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6182B - 空调挂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6182B
CN110726182B CN201810779515.4A CN201810779515A CN110726182B CN 110726182 B CN110726182 B CN 110726182B CN 201810779515 A CN201810779515 A CN 201810779515A CN 110726182 B CN110726182 B CN 110726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airflow
air outlet
annula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95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26182A (zh
Inventor
尹晓英
王永涛
王晓刚
单翠云
戴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95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6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6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6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26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6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1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for guiding air around a cur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挂机,包括两个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包括:第一送风部,呈环形,其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的第一中心孔,第一送风部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一环形腔,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一环形腔均绕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延伸,第一进风口用于朝第一环形腔中导入气流,第一环形腔中的气流由第一出风口喷出;第二送风部,位于第一送风部的后方,其具有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分别被配置成沿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向前喷射气流,且由第二出风口喷出的气流穿过第一中心孔后由第一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引导,以使得送风组件整体的送风量增大,第一进风口中喷出的气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口的孔轴线方向延伸,进而使得空调挂机整体的送风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空调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空调挂机。
背景技术
空调挂机为一种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相连,一般安装于室内的墙壁上,其内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内的冷却液通过蒸发而带走室内的热量(制冷模式时),实现制冷的目的。
空调室挂机内还设置有送风组件,送风组件具有能够产生气流的风机,风机通过将环境空气抽入空调挂机内并流经蒸发器进行换热,环境空气换热后被风机吹入室内,以实现对室内空气制冷或制热。现有的空调挂机普遍存在送风距离短以及送风面积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送风面积大的空调挂机。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挂机,包括两个送风组件,每个送风组件包括:
第一送风部,呈环形,其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送风部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一环形腔均绕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延伸,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朝所述第一环形腔中导入气流,所述第一环形腔中的气流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喷出;
第二送风部,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的后方,其具有第二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被配置成沿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向前喷射气流,且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喷出的气流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引导,以使得所述送风组件整体的送风量增大;
所述第一进风口中喷出的气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口的孔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送风部呈环形,包括第二环形腔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形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且所述第二送风部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的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腔均绕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孔轴线延伸,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朝所述第二环形腔中导入气流,所述第二环形腔中的气流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喷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风部包括:
第一内周壁,限定所述第一中心孔;
第一外周壁,绕所述第二内周壁延伸,所述第一外周壁的后端边缘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
前端壁,沿所述第一外周壁的前端边缘朝靠近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前端壁的末端之间共同限定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内周壁、第一外周壁以及所述前端壁共同限定所述第一环形腔;
所述第二送风部包括:
第二内周壁,限定所述第二中心孔;
第二外周壁,绕所述第一内周壁延伸,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后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内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第一内周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第一内周壁之间共同限定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内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以及所述第一内周壁共同限定所述第二环形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
导流部,沿所述前端壁的内边缘朝前延伸,并向外扩展,以对所述第一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前端边缘具有朝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的翻边,以引导喷出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朝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送风部以及所述第二送风部的相同周向位置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
送风通道,用于将风流导入两个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
风机,配置成向所述送风通道供风。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两个送风通道,两个所述送风通道分别对应将风流导入两个所述送风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
