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5874B -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5874B
CN110775874B CN201911029544.XA CN201911029544A CN110775874B CN 110775874 B CN110775874 B CN 110775874B CN 201911029544 A CN201911029544 A CN 201911029544A CN 110775874 B CN110775874 B CN 110775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falling
support
bracket
heav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95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5874A (zh
Inventor
王辉
王开强
陈凯
李霞
李迪
黄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95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5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5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5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5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1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directly by j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设置在重载提土设施与支撑梁之间,包括用于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梁上的下移机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包括与重载提土设施周向固定连接的若干个支柱,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架承力结构;下移机构为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且与支柱的支架承力结构对应;每个下移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底部通过承重支座固定在支撑梁上,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架体托座,架体托座上设有一个可移动的承重轴,重载提土设施支架通过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本发明将重载提土设施实现整体快速下移,能够高效、平稳地保证重载提土设施下移至基坑设定位置。

Description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基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日趋加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已成为许多中心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同时也大量出现了地铁站房、高层、超高层构筑物,随着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等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考虑到安全因素,内撑设置在深基坑中越来越普遍,在保证基坑安全的时候,深基坑出土效率受到内周边环境狭小影响,土方运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坑施工进度。
目前土方运输主要是靠设置出土坡道或栈桥来实现,同时也出现一些升降机辅助完成。升降机内设升降平台,运土车通过升降平台将基坑中的土方运输到地面。整体则需要随着基坑的加深而下移的,升降机体积庞大、重量大,现在主要靠吊装的方法将其分开下移,然后再组装,非常耗时耗力。对基坑施工带来出土困难、影响建筑结构施工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使得重载提土设施能够快速的整体下移,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整体下移装置设置在重载提土设施与支撑梁之间,包括用于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梁上的下移机构;其中,
重载提土设施支架包括与重载提土设施周向固定连接的若干个支柱,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架承力结构;
所述的下移机构为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且与支柱的支架承力结构对应;每个下移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底部通过承重支座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梁上,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架体托座,架体托座上设有一个可移动的承重轴,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通过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架体托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承重轴在滑槽中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移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承重支座上还设有水平向限位装置,用于限定下移机构与支柱之间的水平位移。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或带轴孔的双耳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其中升降装置的移动部与架体托座连接,升降装置的固定部与与承重支座连接;
所述的承重轴为与挂爪相互扣住的承重托座,承重托座与所述的架体托座铰接;承重托座的端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升降装置的固定部连接;承重托座与弹性元件的连接点,与承重托座与挂爪的连接点,分别在承重托座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两侧;下移机构利用升降装置的顶升和弹性元件的拉伸使得承重托座绕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旋转,从而与所述的挂爪扣紧。
按上述方案,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个防坠机构,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还设置有与防坠机构匹配的防坠承力结构和防坠定位点,防坠定位点位于防坠承力结构的下方;
所述的防坠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梁上的承重支座,承重支座上设有防坠支撑架和定滑轮,防坠支撑架上铰接有可转动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连接有防坠绳的一端,使得防坠承重轴能够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防坠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定滑轮后与所述的防坠定位点固定连接;防坠绳常态下为松弛状态,且防坠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行程。
