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60C -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60C
CN1108460C CN99111953A CN99111953A CN1108460C CN 1108460 C CN1108460 C CN 1108460C CN 99111953 A CN99111953 A CN 99111953A CN 99111953 A CN99111953 A CN 99111953A CN 1108460 C CN1108460 C CN 11084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guy
cap
diameter
interior
protecting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11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3206A (zh
Inventor
小田博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0479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615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1627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6155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243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3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一种与自行车控制拉线配合的帽,具有可滑动地置于外皮中的内拉线,在此,外皮终接于露出的内拉线部分。该帽有一个形成用于在其中安装外皮的第一部位开口的第一部位。一个保护套沿内拉线的露出部位伸延并有一个置于帽上的第一端。

Description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自行车控制拉线(索)污损的装置,具体为一种防止拉线由于外部物质的进入而污损的保护帽和盖系统。
自行车前后闸及拨链器由控制拉线操纵,控制拉线与安装在车把上的换挡杆装置或闸杆连接。控制拉线由一个可滑动地置于外壳中的内拉线构成。内拉线由几条搓在一起的铜丝制成。外壳一般由合成树脂拉线衬套、一个螺旋形地绕在拉线衬套外的铜片及一个用来包裹在该铜片的外围的合成树脂外套制成。外壳一般端接在换档杆装置或闸杆与前后拨链器之间的中间部位,使内拉线露出。
内拉线露出是由于在内拉线的外轮廓表面与拉线衬套内轮廓表面间一般形成一个使内拉线能容易滑动的缝隙。然而,在拉线较长的情况下,产生在内拉线及拉线衬套间的摩擦力会增加换档器或闸杆的作用力。由此外壳在某一点被拆去以避免这样过多的摩擦。
然而,如泥土、灰尘等外部物质从拉线的露出端带入到上述缝隙中,会增加内拉线与拉线衬套之间的滑动阻力。如此闸或换档机构变得更难操纵。此外,在泥中的粘土和沙子成为研磨物质,会使拉线衬套和内拉线磨损得更快。可以避免这样的对在内拉线与拉线衬套间隙的污损的可能性在哪呢?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3-173512号中,本申请人已提出了外拉线的保护端帽。这样的端帽安装在外壳上,以防止外物进入到拉线内。但是许多这样的帽应用在单个控制拉线上增加了在内拉线的操纵中的阻力。此外,由于拉线是外露的,拉线会受到潮气和其它环境条件的损坏。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控制拉线的保护帽系统,其中在内拉线与外壳间的缝隙被与外界密封,而不增加对系统的额外的摩擦力。本系统可以附加到现有的自行车上,而不必整体拆换现有的控制拉线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帽与自行车的控制拉线相配合,该控制拉线具有一个滑动地安装在外壳中的内拉线,外皮终接于露出的内拉线部分,该帽有一个用于在其中装配外皮的限定一个第一部位开口的第一部位。一个沿内拉线的露出部分伸延并具有置于该帽上的第一端的保护套。
该保护套系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帽的一个端面可以为一个开口的端面,该帽可以包括一个具有比第一部位的直径小的第二部位。第一和第二部位可以成为分离的部件,或也可以成为一体部件。帽的这种形式特别适用于有装在车架上的帽保护架的自行车。当使用这样一种自行车时,帽的第一部位可以被装在帽保护架中,并且其第二部位可以伸出到帽保护架外。无论如何,保护套一般被装在帽的第二部位。
保护套也可以有许多的不同的形式,如保护套可以包括一个装在内拉线的露出部位上的第一管形部位,及置于帽上的一个第二管形部位。此外,可以提供一个第二保护套,在第二保护套中有一个装在内拉线上的第一端和一个置于第一保护套上的第二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自行车控制拉线的特别有效的配合,该控制拉线具有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外皮部分和第二外皮部分中的内拉线,其中第一外皮部分与第二外皮部分相互间隔开以露出一部分内拉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帽被装到控制拉线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上,使得第一与第二帽面对面。保护套设置在内拉线的露出部位上并有一个与第一帽配合的第一端。保护套的第二端可以伸到第二帽,与或不与第二帽相连。
图1显示出在自行车上自行车控制拉线的特殊布置;
图2是一个整体固定于自行车上的帽接收器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一个本发明自行车控制拉线的保护帽系统的一个特别实施例,在此控制拉线沿自行车的下叉管伸延;
图4示出用于自行车后拨链器的保护帽系统的一个特别实施例;
