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2645A -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2645A
CN110762645A CN201911198683.5A CN201911198683A CN110762645A CN 110762645 A CN110762645 A CN 110762645A CN 201911198683 A CN201911198683 A CN 201911198683A CN 110762645 A CN110762645 A CN 11076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chord length
blade
arc
arc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86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86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2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2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其中,送风风机包括:第一叶轮,第一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叶片;第二叶轮,第二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同轴设置,且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转动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使第一叶轮所形成的气流与第二叶轮所产生的气流产生气动特性差异,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减少气压波动,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风机、一种空调室外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领域中,对旋风机的应用日益普遍。常见的对旋风机由于前后两级叶轮的构造以及在径向方向的气动加载规律相同,气流在穿过两级叶轮时,两级叶轮之间容易形成相互干扰,造成叶片的出风侧的气压波动,并在两级叶轮之间的区域产生气压脉动,进而导致风机的送风噪音增大,影响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包括:第一叶轮,第一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叶片;第二叶轮,第二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同轴设置,且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转动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技术方案,送风风机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其中,第一叶轮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叶片,以在第一叶轮转动时,通过多个第一叶片搅动空气形成气流。同样地,第二叶轮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叶片,以在第二叶轮转动时,通过多个第二叶轮搅动空气形成气流。通过限定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同轴设置,且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转动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形成对旋式风机,以在送风风机运转时,第一叶轮形成的气流运动方向与第二叶轮形成的气流运动方向相同,实现组合送风。通过设置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以使第二叶轮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一叶轮所形成的气动特性产生差异,从而减少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之间的区域内的气压波动,降低噪音,改善送风风机的使用舒适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送风风机运转时,气流运动方向可以是由第一叶轮至第二叶轮的方向,也可以是由第二叶轮至第一叶轮的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从而使得第一叶片在径向方向的变化规律与第二叶片在径向方向的变化规律形成差异,进而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扰动,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区域内的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转动时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叶片在以送风风机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的多个同心圆面上的截面,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多条弧线段,第一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的弦长沿第一叶轮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在以送风风机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的多个同心圆面上的截面,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多条弧线段,第二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的弦长沿第二叶轮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送风风机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多个同心圆面,第一叶片在多个同心圆面形成有多个截面,多个截面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多条弧线段,通过对比多条弧线段的弦长的尺寸大小可表征第一叶片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同样地,第二叶片在多个同心圆面也形成有多个截面,且多个截面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多条弧线段,通过对比多条弧线段的弦长的尺寸大小可表征第二叶片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通过限定第一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的弦长沿第一叶轮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的弦长沿第二叶轮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以使得第一叶片在径向方向的变化规律与第二叶片在径向方向的变化规律形成差异,进而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扰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沿径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弧线段、第二弧线段、第三弧线段、第四弧线段和第五弧线段,第一弧线段至第三弧线段的弦长依次增大,第四弧线段的弦长大于或等于第三弧线段的弦长,第五弧线段的弦长小于第四弧线段的弦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沿径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弧线段、第二弧线段、第三弧线段、第四弧线段和第五弧线段,通过设置第一弧线段至第三弧线段的弦长依次增大,使得第二叶片靠近转动轴线的一端的部分的宽度逐渐增大;通过设置第四弧线段的弦长大于或等于第三弧线段的弦长,使得第二叶片在中部偏向径向的外缘的部分的宽度达到最大,其中,在第四弧线段的弦长等于第三弧线段的弦长时,第二叶片上形成一段等宽区域,在等宽区域中,第二叶片的所有弧线段的弦长相等且均为最大弦长。通过设置第五弧线段的弦长小于第四弧线段的弦长,使得第二叶片沿径向方向的外缘端的宽度小于第二叶片的最大弦长。通过本方案可以使第二叶片沿径向的变化规律与第一叶片沿径向的变化规律形成差异,特别是在叶片沿径向的外缘部分的区域,因该区域中叶片的转动线速度较大,气压的波动极易导致转动噪音增大,通过本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之间的气压波动,特别是在叶片沿径向的外缘部分区域的气压波动,从而降低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沿径向方向依次包括第六弧线段、第七弧线段、第八弧线段、第九弧线段和第十弧线段,第六弧线段至第十弧线段的弦长依次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沿径向方向依次包括第六弧线段、第七弧线段、第八弧线段、第九弧线段和第十弧线段,通过设置第六弧线段至第十弧线段的弦长依次增大,使得第一叶片的宽度沿径向由内向外形成单调递增的变化规律,一方面可增大第一叶片转动时的风量,另一方面可使第一叶轮所产生的气流与第二叶轮所产生的气流相异,有利于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弧线段所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55%至85%的区域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四弧线段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55%至85%的区域内,使得第二叶片上宽度最大的位置位于沿径向的中部偏向外缘的部分区域,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二叶片转动时的风量,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域内的叶片转动速度较高,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叶片在该区域的变化规律与第一叶片对应的区域的变化规律形成差异,以减少在送风风机运转过程中,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在该区域内的气压波动,有利于降低气压波动所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叶轮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二叶轮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气流依次穿过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叶轮位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二叶轮位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以在送风风机运转时,使气流先穿过第一叶轮再穿过第二叶轮,使气流在分别经过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时所形成的气动特性相异,以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区域内形成气压波动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叶轮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一叶轮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气流依次穿过第二叶轮和第一叶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叶轮位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一叶轮位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以在送风风机运转时,使气流先穿过第二叶轮再穿过第一叶轮,使气流在分别经过第二叶轮和第一叶轮时所形成的气动特性相异,以减少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降低第二叶轮与第一叶轮之间的区域内形成气压波动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叶轮的第一叶片的数量与第二叶轮的第二叶片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叶轮的第一叶片的数量与的第二叶轮的第二叶片的数量相同,并将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对应设置,以使第二叶轮和第一叶轮用于安装,同时可减少气流通过送风风机时的风阻,有利于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扰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送风风机还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传动连接,以分别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机组件,且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传动连接,以通过电机组件的输出动力,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实现送风风机的送风操作。