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4993B -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4993B
CN108364993B CN201810235247.XA CN201810235247A CN108364993B CN 108364993 B CN108364993 B CN 108364993B CN 201810235247 A CN201810235247 A CN 201810235247A CN 108364993 B CN108364993 B CN 108364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touch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52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4993A (zh
Inventor
曾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352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6499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7207 priority patent/WO2019178928A1/zh
Priority to US16/017,508 priority patent/US20190294280A1/en
Publication of CN10836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4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4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4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器件和薄膜晶体管,发光器件包括同层设置的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的发光层及设置在发光层上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有源矩阵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具有高响应速度、省电、可用于便携式设备、工作温度范围大、对比度更高和视角更广等优点,AMOLED有望成为取代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下一代新型平面显示器。由于柔性AMOLED具有轻薄、可弯曲或折叠、能任意改变形状等优点,其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
通常智能移动显示终端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和操作,需要集成触摸屏技术,因此在智能移动显示终端就需要将AMOLED显示技术和触控技术结合起来;此外人们对屏幕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如何将显示技术和触控技术结合起来使得发光器件的厚度变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器件和薄膜晶体管,发光器件包括同层设置的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的发光层及设置在发光层上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在薄膜晶体管上形成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其中,阳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在阳极上依次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或采用上述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阳极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在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发光层以及在发光层上设置第一电极,将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作为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通过上述方式,将触控电极嵌入到显示面板的阴极和阳极所在区域,一方面,避免了将触控面板贴附在封装结构之上造成的显示器的厚度较厚的问题,从而降低显示器的厚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的阴极来作为触控电极,减少了制作工序,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中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11包括TFT(薄膜晶体管)111以及OLED器件112,在显示面板11的基础上加上封装结构12;然后在封装结构12上面贴合触控屏13,形成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最后在触控屏13上贴盖板玻璃14;有时为了需要增强盖板玻璃14的强度,甚至需要使用强化玻璃,这就造成传统技术中的发光器件整体厚度比较大、重量大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中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20包括具有交叉设置的数据线21和栅极线22围设而成的多个像素单元23。同时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每一个像素单元23包括一个发光器件31和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32,发光器件31包括同层设置的阳极311和第一触控电极314,设置在阳极311和第一触控电极314上的发光层312及设置在发光层312上的第一电极313;第一电极313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
可选的,阳极311和第一触控电极314是同一层金属通过图案化处理后得到的。
可以理解的,在阳极311和阴极上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使得阳极311和阴极之间形成电场,可以使得中间的发光层312发光,从而进行显示。进一步,改变阳极311或阴极的电压,使得电场发生改变,可以使得发光层312的发光强度变化,从而显示不同的亮度。
具体地,第一触控电极314可以是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可以是触控感应电极。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极313同时作为阴极和触控电极,可以是采用分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在一帧里,前半帧的时间将第一电极313作为阴极,后半帧的时间将第一电极313作为触控电极。
可以理解的,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电极的属性和顺序不作限定;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阳极311作为阴极,第一电极313作为阳极,其中,将阳极同时作为触控电极。另外,也可以将第一触控电极作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作为触控驱动电极。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排列如下所示:
如图4所示,第一触控电极41在列方向上均匀排布,第二触控电极42在行方向上均匀排布,第一触控电极41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发光区域,具体可以是相邻两个像素之间的黑矩阵区域。
相邻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41间隔至少一列像素单元,相邻的两条第二触控电极42相互绝缘,用于防止相邻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41或相邻的两条第二触控电极42之间的串扰。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41和第二触控电极42的排列如下所示:
如图5所示,第一触控电极41在行方向上均匀排布,第二触控电极42在列方向上均匀排布,第一触控电极41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发光区域,具体可以是相邻两个像素之间的黑矩阵区域。
相邻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41间隔至少一行像素单元,相邻的两条第二触控电极42相互绝缘,用于防止相邻的两条第一触控电极41或相邻的两条第二触控电极42之间的串扰。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两条第一触控电极41之间的间隔以实现不同精度的触控;两条以上的第一触控电极41可以在两端处连接构成一条第一触控线,以减小第一触控线的电阻,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第一触控电极41和第二触控电极42其中之一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另一个作为触控感应电极;即第一触控电极41作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2作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者第一触控电极41作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42作为触控驱动电极。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阳极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在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发光层及在发光层上设置第一电极,将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作为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通过将触控电极嵌入到显示面板的阴极和阳极所在区域,一方面,避免了将触控面板贴附在封装结构之上造成的显示器的厚度较厚的问题,从而降低显示器的厚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的阴极来作为触控电极,减少了制作工序,降低了制作成本。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具有交叉设置的数据线和栅极线围设而成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61和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62,发光器件61包括同层设置的阳极611和第一触控电极614,设置在阳极611和第一触控电极614上的发光层612及设置在发光层612上的第一电极613;第一电极613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
