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616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5616B
CN110785616B CN201880002211.5A CN201880002211A CN110785616B CN 110785616 B CN110785616 B CN 110785616B CN 201880002211 A CN201880002211 A CN 201880002211A CN 110785616 B CN110785616 B CN 110785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ndoor
indoor heat
control uni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2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5616A (zh
Inventor
河添章寿
中村聪
大西弘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785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5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空调机(100)具备:制冷剂在冷冻循环中按照顺序经由压缩机(31)、冷凝器、室外膨胀阀(34)以及蒸发器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回路(Q);以及至少控制压缩机(31)以及室外膨胀阀(34)的控制部,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的一方是室外热交换器(32),另一方是室内热交换器(12),在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而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冷冻处理中,控制部使室内风扇(14)反转。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作为使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器为清洁的状态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在制热运转后,使水附着于上述散热片表面的水分施加机构”的空调机。另外,上述水施加机构通过在制热运转后进行制冷运转,使水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的散热片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315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即使在制热运转后进行了通常的制冷运转,对清洗室内热交换器来说,也存在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的水量不足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适当地清洗室内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制冷剂在冷冻循环中按照顺序经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例如室外膨胀阀34)以及蒸发器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和至少控制压缩机及膨胀阀的控制部,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的一方是室外热交换器,另一方是室内热交换器,在将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对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的冷冻处理中,控制器使送风风扇(例如室内风扇14)反转。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案,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适当地清洗室内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控制部执行的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冷冻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冷冻时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表示室外温度与压缩机的旋转速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的时间性变化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压缩机以及室内风扇的驱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11A是表示在使室内风扇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的冷冻处理中的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B是表示组合了使室内风扇为反转状态和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的冷冻处理中的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进行解冻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干燥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空调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外观结构图。图1表示空调机100具备的室内机10、室外机30以及遥控40的主视图。空调机100是通过使制冷剂在冷冻循环(加热泵循环)中循环,进行空气调节的设备。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具备设置于室内(被空气调节空间)的室内机10、设置于屋外的室外机30以及由用户操作的遥控40。
室内机10具备遥控信号收发部11。遥控信号收发部11通过红外线通信等在与遥控40之间收发预定的信号。例如,遥控信号收发部11从遥控40接收运转/停止指令、设定温度的改变、运转模式的改变以及计时的设定等信号。另外,遥控信号收发部11将室内温度的检测值等发送到遥控40。另外,在图1中省略,但室内机10和室外机30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并且通过通信线连接。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室内机10的纵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室内机10除了上述遥控信号收发部11(参照图1)之外,还具备室内热交换器12、排水盘13、室内风扇14(送风风扇)、机箱基体15、过滤器16、16、前面板17、左右风向板18以及上下风向板19。