图5是图4所示的拉线调节圆筒的一个特别实施例的一个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后拨链器的保护套的一个特别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前拨链器的保护套的一个特别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前拨链器的保护套的一个可替换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9是一个防护帽的剖面图;
图10-14是本发明保护帽系统的可替换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自行车控制拉线的保护帽系统的替换实施例,在此控制拉线沿自行车上横管伸延;
图16-18是用于图15所示实施例中保护帽系统的替换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示出了自行车控制拉线在一辆自行车上的特别布置。一个后换档器2和一个前换档器(图中未示出)被置于把手1上。一个后拨链器3通过后拨链器拉线4与后换档器2连接。后拨链器3将链条5有选择地移动到后链轮塔中具有适当齿数的链轮6上。一个前拨链器30通过一个前拨链器拉线31连接到前变档器上。前拨链器30将链条5有选择地移动到前链轮塔中具有适当齿数的链轮32上。这些部件的结构和功能是已知的,因此它们的详细说明被省略。
图3示出了本发明用于自行车控制拉线的保护帽系统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在此,控制拉线沿自行车下叉管伸延。首先描述用于后拨链器的拉线4的保护帽的具体实施例。
在沿后拨链器拉线4的中间位置,如在帽接收器8固定到斜梁7的位置,外拉线18被移动。帽接收器8被安置在与如图3所示的一个帽接收器37相邻的位置。图2是一个帽接收器8的放大的剖面图。帽接收器8被设计成用来固定并支撑一个端帽10,帽接收器8有一个具有底表面12的管形内孔11。一个缝13轴向形成在内孔11中。缝13用于将后拨链器拉线4安装到自行车上,并仅能使内拉线17通过。
端帽10包括一个小直径部件14和一个直径大于小直径部件的大直径部件15。大直径部件15的端面16布置成与内孔11的底表面12相接。在大直径部件15中成形有一个内孔19。后拨链器拉线4的外皮18的一端被置于内孔19中。在底表面12上沿帽接收器8的内孔11的中心线方向加工有一个小直径插入孔9,端帽10的小直径部件14可以插入小直径插入孔9,并由其支承,该小直径插入孔9与缝13相连通。
一个保护套20围绕着后拨链器拉线4的内拉线17被安置。保护套20可以由合成树脂、橡胶、金属管或类似材料制成。保护套20的一端被安装在端帽10的小直径部件14上。由于内拉线罩有保护套20,泥土之类的外物不会进入在小直径部件14与内拉线17之间的缝隙中。
一个具有与上述帽接收器8同样结构的帽接收器23被相对地设置或安装在下部水平车架22的底部(见图3),并且一个具有与上述端帽10同样结构的端帽24被设置在帽接收器23中。保护套20由一个固定到车架底部的拉线导向件21导向,保护套20的端部绕端帽24的小直径部件25固定。保护套20和导向件21相互不滑动,但内拉线17与保护套20间相互相对滑动。这样当一种润滑剂被加入到合成树脂保护套20中时,仅有很小的滑动阻力。
后拨链器拉线4的外皮18的另一部件的一端被安装到端帽24上,而另一端被安装到一个端帽39上。
图4示出了后拨链器3与后拨链器拉线4连接时的外观,而图5是一个安装在托架41上的后拨链器3的拉线调节筒装置40的横截面。后拨链器拉线4的外皮18与拉线调节器40连接,并且后拨链器拉线4的内拉线17的末端被固定在一个拉线固定螺栓装置42上。
如图5所示,拉线调节器40的调节螺栓43的螺杆部位44被旋入形成在托架41上的螺纹45中。一个通孔46形成在调节螺栓43的中心,并且在调节螺栓43的头部外周形成有花键轴47。该花键轴47被插入形成在管形调节柄48中的花键孔49中,并且可轴向移动地与孔49啮合。当调节柄48握在手指中被转动时,调节螺栓43被移动并通过花键孔49与花键轴47的配合而被驱动。
调节柄48的转动使调节螺栓43被旋入托架41的螺纹45中,并由此使螺栓在轴向上被移动,因而在内拉线17与外皮18之间产生往复移动。一个螺旋弹簧52设置在调节螺栓43的端面和花键孔49的底表面51之间。螺旋弹簧52将调节柄48压向后拨链器3的托架41。端帽39的小直径部件53穿过调节螺栓43的中心孔46。
图6是图4所示波纹管55的剖面图。在波纹管55的一端,连接固定部件56包在并固定在端帽39的小直径部件53上。连接固定件56的内孔57的直径小于小直径部件53的外径,但由于它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它能包在并固定在小直径部件53上。波纹管55可以由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弹性体之类的材料制成。连接固定件58在波纹管55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内拉线17上。波纹管55的薄壁件60可随内拉线的移动而伸缩。
连接固定件58的内孔59的直径小于内拉线17的外径,但由于它是由柔性材料制成,它能包在并固定在内拉线17上。由于波纹管55的连接固定件56和58沿小直径部件53和内拉线17延伸,并绕其上固定,在它们之间没有缝隙,外物之类的东西不会进入连接固定件56和58,并相对内拉线17的移动仅有很小的阻力。
在后换档器2处,后拨链器拉线4的端部置于车把1上,由于外物侵入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可以使用普通外皮。当然,为防止任何外物从这里侵入,参照下面图9所示的防护外皮也可以使用。因此,显而易见,从上述描述中可以得出,没有任何外物会沿着拨链器拉线4进入。
现在描述用于前拨链器拉线31的保护帽系统的具体实施例。
前拨链器30通过前拨链器拉线31(见图3)连接到前换档器(图中未示出)上。前拨链器30移动链条5并通过与前链轮塔中的所需的前链轮32啮合而换档。这些部件的结构和功能是已知的,所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在此被省略。
连接于前拨链器30的前拨链器拉线31的端部(如图3所示)没有外皮34。具有一个小直径部件36的端帽35包括在外皮34的一端。端帽夹在帽接收器37中,帽接收器37安装在斜梁7上。帽接收器37的结构和功能与帽接收器8一样,在此没必要再进一步说明。
