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6864B -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6864B
CN110776864B CN201911082303.1A CN201911082303A CN110776864B CN 110776864 B CN110776864 B CN 110776864B CN 201911082303 A CN201911082303 A CN 201911082303A CN 110776864 B CN110776864 B CN 110776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wall
kettle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23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6864A (zh
Inventor
余定国
徐文仙
丁健龙
朱银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Fuxing Hebao Viscos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Fuxing Hebao Viscos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Fuxing Hebao Viscos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Fuxing Hebao Viscos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23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6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6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6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6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6Baff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66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包括如下步骤:a、将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异丁烯酸加入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Ⅰ;b、将氢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至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Ⅰ内,继续搅拌得混合物Ⅱ;c、将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氯丁二烯橡胶加入步骤b制成的混合物Ⅱ内,搅拌溶解均匀后得到混合物Ⅲ;d、将添加剂加入至步骤c制得的混合物Ⅲ内,再进行真空脱泡,得到组份A。本发明使得结构胶生产更为简单,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制得的结构胶粘接性更好,且韧性更强,不易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 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结构胶是胶黏剂的一种,而不同组份的结构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30多年来在机械、电子电器、铁路、建筑等行业领域内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然而现有的结构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生产方法的限制,需要用到多种加工设备进行生产,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异丁烯酸加入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Ⅰ;
b、将氢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至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Ⅰ内,继续搅拌得混合物Ⅱ;
c、将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氯丁二烯橡胶加入步骤b制成的混合物Ⅱ内,搅拌溶解均匀后得到混合物Ⅲ;
d、将添加剂加入至步骤c制得的混合物Ⅲ内,再进行真空脱泡,得到组份A。
通过上述生产方法,使得结构胶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步骤和生产方式更为简单,从而仅需反应釜即可完成结构胶的生产,操作更为方便,对设备要求较低,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e、将过氧化二苯甲酰、环氧树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加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Ⅳ;
f、将助剂加入至步骤e制得的混合物Ⅳ中,再进行真空脱泡,制得组份B。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d与所述步骤e-f同时进行;通过上述生产方法,使得组份A和组份B可以同时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将所述步骤d制得的组份A与所述步骤f制得的组份B混合,得到所述结构胶。
