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3697A -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3697A
CN110783697A CN201911072372.4A CN201911072372A CN110783697A CN 110783697 A CN110783697 A CN 110783697A CN 201911072372 A CN201911072372 A CN 201911072372A CN 110783697 A CN110783697 A CN 110783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rray
lens
radiator
radiation
len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23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23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3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3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36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2158 priority patent/WO202108863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2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pr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e.g. len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透镜,每一所述透镜的一侧形成凸出部,另一侧形成凹陷部;多个阵列设置的辐射体,每一所述辐射体与一个所述透镜的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辐射体的辐射波束由所述凹陷部辐射至所述透镜,并由所述凸出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透镜用于调节所述辐射体的辐射波束的形状。所述天线阵列中,每一个透镜可以对与所述透镜相对设置的辐射体的辐射波束形状进行调节,从而当所述天线阵列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时,可以对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进行调节,进而可以选择无线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来辐射波束,因此可以提高天线阵列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通常都设置有天线,例如蜂窝网络天线、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天线等。从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与基站、其它电子设备或者卫星之间的通信。
然而,电子设备中天线的辐射方向通常都是固定的,因此电子设备向外辐射波束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从而,导致电子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和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可以对天线阵列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天线阵列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和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阵列,包括:
多个阵列设置的透镜,每一所述透镜包括相对的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在所述透镜的一侧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二弧面在所述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凹陷部;
多个阵列设置的辐射体,每一所述辐射体与一个所述透镜的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辐射体的辐射波束由所述凹陷部辐射至所述透镜,并由所述凸出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透镜用于调节所述辐射体的辐射波束的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容置空间;
天线阵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天线阵列为上述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的辐射波束方向朝向所述壳体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中,每一个透镜可以对与所述透镜相对设置的辐射体的辐射波束形状进行调节,从而当所述天线阵列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时,可以对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进行调节,进而可以选择无线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来辐射波束,因此可以提高天线阵列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天线阵列中的透镜和辐射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左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中的壳体和天线阵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天线阵列中的透镜和辐射体的示意图。
其中,天线阵列100包括多个透镜12以及多个辐射体14。
所述多个透镜12呈阵列设置。例如,所述多个透镜12可以呈直线阵列设置、矩形阵列设置、圆形阵列设置等等。每一所述透镜12包括相对的第一弧面122以及第二弧面124。所述第一弧面122在所述透镜12的一侧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使得透镜12在第一弧面122的一侧向外凸出。所述第二弧面124在所述透镜12的另一侧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使得所述透镜12在第二弧面124的一侧向内凹陷。
其中,所述第一弧面122可以为椭圆弧曲面,所述第二弧面124可以为圆弧曲面,从而所述透镜12可以形成椭圆弧-圆弧曲面透镜。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弧面122为椭圆弧曲面时,所述第二弧面124也可以为椭圆弧曲面,从而所述透镜12可以形成双椭圆弧曲面透镜。
其中,所述透镜12可以供电磁波透过,也即可以供无线信号透过。所述透镜12的材质可以为绝缘材料,例如塑胶、玻璃等。
所述多个辐射体14也呈阵列设置。其中,每一所述辐射体14与一个所述透镜12的凹陷部124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所述辐射体14的数量可以与所述透镜12的数量相等。尽管图1中示出了天线阵列100包括3个透镜12以及3个辐射体14,但图1所示仅仅是一种示例,天线阵列100包括的透镜12和辐射体14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量,例如6个、10个、16个等等。
其中,所述辐射体14用于辐射波束。所述波束可以携带蜂窝网络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等无线信号中的一种。所述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由所述凹陷部124辐射至所述透镜12,并由所述凸出部122辐射至自由空间。其中,自由空间即为所述天线阵列100外部的空间。所述透镜12用于调节所述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的形状。例如,所述透镜12可以对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的形状进行汇聚,使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更为集中,以提高天线阵列100向自由空间辐射的信号的增益。再例如,所述透镜12可以对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的形状进行发散,使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覆盖更大的角度,以提高天线阵列100向自由空间辐射的信号的覆盖范围。再例如,所述透镜12可以改变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的朝向,使辐射波束朝向不同方向进行辐射,以实现天线阵列100对不同辐射方向的扫描。
其中,所述多个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可以均为水平极化波束或者均为垂直极化波束,从而所述天线阵列100可以实现向自由空间辐射水平极化的无线信号或者垂直极化的无线信号,以提高辐射的无线信号的抗干扰性能。
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中,一部分辐射波束可以为水平极化波束,另一部分辐射波束可以为垂直极化波束。也即,至少一个辐射波束为水平极化波束,至少一个辐射波束为垂直极化波束。从而,天线阵列100可以同时通过水平极化波束和垂直极化波束向自由空间辐射相同频率的无线信号,以提高辐射的无线信号的带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同时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所述多个透镜12中,每一所述透镜12在所述凹陷部124的一侧形成有焦点126。其中,所述多个辐射体14中,至少一个辐射体14的中心与一个所述焦点126重合。从而,中心与所述焦点126重合的辐射体14辐射波束时,与所述辐射体14相对的透镜12可以将所述辐射波束汇聚为平行波束,并向自由空间辐射平行波束。
其中,中心与焦点126重合的辐射体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多个辐射体14中,每一所述辐射体14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焦点126重合。从而,每一个所述透镜12都可以将与所述透镜12相对的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汇聚为平行波束。因此,所述多个辐射体14都辐射波束时,所述天线阵列100可以向自由空间辐射平行波束。
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辐射体14中,至少一个辐射体14的中心与一个所述焦点126重合时,还可以存在至少一个辐射体14的中心相对于一个所述焦点126偏移。其中,所述焦点126为与所述辐射体14相对设置的透镜12的焦点。也即,至少一个辐射体14的中心相对于与所述辐射体14相对设置的透镜12的焦点偏移。
