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096A - 头盔 - Google Patents

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5096A
CN110785096A CN201880033641.3A CN201880033641A CN110785096A CN 110785096 A CN110785096 A CN 110785096A CN 201880033641 A CN201880033641 A CN 201880033641A CN 110785096 A CN110785096 A CN 1107850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helmet
impact
insert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36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5096B (zh
Inventor
西城芳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ou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ou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oul Corp filed Critical Seou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85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5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0Linings
    • A42B3/12Cushio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6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6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 A42B3/062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with reinforcing means
    • A42B3/063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with reinforcing means using layered structures
    • A42B3/064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with reinforcing means using layered structure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0Linings
    • A42B3/12Cushioning devices
    • A42B3/125Cushioning devices with a padded structure, e.g. foam
    • A42B3/127Cushioning devices with a padded structure, e.g. foam with removable or adjustable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28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28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A42B3/281Air duc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冲击的旋转加速度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平移加速度的头盔。头盔具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外侧帽体和在该帽体的内侧配置的冲击吸收内衬(14)。冲击吸收内衬(14)具备主体内衬(16)、设置在该主体内衬(16)的内侧面的凹部(30)、嵌入在该凹部(30)的嵌入内衬(18)、以及配置在凹部(30)的底面与嵌入内衬(18)的底面之间的中央凸部(42)(中央支柱构件)。当受到冲击时,通过嵌入内衬(18)以中央支柱部件为支点进行晃动,来减少冲击。

Description

头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外侧的帽体和在该外侧的帽体的内侧配置的冲击吸收性的内衬的头盔。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摩托车等的骑车人为了保护头部而佩戴的头盔已知有3/4型(OpenFace)、全脸型等安全用头盔。以往的这种头盔,主要由外侧的帽体、配置在该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内衬、左右一对下颌束带以及用于提升佩戴者的佩戴感的内装衬垫构成。另外,在为了确保佩戴者的视野而在设置于头盔的前表面的开口窗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通气的贯通孔。
并且,当外侧帽体的一部分区域受到冲击时,该帽体使冲击分散到更广阔的区域,并且通过其变形发挥吸收冲击能量的功能。另外,冲击吸收内衬通过其厚度的减少(即,压缩)吸收从外侧帽体传播来的冲击能量,并且使冲击能量延迟传播到佩戴者的头部,由此发挥使由上述冲击所带来的最大加速度降低的功能。这里,上述的“最大加速度”是指通过头盔的“冲击吸收性试验”得到的加速度的最大值。
为了确认安全用头盔的保护性能,一直以来都在进行“冲击吸收性试验”。在该“冲击吸收性试验”中,作为头盔佩戴者的头部的模型,使用金属制的头部模型。并且,通过“冲击吸收性试验”施加在头盔的冲击如前述那样被吸收,作为最终传播到头部的冲击力,通过在金属制的头部模型内侧配置的加速度计测量最大加速度。这种“冲击吸收性试验”的方法以及最大加速度的基准值由各国分别规定。
