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9870B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9870B
CN110719870B CN201880038261.9A CN201880038261A CN110719870B CN 110719870 B CN110719870 B CN 110719870B CN 201880038261 A CN201880038261 A CN 201880038261A CN 110719870 B CN110719870 B CN 110719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vehicle
vehicle body
vertical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82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9870A (zh
Inventor
松冈圣彦
芳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168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221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202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2214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230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221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19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9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4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imminent contact with an obstacle, e.g. using rada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及其周边零件的设计自由度的车身前部构造。触地防护件(20)具有上壁(20a)、前壁(20b)、和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比所述上壁(20a)长的下壁(20c),下横梁(28)呈朝向上方开口的帽形截面形状,且至少具有前侧凸缘部(29a)和底面部(29c),将上壁(20a)相对于下横梁(28)的前侧凸缘部(29a)固定,并且将下壁(20c)相对于底面部(29c)固定,在前壁(20b)安装有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另外,触地防护件(20)具备层差凸缘部(38),该层差凸缘部(38)具有至少从前壁(20b)连续至下壁(20c)的层差部(36)。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等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通过与车身前部的横梁的下表面接合的前部下护罩来保护散热器的下水箱。
另外,作为汽车的车身前部构造而有一种构造,其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前侧车架、和分别固定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的前隔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专用的夹具将前侧车架与前隔板临时固定。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夹具由具备夹具支承孔且架设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的定位夹具、和具备前后延伸的杆且与前隔板连结的隔板夹具所构成。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夹具,通过将连结杆从前方穿插至夹具支承孔内而能够将前隔板与隔板夹具一起临时固定于前侧车架。
在专利文献3、4中,虽然并不以前侧车架与前隔板的临时固定为目的,但记载了使用爪将两个车身部件临时固定。即,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设于托架的一个爪从上方钩挂在设于车顶加强件的孔的缘部的构造。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将设于减震器的爪从上方钩挂在设于角撑板的开口的缘部的构造。
再者,作为汽车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已知一种构造,其具有安装在配置于车身前部的横构件与纵构件之间的结合部的散热器安装用托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具体而言,该冷却设备安装构造具备:在车身前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梁(横构件);和连结部件(纵构件),其与该前横梁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连接,并通过从该外端部向上方延伸且与前侧车架(车身架)的前端部连接而将前横梁与前侧车架连结。
散热器安装用托架通过从前横梁与连结部件所成的内角侧所安装的基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来支承散热器(冷却设备)的下部。
另外,连结部件具有闭合截面构造,并在连结部件的内侧配置有由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板体构成的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央部弯折。而且,加强部件的上端部与前侧车架的下表面连接,中央部与加强部件的内壁面连接,下端部与前横梁的上表面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8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布第2016/117252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133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0055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平3-16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近几年自动驾驶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将检测车辆前方的障碍物的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与前隔板的下横梁相比配置于车辆前方的必要性提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临时固定构造中,由于需要夹具向各部件的安装作业或夹具彼此的安装作业,所以存在组装作业性差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临时固定构造中,将设于托架的一个爪从上方钩挂在设于车顶加强件的孔的缘部,并且将爪与托架的车宽方向中心相比集中配置于一方。因此,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临时固定构造中,为了不使托架落下而需要一边用手按压着一边进行作业,存在组装作业性差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临时固定构造中,由于设于减震器的爪的板厚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且爪在板厚方向上支承载荷(自重),所以存在爪变形的隐患。
再者,以往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的加强部件相对于前横梁(横构件)仅与其上表面接合。因此,在以往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中,前横梁与连结部件(纵构件)构成的角部的结合强度不够。因此,例如当汽车在路况不良的道路上行驶时,存在因前侧车架前端部上下位移而使所述角部发生扭转变形的隐患。而且,当上述角部发生扭转变形时,安装于前横梁与连结部件的内角侧的散热器安装用托架的散热器的支承稳定性受到损害。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及其周边零件的设计自由度的车身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临时固定时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抑制前隔板的脱落的车身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托架配置的横构件与纵构件的角部的结合强度优异、并且该角部的刚性也高且阻断冷却设备的上下振动向车室侧传递、且冷却设备的支承稳定性优异的车身前部构造。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相对于前隔板的下横梁而安装的触地防护件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防护件具有上壁、前壁、和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比所述上壁长的下壁,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以彼此平行相对的方式延伸,所述前壁与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大致正交,并将所述上壁的车辆前方端部与下壁的车辆前方端部分别连结,所述下横梁呈朝向上方开口的帽形截面形状,且至少具有前侧凸缘部和底面部,将所述上壁相对于所述下横梁的所述前侧凸缘部固定,并且将所述下壁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固定,在所述前壁安装有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一种能够提高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及其周边零件的设计自由度的车身前部构造。
另外,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能够提高临时固定时的组装作业性、并且能够抑制前隔板的脱落的车身前部构造。
再者,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供托架配置的横构件与纵构件的角部的结合强度优异、并且该角部的刚性也高且阻断冷却设备的上下振动向车室侧传递、且冷却设备的支承稳定性优异的车身前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概要结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经由图1所示的触地防护件安装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中,(a)是从斜上方观察触地防护件的立体图,(b)是从斜后方观察触地防护件的立体图,(c)是从下方侧观察触地防护件安装于下横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触地防护件安装于下横梁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配置于车身前部的下方的保险杠外观件及下护罩的概要截面图。
图6是表示配置于车身前部的下方的保险杠外观件或下护罩与路面接触而输入了顶起载荷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未布置的状态下安装有覆盖凹部的盖部件的状态的概要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概要结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保险杠横梁伸出部及其周边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0是图8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前隔板的左侧的纵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纵构件的后侧部件的立体图。
图13中,(a)是表示第一钩挂片的立体图,(b)是(a)的XIIIb-XIIIb线剖视图。
图14中,(a)是表示第二钩挂片的立体图,(b)是(a)的XIVb-XIVb线剖视图。
图15中,(a)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表示将车身(body)和前隔板临时固定后的状态。(b)是示意性地表示(a)所示的组装步骤中的各部件的螺栓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16中,(a)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表示将前隔板和保险杠横梁组装体临时固定后的状态。(b)是示意性地表示(a)所示的组装步骤中的各部件的螺栓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17中,(a)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表示将车身、前隔板和保险杠横梁组装体临时固定后的状态。(b)是示意性地表示(a)所示的组装步骤中的各部件的螺栓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18中,(a)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表示相对于车身抬起了前隔板及保险杠横梁组装体的状态。(b)是示意性地表示(a)所示的组装步骤中的各部件的螺栓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19中,(a)是用于说明车身前部构造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表示相对于车身及前隔板抬起了保险杠横梁组装体的状态。(b)是示意性地表示(a)所示的组装步骤中的各部件的螺栓孔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局部虚拟结构立体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向视XXI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图20的前隔板的左半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3中,(a)是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在内的横构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b)是包括横构件与纵构件的结合部的截面在内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构成纵构件的后侧部件的立体图。