其中,第一触控电极614设置在相邻的阳极611之间。
薄膜晶体管62和发光器件61之间还包括一平坦层63,阳极611通过平坦层63上的过孔连接薄膜晶体管62的源极或漏极。
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发光区域且覆盖阳极611、第一触控电极614以及平坦层63的像素定义层64,以作为第一触控电极614和第二触控电极间的绝缘层。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614可以是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可以是触控感应电极;或者第一触控电极614可以是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可以是触控驱动电极。
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69,衬底基板69上面设置一缓冲层68;缓冲层68上面具有一多晶硅层67;多晶硅层67上设置一栅绝缘层66;栅绝缘层66上层设置层间绝缘层65,薄膜晶体管62的源极与漏极通过层间绝缘层65和栅绝缘层66上的过孔连接多晶硅层67。
为了在现有的阳极层图案中增加第一触控电极614的走线,可以将第一触控电极614与阳极图案采用同一张光罩形成;将现有的阴极层进行图案化,使其不仅作为阴电极,且同时作为第二触控电极的走线,第一触控电极614的走线与第二触控电极的走线交叉设置。
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614与第二触控电极的排列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阳极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在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发光层及在发光层上设置第一电极,将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交叉设置,从而使得触控功能嵌入到显示面板中,避免出现将触控面板贴附在封装结构之上造成的显示器厚度较厚的问题,从而降低显示器的厚度;此外利用现有的阴极来作为触控电极,减少了制作工序,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上一实施例,结构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为了降低像素定义层以增加触控传感性能,像素定义层64对应第一触控电极614区域的厚度小于像素定义层其他区域的厚度,可采用Half-tone(半色调)光罩以减薄第一触控电极614区域对应的像素定义层区域的厚度,即第一触控电极614区域对应的像素定义层区域存在一个凹槽615。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阳极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在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设置发光层及在发光层上设置第一电极,将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第二触控电极走线交叉设置,从而使得触控功能嵌入到显示面板中,避免额外设置触控面板,从而降低发光器件的厚度以及节约制作成本;此外通过降低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像素定义层的厚度,从而增强触控灵敏度。
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81:提供一衬底基板。
步骤8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
该薄膜晶体管包括源级、漏级和栅极。
步骤83:在薄膜晶体管上形成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
阳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相互绝缘,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非发光区域。
步骤84:在阳极上依次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极层。
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91、设置于衬底基板91上的薄膜晶体管92、设置于薄膜晶体管92上的阳极93和第一触控电极94以及设置于阳极93上的发光层95和第一电极层96。
阳极93、发光层95和第一电极96组成发光器件,阳极93为发光器件的阳极,第一电极96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
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排列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阳极所在层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阳极上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从而将触控功能集成在显示面板中,降低显示器的厚度并节约制作成本。
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提供一衬底基板。
步骤10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
步骤103:在薄膜晶体管上形成平坦层。
步骤104:在平坦层上形成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
步骤105:在阳极、第一触控电极和平坦层上形成像素定义层。
步骤106:在像素定义层上对应阳极的区域形成过孔,以使阳极裸露,以及在像素定义层上对应第一触控电极的区域形成凹槽。
步骤107:在阳极上形成发光层。
步骤108:在发光层和像素定义层上形成第一电极。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11、薄膜晶体管112、平坦层113、阳极1141和第一触控电极1142、像素定义层115、发光层116和第一电极117;其中,在像素定义层115上对应第一触控电极1142的区域形成凹槽118。
此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排列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阳极所在层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阳极上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显示面板的阴极或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从而将触控功能集成在显示面板中,进而降低显示器的厚度并节约制作成本;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像素定义层所在的区域形成凹槽,从而增强触控的灵敏度。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2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21或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制作得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缓冲层、多晶硅层、栅绝缘层、层间绝缘层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定义层、发光器件、平坦层以及薄膜晶体管,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同层设置的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上的发光层及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像素之间的黑矩阵区域;
所述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所述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在的区域对应,以使得所述像素定义层对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其他区域的厚度,其中,所述像素定义层采用半色调光罩形成;
其中,所述衬底基板、所述缓冲层、所述多晶硅层、所述栅绝缘层以及所述层间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与漏极,所述栅极设置于所述栅绝缘层上,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和所述栅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所述多晶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通过所述平坦层上的过孔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非发光区域且覆盖所述阳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平坦层,以作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间的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列方向上均匀排布,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行方向上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至少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行方向上均匀排布,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列方向上均匀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间隔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互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阳极之间。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
