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7828B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7828B
CN110767828B CN201811401240.7A CN201811401240A CN110767828B CN 110767828 B CN110767828 B CN 110767828B CN 201811401240 A CN201811401240 A CN 201811401240A CN 110767828 B CN110767828 B CN 110767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layer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1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67828A (zh
Inventor
刘如胜
周子琳
范俊
徐琳
楼均辉
唐静
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1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7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7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7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7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7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8Vertical spacers, e.g.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ling arrangement and the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第二电极间具有间距,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隔离相邻的第二电极的隔离结构,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柱,以及设置于隔离柱下方的垫高部,垫高部用于垫高隔离柱相对第二电极的高度。上述显示面板,在隔离柱和衬底基板之间设置垫高部,从而垫高了隔离柱的高度,使得即使是减小隔离柱本身的高度,也能满足隔离柱远离衬底基板的一端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高度差要求,能够更好的对相邻两第二电极进行隔离,避免第二电极间的连通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显示屏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屏占比,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透明或半透半反式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间具有间距;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
位于所述发光结构上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隔离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的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柱,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柱下方的垫高部,所述垫高部用于垫高所述隔离柱相对所述第二电极的高度。
上述显示面板,在隔离柱和衬底基板之间设置垫高部,从而垫高了隔离柱的高度,使得即使是减小隔离柱本身的高度,也能满足隔离柱远离衬底基板的一端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高度差要求,能够更好的对相邻两第二电极进行隔离,避免相邻第二电极间的连通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如此,垫高部的设置,使得隔离柱能够有效的隔离相邻的阴极,防止二者导通,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垫高部上的像素定义层;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经过所述垫高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垫高部包括多个子垫高部,多个所述子垫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电极经过相邻两个所述子垫高部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当所述垫高部包括多个子垫高部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隔离柱对应于相邻两所述子垫高部之间的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隔离柱对应于所述子垫高部的区域的尺寸,以使所述隔离柱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各结构膜层材料的透光率均大于90%;和/或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掺杂银的氧化铟锡或者掺杂银的氧化铟锌。通过将显示面板设置为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从而使得摄像头等感光器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感光器件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而在感光器件工作时,显示面板随着整体显示屏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或者显示面板也可以处于不显示状态,从而进一步确保感光器件能够透过该显示进行光线采集。
一种显示屏,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可设置感光器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区中各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
上述显示屏,由于第一显示区采用了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垫高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相邻的第二电极隔断,有利于实现全面屏正常显示。此外,当光线经过该第一显示区时,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衍射效应,从而能够确保位于该第一显示区下方的感光器件能够正常工作。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的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的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或者类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类AMOLED显示面板仅包括1个开关器件;优选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偏光片,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不设置偏光片。如此,形成由PMOLED显示面板和AMOLED显示面板构成的全面屏。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的显示面板包括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的驱动层;所述驱动层包括多层无机功能膜层;
所述垫高部为一层或多层结构,所述垫高部的至少一层与所述无机功能膜层同层形成。如此,利用第二显示区的显示面板的无机功能膜层制备垫高部,可简化制备工艺、节省材料。
优选地,所述无机功能膜层为层间绝缘层、电容介质层、栅极绝缘层中的至少一层。
