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6310A - 一种扒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扒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6310A
CN110726310A CN201911137443.4A CN201911137443A CN110726310A CN 110726310 A CN110726310 A CN 110726310A CN 201911137443 A CN201911137443 A CN 201911137443A CN 110726310 A CN110726310 A CN 110726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rotating
transmission gear
turnov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74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26310B (zh
Inventor
陈海燕
曾越
吴建新
钟东江
杨彬
高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1374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631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113744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0726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6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6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26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6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5/00Devices or methods for removing incrustations, e.g. slag, metal deposits, dust; Device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he adherence of slag
    • F27D25/001Devices or methods for removing incrustations, e.g. slag, metal deposits, dust; Device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he adherence of slag comprising breaking tools, e.g. hammers, drills,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扒渣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升降机构安装于装置主体上,且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转动机构升降运动;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翻转机构转动;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连接,且用于带动扒渣部件翻转。通过在可移动的装置主体上安装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连接,进而实现扒渣部件在熔炼炉内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熔炼液面进行灵活扒渣,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扒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色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扒渣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狭义上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有色金属大多是加工成材后使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生产加工有色金属,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色金属熔炼是有色金属重要的加工工序之一,熔炼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浮渣,作业员需要及时清理这些浮渣,避免影响熔炼质量。传统的扒渣方式为人工操作渣耙进行扒渣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效率低且操作安全性没有保证。现有的扒渣方式主要通过扒渣装置对熔炼炉内进行扒渣处理,但是现有的用于扒渣处理用的扒渣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扒渣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扒渣装置,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扒渣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上,且通过所述延伸架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机构升降运动;
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转动;
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扒渣部件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扒渣部件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座、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传动组件;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延伸架连接,且顶部设有贯穿所述固定座的第一通腔;
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第一通腔上,且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座连接,以带动所述转动座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一蜗杆;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固于所述转动座于伸入所述第一通腔内的一端部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伸入所述固定座内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翻转杆;
所述翻转杆水平插设于所述转动座上,且与所述转动座转动配合,所述翻转杆位于所述固定座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翻转杆连接,以带动所述翻转杆转动;
所述扒渣部件与所述翻转杆于伸出转动座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以及第二蜗杆;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通腔内,且位于所述转动座上方;
所述转动座一端部上设有贯穿所述转动座的第二通腔;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步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通腔内;
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套固于所述翻转杆上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连杆;
两所述支撑连杆一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嵌插入所述固定座上开设的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扒渣部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