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防坠机构,防坠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承重支座上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设有防坠驱动机构,本整体下移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移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当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移速度大于预设的阈值时,防坠驱动机构被触发驱动防坠承重轴向支柱方向伸出。
一种利用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实现的整体下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状态:
升降装置处于升起状态,每个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
S2、逐个调节过程:
承重轴脱离并远离与之匹配的原支架承力结构;然后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与位于原支架承力结构的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匹配,使得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
所有下移机构至少分为两批进行逐个调节过程,满足在部分下移机构正在逐个调节时,其它下移机构能够承载重载提土设施;
S3、整体下移过程:
当所有下移机构的承重轴均与原支架承力结构的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连接时,所有的升降装置下移一个行程,使得重载提土设施支架随之下移一个行程,回到初始状态。
按上述方法,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架体托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承重轴在滑槽中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移动;
所述的S2中,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轴从原挂爪下方脱离,然后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将承重轴移动到外侧与挂爪远离的地方;然后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再移动到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升降装置继续上升使得承重轴上升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匹配连接。
按上述方法,支架承力结构为带轴孔的双耳结构,所述的承重轴通过手动方式移动;
所述的S2中,手动抽出承重轴,使得承重轴与原双耳结构脱离;然后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架体托座运动到原双耳结构上面一个双耳结构处,手动将承重轴与原双耳结构上面一个双耳结构连接。
按上述方法,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其中升降装置的移动部与架体托座连接,升降装置的固定部与承重支座连接;
所述的承重轴为与挂爪相互扣住的承重托座,承重托座与所述的架体托座铰接;承重托座的端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升降装置的固定部连接;承重托座与弹性元件的连接点,与承重托座与挂爪的连接点,分别在承重托座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两侧;下移机构利用升降装置的顶升和弹性元件的拉伸使得承重托座绕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旋转,从而与所述的挂爪扣紧;
S1初始状态下,弹性元件处于松弛状态,承重托座由于整体结构挤紧而始终保持与挂爪扣住;
S2的逐个调节过程如下:升降装置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托座绕铰接点自动翻落而与原挂爪脱离;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使得承重托座和升降装置一起上升至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上升过程中,承重托座与原挂爪错开越过原挂爪边缘后,升降装置继续顶升,弹性元件慢慢成为拉伸状态,让承重托座绕铰接点转动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卡扣连接。
按上述方法,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个防坠机构,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还设置有与防坠机构匹配的防坠承力结构和防坠定位点,防坠定位点位于防坠承力结构的下方;
所述的防坠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梁上的承重支座,承重支座上设有防坠支撑架和定滑轮,防坠支撑架上铰接有可转动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连接有防坠绳的一端,使得防坠承重轴能够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防坠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定滑轮后与所述的防坠定位点固定连接;防坠绳常态下为松弛状态,且防坠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行程;
在下移过程中,若发生事故造成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坠,则防坠绳的另一端随防坠定位点一起下坠,直至防坠绳拉直;当防坠绳拉直,防坠承重轴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由防坠机构起到承重作用。
按上述方法,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防坠机构,防坠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承重支座上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设有防坠驱动机构,本整体下移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移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当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移速度大于预设的阈值时,防坠驱动机构被触发驱动防坠承重轴向支柱方向伸出,托住重载提土设施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用于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梁上的下移机构,将重载提土设施实现整体快速下移,并且能够跟随基坑的加深而逐步下移,只要在底部的支撑梁上继续加设下移机构即可;本发明安装、拆卸方便,能够高效、平稳地保证重载提土设施下移至基坑设定位置。
2、通过增设防坠机构,为本发明整体提供双重保障,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下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架体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架体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下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重载提土设施支架,2-下移机构,3-承重支座,4.1-第一水平向限位装置,4.2-第二水平向限位装置,5-防坠机构,6-支撑梁;
1.1-支架承力结构,1.2-支柱,1.3-防坠承力结构,1.4-防坠定位点,2.1-架体托座,2.2-承重轴,2.3-升降装置,2.4-承重轴驱动机构,2.5-承重托座,2.6-弹性元件;
