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506U -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0506U
CN208920506U CN201821123556.XU CN201821123556U CN208920506U CN 208920506 U CN208920506 U CN 208920506U CN 201821123556 U CN201821123556 U CN 201821123556U CN 208920506 U CN208920506 U CN 208920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ssembly
internal perisporium
front bulkhead
centre b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35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晓英
王永涛
李英舒
王晓刚
单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235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0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0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0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包括:内周壁,呈环形,限定具有孔轴线的中心孔;外周壁,绕内周壁延伸,内周壁的后端边缘向外弯曲并与外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前端壁,沿外周壁的前端边缘朝内延伸,内周壁、外周壁以及前端壁共同限定出环形腔,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前端壁之间共同限定将环形腔中的空气向前喷出的出风口;其中,前端壁的内端边缘限定出导流孔,沿孔轴线的延伸方向导流孔完全投影于中心孔内。由于沿孔轴线的延伸方向导流孔完全投影于中心孔内,因此,沿孔轴线的延伸方向,出风口被前端壁所遮挡,即出风口不可见,一方面提升了送风组件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送风组件的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输送组件,特别是涉及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送风组件常见于电吹风、风扇、空调等需要出风的家用电器中,其一般具有产生气流的动力元件(如风机)、传导气流的通道以及将气流导出的出风口,外部空气由动力元件抽取压缩后形成气流,气流由通道输送并由出风口喷出。现有的送风组件普遍存在结构简单、送风效果差的缺陷,并且,现有的送风组件中的出风口由于开放性设置,故在送风组件为工作时,环境中悬浮的微尘易由出风口进入送风组件内部,从而影响出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强防尘效果的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包括:
内周壁,呈环形,限定具有孔轴线的中心孔;
外周壁,绕内周壁延伸,内周壁的后端边缘向外弯曲并与外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
前端壁,沿外周壁的前端边缘朝内延伸,内周壁、外周壁以及前端壁共同限定出环形腔,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前端壁之间共同限定将环形腔中的空气向前喷出的出风口;
其中,前端壁的内端边缘限定出导流孔,沿孔轴线的延伸方向导流孔完全投影于中心孔内。
进一步地,中心孔以及导流孔均呈圆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
导流部,沿前端壁的内端边缘向前延伸,以对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沿远离导流孔的方向,导流部的口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导流部配置成越远离前端壁其口径增大速率越快。
进一步地,还包括:
进风口,用于将气流导入环形腔,进风口设置于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进风口沿垂直孔轴线方向朝环形腔内导入气流。
进一步地,出风口配置成越远离进风口处其开口尺寸越大。
进一步地,中心孔与导流孔偏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的送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组件,由于沿孔轴线的延伸方向导流孔完全投影于中心孔内,因此,沿孔轴线的延伸方向,出风口被前端壁所遮挡,即出风口不可见,一方面提升了送风组件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送风组件的防尘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的送风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提到的“前”、“后”等表示方位的词是以出风方向为参照,沿出风方向,相对位于下游的方向为前方,相对位于上游的方向为后方,当出风方向发生变化时,“前”、“后”所表明的方向亦跟随着发生变化。
图1-4位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
送风组件包括内周壁11、外周壁12以及前端壁17。内周壁11呈环形,具体可以是呈圆环形,内周壁11限定具有孔轴线X的中心孔16,中心孔16可以为腰型孔,也可以为圆孔,其形状随内周壁11的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不论中心孔16为什么形状,其孔轴线X均可以理解为中心孔16的中心轴。外周壁12绕内周壁11延伸,内周壁11的后端边缘向外(这里提到的“外”指的是远离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方向)弯曲并与外周壁12的后端边缘连接。前端壁17沿外周壁12的前端边缘朝内(这里提到的“内”指的是靠近中心孔16的孔轴线X的方向)延伸,内周壁11、外周壁12以及前端壁17共同限定出环形腔13,即前述三者围合成的环形空间为环形腔13。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与前端壁17之间共同限定将环形腔13中的空气向前喷出的出风口15,出风口15亦呈环形。
出风口15喷出的气流沿孔轴线X的延伸方向向前喷出时,会在中心孔16的后方形成负压,该负压将使位于中心孔16后方的环境空气被吸入中心孔16,并随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一起向前喷出。特别是当送风组件用于空调上时,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换热空气(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可以与室内的环境风混合喷出,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引导环境气流,使得环境中的常温空气与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混合,加快环境中的常温空气与换热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凉风混合了环境气流,温度有所缓和,故当出风口15中喷射出的凉风温度过低且向用户直吹时,能够有效避免用户着凉。
前端壁17的内端边缘限定出导流孔,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需穿过导流孔向前延伸,沿孔轴线X的延伸方向导流孔完全投影于中心孔16内,即沿孔轴线X的延伸方向由前朝后看,出风口15被前端壁17遮挡,完全不可见。这样的结构一方面提升了送风组件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送风组件的防尘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中心孔16以及导流孔均呈圆形,中心孔16呈圆形表示内周壁11为以孔轴线X为旋转轴的回转体,导流孔呈圆形表示其为在前端壁17中心开设的圆孔,这样的结构方便了内周壁11以及前端壁17的加工,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
