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3254A -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23254A CN110723254A CN201910987724.2A CN201910987724A CN110723254A CN 110723254 A CN110723254 A CN 110723254A CN 201910987724 A CN201910987724 A CN 201910987724A CN 110723254 A CN110723254 A CN 1107232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al reef
- buoy
- self
- anchoring
- fixing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2/04—Fixations or other anchor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通过工具在珊瑚礁上加工出适合浮标锚泊上缆绳穿过的通孔;S2:将缆绳穿过通孔,使缆绳缠绕在珊瑚礁上,并使浮标锚泊的重块固定在珊瑚礁上;S3:待珊瑚礁自生长,并与浮标锚泊的重块融为一体。本发明通过将浮标锚泊的重块以及缆绳,穿过珊瑚的中心,并通过珊瑚自生长的方式与重块融为一体,进而对浮标的重块进行固定,使得即使露出水面的浮标收到强风的牵拽,位于海底的重块亦不易随着浮标的移动而发生滑移和沉入深度更深的海域的情况,保证浮标不会沉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浮标,其功能是标示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一般常见的浮标通过锚泊来定位在相应区域的海域上。
而对于珊瑚礁陡坡区的浮标,由于其珊瑚礁外礁坪形态陡峭,坡度常大于1:3,局部甚至达到1:1,浮标露出水面而收到风力的牵拽,因而锚泊系统容易发生移动,沉入深度更深的海域内,导致浮标沉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方法为:
S1:通过工具在珊瑚礁上加工出适合浮标锚泊上缆绳穿过的通孔;
S2:将缆绳穿过通孔,使缆绳缠绕在珊瑚礁上,并使浮标锚泊的重块固定在珊瑚礁上;
S3:待珊瑚礁自生长,并与浮标锚泊的重块融为一体。
进一步地,S3中所述浮标锚泊的重块为连接在缆绳末端的多个小型的方形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重块进一步缠绕在珊瑚礁上。
进一步地,S1中所述的通孔穿设在珊瑚礁的中下部。
进一步地,S2中在捆绑有重块的珊瑚礁附件构建促进珊瑚礁自生长的无机营养盐过滤系统。
进一步地,S1中所述缆绳包括设置在两端的上有档锚链、下有档锚链和设置在中段的绳体,所述绳体上包覆有密度比海水小的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绳体上设有负重段,使整体缆绳在水中形成S型形态。
进一步地,所述绳体的负重段在绳体的表面上包覆有铅皮层。
进一步地,所述下有档锚链与绳体连接的部分设置有深水浮球,所述深水浮球用于将下有档锚链与绳体的连接位置提起距离海底10m。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浮标锚泊的重块以及缆绳,穿过珊瑚的中心,并通过珊瑚自生长的方式与重块融为一体,进而对浮标的重块进行固定,使得即使露出水面的浮标收到强风的牵拽,位于海底的重块亦不易随着浮标的移动而发生滑移和沉入深度更深的海域的情况,保证浮标不会沉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浮标锚泊;2、缆绳;21、上有档锚链;22、绳体;221、负重段;23、下有档锚链;231、深水浮球;3、珊瑚礁;4、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1:通过工具在珊瑚礁3上加工出适合浮标锚泊1上缆绳2穿过的通孔;
S2:将缆绳2穿过通孔,使缆绳2缠绕在珊瑚礁3上,并使浮标锚泊1的重块4固定在珊瑚礁3上;
S3:待珊瑚礁3自生长,并与浮标锚泊1的重块融为一体。
如图1所示,其中,浮标锚泊1的重块部分为多个小型的方形重块4,这多个小型的方形重块4均连接在浮标的缆绳2末端部位,在重块4对珊瑚礁3进行缠绕的时候,缆绳2先穿过珊瑚礁3的通孔,然后将多条不同分支的方形重块4进一步缠绕在珊瑚礁3的枝干上,使得整体呈现相对固定的状态。同时由于重块4分为多个小型的方形重块4,因此卡在珊瑚礁3沟槽上的几率增加,也能更好地避免移位。
S1中提到的通孔,设置在珊瑚礁3的中下部位置处,由于该部分位置的珊瑚枝干较硬,且相对其他部分较为稳固,不易折断,将浮标锚泊1固定在珊瑚礁3的该部分,能有效避免重块3受到牵拽,导致发生移位甚至沉入深度更深的海域的情况。当珊瑚礁3自生长时,由于重块4与珊瑚礁3的位置相对固定,并贴合,珊瑚礁3便会覆盖在重块4上,从而使得重块4最终与珊瑚礁3融为一体,令重块4固定在该海域位置处。
为了促进珊瑚礁的自生长速率,在捆绑安装架的珊瑚礁附近构建无机营养盐过滤系统。根据研究,珊瑚对铵氮、硝氮亚硝氮及磷酸盐等营养盐的变化非常敏感,常用的无机营养盐过滤系统有柏林系统(Berlin system)、藻屏过滤系统法、沸石(ZEOvit)系统以及活砂过滤法。上述四种系统或方法的作用均是通过过滤或吸收氮磷营养盐等来创造低营养盐环境。而本实施例中主要采取沸石(ZEOvit)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人造沸石(ZEOvit)、栖息于沸石孔中的细菌(Zeobak)、细菌和珊瑚的食物(Zeofood)及有助于硝化细菌繁殖的碳源(ZeoStart)。该系统组成简化,通过纯人工控制方式创造并维持低营养盐环境,在降低氮磷营养盐的同时,将重要成分如钙、镁和碳酸盐硬度等也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不会过高或过低。