5.1-防坠承重轴,5.2-防坠绳,5.3-定滑轮,5.4-防坠支撑架,5.5-防坠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本整体下移装置设置在重载提土设施与支撑梁6之间,包括用于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梁6上的下移机构2。其中,重载提土设施支架1包括与重载提土设施周向固定连接的若干个支柱1.2,每个支柱1.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架承力结构1.1。所述的下移机构2为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且与支柱1.2的支架承力结构1.1对应;每个下移机构2包括升降装置2.3,升降装置2.3的底部通过承重支座3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梁6上,升降装置2.3的顶部设有架体托座2.1,架体托座2.1上设有一个可移动的承重轴2.2,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1通过支架承力结构1.1搭载在承重轴2.2上。
其中,支撑梁6是设置在基坑中用于支撑的梁,会随着基坑的加深而增设在基坑内。用于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1,可以是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支架,通常,支撑重载提土设施为升降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架体托座2.1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承重轴2.2在滑槽中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移动。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1.1为挂爪或带轴孔的双耳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承重支座3上还设有水平向限位装置,及第一水平向限位装置4.1和第二水平向限位装置4.2,用于限定下移机构2与支柱1.2之间的水平位移。
一种利用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实现的整体下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状态:
升降装置2.3处于升起状态,每个支架承力结构1.1搭载在承重轴2.2上。
S2、逐个调节过程:
承重轴2.2脱离并远离与之匹配的原支架承力结构1.1;然后下移机构2的升降装置2.3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2.2与位于原支架承力结构1.1的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1.1匹配,使得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1.1搭载在承重轴2.2上。
所有下移机构2至少分为两批进行逐个调节过程,满足在部分下移机构2正在逐个调节时,其它下移机构2能够承载重载提土设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支架承力结构1.1为挂爪,架体托座2.1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承重轴2.2在滑槽中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移动,若为电动,可以通过承重轴驱动机构2.4来实现,例如电机或其它驱动设备。下移机构2的升降装置2.3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轴2.2从原挂爪下方脱离,然后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将承重轴2.2移动到外侧与挂爪远离的地方;然后下移机构2的升降装置2.3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2.2再移动到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升降装置2.3继续上升使得承重轴2.2上升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匹配连接。
若为手动移动承重轴2.2,支架承力结构1.1为带轴孔的双耳结构。手动抽出承重轴2.2,使得承重轴2.2与原双耳结构脱离;然后下移机构2的升降装置2.3上升第二距离,架体托座2.1运动到原双耳结构上面一个双耳结构处,手动将承重轴2.2与原双耳结构上面一个双耳结构连接。
S3、整体下移过程:
当所有下移机构的承重轴均与原支架承力结构的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连接时,所有的升降装置下移一个行程,使得重载提土设施支架随之下移一个行程,回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架体托座2.1设有滑槽,滑槽的一侧设有承重托座2.5,承重轴2.2在滑槽中与承重托座2.5铰接。逐个调节过程中,下移机构2的升降装置2.3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轴2.2从原挂爪下方脱离,然后承重轴2.2沿着铰接点从滑槽中旋转出来,移动到外侧与挂爪远离的地方;然后下移机构2的升降装置2.3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2.2再沿着铰接点旋转到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升降装置2.3继续上升使得承重轴2.2上升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匹配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1.1为挂爪;其中升降装置2.3的移动部与架体托座2.1连接,升降装置2.3的固定部与承重支座3连接;所述的承重轴为与挂爪相互扣住的承重托座2.5,承重托座2.5与所述的架体托座2.1铰接;本实施例中,架体托座2.1和升降装置2.3的移动部构成一个整体,承重托座2.5直接与该整体铰接。承重托座2.5的端部通过弹性元件2.6与升降装置2.3的固定部连接;承重托座2.5与弹性元件2.6的连接点,与承重托座2.5与挂爪的连接点,分别在承重托座2.5与架体托座2.1的铰接点两侧;下移机构利用升降装置的顶升和弹性元件的拉伸使得承重托座绕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旋转,从而与所述的挂爪扣紧。
具体的,在上一个行程结束时,如图8(a)所示,承重托座2.5与原挂爪刚卡扣连接,弹性元件处于拉伸状态。S1初始状态下,如图8(b)所示,通过升降装置2.3让支柱1.2整体下移,弹性元件处于松弛状态,承重托座由于整体结构挤紧而始终保持与挂爪扣住。S2的逐个调节过程如下:升降装置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托座绕铰接点自动翻落而与原挂爪脱离,如图8(c)所示;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使得承重托座和升降装置一起上升至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上升过程中,承重托座与原挂爪错开越过原挂爪边缘后,升降装置继续顶升,弹性元件慢慢成为拉伸状态,让承重托座绕铰接点转动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卡扣连接,如图8(d)所示。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个防坠机构,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还设置有与防坠机构匹配的防坠承力结构1.3和防坠定位点1.4,防坠定位点1.4位于防坠承力结构1.3的下方。
如图9所示,所述的防坠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梁6上的承重支座3,承重支座3上设有防坠支撑架5.4和定滑轮5.3,防坠支撑架5.4上铰接有可转动的防坠承重轴5.1,防坠承重轴5.1的端部连接有防坠绳5.2的一端,使得防坠承重轴5.1能够在防坠绳5.2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1.3匹配连接;防坠绳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定滑轮5.3后与所述的防坠定位点1.4固定连接;防坠绳5.2常态下为松弛状态,且防坠绳5.2的长度大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行程。
