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7933A -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7933A
CN110827933A CN201810923752.3A CN201810923752A CN110827933A CN 110827933 A CN110827933 A CN 110827933A CN 201810923752 A CN201810923752 A CN 201810923752A CN 110827933 A CN110827933 A CN 110827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patient
mobile device
package
t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37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沛
刘乃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237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7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7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7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病患使用个人特征登入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拍摄药包影像;分析药包影像以取得药包上的独特标签;比对病患身份与独特标签;于病患身份与独特标签比对不符时于移动装置上显示警示信息;及,于病患身份与独特标签比对相符时,自动记录病患的服药时间以及药包中的药片的剩余数量。本发明借由比对病患身份与药包的独特标签可避免病患服错药,并且借由自动记录服药时间及药片的剩余数量可供药剂师或护士进行追踪,以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

Description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辅助病患服药的方法,尤其涉及以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验与一般的处方签中,常会有需要病患依不同指示来服药的情况,例如吞咽、咀嚼、含于口中、饭前服用、饭后服用等等。然而,若只由药剂师或护士提供一次性的教学,即仰赖病患自主的遵循教学来用药,并记录在日志上,对于病患来说相当困难。
于一般情况下,病患必须记住要服用的药品的外观,用药条件,并且要记录服药时间。于定期回诊时,病患必须缴回所有的药包,并由药剂师或护士统计剩余药量并计算病患的服药遵循率。这种方法不但费时,且容易产生人为疏失。再者,药剂师或护士只能借由病患缴回的药包来统计剩余药量,但无法实时追踪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服错药、忘记服药或服药过量等问题。最严重时,病患有可能搞丢部分药包导致服药不足,直至回诊时才被发现,导至临床实验必须延长甚至因数据偏差而失败。因此,上述方法实有改善的必要,以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
为了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市场上提出了多种智慧药盒。该些智慧药盒内含许多药槽,可排定一定期间内的药片,并将病患取药、服药的时间记录于计算机中。上述智慧药盒虽然方便,但病患需要另外学习智慧药盒的操作方式,如解锁、拿药、归位、上锁、与计算机联机等。因此,常有病患因为操作复杂而排斥使用智能药盒。因此,上述智慧药盒的便利性实有改善的必要。
上述智慧药盒中具有为数众多的药槽,并且内部还设置有机械锁、感应器、摄影机、记录器、无线模块、电池等元件。病患于外出上班或旅游时实难以随身携带如此笨重的智慧药盒,因而会导致病患无法持续记录服药状况。因此,上述智慧药盒的移动性实有改善的必要。
上述智慧药盒还有另一重大缺陷,即药剂师需要先将药片从原厂原装的药包中取出,再分配至智慧药盒的每个药槽中。然而,上述取药、分药的步骤实增加了药剂师的费用以及购买智慧药盒的费用,并且药剂师于分配药片时也具有分配错误的可能。再者,药剂师将药片由原装的药包中取出时,也可能会增加药片受污染的机率。
此外,在临床实验中常有药物是必需填充氮气,并且保存在密封状态以防止氧化的,此类药物无法被放置在无气密的药槽里。因此,现有的智慧药盒实难以于临床实验中普及化,而有改进的必要。
另一方面,市场上另有一种内嵌射频标签的吸塑药片包装。此类技术需由药厂在生产时直接将射频标签植入药片包装内,并将射频标签的外部感应电路印刷于药囊的封口上,使射频标签经由外部感应电路遭破坏时感知胶囊被打开。此药片包装必须在回诊时由药剂师或护士使用特殊的接收器发出无线电波来读取射频标签,进而确认药片包装是否有被打开而统计药量。惟,上述技术需要改变药厂现有的生产线,所费不赀,而额外的接收器也会造成药剂师与护士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临床实验的需求以及智慧药盒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服药遵循率、记录便利性与携带移动性,并可降低药品受污染的机率,以及降低医院和药厂的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是运用于安装了一辨识软件的一移动装置及设置有一独特标签的一药包,并且包括下列步骤:
a)该辨识软件于一服药时间到达时借由该移动装置发出一服药通知;
b)通过该移动装置取得一病患的一个人特征以登入该辨识软件并取得对应的一病患身份;
c)通过该移动装置拍摄该药包的一药包外观影像;
d)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辨识以取得该独特标签;
e)比对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是否相符;
f)于判断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不符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一警示信息;及
g)于判断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相符时自动记录该病患的一服药时间及该药包中的药片的一剩余数量。
其中,该辨识软件储存至少一处方签数据,该处方签数据至少记录该服药时间、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的对应关系、该药包的外观、每次用药的数量及用药条件;于该步骤a)中,该辨识软件是于执行后自动读取该处方签数据并取得该服药时间。
其中,该独特标签设置于该药包表面,并且该独特标签为数字、文字、字母、符号、图案、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或其结合,该个人特征为该病患的指纹或脸部影像。
其中,该辨识软件储存多个处方签数据,于该步骤a)中,该辨识软件是于执行后自动读取该多个处方签数据,并于该多个处方签数据中的任一服药时间到达时发出该服药通知。
