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7700A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7700A
CN110827700A CN201910998004.6A CN201910998004A CN110827700A CN 110827700 A CN110827700 A CN 110827700A CN 201910998004 A CN201910998004 A CN 201910998004A CN 110827700 A CN110827700 A CN 110827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display panel
oled displa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80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佳佳
李先杰
黄金昌
顾宇
杨林
白亚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80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77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7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7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1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 G02F1/152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02F1/1524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设置的衬底、驱动电路层、电致变色材料层、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其中,衬底、驱动电路层、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在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电子元件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不向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通过设置电致变色材料层,在电子元件工作时呈现透明态,使外界光线透过,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呈现反射态,将外界光线反射出,提高了整个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发展,摄像头等电子元件放置在显示屏下的技术是发展趋势。目前在OLED显示面板中,对于屏下摄像头(CUP)的设计方案,是将摄像头上方的各膜层设置为半透明的,在摄像头打开时候,控制摄像头上方的像素不发光,而在摄像头关闭的时候,控制摄像头上方的像素发光从而正常显示,然而,在摄像头关闭时,摄像头上方的半透明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显示效果有较大的差异,造成显示效果不佳。
因此,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存在摄像头上方区域与其他区域显示效果不同的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摄像头上方区域与其他区域显示效果不同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电致变色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
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所述电子元件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不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对应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设置。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在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中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氧化钨。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电极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电致变色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
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所述电子元件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不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电致变色材料层、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电致变色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所述电子元件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不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通过设置电致变色材料层,在电子元件工作时不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呈现透明态,使外界光线透过,电子元件可以正常使用,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呈现反射态,将外界光线反射出,使得OLED显示面板在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和显示区内的显示效果差异减小,提高了整个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近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摄像头上方区域与其他区域显示效果不同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200,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电致变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
驱动电路层20形成在衬底10一侧;电致变色材料层3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远离衬底10的一侧;第一电极40形成在电致变色材料层30远离驱动电路层20的一侧;发光功能层50形成在第一电极40远离电致变色材料层30的一侧;第二电极60形成在发光功能层50远离第一电极40的一侧。
其中,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在电子元件设置区200内均为半透明状,在电子元件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不向电致变色材料层30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30透过外界光线300,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电致变色材料层30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30反射外界光线300。
当OLED显示面板为刚性面板时,衬底100为刚性衬底,如玻璃、透明树脂等;当OLED显示面板为柔性面板时,衬底100为柔性衬底,如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多芳基化合物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先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在一玻璃基板上,后续完成显示面板的制备后,再将玻璃基板剥离,剥离的方法可采用激光剥离。
驱动电路层20形成在衬底10一侧,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驱动电路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绝缘层(图均未示出)、源漏极层和平坦化层。
缓冲层形成在衬底10的一侧,缓冲层的材料可为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材料。
有源层形成在缓冲层上,有源层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镓锌氧化物(IGZO),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铝锌氧化物(AZO)、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硼掺杂氧化锌(BZO)、镁掺杂氧化锌(MZO)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有源层还可以是多晶硅材料或其它材料。
栅极绝缘层形成在有源层上,栅极绝缘层的材料可为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材料。
栅极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栅极层的材料可为钼、铝、铜,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铬、钨、钛、钽以及包含它们的合金等材料,在此不对其材料做特殊限定。栅极层经过蚀刻工艺图案化形成栅极。
层间介质层形成在栅极层上,层间介质层材料可为氧化硅或氮化硅等无机材料。
源漏极层形成在层间介质层上,源漏极层的材料可为钼、铝、铜,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铬、钨、钛、钽以及包含它们的合金等材料,经蚀刻工艺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源极和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有源层连接。
平坦化层形成在源漏极层上,平坦化层的材料可以是光刻胶,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在源漏极层上。
