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2554B -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2554B
CN110772554B CN201911246841.XA CN201911246841A CN110772554B CN 110772554 B CN110772554 B CN 110772554B CN 201911246841 A CN201911246841 A CN 201911246841A CN 110772554 B CN110772554 B CN 110772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sodium hyaluronate
solution
weight
weig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68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2554A (zh
Inventor
田晨颖
李超
庞萌萌
韩月梅
刘建建
郭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68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2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2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2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3Apiaceae or Umbelliferae (Carrot family), e.g. dill, chervil, coriander or cumin
    • A61K36/236Ligusticum (licorice-ro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3Apiaceae or Umbelliferae (Carrot family), e.g. dill, chervil, coriander or cumin
    • A61K36/232Angeli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4Campanulaceae (Bellflower family)
    • A61K36/346Platycod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carbomers, poly(meth)acrylates,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6Ointments; Bases therefor; Other semi-solid forms, e.g. creams, sticks,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含有以下物质: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纯化水。其中,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为祛斑美白功效的活性成分,三者结合共达化瘀祛斑功效;透明质酸钠、甘油为皮肤保湿剂,二者的添加对于活性成分的发挥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凝胶澄明并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尼铂金乙酯为防腐剂。本发明成分简单,制得的凝胶剂成品均匀稳定,有较强的祛斑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含有中药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以及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女性面部的色素堆积而成的慢性皮肤疾病,表现为面部对称性褐色斑点及斑块。近年来,由于社会精神压力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黄褐斑的患病人数正逐年升高,且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大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发病率高达50%。另一方面,黄褐斑病情反复绵长且数年不退,且常因发病部位为面部,可引起患者心理方面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形态美认知的提高,黄褐斑的治疗也逐渐成为皮肤科和医学美容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黄褐斑多使用脱色剂或遮光剂等,但这些虽会产生一定短期效果,且长期使用会刺激患者皮肤,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甚至存在致癌风险,且复发率高。相较之下,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方面多采用传统汤剂内服与外用中药制剂相结合的方法,取材天然广泛,毒副作用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及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传统的中药制剂多为洗剂、膏剂、霜剂等,其中洗剂的流动性较大,其使用和携带均不是很方便,并且它还很容易挥发,造成药物不必要的损失;膏剂和霜剂的涂展性不是很好,经常会造成涂布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对衣物造成污染,这些缺点导致患者对上述剂型使用的顺应性降低,这也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上述剂型在临床上的应用。与上述剂型相比,凝胶剂的质地均匀,可以均匀的涂在皮肤表面,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不存在流动性大的缺点,该制剂携带和使用较为方便,也不会对衣物造成污染,同时,凝胶剂还具有释药速度快、滞留时间长、对皮肤几乎无刺激、生物利用度高、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特点,这使得该制剂近些年来备受患者的喜爱。
CN104645027B公开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所述混合稠膏制备所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18~23份白芷、15~20份桂枝、22~27份益母草、12~17份枸杞子、5~10份皂角刺、18~23份石膏、12~17份地菍根、16~21份翁波、10~15份水凤仙、23~28份薄荷、35~40份楮实子、28~33份西洋参、31~36份黄精、27~32份大枣、29~34份紫草、12~17份牛蒡子等组成。该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通过舒肝理气解郁、健脾、活血化瘀、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气血畅通等整体调节治疗黄褐斑。但是膏剂的涂展性不是很好,经常会造成涂布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对衣物造成污染。
CN106309627A公开一种祛黄褐斑凝胶,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辅料组成:琉璃草根30-40份、吊白叶10-20份、当归20-30份、川芎20-40份、桃仁10-20份、型号为940卡波姆1-3份、丙二醇10-30份、氮酮10-20份、透明质酸钠5-10份、三乙醇胺适量。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琉璃草根、吊白叶、当归、川芎、桃仁药材合并,粉碎,放入中药前处理机器处理,处理后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6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0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放入浸膏烘干机烘干,添加型号为940卡波姆、丙二醇、氮酮、透明质酸钠、三乙醇胺,75℃左右融熔,即得。但该凝胶的缺点是卡波姆类基质需要加入三乙醇胺等碱性成分才能形成凝胶,容易受到盐类电解质等其它成分的影响,导致凝胶粘性下降。
CN102302650A公开一种美容祛斑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的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为:黄芪10~15重量份,当归10~15重量份,川芎6~10重量份,白芍6~10重量份,熟地10~15重量份,柴胡6~10重量份,红花6~10重量份,桔梗6~10重量份,山药10~15重量份,灵芝10~15重量份,何首乌10~15重量份,枸杞10~15重量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各组分分别清洗并粉碎,再进行微波萃取以提取有效成分,将各组分有效成分浓缩并干燥后得到干粉;后将干粉混合均匀,灭菌处理后,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得所需制剂。但缺点是处方量大,多种中药有效成分不同,采用同一种提取方式,导致有效成分利用度低,起效慢。
