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9185B -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 Google Patents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9185B
CN110749185B CN201911134319.2A CN201911134319A CN110749185B CN 110749185 B CN110749185 B CN 110749185B CN 201911134319 A CN201911134319 A CN 201911134319A CN 110749185 B CN110749185 B CN 110749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witching
air passage
passages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43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9185A (zh
Inventor
周治任
陈�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r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r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r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r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343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9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9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9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9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9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涉及医疗器械吹干技术,包括:用于与外接输气设备连接的连接部,具有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和第二切换状态结构的气道切换部,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一次分流的第一分流部,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二次分流的第二分流部,与所述第二分流部连接的导流部,利用设置的气道切换部及相应的气道结构设置,可实现对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对喷出的气流的切换:气流可沿导流面吹往预设方向,亦可直接通过第六气道向指向的方向吹送,由此,利用本发明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可实现对各类医疗器械结构进行适应性地吹干,丰富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干燥效率。

Description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吹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背景技术
在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技术中,常涉及对清洗后的各类器械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工序。在完成现有常见的干燥工序过程中,部分器械没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干燥效果,且多为通过一风嘴输出气流以对器械进行吹扫,加速器械上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然而现有的风嘴在输出气流期间对不同结构的医疗器械不能提供很好的吹干效果,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风嘴对不同结构的医疗器械不能提供很好的吹干效果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包括:
用于与外接输气设备连接的连接部,包括第一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一基体中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包括入气端口和出气端口;
具有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和第二切换状态结构的气道切换部,包括第二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上的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第二转接气道;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一转接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连通且所述第二转接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气流阻隔;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连通且所述第一转接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气流阻隔;
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一次分流的第一分流部,包括第三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三基体上的多个第二气道、第三气道,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用于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将自所述出气端口输出的气流对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气道中;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用于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将自所述出气端口输出的气流对应引导至所述第三气道中;
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二次分流的第二分流部,包括第四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四基体中的环形腔体、第四气道及多个第五气道,所述环形腔体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二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气道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三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多个第五气道包括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一端,用于与外界连通的另一端;
与所述第二分流部连接的导流部,包括自由端和与所述第二分流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多个第五气道中各个第五气道均环绕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自由端和所述连接端之间设有用于将自所述多个第五气道中输出的气流引导至预设方向上的导流面;
在所述导流部中还设有第六气道,所述第六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六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
优选的,所述气道切换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之间的位置处;