图25是构成纵构件的加强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26中,(a)是表示从左斜后上方俯视托架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从右斜前下方仰视托架的状态的立体图,(c)是沿着(a)的XXVIC-XXVIC线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从图22的向视XXVII方向观察到的托架与前隔板的结合形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垂直上下方向。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具有由无骨架式车身构成的车身。该车身相对于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通过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中心线而配置为左右对称。
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10构成为,具备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左右一对上构件14、14、左右一对连结部件16、16、和前隔板18。在前隔板18的下端的大致中央安装有一对触地防护件20、20。一对触地防护件20、20分别相同地构成。
如图1所示,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分别配置于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后方端部与未图示的横梁连结。
左右一对上构件14、14分别配置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的车宽方向外侧,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上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与未图示的左右一对前柱连结。
各上构件14由上构件上部14a和上构件下部(车辆前方侧的前端部)14b构成。上构件上部14a从未图示的前柱朝向车辆前方以向下坡度延伸。上构件下部14b从上构件上部14a朝向车辆下方以向下坡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前隔板18配置于车辆前方端部。该前隔板18由左右一对纵构件24、24、上横梁26和下横梁28构成。左右一对纵构件24、24分别沿着垂直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的前端部的附近部位。
上横梁26沿着车宽方向架设于左右一对纵构件24、24的上端部之间。在上横梁26的沿着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连结有将各上横梁26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各上构件14的(上构件上部14a)连接的连结构件27、27。
下横梁28呈朝向上方开口的帽形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下横梁28由前侧凸缘部29a、前侧侧壁29b、底面部29c、后侧侧壁29d、和后侧凸缘部29e构成。
前侧凸缘部29a朝向车辆前方突出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前侧侧壁29b以与前侧凸缘部29a连续且朝向下方弯折的方式形成。底面部29c将彼此相对的前侧侧壁29b的下端与后侧侧壁29d的下端连结。后侧侧壁29d与前侧侧壁29b相对配置,并以从底面部29c的车辆后方端部朝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形成。后侧凸缘部29e以从后侧侧壁29d的上缘部朝向车辆后方弯折的方式形成。
下横梁28沿着车宽方向架设于左右一对纵构件24、24的下端部彼此之间。下横梁28在垂直上下方向上位于上横梁26的大致下方。
如后所述,相对于下横梁28的前侧凸缘部29a而固定有触地防护件20的上壁20a,并且相对于下横梁28的底面部29c而固定有触地防护件20的下壁20c(参照图3的(c))。
如图1所示,各连结部件16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并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于上构件14的(上构件下部14b)的下端部与各前侧车架12之间。各连结部件16将左右一对上构件14、14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沿着车宽方向相互连结。
如图3的(a)及图3的(b)所示,触地防护件20由上壁20a、前壁20b和下壁20c构成。上壁20a及下壁20c以彼此平行相对的方式延伸。前壁20b与该上壁20a及下壁20c大致正交,并将上壁20a的车辆前方端部与下壁20c的车辆前方端部分别连结。在第1实施方式中,这些上壁20a、前壁20b及下壁20c例如通过弯曲加工等而一体地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别单独制造并一体地结合。另外,触地防护件20并不限定于图3的(a)及图3的(b)所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使前壁20b朝向车辆前方弯曲成圆弧状而使截面呈U字形。
前壁20b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参照图3的(a)),且安装状态下的沿着车宽方向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帽子状。前壁20b以面向车辆前方的方式设置(参照图1),并将上壁20a及下壁20c的车辆前方端部彼此连接。在前壁20b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将前壁20b的表背面贯穿的安装用孔部30。
在接近安装用孔部30的前壁20b的车辆后面(背面)连结(接合)有安装用螺母32(参照图3的(b))。将穿插在前壁20b的安装用孔部30内的螺栓33的(参照图2)的螺纹部紧固于安装用螺母32,由此后述的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安装于触地防护件20。
上壁20a在俯视时呈大致三角形。安装状态下的上壁20a的车宽方向截面与两侧角部相比中央部朝向上方鼓出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帽子状。
下壁20c在俯视时呈朝向车辆后方纵长的矩形。下壁20c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上壁20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长。上壁20a和下壁20c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且大致平行地延伸。上壁20a及下壁20c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并同时分别从前壁20b朝向车辆后方延伸。
如图3的(a)、图3的(b)所示,在前壁20b的沿着车宽方向的两侧的侧部及下壁20c的车宽方向的两侧中的从车辆前方端部到中间部位为止,连续形成有内侧与外侧之间具有层差的直线状的层差部36。在前壁20b的沿着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及下壁20c的前侧两侧部,通过该层差部36连续形成有层差凸缘部38。此外,层差凸缘部38以至少在前壁20b及下壁20c连续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在上壁20a形成未图示的层差部36而在上壁20a、前壁20b及下壁20c以连续的方式形成层差凸缘部38。
在下壁20c的车辆前方侧形成有将下壁20c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圆形的出入孔40。该出入孔40用于为了相对于上壁20a侧形成车身接合部42(参照图4)而能够从下壁20c侧穿插未图示的焊枪的枪前端部(能够出入)。
触地防护件20具备车身接合部42。该车身接合部42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固定于车身前部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部。如图4所示,该车身接合部42由上壁侧车身接合部42a和下壁侧车身接合部42b构成。上壁侧车身接合部42a将上壁20a的车辆后方侧上表面相对于下横梁28的前侧凸缘部29a固定(接合)。下壁侧车身接合部42b将下壁20c的车辆后方侧上表面相对于下横梁28的底面部29c固定(接合)。
如图3的(a)及图3的(b)所示,在下横梁28与触地防护件20的接合面形成有用于排出电沉积涂装液的排放部44。该排放部44由形成于触地防护件20的上壁20a的上壁侧排放部44a和形成于下壁20c的下壁侧排放部44b构成。
上壁侧排放部44a由形成于上壁20a的中央部与以该中央部为中间的两侧的角部之间的层差部形成。下壁侧排放部44b由从下壁20c的上表面朝向下方侧凹陷的直线状的长槽形成。该长槽从下壁20c的车辆前方的中间部位到车辆后方端部为止呈直线状连续延伸。
如图2所示,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具有由矩形壳体构成的外壳50。该外壳50在上下方向上与下横梁28相比位于上方,并且配置于下横梁28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部。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上部经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支撑件46分别固定于左右一对纵构件24、24。另外,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下部经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支撑件48固定于触地防护件20。在该情况下,触地防护件20兼具作为用于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安装于下横梁28的托架的功能。
如图5所示,在前隔板18的车辆前方配置有引导部件52。在引导部件52上,使引导面54凹陷而形成有供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支撑件48嵌入的凹部56。
如图5所示,在车身前部10的下方分别配置有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外观件62及车辆后方侧的下护罩64。另外,在沿着上下方向的触地防护件20与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之间配置有冷却管66。该冷却管66作为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周边零件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在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后方端部的上方设有收纳未图示的减震器的左右一对减震器外壳58。在各减震器外壳58的上部设有支承未图示的减震器的左右一对减震器基座60、60。
减震器外壳58沿着车宽方向配置于各上构件14与各前侧车架12之间。该减震器外壳58经由多个未图示的侧部凸缘部而分别固定于上构件14的内侧侧壁及前侧车架12的外侧侧壁。
第1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即触地防护件安装构造所适用的车身前部10基本如以上那样构成,接着,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触地防护件20由彼此平行相对的上壁20a及下壁20c、和与该上壁20a及下壁20c大致正交且将上壁20a与下壁20c连结的前壁20b形成(参照图3的(a)、图3的(b)),能够提高触地防护件20的刚性、强度。此外,触地防护件20也可以是截面呈U字形。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即使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上下振动,由于作为托架发挥功能的触地防护件20的刚性、强度高,所以也能抑制上下振动向下横梁28传递。其结果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车室内的静音性能。
另外,例如有时配置于车身前部10的下方的保险杠外观件62或下护罩64会与路面68的(参照图6)接触而被输入顶起载荷,从而使保险杠外观件62及/或下护罩64朝向上方变形。在该情况下,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过具有高刚性、强度的触地防护件20来限制下护罩64及保险杠外观件62向上方的位移。因此,能够抑制变形后的保险杠外观件62及/或下护罩64与配置于触地防护件20的上方的零件(例如冷却管66、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等)相互干扰。其结果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及其周边零件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触地防护件20具备形成有至少从前壁20b连续至下壁20c的层差部36的层差凸缘部38的(参照图3的(a)、图3的(b))。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层差凸缘部38进一步提高刚性、强度。
再者,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触地防护件20的上壁20a与前侧凸缘部29a的接合面以及触地防护件20的下壁20c与底面部29c的接合面分别形成有用于排出电沉积涂装液的上壁侧排放部44a及下壁侧排放部44b(参照图3的(a)、图3的(b))。由于能够通过该上壁侧排放部44a及下壁侧排放部44b将电沉积涂装液从接合面向外部顺利地排出,所以能够抑制锈的产生而获得防锈效果。
再者,在第1实施方式中,触地防护件20以使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位于其车宽方向的中心的方式具备车身接合部42。该车身接合部42由上壁侧车身接合部42a和下壁侧车身接合部42b构成(参照图4)。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该车身接合部42能够抑制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上下振动来阻止检测精度下降。
再者,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触地防护件20的下壁20c形成有用于相对于上壁20a形成车身接合部42的焊枪的出入孔40(参照图3的(a)、图3的(b))。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下横梁28上组装有触地防护件20的状态下能够从下方侧很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并且能够将触地防护件20相对于下横梁28简便地固定(接合)。
再者,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心,经由第1支撑件46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上部固定于左右一对纵构件24、24,并且经由第2支撑件48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下部固定于触地防护件20。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安装于前隔板18的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安装位置(例如上下位置),能够相对于向散热器RA(参照图5)的空气流入在无障碍的位置配置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另外,由此,能够抑制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上下振动来抑制检测精度的下降。