进一步的,所述组份A与组份B的体积比为10:1,通过将组份A和组份B以特定的组份比例混合,从而使得制成的结构胶不仅粘接强度高,并且具有较高的韧性,耐振动性能好,不易断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包括釜体和用于促进所述釜体内的物料混合的混料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材料才置入釜体内后,能够在混料装置的作用下,更快速的混合在一起,且混合更为均匀,混合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隔板及与所述外壳相配合的壳盖;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釜体能够被密封,从而避免部分材料挥发出的易燃或有毒气体的泄漏,保证加工环境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隔为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可以同时加工组份A和组份B,生产效率更高,更为节约时间成本,且两种组份生产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合加工,避免闲置占用设备或影响结构胶的质量,保证按照上述方法用该反应釜制成的结构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的体积比为10:1,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反应釜内每次制得的组份A和组份B的量正好相适配,不会出现某一组份多余的问题,使得材料的使用更为合理,也保证了制成的结构胶的质量更好,同时无需每次生产的时候计算组份A和组份B的用量,操作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釜架、设于所述釜架上的搅拌件及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可驱动所述釜体来回动作;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利用驱动结构驱动釜体来回动作,从而利用釜体的来回移动实现对物料的混合,再安装搅拌件,使得釜体在来回移动而带动其内的物料呈螺旋轨迹运动时,会与搅拌件相碰撞,从而起到更好的搅拌作用,使得物料混合的更为充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得结构胶生产更为简单,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制得的结构胶粘接性更好,且韧性更强,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平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竖直方向的横向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竖直方向的纵向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该种结构胶包括组份A和组份B,其中组份A包括α-甲基丙烯酸甲酯30-60份、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5-1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5-10份、异丁烯酸7-15份、氢醌1-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份、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7-15份、氯丁二烯橡胶7-15份及添加剂;组份B包括过氧化二苯甲酰15-40份、环氧树脂40-6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5-35份及助剂;其中,添加剂包括叔胺1-10份和沉淀二氧化硅3-8份,助剂则包括沉淀二氧化硅4-8份和滕氏蓝2-6份。
具体生产加工步骤为:
①、先将30份的α-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的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7份的异丁烯酸加入反应釜内,启动反应釜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Ⅰ;然后将1份的氢醌和1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Ⅰ内,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Ⅱ;再将7份的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7份的氯丁二烯橡胶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Ⅱ内,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Ⅲ;再将1份的叔胺和3份的沉淀二氧化硅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Ⅲ内,混合均匀后,再将反应釜抽真空进行脱泡处理,得到组份A;
②、将15份的过氧化二苯甲酰、40份的环氧树脂、15份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加入反应釜内(不与组份A相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Ⅳ;再将4份沉淀二氧化硅和2份滕氏蓝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Ⅳ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抽真空进行脱泡处理,得到组份B;
③、将制得的组份A和组份B按体积比10:1配制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结构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具体生产加工步骤为:
①、先将45份的α-甲基丙烯酸甲酯、7.5份的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7.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11份的异丁烯酸加入反应釜内,启动反应釜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Ⅰ;然后将2份的氢醌和3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Ⅰ内,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Ⅱ;再将11份的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11份的氯丁二烯橡胶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Ⅱ内,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Ⅲ;再将5.5份的叔胺和5.5份的沉淀二氧化硅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Ⅲ内,混合均匀后,再将反应釜抽真空进行脱泡处理,得到组份A;
②、将27.5份的过氧化二苯甲酰、50份的环氧树脂、25份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加入反应釜内(不与组份A相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Ⅳ;再将6份沉淀二氧化硅和4份滕氏蓝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Ⅳ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抽真空进行脱泡处理,得到组份B;