为了提高安全用头盔的保护性能,必须使由冲击带来的最大加速度降低。为此,以往采取了使外侧帽体、冲击吸收内衬的厚度增加的对策。
但是,由于头盔呈大致球体形状,因此头顶部的刚度必定大于其他部位,而变得难以吸收冲击。因此,发明了嵌入内衬的这一结构。
在日本专利第3825106号公报中,在冲击吸收内衬的内侧的头顶部设置空洞部,并在其中插入有其他构件。被插入的构件(称为嵌入内衬)的密度比冲击吸收内衬小,即,较柔软,因此能够降低头顶部的刚度。这样一来,能够保持头顶部的冲击吸收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最近的交通事故中,能够看到骑车人的头部受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情况。
所谓弥漫性轴索损伤是指脑部被强烈地摇晃,结果脑的轴索断裂,而产生障碍。如下说明在骑车人的头部产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机理。
例如,当头盔的右侧面受到由于冲击而产生的外力时,头盔向左方向移动。因为佩戴者的颈椎和躯干没有被固定,所以同样地多少也向左方向移动。因此,冲击力的作用方向大致是与头盔的外表面垂直的方向。因这样的在垂直方向上发挥作用的外力产生的冲击加速度(将此称之为平移加速度)通过“冲击吸收性试验”进行测量。以往的嵌入内衬结构主要是针对冲击的平移加速度的应对方法。
但是,如果于头盔的上方、在头顶附近受到冲击,则冲击点比头盔的重心点靠上,因此头盔将以重心点为中心向左侧旋转。这样,因冲击而产生使头盔旋转的力即产生旋转加速度。并且,因头盔下端碰到佩戴者的颈部或者头盔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头盔的旋转停止。
但是,因冲击而产生的旋转加速度会传播到佩戴者的头部。在此,如果佩戴者系紧了下颌束带,则佩戴者的头部也和头盔同时停止旋转。并且,进而,当旋转加速度传播至佩戴者的头部的内部时,在头盖骨内,旋转力作用于漂浮在脑髓中的脑,导致连接脑和头盖骨内部的轴索遭断裂。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有效地降低冲击的旋转加速度的同时也有效地减小平移加速度的头盔。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一方式的头盔是具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外侧的帽体和配置在该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内衬的头盔,上述冲击吸收内衬具备:主体内衬、设置在该主体内衬的内侧面的凹部、嵌入该凹部的嵌入内衬、以及配置在上述凹部的底面和上述嵌入内衬的底面之间的中央支柱构件。
根据第一方式的头盔,配置在外侧的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内衬变形使得在外侧对帽体施加的冲击被吸收。另外,在主体内衬的凹部嵌入有嵌入内衬。并且,由于冲击,中央支柱构件压缩变形,嵌入内衬倾斜。即,嵌入内衬相对主体内衬移动。此时,因为紧贴在嵌入内衬的佩戴者的头部也一起移动,所以旋转加速度不会传播到头部的内部。而且,在主体内衬的凹部中,除了嵌入内衬及中央支柱构件以外,还存在有空间。即,通过减小体积而不是像以往例子中嵌入内衬那样减小密度,由此能够得到与以往的嵌入内衬相同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将佩戴者的头部的旋转加速度有效地减小,也能够将平移加速度有效地减小。
根据第一方式的头盔,第二方式的头盔的上述冲击吸收内衬具备多个配置在上述中央支柱构件的周围的其他支柱构件。
根据第二方式的头盔,通过设置多个其他支柱构件,当佩戴者勒紧下颌束带时,即使佩戴者的头部压迫嵌入内衬,也因为支柱构件与中央支柱构件一起支承嵌入内衬,所以不会有嵌入内衬倾斜而头盔摇摆的情况,从而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佩戴。
根据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头盔,第三方式的头盔的上述中央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
根据第三方式的头盔,通过中央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能够抑制头盔的结构构件的个数增加。
根据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的头盔,第四方式的头盔的上述其他支柱构件的顶端的截面积比上述中央支柱构件的顶端的截面积小,并且上述中央支柱构件及上述其他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
根据第四方式的头盔,通过中央支柱构件以及其他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能够抑制头盔的结构构件的个数增加。另外,当冲击力从凹部的底面传递到中央支柱构件及其他支柱构件时,接触面积小的其他支柱构件先变形或损坏,因此能够防止上述中央支柱构件被冲击完全破坏。
如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由上述中央支柱构件引起的嵌入内衬的倾斜。
根据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的头盔,第五方式的头盔在上述凹部分别设置有与头盔的前方的进气口连通的通气路以及与头盔后方的出气口连通的通气路,在上述嵌入内衬中,设置有连通上述凹部和主体内衬的内侧面(与佩戴者的头部接触的面)的通气路。
根据第五方式的头盔,从头盔前表面的进气口进入的外部空气被引导到主体内衬的凹部,进而,从凹部到达后方的出气口。根据该空气的流动,从佩戴者的头部散发的热气从主体内衬的内侧面通过嵌入内衬的通气路被引导到凹部。另外,凹部的外部空气进入主体内衬的内侧面。这样一来,能够良好地进行头盔内的换气。
根据第五方式,第六方式的头盔将上述进气口设为头盔前表面的开口部的卷边构件。