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配置成分别对应向两个所述送风通道供风。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两个风机,其中一个所述风机向两个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第一进风口送风,另一个所述风机向两个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第二进风口送风。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风机输送经过所述空调挂机的换热部件换热后的气流,另一个所述风机输送环境气流。
由于在空调挂机上设置了两个送风组件,且每个送风组件均具有第一送风部以及第二送风部,第一送风部中的第一出风口中喷出分气流使得第一中心孔的后方产生负压,此负压将对第二送风部的第二出风口中喷出的气流产生向前的推力,进而增强第二送风部的出风效果,进而增强了空调挂机整体的出风效果。
并且,由于第一进风口中喷出的气流朝向远离第一中心口的孔轴线方向延伸,故每个送风组件中喷出的气流呈锥形向前扩散,大大减小了空调挂机的送风死角,即当用户位于两个送风组件中间时,也能够感受到由送风组件中喷射的气流,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送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挂机的后视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空调挂机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提到的“前”、“后”等表示方位的词是以出风方向为参照,沿出风方向,相对位于下游的方向为前方,相对位于上游的方向为后方,当出风方向发生变化时,“前”、“后”所表明的方向亦跟随着发生变化。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
空调挂机70,包括两个送风组件60,送风组件60用于将环境空气导入空调挂机70内,使环境空气流经空调挂机70内的换热部件并与换热部件进行换热后喷向室内,空调挂机70上具有出风孔71,送风组件60中喷射出的气流由出风孔71喷出空调挂机70。每个送风组件60具体包括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
第一送风部10呈环形,具体可以呈圆环形,第一送风部10的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X的第一中心孔16,第一中心孔16可以为腰型孔,也可以为圆孔,而不论第一中心孔16为什么形状,其孔轴线X均可以理解为第一中心孔16的中心轴。第一送风部10具有第一进风口14、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一环形腔13,第一进风口14用于朝第一环形腔13中导入气流,第一环形腔13中的气流由第一出风口15喷出。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一环形腔13均绕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延伸布置,而第一进风口14的位置布置这里不做限定,其能往第一环形腔13中导入气流即可。
第二送风部20位于第一送风部10的后方,其具有第二出风口25,第二送风部20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的能够产生朝外喷射气流的结构。
其中,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二出风口25分别被配置成沿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向前喷射气流,且由第一出风口15处喷射出的气流朝远离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方向扩散,即由第一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气流呈锥形朝前延伸,使得送风组件60中喷射的气流的覆盖面积更大。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二出风口25在喷射气流的过程中,第一中心孔16后方会形成负压,负压使得位于第一送风部10后方的环境空气将被带入第一中心孔16内,且沿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向前随第一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一起喷出,由于送风组件60中喷出的气流混合了环境气流,故其送风效果更佳。
第一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与空调挂机70内的换热部件换热后的换热空气(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可以与外部的环境风混合喷出,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引导环境气流,使得环境中的常温空气与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混合,加快环境中的常温空气与换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当由第一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凉风温度过低且向用户直吹时,由于由第一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凉风混合了环境气流,温度有所缓和,从而能够避免用户着凉。
由于在第一出风口15向前喷射气流时会使得第一中心孔16的后方产生负压,此负压将对位于第一送风部10后方的第二送风部20中喷射出的气流产生向前的推力,从而增强第二送风部20的送风效果。因此相比于之前的单出风口的结构而言,同时具有两个出风口的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强送风组件60整体的送风距离,另一方面能够增大送风组件60整体的送风量。
经过仿真实验测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一个较大的出风口的出风距离明显小于采用两个较小的出风口(其中,两个较小的出风口的面积的总和基本等于较大的出风口的面积)的出风距离,并且实验数据也显示了,采用两个较小的出风口的出风量比采用一个较大的出风口的出风量高出20%。
当空调挂机70上具有两个上述的送风组件60时,由于每个送风组件60中喷出的气流呈锥形向前扩散,故大大减小了空调挂机70的送风死角,即当用户站位于两个送风组件60中间时,也能够接收由送风组件60中喷射的气流,极大的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第二送风部20位于第一送风部10的后方,一方面为了不让第二送风部20阻挡第一中心孔16而影响外部空气流向第一中心孔16,另一方面也为了加大对外部空气的导流效果,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送风部20呈环形,其包括第二环形腔23以及与第二环形腔23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4,且第二送风部20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Y的第二中心孔26,第二中心孔26的孔轴线Y可以与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平行,也可以与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呈一定的夹角。第二出风口25与第二环形腔23均绕第二中心孔26的孔轴线Y延伸,第二进风口24用于朝第二环形腔23中导入气流,第二环形腔23中的气流由第二出风口25喷出,喷出的气流流向第一中心孔16内并沿平行于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方向向前延伸。
当第二送风部20也呈环形时,第二送风部20不会阻挡流向第一中心孔16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同时,第二出风口25中喷出的气流也能够在第二中心孔26的后方形成负压,因此第二出风口25中喷出的气流也能引导外部空气,故第二送风部20也呈环形的结构增强了送风组件60整体的对外部空气的导流效果。
第一送风部10与第二送风部20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且当两者相互独立时还可以设置为两者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这样便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微调出风方向以及出风大小,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可以是一体设置,这样可以使得两者的加工制造成本降低,也能够使得在设计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时,能够将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固定于最佳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送风效果。
如图1-3所示,当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一体设置时,可以设置为第一送风部10包括第一内周壁11、第一外周壁12以及前端壁17。第一内周壁11呈环形,第一送风部10的第一中心孔16由第一内周壁11进行限定。第一外周壁12绕第一内周壁11延伸,第一外周壁12的后端边缘朝外(这里提到的“外”指的是远离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方向)弯曲并与第一内周壁11的后端边缘连接。前端壁17沿第一外周壁12的前端边缘朝靠近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方向延伸,第一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与前端壁17的末端(这里提到的末端指的是前端壁17的靠近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内端边缘,其呈环形)之间共同限定前述的第一出风口15。第一内周壁11、第一外周壁12以及前端壁17围合形成的内部空间即为第一环形腔13。