一种显示终端,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上任意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屏,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如此,该器件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下方,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第一显示区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显示屏可以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用以显示静态或者动态画面,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沿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衬底与垫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垫高部与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垫高部与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沿C-C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沿D-D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像素开口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图9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的示意图;
图11为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的示意图;
图12为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显示屏的设置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终端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显示终端的设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例如层、膜或基板被指为在另一膜层“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膜层上或亦可存在中间膜层。进一步说,当层被指为在另一层“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层。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指为在两层“之间”时,其可为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层。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显示屏,其通过将开槽区域设置透明显示面板的方式来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可以分为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被动式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AMOLED(Active Matrix OLED,主动式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两种。以PMOLED为例,PMOLED显示阵列的同一行发光单元的同一性质电极是共用的,并且同一列发光单元同一性质电极也是共用的。具体而言,PMOLED显示面板是以阴极、阳极构成矩阵,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每个像素都是操作在短脉冲模式下,为瞬间高亮度发光。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沿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透明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多个第一电极113、多个第二电极115、发光结构117以及隔离结构。
多个第一电极113位于衬底10上,且沿第一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第一电极113间具有间距。发光结构117位于第一电极113上。多个第二电极115位于发光结构117上。多个第二电极115沿第二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第二电极115间具有间距,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柱13以及设置于隔离柱13下方的垫高部12,该垫高部12用于隔离柱13相对第二电极115的高度。
由于位于开槽区域和非开槽区域的显示面板的类型和结构不同,导致两区域的显示面板的高度不同,具有高度差。例如,开槽区设置PMOLED显示面板,非开槽区设置AMOLED显示面板。为便于简化工艺,本实施例中形成AMOLED显示面板时,AMOLED显示面板的无机功能膜层(例如层间绝缘层、电容介质层、栅极绝缘层)覆盖整个显示区域,PMOLED显示面板的阳极、像素定义层等形成于无机功能膜层上。并且,PMOLED显示面板的隔离柱采用负性光刻胶,呈倒梯形结构,高度需要在3μm以上。而AMOLED显示面板的支撑柱一般采用正性有机胶,高度需要在1.5μm左右。
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在一道工艺中完成两个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的制作,例如有机发光层、阴极等相同功能膜层的蒸镀,并且,本实施例中降低了开槽区域的显示面板的隔离柱本身的高度,使得两区域的显示面板的高度差减小甚至高度差为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隔离柱本身的高度降低导致的不能有效地隔离相邻的阴极的问题,在隔离柱下方设置了垫高层,具体见以下描述。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将多个第一电极113直接形成在衬底10上,相比于将多个第一电极形成于非开槽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无机功能膜层上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该显示面板的第二电极115相对于衬底10的高度。并且在隔离柱13和衬底10之间设置垫高部12,从而使得隔离柱13相对于衬底10的高度保持不变。因此,即使是减小隔离柱13本身的高度,也能满足隔离柱13远离衬底10的一端与第二电极115之间的高度差要求,能够保证隔离柱13对相邻两第二电极115进行有效隔离,避免相邻的第二电极115间的连通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高度或高度差,如无特殊说明,均是指在垂直于衬底10的方向上的高度或高度差。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为无机材料层,例如氧化硅、氮化硅等。可以提高垫高部12的硬度和刚度,使得垫高部12能够有效支撑位于其上的隔离柱13等功能器件,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3可为阳极。第二电极115可为阴极。如此,垫高部12的设置,使得隔离柱13能够有效的隔离相邻两阴极,防止二者导通,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10且垂直于隔离柱13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即隔离柱13为倒梯形隔离柱。隔离柱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衬底10。如此,进一步确保在形成第二电极115时,相邻的第二电极115间不发生连结,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在垂直于衬底10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为300nm至900nm之间。优选地,垫高部12在垂直于衬底10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为700nm。如此,将垫高部12在垂直于衬底10上的尺寸设计为700nm即可保证相邻的第二电极115间不发生连接,由不至于隔离柱13相对衬底10的高度过高。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面板可设计为透明或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并将该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终端的开槽区。如此,设置在开槽区域的摄像头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能够透过该显示面板进行光线采集。如此,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屏占比,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显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透明或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例如该显示面板可以为PMOLED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透明可通过采用透光率较好的各层材料来实现。例如,各层结构膜层均采用透光率大于90%的材料,从而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可以在70%以上。进一步的,各结构膜层均采用透光率大于95%的材料,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甚至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在80%以上。具体地,可以将导电走线例如第一电极113(阳极)和第二电极115(阴极)设置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掺杂银的氧化铟锡(Ag+ITO)或者掺杂银的氧化铟锌(Ag+IZO)等,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5均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层,在此不作限定。绝缘层材料优选SiOX,SiNx以及Al2O3等,像素定义层则采用高透明材料。