CN107638370A公开一种美白祛斑护肤品,其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木瓜干细胞提取物0.1~5%、柠檬提取物0.5~6%、当归提取物0.5%~8%、桔梗提取物0.8~6%、酯类5~10%、油类5~8%、增稠剂0.1~0.4%、保湿剂15~20%、乳化剂2~8%、防腐剂0.1~1.0%、三乙醇胺0.1-0.4%、香精0.1~1.0%,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增稠剂选用卡波姆980、汉生胶、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保湿剂选用小分子透明质酸钠、海藻糖、葡聚糖、银耳多糖中一种或几种组合。该组合物中的柠檬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与木瓜干细胞提取物发生协同作用,起到美白祛斑的增效协同作用。但缺点是在成胶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中和剂,且润滑作用较差。
CN109745387A公开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涂膜剂,按质量比例,其制剂处方为:成膜剂6.0%-10.0%、赋形剂0.5%-2.0%、填充剂3.0%-8.0%、保湿剂/增塑剂6.0%-10.0%、香精1.0%、乙醇10%、药物5.0%-10.0%、纯化水加至总量为100%。其中药物是由大黄1份、黄柏1份、黄芩1份、桑白皮1.2份、当归1份、硫黄0.1份组成,成膜剂为聚乙烯醇(PVA),赋形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填充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湿剂/增塑剂为甘油,香精为桂花香精。该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疗效确切、治标又治本且远期效果明显。但缺点是聚乙烯醇制备的凝胶在涂布后易出现“搓泥”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透皮吸收理论,提供了一种含有中药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包含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和纯化水。
2.根据项1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万~300万道尔顿,优选为150万~250万道尔顿。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5~1.5重量份,优选为0.8~1.2重量份。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
所述川芎提取物为0.7~14重量份,
所述当归提取物为0.3~6重量份,
所述桔梗提取物为0.5~10重量份。
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5~1重量份,优选为0.6~0.9重量份。
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范围为6.0~7.0。
7.一种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用于制备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制备的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和
步骤2:然后称取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加入至所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和
步骤3:然后称取透明质酸钠,加入至所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和
步骤4:称取尼铂金乙酯,加入至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和
步骤5:然后将所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所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
8.根据项8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0.5~1重量份。
9.根据项8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川芎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7~14重量份,当归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3~6重量份,桔梗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5~10重量份。
10.根据项9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透明质酸钠的加入量为0.5~1.5重量份。
11.根据项10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尼铂金乙酯的加入量为0.1~0.5重量份。
12.根据项7~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川芎药材适量并剪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药液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川芎提取物。
13.根据项7~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当归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药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当归提取物。
14.根据项7~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桔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桔梗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的药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桔梗提取物。
15.根据项7~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的所述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万~300万道尔顿,优选为150~250万道尔顿。
16.根据项7~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范围为6.0~7.0。
发明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可以克服现有治疗黄褐斑药物存在的服用量大、生物利用率低、起效慢、用药不便、黏腻感强、肤感差等缺点,本发明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具有成分简单、安全性高、制得的凝胶剂成品均匀稳定、舒适感好,且有较强的祛斑功效。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包含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和纯化水。透明质酸钠(HA)作为人体生理必需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细胞间质中,无种属差异性,无免疫原性,安全无毒,具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其水溶性具有粘稠性、保水性和润滑性。HA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被誉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添加HA的护肤品,亲和肌肤,能迅速渗透至肌肤深层;在肌肤表面形成水化膜,有效保持角质层水分。在美白、祛斑护肤品中使用HA具有协同增效作用。HA的大离子功能能调节细胞膜表面及细胞周围正离子的流动和变化,改变物质在皮肤中的扩散速率,参与水合电解质的输送,维护动脉壁的正常通透性,降解后能提高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在皮肤中的传递和转运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可协助预防和治疗皮肤病。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万~300万道尔顿,进一步优选为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50万~250万道尔顿。例如,本发明的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可以为150万、200万、250万道尔顿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透明质酸钠凝胶,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5~1.5重量份,例如为0.6、0.7、0.8、0.9、1.0、1.1、1.2、1.3、1.4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地,为0.8~1.2重量份。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祛风燥湿的功能,属于“血中之气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传统中医学认为川芎具有美白功效,古代已有使用川芎美白的记录。卫永琪认为黄褐斑病机为体内湿浊瘀毒盛行致脉络瘀阻,治则应宣散化湿、化瘀通络。有机酚酸类是川芎中的一种主要特征性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阿魏酸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动性,达到化瘀消斑的功效。
