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3209A -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13209A CN110813209A CN201911162312.1A CN201911162312A CN110813209A CN 110813209 A CN110813209 A CN 110813209A CN 201911162312 A CN201911162312 A CN 201911162312A CN 110813209 A CN110813209 A CN 110813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input pipe
- pipe
- dechlorination
- desulfuriz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6298 dechlor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899 aromat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Chl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l]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0 chl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801 chl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Dihydrogen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356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IXCSERBJSXMMFS-UHFFFAOYSA-N hydrogen chloride Substances Cl.Cl IXCSERBJSXMMF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041 hydrogen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037 hydrogen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864 Sulph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984 hydro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73—Seal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01—Feed or outlet devices as such, e.g. feeding tub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出管和反应釜,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与反应釜相连通,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上均设有逆止阀,第一输入管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还包括与第一输入管螺纹连接的第三输入管,第三输入管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与之固定连接的伸缩杆,还包括中部设有通孔的压板,压板与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制冷机构,第一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一通管,第二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二通管,本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接缝处密封性,还能够快速将管道件分离,提高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构化反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的脱氯、脱硫工艺多采用专有加氢装置,原料通过加热炉升温后在催化剂作用下通入氢气,从而达到降低原料中氯含量以及硫含量的目的,但是在通入氢气的过程中,由于管道接缝位置的密封性问题,常常会出现气体泄漏的情况,由于氢气易燃易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现有的密封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大部分的时候还需要借助密封胶喷涂在管道接缝处,在拆卸过程中较为麻烦,当管道件损坏时,不易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接缝处密封性,避免易燃氢气泄漏而影响安全,还能够快速将管道件分离,提高拆卸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进行脱氯脱硫工作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出管和反应釜,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与所述反应釜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上均设有逆止阀,所述第一输入管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管螺纹连接的第三输入管,所述第三输入管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与之固定连接的伸缩杆,还包括中部设有通孔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制冷机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一通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通入的水压比所述第二通管的水压低,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还设有抽真空泵,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通,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通处设有开关阀,所述抽真空泵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入管用于通入不同温度的原料,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将待反应的原料输入所述反应釜内进行反应,所述反应釜上还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注入口,而通过所述注入口则可以将催化剂注入所述反应釜进行反应,所述注入口上亦设有所述逆止阀,采用含氯或者含硫原料在所述反应釜内进行芳构化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及压力,原料达到一定温度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进行一定程度的裂解并重新聚合,并可有效控制裂解过程中的原料的脱氢率,在此条件下,原料脱出的氢可与原料中的氯或者硫有效结合,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或者硫化氢气体则可以通过所述输出管被排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均设有所述逆止阀。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若干储液管,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储液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用于通入液氮。