从而,焦点与辐射体14的中心重合的透镜12可以将所述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调节为平行波束;焦点与辐射体14的中心偏移的透镜12可以对所述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进行汇聚,但并不会调节为平行波束。因此,所述天线阵列100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时,辐射的波束既包括平行波束,又包括非平行波束,平行波束朝向的辐射方向的无线信号强度更强,非平行波束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因此,既可以提高天线阵列100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的信号强度,又可以保证辐射波束覆盖较大的范围。
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所述多个透镜12可以沿第一方向呈直线阵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例如可以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所述天线阵列100的居中位置的第一透镜12A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焦点126重合;位于所述第一透镜12A两侧的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12B的焦点126偏移。也可以理解为,位于天线阵列100居中位置的辐射体14与第一透镜12A的焦点重合,位于天线阵列100边缘位置的辐射体14相对于第二透镜12B的焦点偏移。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焦点与所述第二透镜12B的焦点之间。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透镜12B的焦点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12B的焦点的偏移量与所述第二透镜12B距所述天线阵列100的居中位置的距离成正比。也即,所述第二透镜12B距所述天线阵列100的居中位置越远时,所述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12B的焦点的偏移量越大。其中,所述第二透镜12B的焦点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焦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记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焦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记为第二距离,所述偏移量即为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因此,所述第二透镜12B距所述天线阵列100的居中位置越远时,所述第二透镜12B对与所述第二透镜12B对应的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的汇聚作用越强。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多个透镜12的数量为奇数时,位于直线阵列居中位置的至少一个透镜12为第一透镜12A,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透镜12A两侧的透镜12为第二透镜12B。当所述多个透镜12的数量为偶数时,位于直线阵列居中位置的至少两个透镜12为第一透镜12A,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透镜12A两侧的透镜12为第二透镜12B。
其中,还可以理解的,每一个所述第一透镜12A以及与所述第一透镜12A相对设置的辐射体14可以形成一个正轴型透镜天线102,每一个所述第二透镜12B以及与所述第二透镜12B相对设置的辐射体14可以形成一个偏轴型透镜天线。
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左视图。
其中,天线阵列100还包括第一金属片162以及第二金属片164。所述第一金属片162设置在所述多个透镜12上。并且,所述第一金属片162与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24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也设置在所述多个透镜12上。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也与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24连接。
可以理解的,每一所述透镜12还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123和第二侧面125。所述第一侧面123与所述第一弧面122、所述第二弧面124连接,所述第二侧面125也与所述第一弧面122、所述第二弧面124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23、所述第二侧面125可以都为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片162设置在所述多个透镜12的第一侧面123,所述第二金属片164设置在所述多个透镜12的第二侧面125。
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多个透镜12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片162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之间,并且每一所述透镜12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连接。也即,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一侧面123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贴合,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二侧面125均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64贴合。其中,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24可以理解为连接在所述第一金属片162和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之间的表面,并且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24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垂直,以及每一所述透镜12的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24均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64垂直。
其中,所述多个辐射体14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片162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之间。并且,每一所述辐射体14可以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辐射体14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之间为电绝缘的。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在所述多个透镜12的第二弧面124所在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多个透镜12,从而形成一容置空间163。所述多个辐射体14阵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63中。
此外,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相对于所述多个透镜12的第二弧面124凸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每一所述透镜12的焦点126与第二弧面124之间的距离。因此,每一所述透镜12的焦点126均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162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64之间,或者理解为每一所述透镜12的焦点126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163中,从而可以便于所述多个辐射体14的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可以为所述多个透镜12以及所述多个辐射体14提供支撑作用,便于所述多个透镜12以及所述多个辐射体14的安装和固定。此外,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可以形成天线阵列100的外部框架,或者理解为所述第一金属片162、所述第二金属片164形成所述天线阵列100的外壳。从而,所述天线阵列100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密封结构。
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天线阵列100还包括多个控制开关18。每一所述控制开关18与一个所述辐射体14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辐射体14辐射波束或停止辐射波束。例如,所述控制开关18可以控制向所述辐射体14施加电信号,以控制所述辐射体14辐射波束;或者控制停止向所述辐射体14施加电信号,以控制所述辐射体14停止辐射波束。其中,可以理解的,所述控制开关18的数量可以与所述辐射体14的数量相等,从而实现每一个控制开关18与一个辐射体14电连接并控制所述辐射体14。
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控制开关18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上,或者集成到一个单独的处理芯片上。
所述天线阵列100中,由于每一所述透镜12都可以对与所述透镜12相对设置的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形状进行调节,因此每一所述透镜12可以向自由空间的不同方向辐射波束,从而可以通过所述多个控制开关18控制所述多个辐射体14,使得所述天线阵列100实现不同方向的辐射波束扫描。
其中,所述多个控制开关18可以依次控制一个所述辐射体14辐射波束以及控制其它辐射体14停止辐射波束,以实现所述天线阵列100的扫描。也即,每一时刻所述多个控制开关18只控制一个辐射体14辐射波束,并控制其它的辐射体14停止辐射波束。因此,每一时刻所述天线阵列100只向自由空间的一个方向辐射波束,在不同的时刻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辐射波束,从而实现不同方向的辐射波束扫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100中,每一个透镜12可以对与所述透镜12相对设置的辐射体14的辐射波束形状进行调节,从而当所述天线阵列100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时,可以对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进行调节,进而可以选择无线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来辐射波束,因此可以提高天线阵列100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和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