可以理解,显示面板的透明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实现。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正常显示画面,而当该显示面板处于其他功能需求状态时,外部光线可以透过该显示面板照射到置于该显示面板之下的感光器件等。
通过将显示面板设置为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从而使得摄像头等感光器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可以理解,感光器件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而在感光器件工作时,显示面板随着整体显示屏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或者显示面板也可以处于不显示状态,从而进一步确保感光器件能够透过该显示进行光线采集。
在一实施例中,衬底10可以为刚性衬底,如玻璃衬底、石英衬底或者塑料衬底等透明衬底。衬底10也可为柔性衬底,如PI薄膜等,以提高器件的透明度。衬底10还可以是多层结构的柔性衬底,例如由有机膜层、无机膜层及有机膜层依次层叠形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形成于衬底10上。具体地,在衬底10上形成垫高部材料层,然后对该垫高部材料层进行图案化,以保留与隔离柱13对应的部分,从而形成隔离部12,例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隔离柱13用于隔离相邻两第二电极115,因此,隔离柱1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115的延伸方向一致,垫高部12与隔离柱13一一对应,且垫高部12的延伸方向与隔离柱13的延伸方向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垫高部12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优选为SiOX,SiNx以及Al2O3中的至少一种。
请主要参见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于垫高部12上的像素定义层14。如此,进一步垫高了隔离柱13相对于衬底10的高度。
请参见图2、图3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电极113经过垫高部12远离衬底10的一侧表面。如此,实现了第一电极113沿第一方向的延伸。即第一电极113从垫高部12与像素定义层14之间经过。
请参见图5、图6及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包括多个子垫高部120,多个子垫高部120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第一电极113经过相邻两个子垫高部120之间的间隙。如此,实现了第一电极113沿第二方向的延伸。由于垫高部12的相邻两子垫高部120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在垂直于衬底10的方向上,像素定义层14对应于该间隙的区域的尺寸小于对应于子垫高部120的区域的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10的方向上,隔离柱13对应于相邻两子垫高部之间的区域的尺寸,大于隔离柱13对应于子垫高部的区域的尺寸,以使隔离柱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平齐。可以理解的是,图6和图7在图5所示的基础上增加示出了像素定义层14、第二电极115、发光结构117、隔离柱13、垫高部12等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像素定义层14覆盖于形成有第一电极113及垫高部12的衬底10上。像素定义层14至少覆盖第一电极113的边缘,形成像素开口140。每个像素开口140对应一个发光结构117。各像素开口140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具体可以参考图2和图8。通过将各像素开口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可以弱化衍射效应。并且,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可在最大限度上扩大各个像素开口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请主要参见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3在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上的两条边均为波浪形。延伸方向上的两条边的波峰T相对设置且波谷B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两条边均由同一圆弧形边相连而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条边也可以均由同一椭圆形边相连而成,如图10所示。通过将第一电极113的两边设置成由圆弧形或者椭圆形形成的波浪形,可以确保第一电极113上产生的衍射条纹能够向不同方向扩散,进而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衍射效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13的两边也可设置呈其它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113的波谷相对处形成有连接部1132,如图11所示。连接部1132为条状。连接部1132的宽度W应该大于4微米,且小于第一电极113上的最大宽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3上相邻两个连接部1132之间的区域对应一个像素开口140,连接部1132则对应于相邻两个像素开口140之间的间隙。通过对连接部1132的宽度W的调整,可以实现对第一电极113上的电阻大小的调整,以使得其满足使用需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132也可以采用其他不规则结构,如中间小两端大的形状,或者采用中间大两端小的形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3上形成有多个凸起1134,如图12所示。多个凸起1134的边为曲线。通过在第一电极113上设置多个凸起1134,能够进一步打乱第一电极113各处的宽度的均匀性分布,从而降低衍射效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极115可以为与第一电极113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图1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请主要参见图13所示,该显示屏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区30。各显示区30均用于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至少一个显示区30包括第一显示区32。第一显示区32设置有如前任一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32下方可以设置感光器件40。
由于第一显示区32采用了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垫高部12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相邻的第二电极115隔断,有利于实现全面屏正常显示。此外,当光线经过该第一显示区32时,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衍射效应,从而能够确保位于该第一显示区32下方的感光器件40能够正常工作。
