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6395A -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6395A
CN110836395A CN201810944944.2A CN201810944944A CN110836395A CN 110836395 A CN110836395 A CN 110836395A CN 201810944944 A CN201810944944 A CN 201810944944A CN 110836395 A CN110836395 A CN 110836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pot
edge
pot supporting
heat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49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海忠
郑军妹
徐强
吴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49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6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6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6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灶用隔热罩,该罩体呈具有中央孔的环盘状,罩体的内侧边高度低于外侧边高度,罩体底部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侧视呈L型的第一锅支脚,罩体底部的下表面还向下凸出有至少两个沿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二锅支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罩体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有第一锅支脚和罩体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第二锅支脚,使用时,当第一锅支脚朝上使用时支撑一种大小尺寸的锅型,当第二锅支脚朝上使用时能连同支架圈支撑另一种大小尺寸的锅型,第一锅支脚的竖向臂凸出于盘状罩体上边缘所在的平面,以实现在反向使用时,第一锅支脚还能做为支撑脚支撑在灶面上,减少罩体与灶面的接触面积,减少罩体对灶面的传热。

Description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锅支架一体设置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燃气灶,一般包括面板,设置于面板上方的燃烧器,环绕于燃烧器周围的锅架以及设置于燃烧器周围的面板上与锅架配合的集热罩,锅架与集热罩的配合可以有分体的方式,也可有一体的方式,如一专利号为ZL201420463304.7(授权公告号为CN2040429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聚能式燃气灶具》就公开了上述一体式的聚能锅支架,其包括有底壳、面板、接液盘和燃烧器,所述接液盘设置在面板上的安装孔上,还包括一聚能锅支架,所述聚能锅支架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倒锥台形聚能罩,筒形支撑座和设置在聚能罩上的锅支脚,虽然该倒锥台形聚能罩可以防止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向周向扩散,保证热能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但这聚能罩一般只能正向使用,不能够正反通用;另外,聚能罩不具有盛溢液的功能,即使有部分盛溢液功能,也不能将溢液有效地导出,而设置在聚能罩上的锅支脚对于不同尺寸的锅的适用性也不强,为了方便通用小锅,往往需要增加辅助锅支架;而为了确保锅支架在支撑锅具时的稳当,通常会把锅支架脚片设计的较厚,其吸收的热量也更多,若锅支架脚片外露时(即锅支架脚片有一部分露出在聚能圈外),向外界的散热就多,即锅支架本身吸热多,向外的散热也多,对热量的损失和灶具热效率很不利,为此需要对聚能锅支架作进一步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正反使用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正反使用时还能适用大小不同尺寸锅型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正向使用时,能对汤水有存液作用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反向使用时,能对汤水有定向导液作用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体式灶用隔热罩,该罩体呈具有中央孔的环盘状,所述罩体的内侧边高度低于外侧边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底部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侧视呈L型的第一锅支脚,所述第一锅支脚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锅支脚的竖向臂邻近所述罩体的内侧边设置,所述第一锅支脚的横向臂自该竖向臂逐渐沿径向延伸至所述罩体的外侧边,所述第一锅支脚的竖向臂最高点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罩体的外侧边顶部所在的平面,所述罩体底部的下表面还向下凸出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二锅支脚。
为了能加强各第二锅支脚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所述的各第二锅支脚内侧边沿均与一支架圈相连。同时该支架圈还能在反向使用时作为存储汤水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边向上凸出有第一凸边和/或向下凸出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外侧边共同形成存液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外侧边共同形成导液区域。为了实现在正向使用时,能对汤水有存液作用的发明目的,内侧边向上凸出有第一凸边,并与外侧边共同形成存液区域,而为了实现在反向使用时,能对汤水有定向导液作用的发明目的,内侧边向下凸出有第二凸边,并与外侧边共同形成导液区域。
为了实现在支架圈支撑锅具的时候,还具有定向存储汤水的作用,所述支架圈的内边缘高度高于外边缘高度,所述外边缘具有向下凸出的挡缘,从而形成另一存液区域。
为了将支架圈形成的存液区域进行有效地导液,所述挡缘局部向上翻折成导流板。
为了在支架圈支撑锅具的时候,汤水能依次沿着支架圈外边缘、导流板以及罩体下表面流至盛液盘上,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凸边的外侧。该导流板位于第二凸边的外侧能阻挡汤水流至罩体的中央孔内;另一方面,导流板呈板状还能达到如下的效果:当正向使用时一方面能起到聚能效果,而相邻的导流板之间的间隙构成二次空气进入罩体中央孔中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