根据第六方式的头盔,通过将进气口作为头盔前表面的开口部的卷边构件,从而能够省去设置贯通帽体的进气口的工时,并能够抑制头盔的结构部件的个数增加。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头盔具有能够在有效地降低冲击的旋转加速度的同时也有效地减小平移加速度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盔的侧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盔的主视图。
图2是分解示出冲击吸收内衬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主体内衬的俯视图。
图4A是从使用者头部侧观察嵌入内衬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4B是从使用者头部的相反侧观察嵌入内衬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4C是从使用者头部的相反侧观察其他方式的嵌入内衬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4D是从使用者头部的相反侧观察其他方式的嵌入内衬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有嵌入内衬的主体内衬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沿图5所示的6-6线剖开的嵌入内衬和主体内衬的剖视图。
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内衬的内部的通气的主体内衬的剖视图。
图7A是从斜前方侧观察到的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头盔的进气口的立体图。
图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盔的进气口的主视图。
图8A是说明旋转加速度的产生的图,并且是从后方观察受到冲击前佩戴有头盔的骑车人而得到的图。
图8B是说明旋转加速度的产生的图,并且是从后方观察受到冲击时的佩戴有头盔的骑车人而得到的图。
图8C是说明旋转加速度的产生的图,并且是从后方观察受到冲击时佩戴有头盔的骑车人而得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8A至图8C所示,若在比头盔10的重心(G)靠下方的位置受到冲击F2,则如图8C所示,佩戴者的颈部或支承颈部的躯干移动。由此,横向推动头盔10的力起作用。即,产生平移加速度。然而,若在比头盔10的重心(G)靠上方的位置受到冲击F1,则如图8B所示,将要使头盔10旋转的力起作用。连接冲击点和重心(G)的线段相对于连接重心(G)和头盔10的顶点的线段在成90度至45度的情况下,虽然产生旋转加速度和平移加速度双方,但是其中的平移加速度更大。因此,采用以往的针对平移加速度的对策也能够缓和冲击力。
并且,随着上述角度自45度变小,旋转加速度逐渐变大,并在0度达到最大。因此,在本发明中,对于连接重心(G)和顶点的线段,优选了在主体内衬16在0度至45度的位置设置后述的凹部30(参照图3)。另外,更优选在0度至20度的位置设置凹部30。
首先,使用图1A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头盔10的结构。另外,用箭头FR表示从使用着头盔的状态的佩戴者观察的前后方向的前方侧,用箭头RH及箭头LH分别表示右侧及左侧,用箭头UP表示上下方向的上侧。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单纯表示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的情况下,表示从佩戴着头盔的状态的佩戴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
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盔10具备:由纤维强化树脂等硬质材料构成的外侧的帽体12与配置在该帽体12的内侧并与该帽体12的内侧的面接合的冲击吸收内衬14。
如图2所示,冲击吸收内衬14具备:主体内衬16和安装在主体内衬16的嵌入内衬18。
进而,主体内衬16具备用于供嵌入内衬18嵌入的凹部30。
如图3所示,主体内衬16使用合成树脂的发泡体形成,该主体内衬16形成为一侧开放的穹顶状(凹状)。具体而言,主体内衬16具备:沿着使用者的侧头部配置的左侧内衬部20及右侧内衬部22、沿着使用者的后头部配置的后侧内衬部24以及沿着使用者的前头部配置的前侧内衬部26。并且,主体内衬16具备与使用者的头顶部相向配置的上侧内衬部28。若从主体内衬16的下方侧观察,则该上侧内衬部28呈以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且以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的椭圆形状,并形成有供后述嵌入内衬18(参照图2)嵌入的凹部30。在该凹部30形成有通气孔32和通气孔34,所述通气孔32与头盔10的前方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通气孔34与头盔10的后方的出气口连通。另外,在凹部30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中央凹部36,所述中央凹部36从下方侧观察,边缘部是圆形,并且供后述的嵌入内衬18的中央凸部42(参照图4B)嵌合。此外,在中央凹部36的周围,形成有3个周缘凹部38,所述3个周缘凹部38分别供后述的嵌入内衬18的3个周缘凸部44(参照图4B)嵌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凹部36的前方侧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2个周缘凹部38,在中央凹部36的后方侧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1个周缘凹部38。
上述主体内衬16的凹部30的位置优选位于以头盔10的重心位置为中心,连接该重心位置与头盔10的顶点的线段(参照图8A至图8C)在将头盔10向周围倾斜45度时所描绘的圆锥形与头盔10的外侧的帽体表面相交而成的椭圆形中,更优选位于20度的上述圆锥形中。另外,上述主体内衬16的假定为没有设置上述凹部30时的本来的厚度优选15至55mm,进一步优选为35至45mm。此时,上述凹部30的深度优选为3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m以下。