室内热交换器12具备散热片12a以及导热管12g。导热管12g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以曲折状配置两列。进行在该导热管12g中流通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排水盘13接受从室内热交换器12滴落的水,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下侧。另外,落到排水盘13的水通过排水管(未图示)排出到外部。室内风扇14例如是圆筒状的双击式风扇,通过室内风扇马达14a(参照图4),在图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正转方向)进行驱动。机箱基体15是设置室内热交换器12、室内风扇14等设备的机箱。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将过滤器侧(上游侧)作为表面12f,将室内风扇14侧(下游侧)作为背面12r。
过滤器16、16从经由空气吸入口h1等吸入的空气除去尘埃,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上侧、前侧。前面板17是以覆盖前侧的过滤器16的方式设置的面板,能以下端为轴向前侧转动。另外,也可以是前面板17不进行转动的结构。
左右风向板18是在左右方向调整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板状部件。左右风向板18配置于室内风扇14的下游侧,通过左右风向板用马达21(参照图4)在左右方向转动。
上下风向板19是在上下方向调整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板状部件。上下风向板19配置于室内风扇14的下游侧,通过上下风向板用马达22(参照图4)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并且,经由空气吸入口h1吸入的空气与在导热管12g中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被引导到吹出风路h2。在该吹出风路h2中流通的空气通过左右风向板18以及上下风向板19在预定方向上被引导,并且,通过空气吹出口h3向室内吹出。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Q的说明图。另外,图3的实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另外,图3的虚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如图3所示,室外机30具备压缩机31、室外热交换器32、室外风扇33、室外膨胀阀34(膨胀阀)和四方阀35。
压缩机31是通过压缩机马达31a的驱动压缩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设备。室外热交换器32是在沿该导热管(未图示)流通的制冷剂与从室外风扇33送入的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室外风扇33是通过室外风扇马达33a的驱动向室外热交换器32送入外部空气的风扇,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2的附近。室外膨胀阀34具有对由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32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一方)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功能。另外,在室外膨胀阀34中减压了的制冷剂被引导到“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32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2的另一方)。
四方阀35是根据空调机100的运转模式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的阀。即,在制冷剂沿虚线箭头的方向流动的制冷运转时,在压缩机31、室外热交换器32(冷凝器)、室外膨胀阀3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2(蒸发器)经由四方阀35依次连接为环状的制冷剂回路Q中,制冷剂在冷冻循环中循环。
另外,在制冷剂沿实线箭头的方向流动的制热运转时,在压缩机31、室内热交换器12(冷凝器)、室外膨胀阀34以及室外热交换器32(蒸发器)经由四方阀35依次连接为环状的制冷剂回路Q中,制冷剂在冷冻循环中循环。
即,在制冷剂依次经由压缩机31、“冷凝器”、室外膨胀阀34以及“蒸发器”在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回路Q中,上述“冷凝器”及“蒸发器”的一方是室外热交换器32,另一方是室内热交换器12。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控制功能的方框图。图4所示的室内机10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具备拍摄部23、环境检测部24以及室内控制电路25。拍摄部23对室内(被空气调节空间)进行拍摄,具备CCD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MOS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拍摄元件。基于该拍摄部23的拍摄结果,通过室内控制电路25检测处于室内的人(在室者)。另外,对处于被空气调节空间的人进行检测的“人检测部”包括拍摄部23和室内控制电路25而构成。
环境检测部24具有检测室内的状态、室内机10的设备的状态的功能,具备室内温度传感器24a、温度传感器24b以及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4c。室内温度传感器24a是检测室内(被空气调节空间)的温度的传感器。该室内温度传感器24a设置于比过滤器16、16(参照图2)靠空气的吸入侧。由此,如后所述,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时,能抑制伴随该热辐射的影响的检测误差。
温度传感器24b是检测室内(被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的温度的传感器,设置于室内机10的预定位置。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4c是检测室内热交换器12(参照图2)的温度的传感器,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2。将室内温度传感器24a、温度传感器24b以及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4c的检测值输出到室内控制电路25。
室内控制电路25未图示,但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各种接口等电子电路而构成。并且,读取存储于ROM的程序并展开到RAM,CPU执行各种处理。
如图4所示,室内控制电路25具备存储部25a和室内控制部25b。在存储部25a中除了预定的程序之外,还存储拍摄部23的拍摄结果、环境检测部24的检测结果、通过遥控信号收发部11接收的数据等。室内控制部25b基于存储于存储部25a的数据执行预定的控制。另外,关于室内控制部25b执行的处理后述。
室外机30除了上述结构,具备室外温度传感器36和室外控制电路37。室外温度传感器36是检测室外的温度(外部空气温度)的传感器,设置于室外机30的预定部位。另外,在图4中省略,但室外机30还具备检测压缩机31(参照图3)的吸入温度、排出温度、排出压力等的各传感器。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36的各传感器的检测值输出到室外控制电路37。