该显示区30还可包括第二显示区34。其中,第一显示区32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34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32的下方可设置感光器件40。第一显示区32设置有如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32和第二显示区34均用于显示静态或者动态画面。由于第一显示区32采用了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因此当光线经过该显示区域时,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衍射效应,从而能够确保位于该第一显示区32下方的感光器件40能够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第一显示区32在感光器件40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而在感光器件工作时,可以处于不显示状态,从而确保感光器件40能够透过该显示面板正常进行光线采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32和第二显示区34的透光率也可以相同,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屏具有较好的透光均一性,确保显示屏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32为矩形显示区、圆形显示区、椭圆形显示区或水滴状显示区,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感光器件40的形状。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32设置的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区34设置的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或者类AMOLED显示面板,从而形成由PMOLED显示面板和AMOLED显示面板构成的全面屏。
需要说明的是,类AMOLED显示面板是指其像素电路仅包含一个开关器件(即驱动TFT),而无电容结构。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AMOLED显示面板相同。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的垫高部可与第二显示面板中的TFT器件中的无机绝缘层等结构在同一工艺中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属于被动驱动,例如,可将驱动器的行扫描模块与列扫描模块分别与电极连接。例如,行扫描模块可被构造为扫描信号施加到与阳极连接的阳极线,列扫描模块可被构造为将数据信号施加到与阴极连接的阴极线。
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驱动其发光的驱动层。驱动层包括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关断控制的薄膜晶体管(TFT)。为了更好的控制显示面板的关断以及亮度保持等特性,驱动层还可包括储能电容。薄膜晶体管可包括有源层、栅电极、源极、漏极以及多层绝缘层(例如,层间绝缘层、栅极绝缘层等),储能电容包括上极板、下极板及电容介质层。
图1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请一并参见图14,下文中,将以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来描述其中有源层、栅电极、源极及漏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采用诸如低栅型的各种类型的薄膜晶体管。
有源层21可设置于衬底20。有源层21可包括半导体材料,例如非晶硅或多晶硅。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有源层21还可包括其它材料,例如,有机半导体材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等。一般的,该衬底20可以设置于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的衬底10共用。
栅极绝缘层22可设置在有源层21上。栅极绝缘层22使栅极和有源层21绝缘。栅极绝缘层22可以是包括诸如氧化硅和/或氮化硅的无机材料的单层或多层。
栅极23可设置在栅极绝缘层22上。栅极23可包括相对低电阻的金属材料。栅电极可设置成包括例如铝、铂、钯、银、镁、金、镍、钕、铱、铬、锂、钙、钼、钛、钨和铜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
储能电容26的下极板264可设置于栅极绝缘层22上。储能电容26的下极板264可包括相对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储能电容26的下极板264可设置成包括例如铝、铂、钯、银、镁、金、镍、钕、铱、铬、锂、钙、钼、钛、钨和铜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
电容介质层24可设置在栅极23和下极板264上。电容介质层24设置于储能电容26的下极板264和上极板262之间,以形成电容。
层间绝缘层25可设置在电容介质层24上。层间绝缘层25使源极27和漏极28中的每个与栅极23绝缘。层间绝缘层25可设置为包括无机材料的单层或多层。例如,无机材料可以是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氮化物。在其他实施例中,无机材料可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
源极27和漏极28可设置在层间绝缘层25上。源极27和漏极28可设置为或形成为包括铝、铂、钯、银、镁、金、镍、钕、铱、铬、锂、钙、钼、钛、钨和铜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或多层。源极27和漏极28可利用同一图形化工艺形成,并且通过设置于层间绝缘层25和栅极绝缘层22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有源层21的源区和漏区。
平坦化层29可设置在源极27和漏极28上。平坦化层29的材料可以为硅的氧化物(SiOX)、硅的氮化物(SiNX)、铪的氧化物(HfOX)、硅的氮氧化物(SiOXNY)、铝的氧化物(AlOX)等或由其中至少一种组成的多层膜组成。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34设置的显示面板包括形成于衬底20的驱动层,驱动层包括多层无机功能膜层。垫高部12为一层或多层结构,垫高部12的至少一层与无机功能膜层同层形成。如此,利用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的无机功能膜层制作垫高部12,可简化制备工艺、节省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制作第二显示区域34的显示面板的无机功能膜层时,将无机膜层中的至少一层覆盖第一显示区域32和第二显示区域34,并对该至少一层无机功能膜层对应于第一显示区域32的部分进行图案化形成垫高部12。
可选地,无机功能膜层为层间绝缘层25、电容介质层24、栅极绝缘层22中的至少一层。
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与上述栅极绝缘层22同层形成。具体地,栅极绝缘层22覆盖第二显示区34和第一显示区32。并对栅极绝缘层22对应于第一显示区32的部分进行图案化,形成用于垫高隔离柱13的垫高部12。如此,此时垫高部12为单层结构。采用栅极绝缘层22来形成垫高部12,简化了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制备工艺,节省了制备时间。
此时,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透光率,确保设置于下方的摄像头等感光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栅极绝缘层22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另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与层叠设置的电容介质层24及栅极绝缘层22同层形成。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电容介质层24及栅极绝缘层22均覆盖第二显示区34和第一显示区32。并对电容介质层24及栅极绝缘层22对应于第一显示区32的部分进行图案化,形成用于垫高隔离柱13的垫高部12。如此,此时垫高部12为两层结构,进一步增加了隔离柱13的垫高高度,使得隔离柱13能够更好的隔离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电极115。并且,相比一整块垫高部12,将垫高部12设计成叠层结构可以降低垫高部12的内应力,提高垫高部12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可靠性。
此时,为了保证第一区域的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透光率,确保设置于下方的摄像头等感光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电容介质层24及栅极绝缘层22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可选地,可将电容介质层24及栅极绝缘层22设计为材质不同。如此,垫高部12中的各层结构设计为不同材质,可以进一步优化垫高部12的各项物化参数和力学参数,提高垫高部12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容介质层24及栅极绝缘层22的材质也可以相同。