保护套38的一端绕着小直径部件36固定,由拉线导向件21导向,并向上沿立管架70延伸。在保护套38内的内拉线33与前拨链器30相连。波纹管71的一端73安装在保护套38的另一端,而波纹管71的另一端76安装在内拉线33上。波纹管71可以由橡胶、合成树脂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并是可伸缩的。
图7是波纹管71的剖面图。在波纹管71的一端的连接固定件73包在并固定在保护套38上。一个向内的圆周突体74在连接固定件73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内圆周突体74置入并固定在形成在保护套38的外圆周上的外圆周槽76中。一个连接固定件76形成在波纹管7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件76的内孔77包在并连接于内拉线33上。
波纹管71的固定件73和76的内孔直径小于保护套38及内拉线33的外径,并收压在保护套38和内拉线33的外圆周上,使外物不会通过连接部分侵入。当内拉线被拉动时,波纹管71的薄壁部件78相应地伸展或压缩,其移动只有很小的阻力,外物不会通过波纹管71的固定件73和76与前拨链器拉线31的连接部分侵入。
图8是一个可替代波纹管71的保护套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7中,波纹管71包括一个可伸缩的薄壁件78。然而,在图8中,保护帽80是整体地以管状形成的,并可由合成树脂或橡胶弹性体制成。一个管形孔81在其内部形成。在管形孔81与保护套38的外圆之间有一个能使保护帽80与保护套38相互运动的缝。换一种方式,它们也可以没有缝而相互滑动。在保护帽80的一端加工出一个具有一个小直径部分的连接固定件82。固定件82的内孔83安装并固定在内拉线33上。内孔83的内径小于内拉线33的外径,由于保护帽80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它可通过压力被安装。
已知的防护帽62可安装在前拨链器拉线在前换档器的外皮34上。图9是防护帽62的剖面图。防护帽62可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它有一管形帽主体63,其底面开有一使内拉线33能通过的孔64。三个密封件65通过置于主体63中的保持件66排列起来。一个让内拉线33穿过的内孔67置于密封件65的中心。
内孔67的直径小于内拉线33的外径,由于密封件由橡胶或合成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内拉线33可通过内孔67。并且内拉线33的外圆周表面可在密封件65的内孔67中滑动,以排出外物并防止它们侵入。防护帽62的典型结构及功能已由日本实用新型公开63-173512号所揭示,在此没必要详细说明。如果需要,一用于后拨链器的防护帽62也可以取代帽39。
从上述说明可以明显地得出,外物不会从前拨链器拉线31的任何部位侵入。
图10是本发明保护帽系统的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以及下面将说明的其它实施例可以用于取代或附加在上述的端帽上。如图10所示,保护套93的一端固定在端帽90的小直径部件91的内孔92的内圆周表面上。端帽90的小直径部件91的外径比上述实施例中的大。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93的直径应尽可能地小。拨链器拉线4的外皮18可置于大直径部件94内。
图11是本发明的保护帽系统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11所示,一端帽95由分开的小直径部件96与大直径部件98构成。一法兰97形成在小直径部件96的一端。并且法兰97置于大直径部件98的内圆周孔99内。在本实施例中,端帽95有多个部件,由于它适合于内拉线17的弯曲,在内拉线的操作中仅有很小的阻力。
图12是本发明保护帽系统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一端帽100没有小直径部件,即,保护套93的一端直接置入大直径部件101的内孔102中。本实施例结构是简单的。
图13是本发明保护帽系统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13所示的端帽105中,取消了图11中的端帽95的法兰97。小直径部件107的一端置于在大直径部件106顶部的插入孔108内。在本实施例中端帽105有多个部件,但由于它适于内拉线17的弯曲,在内拉线的操作中仅有很小的阻力。
图14是本发明保护帽系统另一替代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如图14所示,保护套120整个形成为管子形状,用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弹性体制作。固定于车架的帽接收器8固定和支承前帽124。该前帽124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第一部位(大直径部分)125和第二部位(小直径部分)136。第一部位125具有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和形成第一部位开口128的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第二部位136具有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和形成第二部位开口129的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在此实施例中,整个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的直径D2是恒定的,但小于整个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的直径D1,而整个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的直径d2小于整个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的直径d1。