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设有环形凸檐,所述环形凸檐与所述环形凹槽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对接处套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均设有若干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原料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输入所述反应釜内反应,而通过所述第三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入管通入氢气补入所述反应釜内反应,然后将所述第一输入管与所述第三输入管对齐并旋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即可对齐抵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通入不同压力的水,然后即可通过所述制冷机构对水进行制冷结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和第三输入管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反应釜内的氢气在不足时能够通过输入一定量的氢气确保反应釜内的反应能够正常进行,确保所述反应釜内的原料中的氯或者硫能够有效的被除去,当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高压氢气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之间对准并螺纹旋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紧密接触并形成密闭的空腔,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注入水源,由于高水压侧一侧的所述压板会协同所述伸缩杆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挤压低水压侧,从而使得低水压侧的气体均被排入高水压侧,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通的抽真空泵能够将排入高水压侧的气体抽出,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完全被水充满后,所述抽真空泵亦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并关闭所述开关阀,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被完全排空并被水充满,由于氢气极难溶于水或冰,所述第一输入管和第三输入管的接口处能够被水完全密封,而且,此时空腔内的水中的气泡较少,然后通过所述制冷机构将空腔内的水制冷直至结冰,从而使得空腔内的冰的内部气泡很少,因此,即便所述第一输入管和第三输入管的接口处的高压氢气泄漏,也不会出现冰碎裂而漏气的现象,从而有效实现密封功能,而且,当需要将所述第三输入管拆卸下来并进行检修时,亦可以通过关停所述制冷机构,使得空腔内的冰融化,从而便于将所述第一输入管和第三输入管分离,使得拆卸方式简单,比传统的用密封胶密封或其他的密封方式成本更低,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输入管,2为第二输入管,3为输出管,4为反应釜,5为逆止阀,6为第一壳体,7为第三输入管,8为第二壳体,9为伸缩杆,10为压板,11为第一通管,12为第二通管,13为注入口,14为储液管,15为连通管,16为环形凹槽,17为环形凸檐,18为密封圈,19为电热板,20为抽真空泵,21为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管1、第二输入管2、输出管3和反应釜4,所述第一输入管1、第二输入管2和输出管3分别与所述反应釜4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入管1、第二输入管2和输出管3上均设有逆止阀5,所述第一输入管1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6,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管1螺纹连接的第三输入管7,所述第三输入管7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8,所述第一壳体6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8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壳体8的内壁设有若干与之固定连接的伸缩杆9,还包括中部设有通孔的压板10,所述压板10与所述伸缩杆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8的内部设有制冷机构,所述第一壳体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一通管11,所述第二壳体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二通管12,所述第一通管11通入的水压比所述第二通管12的水压低,所述第二壳体8的表面还设有抽真空泵20,所述抽真空泵20与所述第二壳体8相连通,所述抽真空泵20与所述第二壳体8的连通处设有开关阀21,所述抽真空泵20与外接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反应釜4内的氢气在不足时能够通过输入一定量的氢气确保反应釜4内的反应能够正常进行,确保所述反应釜4内的原料中的氯或者硫能够有效的被除去,当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高压氢气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二输入管2之间对准并螺纹旋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紧密接触并形成密闭的空腔,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管11和第二通管12注入水源,由于高水压侧一侧的所述压板10会协同所述伸缩杆9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挤压低水压侧,从而使得低水压侧的气体均被排入高水压侧,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二壳体8相连通的抽真空泵20能够将排入高水压侧的气体抽出,当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形成的空腔完全被水充满后,所述抽真空泵20亦将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并关闭所述开关阀21,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被完全排空并被水充满,由于氢气极难溶于水或冰,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的接口处能够被水完全密封,而且,此时空腔内的水中的气泡较少,然后通过所述制冷机构将空腔内的水制冷直至结冰,从而使得空腔内的冰的内部气泡很少,因此,即便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的接口处的高压氢气泄漏,也不会出现冰碎裂而漏气的现象,从而有效实现密封功能,而且,当需要将所述第三输入管7拆卸下来并进行检修时,亦可以通过关停所述制冷机构,使得空腔内的冰融化,从而便于将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分离,使得拆卸方式简单,比传统的用密封胶密封或其他的密封方式成本更低,密封效果更好。
具体的,所述第二输入管2用于通入不同温度的原料,所述反应釜4上还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注入口13,通过所述注入口13注入催化剂,所述注入口13上亦设有所述逆止阀5,当采用含氯或者含硫原料进行在所述反应釜4内进行芳构化过程时,通过控制反应釜4内的反应温度及压力,使得所述反应釜4内的原料在达到一定温度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裂解并重新聚合,在原料的裂解及聚合过程中可有效控制裂解过程中的脱氢率,原料脱出的氢可与原料中的氯或者硫反应,从而生成氯化氢或者硫化氢气体并被排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输入管1、第一通管11和第二通管12均设有所述逆止阀5,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1的逆止阀5能够避免所述反应釜4内的原料外泄,而所述第一通管11和第二通管12能够避免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的空腔内的水外泄。
具体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若干储液管14,所述第二壳体8上设有若干连通管15,所述连通管15与所述储液管14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5用于通入液氮,通过所述储液管14与所述连通管15的配合,使得低温液氮能够对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的空腔内的水进行快速制冷,确保本装置的制冷效率。
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6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16,所述第二壳体8的端部设有环形凸檐17,所述环形凸檐17与所述环形凹槽16过盈配合,通过所述环形凹槽16与所述环形凸檐17的配合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本装置的密封效果,避免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的空腔内的水外流。