其中,该步骤a)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a1)于该移动装置持续未取得该病患的该个人特征时判断该病患是否有连续未服药的现象;及a2)于判断该病患有连续未服药的现象时实时通知护士联系该病患以厘清断药原因。
其中,该步骤c)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骤:c01)显示该处方签数据;及c02)显示该药包外观影像的拍摄方式,以指示该病患拍摄该药包外观影像。
其中,更包括该步骤g)包括下列步骤:g1)于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相符时,读取该病患对应的该处方签数据中的该用药条件并通过该移动装置进行显示;g2)该步骤g1)后,显示该药包外观影像的拍摄方式,以指示该病患拍摄该药包外观影像;g3)通过该移动装置取得该药包外观影像;g4)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并记录该药包中的药片的该剩余数量;及g5)将该移动装置的当前时间记录为该服药时间。
其中,该步骤g4)包括下列步骤:g41)分析该药包外观影像以取得该剩余数量;g42)将该剩余数量与该处方签数据及一服药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该剩余数量是否正确;g43)于判断该剩余数量不正确时,判断该病患为服药过量或服药过少;g44)于判断该病患为服药过少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一正确服药量,并且再次执行该步骤g2);及g45)于判断该病患为服药过量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一处置方式,并对一远程监控站发出一用药过量警示信息。
其中,该步骤g4)更包括下列步骤:g46)于判断该剩余数量正确时,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正常连接因特网;g47)于该移动装置正常连接因特网时将该剩余药量记录于该远程监控站;及g48)将该剩余药量记录于该移动装置以更新该病患的该服药历史数据。
其中,该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c1)通过该移动装置拍摄一原始照片,其中该原始照片中包含该药包;c2)计算该原始照片的多个第一特性;c3)对该原始照片执行多次缩小处理以产生不同尺寸的多个缩小照片;c4)计算该多个缩小照片中尺寸最小的该缩小照片的多个第二特性;c5)判断该多个第一特性与该多个第二特性是否相近;c6)于该多个第一特性与该多个第二特性不相近时选择该多个缩小照片中尺寸次小的该缩小照片,并重新执行该步骤c4)至该步骤c5);c7)于该多个第一特性与该多个第二特性相近时,通过该多个第二特性于该缩小照片上对该药包进行定位;c8)于无法对该药包定位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重新拍摄该原始照片的警示;及c9)于成功对该药包定位后,依据该药包的相对坐标值于该原始照片上撷取该药包外观影像。
其中,该多个第一特性为该原始照片中颜色的亮度分布统计、像素的色度分布统计、直线边缘的长度分布统计及圆形边缘的直径分布统计的至少其中之一,该多个第二特性为该缩小照片中颜色的亮度分布统计、像素的色度分布统计、直线边缘的长度分布统计及圆形边缘的直径分布统计的至少其中之一。
其中,该步骤g41)包括下列步骤:g411)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该药包上的一药囊总数;g412)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该药包上的一满药囊数量;g413)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该药包上的一空药囊数量;g414)判断该药囊总数是否等于该满药囊数量与该空药囊数量的和;g415)于该药囊总数等于该满药囊数量与该空药囊数量的和时执行该步骤g42);及g416)于该药囊总数不等于该满药囊数量与该空药囊数量的和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重新撷取该药包外观影像的警示,并再次执行该步骤g3)。
本发明是借由移动装置来执行多种辨识方法,故无论药包的形状,大小,角度,颜色为何,皆可直接辨识其标签及药片数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更适用于市面上的各种吸塑药包,进而可确保药包的完整性并有效降低药厂与医院的成本。
本发明可使药剂师或护士实时追踪病患的服药状况,可实时发现病患服药过量或过少,或因丢失药包而没有服药。再者,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则吸塑药包上不需植入射频标签,也不需由药剂师二次分装至特殊形状、颜色或功能的药盒。如此一来,病患外出时可轻易使用移动装置来记录服药历史,有效提升了便利性与移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药包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移动装置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辨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辨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快速药包定位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快速药囊统计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药包外观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移动装置;
11:处理器;
12:影像撷取单元;
13:显示单元;
14:网络连接单元;
15:记忆单元;
2:药包;
21:药囊;
211:满药囊;
212:空药囊;
22:标签;
3:远程监控站;
4:辨识软件;
41:处方签数据;
42:服药历史数据;
43:药包外观影像;
5:药片;
S10~S36:辨识步骤;
S38~S62:辨识步骤;
S70~S90:处理步骤;
S4200~S4210:分析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就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主要是应用于临床实验以及一般处方签所使用的吸塑药包。具体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病患可以利用移动装置随时随地记录其服药时间,以及药包中的药片数量,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Compliance)、记录的便利性(Convenience)及携带的移动性(Mobility),并可降低药品受污染的风险(ContaminationRisk)以及人事成本(Cost)。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及药包外观示意图。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下面简称为辅助方法),所述辅助方法应用于移动装置1及吸塑药片包装(下面简称为药包2)。