所述第二基体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三基体之间,在所述第二基体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在所述第二基体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
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均倾斜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中,且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的各个气道轴线交点位于所述第一气道中;
所述第二转接气道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之间,且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相交。
优选的,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垂直相交。
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包括两个第一转接气道,所述两个第一转接气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两侧,且相对所述第二转接气道呈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道切换部上还设有杆柄,所述杆柄与所述第二基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杆柄上还设有拨片。
优选的,所述导流部包括圆台基体,所述圆台基体的圆台截面位于远离所述环形腔体的一侧,所述圆台基体的圆台侧面为所述导流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所述导流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基体上还套设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套设于靠近所述环形腔体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基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二气道倾斜开设在所述第三基体上,所述多个第二气道的各个气道与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的各个气道一一对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道切换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之间的位置处;
所述第二基体插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三基体之间,在所述第二基体插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在所述第二基体插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
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位于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气道切换部上还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于所述第二基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基体包括一套体、与所述第三基体连接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轴体,所述轴体位于所述套体中,所述轴体的外壁与所述套体的内壁形成所述环形腔体;
所述第四气道设于所述轴体中。
优选的,所述轴体位于所述第四基体的中部,且所述第四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重合。
优选的,在所述套体内壁的纵向截面结构中,在所述套体内壁上开设有向所述套体的外壁方向倾斜的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第二斜边在有所述套体内壁向所述套体外壁方向上交汇,且所述第二斜边位于靠近所述导流部一侧;
所述多个第五气道开设于所述第二斜边上,且所述多个第五气道的孔轴均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利用设置的气道切换部及相应的气道结构设置,可实现对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对喷出的气流的切换:气流可沿导流面吹往预设方向,亦可直接通过第六气道向指向的方向吹送,由此,利用本发明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可实现对各类医疗器械结构进行适应性地吹干,丰富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干燥效率。
与此同时,经导流部对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实现对气流喷出方向的控制。另外,通过多个第二气道、环形腔体及多个第五气道的设置,实现对气流均匀化分布,有利于降低风嘴整体的噪声。此外,经均匀分布后从每个第五气道输出的气流紧贴着导流面吹出,在风嘴的周边产生负压效应,使得在风嘴的导流部自由端吹出的空气是原来的25~30倍,形成均匀的360°圆锥形气流环,能够有效地节省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同时提高了气流的喷射效率,实现节能。
此外,在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输出的气流可紧贴在导流面上快速流动,并带动周围空气参入进来,提高空气流量,既能达到节约压缩空气,又能实现对医疗器械等物件进行干燥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一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且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且气道切换部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二分流部与导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中的气道切换部的另一具体实施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中的气道切换部的另一具体实施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主要应用于对医疗器械的干燥工序中,但并不限制该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实际场景中。
参见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一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1包括连接部11、气道切换部12、第一分流部13、第二分流部14及导流部15,其中,所述连接部11用于与外接输气设备连接;所述气道切换部12用于对自连接部11输出的气流通过切换不同状态结构实现不同的气道的输出;所述第一分流部13用于对从所述气道切换部12中输出的气流进行分流;所述第二分流部14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分流部13中输出的气流进行分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接输气设备为提供气流输出的设备,如压缩空气系统等。
如图1所示,在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1中:
所述连接部11包括第一基体111及开设于所述第一基体111中的第一气道112,所述第一气道112包括入气端口和出气端口。
所述气道切换部12包括第二基体121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121上的多个第一转接气道122、第二转接气道123,所述气道切换部12至少包括两种状态结构:第一切换状态结构、第二切换状态结构,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一转接气道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112形成连通且所述第二转接气道123与所述第一气道112形成气流阻隔;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1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112形成连通且所述第一转接气道122与所述第一气道112形成气流阻隔。