具体的,所述第二壳体8与所述第一壳体6的对接处套有密封圈18,通过所述密封圈18的作用,能够在所述环形凹槽16与所述环形凸檐17卡紧后,然后所述第二壳体8与所述第一壳体6的外部套入所述密封圈18,从而使得所述密封圈18能够将所述环形凹槽16与所述环形凸檐17的对接处进行进一步的密封,防止出现漏水现象。
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8的表面均设有若干电热板19,所述电热板19与外接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电热板19的作用,能够在完成密封工作并需要进行拆卸工作时,减少化冰时间,提高拆卸工作的效率。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原料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2输入所述反应釜4内反应,而通过所述第三输入管7和所述第一输入管1通入氢气补入所述反应釜4内反应,然后将所述第一输入管1与所述第三输入管7对齐并旋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即可对齐抵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一通管11和第二通管12通入不同压力的水,然后即可通过所述制冷机构对水进行制冷结冰,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反应釜4内的氢气在不足时能够通过输入一定量的氢气确保反应釜4内的反应能够正常进行,确保所述反应釜4内的原料中的氯或者硫能够有效的被除去,当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高压氢气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二输入管2之间对准并螺纹旋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紧密接触并形成密闭的空腔,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管11和第二通管12注入水源,由于高水压侧一侧的所述压板10会协同所述伸缩杆9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挤压低水压侧,从而使得低水压侧的气体均被排入高水压侧,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二壳体8相连通的抽真空泵20能够将排入高水压侧的气体抽出,当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形成的空腔完全被水充满后,所述抽真空泵20亦将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并关闭所述开关阀21,所述第一壳体6与所述第二壳体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被完全排空并被水充满,由于氢气极难溶于水或冰,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的接口处能够被水完全密封,而且,此时空腔内的水中的气泡较少,然后通过所述制冷机构将空腔内的水制冷直至结冰,从而使得空腔内的冰的内部气泡很少,因此,即便所述第一输入管1和第三输入管7的接口处的高压氢气泄漏,也不会出现冰碎裂而漏气的现象,从而有效实现密封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出管和反应釜,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与所述反应釜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和输出管上均设有逆止阀,所述第一输入管上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管螺纹连接的第三输入管,所述第三输入管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与之固定连接的伸缩杆,还包括中部设有通孔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制冷机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一通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与之相连通的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通入的水压比所述第二通管的水压低,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还设有抽真空泵,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通,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通处设有开关阀,所述抽真空泵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管用于通入不同温度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上还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上亦设有所述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均设有所述逆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若干储液管,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储液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用于通入液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设有环形凸檐,所述环形凸檐与所述环形凹槽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对接处套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均设有若干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9.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输入所述反应釜内反应,而通过所述第三输入管和所述第一输入管通入氢气补入所述反应釜内反应,然后将所述第一输入管与所述第三输入管对齐并旋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即可对齐抵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通入不同压力的水,然后即可通过所述制冷机构对水进行制冷结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62312.1A CN110813209B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62312.1A CN110813209B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13209A true CN110813209A (zh) | 2020-02-21 |
CN110813209B CN110813209B (zh) | 2021-05-28 |
Family
ID=6955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62312.1A Active CN110813209B (zh) | 2019-11-25 | 2019-11-25 |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1320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3622A (zh) * | 2021-02-02 | 2021-06-11 | 崔秋生 | 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18433A (ja) * | 1989-02-21 | 1990-08-31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パルスガスノズル装置およびパルスガスノズル反応装置 |
CA2773896A1 (en) * | 2009-09-16 | 2011-03-24 | Leonard James Humphreys | An assembly for reducing slurry pressure in a slurry processing system |
CN202022893U (zh) * | 2011-04-20 | 2011-11-02 | 孙建军 | 一种轻质油脱硫设备 |
US20120273088A1 (en) * | 2011-04-26 | 2012-11-01 | Jefferson Science Associates, Llc | Articulating feedstock delivery device |