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常与川芎配对伍用。当归偏养血和血,川芎偏行血散血,二药每相使配对同用,可增强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功。此外,二药润燥相宜,当归之润可制川芎辛燥,川芎辛燥又防当归之腻,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医宗金鉴》记载:“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古人俱必以当归君川芎,或一倍或再倍者,盖以川芎辛窜,捷于升散,过则伤气。故寇宗爽曰,不可单服、久服,亦此义也。然施之于气郁血凝,无不奏效,故用以佐当归而收血病之功,使瘀去新生,血各有所归也”。
桔梗是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化痰止咳、宣通肺气、祛痰排脓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桔梗中的皂苷类成分有很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能有效控制黑色素的生成,同时桔梗皂苷还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能通过对多余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减缓黑色素的合成,对面部色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色斑的有效成分得以广泛应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川芎提取物为0.7~14重量份,例如为0.7、1、2、3、4、5、6、7、8、9、10、11、12、13、14重量份,所述当归提取物为0.3~6重量份,例如为0.3、1、2、3、4、5、6重量份,所述桔梗提取物为0.5~10重量份,例如为0.5、1、2、3、4、5、6、7、8、9、10重量份。川芎、当归、桔梗在传统中医学中皆被认为具有美白功效,三者结合可以共同达到活血行气、化瘀消斑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5~1重量份,例如为0.5、0.6、0.7、0.8、0.9、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6~0.9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起到助溶和分散稳定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凝胶还包含有甘油和尼铂金乙酯;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甘油的含量为0.2~1.2重量份,例如为0.2、0.3、0.4、0.5、0.6、0.7、0.8、0.9、1、1.1、1.2重量份,所述尼铂金乙酯的含量为0.1~0.5重量份,例如为0.1、0.2、0.3、0.4、0.5重量份。甘油为优良的保湿剂,对皮肤无刺激性,可以起到良好的滋润效果。尼铂金乙酯是一种良好的抑菌防腐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范围为6.0~7.0。正常皮肤表面pH值约为5.0~7.0,皮肤只有在正常的pH值范围内,也就是处于弱酸性,才能使皮肤处于吸收营养的最佳状态,此时皮肤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以及弹性、光泽、水分等等,都为最佳状态。本发明所提供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为6.0~7.0,此时为偏弱酸性,最适合肌肤。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和
步骤2:然后称取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加入至所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和
步骤3:然后称取透明质酸钠,加入至所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和
步骤4:然后称取尼铂金乙酯,加入至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和
步骤5:然后将所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所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
在步骤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0.5~1重量份。
在步骤2中,川芎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7~14重量份,当归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3~6重量份,桔梗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5~10重量份。
在步骤3中,透明质酸钠的加入量为0.5~1.5重量份。
在步骤4中,尼铂金乙酯的加入量为0.1~0.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川芎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称取川芎药材适量并剪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药液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川芎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川芎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称取川芎药材适量并剪碎,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3小时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其8倍重量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3小时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将合并药液在离心机中以4500r/min的速率处理15分钟,将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在60℃、-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川芎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当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当归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药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当归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当归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称取当归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药材重量12倍的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1小时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1小时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将合并的药液在60℃、-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当归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桔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桔梗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的药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桔梗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桔梗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称取桔梗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3小时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其重量8倍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2小时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将合并的药液在60℃、-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桔梗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得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pH值范围为6.0~7.0。
