器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器;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盒体和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元件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控元件相连以对所述电控元件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器,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散热器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电控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控组件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电控元件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装配孔,所述本体部穿过所述装配孔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壁上以密封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装配孔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在所述循环通路上以控制与所述本体部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盒体内以检测所述电控元件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阀通信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电控元件的温度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元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盒体的内周壁相连;IPM模块,所述IPM模块设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本体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元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IPM模块的引脚穿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具体地,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盒体和所述电路板以将所述电控盒组件固定在所述本体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电控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散热器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为空调室外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的局部爆炸图A;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的局部爆炸图B;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9是图7中的空调器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中的空调器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0;
电控组件100;
散热器10;
本体部11;空腔a;进液口11a;出液口11b;
循环装置12;储存器121;进口121a;出口121b;进出口121c;循环通路122;
进液管122a;出液管122b;驱动装置123;
控制阀13;
电控盒组件20;
盒体21;第一壳体211;装配孔211a;第二壳体212;
电控元件22;电路板221;IPM模块222;支撑架223;螺纹孔c;
密封圈30;
储液罐200;压缩机300;机壳400;底盘500;中隔板600;风轮700;
电机支架800;换热器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散热器10,散热器10用于对空调器1000的电控元件22进行散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0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空调器10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散热器10,包括:本体部11和循环装置12。
具体而言,本体部11适于与电控元件22接触。从而可知,散热器10通过本体部11对电控元件22进行散热,也就是说电控元件2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本体部11,然后通过本体部11将热量散发出去,进而实现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降温。
循环装置12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存器121和循环通路122,循环通路122与储存器121相连以形成循环的冷却液流路,循环通路1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本体部11上。也就是说,循环的冷却液流路会经过本体部11,则循环通路122的位于本体部11上的部分内的冷却液会与本体部11进行热交换,即冷却液吸收本体部11上的热量以降低本体部11的温度,从而可以加快本体部11的降温速度,进而可增强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果,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电控元件22的可靠性。同时提高散热器1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0的散热器10,通过设置循环装置12,并且使循环通路12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本体部11上,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电控元件22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元件22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散热器1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散热器10还包括控制阀13。控制阀13设在循环通路122上以控制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
可以理解的是,循环通路122中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越大,换热效率越高,则本体部11降温越快,即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果就越好。但是,当电控元件22的温度降低至凝露点(即水蒸汽液化成冷凝水的温度)以凝露点以下时,则在电控元件22上易产生冷凝水,从而易损坏电控元件22(例如使电控元件22发生短路现象),影响电控元件22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中,控制阀13的结构设置可使散热器10根据电控元件22的实际散热需求来控制循环通路122上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例如,当电控元件22的温度过高时,可通过控制阀13控制循环通路122中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增大,从而可以快速的降低电控元件22的温度以防止电控元件22的温度长期过高而影响电控元件22的可靠性。又例如,当电控元件22的温度降低至接近凝露点时,可通过控制阀13控制循环通路122中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减少或控制循环通路122内没有冷却液以保证电控元件22的温度不会降低至凝露点及凝露点一下,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在电控元件22上产生冷凝水而损坏电控元件22。
由此,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控元件22上产生冷凝水而损坏电控元件22,进而提高电控元件22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元件22的使用寿命。同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的使用更加灵活,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散热器10的适用范围,提高散热器1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散热器10内设有空腔a以限定出循环通路122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循环通路122的一部分位于散热器10的空腔a内,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器10的空间利用率,保证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果。例如,当本体部11内设有空腔a时,循环通路122的位于本体部11的部分即为空腔a。
进一步地,储存器12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进口121a和出口121b,循环通路122包括进液管122a和出液管122b,进液管122a的两端分别与进口121a和空腔a相连,出液管122b的两端分别与出口121b和空腔a相连。从而可知,进液管122a、空腔a、出液管122b及储存器121形成了循环的冷却液回路。即冷却液可通过储存器121的出口121b流入进液管122a,沿着进液管122a流入空腔a内,然后从空腔a流入出液管122b,最后由出液管122b流回储存器121。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循环装置12的可靠性,同时使空腔a位于本体部11上,又由于散热器10通过本体部11对电控元件22进行散热,进而能够保证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空腔a的顶壁设有与进液管122a相连的进液口11a,空腔a的底壁设有与出液管122b相连的出液口11b,进液管122a和出液管122b上均设有控制阀13。从而可使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进液管122a流入空腔a,由空腔a流出至出液管122b。由此便于冷却液的流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器10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当然,空腔a的进液口11a和出液口11b的位置设置不限于此,例如,空腔a的进液口11a和出液口11b可同时设在空腔a的顶壁上,空腔a的进液口11a和出液口11b也可同时设在空腔a的底壁上,或者空腔a的进液口11a设在空腔a的底壁上,空腔a的出液口11b设在空腔a的顶壁上,又或者空腔a的进液口11a和/或出液口11b设在空腔a的侧壁上,只要保证散热器1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即可。
