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4596A -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4596A
CN110834596A CN201911083285.9A CN201911083285A CN110834596A CN 110834596 A CN110834596 A CN 110834596A CN 201911083285 A CN201911083285 A CN 201911083285A CN 110834596 A CN110834596 A CN 110834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ion
carrier
providing
accessor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32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32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45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9275 priority patent/WO20210881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4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4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通过令载体中的载体附件自动地在提供位置与非提供位置之间移动,一方面解决了用户因行走或交互等场景后,需要休息、遮阳、避雨等临时性需求等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为或非人为损坏而导致的使用维护成本增高、寿命缩短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技术,具体而言,涉及无人车辆中座椅、遮伞等附件的自动提供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与游玩、购物的需求乃至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游玩人员在园区需要行走的道路里程比较长,容易感到疲劳,需要临时休息,但经常遇到当时找不到椅子或者椅子不干净无法使用的情况。
再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衍生出了无人售卖柜、无人售卖车等方式的无人售卖概念。用户在挑选、购买和使用产品时,也存在坐靠休息、遮阳/避雨等需求,而由于无人售卖其“无人看管”的特性,为避免人为或非人为损坏而导致的使用维护成本增高、寿命缩短等问题,座椅、遮伞等附件设备并不适宜长期处于可提供用户使用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载体附件设置于可移动或固定的载体上,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以及,基于第二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示为用户产生的请求提供指示,基于所述请求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载体产生的主动提供指示,基于所述主动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主动提供指示,所述主动提供指示产生的条件包括:用户与所述载体近程交互达到一预定时间T1;或者,用户在所述载体附近的预定区域内停留达到一预定时间T2。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可移动载体,其接收用户的远程调动指示而移动并停止至用户置附近;
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请求提供指示,并且为远程请求提供指示;所述可移动载体接收所述远程调动指示和所述远程请求提供指示,并当所述可移动载体移动并停止至所述用户位置附近后,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具有近程交互区域;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请求提供指示,并且为近程请求提供指示;用户在所述近程交互区域向所述载体发出所述近程请求提供指示。
进一步的,所述近程请求提供指示为输入指示、声音识别指示、人脸识别指示、虹膜识别指示和/或手势识别指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指示为用户产生的请求非提供指示,基于所述请求非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或者,
所述第二指示为所述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基于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指示为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产生的条件包括:用户脱离对所述载体附件的使用达到一预定时间T3;或者,用户离开所述载体附件附近的预定区域达到一预定时间T4;或者,用户占用所述载体附件的时间超过一预定时间T5。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附件为重量承载附件,并能够基于基础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基础调节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调节动作包括:姿态调节和/或承载增强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重量承载附件还能够基于进阶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进阶调节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进阶调节动作包括:加热动作、降温动作、通风动作和/或按摩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所述装置应用如上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装置具有所述载体以及所述载体附件;
所述载体包括指示接收处理模块和提供执行模块,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第二指示以产生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或者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还包括主动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主动提供指示并发送至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
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所述主动提供指示以产生所述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还包括主动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并发送至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
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以产生所述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还包括基础调节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基础调节指示;
并且,所述载体附件还包括姿态调节机构,所述姿态调节机构接收所述基础调节指示以调节所述载体附件高度、水平和/或俯仰姿态;
和/或,
所述载体附件还包括承载增强件和承载增强调节机构,所述承载增强调节机构接收所述基础调节指示以使所述承载增强件由非使用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从而增强对所述载体附件的承载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还包括进阶调节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进阶调节指示;并且,所述载体附件还包括进阶调节机构,所述进阶调节机构接收所述进阶调节指示以使所述载体附件实施所述进阶调节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辆,所述无人车辆具有车体、座椅和/或遮伞,以及如上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中,所述载体包括所述车体,所述载体附件包括所述座椅和/或所述遮伞。