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子设备200包括显示屏22、壳体24、电路板26、电池28以及天线阵列100。
显示屏22设置在壳体24上,以形成电子设备2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其中,显示屏22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22上还可以设置盖板,以对显示屏22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22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所述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22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的,所述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壳体24用于形成电子设备2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电子设备2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例如,电子设备200的摄像头、电路板、振动马达都功能组件都可以设置在壳体24内部。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24可以包括中框和电池盖。
其中,所述中框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框用于为电子设备200中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2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所述中框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通孔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2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所述电池盖与所述中框连接。例如,所述电池盖可以通过诸如双面胶等粘接剂贴合到中框上以实现与中框的连接。其中,电池盖用于与所述中框、所述显示屏22共同将电子设备2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密封在电子设备200内部,以对电子设备2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电池盖可以一体成型。在电池盖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电池盖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安装孔等结构。可以理解的,电池盖的材质也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电路板26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部。例如,电路板26可以安装在壳体24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池盖将电路板26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其中,电路板26可以为电子设备200的主板。其中,所述电路板26上还可以集成有处理器、摄像头、耳机接口、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马达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22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26,以通过电路板26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22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28设置在壳体24内部。例如,电池28可以安装在壳体24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池盖将电池28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同时,电池28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26,以实现电池28为电子设备200供电。其中,电路板26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28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20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
所述天线阵列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阵列100。所述天线阵列100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部。其中,所述天线阵列100用于向电子设备200外部的自由空间辐射波束,以实现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理解的,所述天线阵列100的辐射波束方向朝向所述壳体24外部,从而所述天线阵列100可以向电子设备200外部辐射波束。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处理器262。所述处理器262可以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6上。所述处理器262与所述天线阵列100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所述处理器262对所述天线阵列100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处理器262可以用于控制所述天线阵列100依次朝向不同方向进行辐射波束扫描,以确定辐射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并控制所述天线阵列100朝向所述辐射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辐射波束,从而提高电子设备200的无线信号强度。
例如,所述处理器262可以对所述天线阵列100的多个控制开关18进行控制,使所述多个控制开关18控制所述多个辐射体14中的每一个辐射体依次辐射波束,使得所述天线阵列100依次朝向不同方向进行辐射波束扫描,从而确定出辐射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随后,所述处理器262可以控制所述天线阵列100朝向所述辐射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辐射波束。
同时参考图9,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中的壳体和天线阵列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壳体24上形成有容置空间242。所述容置空间242例如可以形成在壳体24的侧边处。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置空间242可以为所述壳体24上开设的凹槽或者开口等结构。所述天线阵列100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24的容置空间242内,以实现将所述天线阵列100安装到壳体24上,从而对所述天线阵列100形成固定和保护作用。
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天线阵列100。其中,多个即为2个或2个以上。例如,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2个天线阵列100,每一所述天线阵列100设置在壳体24的一个侧边处。
电子设备200上设置多个天线阵列100,一方面可以增强电子设备200向外辐射波束时的无线信号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200的无线信号强度和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包括天线阵列100,所述天线阵列100中,每一个透镜可以对与所述透镜相对设置的辐射体的辐射波束形状进行调节,从而当所述天线阵列100向自由空间辐射波束时,可以对辐射波束的辐射方向进行调节,进而可以选择无线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来辐射波束,因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200与其它设备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和效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阵列设置的透镜,每一所述透镜包括相对的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在所述透镜的一侧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二弧面在所述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凹陷部;
多个阵列设置的辐射体,每一所述辐射体与一个所述透镜的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辐射体的辐射波束由所述凹陷部辐射至所述透镜,并由所述凸出部辐射至自由空间,所述透镜用于调节所述辐射体的辐射波束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透镜在所述凹陷部的一侧形成有焦点,所述多个辐射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辐射体的中心与一个所述焦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辐射体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焦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体中,至少一个所述辐射体的中心相对于一个所述焦点偏移,所述焦点为与所述辐射体相对设置的透镜的焦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镜沿第一方向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所述天线阵列的居中位置的第一透镜对应的辐射体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点重合,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两侧的第二透镜对应的辐射体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点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对应的辐射体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对应的辐射体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点的偏移量与所述第二透镜距所述天线阵列的居中位置的距离成正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为椭圆弧曲面,所述第二弧面为圆弧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为椭圆弧曲面,所述第二弧面为椭圆弧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体的辐射波束均为水平极化波束或者均为垂直极化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体的辐射波束中,至少一个辐射波束为水平极化波束,至少一个辐射波束为垂直极化波束。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多个透镜上,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每一所述透镜的第一弧面、第二弧面连接;