室外控制电路37未图示,但包括CPU、ROM、RAM、各种接口等电子电路而构成,通过通信线与室内控制电路25连接。如图4所示,室外控制电路37具备存储部37a和室外控制部37b。在存储部37a中,除了预定的程序,还存储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36的各传感器的检测值等。室外控制部37b基于存储于存储部37a的数据控制压缩机马达31a(即压缩机31)、室外风扇马达33a以及室外膨胀阀34等。在以下,将室内控制电路25以及室外控制电路37称为“控制部K”。
接着,关于用于清洗室内热交换器12(参照图2)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上侧、前侧(空气的吸入侧)设置有用于捕获尘埃的过滤器16(参照图2)。但是,由于存在细尘埃通过过滤器16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情况,因此,期望定期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清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对被吸入室内机10的空气所含的水分进行冷冻,之后,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冰融化,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清洗。将这一连串的处理称为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清洗处理”。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0的控制部K执行的清洗处理的流程图。适当参照图3、图4说明该流程图。另外,直到图5的“开始”时,进行预定的空气调节运转(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
另外,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清洗处理的开始条件在“开始”时成立。该“清洗处理的开始条件”例如是从前一次的清洗处理结束时对空气调节运转的执行时间进行累计的值到达预定值的条件(污物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且应当清洗的时机)。另外,可以通过由用户进行的遥控40的操作,设定进行清洗处理的时间带。
在步骤S101中,控制部K使空气调节运转停止预定时间(例如数分钟)。上述预定时间是用于使冷冻循环稳定的时间,预先设定。例如中断进行到“开始”时的制热运转,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时(S102),控制部K以制冷剂向与制热运转时反向流动的方式控制四方阀35。
在此,若使制冷剂流动的方向急剧地改变,则过负荷施加在压缩机31上,且由于声音等给用户带来不适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S102)之前,使空气调节运转停止(S101)。在该情况下,控制部K可以在从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时经过了预定时间后,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
另外,在使制冷运转中断而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步骤S101的处理。这是因为,在制冷运转中(开始时)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和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中(S102)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相同。
接着,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K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控制部K执行冷冻处理)。即,控制部K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使被吸入室内机10的空气所含的水分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成霜并冷冻。另外,控制部K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冷冻处理中,通过使室内风扇14(送风风扇)反转(在图2中逆时针方向),促进向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侧(下游侧、参照图2)的散热片的着霜并冷冻。
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K对室内热交换器12(附着于其表面的冰)进行解冻。例如,控制部K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的冰融化并解冻。由此,洗去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尘埃。另外,也可以自然解冻,也可以包围室内风扇14而使风碰撞并解冻。
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K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干燥。例如,控制部K通过室内风扇14的驱动对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的水进行干燥。由此,能够使室内热交换器12为清洁的状态。进行了步骤S104的处理后,控制部K结束一连串的处理(结束)。
接着,关于图5的各步骤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处理(图5的S102)的流程图(适当参照图3、图4)。在步骤S102a中,控制部K进行初期设定。此时,控制部K将室内风扇14的反转判断符号N设定为0(零),使室内风扇14为停止的状态。
在步骤S102b中,控制部K控制四方阀35。即,控制部K以将室外热交换器3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方式控制四方阀35。另外,当在进行“清洗处理”(图5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不久之前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在步骤S102a中维持四方阀35的状态。
在步骤S102c中,控制部K设定冷冻时间。若具体地说明,控制部K基于室内空气(被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设定冷冻时间。另外,“冷冻时间”是维持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预定的控制(S102c~S102e)的时间。可以以预定的比例设定本实施方式的冷冻时间中、使室内风扇14反转的时间(反转时间)。