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载体中载体附件自动地在提供位置与非提供位置之间移动,一方面解决了用户因行走或交互等场景后,需要休息、遮阳、避雨等临时性需求等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为或非人为损坏而导致的使用维护成本增高、寿命缩短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七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八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九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十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车体作为载体、座椅作为载体附件的示例侧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车体作为载体、座椅作为载体附件的示例俯视示意图。
图14(1)为本发明座椅作为载体附件时,位于正常位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4(2)为本发明座椅作为载体附件时,位于升高、降低后位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5(1)为本发明座椅作为载体附件时,承载增强件位于非使用位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5(2)为本发明座椅作为载体附件时,承载增强件位于使用位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上层;2-车体中层;3-车体底层;4-车轮;5- 载体附件;51-座椅;52-旋臂;53-转轴;54-座椅升高后位置;55-座椅降低后位置;6-承载增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便于对本申请进行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1所示,所述载体附件设置于可移动或固定的载体上。参见附图12,给出了以移动无人车俩(如无人售卖车)的车体作为示例的可移动载体,以及座椅作为示例的载体附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固定的载体(如无人售卖柜、固定休息室或休息亭)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对于遮伞(遮阳或挡雨)、遮盖、遮板或倚靠扶手等同样可作为本发明的载体附件。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包括:
首先,令载体与用户彼此靠近。其采用的方式可选自:(1)用户主动靠近载体;或者(2)用户通过招手或呼喊,载体接收并识别用户的手势信息或声音信息,从而来到用户位置附近;或者(3)用户通过APP发出调动指示,载体接收调动指示从而来到用户位置附近。
然后,当接收到用户产生的请求提供指示或者载体产生的主动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参见附图 13,给出了以座椅作为示例的载体附件,当接收到提供指示后,座椅由原本收纳于载体内部的非提供位置(由于座椅收纳在载体内部而无法提供给用户乘坐或放置物品使用,因而该位置被称为非提供位置)旋转移动(附图13中的旋转仅为示例,亦可采用伸缩的方式)到载体外部的提供位置(由于座椅移动在载体外部而可以提供给用户乘坐或放置物品使用,因而该位置被称为提供位置)。可以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遮伞(遮阳或挡雨)、遮盖、遮板或倚靠扶手等载体附件同样实现在非提供位置与提供位置之间的移动。
接着,当接收到用户产生的请求非提供指示或者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提供位置移动至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同样参见附图13,当接收到非提供指示后,座椅由原本位于载体外部的提供位置,旋转移动到收纳于载体内部的非提供位置。
优选的,用户使用载体附件的过程属于计时计费过程,当结束用户使用后,用户可支付(如通过APP)使用费用。
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载体中载体附件自动地在提供位置与非提供位置之间移动,一方面解决了用户因行走或交互等场景后,需要休息、遮阳、避雨等临时性需求等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为或非人为损坏而导致的使用维护成本增高、寿命缩短等问题。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2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接收到载体产生的主动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具体的,所述主动提供指示为用户与所述载体近程交互达到一预定时间T1。
用户与所述载体近程交互包括:用户接触、购买载体上货物,或者触碰载体上的交互显示屏、交互按钮等。参见附图12,以移动无人车俩车体为例,在车体上层设置有货物售卖区,当用户触碰、拿起、放下或者带走售卖区中货物的行为,或者用户的支付行为,或者用户通过触碰售卖区的交互显示屏以查看货物信息或者了解操作说明的行为等等,均可视为用户与载体近程交互。然而对于仅仅观察货物,或者仅在售卖区停留(例如用户与用户之间在交谈)等行为,则不视为用户与载体近程交互。
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预测用户交互一段时间感到疲劳的时候 (用户的主目的是交互而不是使用提供附件服务),主动地(用户并没有请求提供附件服务)为用户提供附件服务,从而提高用户交互过程(主目的) 的体验。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3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接收到载体产生的主动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具体的,所述主动提供指示为用户在所述载体附近的预定区域内停留达到一预定时间T2。
用户在所述载体附近的预定区域内停留既包含了用户因与载体近程交互,也包含了用户并非与载体近程交互所持续的时间。关于用户与载体近程交互以及非近程交互的说明,请参见上文实施方式二中有关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为预定区域内停留一段时间的用户,预感到其可能有些疲劳,从而主动地(用户并没有请求提供附件服务)为用户提供附件服务。一方面能够使本来处于交互中的用户更好的获得交互体验,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本来未交互中的用户转而尝试交互。
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4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包括:
(1)用户通过APP发出调动指示,载体接收调动指示。
(2)用户通过APP发出远程请求提供指示,载体接收到该远程请求提供指示。
(3)载体根据调动指示而移动并停止至于用户位置附近。紧接着在载体停下后,无需用户再次发出请求提供指示,载体附件即可自行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
(4)当接收到用户产生的请求非提供指示或者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提供位置移动至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3)并不限定于顺序执行关系。实际上用户可以在步骤(1)中选择发出调动指示的需求,进而获得是否需要载体附件提供服务的提示(如是否需要座椅乘坐、是否需要遮伞遮阳),用户根据提示在步骤(2)中选择是否发出远程请求提供指示的需求,待用户的上述两种需求确定后,再统一发送指示给载体。或者,在步骤(1)后立即执行步骤(3)中的载体移动,并在载体移动的过程中实施步骤(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远程”不仅包含了用户与载体距离较远的情况,也包含了虽然用户与载体距离较近,但由于两者之间障碍物的存在或载体的可操作区域朝向的问题,令用户无法接收载体附件提供的服务,因而载体需要继续移动的情况。