如图4A及图4B所示,嵌入内衬18与主体内衬16同样使用合成树脂的发泡体而形成。具体而言,嵌入内衬18具备:形成为一侧敞开的浅底的碟状(凹状)的嵌入内衬主体部40、从嵌入内衬主体部40的上方侧的面向上方突出的作为中央支柱构件的中央凸部42、以及作为其他支柱构件的3个周缘凸部44。嵌入内衬主体部40的下方侧的面呈沿着使用者的头顶部的形状弯曲,并且形成有用于通气的多个槽48。另外,在嵌入内衬主体部40的外周49的端部配置有薄壁部50。薄壁部50比嵌入内衬主体部40厚度薄,形成有作为连通部的多个缺口部52,所述多个缺口部52与多个槽48连接,且从下方侧看,边缘部为大致U字状。像这样,嵌入内衬18的下方侧的面(与佩戴者的头部相接触的面)是前后和左右对称的形状。从工业制造的角度出发,优选为圆形状或椭圆形状。另外,中央凸部42形成为大致圆柱状,从嵌入内衬主体部40的上方侧的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及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另外,3个周缘凸部44形成为外径比中央凸部42小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央凸部42的前方侧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2个周缘凸部44,在中央凸部42的后方侧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1个周缘凸部44。
上述嵌入内衬18优选从下方侧的面(朝向佩戴者的头部的表面)朝向主体内衬16的凹部30的底面具有5mm以上的厚度,进一步优选为10至15mm的厚度。进而,中央凸部42及周缘凸部44防止在佩戴头盔时嵌入内衬18被佩戴者的头部挤压而摇摆。但是,在头盔的头顶附近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首先上述周缘凸部44由于冲击力发生变形、挠曲或者龟裂,但是因为上述中央凸部42对嵌入内衬18在中心位置进行支承,因此出现上述嵌入内衬18的一部分落入上述凹部30且其相反侧的部分浮起的现象。即,上述嵌入内衬18相对于主体内衬16倾斜。接着,落入了的上述周缘部44借助来自上述凹部30的底面(上侧内衬部28的表面)的反作用力浮起,并且,冲击延迟传播到的上述中央凸部及其他周边凸部44发生变形、弯曲或者龟裂,并沉入上述凹部中。这样一来,嵌入内衬18晃动(摆动)。
另外,关于周缘凸部44,为使与凹部30的底面的接触面积比中央凸部42小,可以如图4C所示,其顶端呈圆锥状,另外,还可以如图4D所示,例如像万里长城那样,呈墙壁(山脊)的那样的形状。另外,中央凸部42及周缘凸部44优选在嵌入内衬的上方侧的面中的剖面为直径50mm以下的圆形状或椭圆形状,进一步优选为直径在30mm以下。
如图5和图6A所示,以上说明的嵌入内衬18以嵌入于主体内衬16的凹部30的状态下安装(固定)在该主体内衬16。具体而言,在嵌入内衬18的中央凸部42及3个周缘凸部44与主体内衬16的中央凹部36及3个周缘凹部38卡合的状态下,嵌入内衬18被固定在主体内衬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嵌入内衬18的中央凸部42和主体内衬16的中央凹部36之间夹设粘接剂,由此即使脱下头盔,嵌入内衬18也不脱离主体内衬16。
另外,在嵌入内衬18固定于主体内衬16的状态下,在嵌入内衬18的嵌入内衬主体部40的上方侧的面与主体内衬16之间形成有间隙。为了让嵌入内衬18晃动(相对于主体内衬摆动并移动),在嵌入内衬18的外周49与凹部3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优选在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mm至7mm。此外,虽然能够使嵌入内衬18的中央凸部42及3个周缘凸部44为相对于嵌入内衬18或主体内衬16独立的构件,但是为了工业性地进行制造,考虑将中央凸部42及3个周缘凸部44与嵌入内衬18的底面一体成形,或者与主体内衬16的凹部30的底面一体性成形。
另外,薄壁部50虽然遮盖了嵌入内衬18的外周49与凹部30的内壁之间,但在嵌入内衬18晃动时,薄壁部50被按压在凹部30的内壁而容易变形或破损,因此不妨碍晃动。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根据以上说明的头盔10,通过配置在外侧的帽体12的内侧的冲击吸收内衬14变形,能够吸收在外侧对帽体12施加的冲击。另外,如图5、图6A和图6B所示,在主体内衬16的凹部30嵌入有嵌入内衬18。并且,中央凸部42及3个周缘凸部44变形,能够降低平移加速度,进而嵌入内衬相对主体内衬16移动(晃动),由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佩戴有头盔10的使用者的头部的旋转加速度。
具体而言,由于在上述嵌入内衬18和上述凹部30之间设置有缝隙,因此冲击刚一传递到嵌入内衬18,便瞬间发生浮沉现象(即,晃动)。这样一来,由于上述嵌入内衬18摇晃,因此紧贴在嵌入内衬18的佩戴者的头部也一起晃动摇摆。即,在因冲击而在头盔10产生了旋转力后,即使头盔10的旋转被停止,头盔10内部的佩戴者的头部也会继续运动,因此因冲击而产生的旋转加速度不会向头部内部传播,或能够减少其向头部内部传播。
为了最大化由上述嵌入内衬18的浮沉(晃动)引起的摇摆效果,需要以上述嵌入内衬18的中心点为中心倾斜。因此,优选在上述嵌入内衬18的底面的中心点设置中央凸部42,在其周围配置周缘凸部44。另外,如果使周缘凸部44为比中央凸部42容易变形的形状,则由于冲击而从周缘凸部44开始发生变形,因此能够促进上述嵌入内衬18以中央凸部42为中心倾斜。
这里,对头盔10的冲击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说明。
(冲击试验的试验结果)
在人头模型上戴上头盔10,使其从2.5m的高度落下到钢铁制的砧上,用角速度计测量出因此时的冲击而产生的旋转力。另外,冲击部位设在头盔10的头顶附近、将头盔10向前方倾斜45度的情况下的前头部以及将头盔向左倾斜45度的情况下的左侧头部这三处。
[表1]
冲击试验结果(单位:rad/s2)
Figure BDA0002282508840000101