再者,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前隔板18的车辆前方位置配置引导部件52,并使引导部件52的引导面54向下方凹陷而形成有供对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进行支承的第2支撑件48嵌入的凹部56的(参照图5)。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不妨碍冷却散热器RA的空气流的流动的情况下将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配置于散热器RA的前方。其结果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及其周边零件的设计自由度。
例如,在设为未安装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34的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未布置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能够配置覆盖凹部56且形成有引导面54的盖部件70。盖部件70由从中间的弯折部70a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壁70b、从弯折部70a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壁70c、和从后方壁70c的后方端部朝向下方的引导部件52而下降的后方侧壁70d构成。由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凹部56由盖部件70覆盖而变得难以视觉辨认,车身前部10的外观性提高,并且能够沿着引导面54更顺利地提高空气流的流动。
接着,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该车辆的车身前部101具备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02、102、左右一对副车架支承部103、103、左右一对前后车架104、104、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和前隔板106。
前侧车架102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前侧车架102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在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02、102的前端部分别固定有连结板107、107。如图9所示,连结板107是将前侧车架102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及前隔板106相互连结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在连结板107的上缘形成有向后方折曲的折曲凸缘部107a。
如图8所示,副车架支承部103是从前侧车架102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的金属制部件。副车架支承部103的前端部通过螺栓而被安装于前隔板106的下部。
前后车架104是构成前副车架的一部分的车架,且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前后车架104配置于前侧车架102的下方。前后车架104的前端部通过螺栓而被固定于副车架支承部103的下端部。
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是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架设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02、102的前端部之间的金属制部件。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105A、左右一对安装板105B、105B、和保险杠横梁105C。
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是经由安装板105B而被安装于前侧车架102的前端部的部件。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呈前后开口的四棱筒状的中空构造,并根据材料、厚度等的选择而构成为比保险杠横梁105C及前侧车架102脆弱。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通过由正面碰撞载荷沿车辆前后方向压溃来吸收冲击。
如图9所示,安装板105B是固定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后端部的板状部件。安装板105B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安装板105B具有开口105Ba和上下一对嵌合肋105Bb、105Bb。
如图10所示,开口105Ba面向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内部开口。开口105Ba的高度方向的开口尺寸La形成得比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高度方向的开口尺寸Lb小(La<Lb)。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上壁105Aa相比向下方突出,位于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开口105Ba的下缘105Bd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下壁105Ab相比向上方突出,位于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上下一对嵌合肋105Bb是在开口105Ba的上侧及下侧向前方突出且供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后端部嵌入的部位。嵌合肋105Bb、105Bb均呈板状,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上侧的嵌合肋105Bb相对于开口105Ba向上方离开,并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上壁105Aa的外表面抵接。上侧的嵌合肋105Bb和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的截面呈L字形。下侧的嵌合肋105Bb相对于开口105Ba向下方离开,并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下壁105Ab的外表面抵接。下侧的嵌合肋105Bb和开口105Ba的下缘105Bd的截面呈L字形。
如图8所示,保险杠横梁105C是在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02、102的前端部相同的高度架设于左右一对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105A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件。
前隔板106是固定于前侧车架102、102及副车架支承部103、103的前端部且支承散热器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前隔板106在主视时呈矩形框形状。前隔板106的后方及左右的前侧车架102、102之间成为配置发动机等的动力单元室。前隔板106具有上下一对横构件106A、106A和左右一对纵构件106B、106B。
横构件106A是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横构件106A例如通过组合多个钢板而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或槽形。上侧的横构件106A架设于左右一对纵构件106B、106B的上端部之间。下侧的横构件106A架设于左右一对纵构件106B、106B的下端部之间。
纵构件106B是在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车宽方向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纵构件106B例如通过组合多个钢板而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如图11及图12所示,纵构件610B具备前侧部件110和后侧部件120。前侧部件110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二L字截面部件”。后侧部件120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一L字截面部件”。
如图11所示,前侧部件110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前壁部及外壁部的金属制部件。前侧部件110分为前侧上部件110A和前侧下部件110B两个部分。
前侧上部件110A在平面剖视时呈大致L字形。前侧上部件110A一体地具备第一前壁部111、第一外壁部112和第一凸缘部113、114。
第一前壁部111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前壁部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一外壁部112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外壁部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外壁部112从第一前壁部11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第一凸缘部113从第一前壁部11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凸缘部113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120的第一内壁部122。第一凸缘部114从第一外壁部112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另外,第一凸缘部114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120的第一后壁部121。
前侧下部件110B在平面剖视时呈大致L字形。前侧下部件110B一体地具备第二前壁部115、第二外壁部116和第二凸缘部117、118。
第二前壁部115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前壁部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二外壁部116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外壁部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外壁部116从第二前壁部11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第二凸缘部117从第二前壁部11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凸缘部117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120的第二内壁部124。第二凸缘部118从第二外壁部116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二凸缘部118通过焊接或螺栓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120的第二后壁部123。
如图12所示,后侧部件120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后壁部及内壁部的金属制部件。后侧部件120分为后侧上部件120A和后侧下部件120B两个部分。后侧上部件120A在平面剖视时呈L字形。后侧上部件120A一体地具备第一后壁部121和第一内壁部122。
第一后壁部121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后壁部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一内壁部122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内壁部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内壁部122从第一后壁部12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
后侧下部件120B在平面剖视时呈L字形。后侧下部件120B一体地具备第二后壁部123和第二内壁部124。
第二后壁部123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后壁部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图11所示的第二后壁部123的下部与前侧下部件110B的第二凸缘部118及副车架支承部103的前端部重叠,并通过来自前方的螺栓B而彼此结合。这样,形成了固定有后侧下部件120B、前侧下部件110B和副车架支承部103的下侧固定部140。图12所示的第二内壁部124是构成纵构件106B的内壁部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内壁部124从第二后壁部12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
如图11所示,第二后壁部123具有安装延伸壁125、第一钩挂片126和第二钩挂片127。
安装延伸壁125在第二后壁部123中是与前侧部件11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部位。即,安装延伸壁125是后侧部件120的第二后壁部123与前侧部件11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形成的。纵构件106B中的除安装延伸壁125之外的部位(以下称为“纵构件主体130”。)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的中空截面。
第一钩挂片126是从安装延伸壁12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折曲的板状部位,并在后述的临时固定时相对于连结板107的折曲凸缘部107a从上方钩挂而卡合。第一钩挂片126在侧视时呈前端侧向下延伸的钩形。如图13的(a)、图13的(b)所示,第一钩挂片126构成为,包括第一曲率部126a、第一垂直面126b和第一偏斜面126c。
第一曲率部126a是形成于第一钩挂片126与安装延伸壁125的边界并向后方弯折的部位。
第一垂直面126b是从第一曲率部126a的下部侧向后方延伸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垂直状的面。
第一偏斜面126c是从第一曲率部126a的上部侧向后方延伸并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面。第一偏斜面126c与第一垂直面126b的上端部连续。第一偏斜面126c既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第一垂直面126b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也可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第一钩挂片126的板宽方向的面构成为,包括第一垂直面126b和第一偏斜面126c。第一钩挂片126的板宽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由此,第一钩挂片126以包括第一垂直面126b和第一偏斜面126c的板宽方向的面来支承载荷(自重)。