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用户需要附件服务(如行走的道路较长,感到疲劳),而又找不到附件(如座椅)或者虽然能看到附件但由于用户与附件之间存在障碍而无法直接使用或者身边虽然存在附件但附件无法使用需要另寻附件(如座椅表面不干净)时,附件能够移动到用户位置附近(即附件主动找用户),从而避免了用户对附件的寻找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满足用户需求。
实施方式五: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5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接收到用户产生的请求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并且,所述用户产生的请求提供指示为近程请求提供指示。优选地,所述近程请求提供指示为输入指示、声音识别指示、人脸识别指示、虹膜识别指示和/或手势识别指示。
具体的,载体具有近程交互区域,用户在该近程交互区域产生该近程请求提供指示。参见附图12,以移动无人车俩车体为例,在车体上层设置有货物售卖区,售卖区设置有交互显示屏,用户通过触碰交互显示屏以产生该近程请求提供指示。则该交互显示屏附近的能够满足用户对该显示屏触碰操作的区域可视为近程交互区域。
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直接与载体提供的交互模块在交互区域进行交互,而无需额外通过其他装置(如用户智能终端中的APP)。这能够有效节省用户安装APP的步骤、流量与时间,尤其对不能够熟练使用智能终端的用户更为方便。
实施方式六: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6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接收到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提供位置移动至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具体的,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为用户脱离对所述载体附件的使用达到一预定时间T3。通过监控用户脱离对载体附件的使用时间,能够有效提高附件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以及附件认为或非人为的损坏。
实施方式七: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接收到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提供位置移动至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具体的,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为用户离开所述载体附件附近的预定区域达到一预定时间T4。通过监控用户离开所述载体附件附近的预定区域的时间,相对于实施方式六,更能有效提高结束使用判断的准确性,减少误判并提高用户体验。例如,有时用户离开座椅一段时间并不意味着用户期望结束使用,用户可能仍在附近从事活动(如与售卖区交互、与人交谈等)尚有返回使用需求,因而仅以用户脱离对载体附件的使用时间作为结束使用判断,容易造成结束使用误操作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方式八: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如附图8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步骤。
区别在于:接收到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时,载体附件由提供位置移动至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具体的,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为用户占用所述载体附件的时间超过一预定时间T5。
基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载体附件的计时、计费(对于占用性产品而言,计费往往最终对应于计时)使用管理。例如对于计费使用的座椅,当费用对应的时间到达时会自动结束使用而移动到非提供位置。再如对于公益性座椅,往往对每个用户均具有一预定的使用计时时间,当到达计时时间后可自动结束使用而移动到非提供位置,从而避免公共资源被部分个人长时间占用。
实施方式九: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中,“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之前的步骤,以及“用户产生请求非提供指示或者载体产生主动非提供指示”之后的步骤,可以采用如上文实施方式一至八中任一所包含的步骤。本实施方式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步骤进一步优选限定,请参见附图9。
具体的,载体附件为重量承载附件(如座椅、倚靠扶手,其主要功能即用于承载人体或物品重量,属于重量承载附件;而遮伞、遮盖、遮板等,其主要功能并非承载重量,因而不属于重量承载附件),并能够基于基础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基础调节动作,以及基于进阶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进阶调节动作。所述基础调节动作包括:姿态调节(如高度、水平和/或俯仰姿态)和/或承载增强调节,所述进阶调节动作包括:加热动作、降温动作、通风动作和/或按摩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基于基础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基础调节动作,然后基于进阶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进阶调节动作。以座椅为例,参见附图 14(1)、14(2),给出了座椅的高度调节示意;参见附图15(1)、15(2),给出了座椅的承载增强调节示意(图中承载增强件从座椅底部向下伸出并支撑于下部的地面或车体下层底板,以增强对座椅的承载支撑)。对于座椅而言,用户的基本需求为乘坐需求,因而座椅的姿态调节(如座椅的上下高度,左右水平位置以及座椅表面的微倾斜俯仰等)和座椅的承载增强(满足体重较高的用户、满足用户放置更重物品或者满足用户乘坐更平稳等需求)属于基本需求,因而对应于基础调节指示和基础调节动作。相对而言,对于座椅所能提供的冬暖夏凉、通风透气、按摩保健等需求,属于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外进阶舒适性需求,因而对应于进阶调节指示和进阶调节动作。
本实施方式通过优先实施基础调节动作,能够更快的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从而避免进阶调节动作(如按摩)对用户调节基础调节动作造成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变换,亦可首先基于进阶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进阶调节动作,然后基础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基础调节动作。例如,首先进行加热动作,这样当用户坐到座椅上进行基础调节动作时(如调节高度)避免冬天过凉的座椅造成的不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方式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基本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九相同的步骤。区别在于: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步骤采用了不同的优选限定,请参见附图10。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基础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基础调节动作和基于进阶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进阶调节动作,两者可同步或并行进行。