③、将制得的组份A和组份B按体积比10:1配制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结构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具体生产加工步骤为:
①、先将60份的α-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的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1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15份的异丁烯酸加入反应釜内,启动反应釜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Ⅰ;然后将3份的氢醌和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Ⅰ内,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Ⅱ;再将15份的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15份的氯丁二烯橡胶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Ⅱ内,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Ⅲ;再将10份的叔胺和8份的沉淀二氧化硅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Ⅲ内,混合均匀后,再将反应釜抽真空进行脱泡处理,得到组份A;
②、将40份的过氧化二苯甲酰、60份的环氧树脂、35份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加入反应釜内(不与组份A相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Ⅳ;再将8份沉淀二氧化硅和6份滕氏蓝加入反应釜中的混合物Ⅳ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抽真空进行脱泡处理,得到组份B;
③、将制得的组份A和组份B按体积比10:1配制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结构胶。
实施例4:
如图1-9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反应釜,该反应釜即为上述实施例1-3中所述的反应釜,用于生产制备结构胶,该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混料装置,其中釜体1包括外壳11、隔板12及壳盖13,外壳11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开设,壳盖13与外壳11相配合,可以将外壳11的开口封闭,从而避免制备结构胶的部分物料挥发出的易燃或有毒气体泄漏,使得生产环境更为安全,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隔板12安装在外壳11内,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反应区14和第二反应区15,从而使得组份A和组份B可以同时生产加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的,第一反应区14和第二反应区15的体积比为10:1,从而使得每次制备得到的组份A和组份B的量正好相对应,不会出现某一组份剩余的问题,保证用于合成结构胶的组份A和组份B始终较为新鲜,不会出现长时间放置而导致组份A或组份B部分凝固或沉淀的问题,从而保证制成的结构胶的质量较好,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同时也使得在将组份A和组份B配制成结构胶时,直接配制即可,无需再次称量计算两者的体积比,更为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并且通过将反应釜分隔为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使得组份A和组份B的加工通过一个反应釜即可进行,降低了设备成本。
具体的,混料装置包括釜架2、搅拌件3及驱动结构,釜架2包括架体21、护栏22、立柱23,架体21呈盘体结构开设,釜体1即安装在架体21上,且釜体1底部安装有移动结构,使得釜体1可以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在架体21上来回移动,从而使得釜体内的物料能够随着釜体的来回移动而晃动,进而促进物料的快速混合均匀;立柱23焊接在架体21的下表面上,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护栏22焊接在架体21的上表面上,其高度大于釜体1高度的一半,从而使得釜体1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侧翻倾倒的问题,更为安全,保证结构胶能够顺利的生产。
具体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41、连接杆42及转轴43,在架体2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24,驱动件41即安装在该安装槽内,该驱动件为市场上购买的电机,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连接杆42呈“L”型结构开设,其一端与驱动件的输出轴相连,使得连接杆可以随着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则与转轴43的下端轴承连接,转轴的上端则与釜体1下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当驱动件启动时,连接杆即会随着驱动件的驱动而转动,而由于连接杆呈“L”型结构,且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在架体21中部的驱动件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在釜体1下表面中部的转轴轴承连接,所以当连接杆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时,即会带动釜体1在架体21上来回移动,且釜体的移动轨迹为釜体中心所在轴线围绕架体中心所在轴线转动形成的轨迹,而由于转轴与连接杆为轴承连接,因此釜体1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釜体1与架体21之间的相对角度并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转轴43与连接杆42始终为相对转动的状态,所以釜体1会在驱动件的驱动下,以连接杆为半径,围绕驱动件的驱动轴转动,由于连接杆的长度较小,所以釜体内的物料会随着釜体的移动而形成漩涡,使得物料更好的混合在一起,混合效率更高,从而保证生产出来的结构胶质量更好,达到预期的性能效果。