图7是表示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冷冻时间的关系的图表。图7的横轴是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由温度传感器24b(参照图4)检测。图7的纵轴是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应地设定的冷冻时间。如图7所示,控制部K当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越缩短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的冷冻时间。其理由在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预定体积的室内空气所含的水分的量越多,水分越容易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通过这样设定冷冻时间,能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清洗所需的适量的水分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并进行冷冻。同样,控制部K当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越缩短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的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间。
另外,在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预定值以上时,可以不实施室内风扇14的反转。其理由在于,在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预定值以上时,若实施室内风扇14的反转,则前面板17的背面的湿气过多,存在水滴从前面板17落下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另外,代替图7所示的图表(数据表格),可以使用预定的数学式。另外,控制部K可以代替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而基于室内空气的绝对湿度设定冷冻时间。即,控制部K可以当室内空气的绝对湿度越高,越缩短冷冻时间。
接着,在图6的步骤S102d中,控制部K设定压缩机31的旋转速度。即,控制部K基于室外温度传感器36的检测值即室外温度设定压缩机马达31a的旋转速度,驱动压缩机31。
图8是表示室外温度与压缩机31的旋转速度的关系的图表。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时,控制部K如图8所示,室外温度越高,越增大压缩机马达31a的旋转速度。其理由在于,为了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从室内空气吸取热量,需要与之对应地充分进行利用室外热交换器32的散热。例如,在室外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控制部K通过增大压缩机马达31a的旋转速度,提高从压缩机3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压力。由此,适当地进行利用室外热交换器32的热交换,或者也适当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另外,可以代替图8所示的图表(数据表格),使用预定的数学式。
另外,在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中,普遍基于从压缩机3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等,控制压缩机31的旋转速度。另一方面,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冷冻时,由于从压缩机3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容易比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低,因此作为其他参数,使用室外温度。
接着,在图6的步骤S102e中,控制部K调整室外膨胀阀34的开度。另外,在步骤S102e中,期望与通常的制冷运转时相比,减小室外膨胀阀34的开度。由此,比通常的制冷运转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阀34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2。因此,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水容易冷冻,另外,能减少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所需的消耗电量。
在步骤S102f中,控制部K判断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是否是预定范围内(T1≤TE≤T2)。上述“预定范围”是适于被吸入室内机10的空气所含的水分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能冷冻的范围,预先设定。
在步骤S102f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是预定范围外的情况下(S102f:否),控制部K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e。例如,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比预定范围高的情况下,控制部K进一步减小室外膨胀阀34的开度(S102e)。这样,控制部K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时,以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收敛于预定范围内的方式调整室外膨胀阀34的开度。
图9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的时间的变化的一例的说明图。图9的横轴是从图6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图9的纵轴是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24c的检测值:参照图4)。另外,温度小于0的预定范围F是作为步骤S102f(参照图6)的判断基准的温度范围,如上所述,预先设定。
如图9所示,随着距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时的预定的控制开始的“经过时间”变长,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逐渐变低。并且,若过去了经过时间tA,则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收敛于预定范围F内。由此,能在确保室内机10的可靠性(抑制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过度地变低)的状态下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
另外,若过去了经过时间tA,则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因此,与时间的经过一起,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冰的厚度变厚。由此,能在室内热交换器12内对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清洗所需的充分的量的水进行冷冻。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K从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为预定温度以下(T2以下)的时刻t21之后,开始室内风扇14的反转。在图9中,在时刻t21~时刻t22期间,控制部K通过使室内风扇13反转,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参照图2)也能充分地冷冻。