本实施方式通过同步或并行实施基础调节动作和进阶调节动作,能够更快的帮助用户达到最佳体验状态。并且本实施方式更有利于模式预存储用户(即用户偏好的基础调节与进阶调节预先存储在载体中)快速获得预期使用体验。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参见附图11,所述装置能够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一至十中任一对应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
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具有所述载体以及所述载体附件。参见附图11,载体包括: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提供执行模块、主动指示生成模块、基础调节指示生成模块和进阶调节指示生成模块。载体附件包括:姿态调节机构、进阶调节机构、承载增强调节机构和承载增强件。
载体附件在提供位置与非提供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提供指示和非提供指示以产生驱动指示,并将驱动指示发送给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或者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其中,主动指示生成模块能够产生主动提供指示和主动非提供指示,并发送至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主动提供指示或主动非提供指示以产生所述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或者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基础调节指示生成模块能够产生所述基础调节指示,载体附件中的姿态调节机构接收所述基础调节指示以调节所述载体附件高度、水平和/或俯仰姿态。
承载增强件和承载增强调节机构相配合,承载增强调节机构接收所述基础调节指示以使所述承载增强件由非使用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从而增强对所述载体附件的承载支撑(如图15(2)中所示)。
进阶调节指示生成模块能够产生进阶调节指示,载体附件中的进阶调节机构接收所述进阶调节指示以使所述载体附件实施进阶调节动作,进阶调节动作包括:加热动作、降温动作、通风动作和/或按摩动作。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载体附件设置于可移动或固定的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提供位置,以供用户使用;以及,基于第二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以结束用户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为用户产生的请求提供指示,基于所述请求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载体产生的主动提供指示,基于所述主动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主动提供指示,所述主动提供指示产生的条件包括:用户与所述载体近程交互达到一预定时间T1;或者,用户在所述载体附近的预定区域内停留达到一预定时间T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可移动载体,其接收用户的远程调动指示而移动并停止至用户位置附近;
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请求提供指示,并且为远程请求提供指示;所述可移动载体接收所述远程调动指示和所述远程请求提供指示,并当所述可移动载体移动并停止至所述用户位置附近后,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具有近程交互区域;所述第一指示为所述请求提供指示,并且为近程请求提供指示;用户在所述近程交互区域向所述载体发出所述近程请求提供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程请求提供指示为输入指示、声音识别指示、人脸识别指示、虹膜识别指示和/或手势识别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为用户产生的请求非提供指示,基于所述请求非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或者,
所述第二指示为所述载体产生的主动非提供指示,基于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为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产生的条件包括:用户脱离对所述载体附件的使用达到一预定时间T3;或者,用户离开所述载体附件附近的预定区域达到一预定时间T4;或者,用户占用所述载体附件的时间超过一预定时间T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附件为重量承载附件,并能够基于基础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基础调节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调节动作包括:姿态调节和/或承载增强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承载附件还能够基于进阶调节指示实施自身的进阶调节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阶调节动作包括:加热动作、降温动作、通风动作和/或按摩动作。
13.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装置具有所述载体以及所述载体附件;
所述载体包括指示接收处理模块和提供执行模块,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第二指示以产生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或者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权利要求2、3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载体还包括主动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主动提供指示并发送至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
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所述主动提供指示以产生所述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非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提供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权利要求7、8-12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载体还包括主动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并发送至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
所述指示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所述主动非提供指示以产生所述驱动指示,并将所述驱动指示发送给所述提供执行模块,以令所述提供执行模块驱动所述载体附件由所述提供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提供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权利要求9-12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载体还包括基础调节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基础调节指示;并且,所述载体附件还包括姿态调节机构,所述姿态调节机构接收所述基础调节指示以调节所述载体附件高度、水平和/或俯仰姿态;和/或,
所述载体附件还包括承载增强件和承载增强调节机构,所述承载增强调节机构接收所述基础调节指示以使所述承载增强件由非使用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从而增强对所述载体附件的承载支撑。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所述载体还包括进阶调节指示生成模块,以产生所述进阶调节指示;
并且,所述载体附件还包括进阶调节机构,所述进阶调节机构接收所述进阶调节指示以使所述载体附件实施所述进阶调节动作。