所述药包2具有多个药囊21,并且药包2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标签22。于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标签22为数字与字母的组合。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标签22亦可为文字、符号、图案、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或其结合,不加以限定。另,所述标签22可经由压印、移印或激光雕刻印制于药包2上,或由铆钉或黏胶将其它印刷体固定于药包2上,不加以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标签22为唯一且不重复的独特标签,并且各个独特标签可分别绑定一个病患身份并记录于数据库中。若具有多个药包2,则各个药包2上分别具有内容相异的标签22。移动装置1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依据药包2上的标签22来辨识出各个药包2分别属于哪个病患。
更具体地,本发明中的药包2指的是药厂原装的药片包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直接适用于原装的药片包装上。因此,药剂师不需要将药片从原装的药包2中取出,再另外分装至特殊形状、颜色或功能的药盒(例如智能药盒)内,故可有效降低药包2内的药片受污染的风险。
所述移动装置1中安装有一个辨识软件(如图3所示的辨识软件4)。本发明中,病患可使用移动装置1撷取药包2的影像,再由辨识软件4进行影像分析以确认病患身份与药包2上的标签22是否相符,并且确认药包2中的药片数量,并传递给远程监控站3,以通知位于远程的医生或护士。借此,医生或护士可实时追踪病患的用药状况。
请同时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移动装置方块图。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装置1主要具有处理器11,以及电性连接处理器11的影像撷取单元12、显示单元13、网络连接单元14及记忆单元15。
所述辨识软件4记录于记忆单元15中。当病患要使用本发明的辅助方法时,可对移动装置1进行操作,以令处理器11执行辨识软件4。辨识软件4被启动后,即可引导移动装置1借由所述影像撷取单元12拍摄药包2的外观以产生药包外观影像43,由记忆单元15暂存所述药包外观影像43,由处理器11依据药包外观影像43对药包2进行辨识,由显示单元13显示通知与指示给病患。并且,移动装置1可通过网络连接单元14连接因特网,并借由因特网连接所述远程监控站3,借此实时提供病患的信息给位于远程的医师或护士。
承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需使用移动装置1以及安装在移动装置1内的辨识软件4即可实现,且移动装置1本身具有轻巧的重量与体积而能令病患用手或口袋随身携带,因此富具便利性及与移动性。
于本发明的辅助方法中,移动装置1可于数据库(例如记忆单元15)中记录病患的处方签数据41。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方签数据41至少包含服药时间、病患身份与药包2上的标签22的对应关系、药包2的外观、药片的外观、每次用药的数量及用药条件或用药方法等等,不加以限定。
所述辨识软件4可于处方签数据41记录的服药时间到达时通过移动装置1发出信息以通知病患服药。病患可通过个人特征(例如指纹或脸部影像等生物特征)登入移动装置1的辨识软件4,以取得对应的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各项信息。
于服药前,病患可由移动装置1上显示的处方签数据41得到引导,以将药包2置于任意平面上,令药包2的平坦面朝下,突起面朝上,并通过移动装置1的影像撷取单元12拍摄药包的外观,使得辨识软件4比对药包2上的标签22与病患身份是否匹配。若辨识软件4发现病患身份与此药包2不匹配,可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提醒病患正确的药包2的标签22、外观等信息。
病患服药完毕后,可通过移动装置1的影像撷取单元12再次拍摄药包2的外观,以令辨识软件4取得药包2中的药片的剩余数量,同时记录病患的服药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辨识软件4会同时借由药片的剩余数量来分析病患是否有服药不足或服药过量的现象。当发现病患服药不足时,可借由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正确的药量;当发现病患服药过量时,可借由因特网立即通知远程监控站3,借此由医师或护士立即进行必要处置。
参阅图4及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辨识流程图及第二辨识流程图。要使用本发明的辅助方法,首先需由病患操作移动装置1以执行所述辨识软件4(步骤S10),并且辨识软件4于启动后取得病患的处方签数据41(步骤S12)。并且,辨识软件4可同时取得病患的服药历史数据42,但不加以限定。
具体地,所述处方签数据41与服药历史数据42可由病患或医师直接输入辨识软件4中,或储存于移动装置1的记忆单元15。于另一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于病患注册后连接至云端数据库(图未标示),于数据库中下载病患的处方签数据41及服药历史数据42,并储存于移动装置1的记忆单元15中,不加以限定。
如前文所述,签方签数据41中记录有病患的一或多种药品的服药时间。在步骤S12后,辨识软件4可读取所述处方签数据41以取得病患的服药时间,并且持续判断服药时间是否到达(步骤S14)。并且,于服药时间到达时,辨识软件4可通过移动装置1发出服药通知,以提醒病患服药(步骤S16)。
于一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或记忆单元15中可同时储存多笔处方签数据41,其中各处方签数据41分别对应至不同的病患(即,对应至不同的病患身份)。于上述步骤中,辨识软件4是同时读取多个处方签数据41以取得多笔服药时间,并于任一笔服药时间到达时,即通过移动装置1发出服药通知。借此,本发明的辅助方法可借由单一移动装置1来同时辅助多名病患进行服药,相当便利。
病患收到步骤S16的服药通知并且要进行用药时,可通过个人特征(例如指纹或脸部影像等生物特征)来登入移动装置1的辨识软件4,并由辨识软件4判断移动装置1是否已取得病患的个人特征(步骤S18)。当辨识软件4取得了病患的个人特征时,表示病患要进行用药,故可借由病患的个人特征来登入辨识软件4,并且确认病患身份(步骤S20)。
值得一提的是,若于步骤S16后,辨识软件4于一定时间内没有通过移动装置1取得病患的个人特征,即表示病患没有要进行用药。此时,辨识软件4进一步判断此病患是否连续未服药(步骤S60),即,此病患是否连续多次没有按照辨识软件4的指示进行服药。当辨识软件4判断此病患有连续未服药(例如超过两次不吃药)的现象时,即立刻通知护士(步骤S62),以由护士联系病患并厘清原因。举例来说,护士可以电话或其它方式向病患确认是否有遗失药包的情形,并且可实时安排病患回诊,并重新发药以避免病人断药过久。
