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0275A -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0275A CN110760275A CN201810843771.5A CN201810843771A CN110760275A CN 110760275 A CN110760275 A CN 110760275A CN 201810843771 A CN201810843771 A CN 201810843771A CN 110760275 A CN110760275 A CN 1107602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layer
- backing
- colored
- micr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5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a primer layer between the carrier and the adhesiv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67/00—Presence of polyester
- C09J2467/006—Presence of polyester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它包括(a)一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具有预定的高粗糙度;(b)位于所述主表面上的油墨印刷层;和(c)位于所述油墨印刷层上的粘合剂层。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制法和用途。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不仅可以避免使用背衬层和底漆层,而且大大简化了结构,从而可以形成超薄的具有优异转印效果的转印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压敏胶带而言,一种常见的胶带产品是用于在某些产品的表面形成有色覆盖结构的覆盖胶带。常用的有色覆盖胶带为黑色覆盖胶带。
目前,覆盖胶带或转印带形成的转印结构中都采用背衬(backing)或基材(substrate)。由于背衬或基材有一定厚度,这导致整体厚度相当厚(背衬膜或基材膜的厚度通常为20-125微米)。此外,由于背衬膜的存在,还导致影响转印膜的某些性能,尤其是对于转印效果有负面影响。
由于背衬厚度、PSA的涂层厚度和油墨印刷层厚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的设计无法满足市场对更薄的覆盖解决方案的要求,例如为了达到95%或100%的遮光率。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无背衬的、结构简单且具有优异转印效果的覆盖胶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无背衬的、结构简单且具有优异转印效果的覆盖胶带。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所述的覆盖胶带包括:
(a)一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
(b)位于所述主表面上的油墨印刷层(厚度为a1),,其中所述油墨印刷层与所述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的主表面相接触的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2;和
(c)位于所述油墨印刷层上的粘合剂层(厚度为b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覆盖胶带为转印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覆盖胶带还包括:(d)位于所述粘合剂层上的离型膜(release fil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油墨为有色(或彩色)油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油墨为黑色油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1,用光泽度表示,为1-10,较佳地1-8,更佳地1-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2,用光泽度表示,为1-10,较佳地1-8,更佳地1-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光泽度的测定方法为ASTM D2457。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粗糙度C1和粗糙度C2是对应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的衬里膜的主表面和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2的油墨印刷层的表面,是粗糙互补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2≤C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2≥C1。
通常,在本发明中,所述的C2与C1基本相等或C2略小于C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C1/C2为5:1-1:0.7,较佳地,2:1-1:0.8,更佳地,1.5:1-1:0.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衬里膜的厚度为5-250微米,较佳地10-150微米,更佳地为25-75微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衬里膜选自下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 terephthalate);较佳地为PET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衬里膜具有一脱离层(release layer),所述脱离层位于朝向油墨印刷层的表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衬里膜和油墨印刷层之间没有底漆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粘合剂层为压敏粘合剂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50微米,较佳地2-20微米,更佳地为2-5微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1-30微米,较佳地2-20微米,更佳地为5-10微米或3-5微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油墨印刷层为黑色的油墨印刷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覆盖胶带的遮光率≥95%,较佳地≥99%,更佳地≥99.9%或为100%。
在另一优选例中,a1和b1的总厚度为3-10μm,较佳地5-10μm,其中a1是油墨印刷层的厚度,而b1是粘合剂层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一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