所述第一分流部13包括第三基体131及开设于第三基体131上的多个第二气道132、第三气道133,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122用于在第一切换状态下将自所述出气端口输出的气流对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气道132中,而所述第二转接气道123则用于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将自所述出气端口输出的气流对应引导至所述第三气道133中。
所述第二分流部14包括第四基体141及开设于所述第四基体141中的环形腔体142、第四气道143及多个第五气道144,所述环形腔体142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二气道13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气道143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三气道13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多个第五气道144包括与环形腔体142连通的一端,用于与外界连通的另一端。
所述导流部15包括自由端151和与所述第二分流部14连接的连接端152,所述多个第五气道144中的各个第五气道均环绕所述连接端152设置,所述自由端151和所述连接端152之间设有用于将自所述多个第五气道144中输出的气道引导至预设方向上的导流面153,在所述导流部15中还设有第六气道154,第六气道154与第四气道143连通,且所述第六气道154的气道轴线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此处,所述预设方向为气流沿着导流面的结构进行喷射所确定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六气道154的气道轴线与预设方向相交,即从第六气道154中输出的气流的流动轨迹可以与经导流面153作用后的气流的流动轨迹相交,也即在应用过程中,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从多个第五气道144中输出的气流经导流面153作用后吹向的方向,与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从第六气道154中输出的气流所吹向的方向一致或大体一致,因而用户在进行气道切换操作的前后,无需额外地调整消音风嘴的姿态,方便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经导流面153作用后的气流作用范围较从第六气道154中直接输出的气流作用范围大,因而,经导流面153作用后的气流可应用于表面积相对较大且结构简单的医疗器械进行干燥,从第六气道154中直接输出的气流可应用于对结构复杂如死角多等管腔类医疗器械进行干燥。
本实施方式中,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1在运行时,气流从入气端口进入所述第一气道112中,并经所述第一气道112进行流通。
在所述气道切换部12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一气道112输出的气流进入第一转接气道122中,并经所述第一转接气道122进行流通。其后,所述第一转接气道122输出的气流进入第二气道132中,进入所述第二气道132中的气流在其气道内壁的作用下输出至环形腔体142中。在环形腔体142中的气流经由多个第五气道144输出,且输出的气流可在导流面153的作用下向预设方向流动。
在所述气道切换部12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一气道112输出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二转接气道123中,并经所述第二转接气道123实现流通。其后,所述第二转接气道123输出的气流进入第三气道133中,进入第三气道133中的气流在其气道内壁的作用下输出至第四气道143中。在第四气道143中的气流最后经由第六气道154流出。
本发明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利用设置的气道切换部及相应的气道结构设置,可实现对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对喷出的气流的切换:气流可沿导流面吹往预设方向,亦可直接通过第六气道向指向的方向吹送,由此,利用本发明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可实现对各类医疗器械结构进行适应性地吹干,丰富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干燥效率。
与此同时,经导流部对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实现对气流喷出方向的控制。另外,通过多个第二气道、环形腔体及多个第五气道的设置,实现对气流均匀化分布,有利于降低风嘴整体的噪声。此外,经均匀分布后从每个第五气道输出的气流紧贴着导流面吹出,在风嘴的周边产生负压效应,使得在风嘴的导流部自由端吹出的空气是原来的25~30倍,形成均匀的360°圆锥形气流环,能够有效地节省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同时提高了气流的喷射效率,实现节能。
此外,在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输出的气流可紧贴在导流面上快速流动,并带动周围空气参入进来,提高空气流量,既能达到节约压缩空气,又能实现对医疗器械等物件进行干燥的目的。
参见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且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2包括连接部21、气道切换部22、第一分流部23、第二分流部24及导流部25,所述气道切换部22设于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第一分流部23之间的位置处,而所述气道切换部22的第二基体221则转动设置在第一基体211和第三基体231之间。在所述第二基体221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在所述第二基体221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可根据第一转接气道222与第二转接气道223在所述第二基体221中开设的角度确定,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气道222在第二基体221中的开设方向与所述第二转接气道223在第二基体221中的开设方向相垂直,且第一转接气道222与第二转接气道223不相重合,因而,当气道切换部22由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切换为第二切换状态结构时,第二基体221转动角度为90度或者270度即可实现。进一步地,为便于使用还可在第二基体221上设置一转动限位件,以使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之间切换时仅转动90度即可实现。
此处,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222均倾斜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221中,且所述气道切换部22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222的各个气道轴线交点位于所述第一气道212中,自所述第一气道212中输出的气流可经多个第一转接气道222分成多股气流并流通。
所述第二转接气道223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22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气道切换部22包括两个第一转接气道222,一个所述第二转接气道223位于两个第一转接气道222之间且具体位于其二者之间的中部位置。气道切换部22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223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212的气道轴线相交,因而,第二转接气道223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一气道212错开,使得第二转接气道233与所述第一气道212形成阻隔。进一步的,所述气道切换部22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223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212的气道轴线垂直相交。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转接气道222分别设置在第二转接气道223的两侧,且相对第二转接气道223呈轴对称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气道结构均默认为相对规则的圆柱型气道结构,而相应的轴线等描述也是建立在该规则结构基础上,因此需要声明的是,以上描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中的气道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2在运行时,气流从入气端口进入第一气道212中,并经第一气道212进行流通。