从表1可见,如本实施方式的头盔10那样在使用了晃动的嵌入内衬18的情况下,与以往的嵌入内衬相比旋转加速度明显降低。另外,以往的嵌入内衬是指该嵌入内衬对于主体内衬不晃动的类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头盔10中,如图4B、图6A及图6B所示,除中央凸部42以外,还设置3个周缘凸部44,从而能够保持嵌入内衬18稳定的状态。
另外,在仅设置有中央凸部42的情况下,由于佩戴者仅佩戴上头盔10并不稳定(因为嵌入内衬18相对于主体内衬16容易倾斜),因此佩戴感不佳。另外,能够预想到,在冲击的平移加速度过大的情况下,上述中央凸部42不能彻底支承佩戴者的头部而轻易粉碎,上述嵌入内衬18落入得与上述凹部30大致平行。即,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上述嵌入内衬18的浮沉现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中央凸部42外,还设置其顶端的截面积比中央凸部42小的3个周缘凸部44,由此能够加强支承嵌入内衬18的力。并且,通过3个周缘凸部44的任一个变形或弯折,能够缓冲平移加速度,进而,通过上述嵌入内衬18产生浮沉现象,也能够缓冲旋转加速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以及图6B所示,分别设置有作为通气路的通气孔32、34,所述通气孔32与头盔10的前方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通气孔34与头盔10的后方的出气口连通,在嵌入内衬18设置有将凹部30和佩戴者的头部连通起来的缺口部52。产生如下空气流动:从头盔前表面的进气口进入的外部空气通过形成于主体内衬16的凹部30的通气孔32被导入到该凹部30内,然后通过通气孔34从出气口排出。因此,从佩戴者的头部散发的热气通过缺口部52(连通部)被导向主体内衬的凹部。进而,导入到凹部30的外部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缺口部52(连通部)到达佩戴者的头部。这样一来,能够让头盔10内的换气性能变得良好。即,能够将头盔10的内部的热气排出,向佩戴者提供舒适感。另外,通过在包含凹部30的头顶部设置有与头盔10的前后连通的通气孔32、34,主体内衬16更容易吸收因冲击而产生的平移加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连通佩戴者的头部和凹部30的连通部,设有缺口5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贯通嵌入内衬18的连通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嵌入内衬18中,在嵌入内衬主体部40的外周49的端部配置有被设定为厚度比中央部分46的厚度薄的薄壁部50。此外,在薄壁部50形成有多个缺口部52。该缺口部52,使得薄壁部50的刚度降低。由此,当头盔10受到冲击时,薄壁部50容易变形或破损,因而不妨碍嵌入内衬移动(晃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央凸部42的周围配置有多个周缘凸部44进行加强,以使中央凸部42等不粉碎且嵌入内衬18不陷没于凹部30地进行晃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头盔前表面的开口部的卷边构件54上设置了进气孔,将进入的外部空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沿主体内衬16的外侧面传递,经由通气口32到达凹部30,另一部分沿主体内衬16的内侧面传递,被引导至设置在嵌入内衬18的下方侧的通气槽48。这样一来,能够减少用于进气口的部件个数,另外还能够减少组装工时。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除上述以外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头盔,具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外侧的帽体和配置在该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内衬,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内衬具备:主体内衬;凹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衬的内侧面;嵌入内衬,其嵌入所述凹部;以及中央支柱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凹部的底面和所述嵌入内衬的底面之间,
在所述凹部分别设置有与头盔的前方的进气口连通的通气路和与头盔的后方的出气口连通的通气路,
在所述嵌插内衬设置有将所述凹部和主体内衬的内侧面(与佩戴者的头部接触的面)连通起来的通气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内衬具备配置在所述中央支柱构件的周围的多个其他支柱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中央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其他支柱构件的顶端的截面积比所述中央支柱构件的顶端的截面积形成得小,所述中央支柱构件及所述其他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中,
将所述进气口设为头盔前表面的开口部的卷边构件。

Claims (6)

1.一种头盔,具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外侧的帽体和配置在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内衬,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内衬具备:
主体内衬;
凹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衬的内侧面;
嵌入内衬,其嵌入所述凹部;以及