具体的,移动结构包括轮杆44、轮体45、轮胎46及滚珠47,轮杆一端与釜体1的下表面螺栓连接,轮杆的另一端则与轮体的上端面轴承连接,滚珠则安装在轮体的下端面上,可以相对于轮体任意滚动,轮胎套设在轮体外侧,该轮胎为橡胶材料制成,优选为中空结构开设,内部充满空气;在架体21上开设有轮槽25,轮体45即位于轮槽内,轮胎始终与轮槽内壁相接触,从而使得釜体在来回移动过程中,轮胎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驱动件的驱动轴承受的力减小,避免驱动件的损坏,延长驱动件的使用寿命;在护栏22的上部安装有缓冲轮48,使得釜体1靠近护栏时,缓冲轮能够起到对釜体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釜体侧翻倾倒,更为安全。
具体的,搅拌件3包括第一搅拌轴31、第二搅拌轴32、第一搅拌体33及第二搅拌体34,第一搅拌体33安装在第一搅拌轴31上,第二搅拌体34安装在第二搅拌轴32上;第一搅拌体33位于第一反应区14内,第二搅拌体34位于第二反应区15内,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安装在搅拌架35上,该搅拌架则安装在釜架2上,从而使得釜体1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来回移动时,搅拌件3不会随着釜体移动,从而使得搅拌件与釜体内的物料会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下,物料会与搅拌件相互碰撞,从而起到促进物料混合均匀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反应区14由部分釜体1和部分隔板12围拢而成,包括第一内壁141、第二内壁142及第三内壁143,第一内壁、第二内壁及第三内壁均呈弧形结构开设,且均为凹面,其中第一内壁开设在外壳11上,第二内壁和第三内壁开设在隔板12上,且第二内壁和第三内壁弧度相同,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一搅拌体33呈中空结构开设,其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0,并且第一搅拌体包括第一外壁331、第二外壁332及第三外壁333,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及第三外壁均呈弧形结构开设,均为凸面,且第二外壁与第三外壁为对称设置,其中第一外壁的弧度与第一内壁的弧度相同,第二外壁的弧度与第二内壁的弧度相同,第三外壁的弧度与第三内壁的弧度相同,从而使得当釜体1在来回动作时,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及第三外壁与第一内壁、第二内壁及第三内壁两两之间的距离始终在改变,当外壁与内壁相互靠近时,外壁与内壁之间的物料即会受到挤压力,从而使得物料之间的混合更为均匀,混合效率更高;而由于第一搅拌体33呈中空结构开设,且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0,所以当外壁与内壁相互靠近时,物料即会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一搅拌体内部,与第一搅拌体内部的物料相互碰撞,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使得混合更为均匀;由于第一反应区内的物料的流速大于第一搅拌体内的物料的流速,故而当外壁与内壁相互远离时,第一搅拌体内的物料即会从第一通孔中流出,与第一搅拌体外侧的物料相互碰撞,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优选的,第一通孔330呈扩口状结构开设,且大部分扩口朝向外侧,小部分扩口朝向内侧,从而使得物料更容易进入第一搅拌体内部,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进而使得制成的结构胶质量更好,达到预期的性能,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第二反应区15是由部分釜体1和部分隔板12围拢而成的反应腔,包括第一腔壁151、第二腔壁152及第三腔壁153,第一腔壁、第二腔壁及第三腔壁均呈弧形结构开设,且第一腔壁为凹面,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均为凸面,其中第一腔壁开设在外壳11上,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开设在隔板12上,且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弧度相同,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二搅拌体34呈中空结构开设,其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40,并且第二搅拌体包括第一外表面341、第二外表面342及第三外表面343,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三外表面均呈弧形结构开设,其中第一外表面为凸面,第二外表面和第三外表面均为凹面,且第二外表面与第三外表面为对称设置,其中第一外表面的弧度与第一腔壁的弧度相同,第二外表面的弧度与第二腔壁的弧度相同,第三外表面的弧度与第三腔壁的弧度相同,从而使得当釜体1在来回动作时,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三外表面与第一腔壁、第二腔壁及第三腔壁两两之间的距离始终在改变,当外表面与腔壁相互靠近时,外表面与腔壁之间的物料即会受到挤压力,从而使得物料之间的混合更为均匀,混合效率更高;而由于第二搅拌体34呈中空结构开设,且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40,所以当外表面与腔壁相互靠近时,物料即会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搅拌体内部,与第二搅拌体内部的物料相互碰撞,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使得混合更为均匀;由于第二反应区内的物料的流速大于第二搅拌体内的物料的流速,故而当外表面与腔壁相互远离时,第二搅拌体内的物料即会从第二通孔中流出,与第二搅拌体外侧的物料相互碰撞,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优选的,第二通孔340呈扩口状结构开设,且大部分扩口朝向内侧,小部分扩口朝向外侧,从而使得物料在第二反应区上为凸面的腔壁和第二搅拌体上为凹面的外表面的配合作用下进入第二搅拌体内部后,更容易从第二搅拌体内部流出,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搅拌轴31和第二搅拌轴32均呈中空结构开设,且在第一搅拌轴31和第二搅拌轴32