于在上述步骤S20中取得病患身份后,辨识软件4可将病患对应的处方签数据41显示于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上(步骤S22),以供病患参考。例如,辨识软件4可显示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服药时间,以令病患确认移动装置1于步骤S16中显示的服药通知的对象是谁。再例如,辨识软件4可显示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药包外观或药片外观,以令病患确认要服用的药品为何。并且,辨识软件4还可借由显示单元13进一步显示药包外观影像43的拍摄方式,以指示病患拍摄药包2的外观(步骤S24)。
具体地,上述步骤S22与步骤S24是用以提供正确信息给病患,并且引导病患提供辨识所需的影像,但于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与步骤S24并不必然被执行。
步骤S24后,病患即可依据指示(例如将药包2置于桌上,平坦面朝下且突起面朝上)来操作移动装置1,以拍摄药包2的外观并取得药包外观影像43(步骤S26)。于取得了药包外观影像43后,辨识软件4即可对药包外观影像43进行影像辨识,以分析并取得影像中的药包2的标签22的内容(步骤S28)。
步骤S28后,辨识软件4将病患身份、标签22与处方签数据41进行比对,以判断病患身份与药包2的标签22是否相符(步骤S30)。若辨识软件4经比对后判断病患身份与所述标签22不符,则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警示信息(步骤S32)。并且,辨识软件4返回步骤S22,以再次显示正确的处方签数据41(如药包2的外观、药包2的标签22等),以要求病患拿取正确的药包2并重新拍摄药包外观影像43。
若辨识软件4经比对后判断病患身份与所述标签22相符,病患即可依据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用药条件来服用此药包2中的药片,并且辨识软件4可自动记录病患的服药时间,并且还可记录病患服药完毕后,此药包2中的药片的剩余数量。
具体地,当辨识软件4判断病患身份与所取得的药包2的标签22相符时,可先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用药条件(如吞咽、咀嚼、含于口中等)(步骤S34)。借此,病患可遵循移动装置1所显示的用药条件来正确服药(步骤S36)。
当病患服药完毕后,辨识软件4再次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药包外观影像43的拍摄方式,以指示病患再次拍摄药包2的外观(步骤S38)。接着,病患可依据指示再次操作移动装置1,以通过影像撷取单元12撷取另一张药包外观影像43(步骤S40)。
具体地,在病患服药完毕后,药包2中的药片数量应该会减少(减少的数量应相等于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每次用药的数量),因此于正常情况下,移动装置1于步骤S40中取得的药包外观影像43中的药片数量,将会不同于步骤S26中取得的药包外观影像43中的药片数量。
步骤S40后,辨识软件4可对药包外观影像43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目前药包2中的药片的剩余数量(步骤S42),并且加以记录(具体地,可同时记录药片的剩余数量,并将移动装置1当前的时间记录为病患的服药时间)。本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将所述剩余数量与服药时间记录于移动装置1的记忆单元15、云端数据库或远程监控站3,不加以限定。
在取得药片的剩余数量后,辨识软件4主要将剩余数量与处方签数据41进行比对(例如比对处方签数据41中的药片数量以及每次服药的数量),以判断所述剩余数量是否正确(步骤S44),即,判断病患本次服药的数量是否正确。若辨识软件4判断所述剩余数量不正确,则再进一步判断病患为服药过量或服药过少(步骤S46)。
于另一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将上一次辨识所得的剩余数量记录为病患的服药历史数据42,并且于步骤S44中,将所述剩余数量同时与处方签数据41以及服药历史数据42进行比对,以判断病患本次服药的数量是否正确。
承上,若辨识软件4于步骤S46中判断病患为服药过少(例如前次剩余数量为十颗,本次剩余数量为九颗,但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每次用药数量为三颗),则辨识软件4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正确服药量(步骤S48),并且返回步骤S38,以等待病患正确服药,并且依指示再次拍摄药包外观影像43。如此一来,当病患用药量不足时,本发明可实时发出提醒,以确保病患正确用药。
若辨识结果于步骤S46中判断病患服药过量(例如前次剩余数量为十颗,本次剩余数量为五颗,但处方签数据41中记录的每次用药数量为三颗),则辨识软件4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服药过量的处置方式(例如服用大量的清水,或是如何通知相关医师或护士)(步骤S50)。并且,辨识软件1还可通过移动装置1实时对远程监控站3发出用药过量警示信息(步骤S52)。如此一来,当病患不小心用药过量时,本发明可借由移动装置1指示病患或病患家属进行处置,并由远程的医师或护士实时进行照护,借此提高病患用药的安全性。
若辨识软件4于步骤S44中判断所述剩余药量正确(即,病患本次的用药数量正确),则辨识软件4进一步判断移动装置1目前是否正常连接因特网(步骤S54)。
若移动装置1没有正常连接因特网(因特网不存在),则辨识软件4将所述剩余药量及服药时间直接记录于移动装置1中(步骤S56),以更新病患对应的处方签数据41,或做为病患的服药历史数据42。相反的,若移动装置1正常连接因特网,则辨识软件4通过移动装置1将所述剩余药量及服药时间传送至远程监控站3进行记录(步骤S58),以由远程的医师或护士来对病患进行追踪与照护。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同步,以令病患可以随时随地离线使用本发明的辅助方法,辨识软件4于步骤S58中可将剩余药量及服药时间同时储存于移动装置1及远程监控站3。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特征是由辨识软件4对药包外观影像43进行影像分析,以判断病患与药包2是否相符,进而避免病患服错药。然而,病患在拍摄药包外观影像43时可能将药包2放置于视觉杂乱的背景中,而造成所得的影像处理困难。另,现今数字照片的画素极为庞大,但移动装置1的处理器11尚无法达到桌上型计算机或伺服计算机的效能,因而会造成影像分析速度过慢,并且当网络连线不存在时,不能将影像上传至云端运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率的方法,用移动装置1定位一张数字照片中的药包位置。
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快速药包定位流程图。图6的各步骤主要是对图4的步骤S26以及图5的步骤S40做进一步的说明,解释本发明如何利用影像缩小处理来减少处理器11的处理时间,以快速从药包外观影像43中过滤掉不需要的部分并撷取辨识所需的局限药包外观,于本实施例中,上述图4的步骤S28及图5的步骤42即是对处理后的局限药包外观进行影像分析。