中央支柱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凹部的底面和所述嵌入内衬的底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内衬具有多个配置在所述中央支柱构件的周围的其他支柱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中央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其他支柱构件的顶端的截面积比所述中央支柱构件的顶端的截面积形成得小,所述中央支柱构件及所述其他支柱构件与嵌入内衬成形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在所述凹部分别设置有与头盔的前方的进气口连通的通气路和与头盔的后方的出气口连通的通气路,
在所述嵌入内衬设置有将所述凹部和主体内衬的内侧面(与佩戴者的头部接触的面)连通起来的通气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其中,
将所述进气口设为头盔前表面的开口部的卷边构件。
CN201880033641.3A 2017-05-22 2018-03-05 头盔 Active CN110785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0732 2017-05-22
JP2017100732A JP6842991B2 (ja) 2017-05-22 2017-05-22 ヘルメット
PCT/JP2018/008423 WO2018216306A1 (ja) 2017-05-22 2018-03-05 ヘルメ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096A true CN110785096A (zh) 2020-02-11
CN110785096B CN110785096B (zh) 2022-06-14

Family

ID=64395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3641.3A Active CN110785096B (zh) 2017-05-22 2018-03-05 头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3021B2 (zh)
EP (1) EP3636092A4 (zh)
JP (1) JP6842991B2 (zh)
CN (1) CN110785096B (zh)
WO (1) WO20182163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0222B2 (en) 2014-02-21 2023-08-22 Matscitechno Licensing Company Helmet padding system
US20180235303A1 (en) * 2014-02-21 2018-08-23 Matscitechno Licensing Company Helmet padding system
US11659882B2 (en) 2014-02-21 2023-05-30 Matscitechno Licensing Company Helmet padding system
US11744312B2 (en) 2014-02-21 2023-09-05 Matscitechno Licensing Company Helmet padding system
USD967543S1 (en) * 2018-01-25 2022-10-18 Bell Sports, Inc. Helmet with integrated shoulder pad
USD908971S1 (en) * 2018-07-20 2021-01-26 Hjc Corp. Helmet
USD949483S1 (en) * 2019-08-05 2022-04-19 H&H Sports Protection S.R.L. Protective helmet
IT201900020410A1 (it) * 2019-11-05 2021-05-05 Kask Spa Casco
US11540578B2 (en) 2020-03-12 2023-01-03 Matscitechno Licensing Company Helmet system
US11540577B2 (en) 2020-03-12 2023-01-03 Matscitechno Licensing Company Helmet system
USD977198S1 (en) * 2020-06-23 2023-01-31 Bell Sports, Inc. Helmet
USD974704S1 (en) * 2021-03-10 2023-01-10 H&H Sports Protection S.R.L. Helme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5614A (en) * 1992-05-20 1994-09-13 Shoei Kak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elmet
US5867840A (en) * 1995-10-30 1999-02-09 Shoei Kako Co., Ltd. Safety helmet and a head protector therefor
DE20007004U1 (de) * 2000-04-15 2000-07-27 Kaschper Thomas Sturzhelm mit einer sich der Kopfform anpassenden Einlage
CN103635112A (zh) * 2011-02-09 2014-03-12 6D头盔有限责任公司 头盔全向能量管理系统
US20150047110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Smith Optics, Inc. Helmet with shock absorbing inserts
CN204742762U (zh) * 2015-07-22 2015-11-11 宁波西博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护专用头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1005489A1 (en) * 1989-10-16 1991-05-02 Rosebank Plastics Pty. Ltd. Safety helmet and liner therefor
