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7437A -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7437A
CN112987437A CN202110348037.3A CN202110348037A CN112987437A CN 112987437 A CN112987437 A CN 112987437A CN 202110348037 A CN202110348037 A CN 202110348037A CN 112987437 A CN112987437 A CN 11298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s
display screen
substrate
electrochro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80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7437B (zh
Inventor
林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80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7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7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基板;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元件,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其中,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呈透明色。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全面屏是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发展趋势。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全面屏设计时,将摄像头隐藏在屏幕下方,由于屏幕的透光线较差,导致光线的衍射较为严重,使得拍照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摄像头隐藏在屏幕下方,由于屏幕的透光线较差,导致光线的衍射较为严重,使得拍照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基板;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
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元件,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其中,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呈透明色。
可选的,在显示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呈现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每个子像素均由驱动开关驱动,每个所述驱动开关均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子像素。
可选的,每个所述驱动开关均用于驱动两个相同颜色的子像素。
可选的,目标子像素的驱动开关设置于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子像素为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对应的子像素,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环绕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
可选的,采用同一个所述驱动开关驱动的两个子像素通过铟锡氧化物连接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0nm-60nm。
可选的,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每个子像素均设置为圆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基板;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元件,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其中,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呈透明色。这样,在拍照模式下,电致变色层能够实现透明化,从而能够降低光线的衍射,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显示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显示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基板11;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12;
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一一对应;
其中,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透明色。
其中,所述基板11可以为玻璃基底,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可以设置于玻璃基底上。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可以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金属层可以包括多个金属元件14,多个金属元件14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一一对应。显示屏组件还可以包括封装玻璃15,封装玻璃15可以位于发光层的上方,起到保护发光层的作用。显示屏组件还可以包括盖板,盖板可以设置于封装玻璃15的上方,盖板上可以设置有摄像头的透光孔。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穿透封装玻璃15、发光层、电致变色层及基板11到达摄像头。发光层和金属层可以共同形成有机发光二级管,用于发光。金属层可以作为阳极,在向阳极注入电子时可以驱动发光层发光。图1所示,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可以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变化为透明色,能够降低衍射效应,使得外界光通过透光孔能够顺畅进入摄像头,提升拍照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拍照效果,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的透明色可以为高透透明色。
另外,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12,多个子像素12中每两个子像素在基板上的投影可以不重叠。多个子像素12可以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多个子像素12可以不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所述多个子像素12可以包括红色(R)子像素12、绿色(G)子像素12及蓝色(B)子像素12。示例地,如图1所示,每个电致变色元件13均位于对应的子像素12的下方,依照从上至下的次序,封装玻璃15、发光层、金属层、电致变色层及玻璃基底依次设置。发光层、金属层、电致变色层可以依次通过镀膜的方式设置于玻璃基底上。
进一步的,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内,从而显示屏组件的透光孔所在的区域可以设置有电致变色层。示例地,如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01、第二区域102、第三区域103,第一区域101为透光孔所在区域,能够实现高透,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到达前置摄像头,使得前置摄像头能够进行拍照。第一区域101可以设置有电致变色层,第二区域102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电致变色层,第三区域103可以不设置电致变色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接收用户选择拍照功能的输入后进入拍照模式,示例地,可以接收到用户点击拍照应用图标的输入后认为进入拍照模式;或者,可以在当前默认为前置摄像头拍照,且接收用户选择拍照功能的输入后进入拍照模式。
另外,可以在非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12的颜色相同。在屏幕未点亮且为非拍照模式时,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的颜色可以不进行限定。因此,可以在显示模式下且非拍照模式时,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12的颜色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基板11;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12;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一一对应;其中,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透明色。这样,在拍照模式下,电致变色层能够实现透明化,从而能够降低光线的衍射,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可选的,在显示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12的颜色相同。
其中,在屏幕处于亮屏状态下时可以认为在显示模式下,可以在屏幕处于亮屏状态下且未使用拍照功能时认为是在显示模式下,而在使用拍照功能时认为是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子像素12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及蓝色子像素。在显示模式下,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为红色,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为绿色,蓝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为蓝色。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能够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变化为与对应的子像素12相同的颜色,如图3所示,能够反射对应颜色的光,从而能够保证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显示模式下,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由透明色变化为红色,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由透明色变化为绿色,蓝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由透明色变化为蓝色。在拍照模式下,红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由红色变化为透明色,绿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由绿色变化为透明色,蓝色子像素对应的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由蓝色变化为透明色。从而,如图4所示,电致变色层工作在拍照模式时能够实现透明化,从而能够大幅度降低衍射,提升拍照效果;电致变色层工作在显示模式时呈现与对应的子像素12相同的颜色,提高了反射率,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该实施方式中,在显示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12的颜色相同,能够提高反射率,从而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中每个子像素12均由驱动开关16驱动,每个所述驱动开关16均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子像素12。
其中,驱动开关16用于驱动子像素12,使得子像素12呈现对应的颜色,例如,驱动红色子像素呈现红色,驱动蓝色子像素呈现蓝色,驱动绿色子像素呈现绿色。示例地,驱动开关16可以为7T1C电路,7T1C电路由7个晶体管及1个电容组成。
另外,电致变色元件13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变化颜色,通过设置不同的控制电压,电致变色元件13呈现不同的颜色。控制电压可以由驱动开关16提供,或者可以设置控制电压模块,由控制电压模块为电致变色元件13提供控制电压。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中每个子像素12均由驱动开关16驱动,每个所述驱动开关16均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子像素12,从而能够减少驱动开关16的数量,并且能够减少显示屏组件内的走线,能够降低走线对拍照的影响。
可选的,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驱动开关16均用于驱动两个相同颜色的子像素12。
其中,多个红色子像素中每两个红色子像素可以由一个驱动开关16驱动,多个绿色子像素中每两个绿色子像素可以由一个驱动开关16驱动,多个蓝色子像素中每两个蓝色子像素可以由一个驱动开关16驱动。