如图11所示,第二钩挂片127是从安装延伸壁12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前方折曲的板状部位,并在临时固定时相对于安装板105B的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参照图10)从下方钩挂而卡合。第二钩挂片127在侧视时呈前端侧向上延伸的钩形。第二钩挂片127相对于第一钩挂片126向下方离开。如图14的(a)、图14的(b)所示,第二钩挂片127构成为,包括第二曲率部127a、第二垂直面127b和第二偏斜面127c。
第二曲率部127a是形成于第一钩挂片126与安装延伸壁125的边界并向前方弯折的部位。
第二垂直面127b是从第二曲率部127a的上部侧向前方延伸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垂直状的面。
第二偏斜面127c是从第二曲率部127a的下部侧向前方延伸并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面。第二偏斜面127c与第二垂直面127b的下端部连续。第二偏斜面127c既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第二垂直面127b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也可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第二钩挂片127的板宽方向的面构成为,包括第二垂直面127b和第二偏斜面127c。第二钩挂片127的板宽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由此,第二钩挂片127以包括第二垂直面127b和第二偏斜面127c的板宽方向的面来支承载荷。
如图9所示,安装延伸壁125的上部与安装板105B及连结板107重叠,并通过来自前方的螺栓B而彼此结合。这样,形成了安装延伸壁125、安装板105B和连结板107相结合的上侧结合部150。安装延伸壁125的下部与安装板105B及连结板107重叠,并通过来自前方的螺栓B而彼此结合。这样,形成了安装延伸壁125、安装板105B和连结板107相结合的下侧结合部160。
上侧结合部150形成于第一钩挂片126与第二钩挂片127之间。上侧结合部150与上侧的嵌合肋105Bb相比配置于上方。下侧结合部160形成于第二钩挂片127与下侧固定部140之间。下侧结合部160与下侧的嵌合肋105Bb相比配置于下方。
如图11所示,在前侧部件110上形成有凹部119。凹部119是使前侧部件110的第一外壁部112、第二外壁部116、第一前壁部111及第二前壁部115的一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部位。凹部119从第一钩挂片126的下方位置直到下侧固定部140的上方位置而形成于上下方向的整个规定区域内。凹部119形成于与安装延伸壁125在车宽方向上大体对应的位置。第二钩挂片127、上侧结合部150和下侧结合部160形成于与凹部119在车宽方向上对应的位置,且相对于凹部119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在前侧部件110中与上侧结合部150对应的位置的前侧壁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a形成得比在前侧部件110中与第一钩挂片126对应的位置的前侧壁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b小(Wa<Wb)。
如图11及图12所示,车身前部101具备连结部件170和加强部件180来作为纵构件106B的附属零件。
如图11所示,连结部件170是将前侧下部件110B与下侧的横构件106A连结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连结部件170一体地具备连结前壁部171、连结外壁部172和连结凸缘部173~176。
连结前壁部171是从第二前壁部115的下端部向横构件106A延伸设置的部位,并沿斜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连结外壁部172是从第二外壁部116的下端部向横构件106A延伸设置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结外壁部172从连结前壁部17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设置。
连结凸缘部173从连结前壁部17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结凸缘部173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侧部件120的第二内壁部124。连结凸缘部174从连结前壁部171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连结凸缘部174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106A的适当位置。连结凸缘部175从连结外壁部172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连结凸缘部175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侧部件120的第二后壁部123。连结凸缘部176从连结外壁部172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连结凸缘部176配置于横构件106A的内部。
如图12所示,加强部件180是对纵构件106B的下端部与横构件106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连结部进行加强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加强部件180配置于横构件106A的内部。加强部件180一体地具备第一板部181、第二板部182、前凸缘部183和后凸缘部184。
第一板部181是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106A的底面的部位,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图11所示的第一板部181被夹持在连结凸缘部176与横构件106A的底面之间。第一板部181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连结凸缘部176及横构件106A。
第二板部182从第一板部18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板部182与后侧部件120的第二内壁部124抵接。
前凸缘部183从第一板部18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前凸缘部183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106A的适当位置。
后凸缘部184从第一板部181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后凸缘部184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106A的适当位置。
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身前部101基本如以上那样构成。接着,参照图15至图20对其组装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分别利用焊接等单独制造车身108、前隔板106、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此外,在此所说的“车身(body)”构成为,包括前侧车架102、连结板107、副车架支承部103、前后车架104等。
接着,如图15的(a)所示,将车身108与前隔板106临时固定。具体而言,将前隔板106的第一钩挂片126从上方钩挂到连结板107的折曲凸缘部107a上而卡合。此时,第一钩挂片126的第一垂直面126b与折曲凸缘部107a抵接并卡合。另外,在下侧固定部140处将前隔板106与副车架支承部103通过来自前方的螺栓B而彼此结合(临时固定)。由此,能够将车身108与前隔板106临时固定。在该临时固定状态下,如图15的(b)所示,车身108的螺栓孔108a、108b与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c、106d成为彼此上下错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e与副车架支承部103的螺栓孔103a相比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大的长孔状,因此,即使使前隔板10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规定量,也是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e与副车架支承部103的螺栓孔103a连通的状态。
虽省略图示,但在该临时固定状态下对车身108和前隔板106同时进行电沉积涂装。在电沉积涂装后,从车身108卸下前隔板106而解除临时固定状态。之后,在车身108的前后车架104上组装发动机,并且在前隔板106上组装散热器。
接着,如图16的(a)所示,将前隔板106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临时固定。具体而言,将前隔板106的第二钩挂片127从下方钩挂到安装板105B的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而卡合。此时,第二钩挂片127的第二垂直面127b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抵接并卡合,并且第二钩挂片127的前端与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上壁105Aa的内表面抵接并卡合。由此,能够将前隔板106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临时固定。在该临时固定状态下,如图16的(b)所示,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c、106d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的螺栓孔105d、105e成为彼此上下错开的状态。
接着,如图17的(a)所示,在保持将前隔板106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临时固定的情况下,将前隔板106的第一钩挂片126从上方钩挂到连结板107的折曲凸缘部107a而卡合。由此,能够将车身108、前隔板106和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这三者临时固定。在该临时固定状态下,如图17的(b)所示,车身108的螺栓孔108a、108b、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c、106d和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的螺栓孔105d、105e成为彼此上下错开的状态。另外,即使在该临时固定状态下,也是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e与副车架支承部103的螺栓孔103a连通的状态。
接着,如图18的(a)、图18的(b)所示,相对于车身108抬起前隔板106及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以将车身108的螺栓孔108a、108b与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c、106d的位置分别对准。此时,第一钩挂片126从折曲凸缘部107a向上方离开而使第一钩挂片126相对于折曲凸缘部107a的卡合解除。接着,从前方向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e和副车架支承部103的螺栓孔103a内穿插螺栓B,以将前隔板106与副车架支承部103通过螺栓B彼此结合(正式固定)。在该抬起状态下,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的螺栓孔105d、105e成为相对于车身108的螺栓孔108a、108b和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c、106d上下错开的状态。
接着,如图19的(a)、图19的(b)所示,相对于车身108及前隔板106抬起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以将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的螺栓孔105d、105e与车身108的螺栓孔108a、108b及前隔板106的螺栓孔106c、106d的位置分别对准。此时,第二钩挂片127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及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上壁105Aa向下方离开而使第二钩挂片127相对于上缘105Bc或上壁105Aa的卡合解除。接着,从前方向螺栓孔105d、106c、108a内穿插螺栓B,并且从前方向螺栓孔105e、106d、108b内穿插螺栓B,以相对于车身108将前隔板106和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通过螺栓B结合(正式固定)。根据该制造步骤,在连续进行三个部件之间的临时固定作业之后,由于能够连续进行三个部件之间的螺栓紧固作业,所以组装作业性提高。
此外,也可以先将车身108与前隔板106临时固定,在相对于车身108抬起前隔板106并将前隔板106与副车架支承部103通过螺栓B彼此结合(正式固定)之后,再将前隔板106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临时固定。也就是说,也可以变更图16的(a)、图16的(b)~图18的(a)、图18的(b)的组装步骤。
如图8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101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02、102、和固定于前侧车架102的前端部且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纵构件106B、106B的前隔板106。如图11所示,各纵构件106B分别具有:纵构件主体130;与纵构件主体130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安装延伸壁125;和从安装延伸壁12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折曲且相对于前侧车架102从上方钩挂而卡合的第一钩挂片126。如图13的(a)、图13的(b)所示,第一钩挂片126构成为,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垂直面126b、和与第一垂直面126b的上端部连续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第一偏斜面126c。
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第一钩挂片126将前隔板106临时固定于前侧车架102。由此,由于无需夹具,且无需夹具向各部件的安装作业或夹具彼此的安装作业,所以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另外,由于前隔板106的左右的纵构件106B、106B分别具有第一钩挂片126,并且将该第一钩挂片126相对于前侧车架102从上方钩挂,所以能够抑制前隔板106的落下。另外,第一钩挂片126由于构成为,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垂直面126b、和与第一垂直面126b的上端部连续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第一偏斜面126c,所以拥有充分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支承载荷(自重)。另外,由于在第一垂直面126b与第一偏斜面126c之间形成有棱线,所以能够抑制第一钩挂片126的面外方向的变形。