壁部位131位于第一部位125和第二部位136之间,其中,壁部位131的一个侧面形成外对接面131a,而壁部位131的相反侧面形成对着外对接面131a的内对接面131b。至少一部分外对接面131a垂直于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和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而至少一部分内对接面131b垂直于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和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壁部位131的外周表面131c的直径D3在未由帽接收器8覆盖的第一部位125的自由端125c不大于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的直径D1。
第一部位125配置在帽接收器8的大直径的第一帽接收器开口11内,第二部位136伸过帽接收器8底部的帽接收器表面12上形成的小直径的第二帽接收器开口(插入孔)9。在此实施例中,外对接面131a与帽接收器表面12对接。后换档机构拉线4的外皮18装在第一部位开口128内,结束于内对接面125d,未由外皮18覆盖的内拉线17的第一部分伸过第二部位开口129。在前帽124的第一部位开口128中插入O形屏蔽环126。屏蔽环126与内拉线17的外周面接触,因此可以防止外物进入。环形垫板130插在第一部位开口128内,以固定屏蔽环126和支承外皮18的端部。
保护套120的第一端部139装在前帽124的第二部位136上。保护套120的内孔134的直径小于第二部位136的直径,因而使得保护套120的内孔134可以不渗漏空气的方式套在第二部位136上。在保护套120的第二端部上形成小直径部分140。沿着保护套120小直径部分140的内孔144的内部环形表面形成两个内部环形凸出部142。内部环形凸出部142围绕内拉线17形成气密密封。
因此实施例的保护套120是用橡胶作的,所以它特别容易装在前帽124的第二部位136上,而且很容易制作,因为它能够整个地形成整体。保护套120适合于固定内拉线17,并且内部环形凸出部142容易适应内拉线17的运动,因此具有特别的耐用性。
图15示出本发明的自行车控制拉线的保护帽系统的一个替代实施例,在此控制拉线沿自行车的横梁85伸延。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后拨链器拉线4和一个前拨链器拉线31从横梁85上被连接到后拨链器3和前拨链器30上,帽接收器152和156被固定在后斜叉151上。
一个端帽153被置于帽接收器152中。端帽153具有与图2所示端帽10同样的功能和结构。帽接收器156与固定在后斜叉151上的帽接收器152相对设置。保护套154的一端被安装在端帽153的小直径部件155上,同时另一端安装在端帽157的小直径部件158上。
一个具有与防护帽62相同结构和功能的防护帽159可被安装到后拨链器拉线150的另一端上。防护帽159被安装在后拨链器3的拉线调节筒装置(图中未示出)上。并且内拉线17的端部由后拨链器3的拉线固定栓装置(图中未示出)固定。另外图5中所示结构也可以被应用。
前拨链器30通过前拨链器拉线31与置于车把上的前换档器(图中未示出)相连。在前拨链器拉线31的中间部件的外皮34被除去。外皮34包着并引导着内拉线33。一个帽接收器166固定在横梁85上,而一个具有一个小直径部件164的端帽163置于帽接收器166中。外皮34的一端被安装在端帽163上,而外皮34的另一端(在前换档器处的一端)可被安装在防护帽173中。防护帽173的结构与防护帽62相同。后拨链器拉线4具有相同的结构。
一个帽接收器170被整体地固定在横梁85上。帽接收器170的结构与帽接收器8是相同的,没必要对其再做说明。一个具有小直径部件172的端帽171被置入帽接收器170中。保护套165的两端分别被安装在端帽163的小直径部件164和端帽171的小直径部件172上。
一个帽接收器175被固定在立管70上。一个具有小直径部件177的端帽176被置入帽接收器175中,前拨链器拉线31的两端被安装到在帽接收器170中的端帽171和在帽接收器175中的端帽176上。内拉线33与端帽176的小直径部件177的顶端啮合并连接于前拨链器30上。外物从端帽176的小直径部件177的顶端侵入的可能性很小。这样图7所示的波纹管71可以被连接在小直径部件177与内接线33之间。此外,防护帽62(图9)可被用来替换端帽176,或保护帽80(图8)可被用来与端帽176配合。
图16是一个可用于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帽系统的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本实施例及下述其它实施例可以用在有相对的帽夹持架的地方。在图15所示实施例中,保护套154和165已被截成适当的长度。然而,图16所示实施例包括一个较短的保护套180,它不安装到端帽163的小直径部件164上。保护套180的一端最好置于车架的上部,在那里外物更难于侵入。
图17是一个可用于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帽系统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17所示实施例包括两个相连接的保护套。一个比保护套184直径大的大直径保护套183被安装并连接在保护套184上。
图18是一个可用于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帽系统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18所示实施例是一个保护套185为波纹管形式的例子。保护套185由橡胶或合成树脂弹性体制成。由于为波纹管形,它能伸缩来调节长度。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描述,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其它改变可以被应用。如在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波纹管55的一端已被安装并固定到端帽39的小直径部件53上。同样,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波纹管71的一端绕着保护套38的一端安装并固定。另外,当不使用端帽39或保护套38时,波纹管可直接装到各自拨链器拉线的外皮上。任一所述帽、波纹管或盖可被用于所述控制拉线的任何位置,并且闸线可以装有相同形式的系统。由于这些系统是基本上相同的,没必要再详细说明。