该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驱动开关16均用于驱动两个相同颜色的子像素12,从而能够降低由于驱动开关16减少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可选的,目标子像素的驱动开关16设置于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子像素为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对应的子像素12,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环绕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对应的子像素12的驱动开关16可以设置于目标区域,从而可以将透光孔所在区域对应的驱动开关16移至透光孔周围的区域。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显示屏组件可以包括第四区域201、第五区域202、第六区域203和第七区域204,第四区域201为透光孔所在区域,能够实现高透,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到达前置摄像头,使得前置摄像头能够进行拍照。第五区域202可以为环状区域,第五区域202环绕第四区域201设置。第六区域203可以为过渡区域,用于间隔第五区域202和第七区域204。第七区域204可以为正常显示区域。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显示屏组件在显示模式下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且在拍照模式下具有较好的拍照效果,第四区域201和第五区域202可以设置有电致变色层;第六区域203和第七区域204可以未设置有所述电致变色层,也就是在第六区域203和第七区域204未设置有电致变色元件13。如图5所示,第四区域201的子像素12的驱动开关16可以设置于第五区域202,从而第四区域201内无驱动开关16,通过将透光孔所在区域的像素的驱动开关16移至第五区域202,能够大幅度提高开窗率,使得透光区域占不透光区域的比例大大增大,降低了衍射,提升了拍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区域201的子像素12的驱动开关16设置于第五区域202,会占用第五区域202的子像素12的驱动开关16的位置空间,为避免第五区域202的驱动开关16布置得过于紧密,第五区域202的子像素12的驱动开关16可以部分设置于第六区域203。
另外,显示屏组件工作在拍照模式下时,第四区域201和第五区域202的电致变色元件13可以在控制电压的作用下呈现透明色,从而能够降低第四区域201内光线的衍射效果,并且,能够防止第五区域202的子像素12发光进入第四区域201引起摄像头窜光。第六区域203和第七区域204可以正常显示。
该实施方式中,目标子像素的驱动开关16设置于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子像素为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对应的子像素12,从而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未设置有驱动开关16,能够降低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11上的投影区域内的走线密度,提高开窗率,使得光线较易穿透至摄像头,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可选的,采用同一个所述驱动开关16驱动的两个子像素12通过铟锡氧化物连接线连接。
其中,铟锡氧化物(ITO)连接线可以为透明性较好的连接线。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显示屏组件通常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组件,OLED显示屏组件中的金属走线会对透过率造成大幅度的衰减,金属走线基本不透光,且金属走线之间的微米级小孔会造成较强的衍射,影响拍照画面清晰度。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同一个所述驱动开关16驱动的两个子像素12通过铟锡氧化物连接线连接,铟锡氧化物连接线的透光线较好,能够降低衍射,提高拍照画面清晰度。
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同一个所述驱动开关16驱动的两个子像素12通过铟锡氧化物连接线连接,能够降低走线对拍照的影响,实现较好地拍照效果。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
其中,金属层的材质可以为银(Ag)。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从而能够通过金属层驱动发光层发光。
可选的,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0nm-60nm。
该实施方式中,金属层的厚度较薄,从而能够实现较好的透光线,使得光线较易穿透至摄像头,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中每个子像素12均设置为圆形。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子像素12中每个子像素12均设置为圆形,能够提升开窗率,且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方形子像素12造成的芒刺,从而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以及上述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
其中,摄像头可以设置于显示屏组件中的基板下,这样,在拍照模式下,显示屏组件中的电致变色层能够实现透明化,光线可以通过透光孔穿透显示屏组件到达摄像头,从而能够降低光线的衍射,能够提高拍照效果。
由于电子设备的其他结构是现有技术,显示屏组件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和加紧等常见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基板;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非重叠设置的子像素;
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元件,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像素一一对应;
其中,摄像头的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拍照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呈透明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显示模式下,所述多个电致变色元件呈现的颜色与对应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每个子像素均由驱动开关驱动,每个所述驱动开关均用于驱动至少两个子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开关均用于驱动两个相同颜色的子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目标子像素的驱动开关设置于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子像素为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对应的子像素,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环绕所述透光孔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同一个所述驱动开关驱动的两个子像素通过铟锡氧化物连接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0nm-6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像素中每个子像素均设置为圆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CN202110348037.3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87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037.3A CN112987437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037.3A CN112987437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7437A true CN112987437A (zh) 2021-06-18
CN112987437B CN112987437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33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8037.3A Active CN112987437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74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017A (zh) * 2015-06-0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转装置、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设置方法、显示方法
KR101861309B1 (ko) * 2017-04-26 2018-07-05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336117A (zh) * 2017-09-30 2018-07-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8717244A (zh) * 2018-05-18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0827700A (zh) * 2019-10-21 2020-0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017A (zh) * 2015-06-0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转装置、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设置方法、显示方法
KR101861309B1 (ko) * 2017-04-26 2018-07-05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336117A (zh) * 2017-09-30 2018-07-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8717244A (zh) * 2018-05-18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0827700A (zh) * 2019-10-21 2020-0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7437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6136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558519B1 (ko)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US20220093682A1 (en) Display substrates,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US2023035465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095458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
KR20200036137A (ko) 표시 장치
CN11140274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900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2531785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23509665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026547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431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723032U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12201683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31275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28148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2864217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KR20230107380A (ko) 표시 패널
CN112928149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KR20230121155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3725270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87437B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096166A (zh)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和双面显示装置
CN1132997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