(b)在所述主表面上用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油墨印刷层,其中所述油墨印刷层与所述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的主表面接触的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2;
(c)在所述油墨印刷层施涂粘合剂,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粘合剂层从而获得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a0)在步骤(a)之前,提供一未经处理的衬里膜,并对所述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进行预处理,从而形成具有预定粗糙度的主表面。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0)中还包括:对于经处理的衬里膜的主表面进行粗糙度测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处理包括:粗糙化处理,较佳地,所述的预处理包括:机械处理、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d)在所述的粘合剂层上覆盖或贴合一离型膜,从而形成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印产品,所述的产品上具有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所形成的转印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转印结构对应于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中的由粘合剂层和油墨层结构所构成的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产品包括模切产品。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第三所述的转印产品的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一待转印的基底;和
(b)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粘合于所述基底,其中所述覆盖胶带的粘合剂层朝向所述基底,从而形成“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基底”复合结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c)从所述复合结构中移去或剥离所述的衬里膜,从而形成所述的转印产品。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b)中,将衬里膜从粘合剂层上移去或剥离,并将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余下结构粘合于所述基底。
在另一优选例中,当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含有离型膜时,还包括步骤:移除所述离型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c)从所述复合结构中移去或剥离所述的离型膜,从而形成所述的转印产品。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过程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使用效果。
图5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具有预定光泽度的衬里膜。
各图中,标识如下:
10:离型膜(release film)
11:粘合剂层(尤其是PSA层)
12:油墨层(尤其是黑色油墨层)
14:高粗糙度的表面层
13:膜衬里(filmic liner)或衬里膜(liner film)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无背衬型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当覆盖胶带采用了特定的结构以及特殊处理的衬里膜时,不仅可以避免使用背衬层和底漆层,而且大大简化了结构,从而可以形成超薄的具有优异转印效果(如优异的遮光性能,尤其是全遮光性能)的转印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本发明的无背衬型的有色覆盖胶带”、“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本发明的无背衬的有色覆盖胶带”“本发明的覆盖胶带”可互换使用,指本发明的结构新颖的、没有背衬结构层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尤其是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应理解,所述术语包括黑色覆盖胶带或黑色转印带。
如本文所用,术语“衬里膜(liner film)”、“膜衬里(filmic liner)”、“衬里”可互换使用,指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中的膜状的、与油墨层相邻并贴合或接触的衬里。
在本发明中,为了描述方便,而采用了术语“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应理解,这些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额外的限定。
衬里膜(filmic liner)
在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中,一个主要的结构层为衬里膜,该衬里膜与油墨层相邻并与油墨层贴合或接触。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衬里膜的材质包括(但并不限于):耐热性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 terephthalate)等聚酯(Polyester)树脂)。
一种特别优选的衬里膜是PET膜。
在本发明中,对于衬里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例如5-250微米,较佳地10-150微米,更佳地为25-75微米。
在本发明中,所述衬里膜的一个主表面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使得经处理后的表面层具有预定的表面构造。在本发明中,所述衬里膜的另一主表面通常是未经特殊处理的,因为在该另一主表面上不必进行印制。
在一优选例中,经处理后的衬里膜具有预定的粗糙度。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粗糙度可用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和表征。一种方法是测定光泽度,并用光泽度进行表征。
在本发明中,对于衬里膜的经处理的主表面,其粗糙度为例如1-10,较佳地1-8,更佳地1-5(按光泽度计)。
本发明人的研究意外地发现,当对本发明的衬里膜的主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后(例如当表面层的光泽度为1-8,较佳地1-5时),那么可以直接在所述具有特定粗糙度的衬里膜上直接印刷形成油墨层,而不必使用底漆层。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结构,而且可以减少或避免使用底漆。