上均开设有通气孔36,位于釜体1内的搅拌轴上部,不会被物料浸没,且该通气内设有单向进气阀,该单向进气阀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附图中也就并未绘制出,通过单向进气阀的安装,使得空气可以从搅拌轴外进入搅拌轴内;两个第一搅拌轴31通过第一连通管37相连通,两根第二搅拌轴32通过第二连通管38相连通,第一连通管37上设有第一支管371,第二连通管38上设有第二支管381,第一支管与第一真空泵391相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真空泵392相连通,该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均可从市场上直接采购得到,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故在此不做赘述,当第一真空泵启动时即会将第一反应区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第一反应区内形成近似真空的状态;当第二真空泵启动时即会将第二反应区内的空气抽出,使得第二反应区内形成近似真空的状态。
具体的,在壳盖13上开设有轴孔131,使得壳盖在随着外壳11移动时,搅拌轴不会与壳盖碰撞造成干涉;在第一搅拌轴31和第二搅拌轴32上均套设有一密封片30,该密封片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为密封连接,同时密封片与壳盖为滑动密封连接,始终能够将轴孔遮挡住,从而使得当第一反应区14和/或第二反应区15抽真空时,空气不会从轴孔中进入的同时,又不影响釜体1的移动和搅拌的进行。
进一步的,在外壳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下料管16和第二下料管17,第一下料管16与第一反应区14相连通,且每个第一反应区均连通了两根第一下料管,两根第一下料管分别位于靠近其中一个第二反应区15的一侧;第二下料管17与第二反应区15相连通,位于靠近两个第一反应区中部的一侧,使得每根第二下料管均位于两根第一下料管之间,优选的,第一下料管的管口朝向第二下料管的方向,从而使得从第一下料管中喷出的物料能够与第二下料管中喷出的物料相互对冲,更好的混合在一起;第一下料管的直径与第二下料管的直径比为5:1;在架体21上开设有料槽26,该料槽呈环形结构开设,环绕在安装槽24外侧,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下端伸入料槽内,且在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在釜体1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料槽内,从而使得混合后的物料不会泄漏;在料槽26上连通有两根混料管27,两根混料管一端与料槽相连通,且位于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下方,而两根混料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使得顺着两根混料管流下的物料能够再次进行对冲碰撞,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还安装了清洗结构,该清洗结构包括输送泵71、进液管72及输液管73,输送泵71为市场上购买的水泵,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输送泵螺栓连接在搅拌架35上,进液管72一端与输送泵的进液口相连,另一端与清洗液储存结构相连,该清洗液储存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输液管73一端与输送泵的出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中空的搅拌轴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共安装了两组清洗结构,分别为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输送清洗也,而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均开设有出液孔,使得清洗也可以进入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内部,从而保证残留的物料能够被清洗干净,从而使得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时,不会被残留的物料影响生产出来的胶水的纯净度,保证生产出来的胶水始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
优选的,在搅拌架35上安装了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轴31转动的第一动力结构和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32转动的第二动力结构,具体的,第一动力结构包括第一动力件51、第一驱动齿轮52、第一从动齿轮53、第一传动轮54及第一传动带55;第一动力件为市场上购买的电机,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第一驱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一动力件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一搅拌轴上,而两个第一搅拌轴上分别安装了一个第一传动轮,且第一传动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上,使得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形成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当第一动力件启动时,即会带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其中一根第一搅拌轴转动和其上的第一传动轮转动,而其中一个第一传动轮的转动则会带动另一个第一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第一搅拌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体33转动,进一步提升对物料的搅拌效果;而且由于釜体1在来回移动,当第一搅拌体一边转动一边靠近第一反应区14的腔壁时,由于两者之间的间隙缩小,第一搅拌体与腔壁之间的物料即会受到剪切和碾磨的效果,使得物料混合的更为均匀的同时,能够被打散,避免结块凝固等问题,进而使得制成的胶水质量更好。