如图8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101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架设于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02、102的前端部之间的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如图11所示,纵构件106B具有在第一钩挂片126的下方从安装延伸壁12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前方折曲、且相对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从下方钩挂而卡合的第二钩挂片127。如图14的(a)、图14的(b)所示,第二钩挂片127构成为,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垂直面127b、和与第二垂直面127b的下端部连续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第二偏斜面127c。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二钩挂片127将前隔板106临时固定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由此,由于无需夹具,且无需夹具向各部件的安装作业或夹具彼此的安装作业,所以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另外,由于通过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的载荷(自重)使第一钩挂片126处的前隔板106与前侧车架102的卡合力增强,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前隔板106的落下。另外,第二钩挂片127由于构成为,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垂直面127b、和与第二垂直面127b的下端部连续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第二偏斜面127c,所以拥有充分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支承载荷。另外,由于在第二垂直面127b与第二偏斜面127c之间形成有棱线,所以能够抑制第二钩挂片127的面外方向的变形。
如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101具备固定于前侧车架102的前端部且将前侧车架102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相互连结的连结板107。在连结板107的上缘形成有向后方折曲的折曲凸缘部107a。第一钩挂片126与折曲凸缘部107a卡合。
根据该结构,即使作用了很大的载荷,折曲凸缘部107a也难以变形,因此,能够使第一钩挂片126与折曲凸缘部107a可靠地卡合。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钩挂片126的第一垂直面126b与折曲凸缘部107a抵接并卡合,所以相较于第一偏斜面126c与折曲凸缘部107a抵接并卡合的情况,第一垂直面126b与第一偏斜面126c之间的弯折部变得难以弯折。
如图8所示,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具备分别安装于各前侧车架102、102的前端部且前后开口的筒状的左右一对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105A、和分别固定于各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105A的后端部的左右一对安装板105B、105B。如图10所示,安装板105B具有面向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内部的开口105Ba、和在开口105Ba的上侧及下侧向前方突出且供保险杠横梁伸出部105A的后端部嵌入的上下一对嵌合肋105Bb、105Bb。第二钩挂片127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卡合。
根据该结构,即使作用了很大的载荷,上侧的嵌合肋105Bb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形成的截面呈L字形的部位也难以变形,因此,能够使第二钩挂片127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可靠地卡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钩挂片127的第二垂直面127b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抵接并卡合,所以相较于第二偏斜面127c与开口105Ba的上缘105Bc抵接并卡合的情况,第二垂直面127b与第二偏斜面127c之间的弯折部变得难以弯折。
如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101具备安装延伸壁125、连结板107和安装板105B相结合的上侧结合部150。上侧结合部150形成于第一钩挂片126与第二钩挂片127之间。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前隔板106与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通过共同的上侧结合部150固定于前侧车架102,所以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例如,能够将保险杠横梁组装体105临时固定于前隔板106,并将该前隔板106临时固定于前侧车架102,最后在将三个部件对位之后通过一根螺栓B进行正式固定。
如图11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101具备:从前侧车架102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的副车架支承部103;将纵构件106B与前侧车架102临时固定的第一钩挂片126;和与第一钩挂片126相比在下方将纵构件106B与副车架支承部103临时固定的下侧固定部140。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包括前侧车架102和副车架支承部103的车身108与前隔板106临时固定并进行电沉积涂装。另外,在电沉积涂装后解除上下的临时固定,当在车身108上组装发动机并且在前隔板106上组装散热器之后能够将两者正式固定。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性。
如图11所示,纵构件主体130具有与第一钩挂片126相比从下方位置在上下方向的整个规定区域内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19。第二钩挂片127及上侧结合部150相对于凹部119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缩短纵构件主体130与第一钩挂片126的距离并提高强度及刚性。另外,由于第二钩挂片127相对于凹部119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所以能够提高安装延伸壁125的强度及刚性,并且也能提高第二钩挂片127的强度及刚性。再者,能够使上侧结合部150靠近纵构件主体130的截面中心而配置并付与前隔板106扭转刚性。
如图11及图12所示,纵构件主体130构成为,包括形成内侧壁及后壁的作为第一L字截面部件的后侧部件120、和形成外侧壁及前壁的作为第二L字截面部件的前侧部件110。纵构件主体130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截面。安装延伸壁125使前侧部件110及后侧部件120中的后侧部件120与前侧部件110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构成纵构件主体130的L字截面部件形成安装延伸壁125,所以能够简化制造,进而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延伸壁125是使前侧部件110及后侧部件120中的后侧部件120与前侧部件110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形成的,但也可以使前侧部件110与后侧部件120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形成。
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纵构件主体130形成为矩形的中空截面,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圆形或除矩形以外的多边形的中空截面。
第2实施方式的第一偏斜面126c与第一垂直面126b的上端部连续,但也可以与第一垂直面126b的下端部连续。第2实施方式的第二偏斜面127c与第二垂直面127b的下端部连续,但也可以与第二垂直面127b的上端部连续。
接着,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所适用的车辆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是由前隔板、和支承中冷器(冷却设备)的托架的复合构造体构成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该冷却设备安装构造如之后详细说明的那样,主要特征在于:构成前隔板的纵构件及横构件、和上述托架的相互的结合构造。
关于第3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设想了搭载于具备中冷器的涡轮增压车中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以下,在对该冷却设备安装构造所适用的车身前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之后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前部201具备左右一对前侧车架202、副车架204和前隔板206。
前侧车架202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前侧车架202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在左右一对前侧车架202、202的前端部分别固定有连结板207。连结板207将前侧车架202的前端部、前隔板206的后述的纵构件206B、上构件219的前端部、和未图示的保险杠横梁组装体的后部相互连结。
副车架204经由其前部在前侧车架202的前部下垂的副车架支承部203而被紧固于前侧车架202。虽未图示,但副车架204支承悬架零件,并且搭载动力单元。
在图20中,附图标记226是由前端支承前隔板206的上端部、并且后端部支承于上构件219的连接车架。附图标记227是支承于上构件219的动力搭载室侧的上壁、并且支承于前侧车架202的上表面的减震器外壳。
散热器209载置于前隔板206的后述的下侧的横构件206A上。散热器209的上部由配置于上侧的横构件206A的左右两侧的散热器支承托架209a支承。
此外,该散热器支承托架209a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上侧托架”。
中冷器208配置于散热器209的前方并安装于前隔板206。此外,在图20中,散热器209及中冷器208为了便于制图而以虚线(双点划线)示出。
如图21所示,中冷器208具备中冷器主体208a和软管连结部208b。图21示出了图20中由虚线(双点划线)表示的中冷器208的左端部,但在未图示的中冷器208的右端部也具有软管连结部208b。
在软管连结部208b的上下分别形成有安装座231。软管连结部208b的下部经由该安装座231而被支承于之后详细说明的托架205。
另外,软管连结部208b的上部经由该安装座231及支承部件233而被固定于之后详细说明的前隔板206的纵构件206B。
此外,软管连结部208b的上部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中冷器的上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部件233由弯折成L字形的板体形成,在支承部件233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缘部形成有凸缘233a。
在软管连结部208b上连结有通气软管232的一端。该通气软管232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配管”。
该通气软管232的一端也连结于未图示的右侧的软管连结部。而且,通气软管232在从软管连结部208b侧朝向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侧延伸后,如图20所示,在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从车宽方向外侧向车宽方向内侧改变方向而从前侧车架202的上方通过并延伸。
而且,从左右的软管连结部208b分别延伸的通气软管232的一方与未图示的涡轮增压器连结,另一方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连结。
如图20所示,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构成为,主要具备前隔板206和左右一对托架205、205。
如图20所示,前隔板206在车身主视时由大致矩形的框体形成。如上所述,在该前隔板206上经由左右一对托架205、205安装有作为冷却设备的中冷器208,并且支承有散热器209。
前隔板206具有上下一对横构件206A、左右一对纵构件206B、206B、和后述的加强部件280(参照图23的(b))。
图20所示的横构件206A是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横构件206A例如通过使多个钢板组合而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或槽形。上侧的横构件206A架设于左右一对纵构件206B、206B的上端部之间。下侧的横构件206A架设于左右一对纵构件206B、206B的下端部之间。
如图22所示,下侧的横构件206A是通过将分别冲压加工金属板而成形的横构件主体206A1与盖部件206A2由焊接接合而构成的部件。在图22中,附图标记P是配置对散热器209的(参照图20)的下部进行支承的基座(省略图示)的凹部。
如图23的(a)所示,横构件主体206A1具有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纵剖视时向上开口的帽形截面。
横构件主体206A1具备构成帽形截面的底壁260、前壁261和后侧壁262。另外,横构件主体206A1具备从前壁261的上缘向前方延伸的前檐部263、和从后侧壁262的上缘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檐部264。
如图23的(a)所示,盖部件206A2与纵构件206B(参照图23的(b))相比在车宽方向内侧封闭横构件主体206A1的帽形截面的向上开口。
盖部件206A2具有向上开口的帽形截面,成为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帽形截面对应的形状。