如图6所示,首先,移动装置1通过影像撷取单元12拍摄一张原始照片(即前述药包外观影像43)(步骤S70),所述原始照片中具有任意背景,并且包含了所述药包2。接着,所述辨识软件4计算所述原始照片的多个第一特性(步骤S72)。所述多个第一特性主要为容易计算的影像特性,并且可兼容于各种不同的影像尺寸。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特性可为但不限于原始照片中的颜色(如红、绿、蓝等)的亮度分布统计、各像素的色度分布统计、各直线边缘的长度分布统计、以及各圆形边缘的直径分布统计等,不加以限定。
步骤S72后,辨识软件4对原始照片进行多次缩小处理,以产生不同尺寸的多个缩小照片(步骤S74)。于一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逐步产生原始照片的30%、40%、50%等等尺寸的缩小照片。接着,辨识软件4选择多个缩小照片中尺寸最小的缩小照片(步骤S76),例如取得尺寸30%的缩小照片,并进一步计算缩小照片的多个第二特性(步骤S78)。
本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是以在步骤S72中所采用的方式执行步骤S78,而所得的多个第二特性与多个第一特性相同,为缩小照片中的颜色的亮度分布统计、各像素的色度分布统计、各直线边缘的长度分布统计及各圆形边缘的直径分布统计等。
步骤S78后,辨识软件4比对原始照片的多个第一特性是否与缩小照片的多个第二特性相近(步骤S80),借此判断目前选择的缩小照片是否过度缩小而让影像中的标签或药囊等细部特征消失。若多个第一特性与多个第二特性相近(例如90%的特性相同),则表示缩小照片中的上述细部特征是清楚的,而可被辨识软件4进一步辨识。
若多个第一特性与多个第二特性不相近,则辨识软件4重新选择多个缩小照片中尺寸次小的缩小照片(步骤S82),例如选择尺寸40%的缩小照片,并且返回步骤S78,以计算重新选择的缩小照片的多个第二特性,并且再次判断原始照片与缩小照片的特性是否相近。本发明中,辨识软件4可重复执行步骤S78至步骤S82,直到判断原始照片与缩小照片的特性相近为止(即,找到可被辨识的缩小照片)。
若多个第一特性与多个第二特性相近,则辨识软件4使用一或多种定位方法于缩小照片上对药包2进行定位(步骤S84),以取得缩小照片中的药包2的相对坐标。
辨识软件4接着判断是否成功对缩小照片中的药包2进行定位(步骤S86)。若缩小照片是清楚的,但辨识软件4无法对药包2进行定位,表示原始照片即已不适合用来辨识,因此辨识软件4可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重新拍摄原始照片的警示(步骤S88)。并且,辨识软件4返回步骤S70,以由病患操作移动装置1并重新拍摄原始照片。
若辨识软件4成功对缩小照片中的药包2进行定位(即,成功取得缩小照片中的药包2的相对坐标),则辨识软件4依据药包2的相对坐标于原始照片(即前述药包外观影像43)撷取辨识所需的局限药包外观(步骤S90)。
前述快速药包定位流程可将影像撷取单元12设置于录像模式,并将步骤S70至步骤S88设置为一软件循环(或称循环)不断的于影像中搜寻药包2,并将步骤S76至步骤S82设置为一嵌套循环(或称循环嵌套)不断的比对缩小照片的多个第二特性。此实施方法使快速药包定位流程转为实时扫描模式,病患只需将行动装置1对准药包2,则处理流程自动定位完成并执行步骤S90。具体地,于上述步骤S84中,辨识软件4主要可通过下列方式对药包2进行定位,但不加以限定。
于快速药包定位流程的第一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搜寻缩小照片中的铝箔表面(因铝箔常用于密封吸塑药片包)。此定位方法只搜寻单一种特征,因此计算量极低。
于快速药包定位流程的第二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搜寻缩小照片中的常见药囊几何特征,例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圆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或者,辨识软件4可搜寻其它借由机械学习所得到的特征,例如塑料的反光、塑料的皱褶、多个行列中的重复图案等,并经由群聚统计这些特征来取得药包2在缩小照片中的位置。
于快速药包定位流程的第三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将缩小照片整个投入类神经网络中,以直接输出药包2在缩小照片中的相对坐标。值得一提的是,若采用类神经网络来进行定位,则可借由调整类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数量来改变准确度与辨识速度,并且较多的隐藏层数量可得到较高的准确度。
上述机械学习与类神经网络为影像辨识领域的常用手段,于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技术特征是由辨识软件4对药包外观影像43(或步骤S90撷取的局限药包外观)进行影像分析,以判断药片的剩余数量是否正确。借此,可追踪病患的用药量,避免病患用药过量或不足,进而提升病患的用药遵循率。为达上述目的,辨识软件4在取得了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后,必须能快速且正确的辨识出药包2内的药片的剩余数量。
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快速药囊统计流程图。图7的各步骤主要是对图5的步骤S42做进一步的说明,解释本发明如何快速且正确地取得药包2内的药片的剩余数量。
当辨识软件4于图5的步骤S40中取得药包外观影像43后,即进一步对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进行多次影像分析处理(步骤S4200),以分别取得药包2上的药囊总数21(步骤S4202)、药包2上的满药囊数量211(步骤S4204)、以及药包2上的空药囊数量212(步骤S4206)。
请同时参阅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药包外观示意图。如图8所示,一个药包2上具有多个药囊21,并且药囊21的总数是固定的。若一个药囊21中的药片5尚未被取出(即,药片5尚未被病患服用),即属于本发明所指的满药囊211。若一个药囊21中的药片5已被取出(假设药片5已被病患服用),即属于本发明所指的空药囊212。
回到图7。于分别取得药囊总数、满药囊数量及空药囊数量后,辨识软件4判断药囊总数是否等于满药囊数量与空药囊数量的和(步骤S4208)。具体地,药包2的外观可能会因使用而有破损、脏污或变形等现象,进而导致影像辨识失败。因此,本发明令辨识软件4执行上述步骤S4208,以确保影像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若辨识软件4判断药囊总数确实等于满药囊数量与空药囊数量的和,表示影像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因此可进一步执行前述步骤S44,以判断药片的剩余数量是否符合处方签数据41。若辨识软件4判断药囊总数不等于满药囊数量与空药囊数量的和,表示影像分析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辨识软件4通过移动装置1的显示单元13显示重新撷取药包外观影像43的警示(步骤S4210),并且进一步执行前述步骤S38,以指示病患重新拍摄药包外观影像43。