在图6的步骤S102f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为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102f:是),控制部K的处理进入步骤S102g。
在步骤S102g中,控制部K判断室内风扇14的反转判断符号N是否为1。如果反转判断符号N不是1(S102g:否),则在步骤S102h中,使室内风扇14反转,进入步骤S102i。如果反转判断符号N是1(S102g:是),则控制部K的处理进入步骤S102k。
在步骤S102i中,控制部K判断是否经过了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间(时刻t21~t22期间)。如果没有经过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间(S102i:否),则控制部K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h。如果经过了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间(S102i:是),则控制部K的处理进入步骤S102j。
在步骤S102j中,控制部K使室内风扇14停止,将室内风扇14的反转判断符号设定为1,控制部K的处理进入步骤S102k。
在步骤S102k中,控制部K判断是否经过了在步骤S102c中设定的冷冻时间。在未从“开始”时经过预定的冷冻时间的情况下(S102k:否),控制部K的处理返回步骤S102d。另一方面,在从“开始”时经过了预定的冷冻时间的情况下(S102k:是),控制部K结束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一连串的处理(结束)。
另外,也可以不基于从图6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而是基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收敛于预定范围内后的经过时间(从图9所示的时刻t21的经过时间),进行步骤S102f的判断处理。
另外,在图6中省略,但在室外温度是冰点下的情况下,控制部K优选不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这是为了,防止通过之后的室内热交换器12的解冻流下的大量的水在排水管(未图示)内冷冻,或者防止阻碍通过排水管的排水。
图10是表示压缩机31以及室内风扇14的驱动状态的说明图。图10的横轴是时刻。图10的纵轴表示压缩机31的接通/断开以及室内风扇14的接通/断开的驱动状态。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预定的空气调节运转进行到时刻t1,压缩机31以及室内风扇14进行驱动(即,是接通状态)。之后,在时刻t1~t2中,压缩机31以及室内风扇14停止(图5的步骤S101)。并且,在时刻t2~t3,进行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图5的步骤S102)。该时刻t2~t3的时间是在步骤S102b(参照图6)中设定的冷冻时间。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处理中,在时刻t2~t21中,使室内风扇14停止,在时刻t21~t22中,室内风扇14向反方向进行驱动。并且,在时刻t22~t3中,室内风扇14停止。如图10所示,关于使室内风扇14反转的情况下的效果,参照图11A以及图11B进行说明。另外,关于时刻t3以后的处理将于后述。
图11A是表示使室内风扇14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的冷冻处理中的霜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1B是表示组合了使室内风扇14为反转状态和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的冷冻处理中的霜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1A所示,若预先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处理中不反转而使室内风扇14停止,则通过自然对流吸入的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12f侧(参照图2)被冷却,在流向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侧时干燥,因此,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侧的霜的附着量少。为了保持室内热交换器12的整体的清洁性,增加霜向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侧的附着量成为课题。
相对于此,如图11B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处理中,通过使室内风扇14反转,增加霜向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侧的附着量,在使该霜融化时,利用产生的水洗去污物,能保持室内热交换器整体的清洁性。
另外,控制部K可以在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打开上下风向板19(参照图2)。由此,能增加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的风量,增加霜附着量。
接着,关于用于解冻的处理、用于干燥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解冻的处理(图5的S103)的流程图(适当参照图3、图4)。控制部K在通过上述的步骤S102(参照图6)的处理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后,执行图12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
在步骤S103a中,控制部K判断室内温度(被空气调节空间的温度)是否为预定值以上。该预定值是成为是否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判断基准的阈值,并预先设定。
在步骤S103a中,在室内温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S103a:是),控制部K结束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解冻的处理(结束)。如之后所说明,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解冻时,与制热运转时相同,控制四方阀35。其理由在于,在室内温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冷冻循环的冷凝侧的热负荷过于变大,无法获得与蒸发侧的平衡。另外,也是因为,在室内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冰与时间的经过一起自然地融化。