即,盖部件206A2具备盖底壁265、盖前壁266、盖后侧壁267、盖前檐部268、和盖后檐部269。盖底壁265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盖前壁266从盖底壁265的前缘向上方延伸。盖后侧壁267从盖底壁265的后缘向上方延伸。盖前檐部268从盖前壁266的上缘向前方延伸。盖后檐部269从盖后侧壁267的上缘向后方延伸。
盖前檐部268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263的上表面由焊接进行接合。盖后檐部269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后檐部264的上表面由焊接进行接合。此外,在图23的(a)中,附图标记205是托架。
如图23的(b)所示,在盖部件206A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接合凸缘270。接合凸缘270与纵构件206B的后述的第二内侧壁224由焊接进行接合。
该第二内侧壁224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纵构件的内侧壁”。
而且,在该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向帽形截面内延伸的横构件主体206A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并未配置有盖部件206A2,而是向上方开口。
此外,在图23的(b)中,附图标记260是横构件主体206A1的底壁,附图标记261是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壁,附图标记263是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附图标记205是托架,附图标记280是加强部件。
如图20所示,纵构件206B是在前侧车架202的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
另外,如图22所示,纵构件206B以下端部随着从上部趋向下部而逐渐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描画圆弧。
这种纵构件206B例如通过组合多个钢板而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如图22及图24所示,纵构件206B具备前侧部件210和后侧部件220。前侧部件210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一L字截面部件”。后侧部件220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二L字截面部件”。
如图22所示,前侧部件210(第一L字截面部件)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前壁部及外侧壁的金属制部件。前侧部件210分为前侧上部件210A、前侧中部件210B和前侧下部件210C三个部分。
前侧上部件210A在平面剖视时呈大致L字形。前侧上部件210A一体地具备第一前壁部211、第一外侧壁212和第一凸缘213、214。
第一前壁部211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前壁部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一外侧壁212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外侧壁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外侧壁212从第一前壁部21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第一凸缘213从第一前壁部21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凸缘213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220的第一内侧壁222。第一凸缘214从第一外侧壁212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一凸缘214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220的第一后侧壁221。
前侧中部件210B在平面剖视时呈大致L字形。前侧中部件210B一体地具备第二前壁部215、第二外侧壁216和第二凸缘217、218。
第二前壁部215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前壁部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二外侧壁216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外侧壁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外侧壁216从第二前壁部215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第二凸缘217从第二前壁部215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凸缘217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220的第二内侧壁224。第二凸缘218从第二外侧壁216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二凸缘218通过焊接或螺栓等而被固定于后述的后侧部件220的第二后侧壁223。
如图22所示,前侧下部件210C是将前侧中部件210B与下侧的横构件206A连结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前侧下部件210C一体地具备第三前壁部271、第三外侧壁272和凸缘273~276。
此外,凸缘274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下端凸缘”。
第三前壁部271是从第二前壁部215的下端部向横构件206A延伸设置的部位,并沿斜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三外侧壁272是从第二外侧壁216的下端部向横构件206A延伸设置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三外侧壁272从第三前壁部27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设置。
凸缘273从第三前壁部27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凸缘273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侧部件220的第二内侧壁224。凸缘274从第三前壁部271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凸缘274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206A的适当位置。凸缘275从第三外侧壁272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凸缘275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侧部件220的第二后侧壁223。凸缘276从第三外侧壁272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凸缘276配置于横构件206A的内部。
如图24所示,后侧部件220(第二L字截面部件)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后侧壁及内侧壁的金属制部件。后侧部件220分为后侧上部件220A和后侧下部件220B两个部分。后侧上部件220A在平面剖视时呈L字形。后侧上部件220A一体地具备第一后侧壁221和第一内侧壁222。
第一后侧壁221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后侧壁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第一内侧壁222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内侧壁的上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内侧壁222从第一后侧壁22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
后侧下部件220B在平面剖视时呈L字形。后侧下部件220B一体地具备第二后侧壁223和第二内侧壁224。
第二后侧壁223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后侧壁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图22所示的第二后侧壁223的下部与前侧中部件210B的第二凸缘218及副车架支承部203的前端部重叠,并通过来自前方的螺栓B而彼此结合。这样,形成了固定有后侧下部件220B、前侧中部件210B和副车架支承部203的下侧固定部240。图24所示的第二内侧壁224是构成纵构件206B的内侧壁的下部侧的部位,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内侧壁224从第二后侧壁223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
如图24所示,加强部件280是对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与横构件206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连结部进行加强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加强部件280配置于横构件206A的内部。
如图25所示,加强部件280一体地具备第一板部281、第二板部282、前凸缘283、和后凸缘284。
此外,第一板部281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以沿着横构件的底壁的方式配置的下部”。第二板部282、前凸缘283及后凸缘284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从下部的缘部立起的上部”。
在第一板部281的中央部形成有与一般面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隆起部280a。
如图23的(b)所示,第一板部281是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底壁260的部位,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
而且,如图22所示,第一板部281被夹持在纵构件206B的凸缘276与横构件206A的底壁260之间。第一板部281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凸缘276及横构件206A。
返回图25,第二板部282从第一板部281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在第二板部28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82a。
第二板部282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后侧部件220的第二内侧壁224。
前凸缘283从第一板部28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前凸缘283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主体206A1(参照图23的(b))的前壁261(参照图23的(b))。
后凸缘284从第一板部281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后凸缘284经由纵构件206B(参照图23的(b))的第二后侧壁223的(参照图23的(b))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于横构件主体206A1(参照图23的(b))的后侧壁262。
另外,第二板部282及前凸缘283彼此和第二板部282及后凸缘284彼此均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
以下,参照图26的(a)、图26的(b)及图26的(c)来说明托架205。
托架205由弯折的板体形成。
托架205具备:以沿着横构件主体206A1(参照图26的(c))的前壁261(参照图26的(c))的方式配置的纵壁251;从纵壁251的上缘朝向前方弯折成L字形延伸的横壁252;以形成横壁252的前缘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横截的折线253;和以将该折线作为边界向上方鼓出的方式形成的隆起部254。
此外,从横构件主体206A1侧向前方延伸形成的托架205的横壁252和隆起部254构成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延伸部”。
纵壁251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为凹部与凸部交替排列的大致波浪形板状。纵壁251以与横构件主体206A1(参照图26的(c))的前壁261(参照图26的(c))相接的部分与该前壁261结合。
横壁252以沿着横构件主体206A1(参照图26的(c))的前檐部263的(参照图26的(c))的下表面的方式配置。
在隆起部254的中央形成有凹部255。该凹部255如图26的(a)所示地在托架205的上侧凹陷,并如图26的(b)所示地在托架205的下侧突出。
如图26的(c)所示,在该凹部255内配置有基座M。此外,在图26的(a)及图26的(b)中,附图标记256是用于将基座M(图26的(c))安装到凹部255内的螺栓穿插孔。
如图26的(a)及图26的(b)所示,在托架205上形成有第一加强筋256a和第二加强筋256b。
第一加强筋256a形成于隆起部254。第一加强筋256a如图26的(a)所示在托架205的上侧突出、如图26的(b)所示在托架205的下侧凹陷。
第一加强筋256a以从凹部255侧向斜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加强筋256a向后方延伸至折线253,且第一加强筋256a的后端部与折线253交叉。
第二加强筋256b形成于横壁252。第二加强筋256b如图26的(a)所示在托架205的上侧凹陷、如图26的(b)所示在托架205的下侧突出。
第二加强筋256b在横壁252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二加强筋256b以纵壁251侧为基端向前方延伸至折线253,且第二加强筋256b的前端部与折线253交叉。
如上所述,这种第一加强筋256a和第二加强筋256b以彼此向上下相反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加强筋256a和第二加强筋256b除了与折线253的交叉部(结合部)之外以隔着折线253彼此形成于相反侧、并且彼此不交叉的方式形成。
另外,托架205具有左右一对弯折凸缘(弯曲凸缘)257、257。该弯折凸缘257在横壁252和隆起部254的车宽方向两侧分别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弯折凸缘257从横壁252到隆起部254连续延伸。
而且,形成于与横构件主体206A1(参照图26的(c))的前檐部263的(参照图26的(c))重叠的横壁252的弯折凸缘257虽然省略图示,但其与第二加强筋256b(参照图26的(a)及图26的(b))在车宽方向上局部交叠。
这种弯折凸缘257以横壁252及隆起部254中的左右两缘部向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