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要求,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透明质酸钠购自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购自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称取0.9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9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8.8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称取川芎药材适量并剪碎,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3小时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其8倍重量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3小时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将合并药液在离心机中以4500r/min的速率处理15分钟,将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在60℃、-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川芎提取物;
称取当归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药材重量12倍的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1小时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1小时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将合并的药液在60℃、-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当归提取物;
称取桔梗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3小时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其重量8倍的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2小时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将合并的药液在60℃、-0.06~-0.09MPa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桔梗提取物;
称取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2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2
称取0.9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9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8.8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2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2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3
称取0.9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9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8.8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10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2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4
称取0.9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9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8.8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30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2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5
称取0.9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9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9.2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0.8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6
称取0.6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6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9.1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2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7
称取0.6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6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9.9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2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0.8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5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8
称取1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1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69.2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2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5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1g,加入至0.2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9
称取0.5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96.2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0.7g,当归提取物0.3g,桔梗提取物0.5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0.5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1g,加入至1.2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实施例10
称取0.6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0.6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78.6g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制备得到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
称取上述川芎提取物10g,当归提取物4g,桔梗提取物6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分子量为2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0.5g,加入至上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称取尼铂金乙酯0.1g,加入至0.2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将上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对比例1
称取川芎提取物14g,当归提取物6g,桔梗提取物8g,加入至69.7g纯化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
称取分子量为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2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9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将上述溶液C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B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对比例2