如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不受所揭示的特殊结构所限制,而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2)

1.一种自行车控制拉线(4)的防污染装置,具有可滑动地设置在外皮(18)中的内拉线(17),该装置包括:
帽(124),该帽具有:
第一部位(125),该部分具有:
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
形成第一部位开口(128)的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
第二部位(136),从第一部位(125)伸出并具有:
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
形成第二部位开口(129)的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
其中,整个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的直径(D2)是恒定的并小于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的直径(D1);
其中,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的直径(d2)小于整个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的直径(d1);
壁部位(131),该壁部位位于第一部位(125)和第二部位(136)之间,其中,壁部位(131)的一个侧面构成外对接面(131a),而壁部位(131)的相反侧面构成对着外对接面(131a)的内对接面(131b);而且至少一部分外对接面(131a)垂直于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和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二者;
柔性保护套(120),该套具有配置在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上的端部(139);
其中,柔性保护套(120)的内孔(134)的直径小于第二部位(136)的直径。
2.一种自行车控制机构的防污染装置,包括:
控制拉线(4),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外皮(18)中的内拉线(17);
帽(124),包括:
第一部位(125),具有:
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
形成第一部位开口(128)的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
其中,控制拉线(4)的外皮(18)配置在第一部位开口(128)内;
第二部位(136),从第一部位(125)伸出,并覆盖未由外皮(18)覆盖的内拉线(17)的第一部分,该第二部位(136)具有:
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
形成第二部位开口(129)的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
其中,整个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的直径(D2)是恒定的并小于第一部位外周表面(125a)的直径(D1);
其中,第二部位内周表面(136b)的直径(d2)小于整个第一部位内周表面(125b)的直径(d1);
柔性保护套(120),该套覆盖未由外皮(18)覆盖的内拉线(17)的第二部分,该保护套(120)包括:
第一端部(139),配置在帽(124)的第二部位外周表面(136a)的上面;
第二端部(140),配置在内拉线(17)的上面;
其中,柔性保护套(120)的内孔(134)的直径小于第二部位(136)的直径。
CN99111953A 1995-02-14 1999-08-04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4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047910A JP3061547B2 (ja) 1995-02-14 1995-02-14 自転車用ケーブルの防塵システム
JP47910/1995 1995-02-14
JP5998995 1995-02-24
JP59989/1995 1995-02-24
JP162779/1995 1995-06-06
JP7162779A JP3061550B2 (ja) 1995-02-24 1995-06-06 自転車用ケーブルの防塵カバーシステム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5933A Division CN1071425C (zh) 1995-02-14 1996-02-14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3206A CN1243206A (zh) 2000-02-02
CN1108460C true CN1108460C (zh) 2003-05-14

Family