为了方便较浓稠的汤水可以有效依靠导流板沿着罩体下表面流至盛液盘,所述导流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罩体底部的下表面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锅支脚对应所述第一锅支脚的位置向下凸出,所述第一锅支脚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锅支脚内部也中空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贯通。由于第一凸边与罩体外侧边共同形成存液区域,当罩体在正向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将汤水从第一空腔存液至第二空腔中,而在罩体反向使用时,汤水又能从第二空腔流回第一空腔中,而最终有效地流至盛液盘上。
为了在罩体正向使用时,将存液区域的汤水有效地进行疏导,所述第一锅支脚之竖向臂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连的通孔。汤水通过通孔进入第一锅支脚的第一空腔内进行存储;第一锅支脚和第二锅支脚内部中空即为双层结构,还能达到强化第一锅支脚和第二锅支脚支撑强度的作用。
优选地,为了使得罩体在正向及反向使用时都能进行汤水的有效地疏导,所述第二锅支脚呈竖向一字形结构,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锅支脚的竖向臂处于同一直线。当罩体正向使用时,汤水通过通孔进入第一空腔后进入第二空腔中进行存储,当罩体反向使用时,汤水则可以从第二空腔重新回流至第一空腔中,再通过通孔流出,以有效地实现汤水在第一锅支脚和第二锅支脚之间的流入和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盘状罩体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有第一锅支脚和盘状罩体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第二锅支脚,使用时,当第一锅支脚朝上使用时支撑一种大小尺寸的锅型,罩体的上表面在聚热的同时还能存储溢液,当第二锅支脚朝上使用时能连同支架圈支撑另一种大小尺寸的锅型,另外,第一锅支脚的竖向臂凸出于盘状罩体上边缘所在的平面,以实现在反向使用时,第一锅支脚还能做为支撑脚支撑在灶面上,减少罩体与灶面的接触面积,减少罩体对灶面的传热,因此,只需调转环形罩体的方式即可实现正反通用,使用方便,同时,环形罩体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燃气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正向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反向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正向以及反向使用时搁置在灶面上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该罩体1呈具有中央孔10的环盘状,罩体1底部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侧视呈L型的第一锅支脚2,第一锅支脚2沿罩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一锅支脚2呈横置L型并沿罩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邻近罩体1的内侧边11设置,第一锅支脚2的横向臂23自该竖向臂22逐渐沿径向延伸至罩体1的外侧边12,第一锅支脚2的横向臂23自该竖向臂22沿径向延伸至罩体1的外侧边12,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最高点所在平面高于罩体1的外侧边12顶部所在的平面,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还向下同样凸出有四个沿罩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锅支脚3,以下阐述过程中均以罩体1上表面的第一锅支脚22支撑锅具为正向使用的状态,罩体1正向使用时,能够利用存液区域有效地进行汤水的存液,则罩体1下表面的第二锅支脚3支撑锅具为反向使用的状态;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最高点所在平面高于盘状罩体1外侧边12顶部所在的平面,以实现在反向使用时,第一锅支脚2还能做为支撑脚支撑在灶面6上,减少罩体1与灶面6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罩体1对灶面6的传热,本实施例中,支架圈4的直径小于第一锅支脚2最内端围成的圆周直径,第二锅支脚3的内侧边11沿通过连接块与支架圈4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锅支脚2最内端围成的圆周直径大于支架圈4的直径,第二锅支脚3连同支架圈4能支撑尺寸相较更小的锅型。当第二锅支脚3朝上使用、利用支架圈4支撑着锅具的同时,还具有定向存液、导液汤水的作用,支架圈4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导流溢液的导流板5,具体的设置方式为支架圈4的内边缘41高度高于外边缘42高度,外边缘42具有向下凸出的挡缘421,挡缘421局部向上翻折成导流板5,另外,罩体1的内侧边11高度低于外侧边12高度,内侧边11分别上下凸出有第一凸边111和第二凸边112,该内侧边11向上凸出有第一凸边111,并与外侧边共同形成存液区域这样可以实现罩体1在正向使用时能对汤水有存液作用,而内侧边11向下凸出有第二凸边112,该第二凸边112与外侧边12共同形成导液区域,这样罩体1在反向使用时能对汤水有定向导液作用。优选地,第二凸边112位于导流板5的外侧,这是为了在支架圈4支撑锅具的时候,第二凸边12能阻挡汤水流至罩体1的中央孔10内、并能依次沿着支架圈4外边缘42、导流板5以及罩体1下表面流至盛液盘7上,另一方面,导流板5呈板状还能达到如下的效果:当正向使用时一方面能起到聚能效果,而相邻的导流板5之间的间隙构成二次空气进入罩体中央孔10中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优选地,为了方便较浓稠的汤水可以有效依靠导流板5沿着罩体1下表面流至盛液盘7,导流板5的下边缘与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具有间隔。
本实施例进一步地为了加强第一锅支脚2的隔热作用,防止第一锅支脚2的热量向外散失,第一锅支脚2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空腔20,第二锅支脚3内部也中空形成有第二空腔30,第一空腔20与第二空腔30相贯通,其中第一锅支脚2和第二锅支脚3内部中空即为双层结构,还能达到强化第一锅支脚2和第二锅支脚3支撑强度的作用。同时在罩体1正向使用时,还能将存液区域的汤水有效地进行疏导,第一锅支脚2的周壁开设有与第一空腔20相通连的通孔21,通孔21对应设置在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上,当罩体1正向使用时,汤水通过通孔21进入第一锅支脚2的第一空腔20内进行存储,当罩体1反向使用时,汤水则可以从第二空腔30重新回流至第一空腔20中,再通过通孔21流出,最终有效地流至盛液盘7上。对应地,为了有效地实现汤水在第一锅支脚2和第二锅支脚3之间的流入和流出,第二锅支脚3呈竖向一字形结构,并与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处于同一直线,第二锅支脚3与罩体1下表面平滑地过渡连接。