为了使由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的扩散面积更大,在一种实施例中,前端壁17的内端边缘连接有导流部20,导流部20沿前端壁17的内边缘朝前延伸,并且导流部20在向前延伸的同时向外扩展。当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流经导流部20时,贴附于导流部20的内表面向前流动,由于导流部20向外扩展,故由导流部20导出的气流呈大致的锥形扩散,且越远离导流部20,气流的扩散面积更大。为了进一步增大气流的扩散面积,导流部20还可以设置为越远离前端壁17的部分,其口径的增大速率越快。特别地,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完全被导流孔覆盖也使得由第一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可以完全流经导流部20,由出风口15喷出的气流更加容易被导流部20所吸引,从而使导流部20的导流效果更佳。
外周壁12上设置有进风口14,进风口14用于将气流导入环形腔13,将进风口14设置于外周壁12上使得进风口14可以沿垂直中心孔16的孔轴线X方向朝环形腔13内导入气流,并且由进风口14处进入到第一环形腔13中的气流可以被均匀分成两股气流,两股气流分别朝环形腔13的两边流动,使得环形腔13中气流更加均匀。
出风口15配置成越远离进风口14处其开口尺寸越大,使得出风口15的靠近进风口14的部位的流量减小,出风口15的远离进风口14的部位的流量增大。当出风口15的各处的开口尺寸一致时,出风口15的靠近进风口14的流量大,远离进风口14的流量小,故进风口14配置成越远离进风口14处其开口尺寸越大可以使得出风口15中喷出的气流的流量更加的均匀。具体地,可以设置为出风口15各处的尺寸大小呈连续性变化,且出风口15的最小开口尺寸为最大开口尺寸的1/3-1/2(例如1/2、1/3)。
为了实现出风口15越远离进风口14处其开口尺寸越大的目的,一方面,如图4所示,可以使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向后方内缩,且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的越远离进风口14的部位,其内缩量越大,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的内缩量越大,则使得出风口15的相应位置的开口越大;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朝靠近进风口14的方向平移,使得内周壁11的前端边缘与前端壁17的内端边缘偏心设置,也能够实现出风口15越远离进风口14处其开口尺寸越大的目的。
送风组件还包括风机30,风机30用于朝环形腔13中导入气流,具体地,风机30可以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风机30通过与进风口14连接的送风通道而向环形腔13中导入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此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送风组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周壁,呈环形,限定具有孔轴线的中心孔;
外周壁,绕所述内周壁延伸,所述内周壁的后端边缘向外弯曲并与所述外周壁的后端边缘连接;
前端壁,沿所述外周壁的前端边缘朝内延伸,所述内周壁、外周壁以及所述前端壁共同限定出环形腔,所述内周壁的前端边缘与所述前端壁之间共同限定将所述环形腔中的空气向前喷出的出风口;
其中,所述前端壁的内端边缘限定出导流孔,沿所述孔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导流孔完全投影于所述中心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孔以及所述导流孔均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部,沿所述前端壁的内端边缘向前延伸,以对所述出风口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远离所述导流孔的方向,所述导流部的口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部配置成越远离所述前端壁其口径增大速率越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口,用于将气流导入所述环形腔,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周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沿垂直所述孔轴线方向朝所述环形腔内导入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配置成越远离所述进风口处其开口尺寸越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导流孔偏心设置。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
CN201821123556.XU 2018-07-16 2018-07-16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8920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3556.XU CN208920506U (zh) 2018-07-16 2018-07-16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3556.XU CN208920506U (zh) 2018-07-16 2018-07-16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0506U true CN208920506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3556.XU Active CN208920506U (zh) 2018-07-16 2018-07-16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0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4899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321520A (zh) 导流圈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CN104456724A (zh) 空调器
CN105371374A (zh) 空调器
CN105444265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19057040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091109B (zh) 一种壁挂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8920506U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5202729A (zh) 吸顶式空调
CN105526635A (zh) 室内机空调
CN204806547U (zh) 一种吊顶式风机
CN105864896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2200144A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09147248U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8920507U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81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968971B (zh) 送风装置
CN104990144A (zh) 一种吊顶式风机
CN110793104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8920505U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8870541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10726178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83B (zh) 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26182B (zh) 空调挂机
CN107061319B (zh) 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