此外,当对本发明的衬里膜的主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后(例如当表面层的光泽度为1-8,较佳地1-5时),所述衬里膜还可在后续的转印操作完成后被方便地剥离或移去,并且在油墨印刷层上形成与特殊构成的衬里膜主表面相对应的构造。这样,使得裸露的所述的油墨印刷层表面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和相应的低光泽度。
在本发明中,可以用常规方法,例如ASTM D2457方法来测定光泽度或粗糙度。
在本发明中,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设备对衬里膜的表面进行处理,以便形成具有所述粗糙度的表面层。代表性的方法包括(但并不限于):机械处理、蚀刻、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施涂等。
一种优选的表面处理方式是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所述的处理电晕处理是一种电击处理,它使衬里膜的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为了便于理解,提供以下原理供参考。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所述原理的限制: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0V/m2),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材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衬里膜主表面的附着能力。
一种优选的方法是施涂法。例如,在衬里膜(如PET膜)的一个主表面上施涂含有SiO2颗粒的剥离体系,从而在所述主表面上形成含SiO2颗粒的剥离涂层(release coatinglayer)。通过采用合适大小的SiO2颗粒和/或其数量,可以使得所述主表面具有预定的表面粗糙度或光泽度。
一种机械处理方法是喷砂处理。在该方法中,可用砂对膜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光泽度。优选地,对于经喷砂处理的膜表面,可以随后在其上通过施涂法等形成剥离涂层。
一种代表性的蚀刻方法是用TCA(三氯乙酸)对膜进行蚀刻,其中所述的膜含有氧化硅的纳米片。通过采用合适大小的SiO2纳米片(nano-flake)和/或其数量,可以使得所述主表面具有预定的表面粗糙度或光泽度。优选地,对于经蚀刻处理的膜表面,可以随后在其上通过施涂法等形成剥离涂层。
图5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衬里膜,所述衬里膜一个表面具有含SiO2颗粒的剥离涂层。其表面粗糙度,用凸起的平均高度表示,为约4-6微米(20倍放大)或4-5微米(50倍放大)。
应理解,虽然本发明的经特定处理从而具有预定粗糙度的衬里膜已经不必使用底漆层,但是,如果需要,在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也可以使用或包含底漆层。在本发明中,由于衬里膜具有特殊表面构造的表面层,因此即使使用底漆层,其厚度和用量也可大幅下降。
压敏粘合剂层
在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中,在衬里膜的一个经特殊处理的主表面上设有粘合剂层。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粘合剂优选为压敏粘合剂(PSA)。
通常,可以将溶液或分散体形式或者100%形式(例如来自熔体)的优选PSA涂覆在衬里膜的一个经特殊处理的主表面上。可借助热量或高能照射使一个或多个粘合剂层交联,如有必要,可使所述粘合剂层衬垫防粘膜或防粘纸。在D.Satas的压敏粘合剂技术手册(Handbook of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echnology)(Van Nostrand Reinhold)中描述了适宜的压敏粘合剂。
在本发明中,基于丙烯酸酯、天然橡胶、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有机硅的PSA具有特别的适用性。
在本发明中,作为压敏胶粘层主要成分的压敏胶粘剂(PSA)包括(但并不限于):丙烯酸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有机硅和/或EVA胶粘剂。
出于性能优化的目的,可使所使用的自粘合剂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如增粘剂(树脂)、增塑剂、填料、颜料、UV吸收剂、光稳定剂、老化抑制剂、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或弹性体共混。粘合剂的组成具体取决于预期目的,即取决于粘合基材的性质、粘合的预期持续时间、环境条件等。
适于共混的弹性体例如为EPDM橡胶或EPM橡胶、聚异丁烯、丁基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二烯的氢化嵌段共聚物(例如通过氢化SBR、cSBR、BAN、NBR、SBS、SIS或IR;这种聚合物是已知的,例如SEPS和SEBS)或丙烯酸酯共聚物如ACM。
适宜的增塑剂的实例为脂族、脂环族和芳族矿物油,酞酸、偏苯三酸或己二酸的二酯或聚酯,液体橡胶(例如丁腈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橡胶),丁烯和/或异丁烯、丙烯酸酯、聚乙烯基醚的液体聚合物,基于增粘剂树脂原料的液体树脂和增塑剂树脂,羊毛蜡和其他蜡,或者液体有机硅。
适宜的交联剂的实例为酚醛树脂或卤代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甲醛树脂。适宜的交联促进剂例如为马来酰亚胺、烯丙基酯如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多官能酯。
在本发明中,对于粘合剂层(尤其是PSA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例如1-20微米,较佳地2-10微米,更佳地为3-6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酯PSA(对于本说明书的目的,该术语包括基于聚丙烯酸酯和/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PSA)。
优选地选择单体以使得所得到的聚合物能够在室温或更高温度下用作PSA。更具体地,对于作为PSA的用途,选择相应的单体的分率使得聚合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5℃。优选选择所述单体,使得得到的聚合物可在室温用作PSA,更具体地使得得到的聚合物具有根据Bonatas Satas的“压敏胶粘剂技术手册”(van Nostranb,New York 1989,P444-541)的压敏粘合剂性质。从无定形体系的动态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半结晶体系的熔融温度的意义上来说,形成PSA基础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利地低于15℃,这可通过在低频率的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选择所述共聚单体组成,使得所述PSA可用作热可活化的PSA。更具体地,对于热可活化PSA(或者热熔粘合剂)的应用,换句话说,对于仅在加热时变得粘性的物质,选择单体的分率使得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5℃至100℃,优选30℃至80℃,更优选40℃至60℃(从无定形体系的动态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半结晶体系的熔融温度的意义上来说),这可通过在低频率的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