具体地,于上述步骤S4200中,辨识软件4主要可通过下列方式对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进行影像分析,以分别取得药囊总数21、满药囊数量211及空药囊数量212。
于快速药囊统计流程的第一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是于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中搜寻常见药囊几何特征,例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圆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或者,辨识软件4可搜寻其它由机械学习所得到的特征,例如塑料的反光、塑料的皱褶等,并经由群聚统计这些特征,以得到药囊总数。
于快速药囊统计流程的第二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搜寻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中颜色均匀的区域。具体地,若所述药片为胶囊,则因为多数胶囊为单一颜色或两种颜色的组合,因此可将一个颜色均匀的区域视为一个满药囊。
于快速药囊统计流程的第三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搜寻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中与塑料贴合的铝箔的颜色与纹理,并且再反向选择没有铝箔的区域来定位各个满药囊。具体地,因为药囊里的药片会有规则的遮住铝箔(也就是说无法辨识出铝箔),因此可将一个没有铝箔的区域视为一个满药囊。
于快速药囊统计流程的第四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搜寻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中各个药囊的皱褶、破损、漏光等特征,并且将有上述特征的区域视为一个空药囊。
于快速药囊统计流程的第五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直接于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中搜寻其借由机械学习所得到的空药囊所应具备的特征,借此得到空药囊的数量。
于快速药囊统计流程的第六实施例中,辨识软件4可直接将整张药包外观影像43或局限药包外观投入类神经网络中,以直接输出药囊总数、满药囊的数量以及空药囊的数量。
本发明的辅助方法通过移动装置来于服药时间提醒病患服药,并可借由影像辨识避免病患服错药,还可追踪病患的用药量,故可大幅提升病患的服药遵循率、移动性及便利性。并且,本发明可直接应用于原厂原装的吸塑药品包装上,因此还可有效降低人事成本以及药品被污染的风险。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于安装一辨识软件的一移动装置及设置有一独特标签的一药包,包括:
a)该辨识软件于一服药时间到达时借由该移动装置发出一服药通知;
b)通过该移动装置取得一病患的一个人特征以登入该辨识软件并取得对应的一病患身份;
c)通过该移动装置拍摄该药包的一药包外观影像;
d)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辨识以取得该独特标签;
e)比对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是否相符;
f)于判断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不符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一警示信息;及
g)于判断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相符时自动记录该病患的一服药时间及该药包中的药片的一剩余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辨识软件储存至少一处方签数据,该处方签数据至少记录该服药时间、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的对应关系、该药包的外观、每次用药的数量及用药条件;于该步骤
a)中,该辨识软件是于执行后自动读取该处方签数据并取得该服药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独特标签设置于该药包表面,并且该独特标签为数字、文字、字母、符号、图案、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或其结合,该个人特征为该病患的指纹或脸部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辨识软件储存多个处方签数据,于该步骤a)中,该辨识软件是于执行后自动读取该多个处方签数据,并于该多个处方签数据中的任一服药时间到达时发出该服药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a)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
a1)于该移动装置持续未取得该病患的该个人特征时判断该病患是否有连续未服药的现象;及
a2)于判断该病患有连续未服药的现象时实时通知护士联系该病患以厘清断药原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骤:
c01)显示该处方签数据;及
c02)显示该药包外观影像的拍摄方式,以指示该病患拍摄该药包外观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该步骤g)包括下列步骤:
g1)于该病患身份与该独特标签相符时,读取该病患对应的该处方签数据中的该用药条件并通过该移动装置进行显示;
g2)该步骤g1)后,显示该药包外观影像的拍摄方式,以指示该病患服药后拍摄该药包外观影像;
g3)通过该移动装置取得该药包外观影像;
g4)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并记录该药包中的药片的该剩余数量;及
g5)将该移动装置的当前时间记录为该服药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g4)包括下列步骤:
g41)分析该药包外观影像以取得该剩余数量;
g42)将该剩余数量与该处方签数据及一服药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该剩余数量是否正确;
g43)于判断该剩余数量不正确时,判断该病患为服药过量或服药过少;
g44)于判断该病患为服药过少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一正确服药量,并且再次执行该步骤g2);及
g45)于判断该病患为服药过量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一处置方式,并对一远程监控站发出一用药过量警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g4)更包括下列步骤:
g46)于判断该剩余数量正确时,判断该移动装置是否正常连接因特网;
g47)于该移动装置正常连接因特网时将该剩余药量记录于该远程监控站;及