对上述驱动电路层中各膜层结构的说明以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当然,驱动电路层的结构不以此为限,还可以包括顶栅型薄膜晶体管。
电致变色材料层3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远离衬底10的一侧。
第一电极40形成在电致变色材料层30远离驱动电路层20的一侧,通过贯穿平坦化层的第二过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本发明的OLED显示面板为顶发射结构,第一电极40为阳极。第一电极4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如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ZnO(氧化锌)、IGO(氧化铟镓)、In2O3(氧化铟)、AZO(铝参杂氧化锌)以及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均选择高功函数材质。
发光功能层50设置在第一电极40远离电致变色材料层30的一侧,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第一电极40形成有多个开口区,像素定义层形成在第一电极40上,且位于开口区内,像素定义层定义出多个像素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形成在像素区内。
第二电极60形成在发光功能层50远离第一电极40的一侧。第二电极60的材料为金属合金,如镁铝合金、镁银合金、以及钙铝合金等,采用蒸镀或溅射等方式形成。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为顶发射结构,第二电极60为阴极。
在第二电极60上还设置有封装层(图未示出),封装可以采用薄膜封装方式进行。
电子元件放置在衬底10下方,且位于电子元件设置区200内,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为摄像头。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在电子元件设置区200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显示区100内为不透明状。在摄像头工作时,摄像头上方区域的像素不发光,即不显示画面,摄像头通过半透明的各膜层采集外界光线,进行拍照,显示区100内的像素正常发光显示画面。在摄像头不工作时,摄像头上方区域的像素正常发光,显示区100内的其他像素也正常发光,整个OLED显示面板均显示画面。
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中,对于屏下摄像头(CUP)的设计方案,是将摄像头上方的各膜层设置为半透明的,在摄像头打开时候,控制摄像头上方的像素不发光,而在摄像头关闭的时候,控制摄像头上方的像素发光从而正常显示,然而,在摄像头关闭时,摄像头上方的半透明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显示效果有较大的差异,造成显示效果不佳。
本发明通过设置电致变色材料层30,在电子元件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不向电致变色材料层30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30为透明态,可以透过外界光线300,电子元件可以正常采光,进行拍照,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电致变色材料层30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30呈反射态,反射外界光线300,使得电子元件设置区200也呈不透明状,因此电子元件设置区200的显示效果与显示区100的显示效果差异较小,提高了整个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30对应电子元件设置区200设置,在电子元件设置区200内通过切换透明态和反射态,实现摄像头正常拍照和显示屏正常显示画面,同时对显示区100内的显示效果不造成影响。在与电致变色材料层30同层的显示区100内,可以设置透明材料进行填平,如光学胶等。
如图1所示,在远离驱动电路层20的方向上,电致变色材料层3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31、电解质层32和电致发光层33,电致发光层33中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离子存储层31的作用为提供或存储变色所需的离子,电解质层32的作用为传输离子,同时绝缘电子。
电致变色器件通常包含五层结构,即上下两层导电层和中间的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发光层这三层,电致变色的原理为:当上下两层导电层之间未施加电压时,初始状态的电致发光层为无色或浅色,呈现出透明或近似透明的状态;当上下两层导电层之间施加电压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存储层中的离子经过电解质层进入到电致发光层中,同时电子由导电层中进入到电致变色层中,经过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之后引起电致变色层着色,呈现出反射态,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当取消外加电场后,恢复至透明态。
电致发光层33中包含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是有机物,如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三联吡啶衍生物等,也可以是无机物,如金属氧化物等。
当电致发光层33中电致变色材料为无机物时,可以是氧化性电致变色材料,也可以是还原性电致变色材料。氧化性电致变色材料是指具有中性状态的初始状态,并且通过氧化可逆地改变颜色的材料,通常为Co、Rh、Ir、Ni、Cr、Mn和Fe的氧化物,如LiNiO、IrO、NiO、VO、LixCoO、RhO或CrO等。还原性电致变色材料是指具有中性状态的初始状态,并且通过还原可逆地改变颜色的材料,通常为Ti、V、Nb、Ta、Mo和W的氧化物,例如WO3、MoO、NbO、TaO或TiO等,但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材料不限于以上氧化物。
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发光层33中包含的电致变色材料为氧化钨(WO3),离子存储层31中存储的离子为锂离子(Li+),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锂离子经过电解质层注入到氧化钨的晶格间隙中,形成钨青铜(LiWO3-x),导致高价的W6+被还原成低价的W5+,电子从W6+到W5+的带间跃迁吸收光子而引起变色。
电解质层32用于提供使电致变色材料变色或脱色的氢离子或锂离子的移动环境的材料,电解质层32中使用的电解质可以是液体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或无机固体电解质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解质层32包含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可以是H、Li、Na、K、Rb或Cs的化合物,如LiClO、LiBF、LiAsF或LiPF等锂盐。电解质中包含的离子可以在根据施加的电压的极性被嵌入或移出离子存储层31时,对电致变色材料层30的透光率变化发挥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解质层32还可以包含碳酸酯化合物。由于基于碳酸酯的化合物具有高介电常数,所以可以增加由锂盐提供的离子导电率。作为基于碳酸酯的化合物,可以使用PC(碳酸亚丙酯)、EC(碳酸亚乙酯)、DMC(碳酸二甲酯)、DEC(碳酸二乙酯)和EMC(碳酸乙基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解质层32中使用无机固体电解质,电解质可以包含LiPON或TaO。
在电子元件工作时,对电致变色材料层30不做处理,电致变色材料层30保持透明状态,电子元件可以正常拍照。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电子元件设置区200和显示区100内的像素均需要发光来显示画面,此时,需要对离子存储层31、电解质层32和电致发光层33这三层上下的两侧导电层进行通电,使得离子存储层31、电解质层32和电致发光层33中产生电场,离子和电子可以移动并发生反应,进而改变电致发光材料的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致变色材料层30还包括第一导电层70,第一导电层7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和离子存储层31之间,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第一导电层70和第一电极40通电,驱动电致变色材料层30反射外界光线300。
第一导电层70的材料可以是ITO(铟锡氧化物)、FTO(氟掺杂的锡氧化物)、AZO(铝掺杂的锌氧化物)、GZO(镓掺杂的锌氧化物)、ATO(锑掺杂的锡氧化物)、IZO(铟掺杂的锌氧化物)、NTO(铌掺杂的钛氧化物)等。第一导电层70为透明膜层。可以通过溅射或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喷墨印刷等)的方法形成。
由于第一电极40的材料为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ZnO(氧化锌)、IGO(氧化铟镓)、In2O3(氧化铟)等,与第一导电层70的材质可以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将第一电极40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层30的一个导电层,通过在第一电极40和第一导电层70之间通电,施加电压,在电致发光材料层30中形成电场,使得离子和电子可以移动并发生反应,进而改变电致发光材料的颜色,反射外界光线300。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200,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电致变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
与图1中结构不同之处在于,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90,第一辅助电极90形成在驱动电路20和电致变色材料层30之间,第一辅助电极90起到辅助沉积的作用,使得后续各膜层的沉积效果更好。第一辅助电极90的材料与第一电极40的材料相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200,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电致变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