JP3825106B2 (ja) * 1995-10-30 2006-09-20 株式会社Shoei 安全用ヘルメットのための頭部保護体
JP3765377B2 (ja) 2000-04-04 2006-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ヘルメット
US20020174480A1 (en) * 2001-05-25 2002-11-28 Lombard Shoghi A. Sports helmet and face guard
US7802320B2 (en) * 2005-06-30 2010-09-28 Morgan Don E Helmet padding
KR101003670B1 (ko) * 2009-01-09 2010-12-23 고환복 헬멧
KR20130082501A (ko) * 2010-09-09 2013-07-19 올리버 쉼프 보호 헬멧과 두부 외상 감소 또는 억제 방법
US20140259316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Barry H. Katz Helmet system
JP6163366B2 (ja) * 2013-06-27 2017-07-12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
AU2014360109B2 (en) * 2013-12-06 2019-09-12 Bell Sports, Inc. Flexible multi-layer helme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143258B2 (en) * 2015-07-17 2018-12-04 Anomaly Action Sports S.R.L. Protective helmet
US20170188649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Bell Sports, Inc. Helmet with boundary nub and elastomer retain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5614A (en) * 1992-05-20 1994-09-13 Shoei Kak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elmet
US5867840A (en) * 1995-10-30 1999-02-09 Shoei Kako Co., Ltd. Safety helmet and a head protector therefor
DE20007004U1 (de) * 2000-04-15 2000-07-27 Kaschper Thomas Sturzhelm mit einer sich der Kopfform anpassenden Einlage
CN103635112A (zh) * 2011-02-09 2014-03-12 6D头盔有限责任公司 头盔全向能量管理系统
US20150047110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Smith Optics, Inc. Helmet with shock absorbing inserts
CN204742762U (zh) * 2015-07-22 2015-11-11 宁波西博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护专用头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93654A (ja) 2018-12-06
US20200085131A1 (en) 2020-03-19
US11253021B2 (en) 2022-02-22
CN110785096B (zh) 2022-06-14
EP3636092A1 (en) 2020-04-15
WO2018216306A1 (ja) 2018-11-29
JP6842991B2 (ja) 2021-03-17
EP3636092A4 (en) 202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5096B (zh) 头盔
JP4059729B2 (ja) 安全用ヘルメットのための頭部保護体
CA1222852A (en) Crash helmet
US4724549A (en) Protective helmet and locking means
US9681697B2 (en) Helmet
EP2027787B1 (en) Wake stabilizer for helmet and helmet
KR102207958B1 (ko) 헬멧
US20160015111A1 (en) Impact-absorbing helmet
US20150320135A1 (en) Expanded field of view for full-face motorcycle helmet
JP3131987U (ja) 衝撃吸収帽子
JP2006500485A (ja) ヘルメット、特にレーシングドライバーヘルメット
KR100406219B1 (ko) 헬멧
JP2015021203A (ja) ヘルメット
JP2021147731A (ja) ヘルメット
JP3825106B2 (ja) 安全用ヘルメットのための頭部保護体
JP7288889B2 (ja) ヘルメット及びチークパッド
JP3773606B2 (ja) 安全用ヘルメットのための頭部保護体
JP2021147732A (ja) ヘルメット
JP2012021242A (ja) 頚部装着具
CN218008358U (zh) 一种硅胶头盔垫
KR101141935B1 (ko) 머리 눌림이 개선된 안전모
JP2020050980A (ja) ヘルメット衝撃吸収体
KR20230001637U (ko) 인에어 헬멧
KR20120055028A (ko) 후사경 장착형 안전헬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