在下移过程中,若发生事故造成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坠,则防坠绳5.2的另一端随防坠定位点1.4一起下坠,直至防坠绳5.2拉直;当防坠绳5.2拉直,防坠承重轴5.1在防坠绳5.2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1.3匹配连接,由防坠机构起到承重作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防坠机构5,防坠机构5包括横向设置在承重支座3上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设有防坠驱动机构5.5,本整体下移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移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当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移速度大于预设的阈值时,防坠驱动机构5.5被触发驱动防坠承重轴向支柱方向伸出,托住重载提土设施支架。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下移方法,承重轴2.2能够在下移机构2下移和顶升时避开支架承力结构1.1无障碍完成下移和顶升动作;水平向限位装置和防坠机构集成在承重支座3上,确保安全的同时又简化结构安装和拆卸,节约承重支座3安装布置空间。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便于安装、拆卸,能够快速、安全平稳将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降至基坑施工平面,省时省力,也能够提高基坑出土的整体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整体下移装置设置在重载提土设施与支撑梁之间,包括用于支撑重载提土设施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梁上的下移机构;其中,
重载提土设施支架包括与重载提土设施周向固定连接的若干个支柱,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架承力结构;
所述的下移机构为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且与支柱的支架承力结构对应;每个下移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底部通过承重支座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梁上,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架体托座,架体托座上设有一个可移动的承重轴,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支架通过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
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个防坠机构,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还设置有与防坠机构匹配的防坠承力结构和防坠定位点,防坠定位点位于防坠承力结构的下方;
所述的防坠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梁上的承重支座,承重支座上设有防坠支撑架和定滑轮,防坠支撑架上铰接有可转动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连接有防坠绳的一端,使得防坠承重轴能够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防坠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定滑轮后与所述的防坠定位点固定连接;防坠绳常态下为松弛状态,且防坠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行程;
在下移过程中,若发生事故造成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坠,则防坠绳的另一端随防坠定位点一起下坠,直至防坠绳拉直;当防坠绳拉直,防坠承重轴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由防坠机构起到承重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托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承重轴在滑槽中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支座上还设有水平向限位装置,用于限定下移机构与支柱之间的水平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或带轴孔的双耳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其中升降装置的移动部与架体托座连接,升降装置的固定部与与承重支座连接;
所述的承重轴为与挂爪相互扣住的承重托座,承重托座与所述的架体托座铰接;承重托座的端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升降装置的固定部连接;承重托座与弹性元件的连接点,与承重托座与挂爪的连接点,分别在承重托座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两侧;下移机构利用升降装置的顶升和弹性元件的拉伸使得承重托座绕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旋转,从而与所述的挂爪扣紧。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实现的整体下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状态:
升降装置处于升起状态,每个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
S2、逐个调节过程:
承重轴脱离并远离与之匹配的原支架承力结构;然后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与位于原支架承力结构的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匹配,使得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搭载在承重轴上;
所有下移机构至少分为两批进行逐个调节过程,满足在部分下移机构正在逐个调节时,其它下移机构能够承载重载提土设施;
S3、整体下移过程:
当所有下移机构的承重轴均与原支架承力结构的上面一个支架承力结构连接时,所有的升降装置下移一个行程,使得重载提土设施支架随之下移一个行程,回到初始状态;
本整体下移装置还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个防坠机构,每个支柱上沿竖直方向还设置有与防坠机构匹配的防坠承力结构和防坠定位点,防坠定位点位于防坠承力结构的下方;
所述的防坠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梁上的承重支座,承重支座上设有防坠支撑架和定滑轮,防坠支撑架上铰接有可转动的防坠承重轴,防坠承重轴的端部连接有防坠绳的一端,使得防坠承重轴能够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防坠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定滑轮后与所述的防坠定位点固定连接;防坠绳常态下为松弛状态,且防坠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一个行程;
在下移过程中,若发生事故造成重载提土设施支架下坠,则防坠绳的另一端随防坠定位点一起下坠,直至防坠绳拉直;当防坠绳拉直,防坠承重轴在防坠绳的拉动下向上转动与所述的防坠承力结构匹配连接,由防坠机构起到承重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下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架体托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承重轴在滑槽中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移动;