第二送风部20包括第二内周壁21以及第二外周壁22。第二内周壁21限定第二中心孔26,第二外周壁22绕第二内周壁21延伸,且第二外周壁22的后端边缘朝外弯曲并与第二内周壁21的后端边缘连接,第二外周壁22的前端边缘与第一内周壁11连接,具体可以是与第一内周壁11的后端边缘连接,第二内周壁21的前端边缘与第一内周壁11之间共同限定前述的第二出风口25,第二内周壁21、第二外周壁22以及第一内周壁11共同限定第二环形腔23。
当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为上述结构时,为了使第一进风口14中喷出的气流朝向远离第一中心口的孔轴线方向延伸,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送风部10的前端设置有导流部30,导流部30沿前端壁17的内边缘朝前延伸,并且导流部30在向前延伸的同时向外扩展。当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二出风口25中喷出的气流流经导流部30时,贴附于导流部30的内表面向前流动,由于导流部30向外扩展,故由导流部30导出的气流呈大致的锥形扩散,且越远离导流部30,气流的扩散面积更大。为了进一步增大气流的扩散面积,还可以设置为导流部30的越远离前端壁17的部分,其口径的增大速率越快。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第一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具有朝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翻边,以引导喷出所述第一出风口15的气流朝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方向延伸。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当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一体成型时,还可以设置为第一送风部10包括第一内周壁11、第一外周壁12以及后端壁18。第一内周壁11、第一外周壁12以及后端壁18均呈环形,第一内周壁11的内部限定上述的第一中心孔16。第一外周壁12环绕第一内周壁11外延伸设置,第一外周壁12的前端边缘与第一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连接。后端壁18沿第一外周壁12的后端边缘朝内延伸,且后端壁18的靠近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边缘朝前弯曲并延伸至第一内周壁11的内侧,后端壁18的内边缘与第一内周壁11的内壁面共同限定第一出风口15,第一内周壁11、第一外周壁12以及后端壁18共同限定第一环形腔13。具体地,第一环形腔13中的气流由后端壁18的朝向第一环形腔13的表面与第一内周壁11的朝向第一中心孔16的表面之间的缝隙喷出。
第二送风部20包括第二内周壁21以及第二外周壁22。第二内周壁21限定上述的第二中心孔26。第二外周壁22绕第二内周壁21延伸,且第二外周壁22的后端边缘与第二内周壁21的后端边缘连接,第二外周壁22的前端边缘与后端壁18连接,第二内周壁21的前端边缘与后端壁18共同限定第二出风口25,第二内周壁21、第二外周壁22以及后端壁18共同限定第二环形腔23。
当送风组件60为上述结构时,为了使第一进风口14中喷出的气流朝向远离第一中心口的孔轴线方向延伸,可以设置为第一内周壁11由后向前的口径逐渐增大,使由第一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贴附第一内周壁11的内侧面向前延伸时呈锥形扩散。
不论送风组件60为上述何种结构,空调挂机70中的两个送风组件60中的第一中心孔16的孔轴线X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中,即两个中心孔横向相对布置,这样可以减少空调挂机70的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分别开设于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的相同周向位置处,使得喷向第一环形腔13以及第二环形腔23内的气流的起始位置一致,且更好的保持喷向第一环形腔13以及喷向第二环形腔23内的气流的方向一致。当喷向第一环形腔13以及第二环形腔23中的气流的起始位置和方向一致时,沿第一环形腔13以及第二环形腔23的周向,两者内部的气流变化规律相同,这样便使得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二出风口25中喷出的气流不会沿其周向窜动,进而增强了第一出风口15以及第二出风口25整体的出风效果。
空调挂机70还包括送风通道40以及风机50(风机50可以为离心风机,也可以为轴流风机),风机50产生气流后经由送风通道40导向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即导入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中的气流均是由一个风机50提供,这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具体地,可以利用一个送风通道40将气流分别导向两个送风组件60的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也可以设置两个送风通道40,每个送风通道40分别对应连通其中一个送风组件60的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而不论有一个送风通道40还是有两个送风通道40,均可以仅设置一个风机50进行供风。当具有两个送风通道40时,优选地,可以设置两个风机50,每个风机50单独与一个送风通道40连通,使得两个送风组件60完全独立,从而让两者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布置。
为了避免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处的气流相互窜动而降低出风效果,可以在送风通道40内设置隔板43,隔板43用于将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进行隔离,以形成与第一进风口14连通的第一腔室41以及与第二进风口24连通的第二腔室42,第一腔室41以及第二腔室42使得往第一进风口14以及第二进风口24送风的端口尽量远离第一环形腔13以及第二环形腔23,让第一送风部10以及第二送风部20的出风过程相对独立。
为了使两个送风组件60的出风状况一致,增强空调挂机70的送风效果,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风机50分别供风,其中一个风机50向两个送风组件60的第一进风口14送风,另一个风机50向两个送风组件60的第二进风口24送风,风机50具体如何与第一进风口14或第二进风口24连通,这里不做赘述。
当空调挂机70中具有两个风机50进行送风时,一种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风机50输送经过空调挂机70内的换热部件换热后的气流,另一个风机50输送环境气流(即此风机50抽取空调挂机70外的环境空气而产生的气流,此气流没有经过空调挂机70中的换热部件进行换热),优选地,由与第一进风口14连通的风机50输送环境气流,与第二进风口24连通的风机50输送换热后的气流,这样,当环境空气的温度降低或增高(当制冷时为降低,当制热时为增高)到十分靠近设定温度时,可以由与第一进风口14连通的风机50抽取环境空气并由第一出风口15喷出,第一出风口15喷出的气流将引导与第二出风口25所喷出的换热气流,使得与第二进风口24连通的风机50的功率能够降低,节省了电力成本。
特别地,在空调挂机70的某些模式下,还可以仅使抽取环境气流的风机50工作,让此空调挂机70具有类似电风扇的只吹风、不制冷的功能,这样可以在外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开启此功能,从而节省大量的电费。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空调挂机,包括两个送风组件,每个所述送风组件包括:
第一送风部,呈环形,其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的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送风部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一环形腔均绕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延伸,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朝所述第一环形腔中导入气流,所述第一环形腔中的气流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喷出;
第二送风部,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送风部的后方,其具有第二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被配置成沿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向前喷射气流,且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喷出的气流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引导,以使得所述送风组件整体的送风量增大;
所述第一进风口中喷出的气流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口的孔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送风部呈环形,包括第二环形腔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形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且所述第二送风部中心限定具有孔轴线的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腔均绕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孔轴线延伸,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朝所述第二环形腔中导入气流,所述第二环形腔中的气流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喷出;
