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3660A -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3660A
CN110793660A CN201911086379.1A CN201911086379A CN110793660A CN 110793660 A CN110793660 A CN 110793660A CN 201911086379 A CN201911086379 A CN 201911086379A CN 110793660 A CN110793660 A CN 110793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ircuit
detection
contac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63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文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DA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RDA Micr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RDA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DA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DA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63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3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G01K7/24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in a specially-adapted circuit, e.g. bridge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2219/00Thermometers with dedicated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电池和检测电路;电池包括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和热敏电阻,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分别与热敏电阻连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一检测电极连接,第二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极连接;第一检测电路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检测电极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热敏电阻对应的电压值。直接通过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单独实现热敏电阻的电压检测,从而无需对接触阻抗导致的电压差进行补偿,有效保证了电池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领域的不断发展,电池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中,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保证终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规的电池温度检测通常是通过温度检测的电极获取电池中热敏电阻的电压值,其次通过热敏电阻的电压值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电池的温度,同时电池的各电极和电池座之间存在的接触阻抗,会使得温度检测的电极获取的热敏电阻的电压值存在偏差,因此还需要增加补偿算法将接触阻抗对应的电压差进行补偿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电池温度。
然而,接触阻抗在不同的终端之间存在差异,并且随着终端的使用接触阻抗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电池的温度检测存在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温度检测电路,以克服电池的电极存在的接触阻抗导致的电池的温度检测存在偏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电池和检测电路;
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一检测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电极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分压电路和第一触点;
所述分压电路和所述数模转换电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源端和上拉电阻;
所述上拉电阻分别与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第一触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触点和接地端;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在终端设备的主板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池还包括:供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充电或者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电芯正极以及电芯负极;
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电芯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与所述电芯负极连接;
所述电池正极还通过第三触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还通过第四触点接地,以向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电芯正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以及所述第四触点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电池座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源端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所述上拉电阻的电阻值为预设电阻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电池和检测电路;电池包括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和热敏电阻,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分别与热敏电阻连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一检测电极连接,第二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极连接;第一检测电路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检测电极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热敏电阻对应的电压值。直接通过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极、热敏电阻、第二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路构成的回路实现对热敏电阻的电压值的检测,根据热敏电阻的电压值可以对应确定电池的温度,因为热敏电阻电压检测是通过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单独实现的,从而无需对接触阻抗导致的电压差进行补偿,有效保证了电池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电池是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在本发明中电池用于向终端设备进行供电,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平板电脑或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或设备,此处对终端设备不做特别限制。
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对电池温度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保证向终端设备的正常供电,目前,在常规的电池温度检测方案中,用于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检测电路和用于实现电池充放电的供电电路是连接在一起的,其中电池中的热敏电阻与电池负极共用连接有接地端,当电池在进行充电或者放电时,由于电池的负极和电池座之间存在的接触阻抗会导致负极和电池座之间产生电压,而因为热敏电阻和电池负极是公用接地的,因此负极对应的电压差的存在会使得热敏电阻的电压检测存在偏差,因此为了消除电池的负极和电池座之间因为接触阻抗导致的电压差,从而使得电池的温度检测需要增加补偿算法,以补偿接触阻抗导致的电池温度检测中导致的热敏电阻的电压值的偏差。