称取1g(相对于凝胶总重量的1重量份)卡波姆,加入至适量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称取川芎提取物10g,当归提取物4g,桔梗提取物6g,加入至上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称取尼铂金乙酯0.2g,加入至0.7g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将上述溶液B、C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A中,用三乙醇胺边加边搅拌调pH至6.0~7.0,并使总量定容至100g,即得到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卡波姆凝胶。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对比例3
称取川芎提取物25g,当归提取物10g,桔梗提取物15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稠膏A;
向上述混合稠膏A中加入50g白凡士林,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膏剂。该实施例的组分见表1。
Figure BDA0002305077680000161
效果试验
稳定性观察试验
试验方法:将实施例1-10、对比例1制得的凝胶分别进行高温、高湿、强光照射试验,观察凝胶的外观变化。
表1外观比较
Figure BDA0002305077680000171
注:“+”澄明;“-”稍见浑浊;“--”浑浊。
结果分析: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凝胶剂中可以起到助溶和分散稳定的作用,使凝胶澄明,从而提高凝胶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
体外透皮扩散试验
试验方法:(1)离体鼠皮制备:取SD大鼠,断颈处死,立即剥离大鼠腹部皮肤,用8%硫化钠溶液脱毛,并小心剔除多余皮下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于4℃保存备用,一周内用完。试验前检查皮肤的完整度,避免破损。(2)透皮扩散试验方法:将处理好的皮肤固定于Franz扩散池供给池与接收池之间,角质层面向供给池,接收池注满生理盐水并排净气泡,取1g凝胶均匀涂布于鼠皮上,300r·min-1,37℃保温开始计时,于24h取出全部接收液并浓缩至1.5mL,再进行阿魏酸、桔梗皂苷含量测定。其中,接收池体积为15mL。
累计渗透率计算:
Figure BDA0002305077680000181
式中Q为累积渗透率,C为24h接收液阿魏酸、桔梗皂苷浓度,V为接收液体积,m为凝胶含有的初始阿魏酸、桔梗皂苷质量。
表2累计渗透率比较
Figure BDA0002305077680000182
结果分析:从体外透皮扩散试验结果来看,(1)对比例2、3与实施例1-10相比,实施例1-10的累计渗透率结果明显高于对比例2、3,说明实施例1-10制备的凝胶更易透过皮肤屏障;(2)实施例2与实施例8相比,当透明质酸钠加入量超过1.2重量份后,累计渗透率并没有明显的升高;实施例5、7与实施例9、10相比,当透明质酸钠加入量达到0.8重量份后,累计渗透率明显升高;(3)实施例1与实施例3相比,当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达到150万道尔顿时,累计渗透率明显升高;实施例2与实施例4相比,当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大于250万道尔顿时,累计渗透率并没有明显的升高。综上所述,选取透明质酸钠制备的凝胶更有利于人体对活性成分的吸收,并且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8-1.2重量百分比,分子量为150-250万道尔顿时,具有更优异的渗透性能,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川芎、当归、桔梗等成分化瘀消斑的功效,对治疗黄褐斑具有更为有益的效果。
性能检测与效果评价
试验对象:实施例1(治疗组)、芦荟胶(对照组)。
试验方法:
(1)方案:采用治疗组(实施例1)与对照组(芦荟胶)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2)分组:收入黄褐斑患者100例,全部为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组间年龄、病情、病程评分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要求无差异性(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
(3)治疗方法:测试对象每日晨、晚上在面部涂抹指定的药物处方,需连续使用,涂抹量以略见涂抹层即可。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4周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4)疗效评定:基本治愈:①肉眼察色的消退斑面积>90%,皮损的颜色能够基本消失;②评分法的计算,治疗后的下降指数≥0.8;显效:①肉眼察色的消退斑面积>60%,皮损的颜色明显能够变淡;②评分法的计算,治疗后的下降指数≥0.5;有效:①肉眼察色的消退斑面积>30%,皮损的颜色能够变淡;②评分法的计算,治疗后的下降指数≥0.3;无效:①肉眼察色的消退斑面积<30%,皮损的颜色变化不怎么明显;②评分法的计算,治疗后的下降指数≥0;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tor Windows软件包,采用X2或t检验,p<0.05为差别有显著意义。
(5)结果分析:
①治疗组治愈16例(32.00%),显效18例(36.00%),有效14例(28.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2例(4.00%),显效5例(10.00%),有效6例(12.00%),无效37例(74.00%),总有效率为26.00%;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3两组病例疗效比较[例(%)]
Figure BDA0002305077680000191
Figure BDA0002305077680000201
②安全性分析
治疗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皮肤过敏症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具有较好的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并且对皮肤无刺激,安全有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由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和纯化水组成,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50万~250万道尔顿,所述川芎提取物通过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所述当归提取物通过浓度为6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所述桔梗提取物通过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并且,
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8~1.2重量份,所述川芎提取物为0.7~14重量份,所述当归提取物为0.3~6重量份,所述桔梗提取物为0.5~10重量份,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5~1重量份,所述甘油为0.2~1.2重量份,所述尼铂金乙酯为0.1~0.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6~0.9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范围为6.0~7.0。
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溶液A;
步骤2:然后称取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加入至所述溶液A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步骤3:然后称取透明质酸钠,加入至所述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
步骤4:称取尼铂金乙酯,加入至甘油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D;
步骤5:然后将所述溶液D缓慢加入到所述溶液C中,边加入边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川芎药材适量并剪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药液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川芎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当归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药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当归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桔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桔梗药材适量并粉碎,过80目筛,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得到药渣和一次过滤药液;将药渣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后过滤,留取药液,与一次过滤药液合并;对合并的药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冻干处理,得到所述桔梗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范围为6.0~7.0。