送风通道和风机,所述风机产生气流后经由所述送风通道导向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中,
所述第一送风部包括:
第一内周壁,限定所述第一中心孔;
第一外周壁,绕所述第一内周壁延伸,所述第一外周壁的后端边缘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
前端壁,沿所述第一外周壁的前端边缘朝靠近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前端壁的末端之间共同限定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内周壁、第一外周壁以及所述前端壁共同限定所述第一环形腔;
所述第二送风部包括:
第二内周壁,限定所述第二中心孔;
第二外周壁,绕所述第二内周壁延伸,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后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内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第一内周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第一内周壁之间共同限定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内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以及所述第一内周壁共同限定所述第二环形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挂机,还包括:
导流部,沿所述前端壁的内边缘朝前延伸,并向外扩展,以对所述第一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挂机,其中,
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前端边缘具有朝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的翻边,以引导喷出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朝远离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轴线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挂机,其中,
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送风部以及所述第二送风部的相同周向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还包括:
送风通道,用于将风流导入两个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
风机,配置成向所述送风通道供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中:
所述送风通道有两个,两个所述送风通道分别对应将风流导入两个所述送风组件中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进风口;且
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机配置成分别对应向两个所述送风通道供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还包括:
两个风机,其中一个所述风机向两个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第一进风口送风,另一个所述风机向两个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第二进风口送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挂机,其中,
其中一个所述风机输送经过所述空调挂机的换热部件换热后的气流,另一个所述风机输送环境气流。
CN201810779515.4A 2018-07-16 2018-07-16 空调挂机 Active CN110726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515.4A CN110726182B (zh) 2018-07-16 2018-07-16 空调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515.4A CN110726182B (zh) 2018-07-16 2018-07-16 空调挂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6182A CN110726182A (zh) 2020-01-24
CN110726182B true CN110726182B (zh) 2021-07-23

Family

ID=6921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9515.4A Active CN110726182B (zh) 2018-07-16 2018-07-16 空调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618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71974U (zh) * 2013-10-31 2014-04-30 海尔集团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3453640B (zh) * 2013-06-03 2015-06-10 海尔集团公司 利用空调送风装置送风的方法
CN107869769A (zh) * 2016-09-23 2018-04-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350Y2 (zh) * 1987-04-27 1992-06-09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3640B (zh) * 2013-06-03 2015-06-10 海尔集团公司 利用空调送风装置送风的方法
CN203571974U (zh) * 2013-10-31 2014-04-30 海尔集团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7869769A (zh) * 2016-09-23 2018-04-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6182A (zh) 2020-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8072B1 (en) Air supply method of vertical air conditioner
CN108709250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82B (zh) 空调挂机
CN110726239B (zh) 空调挂机
CN210399157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533669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10726183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93104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81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848802B (zh) 一种空调挂机
CN110726178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056968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8870541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9147248U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80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79A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848813B (zh) 一种空调挂机
CN108775691B (zh) 出风口混风结构、空调器
CN110762607B (zh) 一种空调挂机
CN110779082B (zh) 一种空调挂机
CN110056964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793176A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8920506U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056965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793103A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No.1 Gangcheng South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26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HAIER AIR-CONDITION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