然而,接触阻抗具有不可确定性,具体的,每台终端设备的接触阻抗都存在差异,因此无法实现补偿算法的统一,并且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或因为环境变化、或物料老化等客观因素,都会造成终端设备的接触阻抗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池的温度检测形成偏差,给电池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风险。
另外,补偿算法中需要用到电池端的电流,并且要求电池端检测到的电流和温度检测的需要的电压值是同一时刻采样得到的,因此补偿算法的整体方案实现相当复杂。
基于上述介绍的在电池温度检测时需要补偿接触阻抗造成的偏差,使电池的温度检测形成偏差或错误,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温度检测电路,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介绍,首先结合图1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电池10和检测电路20;
电池10包括第一检测电极101、第二检测电极102和热敏电阻R1,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二检测电极102分别与热敏电阻R1连接;
检测电路20包括第一检测电路201和第二检测电路202,第一检测电路201和第一检测电极101连接,第二检测电路202和第二检测电极102连接;
第一检测电路201包括数模转换电路2011,数模转换电路2011用于将第一检测电极101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热敏电阻R1对应的电压值。
首先对电池10中的热敏电阻R1进行详细说明,热敏电阻R1是一类敏感元件,其特点是对温度较为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具体的,每个热敏电阻R1对应各自的温度系数,根据温度系数可以确定热敏电阻R1的电阻值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按照温度系数的不同可以将热敏电阻R1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其中热敏电阻R1的具体型号、类型、温度系数等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热敏电阻R1的电阻值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对应确定出热敏电阻R1的电压值和温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在确定热敏电阻R1的电压值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应确定当前电池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电池温度的检测,下面对确定热敏电阻R1的电压值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20用于对热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电路20包括第一检测电路201和第二检测电路202,第一检测电路201与电池中的第一检测电极101连接,第二检测电路202与电池中的第二检测电极1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电路201具体包括数模转换电路2011,其中数模转换电路2011用于将第一检测电极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检测电路201中例如可以包括电源端和数模转换电路2011,第二检测电路202中例如可以包括接地端,则第一检测电路201中的电源端、数模转换电路2011通过电池中的第一检测电极101以及第二检测电路202中的接地端通过电池中的第二检测电极102与热敏电阻R1构成回路,从而实现对热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的检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第一检测电路201中可以包括接地端,第二检测电路202中可以包括电源端和数模转换电路2011,其实现方式与上述介绍的可能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能够保证第一检测电路201、第一检测电极101、热敏电阻R1、第二检测电极102以及第二检测电路202之间形成回路,即能够实现对热敏电阻R1的两端电压的检测,其各种可能的电路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在检测到热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后,则可以根据热敏电阻R1的电压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电池的温度,从而实现电池温度的检测。
相较于目前的实现方案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二检测电极102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使得检测电路和供电电路能够单独工作,此时尽管电池的电极和电池座之间还是存在接触阻抗,但是因为热敏电阻是通过第二检测电极连接的第二检测电路,其并不需要和电池的其余电极进行共用连接,从而不需要对电极和电池座之间存在的接触阻抗产生的电压差进行补偿,直接实现了对热敏电阻的电压值进行检测,以确定电池的温度,有效保证了电池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电池和检测电路;电池包括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和热敏电阻,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分别与热敏电阻连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一检测电极连接,第二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极连接;第一检测电路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第一检测电极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热敏电阻对应的电压值。直接通过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极、热敏电阻、第二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路构成的回路实现对热敏电阻的电压值的检测,根据热敏电阻的电压值可以对应确定电池的温度,因为热敏电阻电压检测是通过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二检测电极单独实现的,从而无需对接触阻抗导致的电压差进行补偿,有效保证了电池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进行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
第一检测电路201还包括分压电路2012和第一触点2013;
分压电路2012和数模转换电路2011分别通过第一触点2013与第一检测电极101连接。
其中,分压电路2012和第一触点2013例如可以设置在终端的主板中,或者还可以设置在外接的电路模块中,外接的电路模块再与终端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分压电路2012用于对热敏电阻所在的检测回路进行分压,以保证能够有效检测到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下面对分压电路2012检测热敏电阻的电压值的电阻值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数模转换电路2011通过第一触点2013和第一检测电极101连接有热敏电阻R1,因此数模转换电路2011能够采样到热敏电阻R1的电压值Vadc,其次根据如下公式一:
其中,VDD为电源端的电压值,Vadc为热敏电阻R1的电压值,R2为上拉电阻的电阻值,则根据上述公式一,可以计算得到热敏电阻R1的电阻值,因为热敏电阻R1的电阻值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需要设置分压电路2012有效实现对热敏电阻R1的电阻值的测量,其次根据热敏电阻R1的电阻值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电池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2012和数模转换电路2011分别通过第一触点2013与第一检测电极101连接具体的,具体的,参见图2,当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一触点2031接触时,相当于分压电路2012以及数模转换电路2011和热敏电阻R1接通,从而能够实现对热敏电阻R1的电压的有效检测,并且第一触点2031和第一检测电极101可以随时断开接触,从而在保证电池方便拆卸和组装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实现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一检测电路201的连接和断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通过在第一检测电路中设置第一触点,能够使得电池方便拆卸和组装,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第一检测电极和第一检测电路的连接的断开的操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分压电路对热敏电阻的电压进行分压,保证了热敏电阻的电压值检测的有效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继续结合图2进行说明,参见图2:
分压电路2012包括电源端VDD和上拉电阻R2;上拉电阻R2分别与电源端VDD和第一触点2013连接。
其中,电源端VDD用于向检测电路10进行供电,上拉电阻R2分别与电源端VDD和第一触点2013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上拉电阻R2快速有效的实现分压电路2012的分压功能,
其中电源VDD的电压以及上拉电阻R2的电阻值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源端VDD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上拉电阻R2的电阻值为预设电阻值,其中的预设电压值和预设电阻值的具体数值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只要保证预设电压值和预设电阻值是已知的,并且在电池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即可。
通过设置预设电压值和预设电阻值,避免了电源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或者上拉电阻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导致的热敏电阻的电压检测的不准确,从而能够保证在进行热敏电阻的电压检测时,提升电压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电路202包括第二触点2021和接地端GND
第二检测电极102还通过第二触点2021与接地端GND连接。
具体的,其中第二触点2021与第一触点2013类似,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关于第一触点2013的介绍,第二检测电极102通过第二触点2021与接地端GND连接,其不需要和电池的电极共用接地,因此在对热敏电阻R1的电压进行检测时,直接通过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二检测电极102进行电压的检测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一触点2013,以及第二检测电极102和第二触点2021之间也会存在接触阻抗,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和供电电路是各自单独设置的,因此供电电路产生的大电流不会经过连接热敏电阻的第一触点2013和第二触点2021,而检测电路中流经的电流是非常小的,小电流在触点和检测电极之间造成的电压差是非常微小的,其可以忽略不计,而针对控制电路中触点和电池正极或者电池负极之间存在的接触阻抗,因为电池的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比较大的,因此其对应的接触阻抗产生的电压差比较大,因此当热敏电阻R1和电池负极接地共用时,电池负极对应产生的电压差不可忽略不计,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补偿才能够保证热敏电阻的电压检测的正确性,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电极101和第二检测电极102,设置热敏电阻R1通过第二检测电极102接地,从而使得无需对电池的控制电路产生的电压差进行补偿,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电池温度检的正确性。
同时,电池端VDD通过第一触点2013与第一检测电极101连接,以及第二检测电极102通过第二触点2021与接地端GND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热敏电阻R1位于稳定有效的检测回路中,同时能够保证热敏电阻两端存在有效的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检测电路201和第二检测电路202设置在终端设备的主板中,从而能够通过终端设备的主板实现对电池温度的检测,而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装置进行电池温度的检测,有效提升的电池温度检测的实用性和普遍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的电池还包括供电电路,下面结合图3对电池中的供电电路进行说明,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
电池中包括供电电路30,其中供电电路30用于对电池充电或者放电。
具体的,供电电路30可以在电池向终端设备供电时,对电池进行放电,以及在电池需要进行充电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可以理解的是,供电电路30在对电池进行放电时,例如可以将电池放置在终端设备中,通过终端设备向电池充电,或者,还可以将电池从终端设备中拆卸出来,通过电池对应的充电装置对电池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供电电路30,从而能够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路30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电芯正极1以及电芯负极2;
电池正极与电芯正极1连接,电池负极与电芯负极2连接;
电池正极还通过第三触点301与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电池负极还通过第四触点302接地,以向终端设备的主板供电。
其中,电芯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其是电池中的蓄电部分,当电池需要为终端设备供电时,正是通过电芯供电从而实现电池的放电,同时,当电池需要充电时,也正是通过为电芯充电从而实现电池的蓄电。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正极与电芯正极1连接,同时电池正极还通过第三触点301与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以及电池负极与电芯负极2连接,并且电池负极还通过第四触点302接地,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的主板、第三触点301、电池正极、电芯正极1、电芯负极2、第四触点302以及接地端构成供电回路,以向终端设备的主板供电,或者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主板向电池进行充电,例如可参见图3,图3中电池正极通过第三触点301向终端设备的主板输出电源电压,从而实现向终端设备的主板供电。
值得说明的是,参见图3可以看到,热敏电阻R1连接的第二检测电极102是通过第二触点2021接地的,而电池负极是通过第四触点302接地的,热敏电阻R1和电池负极位于不同的回路中,因此电池负极和第四触点302之间的接触阻抗产生的电压差不会对热敏电阻的电压检测造成影响,从而有效保证了电池温度检测的正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通过电池正极与电芯正极连接,电池负极与电芯负极连接,以及电池正极还通过第三触点与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电池负极还通过第四触点接地,以向终端设备的主板供电,从而能够实现电池的充电功能和放电功能,并且电池负极通过第四触点接地,不和热敏电阻共用接地,从而无需对电池负极导致的电压差进行补偿,保证了电池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继续结合图3进行介绍,如图3所示:
供电电路30还包括保护电路303,所述保护电路303分别与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电芯正极1连接。
其中,电池的保护电路303是为了避免电池出现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等异常情况而设置的,保护电路303中例如可以包括开关管、电阻、电容等电路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保护电路3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保护电路,能够有效保证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的供电电路30中还包括电芯内阻R3,其中电芯内阻R3分别与电池正极和电芯正极1连接。因为电池的正级材料与负极材料间是有化学物质存在的,也正是这些化学物质才使正负极材料与之反应形成电位差,从而使得电池产生电能,而中间的化学物质必定是存在电阻的,这也就是本实施例中介绍的电芯内阻R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触点2013、所述第二触点2021、第三触点301以及第四触点302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电池座中,其中电池座为位于终端设备中用于连接电池的装置,通过中终端设备的电池座中的各触点与电池进行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终端设备直接实现对电池温度的检测,有效提升的电池温度检测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电池能够有效向终端设备进行供电,或者终端设备向电池充电,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检测电路;