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顶面的中心线方向,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顶面上;
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具体为电动升降架。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具体为移动车;
还包括导轨架;
所述移动车架设在所述导轨架上,且与所述导轨架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收集浮渣的收集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可移动的装置主体上安装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连接,进而实现扒渣部件在熔炼炉内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熔炼液面进行灵活扒渣,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带有一个收集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扒渣部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扒渣部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扒渣部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伸入圆形的熔炼炉内准备扒渣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伸入圆形的熔炼炉内转动扒渣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伸入圆形的熔炼炉内转动扒渣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转动扒渣后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将浮渣倒入收集器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伸入方形的熔炼炉内转动扒渣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伸入方形的熔炼炉内转动扒渣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扒渣部件转动扒渣时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移动车;2、电动升降架;3、支撑连杆;4、扒渣部件;41、翻转杆;42、第一板体;43、第二板体;44、通孔;51、固定座;A5、第一连接轴;A51、第一蜗杆;A52、第一传动齿轮;A53、转动座;A54、第一轴承;B50、第二连接轴;B51、第二蜗杆;B52、第二传动齿轮;B53、第三传动齿轮;B54、第四传动齿轮;B55、第二轴承;B56、第三轴承;6、控制装置;7、导轨架;8、熔炼炉;9、炉门;10、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扒渣装置。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一种扒渣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4;升降机构安装于装置主体上,且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转动机构升降运动;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翻转机构转动;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4连接,且用于带动扒渣部件4翻转。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可移动的装置主体上安装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4连接,进而实现扒渣部件4在熔炼炉8内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熔炼液面进行灵活扒渣,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14。
一种扒渣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4;升降机构安装于装置主体上,且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转动机构升降运动;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翻转机构转动;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4连接,且用于带动扒渣部件4翻转。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51、转动座A53、第一驱动电机(图中未示)以及第一传动组件;固定座51与延伸架连接,且顶部设有贯穿固定座51的第一通腔;转动座A53安装于第一通腔上,且与固定座51转动配合;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转动座A53连接,以带动转动座A53转动。
具体来说,固定座51作为支撑固定用结构件,其具体的结构形状不限;图3所示,转动座A53可以是通过第一轴承A54转动嵌设于第一通腔上,实现转动座A53与固定座51之间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传动齿轮A52以及第一蜗杆A51;第一传动齿轮A52套固于转动座A53于伸入第一通腔内的一端部外侧壁上;第一蜗杆A51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伸入固定座51内与第一传动齿轮A52啮合。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可以在第一通腔的一侧开设一个避让槽(图中未示)用于避让第一蜗杆A51的安装,利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蜗杆A5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蜗杆A51与第一传动齿轮A52之间的啮合带动转动座A53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可以是安装于固定座51外侧壁上,但是,为避免伸入熔炼炉8后的高温对第一驱动电机有影响,也可以将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升降机构或者延伸架上,并通过第一连接轴A50与第一蜗杆A51连接即可,具体不做限制。当然,本申请中的第一传动组件也由链轮、链条等组成,利用链轮以及链条来替代上述方案中的第一传动齿轮A52以及第一蜗杆A51,将链轮套固在转动座A53上,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进而带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座A53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翻转机构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翻转杆41;翻转杆41水平插设于转动座A53上,且与转动座A53转动配合,翻转杆41位于固定座51下方;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翻转杆41连接,以带动翻转杆41转动;扒渣部件4与翻转杆41于伸出转动座A53一端连接。
具体来说,翻转杆41如图3所示,可以分别通过第二轴承B55以及第三轴承B56与转动座A53转动配合。这样,翻转杆41可以在转动座A53的带动下实现转动,进而实现扒渣部件4绕固定座51圆周转动扒渣。而翻转杆41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二传动组件的配合实现自我的转动,以带动扒渣部件4翻转,方便扒渣后通过翻转将浮渣兜留,方便将浮渣排出。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二传动齿轮B52、第三传动齿轮B53、第四传动齿轮B54以及第二蜗杆B51;第二传动齿轮B52转动安装于第一通腔内,且位于转动座A53上方;转动座A53一端部上设有贯穿转动座A53的第二通腔;第三传动齿轮B53与第二传动齿轮B52同步转动连接且位于第二通腔内;第四传动齿轮B54套固于翻转杆41上且与第三传动齿轮B53啮合。