所述的S2中,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轴从原挂爪下方脱离,然后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将承重轴移动到外侧与挂爪远离的地方;然后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承重轴再移动到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升降装置继续上升使得承重轴上升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匹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下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承力结构为带轴孔的双耳结构,所述的承重轴通过手动方式移动;
所述的S2中,手动抽出承重轴,使得承重轴与原双耳结构脱离;然后下移机构的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架体托座运动到原双耳结构上面一个双耳结构处,手动将承重轴与原双耳结构上面一个双耳结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下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承力结构为挂爪;其中升降装置的移动部与架体托座连接,升降装置的固定部与承重支座连接;
所述的承重轴为与挂爪相互扣住的承重托座,承重托座与所述的架体托座铰接;承重托座的端部通过弹性元件与升降装置的固定部连接;承重托座与弹性元件的连接点,与承重托座与挂爪的连接点,分别在承重托座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两侧;下移机构利用升降装置的顶升和弹性元件的拉伸使得承重托座绕与架体托座的铰接点旋转,从而与所述的挂爪扣紧;
S1初始状态下,弹性元件处于松弛状态,承重托座由于整体结构挤紧而始终保持与挂爪扣住;
S2的逐个调节过程如下:升降装置下降第一距离,使得承重托座绕铰接点自动翻落而与原挂爪脱离;升降装置上升第二距离,使得承重托座和升降装置一起上升至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的下方,上升过程中,承重托座与原挂爪错开越过原挂爪边缘后,升降装置继续顶升,弹性元件慢慢成为拉伸状态,让承重托座绕铰接点转动与原挂爪上面一个挂爪卡扣连接。
CN201911029544.XA 2019-10-28 2019-10-28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0775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9544.XA CN110775874B (zh) 2019-10-28 2019-10-28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9544.XA CN110775874B (zh) 2019-10-28 2019-10-28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5874A CN110775874A (zh) 2020-02-11
CN110775874B true CN110775874B (zh) 2021-07-27

Family

ID=6938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9544.XA Active CN110775874B (zh) 2019-10-28 2019-10-28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5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197A (zh) * 2020-07-03 2020-10-30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重载运载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113A (zh) * 2005-01-12 2005-08-10 刘长庚 一种登高作业安全保护装置
CN202689502U (zh) * 2012-08-06 2013-01-23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脚手架防坠防倾提升装置
CN204152276U (zh) * 2014-09-01 2015-02-11 青岛祥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俯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电动解锁装置
CN204569287U (zh) * 2015-03-16 2015-08-19 大连连船重工有限公司 重载移动升降定位装置
CN205012631U (zh) * 2015-08-10 2016-02-03 武汉华诚亚太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爬架卸荷防坠机构
JP6380416B2 (ja) * 2016-01-18 2018-08-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CN106422108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输电线路简易攀爬防坠器
CN107893410B (zh) * 2017-09-27 2020-09-15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洋平台升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5874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5874B (zh) 重载提土设施整体下移装置及方法
CN102448866A (zh) 用于安装电梯的提升绳索的方法
CN103806654A (zh) 用于电梯井筒模的液压支撑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185188A (zh) 大跨度网壳安装方法
CN216341336U (zh) 一种750×750mm截面抱杆系统的可调节式倒装架构造
CN208949720U (zh) 一种用于桥塔施工的自爬式支承顶升系统
CN208594486U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抱箍系统
CN108625800B (zh) 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多功能井架
CN113914597B (zh) 井道自爬升装置
CN215097687U (zh) 建筑施工用辅助上料装置
CN209780399U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升降雷达塔
CN214576152U (zh) 水塔筒身物料吊运装置
CN219489422U (zh) 一种内爬式塔吊
CN218912242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三角架延伸顶升模架平台
CN220684509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提升架装置
CN2194090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提升机
CN218968753U (zh) 一种长距离低矮受限空间电机驱动钢丝绳升降装置
CN211769676U (zh) 可折叠承重梁式自升井道施工升降机
CN215368599U (zh) 一体化泵站用人员爬升装置
CN112551366B (zh) 一种提运架一体架楼机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17535243U (zh) 自爬升起重机
CN219365507U (zh) 一种高压线下限高防护架
CN216276820U (zh) 一种用于井道内的自爬升装置
CN214569982U (zh) 一种深井罐笼托罐装置
JPH043141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