又一个实施例中,垫高部12与层叠设置的栅极绝缘层22、电容介质层24及层间绝缘层25同层形成。具体地,栅极绝缘层22、电容介质层24及层间绝缘层25均覆盖第二显示区34和第一显示区32。并对栅极绝缘层22、电容介质层24及层间绝缘层25对应于第一显示区32的部分进行图案化,形成用于垫高隔离柱13的垫高部12。如此,进一步增加了隔离柱13的垫高高度,使得隔离柱13能够更好的隔离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电极115。并且,相比一整块垫高部12,将垫高部12设计成叠层结构可以降低垫高部12的内应力,提高垫高部12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可靠性。
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透光率,确保设置于下方的摄像头等感光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栅极绝缘层22、电容介质层24及层间绝缘层25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可选地,可将栅极绝缘层22、电容介质层24及层间绝缘层25设计为材质不同。如此,垫高部12中的各层结构设计为不同材质,可以进一步优化垫高部12的各项物化参数和力学参数,提高垫高部12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22、电容介质层24及层间绝缘层25的材质也可以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垫高部12的至少一层与无机功能膜层同层形成的情况除了上述列举的实施例外,还存在其他可以理解的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实施例中,在制作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的平坦化层29时,可使平坦化层29覆盖第一显示区32和第二显示区34,并对平坦化层29对应于第一显示区32的部分进行图案化,以保留位于垫高部12与隔离柱13之间的部分。如此,进一步垫高了隔离柱13远离衬底10的一端相对第二电极115的高度,能够更好的对相邻的第二电极115进行隔离,避免第二电极115间的连通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透光率,确保设置于下方的摄像头等感光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平坦化层29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三电极及面对第三电极设置的第四电极(图未示),且第四电极距衬底10的距离大于第四电极距衬底10的距离;第一显示区32与第二显示区34之间的无机层上也可设置隔离柱13,该第一显示区32与第二显示区34之间的隔离柱13用于将第二电极115和第四电极隔离,以防止在同一工序中制作第二电极115与第四电极时二者连通。如此,保证了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不相互干扰,有利于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3为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的阳极,第二电极115为第一显示区域32的显示面板的阴极。第三电极为第二显示区34的显示面板的阳极。第四电极为第二显示区域34的显示面板的阴极。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透光率,在第一显示区32可以不设置偏光片,也即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中不设置偏光片。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区32中的显示面板能够有效改善外部光线透射该第一显示区32所产生的衍射现象,从而可有效提升位于第一显示区32的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质量,避免因衍射而导致所拍摄的图像失真,同时也能提升光传感器感测外部光线的精准度和敏感度。第二显示区域可设置偏光片,起到滤光作用,提升显示效果。
图1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终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中显示终端的设备本体的正视图。
基于上述的显示屏,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60。该显示终端60包括设备本体62和显示屏64。显示屏64设置在设备本体62上,且与该设备本体62相互连接。其中,设备本体62具有器件区,该器件区位于第一显示区32的下方,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第一显示区32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40。显示屏64可以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用以显示静态或者动态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62上可设有开槽区622和非开槽区624。在开槽区622中可设置有诸如摄像头以及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40。此时,显示屏64的第一显示区32的显示面板对应于开槽区622贴合在一起,以使得上述的诸如摄像头及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40能够透过该第一显示区32对外部光线进行采集等操作。由于第一显示区32中的显示面板能够有效改善外部光线透射该第一显示区32所产生的衍射现象,从而可有效提升显示设备上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质量,避免因衍射而导致所拍摄的图像失真,同时也能提升光传感器感测外部光线的精准度和敏感度。
上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掌上电脑、ipod等数码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设置感光器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区中各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或静态画面;
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显示面板为透明或半透半反式显示面板,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直接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间具有间距;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
位于所述发光结构上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沿第二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隔离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的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柱,以及设置于所述隔离柱下方的垫高部,所述垫高部用于垫高所述隔离柱相对所述第二电极的高度;
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的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的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或者类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类AMOLED显示面板仅包括1个开关器件;
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的显示面板包括形成于所述衬底的驱动层;所述驱动层包括多层无机功能膜层;
所述垫高部为一层或多层结构,所述垫高部的至少一层与所述无机功能膜层同层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
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垫高部上的像素定义层;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经过所述垫高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表面;或者,所述垫高部包括多个子垫高部,多个所述子垫高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电极经过相邻两个所述子垫高部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垫高部包括多个子垫高部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隔离柱对应于相邻两所述子垫高部之间的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隔离柱对应于所述子垫高部的区域的尺寸,以使所述隔离柱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各结构膜层材料的透光率均大于90%;和/或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掺杂银的氧化铟锡或者掺杂银的氧化铟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偏光片,所述第一显示区不设置偏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功能膜层为层间绝缘层、电容介质层、栅极绝缘层中的至少一层。