CN104673401A (zh) * | 2013-11-27 | 2015-06-03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密封合成气冷却器的系统和方法 |
CA2997042A1 (en) * | 2015-09-01 | 2017-03-09 | Matthew Charles DROMGOOL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additives to a pressurised vessel |
CN106827312A (zh) * | 2016-12-25 | 2017-06-13 |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内部冷却管道 |
CN206468985U (zh) * | 2016-12-26 | 2017-09-05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管道水压试验封堵装置 |
CN207501778U (zh) * | 2017-12-01 | 2018-06-15 | 绍兴鸣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密封装置 |
CN208302734U (zh) * | 2018-02-07 | 2019-01-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加氢反应器的排气系统 |
CN109737224A (zh) * | 2019-01-16 | 2019-05-10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voc尾气水封装置及水封方法 |
CN209098803U (zh) * | 2018-10-11 | 2019-07-12 | 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一种输送辊装置及真空镀膜系统的料带输送装置 |
CN110170286A (zh) * | 2019-07-06 | 2019-08-27 | 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在线调节的干气密封氧化加料反应器 |
-
2019
- 2019-11-25 CN CN201911162312.1A patent/CN1108132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18433A (ja) * | 1989-02-21 | 1990-08-31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パルスガスノズル装置およびパルスガスノズル反応装置 |
CA2773896A1 (en) * | 2009-09-16 | 2011-03-24 | Leonard James Humphreys | An assembly for reducing slurry pressure in a slurry processing system |
CN202022893U (zh) * | 2011-04-20 | 2011-11-02 | 孙建军 | 一种轻质油脱硫设备 |
US20120273088A1 (en) * | 2011-04-26 | 2012-11-01 | Jefferson Science Associates, Llc | Articulating feedstock delivery device |
CN104673401A (zh) * | 2013-11-27 | 2015-06-03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密封合成气冷却器的系统和方法 |
CA2997042A1 (en) * | 2015-09-01 | 2017-03-09 | Matthew Charles DROMGOOL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additives to a pressurised vessel |
CN106827312A (zh) * | 2016-12-25 | 2017-06-13 | 重庆鼎盛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内部冷却管道 |
CN206468985U (zh) * | 2016-12-26 | 2017-09-05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管道水压试验封堵装置 |
CN207501778U (zh) * | 2017-12-01 | 2018-06-15 | 绍兴鸣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密封装置 |
CN208302734U (zh) * | 2018-02-07 | 2019-01-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加氢反应器的排气系统 |
CN209098803U (zh) * | 2018-10-11 | 2019-07-12 | 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一种输送辊装置及真空镀膜系统的料带输送装置 |
CN109737224A (zh) * | 2019-01-16 | 2019-05-10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voc尾气水封装置及水封方法 |
CN110170286A (zh) * | 2019-07-06 | 2019-08-27 | 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在线调节的干气密封氧化加料反应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3622A (zh) * | 2021-02-02 | 2021-06-11 | 崔秋生 | 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 |
CN112933622B (zh) * | 2021-02-02 | 2023-01-31 | 崔秋生 | 一种热回收内浮顶储罐油的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13209B (zh) | 2021-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9771B (zh) | 利用相变材料的冻裂防止阀 | |
CN110813209B (zh) | 一种用于芳构化过程中脱氯脱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651755U (zh) | 液氩输送装置 | |
CN111594412B (zh) | 一种往复潜液式液氢泵 | |
CN211686515U (zh) | 保温周转桶 | |
CN206386482U (zh) | 一种手动破真空控制阀 | |
CN207805518U (zh) | 高压均质机的柱塞密封冷却装置及高压均质机 | |
CN218325114U (zh) | 一种密相co2注入泵动态平衡装置 | |
CN204852544U (zh) | 一种燃气截止阀 | |
CN102767691B (zh) | 自紧式快装防爆抽真空装置 | |
CN211056700U (zh) | 生物柴油原料液袋蒸汽加热卸料牙接型密闭装置 | |
CN212672952U (zh) | 针对液化天然气小孔高压泄漏快速封堵及抽离装置 | |
CN105972372B (zh) | 一种用于管道封堵的清管球 | |
CN204433507U (zh) | 一种储油罐 | |
CN213609884U (zh) | 一种高压反应釜的水汽回收装置 | |
KR101460521B1 (ko) | 질소 가스 충전용 부스터 | |
CN205065121U (zh) | 在用气瓶压力表更换装置 | |
CN205479440U (zh) | 球阀组件 | |
CN211551141U (zh) | 一种自清洁型氯气缓冲罐 | |
CN221423992U (zh) | 一种压力调节阀 | |
CN215637970U (zh) | 一种防干烧小厨宝 | |
CN215372105U (zh) | 一种化工管道安全罩 | |
CN220791477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源井防冻供水泵 | |
CN209363187U (zh) | 水管积水清除装置 | |
CN202561174U (zh) | 一种快热式电热水龙头容器快速卸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3 Address after: 571126 No. 18, Qiongshan Avenue, Meilan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570100 Room 102, building B, Chengxin Liyuan, 27 Bailong South Road, Meilan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ui Qiushe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