具体来说,第二传动齿轮B52可以通过一个转动支承(图中未示)与转动座A53的一端部转动连接,其中转动支承的外圈可以与转动座A53固定连接,内圈可以与第二传动齿轮B52固定连接,使得第二传动齿轮B52能够利用转动座A53转动安装在第一通腔内,且与转动座A53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配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使得第二传动齿轮B52转动安装于第一通腔内,具体不做限制。同样的,可以在固定座51开设一个与避让第一蜗杆A51一样的避让槽用于避让第二蜗杆B51,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蜗杆B5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齿轮B52转动。第三传动齿轮B53以及第四传动齿轮B54均可以是锥形齿轮,其中第三传动齿轮B53可以通过轴杆(图中未示)与第二传动齿轮B52固定连接,使得第三传动齿轮B53能够伸入第二通腔内与第四传动齿轮B54配合。另外,与上述第一驱动电机一样,为避免伸入熔炼炉8后的高温对第二驱动电机有影响,也可以将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升降机构或者延伸架上,并通过第二连接轴B50与第一蜗杆A51连接即可,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连接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连杆3;两支撑连杆3一端分别与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嵌插入固定座51上开设的连接孔内。以支撑连杆3的数量为两根为例,固定座51上的连接孔可以呈斜对角开设,这样两根支撑连杆3也能够较为平稳的支撑固定住固定座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扒渣部件4包括第一板体42以及第二板体43;第二板体43沿第一板体42顶面的中心线方向,垂直固定于第一板体42顶面上;第一板体42以及第二板体4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44。第二板体43可以是沿第一板体42顶面的中心线设置,与第一板体42呈T形分布。这样第一板体42顶面与第二板体43的侧面之间能够形成用于兜盛浮渣的空间。对应的在第一板体42以及第二板体43上开设通孔44的目的是,能够对熔炼液进行过滤,避免将熔炼液也过多的随浮渣扒出,造成浪费。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具体为电动升降架2。升降机构可以是现有常规的电动升降架2机构,也可以是包括导柱(图中未示)、升降座(图中未示)、液压轴缸(图中未示)和液压泵(图中未示),升降座上开设一个供导柱活动穿过的导孔,而升降座的底面与液压轴缸的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利用液压轴缸来带动升降座升降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具体为移动车1;还包括导轨架7;移动车1架设在导轨架7上,且与导轨架7配合。
具体来说,移动车1可以是常规的AGV轨道小车,对应的导轨架7与之配合并且能够限制AGV轨道小车的移动路径与方向。铺装设置时,导轨架7可以是铺装在正对熔炼炉8的炉门9外侧,这样移动车1可以通过导轨架7移动靠近或者远离熔炼炉8。对应的,可以将控制移动车1的控制装置6设置在导轨架7上,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用于收集浮渣的收集器10。收集器10可以常规的收集槽,能够用于收集扒出的浮渣即可,具体的形状结构不做限制。
装置扒渣的过程例如下,以熔炼炉8为圆形炉为例:
1、如图7所示,保持扒渣部件4呈正T字形状态,并通过控制装置6控制移动车1靠近熔炼炉8方向运动,使得固定座51能够经熔炼炉8的炉门9伸入熔炼炉8内;
2、控制电动升降架2并使得扒渣部件4能够降低与熔炼炉8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方便扒渣。
3、当熔炼炉为圆形时,可以如图8-9所示,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并使得扒渣部件4在熔炼炉8内转动扒渣,将液面上的浮渣扒起;当熔炼炉为方形式,可以如图12-13所示,利用移动车1的移动带动刮渣部件4进行刮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操作变换,具体不做限制;另外,扒渣部件4扒渣时,可以呈图14所示的状态,扒渣效率更好;
4、当扒渣部件4转动一周以及以上,待扒渣部件4重新转动至炉门9时,可以控制第二驱动电机,使得扒渣部件4转动至如图10所示的状态,以使得扒渣部件4能够兜留住浮渣,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使得扒渣部件4转动至平行移动车1移动方向状态,方便扒渣部件4退出炉门;
5、如图11所示,将收集器10放置在导轨架7上靠近炉门9位置,通过控制装置6使得移动车1后退移动,将携带有浮渣的扒渣部件4退出炉门9,并移动至对齐收集器10时,再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翻转扒渣部件4,使得扒渣部件4上的浮渣能够落入收集器10内,完成扒渣过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可移动的装置主体上安装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4连接,进而实现扒渣部件4在熔炼炉8内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熔炼液面进行灵活扒渣,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扒渣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上,且通过所述延伸架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机构升降运动;
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转动;
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扒渣部件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扒渣部件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座、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传动组件;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延伸架连接,且顶部设有贯穿所述固定座的第一通腔;
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第一通腔上,且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座连接,以带动所述转动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一蜗杆;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固于所述转动座于伸入所述第一通腔内的一端部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伸入所述固定座内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翻转杆;
所述翻转杆水平插设于所述转动座上,且与所述转动座转动配合,所述翻转杆位于所述固定座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翻转杆连接,以带动所述翻转杆转动;
所述扒渣部件与所述翻转杆于伸出转动座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以及第二蜗杆;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通腔内,且位于所述转动座上方;
所述转动座一端部上设有贯穿所述转动座的第二通腔;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步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通腔内;
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套固于所述翻转杆上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连杆;
两所述支撑连杆一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嵌插入所述固定座上开设的连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扒渣部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