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形成平坦层,在所述平坦层上形成阳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其中,所述阳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相邻两个像素之间的黑矩阵区域;
在所述阳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平坦层上形成像素定义层;
采用半色调光罩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对应所述阳极的区域形成过孔,以使所述阳极裸露,以及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对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区域形成凹槽;
在所述阳极上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第一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分时作为所述显示面板的阴极和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缓冲层、多晶硅层、栅绝缘层以及层间绝缘层,所述衬底基板、所述缓冲层、所述多晶硅层、所述栅绝缘层以及所述层间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与漏极,所述栅极设置于所述栅绝缘层上,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和所述栅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所述多晶硅层。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采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235247.XA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364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5247.XA CN108364993B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18/087207 WO2019178928A1 (zh) 2018-03-21 2018-05-17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6/017,508 US20190294280A1 (en) 2018-03-21 2018-06-25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5247.XA CN108364993B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4993A CN108364993A (zh) 2018-08-03
CN108364993B true CN108364993B (zh) 2020-12-25

Family

ID=6300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5247.XA Active CN108364993B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64993B (zh)
WO (1) WO2019178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015A (zh) * 2018-08-14 2018-11-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组件与电子设备
CN114551555A (zh) 2019-03-28 2022-05-27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71243A (zh) * 2019-08-13 2019-12-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1725271B (zh) * 2020-06-09 2022-10-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2394836A (zh) * 2020-11-17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802845B (zh) * 2022-12-29 2023-11-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3391B2 (en) * 2011-03-08 2014-07-08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Resistive multi-tou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ouched points of the resistive multi-touch device thereof
CN103943061B (zh) * 2013-12-11 2016-08-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触控结构的oled显示装置
CN106158909B (zh) * 2015-04-28 2019-04-2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3804B (zh) * 2015-05-12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
CN104850268B (zh) * 2015-06-10 2018-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4898887B (zh) * 2015-06-23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094491B (zh) * 2015-08-24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655380A (zh) * 2016-03-17 2016-06-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4993A (zh) 2018-08-03
WO2019178928A1 (zh)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4993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09943B2 (en) OLE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02168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66345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US9088003B2 (en) Reducing sheet resistance for common electrode in top emiss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11580904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panels
WO2020173060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70338293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294280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159287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102999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263964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terminal
US11417713B2 (en)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2039942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091676B (zh)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JP2001109398A (ja) 表示装置
US11244627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50001068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10047879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CN1098019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3920253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22697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00215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52230A1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30919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