同时进液管122a和出液管122b上均设有控制阀13的结构设置还可以控制空腔a内的冷却液的量。例如,当电控元件22的温度较高时,可通过进液管122a上的控制阀13控制流入空腔a内的冷却液的量增大,通过出液管122b上的控制阀13控制流回储存器121的冷却液的量减小,由此可以增大空腔a内的冷却液的量,进而可以加快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
又例如,当电控元件22的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进液管122a上的控制阀13控制流入空腔a内的冷却液的量减小,通过出液管122b上的控制阀13控制流回储存器121的冷却液的流增大,由此可以减小空腔a内的冷却液的量,进而可以降低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速度。从而使散热器10的使用更加灵活,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散热器1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同时保证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果,可有效地避免电控元件22上产生冷凝水而损坏电控元件22,提高电控元件22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元件2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进液管122a为多个,出液管122b为多个,每个进液管122a和每个出液管122b上均设有控制阀13。从而在其中的某个进液管122a和/或出液管122b出现堵塞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散热器10内具有冷却液的循环流路,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器10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储存器121上设有一个进出口121c,循环通路122与进出口121c相连,循环装置12还包括串联在循环装置12上的驱动装置123,驱动装置123驱动冷却液在循环通路122往复流动。由此有利于简化循环装置12的结构,减小循环装置12的占用空间。循环装置12通过驱动装置123控制循环通路122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往复流动),能够保证循环装置12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散热器1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11靠近空调器1000的储液罐200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配合槽,储液罐200的一部分收纳在配合槽内。由此可知,本体部11的靠近储液罐200的一侧与储液罐200可靠接触,从而使本体部11可以与储液罐200进行热交换,即储液罐200内的液态冷媒可以吸收本体部11上的热量以转变成气态冷媒,本体部11吸收液态冷媒的冷量以降低自身的温度以降低电控元件22的温度,从而可提高储液罐200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散热器10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散热器10的散热方式。
可选地,本体部11与储液罐200可拆卸相连。从而在保证储液罐200与散热器10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便于空调器1000的装配和拆卸,便于部件的更换。
可选地,储存器121设在储液罐200内。从而有利于减小散热器10的占用空间。
可选地,储存器121设在空调器1000的机壳400内。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100,电控组件100设在空调器1000内,电控组件100包括:散热器10和电控盒组件20。
具体而言,散热器1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器10。电控盒组件20包括盒体21和电控元件22,电控元件22设在盒体21内,散热器10与电控元件22相连以对电控元件22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100,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器10,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控组件10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第一壳体211与第二壳体212配合以限定出电控元件22的安装空间,第一壳体211上设有装配孔211a,本体部11穿过装配孔211a伸入到安装空间内并与电控元件22接触。由于本体部11与电控元件22接触,从而可加快电控元件22向本体部11的传热速度,进一步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电控组件100的散热效率,有利于提高电控组件100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地,电控组件100还包括密封圈30,密封圈30设在第一壳体211的内周壁上以密封本体部11与装配孔211a之间的间隙。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盒体21外部的冷凝水流入安装空间内而损坏电控元件22(例如本体部11的位于安装空间外的部分上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通过本体部11与装配孔211a之间的间隙流入安装空间而使电控元件22出现短路现象)。进而能够提高电控组件100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电控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散热器10还包括控制阀13。控制阀13设在循环通路122上以控制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电控组件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未示出),温度传感器设在盒体21内以检测电控元件22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阀13通信相连,温度传感器根据电控元件22的温度控制控制阀13的开闭。也就是说,温度传感器可根据检测到的电控单元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控制阀13的开闭以控制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果。由此,使得电控组件100智能化,有利于降低电控组件100的耗能。
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控元件22的温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可控制控制阀13打开以使冷却液与本体部11进行热交换,由此可以加快散热器10的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速度,进而有效地防止电控元件22的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控组件100的可靠性。
又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控元件22的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可控制控制阀13关闭以降低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速度,进而有效地避免电控元件22的温度低至凝露点或凝露点以下而产生冷凝水而使电控元件22出现短路等现象,进而提高电控组件100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不但可以控制控制阀13的开启和关闭,还可以控制控制阀13的打开程度以控制与本体部11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元件22包括:电路板221和IPM模块222。其中电路板221与盒体21的内周壁相连,IPM模块222设在电路板221上并与本体部11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电控元件22的结构的可靠性,保证电控组件100可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电控元件22还包括支撑架223,支撑架223设在电路板221上,IPM模块222的引脚穿过支撑架223与电路板221相连。由此可知,IPM模块222设在支撑架223上,从而有利于保证IPM模块222与本体部11的高度相匹配以相互贴合,进而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控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如图6所示,IPM模块222为多个,多个IPM模块222间隔设在分布在支撑架223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安装空间的利用率,使IPM模块222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多个IPM模块222的高度均能与本体部11匹配以正对贴合,进而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控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电控组件100还包括连接件(图未示出),连接件分别穿过盒体21和电路板221以将电控盒组件20固定在本体部11上。从而能够提高电控组件100的结构的可靠性。使电控盒组件20的各部件连接更加紧密、可靠。
可选地,连接件为螺钉。从而可以保证连接件将电控盒组件20固定在本体部11上的可靠性,而且有利于降低连接件的成本,便于电控盒组件20的拆卸和更换。