接着,对托架205相对于前隔板206的结合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7所示,在车身主视时,托架205的纵壁251相对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壁261在车宽方向上具有三处焊接点(结合部)W1、W2、W3。
焊接点W1设想了两张点焊(两张搭接焊)。具体而言,如图23的(a)所示,将托架205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壁261重叠焊接。
焊接点W2设想了三张点焊(三张搭接焊)。具体而言,图23的(b)所示,将托架205、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壁261与加强部件280的前凸缘283重叠焊接。
焊接点W3设想了两张点焊。具体而言,虽未图示,但将托架205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壁261重叠焊接。顺便说一下,通过在前壁261与凸缘283之间形成间隙而避免了前壁261与凸缘283的结合。
另外,托架205的横壁252相对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261在车宽方向上具有四处焊接点W4、W5、W6、W7的(结合部)。
焊接点W4、W5设想了三张点焊。具体而言,如图23的(a)所示,将托架205、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263与盖部件206A2的盖前檐部268重叠焊接。
焊接点W6设想了三张点焊。具体而言,如图23的(b)所示,将托架205、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263与纵构件206B的凸缘274重叠焊接。
焊接点W7设想了两张点焊。具体而言,虽未图示,但将托架205与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263重叠焊接。
而且,这些焊接点W1~W7设定为:在车身主视时以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中的第二内侧壁224为边界沿车宽方向分开。
具体而言,焊接点W1、W4、W5的(结合部)以第二内侧壁224为中心设定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焊接点W2、W3、W6、W7的(结合部)设定于车宽方向的外侧。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起到的作用效果。
如图23的(b)所示,如上所述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使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向横构件主体206A1的向上开口的帽形截面内延伸,并且经由加强部件280与横构件206A的前壁261结合。
另外,托架205与横构件206B的前檐部263的(檐部)结合,并且经由前壁261与加强部件280结合。
另外,如图27所示,托架205相对于前檐部263的结合部以纵构件206B的第二内侧壁224为中心形成于车宽方向的内外。
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能够提高横构件206A与纵构件206B交叉的角部的结合强度。
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由此能够抑制因前侧车架202的前端部上下位移而产生于角部的扭转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另外,根据该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所搭载的中冷器208的(冷却设备)的支承稳定性优异,能够防止因中冷器208而产生的振动或噪音向车室内传播。
另外,如图23的(b)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中,构成加强部件280的上部的第二板部282、前凸缘283和后凸缘284分别与纵构件26B的第二内侧壁224、横构件206A的前壁261、和纵构件206B的第二后侧壁223结合。
另外,如图22所示,构成加强部件280的下部的第一板部281被夹持在横构件204A的底壁260与纵构件206A的凸缘276之间。
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能够进一步提高横构件206A与纵构件206B交叉的角部的结合强度。
另外,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由于能够通过冲压成形等很容易地制造加强部件280,所以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另外,如图26的(a)~图26的(c)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中的托架205在横壁252及隆起部254中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弯折凸缘257。
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的托架205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冷器208的支承刚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中冷器208产生的振动或噪音向车室内传播。
另外,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中的托架205在隆起部254形成有第一加强筋256a、在横壁252形成有第二加强筋256b。
如图26的(c)所示,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的托架205,即使形成有供基座M配置于隆起部254的凹部255,也能发挥相对于中冷器208的(参照图20)的充分的支承强度。
另外,通过使托架205具有第一加强筋256a、第二加强筋256b,能够进一步提高托架205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中,如图23的(a)所示,托架205将横构件206A的前檐部263夹在该托架205与盖部件206A2的盖前檐部268之间而相互以三张重叠的方式焊接。
另外,如图23的(b)所示,托架205将横构件主体206A1的前檐部263夹在该托架205与纵构件206B的凸缘274的(下端凸缘)之间而相互以三张重叠的方式结合。
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能够进一步提高横构件206A与纵构件206B的结合强度,同时也能提高相对于中冷器208的(参照图20)的支承强度。
另外,如图21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利用托架205支承中冷器208。
另外,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利用图24所示的盖部件206A2支承散热器209的(参照图20)的下部。
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能够提高中冷器208和散热器209的空间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它们的支承强度。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中,如图22所示,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突出。
另外,如图20所示,散热器209的上部由散热器支承托架209a(上侧托架)支承。
在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中,通过使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突出而能够使横构件206A向前方位移。而且,通过利用向前方延伸的散热器支承托架209a支承散热器209的上部,能够使散热器209向前方位移而支承于前隔板206上。
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能够在前隔板206的后方确保零件配置空间。
另外,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使中冷器208经由托架205的(中冷器用托架)而固定。
另外,从中冷器208延伸的通气软管232(配管)在从软管连结部208b侧朝向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侧延伸之后,如图20所示,在纵构件206B的下端部从车宽方向外侧向车宽方向内侧改变方向而朝向前侧车架202侧延伸。
根据这种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能够更紧凑地构成中冷器208周围。
以上,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3实施方式,而是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
例如,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将中冷器208作为冷却设备来支承的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搭载冷却设备安装构造S的涡轮增压车。
因此,冷却设备并不限定于中冷器208,也能设为空调的蒸发器,当然也可以是散热器209。
此外,在本发明中,从第1实施方式到第3实施方式针对各个实施方式单独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这些第1~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构造适当组合来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前部
18 前隔板
20 触地防护件
20a 上壁
20b 前壁
20c 下壁
24 纵构件
28 下横梁
29a 前侧凸缘部
29c 底面部
34 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
36 层差部
38 层差凸缘部
40 出入孔
42 车身接合部
44 排放部
46 第1支撑件
48 第2支撑件
52 引导部件
54 引导面
56 凹部
68 盖部件
101 车身前部
102 前侧车架
103 副车架支承部
105 保险杠横梁组装体
105A 保险杠横梁伸出部
105B 安装板
105Ba 开口
105Bb 嵌合肋
105Bc 上缘
105C 保险杠横梁
106 前隔板
106B 纵构件
107 连结板
107a 折曲凸缘部
110 前侧部件(第二L字截面部件)
119 凹部
120 后侧部件(第一L字截面部件)
125 安装延伸壁
126 第一钩挂片
126b 第一垂直面
126c 第一偏斜面
127 第二钩挂片
127b 第二垂直面
127c 第二偏斜面
130 纵构件主体
140 下侧固定部
150 上侧结合部
201 车身前部
202 前侧车架
203 副车架支承部
204 副车架
205 托架
206 前隔板
206A 横构件
206A1 横构件主体
206A2 盖部件
206B 纵构件
207 连结板
210 前侧部件
210A 前侧上部件
210B 前侧中部件
210C 前侧下部件
211 第一前壁部
212 第一外侧壁
215 第二前壁部
216 第二外侧壁
220 后侧部件
220A 后侧上部件
220B 后侧下部件
221 第一后侧壁
222 第一内侧壁
223 第二后侧壁
224 第二内侧壁
230 纵构件主体
240 下侧固定部
263 前檐部(檐部)
271 第三前壁部
272 第三外侧壁
274 凸缘(下端凸缘)
280 加强部件
281 第一板部(加强部件的下部)
282 第二板部(加强部件的上部)
283 前凸缘(加强部件的上部)
284 后凸缘(加强部件的上部)。

Claims (22)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于前隔板的下横梁而安装的触地防护件,
所述触地防护件具有上壁、前壁、和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比所述上壁长的下壁,
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以彼此平行相对的方式延伸,
所述前壁与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大致正交,并将所述上壁的车辆前方端部与下壁的车辆前方端部分别连结,
所述下横梁呈朝向上方开口的帽形截面形状,且至少具有前侧凸缘部和底面部,
将所述上壁相对于所述下横梁的所述前侧凸缘部固定,并且将所述下壁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固定,
在所述前壁安装有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前侧车架;和
固定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且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纵构件的前隔板,
所述各纵构件分别具有:
纵构件主体;
与所述纵构件主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安装延伸壁;和
从所述安装延伸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后方折曲且相对于所述前侧车架从上方钩挂而卡合的第一钩挂片,
所述第一钩挂片构成为,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垂直面、和与所述第一垂直面的上下一方连续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第一偏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固定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的所述前隔板向前方延伸并支承冷却设备的托架,
所述前隔板由左右一对纵构件和上下一对横构件形成为矩形,
一对所述横构件中的下侧的所述横构件具有向上开口的帽形截面,
所述纵构件的内侧壁的下端部经由所述向上开口向所述帽形截面内延伸,并且经由加强部件在所述横构件内与该横构件的前壁结合,
所述托架与构成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帽形截面的檐部结合,并且经由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前壁与所述加强部件结合,
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檐部的结合部在车身主视时以所述内侧壁为中心分别形成于车宽方向的内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防护件具备层差凸缘部,该层差凸缘部具有至少从所述前壁连续至所述下壁的层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壁及所述下壁形成有用于排出电沉积涂装液的排放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防护件具备将所述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固定于其车宽方向的中心部的车身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壁形成有用于形成所述上壁侧的所述车身接合部的焊枪的出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板具有左右一对纵构件,
所述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心部,