可以优选通过使单体混合物聚合获得聚合物,该单体混合物由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和/或其游离酸组成,具有式CH2=CH(R1)(COOR2),其中R1为H或CH3以及R2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链或H。
所用聚丙烯酸酯的摩尔质量Mw优选为Mw≥200000g/mol(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
在一种非常优选的方案中,使用丙烯酸类或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其包括具有含4-14个碳原子、优选含4-9个碳原子的烷基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不希望受该列举限制,例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及其支化的异构体,例如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异辛酯。
可以使用的其他类化合物为由至少6个碳原子组成的桥联环烷基醇的单官能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该环烷基醇也可以被例如C1-6烷基、卤素原子或氰基取代。
一种方案中使用带有极性基团的单体,所述基团如羧基、磺酸和膦酸基、羟基、内酰胺和内酯、N-取代酰胺、N-取代胺、氨基甲酸酯、环氧、硫醇、烷氧基或氰基、醚等。
中度碱性的单体例如为N,N-二烷基-取代的酰胺,诸如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内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该列举并非穷举。
为进一步改进,可以向PSA中混入树脂。作为添加的增粘树脂,可以使用先前已知的以及在文献中描述的所有增粘剂树脂。可以提及的代表包括蒎烯树脂、茚树脂和松香,它们的歧化、氢化、聚合和酯化衍生物及其盐,脂族和芳族烃树脂、萜烯树脂和萜烯-酚醛树脂,还包括C5、C9及其他烃树脂。为了按照要求调节所得胶粘剂的性能,可以使用这些以及其他树脂的任何所需的组合。通常来说,可以使用与所述聚丙烯酸酯相容(可溶)的任何树脂:具体地说,可以提及所有脂族、芳族和烷基芳族烃树脂、基于纯单体的烃树脂、氢化烃树脂、官能化烃树脂和天然树脂。特别可参照Donatas Satas的“压敏胶粘剂技术手册(Handbook of 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 Technology)”(van Nostrand,1989)中的知识状况的介绍。
优选地,选择自由基聚合中形成的PSA的平均分子量Mw以使得其处于200000-4000000g/mol的范围内;特别是对于对于本发明进一步的用途,制得平均分子量Mw为400000-1400000g/mol的PSA。质量分布也可是双峰的或者多峰的。平均分子量由尺寸排阻色谱法(GPC)测定。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1-50微米,较佳地2-20微米,更佳地为2-5微米。由于本发明的覆盖胶带不必使用背衬,因此粘合剂层即使厚度大幅减少(如≤10微米,较佳地≤5微米,更佳地≤5微米)也可获得所需的粘合强度。
油墨层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衬里膜的经特殊处理的主表面上直接印刷所需的油墨层。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常规的油墨材料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所述的油墨印刷层或油墨层。
一种优选的油墨层采用黑色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全黑的油墨印刷层。
在本发明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是油墨层的厚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并且印刷质量可以提升。
在本发明中,对于油墨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取决于在转印产品上所形成的转印结构的性能要求以及所用的油墨,油墨层通常为例如1-50微米,或1-30微米,较佳地2-20微米,更佳地为3-5微米。
粗糙度
在本发明中,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具有预定的粗糙度。
典型地,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2基本上取决于实际需求。例如,当需要低光泽度时,通常合适的粗糙度C2可以通过选定具有合适粗糙度C1(或峰高度H1)的衬里膜,从而在与之相接触的油墨印刷层的表面形成相对应的预定的粗糙度C2(或峰高度H2)。
本发明人发现,衬里膜的粗糙度C1可以高效地转移给油墨印刷层,在油墨印刷层的接触表面上形成相对应的预定的粗糙度C2。
通常,当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d1(如1-5微米或1-10微米,或1-30微米),那么具有粗糙度C2的表面上的峰高度H2通常为d1的1/3至1/2。
在另一优选例中,C2可以用光泽度表示为1.0-3.0。
在另一优选例中,C2可以用光泽度表示为1.0-20,较佳地1-15,更佳地1-10,或1-5。
如果油墨印刷层具有足够的厚度,那么C2可以大于或等于或小于C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粗糙度(C1或C2)可以用某一表面上微小凸起的峰的平均峰高度H来表示。典型地,H为2-25微米,较佳地5-20微米,更佳地8-15微米。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参见图1,本发明的覆盖胶带包括:一衬里膜13,所述的衬里膜具有一个高粗糙度的表面层14;在所述的高粗糙度的表面层14上设置有油墨印刷层12,并且在所述油墨印刷层12还设有的粘合剂层(尤其是PSA层)11。此外,在图1中还示出的任选的离型膜10。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油墨印刷层12是直接印制在所述的高粗糙度的表面层14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方法。
典型地,本发明方法包括:
(a)提供一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具有特定的或预定的粗糙度;
(b)在所述主表面上用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油墨印刷层;
(c)在所述油墨印刷层施涂粘合剂,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粘合剂层,从而获得本发明的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见图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a0)在步骤(a)之前,提供一未经处理的衬里膜,并对所述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进行预处理,从而形成具有预定粗糙度的主表面。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0)中还包括:对于经处理的衬里膜的主表面进行粗糙度测定。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处理包括:粗糙化处理。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预处理包括:机械处理、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施涂或其组合。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将PSA从溶液中涂布到印刷层上。原则上,也可从熔体施用该粘合剂,但是这会导致胶带有更高的厚度公差。