所述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因而第一气道212输出的气流进入第一转接气道222中,并经第一转接气道222进行流通。其后,气流经第一转接气道222进入第二气道232中,而进入所述第二气道232中的气流在气气道内壁的作用下输出至环形腔体242中。在环形腔体242中的气流再经由多个第五气道244输出,且输出的气流可在导流面253的作用下预设方向流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个第二气道232、环形腔体242及多个第五气道244的设置,可实现对气流均匀化分布,有利于降低风嘴整体在运作时的噪声。
此外,经均匀分布后从每个第五气道输出的气流紧贴着导流面吹出,在风嘴的周边产生负压效应,使得在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的导流部的自由端吹出的空气是原来的25~30倍,形成均匀的360°圆锥形气流环,有效的节省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同时提高了气流的喷射效率,实现节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使用时,将所述导流部25的自由端251指向相应的器械,气流从连接端252一侧向自由端251一侧流动,即可实现利用导流面253的导向作用后形成相应指向的气流以对器械进行吹干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倾斜开设的第一转接气道,所述多个第二气道232倾斜开设在所述第三基体231上,所述多个第二气道232的各个气道与所述气道切换部22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222的各个气道一一对接连通。
所述第二气道232的气道大小可与所述第一转接气道222的气道大小相一致,且在所述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时,第二气道232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转接气道222的气道轴线的延长线重合。
参见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且气道切换部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可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2在运行时,气流从入气端口进入第一气道212中,并经第一气道212进行流通。
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因而第一气道212输出的气流进入第二转接气道223中,并经第二转接气道223进行流通。其后,气流经第二转接气道223进入第三气道233中。气流经由第三气道233输出至第四气道243中,其后再经由第四气道243输出至第六气道254后,再通过第六气道254输出至外界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使用时,将所述导流部25的自由端指向相应的器械,,气流从连接端252一侧向自由端251一侧流动,即可实现利用第六气道254输出形成相应指向的气流以对器械进行吹干的功能。
参见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二分流部与导流部的结构示意图。第四基体241包括一套体245、与所述第三基体231连接的支撑部246、与所述支撑部246连接的轴体247,所述轴体247位于所述套体245中,所述轴体247的外壁与所述套体245的内壁形成所述环形腔体242,所述第四气道243设于所述轴体245中。
图中,所述轴体247具体位于所述第四基体的中部,且所述第四气道243的气道轴线可与前述的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重合。
在所述套体内壁的纵向截面结构中,在所述套体内壁上开设有向所述套体245的外壁方向倾斜的第一斜边2451和第二斜边2452,所述第一斜边2451与所述第二斜边2452在有所述套体内壁向所述套体外壁方向上交汇,且所述第二斜边2452位于靠近所述导流部一侧;
所述多个第五气道244开设于所述第二斜边2452上,且所述多个第五气道244的孔轴均与前述的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平行。
参见图5至图7,其中,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在另一实施方式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在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2中,外接输气设备输出的气流从连接部21进入,后经过气道切换部22、第一分流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分流部24作用后,由导流部25输出。其中,在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气流沿所述导流部25的导流面253流出;在气道切换部22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气流从导流部25的第六气道流出。
此处,气道切换部22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二基体转动的杆柄224,所述杆柄224与所述第二基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便于对第二基体转动的角度进行控制,在所述杆柄224上还设有两个转动凸起225,而在两个转动凸起225之间的转动路径上还设有一转动限位件226,两个转动凸起225的凸起方向的延伸线至第二基体转动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即为第二基体的可转动角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杆柄224与第二基体螺栓固定连接。此外,在杆柄224的自由端还设有拨片227,以利于用户进行气道切换的操作。
所述导流部25包括圆台基体,所述圆台基体的圆台截面位于远离所述环形腔体的一侧,也即该圆台截面位于自由端251所在的一侧,所述圆台基体的圆台侧面为所述导流面253。由此,可通过设计圆台基体的锥度去设置相应的导流面,进而控制前述的预设方向。
从所述多个第五气道244中输出的气流在导流面253的引导作用下,可使气流沿着导流面253流向圆台截面一侧,以对圆台截面所指向的医疗器械等物件喷射气流,从而加快医疗器械等物件附近的空气流通速度,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经多个第五气道244输出的气流在被导流部25导流作用后,气流可相对集中地向圆台截面所在方向喷射,且喷射范围可由设置的圆台截面大小决定,气流可紧贴在导流面上快速流动,并带动周围空气参入进来,提高空气流量,既能达到节约压缩空气,又能实现对医疗器械等物件进行干燥的目的。
参见图8和图9,其中,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中的气道切换部的另一具体实施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中的气道切换部的另一具体实施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气道切换部32设于连接部与第一分流部之间的位置处。第二基体321用于插置在第一基体与第三基体之间,相对前述通过转动进行气道切换的方式,本具体实施结构中:在所述第二基体321插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在所述第二基体321插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
此处,第二基体321上的多个第一转接气道322设于第二转接气道323的一侧,通过推拉第二基体321即可实现气道的切换。
进一步的,在第二基体321上还设有推板324,所述推板324与所述第二基体321固定连接。
在用户使用时,通过推拉所述推板324即可实现对气道切换部的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