步骤S103b以后的处理与图10的时刻t3~t4不同,是变形例的控制方法。在步骤S103b中,控制部K控制四方阀35。即,控制部K以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将室外热交换器3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方式控制四方阀35。即,控制部K与制热运转时相同地控制四方阀35。
在步骤S103c中,控制部K关闭上下风向板19(参照图2)。由此,即使接下来驱动室内风扇14(S103d),也能防止水滴与空气一起向室内飞出。
在步骤S103d中,控制部K驱动室内风扇14。由此,通过空气吸入口h1(参照图2)吸入空气,另外,被吸入的空气通过上下风向板19与前面板17的间隙等向室内漏出。因此,能抑制室内热交换器12(冷凝器)的温度变得过高的情况。
在步骤S103e中,控制部K将压缩机31的旋转速度设定为预定的值,驱动压缩机31。在步骤S103f中,控制部K调整室外膨胀阀34的开度。这样,通过适当地控制压缩机31以及室外膨胀阀34,高温的制冷剂通过作为冷凝器的室内热交换器12流通。其结果,由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冰一气地融化,因此洗去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尘埃。并且,含有尘埃的水落下到排水盘13(参照图2),通过排水管(未图示)排出到外部。
在步骤S103g中,控制部K判断从图12的“开始”时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该预定时间是室内热交换器12的解冻所需的时间,并预先设定。在步骤S103g中从“开始”时未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3g:否),控制部K的处理返回步骤S103f。另一方面,在从“开始”时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3g:是),控制部K结束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解冻的一连串的处理(结束)。
另外,可以代替图12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如图10的时序图所示(时刻t3~t4),将压缩机31、室内风扇14维持在停止状态。其理由在于,即使不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冰也在室温下自然地融化。由此,能降低室内热交换器12的解冻所需的消耗电力。另外,能抑制水滴附着于上下风向板19(参照图2)的内侧。
图13是表示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干燥的处理(图5的S104)的流程图。控制部K在通过上述的步骤S103a~S103g的处理(参照图11)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了解冻后,执行图12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
在步骤S104a中,控制部K维持四方阀35、压缩机31、室内风扇14等的驱动状态。即,控制部K与室内热交换器12的解冻时相同地控制四方阀35,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另外,继续驱动压缩机31、室内风扇14等。通过这样与制热运转时进行相同的控制,高温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流动,另外,将空气吸入室内机10。其结果,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水蒸发。
接着,在步骤S104b中,控制部K判断开始步骤S104a的处理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在没有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4b:否),控制部K的处理返回步骤S104a。另一方面,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4b:是),控制部K的处理进入步骤S104c。
在步骤S104c中,控制部K执行送风运转。即,控制部K使压缩机31停止,以预定的旋转速度驱动室内风扇14。由此,由于室内机10的内部干燥,因此起到防菌、防霉的效果。
另外,在步骤S104a、步骤S104c的处理中,可以关闭上下风向板19(参照图2),另外,也可以打开上下风向板19。
接着,在步骤S104d中,控制部K判断开始步骤S104c的处理后是否经过预定时间。在没有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4d:否),控制部K的处理返回步骤S104c。另一方面,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4d:是),控制部K结束用于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干燥的一连串的处理(结束)。
另外,在图10所示的时序中,在时刻t4~t5进行了制热(图12的S104a)后(在进行了与制热相同的制冷剂流的运转后),在时刻t5~t6进行送风(图12的S104c)。通过这样依次进行制热及送风,能有效地干燥室内热交换器12。
<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控制部K在将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对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冷冻的处理中,使室内风扇14(送风风扇)反转。由此,能增加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参照图2)侧的霜的附着量。
尤其在沿空气流动的方向配置了两列以上的导热管12g的室内热交换器12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12f(参照图2)侧的霜的附着量容易比背面12r(参照图2)多。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霜的附着量均等。
另外,在图10中,在时刻t2~t3的冷冻处理中,室内风扇14为停止状态、反转状态、停止状态的模式,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反转状态、停止状态的模式,也可以是停止状态、反转状态的模式。
另外,控制部K在室内风扇14反转的情况下,打开上下风向板19。由此,风量增加,能增加室内热交换器12的背面12r(参照图2)侧的霜的附着量。
另外,控制部K在冷冻处理中进行使室内风扇14停止的状态的冷冻处理和使室内风扇14反转的冷冻处理双方。由此,能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12f(参照图2)侧和背面12r(参照图2)侧的霜的附着量均等。
另外,控制部K使室内风扇14停止的冷冻处理的时间(例如图10的时刻t2~t21的时间和时刻t22~t3的时间的相加时间)比使室内风扇14反转的冷冻处理的时间(例如图10的时刻t21~t22的时间)长。由此,正流的部分(参照图11A)和逆流的部分(参照图11B)作为以霜冷冻的部分而产生,能增加正流的部分的霜的附着量。
另外,控制部K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为预定温度以下(例如图9的T2以下)后,开始室内风扇14的反转。由此,能缩短室内风扇14的反转时间。
另外,控制部K在冷冻处理中反复室内风扇14的停止和反转。由此,能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12f侧(参照图2)与背面12r(参照图2)侧的霜的附着量均等。