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3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31、电解质层32和电致发光层33,还包括第一导电层70和第二导电层80,第一导电层7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和离子存储层31之间,第二导电层80形成在电致发光层33和第一电极40之间,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第一导电层70和第二导电层80通电,驱动电致变色材料层30反射外界光线300。
第一导电层70和第二导电层80的材料相同,可以是ITO(铟锡氧化物)、FTO(氟掺杂的锡氧化物)、AZO(铝掺杂的锌氧化物)、GZO(镓掺杂的锌氧化物)、ATO(锑掺杂的锡氧化物)、IZO(铟掺杂的锌氧化物)、NTO(铌掺杂的钛氧化物)等。第一导电层70和第二导电层80均为透明膜层,可以通过溅射或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喷墨印刷等)的方法形成。
通过在第一导电层70和第二导电层80之间通电,施加电压,在电致发光材料层30中形成电场,使得离子和电子可以移动并发生反应,进而改变电致发光材料的颜色,反射外界光线300。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200,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电致变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
与图3中结构不同之处在于,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90,第一辅助电极90形成在驱动电路20和电致变色材料层30之间,第一辅助电极90起到辅助沉积的作用,使得后续各膜层的沉积效果更好。第一辅助电极90的材料与第一电极40的材料相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200,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电致变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
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3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31、电解质层32和电致发光层33,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90,第一辅助电极90形成在驱动电路20和电致变色材料层30之间,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第一辅助电极90和第一电极40通电,驱动电致变色材料层30反射外界光线300。
第一辅助电极90的材料与第一电极40的材质可以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将第一辅助电极90和第一电极40分别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层30的上下两个导电层,通过在第一辅助电极90和第一电极40之间通电,施加电压,在电致发光材料层30中形成电场,使得离子和电子可以移动并发生反应,进而改变电致发光材料的颜色,反射外界光线300。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200,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20、电致变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40、发光功能层50和第二电极60。
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层30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31、电解质层32和电致发光层33,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90,电致变色材料层30还包括第二导电层80,第一辅助电极90形成在驱动电路20和电致变色材料层30之间,第二导电层80形成在电致发光层33和第一电极40之间,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第一辅助电极90和第二导电层80通电,驱动电致变色材料层30反射外界光线300。
第一辅助电极90形成在驱动电路20和电致变色材料层30之间,第一辅助电极90起到辅助沉积的作用,使得后续各膜层的沉积效果更好。第一辅助电极90的材料与第一电极40的材料相同。
第二导电层80的材料可以是ITO(铟锡氧化物)、FTO(氟掺杂的锡氧化物)、AZO(铝掺杂的锌氧化物)、GZO(镓掺杂的锌氧化物)、ATO(锑掺杂的锡氧化物)、IZO(铟掺杂的锌氧化物)、NTO(铌掺杂的钛氧化物)等。第二导电层80为透明膜层。可以通过溅射或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喷墨印刷等)的方法形成。
第一辅助电极90的材料与第二导电层80的材质可以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将第一辅助电极90和第二导电层80分别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层30的上下两个导电层,通过在第一辅助电极90和第二导电层80之间通电,施加电压,在电致发光材料层30中形成电场,使得离子和电子可以移动并发生反应,进而改变电致发光材料的颜色,反射外界光线3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电致变色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
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所述电子元件工作时,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对应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中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氧化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电极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设置的衬底、驱动电路层、电致变色材料层、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其中,衬底、驱动电路层、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在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电子元件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不向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OLED显示面板向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通过设置电致变色材料层,在电子元件工作时呈现透明态,使外界光线透过,在电子元件不工作时呈现反射态,将外界光线反射出,使得OLED显示面板在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和显示区内的显示效果差异减小,提高了整个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电致变色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
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所述电子元件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不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对应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方向上,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中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氧化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电极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电致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通电,驱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对应电子元件设置位置的电子元件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电致变色材料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一侧;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
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电子元件设置区内均为半透明状,在所述电子元件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不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透过外界光线,在所述电子元件不工作时,所述OLED显示面板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通电,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反射外界光线。