本发明中,前述的连接部、第一分流部、第二分流部、导流部可一体成型设置,而所述气道切换部则为可相对其独立的部件。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基体上还可套设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套设于靠近所述环形腔体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基体一侧。通过设置的六角螺母,可利于安装人员将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安装在外接输气设备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外接输气设备连接的连接部,包括第一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一基体中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包括入气端口和出气端口;
具有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和第二切换状态结构的气道切换部,包括第二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上的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第二转接气道;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一转接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连通且所述第二转接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气流阻隔;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连通且所述第一转接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形成气流阻隔;
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一次分流的第一分流部,包括第三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三基体上的多个第二气道、第三气道,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用于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将自所述出气端口输出的气流对应引导至所述多个第二气道中;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用于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将自所述出气端口输出的气流对应引导至所述第三气道中;
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二次分流的第二分流部,包括第四基体及开设于所述第四基体中的环形腔体、第四气道及多个第五气道,所述环形腔体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二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气道在第二切换状态结构下与所述第三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多个第五气道包括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一端,用于与外界连通的另一端;
与所述第二分流部连接的导流部,包括自由端和与所述第二分流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多个第五气道中各个第五气道均环绕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自由端和所述连接端之间设有用于将自所述多个第五气道中输出的气流引导至预设方向上的导流面;
在所述导流部中还设有第六气道,所述第六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六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之间的位置处;
所述第二基体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三基体之间,在所述第二基体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在所述第二基体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
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均倾斜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中,且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的各个气道轴线交点位于所述第一气道中;
所述第二转接气道位于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之间,且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垂直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包括两个第一转接气道,所述两个第一转接气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两侧,且相对所述第二转接气道呈轴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部上还设有杆柄,所述杆柄与所述第二基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杆柄上还设有拨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圆台基体,所述圆台基体的圆台截面位于远离所述环形腔体的一侧,所述圆台基体的圆台侧面为所述导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流部、所述第二分流部、所述导流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体上还套设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套设于靠近所述环形腔体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基体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气道倾斜开设在所述第三基体上,所述多个第二气道的各个气道与所述气道切换部在第一切换状态结构下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的各个气道一一对接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之间的位置处;
所述第二基体插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三基体之间,在所述第二基体插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结构;在所述第二基体插至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气道切换部处于第二切换状态结构;
所述多个第一转接气道位于所述第二转接气道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部上还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于所述第二基体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基体包括一套体、与所述第三基体连接的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轴体,所述轴体位于所述套体中,所述轴体的外壁与所述套体的内壁形成所述环形腔体;
所述第四气道设于所述轴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位于所述第四基体的中部,且所述第四气道的气道轴线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体内壁的纵向截面结构中,在所述套体内壁上开设有向所述套体的外壁方向倾斜的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第二斜边在有所述套体内壁向所述套体外壁方向上交汇,且所述第二斜边位于靠近所述导流部一侧;
所述多个第五气道开设于所述第二斜边上,且所述多个第五气道的孔轴均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轴线平行。