这样通过加入无机营养盐过滤系统,使得珊瑚礁的生长速率更快,能进一步加快珊瑚礁的自愈以及生长,令重块与珊瑚礁能更快地融为一体,从而稳定浮标锚泊,有效避免重块随着浮标的移动而发生滑移和沉入深度更深的海域的情况的问题出现。
缆绳2分为3段部分,第一段为与浮标锚泊1连接的上有档锚链21,第二段为设置在中段的绳体22,第三段为与重块4相连的下有档锚链23,绳体22上包覆有密度比海水小的高分子材料,以使绳体22在海中处于飘浮状。高分子材料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该种材料密度为0.920~0.964g/cm3,在海水中具有相当的浮力。
同时,绳体22上设有负重段221,负重段221的作用在于使整体缆绳2在水中形成S型形态,从而降低自缠绕的几率和风险。具体地,负重段221可以为包覆在绳体22该段位置处的铅皮,铅皮总重量为20KG,以保证该部分的绳体22可以有效下沉,从而形成一段下沉一段上浮的形态,形成S型。
下有档锚链23与绳体22连接的部分设置有深水浮球231,深水浮球231的作用在于将下有档锚链23与绳体22的连接位置提起距离海底10m。由于下有档锚链23自身具有相当的重量,即使是在海水中,一般情况下也只能沉在海底下,容易造成自缠绕等情况的出现。而通过深水浮球231将下有档锚链23的一端浮起,使其处于伸展状态,这样能有效降低发生自缠绕的风险。
通过本申请的方法,能有效将浮标锚泊固定在相应的海域处,由于浮标锚泊的重块以及缆绳,穿过珊瑚的中心,并通过珊瑚自生长的方式与重块融为一体,因此即使露出水面的浮标收到强风的牵拽,位于海底的重块亦不易随着浮标的移动而发生滑移和沉入深度更深的海域的情况,保证浮标不会沉没。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通过工具在珊瑚礁上加工出适合浮标锚泊上缆绳穿过的通孔;
S2:将缆绳穿过通孔,使缆绳缠绕在珊瑚礁上,并使浮标锚泊的重块固定在珊瑚礁上;
S3:待珊瑚礁自生长,并与浮标锚泊的重块融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浮重块为连接在缆绳末端的多个小型的方形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重块进一步缠绕在珊瑚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通孔穿设在珊瑚礁的中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捆绑有重块的珊瑚礁附件构建促进珊瑚礁自生长的无机营养盐过滤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缆绳包括设置在两端的上有档锚链、下有档锚链和设置在中段的绳体,所述绳体上包覆有密度比海水小的高分子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上设有负重段,使整体缆绳在水中形成S型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的负重段在绳体的表面上包覆有铅皮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有档锚链与绳体连接的部分设置有深水浮球,所述深水浮球用于将下有档锚链与绳体的连接位置提起距离海底10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7724.2A CN110723254B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87724.2A CN110723254B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3254A true CN110723254A (zh) | 2020-01-24 |
CN110723254B CN110723254B (zh) | 2021-06-01 |
Family
ID=6922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87724.2A Active CN110723254B (zh) | 2019-10-17 | 2019-10-17 |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23254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09713A (ja) * | 2001-06-28 | 2003-01-14 | Cp Farm:Kk | サンゴの移植方法及び馴化装置 |
US20080112759A1 (en) * | 2006-11-10 | 2008-05-15 | Stewart Hardison | Artificial reef anchor structure |
CN105638526A (zh) * | 2016-01-08 | 2016-06-08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造礁石珊瑚生长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660475A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东南大学 | 一种适用于珊瑚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
CN205418004U (zh) * | 2016-03-21 | 2016-08-03 | 江苏乾维海洋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浮标锚泊系统 |
CN105994091A (zh) * | 2016-07-15 | 2016-10-12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玄武岩纤维制珊瑚礁生态修复多维礁体 |