CN201910998004.6A 2019-10-21 2019-10-21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08277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8004.6A CN110827700A (zh) 2019-10-21 2019-10-21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8004.6A CN110827700A (zh) 2019-10-21 2019-10-21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7700A true CN110827700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8004.6A Pending CN110827700A (zh) 2019-10-21 2019-10-21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77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8150A (zh) * 2020-04-13 2020-06-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3782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89184A (zh) * 2020-10-26 2021-01-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87437A (zh) * 2021-03-31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20683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9660A (ja) * 2001-08-17 2003-02-28 Toshiba Corp 自己発光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413183B1 (en) * 2010-07-27 2013-01-16 Funai Electric Advanced Appli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nc. Electrochromic display device
CN103700780A (zh) * 2013-12-16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静电蒸镀方法和装置
CN204331240U (zh) * 2014-08-29 2015-05-13 彭晟罡 一种电控光阀组件和电可控光切换器系统
CN105960717A (zh) * 2013-09-10 2016-09-21 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智能窗
WO2016203700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chromic elemen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6784375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21548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智能显示玻璃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7579099A (zh) * 2017-08-28 2018-0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336117A (zh) * 2017-09-30 2018-07-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9034103A (zh) * 2018-08-1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116656A (zh) * 2018-09-03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277425A (zh) * 2018-03-14 2019-09-2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图案化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0311056A (zh) * 2019-07-26 2019-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9660A (ja) * 2001-08-17 2003-02-28 Toshiba Corp 自己発光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413183B1 (en) * 2010-07-27 2013-01-16 Funai Electric Advanced Appli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nc. Electrochromic display device
CN105960717A (zh) * 2013-09-10 2016-09-21 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智能窗
CN103700780A (zh) * 2013-12-16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静电蒸镀方法和装置
CN204331240U (zh) * 2014-08-29 2015-05-13 彭晟罡 一种电控光阀组件和电可控光切换器系统
WO2016203700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chromic elemen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221548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智能显示玻璃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6784375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79099A (zh) * 2017-08-28 2018-0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336117A (zh) * 2017-09-30 2018-07-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10277425A (zh) * 2018-03-14 2019-09-2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图案化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034103A (zh) * 2018-08-1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116656A (zh) * 2018-09-03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311056A (zh) * 2019-07-26 2019-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8150A (zh) * 2020-04-13 2020-06-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3782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89184A (zh) * 2020-10-26 2021-01-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87437A (zh) * 2021-03-31 2021-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20683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7700A (zh)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777766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EP357310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US10529789B2 (en)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JP3953320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047204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652822B1 (ko)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871696B2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US1177888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100062566A (ko) 상부발광 방식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3179302B1 (e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an electrochromic element
KR102023946B1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및 그의 가변 차광 패널
EP3333914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1633116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3161895A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1205685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160006110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573205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1820166B1 (ko) 화이트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639588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554738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10015205A (ko) 투명 표시 장치
KR102413057B1 (ko) 광 제어장치
US917807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2414917B1 (ko) 광 제어장치, 그를 포함한 투명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