进一步地,电机组件分别向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输出动力,以使实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向相反方向转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换热器,设于壳体内;如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送风风机,与换热器对应设于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送风风机。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换热器,以通过换热器与空气换热,实现空调室外机调节温度的作用。通过在壳体内与换热器对应设置的送风风机,以将壳体内的空气加速向外排出,一方面可对室外机进行降温,另一方面可提高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效率,还可利用送风风机中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不同的气动特性,降低空调室外机运行时的噪音。此外,空调室外机还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送风风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如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与室内机相连。
根据本方的第三方面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以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操作,实现空气调节的作用。同时,空调室外机中的送风风机可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气压波动,有利于降低噪音。此外,空调器还应具有上述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室外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叶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叶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叶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第一叶轮,11第一叶片,2第二叶轮,21第二叶片,31第一弧线段,32第二弧线段,33第三弧线段,34第四弧线段,35第五弧线段,36第六弧线段,37第七弧线段,38第八弧线段,39第九弧线段,30第十弧线段,41第一弦长,42第二弦长,43第三弦长,44第四弦长,45第五弦长,46第六弦长,47第七弦长,48第八弦长,49第九弦长,40第十弦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同轴设置,第一叶轮1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轮2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叶片21,第二叶轮2与第一叶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叶轮1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叶轮2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同,形成组合送风。其中,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以使得第二叶轮2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一叶轮1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不同,从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和电机组件。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同轴设置,第一叶轮1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轮2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叶片21,第二叶轮2与第一叶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叶轮1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二叶轮2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第一叶轮1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叶轮2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同,从而形成组合送风,气流依次穿过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并向外送出。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转动。其中,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二叶片2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二叶片2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一弧线段31、第二弧线段32、第三弧线段33、第四弧线段34和第五弧线段35,第一弧线段31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五弧线段35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一弦长41、第二弦长42、第三弦长43、第四弦长44和第五弦长45。其中,第一弦长41至第四弦长44的长度逐渐增大,第五弦长45的长度小于第四弦长44的长度,使得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且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55%至85%的区域内。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可增大第二叶轮2的风量,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二叶轮2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一叶轮1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不同,特别地,可有效改变在第二叶片21中转动线速度较大的区域中气流的气动特性,从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可选地,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58%至82%的区域内,进一步地,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60%至80%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1的第一叶片11的数量与第二叶轮2的第二叶片2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叶片11与第二叶片21对应设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和电机组件。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同轴设置,第一叶轮1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轮2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叶片21,第二叶轮2与第一叶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叶轮1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二叶轮2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第一叶轮1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叶轮2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同,从而形成组合送风,气流依次穿过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并向外送出。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转动。其中,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具体地,如图4所示,以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二叶片2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二叶片2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一弧线段31、第二弧线段32、第三弧线段33、第四弧线段34和第五弧线段35,第一弧线段31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五弧线段35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一弦长41、第二弦长42、第三弦长43、第四弦长44和第五弦长45。其中,第一弦长41至第三弦长43的长度逐渐增大,第四弦长44的长度与第三弦长43的长度相同,第五弦长45的长度小于第四弦长44的长度,使得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且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55%至85%的区域内,同时在第三弦长43至第四弦长44的区域内形成等宽区域。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可增大第二叶轮2的风量,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二叶轮2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一叶轮1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不同,特别地,可有效改变在第二叶片21中转动线速度较大的区域中气流的气动特性,从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可选地,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58%至82%的区域内,进一步地,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60%至80%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1的第一叶片11的数量与第二叶轮2的第二叶片2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叶片11与第二叶片21对应设置。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和电机组件。