使用时,当第一锅支脚2朝上使用时支撑尺寸较大的锅型,导流板5在此使用状态下起到聚热的同时还能构成二次空气的补充通道60,当第二锅支脚3朝上使用时能连同支架圈4支撑另一种尺寸较小的锅型,导流板5在此使用状态下能有效地将存储在支架圈4上的溢液导流至外,具有适用性强的特点。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灶用隔热罩,该罩体(1)呈具有中央孔(10)的环盘状,所述罩体(1)的内侧边(11)高度低于外侧边(12)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底部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侧视呈L型的第一锅支脚(2),所述第一锅支脚(2)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罩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邻近所述罩体(1)的内侧边(11)设置,所述第一锅支脚(2)的横向臂(23)自该竖向臂(22)逐渐沿径向延伸至所述罩体(1)的外侧边(12),所述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最高点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罩体的外侧边(12)顶部所在的平面,所述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还向下凸出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罩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二锅支脚(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第二锅支脚(3)内侧边沿均与一支架圈(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边(11)向上凸出有第一凸边(111)和/或向下凸出有第二凸边(112),所述第一凸边(111)与所述外侧边(12)共同形成存液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凸边(112)与所述外侧边(12)共同形成导液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圈(4)的内边缘(41)高度高于外边缘(42)高度,所述外边缘(42)具有向下凸出的挡缘(421),从而形成另一存液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缘(421)局部向上翻折成导流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位于所述第二凸边(11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的下边缘与所述罩体(1)底部的下表面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支脚(3)对应所述第一锅支脚(2)的位置向下凸出,所述第一锅支脚(2)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空腔(20),所述第二锅支脚(3)内部也中空形成有第二空腔(30),所述第一空腔(20)与第二空腔(30)相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支脚(2)之竖向臂(22)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20)相通连的通孔(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灶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支脚(3)呈竖向一字形结构,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锅支脚(2)的竖向臂(22)处于同一直线。
CN201810944944.2A 2018-08-19 2018-08-19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Pending CN110836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4944.2A CN110836395A (zh) 2018-08-19 2018-08-19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4944.2A CN110836395A (zh) 2018-08-19 2018-08-19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6395A true CN110836395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4944.2A Pending CN110836395A (zh) 2018-08-19 2018-08-19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63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344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344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N111578344B (zh) * 2020-05-19 2021-10-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4819B (zh) 一种燃气灶的聚能组件
CN110836395A (zh) 一体式灶用隔热罩
CN202109542U (zh) 一种直吹散热的嵌入式电磁炉
CN202581469U (zh) 可转换支撑爪的燃气灶支架
CN110360566B (zh) 灶具火盖
CN211502996U (zh) 一种应用于取暖器内的反射板
CN210425226U (zh) 一种取暖装置
CN216244514U (zh) 锅支架组件和具有该锅支架组件的燃烧器
CN210165440U (zh)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1822550U (zh) 一种灶具隔热罩
CN216244515U (zh) 锅支架组件和具有该锅支架组件的燃烧器
CN106705150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架
CN209528868U (zh) 一种大锅灶专用带翻边的翅片锅
CN220824150U (zh) 火锅
CN211502917U (zh) 一种灶具聚能圈及锅架结构
CN221076554U (zh) 锅支架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2691855U (zh) 燃气灶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220728306U (zh) 燃气灶锅架
CN214501351U (zh) 一种聚能圈及燃气灶
CN214841030U (zh) 一种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2029659U (zh) 一种集成灶用玻璃面板
CN212227137U (zh)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914738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913151U (zh) 一种用于燃气加热装置的自热侧锅
CN213901173U (zh) 锅架组件及燃气炉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