为了从熔体涂覆,该制备方法可能必需从PSA中除去溶剂。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技术。一种非常优选的技术是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浓缩的技术。双螺杆挤出机可以同向或反向操作。优选在两个或多个真空段蒸馏出溶剂或水。根据溶剂的蒸馏温度还进行逆向加热。残余的溶剂含量总计优选<1%,更优选<0.5%,以及非常优选<0.2%。热熔体的进一步加工从该熔体进行。
为了作为热熔体涂布,可以采用不同的涂布方法。在一种方案中,通过辊涂法涂布PSA。在另一方案中,通过熔体模头来进行涂布。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通过挤出进行涂布。优选使用挤出模头来进行挤出涂布。
另外,PSA可能必须进行交联。在一种优选方案中,用电子束和/或UV辐射进行热交联。
将该PSA涂覆至油墨印刷层上,可优选用非常稀的溶液进行。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溶液的固含量为小于25%,非常优选小于15%。使用非常低的固含量(小于15%固含量)使得能够降低PSA膜涂层的层厚度公差。
例如对于涂层重量,通过使用5-辊施涂器,可获得1g/m2±30%(干燥后的固体)的层厚度公差,其中±30%对应于以绝对值计(absolute terms)有0.3g/m2的波动。
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特别适用于工业用设备或IT电子设备以及相应的零部件,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V等的面板、屏幕或其他零部件。
在本发明中,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包括(但并不限于):计算机、电视、手提电脑、PDA、手机、数码相机等需要的液晶数据显示器系统(液晶显示器,LC显示器,LCD)。
当将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转印到所需部件的基底表面后,就形成了含本发明转印结构的转印产品。
参见图3,在本发明中,一种典型的形成本发明转印产品的方法包括:
(a)提供一待转印的基底;
(b)将本发明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粘合于所述基底,其中所述粘合剂层朝向所述基底,从而形成“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基底”复合结构;
(c)从所述复合结构,移去或剥离所述的离型膜,从而形成具有所述的转印结构的转印产品。
因为本发明的特殊结构,使得本发明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能够更方便和高效地用于制备各类转印产品,尤其是模切(die-cut)产品。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a)采用具有特定表面构造的衬里膜,从而可以直接在衬里膜上直接印刷形成油墨层,而不必使用底漆层。
(b)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减少或避免使用底漆。
(c)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在转印操作完成后,可以方便地剥离或移去所述衬里膜,使得裸露的所述的油墨印刷层表面也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和相应的低光泽度。
(d)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e)用本发明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形成的转印结构中背衬,因此厚度非常薄,在小型化和薄型化的电子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1.胶带总厚度的测量和衬里膜厚度的测量
按照DIN53370标准方法测量。
此外,也可根据ASTM D 1000-04(2004年9月1日)(No.21至27)进行测量,使用以下参数:圆盘直径10mm(No.23.1.2.);施加的压力4N(No.23.1.3.);试验条件:温度23℃,50%大气湿度;该评价在一小时内进行;测量在运动的胶带的横向上在距离10cm的地方进行。
此外,作为测定的备选方法,可相应地使用AFERA 4000/PSTC 33,使用的参数如上。
标准偏差s通过下式计算:
2.透光率(%)的测定
按照DIN 5033-4标准方法进行测定。
3.光泽度的测定
按ASTM D2457方法进行。
实施例1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1的制备
方法:
(a)提供一PET膜作为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一个主表面的粗糙度为3,厚度为20微米;
(b)在所述主表面上用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油墨印刷层,厚度为3微米;
(c)在所述油墨印刷层施涂PSA粘合剂,形成具有厚度为3微米的粘合剂层,从而制得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1。
实施例2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2的制备
方法:
(a)提供一PET膜作为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一个主表面的粗糙度为5,厚度为50微米;
(b)在所述主表面上用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油墨印刷层,厚度为3微米;
(c)在所述油墨印刷层施涂PSA粘合剂,形成具有厚度为2微米的粘合剂层;
(d)在所述粘合剂层上贴合一离型膜(透明PET膜,厚度约50微米),从而制得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2。
实施例3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3的制备
方法:
(a)提供一PET膜作为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一个主表面的粗糙度为7,厚度为100微米;
(b)在所述主表面上用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油墨印刷层,厚度为4微米;
(c)在所述油墨印刷层施涂PSA粘合剂,形成具有厚度为3微米的粘合剂层;
(d)在所述粘合剂层上贴合一离型膜(透明PET膜,厚度约30微米),从而制得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3。
实施例4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1-3粘合于一基底材料上,然后剥离PET衬里膜,从而形成一具有转印结构的转印产品。其中,对于含有离型膜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先移除离型膜再进行转印。