第二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多个透镜上,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每一所述透镜的第一弧面、第二弧面连接;其中
所述多个辐射体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片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控制开关,每一所述控制开关与一个所述辐射体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辐射体辐射波束或停止辐射波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开关依次控制一个所述辐射体辐射波束以及控制其它辐射体停止辐射波束,以使得所述天线阵列实现不同方向的辐射波束扫描。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容置空间;
天线阵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天线阵列为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的辐射波束方向朝向所述壳体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天线阵列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天线阵列依次朝向不同方向进行辐射波束扫描,以确定辐射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并控制所述天线阵列朝向所述辐射信号最强的辐射方向辐射波束。
CN201911072372.4A 2019-11-05 2019-11-05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783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2372.4A CN110783697A (zh) 2019-11-05 2019-11-05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122158 WO2021088637A1 (zh) 2019-11-05 2020-10-20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2372.4A CN110783697A (zh) 2019-11-05 2019-11-05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3697A true CN110783697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2372.4A Pending CN110783697A (zh) 2019-11-05 2019-11-05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3697A (zh)
WO (1) WO20210886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637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WO2021253237A1 (en) * 2020-06-16 2021-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ens antenna, radio unit and base st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4770B (zh) * 2021-03-15 2023-03-01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調整天線場型的天線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422A (zh) * 2008-03-12 2011-02-09 波音公司 用于相控阵列天线的扫描角度增强的透镜
CN104752841A (zh) * 2015-03-25 2015-07-01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集成平面透镜天线
CN105742824A (zh) * 2016-04-13 2016-07-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可宽角扫描的低剖面透镜天线
EP3376595A1 (en) * 2017-03-17 2018-09-19 Isotropic Systems Ltd Lens antenna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13983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Aeronet Global Communications Labs Dac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erial vehicles
CN209472105U (zh) * 2019-01-15 2019-10-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透镜天线
CN110783697A (zh) * 2019-11-05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422A (zh) * 2008-03-12 2011-02-09 波音公司 用于相控阵列天线的扫描角度增强的透镜
CN104752841A (zh) * 2015-03-25 2015-07-01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集成平面透镜天线
CN105742824A (zh) * 2016-04-13 2016-07-0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可宽角扫描的低剖面透镜天线
EP3376595A1 (en) * 2017-03-17 2018-09-19 Isotropic Systems Ltd Lens antenna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637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WO2021253237A1 (en) * 2020-06-16 2021-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ens antenna, radio unit and bas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8637A1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3692B (zh)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US11355831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438042B (zh) 天线结构和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10048224B (zh) 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088637A1 (zh) 天线阵列及电子设备
CN111373721B (zh) 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EP366430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2568207B1 (ko) 5g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BR122022007185B1 (pt) Antena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incluindo a mesma
US2017019553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tenna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210100443A (ko) 유전 시트가 부착된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129736B (zh) 电子设备
CN210668661U (zh) 电子设备
US20120262351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93575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65561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103624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10622A (zh) 天线辐射体、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36453A (zh) 电子设备
US20200144722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electric overlapped with at least portion of the antenna
EP2525440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rectional antenna
US20210151860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iding the same
CN110492233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93574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95332B (zh) 中框、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