具体地,盒体21、电路板221和本体部11上均设有螺纹孔c,连接件穿过盒体21和电路板221上的螺纹孔c以将电控盒组件20固定在本体部11的螺纹孔c内。从而可以保证电控组件100的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上述的电控组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100,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散热器10对电控元件22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空调器100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空调器1000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地,空调器1000还包括压缩机300和储液罐200,压缩机300的进气口与储液罐200的出气口相连。从而能够保证空调器1000换热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储液罐200与电控组件100进行热交换。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控组件100的散热效率和储液罐200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空调器1000的工作效率。
如图7-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0还包括机壳400,压缩机300和储液罐200设在机壳400内。具体地,空调器1000还包括底盘500,底盘500设在机壳400的底壁上。空调器1000还包括中隔板600,中隔板600设在机壳400内以将机壳400分成两个腔室,其中压缩机300、储液罐200和电控组件100位于其中的一个腔室。空调器1000还包括换热器900、电机(图未示出)、电机支架800和风轮700,风轮700由电机驱动转动,电机支架800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其中换热器900、电机、电机支架800和风轮700位于机壳400内的另一个腔室中。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中,上述装置部件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配合,进而可实现空调器1000的可靠工作以进行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0为空调室外机。从而使空调室外机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用于对空调器的电控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适于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
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存器和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与所述储存器相连以形成循环的冷却液流路,所述循环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在所述循环通路上以控制与所述本体部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内设有空腔以限定出所述循环通路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器上设有间隔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循环通路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空腔相连,所述出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口和所述空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顶壁设有与所述进液管相连的进液口,所述空腔的底壁设有与所述出液管相连的出液口,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设有所述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器上设有一个进出口,所述循环通路与所述进出口相连,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循环装置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循环通路往复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储液罐的一侧侧壁上设有配合槽,所述储液罐的一部分收纳在所述配合槽内。
8.一种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设在空调器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
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盒体和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元件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控元件相连以对所述电控元件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电控元件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装配孔,所述本体部穿过所述装配孔伸入到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壁上以密封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装配孔之间的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在所述循环通路上以控制与所述本体部进行换热的冷却液的量,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盒体内以检测所述电控元件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阀通信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电控元件的温度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元件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盒体的内周壁相连;
IPM模块,所述IPM模块设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本体部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元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IPM模块的引脚穿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盒体和所述电路板以将所述电控盒组件固定在所述本体部上。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空调室外机。
CN201810956181.3A 2018-08-21 2018-08-21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Pending CN110848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6181.3A CN110848818A (zh) 2018-08-21 2018-08-21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6181.3A CN110848818A (zh) 2018-08-21 2018-08-21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8818A true CN110848818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59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6181.3A Pending CN110848818A (zh) 2018-08-21 2018-08-21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88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054A (zh) * 2021-10-09 2021-12-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054A (zh) * 2021-10-09 2021-12-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042319A (ko)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1032035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848818A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电控组件、空调器
CN116931698B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106969430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3190538U (zh) 机柜空调器
CN214545219U (zh) 电控箱及冷水机组
CN116096028A (zh) 双排机柜式数据中心及制冷系统
CN219868110U (zh) 空调器
CN21655743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464676U (zh) 空调器
CN218328462U (zh) 储能柜冷水空调
CN218940452U (zh) 一种降温防潮电气柜
CN21787618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87618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817929U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219068053U (zh) 变频柜、压缩机以及暖通设备
CN218495223U (zh) 储能柜冷水空调
CN220669894U (zh) 冰箱
CN220585308U (zh) 储能液冷空调机组
CN219395354U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7739774U (zh) 一种智能家居联动中心控制器
CN210832309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8920761U (zh)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20042033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