对所述的转印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厚度(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1):6微米
厚度(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2):5微米
厚度(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3):7微米
遮光性:>98%
粘合性能:符合要求。
耐久性:符合要求。
一种采用实施例1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No.1形成的转印产品的过程如图4所示。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胶带包括:
(a)一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
(b)位于所述主表面上的油墨印刷层,其中所述油墨印刷层与所述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的主表面相接触的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2;和
(c)位于所述油墨印刷层上的粘合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1,用光泽度表示,为1-10,较佳地1-8,更佳地1-5;和/或
所述的预定的粗糙度C2,用光泽度表示,为1-10,较佳地1-8,更佳地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膜的厚度为5-250微米,较佳地10-150微米,更佳地为25-75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里膜选自下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 terephthalate);较佳地为PET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里膜具有一脱离层(releaselayer),所述脱离层位于朝向油墨印刷层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层为压敏粘合剂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50微米,较佳地2-20微米,更佳地为2-5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1-30微米,较佳地2-20微米,更佳地为3-5微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印刷层为黑色的油墨印刷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胶带的遮光率≥95%,较佳地≥99%,更佳地≥99.9%;和/或
a1和b1的总厚度为3-10μm,较佳地5-10μm,其中a1是油墨印刷层的厚度,而b1是粘合剂层的厚度。
1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一衬里膜,所述的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
(b)在所述主表面上用油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油墨印刷层,其中所述油墨印刷层与所述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1的主表面接触的表面,具有预定的粗糙度C2;
(c)在所述油墨印刷层施涂粘合剂,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粘合剂层,从而获得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a0)在步骤(a)之前,提供一衬里膜,并对所述衬里膜的至少一个主表面进行预处理,从而形成具有预定粗糙度的主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包括:粗糙化处理,较佳地,所述的预处理包括:机械处理、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或其组合。
14.一种转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上具有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背衬型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所形成的转印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模切产品。
1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印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一待转印的基底;和
(b)将权利要求1的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粘合于所述基底,其中所述覆盖胶带的粘合剂层朝向所述基底,从而形成“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基底”复合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将衬里膜从粘合剂层上移去或剥离,并将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的余下结构粘合于所述基底。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c)从所述复合结构中移去或剥离所述的离型膜,从而形成所述的转印产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3771.5A CN110760275B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43771.5A CN110760275B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0275A true CN110760275A (zh) | 2020-02-07 |
CN110760275B CN110760275B (zh) | 2023-04-14 |
Family
ID=6932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43771.5A Active CN110760275B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6027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4499A (zh) * | 2021-04-09 | 2021-08-17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水溶性聚丙烯酸的微纳基底转印方法 |
CN114716741A (zh) * | 2022-03-16 | 2022-07-08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改性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7932A (zh) * | 2006-04-12 | 2006-11-08 | 汕头市东田转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装饰效果的转印膜及其生产方法 |