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顶面的中心线方向,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顶面上;
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具体为电动升降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具体为移动车;
还包括导轨架;
所述移动车架设在所述导轨架上,且与所述导轨架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浮渣的收集器。
CN201911137443.4A 2019-11-19 一种扒渣装置 Active CN110726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7443.4A CN110726310B (zh) 2019-11-19 一种扒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7443.4A CN110726310B (zh) 2019-11-19 一种扒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6310A true CN110726310A (zh) 2020-01-24
CN110726310B CN110726310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6706A (zh) * 2021-12-30 2022-03-25 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自动扒渣装置
CN117824370A (zh) * 2024-03-05 2024-04-05 陕西大秦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熔炼炉扒渣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4666A (ja) * 1992-06-29 1994-03-18 Ngk Insulators Ltd スラグ掻落とし機及びスラグ処理装置
JPH06174380A (ja) * 1992-12-02 1994-06-24 Sanken Sangyo Kk 除滓装置付溶解炉
CN201592253U (zh) * 2009-12-30 2010-09-29 运城市关铝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熔炉内铝灰分离装置
KR101400351B1 (ko) * 2012-11-27 2014-05-2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슬래그 스키머 장치
CN205077123U (zh) * 2015-09-15 2016-03-09 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炼镁还原罐扒渣机
CN107916318A (zh) * 2017-12-15 2018-04-17 柳州市金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扒捞渣机
JP2018105567A (ja) * 2016-12-27 2018-07-05 ダイヤモンド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スラグ除去装置
CN108592638A (zh) * 2018-04-10 2018-09-28 洛阳托普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铝加工熔炼炉用自动加料扒渣车
CN109550929A (zh) * 2017-09-27 2019-04-0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扒渣系统及方法
CN211527134U (zh) * 2019-11-19 2020-09-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扒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4666A (ja) * 1992-06-29 1994-03-18 Ngk Insulators Ltd スラグ掻落とし機及びスラグ処理装置
JPH06174380A (ja) * 1992-12-02 1994-06-24 Sanken Sangyo Kk 除滓装置付溶解炉
CN201592253U (zh) * 2009-12-30 2010-09-29 运城市关铝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熔炉内铝灰分离装置
KR101400351B1 (ko) * 2012-11-27 2014-05-2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슬래그 스키머 장치
CN205077123U (zh) * 2015-09-15 2016-03-09 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炼镁还原罐扒渣机
JP2018105567A (ja) * 2016-12-27 2018-07-05 ダイヤモンド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スラグ除去装置
CN109550929A (zh) * 2017-09-27 2019-04-0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扒渣系统及方法
CN107916318A (zh) * 2017-12-15 2018-04-17 柳州市金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扒捞渣机
CN108592638A (zh) * 2018-04-10 2018-09-28 洛阳托普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铝加工熔炼炉用自动加料扒渣车
CN211527134U (zh) * 2019-11-19 2020-09-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扒渣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6706A (zh) * 2021-12-30 2022-03-25 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自动扒渣装置
CN114226706B (zh) * 2021-12-30 2023-03-28 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自动扒渣装置
CN117824370A (zh) * 2024-03-05 2024-04-05 陕西大秦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熔炼炉扒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5787B (zh) 一种铅铋阳极泥熔炼转炉
KR101921229B1 (ko) 슬래그 급속 배제 시스템
CN110887385A (zh)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熔炼装置
CN218168717U (zh) 一种自动化扒渣的装置
CN110923601B (zh) 加锌装置及自动加锌锭系统
CN109612264B (zh) 连续加料炼钢电弧炉装置
CN103047866A (zh) 矿热炉用扒渣机
CN111637750A (zh) 一种金属熔炼用的捞渣过滤的飘捞装置
CN211527134U (zh) 一种扒渣装置
CN110726310A (zh) 一种扒渣装置
CN211331288U (zh) 一种熔炼炉扒渣装置
CN110726310B (zh) 一种扒渣装置
CN107604181A (zh) 一种铝及铝合金的生产方法
CN112024868A (zh) 一种锡精炼过程锡精炼锅自动捞渣装置及其捞渣方法
CN209792588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金属加工装置
CN211199371U (zh) 加锌装置及自动加锌锭系统
CN210711683U (zh) 一种铝灰分离器
CN203132375U (zh) 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
CN111889665A (zh) 一种精炼炉捞渣平台及其应用
CN219890169U (zh) 一种用于镁合金熔炼的自动捞渣装置
KR101528254B1 (ko) 로체를 리프팅할 수 있는 정치식 용해로
CN220407103U (zh) 一种铁合金冶炼的钢包扒渣装置
CN218903606U (zh) 一种重力铸造自动浇注结构
CN215050605U (zh) 一种高效的电渣炉
CN219526817U (zh) 一种出炉、浇注一体化的稀土电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