g48)将该剩余药量记录于该移动装置以更新该病患的该服药历史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
c1)通过该移动装置拍摄一原始照片,其中该原始照片中包含该药包;
c2)计算该原始照片的多个第一特性;
c3)对该原始照片执行多次缩小处理以产生不同尺寸的多个缩小照片;
c4)计算该多个缩小照片中尺寸最小的该缩小照片的多个第二特性;
c5)判断该多个第一特性与该多个第二特性是否相近;
c6)于该多个第一特性与该多个第二特性不相近时选择该多个缩小照片中尺寸次小的该缩小照片,并重新执行该步骤c4)至该步骤c5);
c7)于该多个第一特性与该多个第二特性相近时,于该缩小照片上对该药包进行定位并得到药包的相对坐标;
c8)于无法对该药包定位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重新拍摄该原始照片的警示;及
c9)于成功对该药包定位后,依据该药包的相对坐标值于该原始照片上撷取一局限药包外观以做为该药包外观影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特性为该原始照片中颜色的亮度分布统计、像素的色度分布统计、直线边缘的长度分布统计及圆形边缘的直径分布统计的至少其中之一,该多个第二特性为该缩小照片中颜色的亮度分布统计、像素的色度分布统计、直线边缘的长度分布统计及圆形边缘的直径分布统计的至少其中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g41)包括下列步骤:
g411)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该药包上的一药囊总数;
g412)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该药包上的一满药囊数量;
g413)对该药包外观影像进行影像分析以取得该药包上的一空药囊数量;
g414)判断该药囊总数是否等于该满药囊数量与该空药囊数量的和;
g415)于该药囊总数等于该满药囊数量与该空药囊数量的和时执行该步骤g42);及
g416)于该药囊总数不等于该满药囊数量与该空药囊数量的和时通过该移动装置显示重新撷取该药包外观影像的警示,并再次执行该步骤g3)。
CN201810923752.3A 2018-08-14 2018-08-14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Pending CN110827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3752.3A CN110827933A (zh) 2018-08-14 2018-08-14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3752.3A CN110827933A (zh) 2018-08-14 2018-08-14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7933A true CN110827933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7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3752.3A Pending CN110827933A (zh) 2018-08-14 2018-08-14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7933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0820A (ja) * 1993-12-28 1995-08-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画像認識処理方法
JP2003281276A (ja) * 2002-03-20 2003-10-03 Fujitsu Ltd 服用管理方法
JP2007018484A (ja) * 2004-09-29 2007-01-25 Sysmex Corp 販売支援システム、販売者用装置、顧客用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助言者支援システム
WO2009000383A2 (de) * 2007-06-22 2008-12-31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Ltd. System zur kontrolle einer medikamenteneinnahme
CN201477595U (zh) * 2009-04-03 2010-05-19 周瑞铭 可提供影音医药信息的装置及使用此装置的药袋
KR20140127133A (ko) * 2013-09-06 2014-11-03 신지원 알약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약 인지 시스템
CN204219259U (zh) * 2014-10-17 2015-03-25 乔秀荣 口服药自动配药机
JP2015080512A (ja) * 2013-10-21 2015-04-27 株式会社富士通マーケティング 薬剤チェック支援装置
CN10464412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动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监控系统、方法及穿戴式装置
CN104721055A (zh) * 2015-02-27 2015-06-24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 app控制的智能药盒
TW201638875A (zh) * 2015-04-29 2016-11-0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用藥記錄與避免重複用藥之方法
CN106290383A (zh) * 2015-06-26 2017-01-04 Jvm有限公司 药包检查装置以及药包检查方法
JP2017045372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東日本メディコム株式会社 薬剤服用管理システム、薬剤服用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13942A (zh) * 2016-01-06 2018-01-19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检查辅助系统、片剂分包装置、分包控制程序
TWM564220U (zh) * 2018-04-13 2018-07-21 新鉅峰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型用藥資訊服務系統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0820A (ja) * 1993-12-28 1995-08-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画像認識処理方法
JP2003281276A (ja) * 2002-03-20 2003-10-03 Fujitsu Ltd 服用管理方法