具体的,第二动力结构包括第二动力件61、第二驱动齿轮62、第二从动齿轮63、第二传动轮64及第二传动带65;第二动力件为市场上购买的电机,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第二驱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二动力件的输出轴上,第二从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二搅拌轴上,而两个第二搅拌轴上分别安装了一个第二传动轮,且第二传动带套设在第二传动轮上,使得两个第二传动轮之间形成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当第二动力件启动时,即会带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其中一根第二搅拌轴转动和其上的第二传动轮转动,而其中一个第二传动轮的转动则会带动另一个第二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第二搅拌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体34转动,进一步提升对物料的搅拌效果;而且由于釜体1在来回移动,当第二搅拌体一边转动一边靠近第二反应区15的内壁时,由于两者之间的间隙缩小,第二搅拌体与内壁之间的物料即会受到剪切和碾磨的效果,使得物料混合的更为均匀的同时,能够被打散,避免结块凝固等问题,进而使得制成的胶水质量更好。

Claims (1)

1.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异丁烯酸加入反应釜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Ⅰ;
b、将氢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至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Ⅰ内,继续搅拌得混合物Ⅱ;
c、将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氯丁二烯橡胶加入步骤b制成的混合物Ⅱ内,搅拌溶解均匀后得到混合物Ⅲ;
d、将添加剂加入至步骤c制得的混合物Ⅲ内,再进行真空脱泡,得到组份A;
e、将过氧化二苯甲酰、环氧树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加入反应釜内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Ⅳ;
f、将助剂加入至步骤e制得的混合物Ⅳ中,再进行真空脱泡,制得组份B;
所述步骤a-d与所述步骤e-f同时进行;
将所述步骤d制得的组份A与所述步骤f制得的组份B混合,得到所述结构胶;
所述组份A与组份B的体积比为10:1;
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用于促进所述釜体(1)内的物料混合的混料装置;
所述釜体(1)包括外壳(11)、设于所述外壳(11)内的隔板(12)及与所述外壳(11)相配合的壳盖(13);
所述隔板(12)将所述外壳(11)分隔为第一反应区(14)和第二反应区(15);
所述第一反应区(14)和第二反应区(15)的体积比为10:1;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釜架(2)、设于所述釜架(2)上的搅拌件(3)及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可驱动所述釜体(1)来回动作;
釜架(2)包括架体(21)、护栏(22)、立柱(23),架体(21)呈盘体结构开设,釜体(1)即安装在架体(21)上,且釜体(1)底部安装有移动结构,立柱(23)焊接在架体(21)的下表面上,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护栏(22)焊接在架体(21)的上表面上;
驱动结构包括驱动件(41)、连接杆(42)及转轴(43),在架体(2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24),驱动件(41)即安装在该安装槽内,连接杆(42)呈“L”型结构开设,其一端与驱动件的输出轴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则与转轴(43)的下端轴承连接;
移动结构包括轮杆(44)、轮体(45)、轮胎(46)及滚珠(47),轮杆一端与釜体(1)的下表面螺栓连接,轮杆的另一端则与轮体的上端面轴承连接,滚珠则安装在轮体的下端面上,可以相对于轮体任意滚动,轮胎套设在轮体外侧,该轮胎为橡胶材料制成,为中空结构开设,内部充满空气,在架体(21)上开设有轮槽(25),轮体(45)即位于轮槽内,在护栏(22)的上部安装有缓冲轮(48);
搅拌件(3)包括第一搅拌轴(31)、第二搅拌轴(32)、第一搅拌体(33)及第二搅拌体(34),第一搅拌体(33)安装在第一搅拌轴(31)上,第二搅拌体(34)安装在第二搅拌轴(32)上,第一搅拌体(33)位于第一反应区(14)内,第二搅拌体(34)位于第二反应区(15)内,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安装在搅拌架(35)上,该搅拌架则安装在釜架(2)上;
第一反应区(14)由部分釜体(1)和部分隔板(12)围拢而成,包括第一内壁(141)、第二内壁(142)及第三内壁(143),第一内壁、第二内壁及第三内壁均呈弧形结构开设,且均为凹面,其中第一内壁开设在外壳(11)上,第二内壁和第三内壁开设在隔板(12)上,且第二内壁和第三内壁弧度相同,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一搅拌体(33)呈中空结构开设,其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0),并且第一搅拌体包括第一外壁(331)、第二外壁(332)及第三外壁(333),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及第三外壁均呈弧形结构开设,均为凸面,且第二外壁与第三外壁为对称设置;
第二反应区(15)是由部分釜体(1)和部分隔板(12)围拢而成的反应腔,包括第一腔壁(151)、第二腔壁(152)及第三腔壁(153),第一腔壁、第二腔壁及第三腔壁均呈弧形结构开设,且第一腔壁为凹面,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均为凸面,其中第一腔壁开设在外壳(11)上,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开设在隔板(12)上,且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弧度相同,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二搅拌体(34)呈中空结构开设,其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40),并且第二搅拌体包括第一外表面(341)、第二外表面(342)及第三外表面(343),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三外表面均呈弧形结构开设,其中第一外表面为凸面,第二外表面和第三外表面均为凹面,且第二外表面与第三外表面为对称设置;