所述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的上部经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支撑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右一对纵构件,并且所述前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的下部经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2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触地防护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架设于左右一对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之间的保险杠横梁组装体,
所述纵构件具有在所述第一钩挂片的下方从所述安装延伸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前方折曲、且相对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组装体从下方钩挂而卡合的第二钩挂片,
所述第二钩挂片构成为,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垂直面、和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的上下一方连续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第二偏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且将所述前侧车架与所述保险杠横梁组装体相互连结的连结板,
在所述连结板的上缘形成有向后方折曲的折曲凸缘部,
所述第一钩挂片与所述折曲凸缘部卡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组装体具备:
分别安装于各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且前后开口的筒状的左右一对保险杠横梁伸出部;和
分别固定于各所述保险杠横梁伸出部的后端部的左右一对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具有:
面向所述保险杠横梁伸出部的内部的开口;和
在所述开口的上侧及下侧向前方突出且供所述保险杠横梁伸出部的后端部嵌入的上下一对嵌合肋,
所述第二钩挂片与所述开口的上缘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安装延伸壁、所述连结板和所述安装板相结合的结合部,
所述结合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钩挂片与所述第二钩挂片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的副车架支承部;
将所述纵构件与所述前侧车架临时固定的所述第一钩挂片;和
与所述第一钩挂片相比在下方将所述纵构件与所述副车架支承部临时固定的下侧固定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构件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钩挂片相比从下方位置在上下方向的整个规定区域内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第二钩挂片及所述结合部相对于所述凹部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构件主体构成为,包括形成内侧壁及后壁的第一L字截面部件、和形成外侧壁及前壁的第二L字截面部件,并且该纵构件主体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截面,
所述安装延伸壁使第一L字截面部件及第二L字截面部件中的任一方与另一方相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构件构成为,形成所述内侧壁和面向后方的后侧壁的第一L字截面部件、与形成面向前方的前壁和与所述内侧壁相对的外侧壁的第二L字截面部件以在内侧形成中空部的方式接合,
所述后侧壁的下端部和所述外侧壁的下端部经由所述向上开口向所述横构件内延伸,并且在所述外侧壁的下缘以沿着构成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帽形截面的底壁的方式形成有凸缘,
所述加强部件具备:以沿着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底壁的方式配置的下部;和以分别沿着所述纵构件的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后侧壁、和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前壁的方式从所述下部的缘部立起的上部,
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上部分别与所述纵构件的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后侧壁、和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前壁结合,
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下部在所述外侧壁的所述凸缘与所述横构件的所述底壁之间延伸并被夹持在该凸缘与该底壁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在从所述横构件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弯折凸缘。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支承冷却设备的下部的搭载部,
所述搭载部形成为在从所述横构件向前方延伸的中途以沿车宽方向横截的折线为边界向上方隆起,
在形成所述搭载部的隆起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加强筋,
隔着所述折线在所述搭载部的相反侧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以彼此不交叉的方式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构件还具备以从上方封闭所述帽形截面的向上开口的方式配置的盖部件,
在所述纵构件的面向前方的前壁的下端部形成有下端凸缘,
所述托架将所述横构件的所述檐部夹在该托架与所述盖部件之间而相互以三张重叠的方式结合,并且将所述横构件的所述檐部夹在该托架与所述下端凸缘之间而相互以三张重叠的方式结合。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构件还具备以从上方封闭所述帽形截面的向上开口的方式配置的盖部件,
所述托架支承中冷器,所述盖部件支承散热器。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构件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突出,
所述横构件还具备以从上方封闭所述帽形截面的向上开口的方式配置的盖部件,
所述盖部件支承散热器的下部,
在一对所述横构件中的上侧的所述横构件上配置有向前方延伸的上侧托架,
所述上侧托架支承所述散热器的上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的上部经由支承部件固定于所述纵构件,从所述中冷器延伸的配管以从所述纵构件的下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并朝向所述前侧车架侧延伸的方式配置。
CN201880038261.9A 2017-06-14 2018-05-10 车身前部构造 Active CN110719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6882 2017-06-14
JP2017116882A JP6722140B2 (ja) 2017-06-14 2017-06-14 接地ガード取付構造
JP2017-120234 2017-06-20
JP2017120234A JP6722142B2 (ja) 2017-06-20 2017-06-20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7123067A JP6722144B2 (ja) 2017-06-23 2017-06-23 自動車の冷却機器取付構造
JP2017-123067 2017-06-23
PCT/JP2018/018059 WO2018230204A1 (ja) 2017-06-14 2018-05-10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870A CN110719870A (zh) 2020-01-21
CN110719870B true CN110719870B (zh) 2022-02-18

Family

ID=6466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8261.9A Active CN110719870B (zh) 2017-06-14 2018-05-10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9870B (zh)
WO (1) WO2018230204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910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Honda Motor Co Ltd サブフレームのステー構造
CN101559790A (zh) * 2009-05-31 2009-10-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CN101808880A (zh) * 2007-08-03 2010-08-18 佛吉亚汽车前端模块公司 具有插置在减震器和主纵梁间的刚性梁的机动车前面罩
CN103391874A (zh) * 2011-02-23 2013-1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身前部构造
JP2014024392A (ja) * 2012-07-25 2014-02-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3863406A (zh) * 2012-12-07 2014-06-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前端模块
WO2015075336A1 (fr) * 2013-11-19 2015-05-28 Renault Guide d'air monopièce pour face av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véhicule ainsi équipé
KR20160043298A (ko) * 2014-10-13 2016-04-21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센서 결합구조
JP2016132276A (ja) * 2015-01-16 2016-07-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9100A (ja) * 2004-03-31 2005-10-20 Honda Motor Co Ltd サブフレームのステー構造
CN101808880A (zh) * 2007-08-03 2010-08-18 佛吉亚汽车前端模块公司 具有插置在减震器和主纵梁间的刚性梁的机动车前面罩
CN101559790A (zh) * 2009-05-31 2009-10-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CN103391874A (zh) * 2011-02-23 2013-1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车身前部构造
JP2014024392A (ja) * 2012-07-25 2014-02-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3863406A (zh) * 2012-12-07 2014-06-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前端模块
WO2015075336A1 (fr) * 2013-11-19 2015-05-28 Renault Guide d'air monopièce pour face av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véhicule ainsi équipé
KR20160043298A (ko) * 2014-10-13 2016-04-21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센서 결합구조
JP2016132276A (ja) * 2015-01-16 2016-07-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870A (zh) 2020-01-21
WO2018230204A1 (ja)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3879B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487258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および連結部材
JP4978147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トップ構造
JP2006327284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JP659097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EP3293090B1 (en) Hood of vehicle
JP4894629B2 (ja) 自動車のロッカー補強構造
US8672396B2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6176063B2 (ja) アウタミラー取付け構造
US11679811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8349547B (zh)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719870B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07131187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894613B2 (ja) 車両のバンパー取付構造
CN11335301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2018043715A (ja) 車両カウル部構造
JP2013010410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
JP5445910B2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9143335A (ja) カウルサイド部の接合構造
JP4853106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3362654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JP3865613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補強構造
JP4296823B2 (ja) 車両天井構造
JP562825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9447136U (zh) 组合支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