CN101068898A (zh) * | 2004-12-02 | 2007-11-07 | 蒂萨股份公司 | 具有光反射和吸收性能的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的双面胶带 |
JP2012145849A (ja) * | 2011-01-14 | 2012-08-02 | Nishiyodo Mark Seisakusho:Kk | 型抜き状シールの製造法 |
CN102642421A (zh) * | 2012-04-27 | 2012-08-22 | 广东宏达印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转印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转印方法 |
CN102689483A (zh) * | 2011-12-31 | 2012-09-26 | 3M中国有限公司 | 装饰用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987015A (zh) * | 2017-04-14 | 2017-07-28 | 苏州德佑胶带技术有限公司 | 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
2018
- 2018-07-27 CN CN201810843771.5A patent/CN1107602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8898A (zh) * | 2004-12-02 | 2007-11-07 | 蒂萨股份公司 | 具有光反射和吸收性能的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的双面胶带 |
CN1857932A (zh) * | 2006-04-12 | 2006-11-08 | 汕头市东田转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装饰效果的转印膜及其生产方法 |
JP2012145849A (ja) * | 2011-01-14 | 2012-08-02 | Nishiyodo Mark Seisakusho:Kk | 型抜き状シールの製造法 |
CN102689483A (zh) * | 2011-12-31 | 2012-09-26 | 3M中国有限公司 | 装饰用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42421A (zh) * | 2012-04-27 | 2012-08-22 | 广东宏达印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转印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转印方法 |
CN106987015A (zh) * | 2017-04-14 | 2017-07-28 | 苏州德佑胶带技术有限公司 | 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4499A (zh) * | 2021-04-09 | 2021-08-17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水溶性聚丙烯酸的微纳基底转印方法 |
CN114716741A (zh) * | 2022-03-16 | 2022-07-08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改性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716741B (zh) * | 2022-03-16 | 2023-06-16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改性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覆盖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0275B (zh) | 2023-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16267B1 (ko) | 광학용 감압 점착 시트, 이를 포함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및 입력 장치 | |
KR101824852B1 (ko) | 점착 시트 | |
JP5015648B2 (ja) |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 | |
JP6104500B2 (ja) | 両面粘着テープ | |
US20060222803A1 (en) | Electrically heatabl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und | |
TW201041997A (en) |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of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on type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on type hard coat film | |
KR102268365B1 (ko) |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 |
US9499722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bonds | |
KR20100017178A (ko) | 양면 감압 테이프 | |
CN110760275B (zh) | 有色无背衬覆盖胶带及其制法和用途 | |
CA2546822A1 (en) | Orientated acrylate adhesive material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 |
JP2020007407A (ja) |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透明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KR20160110082A (ko) | 박리성이 우수한 이형 필름 | |
JP2020105268A (ja) | 帯電防止性積層体及び帯電防止性接着剤 | |
JP2019123853A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剥離シート付き両面粘着シート | |
KR101894734B1 (ko) | 적층 점착 시트 및 적층체 | |
WO2019142905A1 (ja) |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剥離シート付き両面粘着シート | |
JP2003268325A (ja) | 再剥離型両面粘着テープ | |
KR20200047517A (ko) | 감온성 점착제, 감온성 점착 시트 및 감온성 점착 테이프 | |
CN113597458B (zh) | 热剥离型粘着胶带 | |
JP2004292529A (ja) | 含フッ素共重合体及び粘着シート | |
JP3742572B2 (ja) | 研磨材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 |
TW201811951A (zh) | 無基材兩面黏著薄片 | |
JP6705264B2 (ja) | 粘着テープ及び物品の解体方法 | |
JP2022131875A (ja) |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