CN106542052A (zh) * | 2016-12-07 | 2017-03-29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浮标锚碇系统 |
CN110282081A (zh) * | 2019-07-24 | 2019-09-27 | 大连壹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城市平台系泊系统 |
-
2019
- 2019-10-17 CN CN201910987724.2A patent/CN1107232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09713A (ja) * | 2001-06-28 | 2003-01-14 | Cp Farm:Kk | サンゴの移植方法及び馴化装置 |
US20080112759A1 (en) * | 2006-11-10 | 2008-05-15 | Stewart Hardison | Artificial reef anchor structure |
CN105638526A (zh) * | 2016-01-08 | 2016-06-08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造礁石珊瑚生长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660475A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东南大学 | 一种适用于珊瑚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
CN205418004U (zh) * | 2016-03-21 | 2016-08-03 | 江苏乾维海洋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浮标锚泊系统 |
CN105994091A (zh) * | 2016-07-15 | 2016-10-12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一种玄武岩纤维制珊瑚礁生态修复多维礁体 |
CN106542052A (zh) * | 2016-12-07 | 2017-03-29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浮标锚碇系统 |
CN110282081A (zh) * | 2019-07-24 | 2019-09-27 | 大连壹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城市平台系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3254B (zh) | 2021-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8061509A (ja) | 藻場造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藻場造成方法 | |
KR101006982B1 (ko) | 진자형 가두리 양식 시설물 | |
CN106985973A (zh) | 一种海域钻探用砂锚及抛锚和拔锚方法 | |
CN110723254B (zh) | 一种珊瑚礁陡坡区浮标锚泊的自生长固定方法 | |
WO2008067406A3 (en) | Through-hull mooring system | |
JP2007236291A (ja) | 浮魚礁 | |
Defingou et al. | PHAROS4MPAs-a review of solutions to avoid and mitigat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offshore windfarms | |
CN116654181A (zh) | 航标锚固装置 | |
KR101569852B1 (ko) | 해조류 이식유닛, 해조류 이식유닛을 이용한 테이블형 인공어초 및 해조류 이식유닛을 이용한 바다숲 조성방법 | |
KR101895506B1 (ko) | 해저 대심도용 앵커 | |
JP3940626B2 (ja) | 取水管の敷設方法 | |
CN108132049A (zh) | 珊瑚礁调查及监测固定样线的设定装置及方法 | |
JP5455836B2 (ja) | 浮魚礁装置 | |
CN204881664U (zh) | 水下坐底式观测平台 | |
RU2669304C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морских гидробионтов на шельфе и материковом склоне | |
KR102011813B1 (ko) | 해상 어장관리 수치지도 시스템 | |
CN210855463U (zh) | 一种生态浮床 | |
KR20150004186A (ko) | 부유식 해양구조물용 계류장치 | |
JPH1042744A (ja) | 浮沈式昆布礁 | |
CN207907866U (zh) | 珊瑚礁调查及监测固定样线的设定装置 | |
JPH0432058Y2 (zh) | ||
JPH07252819A (ja) | 人工島 | |
JP2019124062A (ja) | 係留システム及び係留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 |
CN203528773U (zh) | 浅水管道施工多功能船 | |
US11162236B2 (en) | Living marine quay wal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1119 Haibin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No. 164, Xin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