ID=2729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5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425C (zh) 1995-02-14 1996-02-14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CN99111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460C (zh) 1995-02-14 1999-08-04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CN00129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812C (zh) 1995-02-14 2000-09-30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5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425C (zh) 1995-02-14 1996-02-14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9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812C (zh) 1995-02-14 2000-09-30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7142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561B (zh) * 2005-11-22 2011-06-01 Sram德国有限公司 具有防丢失件的调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5445B (zh) * 2013-01-21 2016-09-28 温芫鋐 车辆控制系统
CN104006063B (zh) * 2013-02-25 2017-05-03 温芫鋐 车辆用导线
CN106122244A (zh) * 2016-06-24 2016-11-16 柳州聚龙科技有限公司 刹车线八角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1999A (en) * 1990-03-13 1991-09-18 Teves Gmbh Alfred Apparatus for the detachable coupling of a brake cable l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25216A (ja) * 1982-06-24 1983-12-27 Nippon Cable Syst Inc ウエイト付きケ−ブルキヤツプおよびその製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1999A (en) * 1990-03-13 1991-09-18 Teves Gmbh Alfred Apparatus for the detachable coupling of a brake cable l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561B (zh) * 2005-11-22 2011-06-01 Sram德国有限公司 具有防丢失件的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12C (zh) 2003-05-07
CN1243206A (zh) 2000-02-02
CN1138672A (zh) 1996-12-25
CN1310303A (zh) 2001-08-29
CN1071425C (zh) 2001-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1278A (zh) 帽部件以及采用该帽部件的自行车用缆线系统
US5809840A (en) Protective cap system for bicycle cable
US5806375A (en) Apparatus for sealing a bicycle control cable
CN110126947B (zh) 自行车用防护罩以及具备自行车用防护罩的驱动单元
CN1264718C (zh) 带有调幅器的刹车操作装置
CN1108460C (zh) 自行车拉线的保护帽系统
CN1579874A (zh) 自行车用链轮
CN1613713A (zh) 自行车头部组件结构
EP2853781A1 (en)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5765446A (en) Control cable preload and seal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7845449B2 (en) Handlebar lock for a vehicle
CN1613714A (zh) 可伸展的自行车头部组件结构
US3181384A (en) Chain shift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similar chain driven vehicles
EP1623916A1 (de) Schutzmantel zum Schutz der Antriebskette eines Fahrrades
CN101811542B (zh) 摩托车方向柱安装结构
CN1276316A (zh) 机动两轮车用燃料箱的给油口密封构造
US7565955B2 (en) Integrated motorcycle brake and suspension system
CN101468682B (zh) 跨骑式车辆
US7210371B2 (en) Control lever assembly
JPH08219139A (ja) 自転車用ケーブルの防塵システム
CN1616299A (zh) 自行车缆线用密封件
JP2006001504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シール装置
JPH08291818A (ja) 自転車用ケーブルの防塵カバーシステム
CN2163132Y (zh) 自行车前叉减震装置
WO2018206112A1 (en) Internal cable guide system for a bicycle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