CN201911246841.XA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772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6841.XA CN110772554B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6841.XA CN110772554B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2554A CN110772554A (zh) 2020-02-11
CN110772554B true CN110772554B (zh) 2021-10-22

Family

ID=69394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6841.XA Active CN110772554B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2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7672A (zh) * 2022-06-14 2022-10-04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复方精油甘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7A (zh) * 1994-12-29 1996-07-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7医院 祛斑玉容霜
CN102100734A (zh) * 2009-12-18 2011-06-22 武新安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苦豆子总碱药物
CN105879004A (zh) * 2016-05-18 2016-08-24 南京耕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容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692033A (zh) * 2015-11-13 2017-05-24 谭惠娟 一种空白凝胶剂
CN108403447A (zh) * 2018-04-24 2018-08-17 上海益好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洗型凝胶膜眼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234A (zh) * 2019-01-22 2019-04-05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一种凝胶型红花美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1753B (zh) * 2013-03-15 2016-03-09 北京中美联医学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剂基质
CN104306324A (zh) * 2014-10-10 2015-01-28 无锡贝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胶原蛋白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7A (zh) * 1994-12-29 1996-07-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7医院 祛斑玉容霜
CN102100734A (zh) * 2009-12-18 2011-06-22 武新安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苦豆子总碱药物
CN106692033A (zh) * 2015-11-13 2017-05-24 谭惠娟 一种空白凝胶剂
CN105879004A (zh) * 2016-05-18 2016-08-24 南京耕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容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03447A (zh) * 2018-04-24 2018-08-17 上海益好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洗型凝胶膜眼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234A (zh) * 2019-01-22 2019-04-05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一种凝胶型红花美白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面膜的研究进展;徐晶;《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0601;第27卷(第6期);第1618页 2.1透明质酸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2554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4367B (zh) 一种针对敏感肌肤修复的精华液
CN103976905B (zh) 一种具有消炎抗过敏作用的植物提取液混合物
KR101669651B1 (ko) 홍삼 마스크팩용 조성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마스크팩
CN110882201B (zh) 一种止痒护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849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69152B (zh) 一种控油抗炎的植物组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36944A (zh) 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对皮肤美白保湿的应用
CN112043661B (zh) 一种美白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103A (zh) 中药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8202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黄芪多糖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330465B1 (ko) 소나무 수피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부종완화, 셀룰라이트 감소, 체지방 분해 및 혈액순환 촉진 효능을 갖는 피부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부용 크림
CN110664643A (zh) 一种具有多效美白作用的多肽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25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0129B (zh) 植物复方多糖、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3288854A (zh) 一种中药配方抗衰老美白保湿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0220B (zh) 一种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558A (zh) 一种中药祛斑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932B (zh) 一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64679A (zh) 一种具有美白抗衰老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68230A (zh) 一种保湿美白的抗衰老的中药化妆品
CN113057917B (zh) 一种金花葵抗衰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02821B (zh) 具有舒敏抗炎功效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749971A (zh) 一种具有抗衰老美白保湿护肤功能的杞丹护肤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1966A (zh) 一种滋润嫩肤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9919A (zh) 一种祛斑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祛斑中药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Tianchen Avenue, Ji'na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678 250101

Patentee after: BLOOMAGE BIO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Tianchen Avenue, Ji'na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678 250101

Patentee before: BLOOMAGE BIO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BLOOMAGE HYINC BIOPHARM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