所述电池包括第一检测电极、第二检测电极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一检测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电极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得到所述热敏电阻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还包括分压电路和第一触点;
所述分压电路和所述数模转换电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检测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源端和上拉电阻;
所述上拉电阻分别与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第一触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触点和接地端;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在终端设备的主板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供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充电或者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电芯正极以及电芯负极;
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电芯正极连接,所述电池负极与所述电芯负极连接;
所述电池正极还通过第三触点与终端设备的主板连接,所述电池负极还通过第四触点接地,以向所述终端设备的主板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电芯正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以及第四触点设置在终端设备的电池座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的电压值为预设电压值,所述上拉电阻的电阻值为预设电阻值。
CN201911086379.1A 2019-11-08 2019-11-08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Pending CN110793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379.1A CN110793660A (zh) 2019-11-08 2019-11-08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379.1A CN110793660A (zh) 2019-11-08 2019-11-08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660A true CN110793660A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6379.1A Pending CN110793660A (zh) 2019-11-08 2019-11-08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36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291A (zh) * 2020-02-21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温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8015A (zh) * 2021-08-06 2022-05-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6969U (zh) * 2011-01-07 2011-08-24 深圳盈烨创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防爆的保护电路
CN204258392U (zh) * 2014-12-23 2015-04-08 广州快飞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发热及充电均衡电路
CN10463447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电池温度检测装置,终端与过温保护方法
CN206533156U (zh) * 2016-12-28 2017-09-29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检测电路、电池保护电路板、电池及手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46969U (zh) * 2011-01-07 2011-08-24 深圳盈烨创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防爆的保护电路
CN10463447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电池温度检测装置,终端与过温保护方法
CN204258392U (zh) * 2014-12-23 2015-04-08 广州快飞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发热及充电均衡电路
CN206533156U (zh) * 2016-12-28 2017-09-29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检测电路、电池保护电路板、电池及手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291A (zh) * 2020-02-21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温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8015A (zh) * 2021-08-06 2022-05-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8015B (zh) * 2021-08-06 2023-0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7602B1 (ko) 배터리 밸런싱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밸런싱 방법
KR100987606B1 (ko) 배터리팩의 잔류용량 측정의 수정장치와 방법
JP5196366B2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4598815B2 (ja) 二次電池用充電回路
CN108808759B (zh) 电池装置及电池保护方法
US20160226263A1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1976090A1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assembled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unit
US20090224725A1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assembled cell, and battery pack unit
CN110873849B (zh) 电池控制设备和用于检测电池的内部短路的方法
TWI790872B (zh) 電池管理系統以及電池管理方法
KR101146404B1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11527883B2 (en) Power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ing the apparatus
US20220376316A1 (en) Electric quantity measur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93660A (zh) 电池温度检测电路
EP2897248B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e control method
CN116826922A (zh) 电量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13011929A1 (ja) 電気機器
JP2008275524A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残容量算出方法
CN213633756U (zh) 一种电池电量的检测系统
JP2011130528A (ja) 充電電気量算出回路、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搭載システム
KR20190071439A (ko) 전류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214409230U (zh) 电池电量的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20709315U (zh) 电池监控电路及电池监控系统
CN220709253U (zh) 信号采样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用电装置
CN220291702U (zh) 电源管理电路和美容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