第一搅拌轴(31)和第二搅拌轴(32)均呈中空结构开设,且在第一搅拌轴(31)和第二搅拌轴(32)上均开设有通气孔(36),位于釜体(1)内的搅拌轴上部,两个第一搅拌轴(31)通过第一连通管(37)相连通,两根第二搅拌轴(32)通过第二连通管(38)相连通,第一连通管(37)上设有第一支管(371),第二连通管(38)上设有第二支管(381),第一支管与第一真空泵(391)相连通,第二支管与第二真空泵(392)相连通;
在壳盖(13)上开设有轴孔(131),在第一搅拌轴(31)和第二搅拌轴(32)上均套设有一密封片(30),该密封片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为密封连接;
在外壳(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下料管(16)和第二下料管(17),第一下料管(16)与第一反应区(14)相连通,且每个第一反应区均连通了两根第一下料管,两根第一下料管分别位于靠近其中一个第二反应区(15)的一侧,第二下料管(17)与第二反应区(15)相连通,位于靠近两个第一反应区中部的一侧,使得每根第二下料管均位于两根第一下料管之间,在架体(21)上开设有料槽(26),该料槽呈环形结构开设,环绕在安装槽(24)外侧,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下端伸入料槽内,在料槽(26)上连通有两根混料管(27),两根混料管一端与料槽相连通,且位于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下方;
清洗结构包括输送泵(71)、进液管(72)及输液管(73),输送泵螺栓连接在搅拌架(35)上,进液管(72)一端与输送泵的进液口相连,另一端与清洗液储存结构相连,输液管(73)一端与输送泵的出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中空的搅拌轴相连通;
在搅拌架(35)上安装了用于驱动第一搅拌轴(31)转动的第一动力结构和用于驱动第二搅拌轴(32)转动的第二动力结构,第一动力结构包括第一动力件(51)、第一驱动齿轮(52)、第一从动齿轮(53)、第一传动轮(54)及第一传动带(55);
第二动力结构包括第二动力件(61)、第二驱动齿轮(62)、第二从动齿轮(63)、第二传动轮(64)及第二传动带(65),第二驱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二动力件的输出轴上,第二从动齿轮键连接在第二搅拌轴上,而两个第二搅拌轴上分别安装了一个第二传动轮,且第二传动带套设在第二传动轮上,使得两个第二传动轮之间形成传动连接。
CN201911082303.1A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Active CN110776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2303.1A CN110776864B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2303.1A CN110776864B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6864A CN110776864A (zh) 2020-02-11
CN110776864B true CN110776864B (zh) 2020-07-03

Family

ID=6938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2303.1A Active CN110776864B (zh) 2019-11-07 2019-11-07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6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315A (zh) * 2022-03-08 2022-06-03 安徽联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加工用反应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963B (zh) * 2012-10-18 2014-03-26 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6881713U (zh) * 2017-06-26 2018-01-16 常州红太阳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6864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6614A (zh) 一种便于快速移动的高效混合机
CN110776864B (zh) 一种高强度耐振动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该种结构胶的反应釜
CN106732000A (zh) 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方便清洗的搅拌设备
CN205613333U (zh) 一种便于快速移动的高效混合机
CN219596552U (zh) 一种固体制剂湿法混合颗粒机
CN108940001A (zh) 一种增塑剂用搅拌装置
CN204952793U (zh) 一种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装置
CN207273639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上料设备
CN207287281U (zh) 一种搅拌效率高的搅拌机
CN216498831U (zh) 一种冶金物料搅拌设备
CN213824826U (zh) 一种环保型手感柔软整理剂生产用反应釜
CN211754504U (zh) 一种生产农药中间体用混合机
CN212942549U (zh) 一种航空多元醇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496544Y (zh) 锥形螺旋摆线减速机输出轴中间喷液混合机
CN106345383A (zh) 一种循环反应釜
CN220361085U (zh) 电解液添加剂生产用液体混合装置
CN217909899U (zh) 一种消毒凝胶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
CN207805459U (zh) 一种变性淀粉搅拌装置
CN206424827U (zh) 一种混合效果良好的双电机双向混合机
CN220610366U (zh) 一种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异丙基苯生产用搅拌萃取装置
CN207102490U (zh) 建筑施工用的物料搅拌混合设备
CN216778604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双行星搅拌机
CN216935706U (zh) 一种重质碳酸钙配料装置
CN219482433U (zh) 一种储胶罐气动搅拌装置
CN211462927U (zh) 一种基于精华液原料配比生产用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