8.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
CN201811401240.7A 2018-11-22 2018-11-22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Active CN110767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1240.7A CN110767828B (zh) 2018-11-22 2018-11-22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1240.7A CN110767828B (zh) 2018-11-22 2018-11-22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7828A CN110767828A (zh) 2020-02-07
CN110767828B true CN110767828B (zh) 2023-01-24

Family

ID=6932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1240.7A Active CN110767828B (zh) 2018-11-22 2018-11-22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7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30492A (ko) * 2020-09-02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3156721B (zh) * 2021-04-29 2022-08-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1228B (en) * 2000-04-26 2001-10-21 Ritdisplay Corp Method to manufacture the non-photosensitive polyimide pixel definition layer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US20030052596A1 (en) * 2001-09-15 2003-03-20 Cld,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05730A (en) * 2006-07-10 2008-01-16 Chi Mei El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163614A (zh) * 2011-01-13 2011-08-24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器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4809228U (zh) * 2015-07-31 2015-11-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屏
CN105470284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封装的oled屏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836A (zh) * 2016-06-03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13066A (ko) * 2016-03-24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를 가진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1228B (en) * 2000-04-26 2001-10-21 Ritdisplay Corp Method to manufacture the non-photosensitive polyimide pixel definition layer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US20030052596A1 (en) * 2001-09-15 2003-03-20 Cld,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05730A (en) * 2006-07-10 2008-01-16 Chi Mei El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163614A (zh) * 2011-01-13 2011-08-24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硅基有机发光微显示器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4809228U (zh) * 2015-07-31 2015-11-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屏
CN105470284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封装的oled屏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836A (zh) * 2016-06-03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7828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2938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柔性显示设备
US2021032796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927911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KR101692896B1 (ko) 터치인식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EP3905012A1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WO2020087799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US11910691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261640B2 (en) Embedde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087804A1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终端
US11561660B2 (en) Display apparatuses and self-capacitance touch panels thereof
CN107302016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1279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404531B2 (en) Display screens and display terminals
CN108364993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59649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1029641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83481A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767828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1158533A (zh) 检测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1231795B2 (en) Touch control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conductive lin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1076769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N110767686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767685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5000090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78336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