JP2007018484A (ja) * 2004-09-29 2007-01-25 Sysmex Corp 販売支援システム、販売者用装置、顧客用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助言者支援システム
WO2009000383A2 (de) * 2007-06-22 2008-12-31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Ltd. System zur kontrolle einer medikamenteneinnahme
CN201477595U (zh) * 2009-04-03 2010-05-19 周瑞铭 可提供影音医药信息的装置及使用此装置的药袋
KR20140127133A (ko) * 2013-09-06 2014-11-03 신지원 알약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약 인지 시스템
JP2015080512A (ja) * 2013-10-21 2015-04-27 株式会社富士通マーケティング 薬剤チェック支援装置
CN10464412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动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监控系统、方法及穿戴式装置
TW201520959A (zh) * 2013-11-21 2015-06-01 動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監控系統、方法及醫療監控系統
CN204219259U (zh) * 2014-10-17 2015-03-25 乔秀荣 口服药自动配药机
CN104721055A (zh) * 2015-02-27 2015-06-24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 app控制的智能药盒
TW201638875A (zh) * 2015-04-29 2016-11-0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用藥記錄與避免重複用藥之方法
CN106290383A (zh) * 2015-06-26 2017-01-04 Jvm有限公司 药包检查装置以及药包检查方法
JP2017045372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東日本メディコム株式会社 薬剤服用管理システム、薬剤服用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13942A (zh) * 2016-01-06 2018-01-19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检查辅助系统、片剂分包装置、分包控制程序
TWM564220U (zh) * 2018-04-13 2018-07-21 新鉅峰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型用藥資訊服務系統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甜甜;彭珍珍;朱运贵;杨丽君;邓小云;唐妙荣;欧阳敏;向大雄;: "信息化技术在住院药房中的应用", no. 01 *
徐辉;林小小;方淳;颜志婷;肖冬梅;郭朝阳;: "图像识别系统联合二维码技术在全自动单剂量摆药机中的应用", no. 11 *
陈冬荔;肖瑶;邹德辉;白玉琢;晏;卢宗孝;张佳怡;许;陈玉佩;张莉;霍则军;陈洁;李欣怡;鲁曼;: "针刺委中穴对轻中度腰痛局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no. 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2549B (zh) 整合药物管理的系统、方法及模组
US11759401B2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medication regimen with portable apparatus
US20200135331A1 (en) Medication monitoring and identification
US9345636B2 (en) System and processes for automating and verifying medication order fulfillment compliance and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compliance
JP4256434B2 (ja) 分包薬剤の検薬方法と検薬装置
US10402960B2 (en) Drug verification device, drug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drug verification method
US201502693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n identification of drugs for enhanced safety
EP2902005A1 (en) Drug inspection assistance device and method
US9501625B2 (en) Assista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king medicine
JP6698263B2 (ja) 薬剤チェック支援装置
WO2017057090A1 (ja) 薬剤検査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313464B2 (en) Checking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TWI692356B (zh) 藉由行動裝置實現的藥片服用輔助方法
EP3591655B1 (en) Medication assist device, medication assist system, medication assist method, and program
TWM495849U (zh) 具有用藥提醒及確認的電子藥盒
CN209625346U (zh) 一种中药房智能抓药核对系统
CN110827933A (zh) 借由移动装置实现的药片服用辅助方法
WO2014037850A2 (en) Medication regimes
CN109074856A (zh) 单剂量包装药剂监查装置、单剂量包装药剂监查系统、单剂量包装药剂信息输出方法及单剂量包装药剂信息输出程序
KR102214873B1 (ko) 포터블한 자동 조제 검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수방법
US20110206238A1 (en) Pharmaceutical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JP2003245328A (ja) 薬剤の投与・投薬管理システム
CN202795378U (zh) 药品复核装置
TWI702614B (zh) 藉由行動裝置記錄真實服藥資料和詳盡遵循率的方法
KR102598969B1 (ko) 알약 검색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