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同轴设置,第一叶轮1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轮2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叶片21,第二叶轮2与第一叶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叶轮1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二叶轮2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第一叶轮1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叶轮2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同,从而形成组合送风,气流依次穿过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并向外送出。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转动。其中,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具体地,如图5所示,以第一叶轮1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一叶片1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一叶轮1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一叶片1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六弧线段36、第七弧线段37、第八弧线段38、第九弧线段39和第十弧线段30,第六弧线段36位于第一叶片1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十弧线段30位于第一叶片1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六弦长46、第七弦长47、第八弦长48、第九弦长49和第十弦长40。其中,第六弦长46至第十弦长40的长度沿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使得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可增大第一叶轮1的风量,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一叶轮1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二叶轮2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不同,特别地,可有效改变在第一叶片11中转动线速度较大的区域中气流的气动特性,从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1的第一叶片11的数量与第二叶轮2的第二叶片2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叶片11与第二叶片21对应设置。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和电机组件。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同轴设置,第一叶轮1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轮2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叶片21,第二叶轮2与第一叶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叶轮1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二叶轮2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第一叶轮1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叶轮2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同,从而形成组合送风,气流依次穿过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并向外送出。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转动。其中,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二叶片2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二叶片2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一弧线段31、第二弧线段32、第三弧线段33、第四弧线段34和第五弧线段35,第一弧线段31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五弧线段35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一弦长41、第二弦长42、第三弦长43、第四弦长44和第五弦长45。其中,第一弦长41至第四弦长44的长度逐渐增大,第五弦长45的长度小于第四弦长44的长度,使得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且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60%至80%的区域内。
如图5所示,以第一叶轮1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一叶片1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一叶轮1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一叶片1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六弧线段36、第七弧线段37、第八弧线段38、第九弧线段39和第十弧线段30,第六弧线段36位于第一叶片1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十弧线段30位于第一叶片1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六弦长46、第七弦长47、第八弦长48、第九弦长49和第十弦长40。其中,第六弦长46至第十弦长40的长度沿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使得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可增大第一叶轮1的风量,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一叶轮1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二叶轮2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不同,特别地,可有效改变在第一叶片11中转动线速度较大的区域中气流的气动特性,从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1的第一叶片11的数量与第二叶轮2的第二叶片2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叶片11与第二叶片21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弦长44的长度与第三弦长43的长度也可以相同,此时,第二叶片21上第三弦长43至第四弦长44的区域内形成等宽区域。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风机,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和电机组件。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同轴设置,第一叶轮1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叶片11,第二叶轮2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叶片21,第二叶轮2与第一叶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叶轮2设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第一叶轮1设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第二叶轮2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叶轮1转动时所形成的气流的运行方向相同,从而形成组合送风,气流依次穿过第二叶轮2和第一叶轮1并向外送出。电机组件分别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转动。其中,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二叶片2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二叶轮2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二叶片2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一弧线段31、第二弧线段32、第三弧线段33、第四弧线段34和第五弧线段35,第一弧线段31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五弧线段35位于第二叶片2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一弦长41、第二弦长42、第三弦长43、第四弦长44和第五弦长45。其中,第一弦长41至第四弦长44的长度逐渐增大,第五弦长45的长度小于第四弦长44的长度,使得第二叶片2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二叶轮2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且第四弧线段34对应的截面位于第二叶片21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的60%至80%的区域内。
如图5所示,以第一叶轮1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做五个同心圆面,第一叶片11在五个同心圆面上形成五个截面,五个截面在垂直于第一叶轮1的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五个弧线段,沿第一叶片11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分别为第六弧线段36、第七弧线段37、第八弧线段38、第九弧线段39和第十弧线段30,第六弧线段36位于第一叶片11沿径向的内缘位置,第十弧线段30位于第一叶片11沿径向的外缘位置,每个弧线段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弦长分别为第六弦长46、第七弦长47、第八弦长48、第九弦长49和第十弦长40。其中,第六弦长46至第十弦长40的长度沿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使得第一叶片11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第一叶轮1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可增大第一叶轮1的风量,另一方面可使得第一叶轮1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与第二叶轮2所形成的气流的气动特性不同,特别地,可有效改变在第一叶片11中转动线速度较大的区域中气流的气动特性,从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1的第一叶片11的数量与第二叶轮2的第二叶片2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叶片11与第二叶片21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弦长44的长度与第三弦长43的长度也可以相同,此时,第二叶片21上第三弦长43至第四弦长44的区域内形成等宽区域。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任一项的送风风机。其中,换热器和送风风机均设于壳体内,且送风风机与换热器对应设置,以在空调室外机运行时,通过送风风机的运转加速壳体内的空气流动,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促进空调室外机的散热。通过送风风机中的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的其中,壳体上设有散热格栅或散热孔,以使气流可以通过散热格栅或散热孔向壳体外排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还具有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任一项的送风风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上述实施例七中的空调室外机,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相连,以通过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之间的冷媒循环,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同时,空调室外机中的送风风机可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减少第一叶轮1与第二叶轮2之间的气压波动,有利于降低噪音。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应具有上述实施例七中的空调室外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送风风机中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结构,使第一叶轮所形成的气流与第二叶轮所产生的气流产生气动特性差异,减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减少气压波动,降低送风风机运转时的噪音。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叶片;