另外,控制部K在冷冻处理中可以不进行送风风扇的正转。能防止冷气在室内空间中流动,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另外,在冷冻了室内热交换器12后(图5的S102),对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冰进行解冻(S103)。由此,与通常的制冷运转时相比,能使较多的水分(冰)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并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的解冻,大量的水在其表面流动,因此,能洗去附着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尘埃。
另外,在冷冻室内热交换器12时,控制部K例如基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设定冷冻时间(参照图6的S102c、图7)。由此,能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冷冻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清洗所需的适量的水。
另外,在冷冻室内热交换器12时,控制部K基于室外温度设定压缩机马达31a的旋转速度(参照图6的S102d、图8)。由此,在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冷冻中,能适当地进行利用室外热交换器32的散热。
另外,在冷冻室内热交换器12时,控制部K基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调整室外膨胀阀34的开度(图6的S102e)。由此,能使在室内热交换器12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充分低,能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冷冻被吸入室内机10的空气所含的水分。
另外,在图7中,说明基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改变冷冻时间的方案,但并未限定于此。在图10中,作为冷冻清洗的整体时间表示了时刻t1~t6的时间,但也可以基于室内空气的室温和湿度改变冷冻清洗的整体时间。具体地说,这是因为,若室温高,则室内热交换器12难以冷冻,若湿度低,则室内热交换器12难以冷冻。
另外,在图10中,在时刻t1前的空调运转为制冷或除湿运转的情况下,与制热运转的情况相比,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参照图9)的温度变化缓慢。在制冷或除湿运转的情况下,水滴普遍附着于散热片12a,若为冰点下,则产生来自散热片12a的音的可能性变大。因此,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12的温度TE的温度变化变慢,能防止产生音。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图2所示的壁挂式的室内机10的例子进行表示,但并未限定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关于顶棚埋入式的室内机10A也能应用的方案。另外,关于在图2、图4中记载的相同结构品,标注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A的纵剖面结构的说明图。室内机10A构成为切掉了方形的四角的大致八边形的平面形状的箱体,埋设在顶棚开口部的上方顶棚R内,在室内机10A的内部配置室内热交换器12A以及室内风扇14A。另外,室内机10A的下部开口部由大致正方形的顶棚面板2覆盖。并且,在顶棚面板2的中央部形成空气吸入口h1,在该空气吸入口h1的外侧形成沿顶棚面板2的各边缘的长方形的空气吹出口h3。
室内机10A若由配设在内部的室内风扇马达14Aa驱动室内风扇14A,则室内的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h1通过过滤器16被吸入室内机10A,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2A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或加热,成为调和空气,从空气吹出口h3被引导到风向百叶窗26,被吹出到室内。另外,在图14中,13A兼做排水盘,27是导风板。
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部K也使室内热交换器12A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冷冻室内热交换器12A的冷冻处理中,使室内风扇14A(送风风扇)反转。由此,能增加室内热交换器12A的背面12r侧的霜的附着量。
各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容易明白而详细地进行记载,并未限定于具备说明的全部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另外,上述机构、结构表示认为在说明上有必要的机构、结构,并未限于表示在产品上必须具备全部的机构、结构。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将导热管12g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以弯曲状配置两列的室内热交换器12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定于此。导热管12Ag可以不配置为弯曲状。另外,导热管12g未限于两列,可以配置一列导热管12g、三列以上的导热管12g。
符号说明
100—空调机,10、10A—室内机,12、12A—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器/冷凝器),12f—表面,12r—背面,14、14A—室内风扇(送风风扇),17—前面板,18—左右风向板,19—上下风向板,23—拍摄部(人检测部),26—风向百叶窗,27—导风板,30—室外机,31—压缩机,31a—压缩机马达(压缩机的马达),32—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33—室外风扇,34—室外膨胀阀(膨胀阀),35—四方阀,40—遥控,K—控制部,Q—制冷剂回路。

Claims (8)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制冷剂在冷冻循环中按照顺序经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以及
至少控制上述压缩机以及上述膨胀阀的控制部,
上述冷凝器以及上述蒸发器的一方是室外热交换器,另一方是室内热交换器,