18.一种无人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辆具有车体、座椅和/或遮伞,以及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所述的载体附件自动提供装置;其中,所述载体包括所述车体,所述载体附件包括所述座椅和/或所述遮伞。
CN201911083285.9A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Pending CN110834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285.9A CN110834596A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PCT/CN2019/119275 WO2021088121A1 (zh) 2019-11-07 2019-11-18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3285.9A CN110834596A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4596A true CN110834596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3285.9A Pending CN110834596A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4596A (zh)
WO (1) WO202108812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4335A1 (en) * 1993-07-30 1995-02-09 Binoptic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c. Binocular vending apparatus
CN2293862Y (zh) * 1996-11-05 1998-10-07 刘绘夫 电动式收费坐椅
CN205076578U (zh) * 2015-10-26 2016-03-09 天津鑫宝龙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召唤电梯的系统
CN108877797A (zh) * 2018-06-26 2018-11-23 上海早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交互式的智能语音系统
CN109191241A (zh) * 2018-04-25 2019-01-11 王大海 一种公共场所共享床椅商业模式
CN110135660A (zh) * 2019-05-29 2019-08-16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售卖车及巡游售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33924A1 (en) * 2015-08-22 2017-03-02 Umbracity Innovations Inc. Autom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nting and sharing equipment
CN107452153A (zh) * 2017-07-11 2017-12-08 贵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共享椅子
CN108468442A (zh) * 2018-03-01 2018-08-31 贵州大学 一种共享休息棚系统
CN108309685A (zh) * 2018-04-16 2018-07-24 安吉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按摩椅
CN108741839A (zh) * 2018-06-04 2018-11-06 湖北阳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街边共享折叠椅
CN108972582A (zh) * 2018-07-26 2018-12-11 智慧式控股有限公司 智慧式无人可移动自动烹饪机器人及共享系统和商业模式
CN109203943A (zh) * 2018-09-18 2019-01-15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共享的组合式旅游车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19002A (zh) * 2018-09-18 2019-02-12 苏州亮磊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域信息的共享式旅游车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36353A (zh) * 2019-06-04 2019-08-16 深圳市豪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无偿占用的共享休闲椅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4335A1 (en) * 1993-07-30 1995-02-09 Binoptic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c. Binocular vending apparatus
CN2293862Y (zh) * 1996-11-05 1998-10-07 刘绘夫 电动式收费坐椅
CN205076578U (zh) * 2015-10-26 2016-03-09 天津鑫宝龙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召唤电梯的系统
CN109191241A (zh) * 2018-04-25 2019-01-11 王大海 一种公共场所共享床椅商业模式
CN108877797A (zh) * 2018-06-26 2018-11-23 上海早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交互式的智能语音系统
CN110135660A (zh) * 2019-05-29 2019-08-16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售卖车及巡游售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8121A1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4444B2 (en) Mobile sanitizing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ispensing sanitizer solution
US20040173998A1 (en) Raising wheel chair
WO2022037445A1 (zh) 一种越障方法及装置、扫地机器人、存储介质
CN106308183B (zh) 一种可定位、自行走的会议室智能椅子
US20210163263A1 (en) Stair lif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stair lift
CN110834596A (zh) 一种载体附件自动提供方法、装置及无人车辆
CN108904159A (zh) 座椅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座椅机器人
CN102551993A (zh) 助行机器人
CN109106486A (zh) 侧上式座椅机器人及智能座椅机器人
CN205432899U (zh) 一种智能座椅
CN112336581A (zh) 一种自动加热的按摩椅及控制方法
CN108741885A (zh) 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沙发
CN107226155A (zh) 自行车个性化调整方法及系统、终端、自行车
CN105425797A (zh) App控制送餐机器人
CN204909267U (zh) 多功能环保助浴机
CN104984843B (zh) 花洒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646757B1 (en) A shampoo bed
CN114209169A (zh) 共享座椅
KR101994359B1 (ko) 다기능 전동 소파
CN209357118U (zh) 一种社区服务系统
CN105856253A (zh) 一种智能行走机器人
JP5622274B2 (ja) 配信情報選択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20937353U (zh) 一种多功能酒吧椅
CN110356309A (zh) 一种休息仓
CN109527854A (zh) 自动归位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