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一叶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一叶轮转动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与所述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所述第一叶轮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叶片沿圆周方向的弦长沿所述第二叶轮的径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在以所述送风风机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的多个同心圆面上的截面,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多条弧线段,所述第一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的弦长沿所述第一叶轮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叶片在以所述送风风机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线的多个同心圆面上的截面,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多条弧线段,所述第二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的弦长沿所述第二叶轮的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沿径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弧线段、第二弧线段、第三弧线段、第四弧线段和第五弧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至所述第三弧线段的弦长依次增大,所述第四弧线段的弦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弧线段的弦长,所述第五弧线段的弦长小于所述第四弧线段的弦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所对应的多条弧线段沿径向方向依次包括第六弧线段、第七弧线段、第八弧线段、第九弧线段和第十弧线段,所述第六弧线段至所述第十弧线段的弦长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弧线段所对应的截面,位于所述第二叶片上沿径向由内向外的方向上55%至85%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送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侧,气流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送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侧,气流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叶轮和所述第一叶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轮的第一叶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叶轮的第二叶片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传动连接,以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转动。
1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风机,与所述换热器对应设于所述壳体内。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室内机相连。
CN201911198683.5A 2019-11-29 2019-11-29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ending CN110762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8683.5A CN110762645A (zh) 2019-11-29 2019-11-29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8683.5A CN110762645A (zh) 2019-11-29 2019-11-29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2645A true CN110762645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8683.5A Pending CN110762645A (zh) 2019-11-29 2019-11-29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264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199A (ja) * 1997-04-11 1998-10-27 Sekiyu Kodan 気液混相流用ポンプ
CN1766344A (zh) * 2004-10-28 2006-05-03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增益风压的轴流式散热扇
US20100054931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Nidec Corporation Serial axial fan
JP2013170505A (ja) * 2012-02-21 2013-09-02 Rhythm Watch Co Ltd 二重反転式送風機
CN204900286U (zh) * 2015-07-24 2015-1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轴流风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7315701U (zh) * 2017-10-12 2018-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机和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CN109958637A (zh) * 2019-04-22 2019-07-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9180089U (zh) * 2018-10-15 2019-07-3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对旋风扇
CN210861436U (zh) * 2019-11-29 2020-06-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8199A (ja) * 1997-04-11 1998-10-27 Sekiyu Kodan 気液混相流用ポンプ
CN1766344A (zh) * 2004-10-28 2006-05-03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增益风压的轴流式散热扇
US20100054931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Nidec Corporation Serial axial fan
JP2013170505A (ja) * 2012-02-21 2013-09-02 Rhythm Watch Co Ltd 二重反転式送風機
CN204900286U (zh) * 2015-07-24 2015-1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轴流风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7315701U (zh) * 2017-10-12 2018-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机和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CN209180089U (zh) * 2018-10-15 2019-07-3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对旋风扇
CN109958637A (zh) * 2019-04-22 2019-07-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10861436U (zh) * 2019-11-29 2020-06-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55654A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US9759220B2 (en) Cross flow fan and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381811B2 (ja) 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US6863500B2 (en) Blast fan
KR100590333B1 (ko) 에어컨 실내기의 송풍팬 구조
WO2016071948A1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プロペラファン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用室外機
JP5079063B2 (ja) プロペラおよび送風機並びに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11174338A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0861436U (zh)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JP2004218450A (ja) 遠心式送風機
CN210921614U (zh)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506164B (zh) 螺旋桨式风扇及空调装置用室外机
JP270160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0762645A (zh)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748984A (zh) 送风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2130840U (zh) 离心式风扇叶片组件
KR100643690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23223383A1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送風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1650521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WO2023084652A1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送風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97633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41207A (zh) 空调器
US20220252282A1 (en)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KR101871723B1 (ko) 실내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CN210014448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