在使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而对上述室内热交换器进行冷冻的冷冻处理中,上述控制部使送风风扇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送风风扇反转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打开风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冷冻处理中,上述控制部进行使上述送风风扇停止的冷冻处理和使上述送风风扇反转的冷冻处理的双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送风风扇停止的冷冻处理的时间比使上述送风风扇反转的冷冻处理的时间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成为预定温度以下之后,上述控制部开始上述送风风扇的反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冷冻处理中,上述控制部反复进行上述送风风扇的停止和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冷冻处理中,上述控制部不进行上述送风风扇的正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室内热交换器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配置有两列以上的导热管。
CN201880002211.5A 2018-05-31 2018-05-31 空调机 Active CN110785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0971 WO2019229933A1 (ja) 2018-05-31 2018-05-31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616A CN110785616A (zh) 2020-02-11
CN110785616B true CN110785616B (zh) 2021-01-29

Family

ID=6456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211.5A Active CN110785616B (zh) 2018-05-31 2018-05-31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04953B1 (zh)
JP (1) JP6435443B1 (zh)
CN (1) CN110785616B (zh)
MY (1) MY201750A (zh)
WO (1) WO20192299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080A (zh) * 2020-05-26 2020-11-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自清洁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4948A2 (en) * 1984-06-12 1985-12-18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rosting the outdoor coil of a heat pump
CN102308165A (zh) * 2009-02-09 2012-01-04 开利公司 冷藏货柜中的温度分布改善
CN106247556A (zh) * 2016-08-22 2016-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06524389A (zh) * 2015-09-15 2017-03-22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霜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06556106A (zh) * 2016-11-09 2017-04-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1566B1 (zh) 1967-12-22 1974-08-22
JPS5015257Y1 (zh) * 1970-09-09 1975-05-13
JPS50100762U (zh) * 1974-01-18 1975-08-20
US5226285A (en) * 1989-12-18 1993-07-13 Danhard, Inc. Self-cleaning heat exchanger fan assembly and controls
JPH05184181A (ja) * 1992-01-07 1993-07-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010014288A (ja) * 2008-07-01 2010-01-21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US9625223B2 (en) * 2014-08-18 2017-04-18 Atieva, Inc. Self-cleaning fan assembly
CN106765873A (zh) * 2016-11-11 2017-05-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换热器自清洁方法
JP6276450B1 (ja) * 2017-04-28 2018-02-07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7514681A (zh) * 2017-07-26 2017-12-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4948A2 (en) * 1984-06-12 1985-12-18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rosting the outdoor coil of a heat pump
CN102308165A (zh) * 2009-02-09 2012-01-04 开利公司 冷藏货柜中的温度分布改善
CN106524389A (zh) * 2015-09-15 2017-03-22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霜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06247556A (zh) * 2016-08-22 2016-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06556106A (zh) * 2016-11-09 2017-04-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35443B1 (ja) 2018-12-05
WO2019229933A1 (ja) 2019-12-05
EP3604953B1 (en) 2023-04-19
MY201750A (en) 2024-03-15
CN110785616A (zh) 2020-02-11
EP3604953A1 (en) 2020-02-05
JPWO2019229933A1 (ja) 2020-06-11
EP3604953A4 (en)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481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349013B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500651B (zh) 空调机
JP6559923B1 (ja) 空気調和機
JP6360593B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8200167A (ja) 空気調和機
JPWO2020144797A1 (ja) 空気調和機
TW201947127A (zh) 空調機
TWI650188B (zh) 空調機
CN110785616B (zh) 空调机
TWI709714B (zh) 空調機
JP7245933B2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