CN201911134319.2A 2019-11-19 2019-11-19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Active CN110749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4319.2A CN110749185B (zh) 2019-11-19 2019-11-19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4319.2A CN110749185B (zh) 2019-11-19 2019-11-19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9185A CN110749185A (zh) 2020-02-04
CN110749185B true CN110749185B (zh) 2024-01-30

Family

ID=6928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4319.2A Active CN110749185B (zh) 2019-11-19 2019-11-19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91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9195B (zh) * 2023-04-07 2023-07-07 广东隆崎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末端执行器及弧焊机器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44314A (fr) * 1966-03-23 1960-10-28 Perfectionnement aux tuyères soufflantes
WO2001081846A1 (fr) * 2000-04-21 2001-11-01 Kabushiki Kaisha Kumeta Seisakusyo Sechoir a air chaud
CN202792873U (zh) * 2012-09-06 2013-03-13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干燥箱
CN104880050A (zh) * 2015-04-20 2015-09-02 四川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用于铜丝退火后的风干除水器
CN107120927A (zh) * 2017-06-16 2017-09-01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吹吸结合式物料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32449A (zh) * 2018-02-02 2018-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除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12249A (zh) * 2018-12-28 2019-04-12 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瓶类吹干机
CN209459339U (zh) * 2018-12-29 2019-10-01 阳江三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水设备
CN209639476U (zh) * 2019-01-24 2019-11-15 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 一种风嘴结构及吹干装置
CN211451782U (zh) * 2019-11-19 2020-09-08 深圳市美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消音风嘴
CN211451781U (zh) * 2019-11-19 2020-09-08 深圳市美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44314A (fr) * 1966-03-23 1960-10-28 Perfectionnement aux tuyères soufflantes
WO2001081846A1 (fr) * 2000-04-21 2001-11-01 Kabushiki Kaisha Kumeta Seisakusyo Sechoir a air chaud
CN202792873U (zh) * 2012-09-06 2013-03-13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干燥箱
CN104880050A (zh) * 2015-04-20 2015-09-02 四川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用于铜丝退火后的风干除水器
CN107120927A (zh) * 2017-06-16 2017-09-01 山东琦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吹吸结合式物料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32449A (zh) * 2018-02-02 2018-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除湿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12249A (zh) * 2018-12-28 2019-04-12 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瓶类吹干机
CN209459339U (zh) * 2018-12-29 2019-10-01 阳江三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吹水设备
CN209639476U (zh) * 2019-01-24 2019-11-15 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 一种风嘴结构及吹干装置
CN211451782U (zh) * 2019-11-19 2020-09-08 深圳市美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消音风嘴
CN211451781U (zh) * 2019-11-19 2020-09-08 深圳市美雅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9185A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6310A (zh) 无扇叶风扇
CN102205289B (zh) 一种雾化喷头
CN110749185B (zh)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US9173809B2 (en) Shower arrangement
CN206454833U (zh) 一种防堵雾化喷头
CN213374074U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消毒机
KR100314111B1 (ko) 에어 스프레이 건 도장장치
CN211451781U (zh) 可切换气道的节能消音风嘴
CN109513538B (zh) 冷凝蒸发器用的角吹喷嘴
CN211451782U (zh) 节能消音风嘴
JP4282033B2 (ja) 噴霧と空気の混合促進装置
CN207093098U (zh) 混凝土喷嘴和混凝土喷射机
CN207710583U (zh) 一种用于喷射流体的喷嘴及喷砂枪
CN115970013A (zh) 一种可同时实现强力清洗、干灭菌、湿灭菌和干燥的装置
CN201786779U (zh) 无扇叶风扇
CN206547719U (zh) 电动推杆式喷雾机
CN105689308B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清洗线上的集中送风系统
CN205669863U (zh)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CN111212551B (zh) 一种吸气散热型服务器机柜
CN112413587A (zh) 双文丘里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装置及燃烧方法
CN215856332U (zh) 一种双喷头冷喷涂3d打印喷嘴
CN205042640U (zh) 一种多功能喷枪头及喷枪
CN109026117B (zh) 一种射流风机
CN212716930U (zh) 气体混合器和燃气发动机
CN210599605U (zh) 一种无叶风扇及其出风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