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9621A -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以及用于固定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件和板簧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以及用于固定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件和板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9621A
CN110709621A CN201880034787.XA CN201880034787A CN110709621A CN 110709621 A CN110709621 A CN 110709621A CN 201880034787 A CN201880034787 A CN 201880034787A CN 110709621 A CN110709621 A CN 110709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leaf spring
section
spring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7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9621B (zh
Inventor
G·戈伊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pw Mine Shaft Co
BPW Bergische Achsen KG
Original Assignee
Bpw Mine Shaf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210406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070962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pw Mine Shaft Co filed Critical Bpw Mine Shaft Co
Publication of CN110709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9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9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16D55/225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pivo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3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 F16D65/0974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acting on o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ad rim in a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brake disc axis
    • F16D65/0977Springs made from sheet met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8Leaf springs
    • F16F1/26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7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 F16D65/0973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 F16D65/0974Resilient means interposed between pads and supporting members or other brake parts not subjected to brake forces acting on o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ad rim in a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brake disc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1),所述制动钳搭接能转动地设置在轴线(A)上的制动盘和在制动盘的两侧设置在衬片槽道(6)中的制动衬片(2、3);沿横向在制动衬片(2、3)上分布的压紧组件(8),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刚性的压紧件(7)和板簧(9),所述压紧件(7)具有一个构成其总长度的大部分、在衬片槽道(6)上分布的中间部段(7b)和两个末端部段(7a、7c),所述压紧件朝盘式制动器轴线(A)支撑在制动衬片(2、3)上并以其第一末端部段(7a)延伸到制动钳(1)的缝隙(14)中,并且所述板簧(9)沿压紧件(7)的纵向延伸并且弹簧弹性地支撑在压紧件(7)的背向制动衬片(2、3)的外侧上。为了在装配和制造技术上将压紧组件的各元件的固定设计得较为简单,并且同时不会弱化固定,延伸到所述缝隙(14)中的第一末端部段(7a)相对于压紧件(7)的中间部段(7b)是弯折的。

Description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以及用于固定盘式制动器 的制动衬片的压紧件和板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所述制动钳搭接能转动地设置在轴线上的制动盘和在制动盘的两侧设置在衬片槽道中的制动衬片;沿横向在制动衬片上分布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刚性的压紧件和板簧,所述压紧件具有一个构成其总长度的大部分、在衬片槽道上分布的中间部段和两个末端部段,朝盘式制动器轴支撑在制动衬片上,并且以其第一末端部段延伸到制动钳的缝隙中,并且所述板簧沿压紧件的纵向延伸并且弹簧弹性地支撑在压紧件的背向制动衬片的外侧上。
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具有:衬片槽道,用于容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和能在轴线上转动的制动盘;以及缝隙,用于固定在制动钳外侧上在衬片槽道上分布的压紧组件的一个端部,所述缝隙至少通过后壁、朝向轴的上部内表面和背向轴的下部内表面限定。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制动衬片固定在盘式制动器中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具有纵向延伸尺寸和相对于纵向延伸尺寸较小的宽度,所述压紧件具有一个构成其总长度的大部分、在衬片槽道上分布的中间部段和两个末端部段。
本发明最后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组件的板簧,所述板簧具有两个主侧面并且前后相继地具有第一弹簧末端、弹簧中间部段和第二弹簧末端。
背景技术
这种盘式制动器、这种制动钳、这种压紧件和这种板簧部分作为整体、部分作为单件地是由EP 1 898 115 B1已知的。为了固定和保持设置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的衬片槽道中的制动衬片,两部分构成的压紧组件在衬片槽道上延伸并且同时横向地在设置在衬片槽道中的制动衬片上延伸。压紧组件的构造成刚性的压紧件朝盘式制动器轴支撑在制动衬片上。这种支撑在弹簧力下实现,为此以其一个端部相对于制动钳固定的板簧在外部沿所述压紧件延伸。所述板簧朝向盘式制动器轴线向压紧件加载压紧力,由此将制动衬片保持在其在制动钳中的相应容纳部中或保持在制动器支座中。所述压紧件具有这样的长度,即,所述压紧件以一个端部一直伸入制动钳中的凹部中。所述凹部的周边轮廓与压紧件的横截面轮廓相适配,由此,压紧件既沿径向相对于盘式制动器轴固定,也横向于盘式制动器轴、既在制动盘的周向上固定。但由于要在很大程度上与压紧件的横截面轮廓相适配,不能简单地制造这种凹部,相反为了制作所述轮廓需要专门的铣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装配和制造技术上将压紧组件的各元件的固定设计得较为简单,并且同时不会弱化固定。
为此,在具有前面所述特征的盘式制动器中提出,压紧件的延伸到制动钳的所述缝隙中的第一末端部段相对于压紧件的中间部段是弯折的。
这在装配技术上的优点是,压紧件可以优选以倾斜延伸的运动向制动钳的缝隙中运动。由此得到的是,特别是节省空间的并且尽管如此仍能实现稳定地固定压紧件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因为在制动钳外侧相对于绕制动钳转动的车轮或车辆轮辋只有很小的径向距离,节省空间的解决方案对于车辆盘式制动器是有利的。特别是在衬片槽道的区域内只有非常有限的空间可供稳定地固定压紧件或固定包括压紧件和板簧的结构单元使用。
由于制动钳中容纳压紧件和板簧的端部的缝隙关于制动盘的转动轴线倾斜地设置,压紧组件的这个端部可以以较少的空间需求、但尽管如此仍稳定地固定在制动钳上。
这里特别有利的是这样的实施形式,其中,所述缝隙相对于转动轴线设置的角度在10°至35°之间,优选在15°至25°之间。相应地压紧件的一个实施形式设定,所述压紧件的第一末端部段相对于中间部段以10°至35°,优选15°至25°的角度弯折。特别是约为20°的角度是有利的。就是说,有利的是,所述缝隙相对于中间部段具有与压紧件的第一末端部段相同的斜度。这是指,压紧件的第一末端部段以及所述缝隙相对于制动盘轴线以相同的角度倾斜。在制造技术上这可以简单地实现。
优选所述缝隙朝压紧件的侧向分别是敞开的。就是说,所述缝隙仅通过一个后壁、一个朝向制盘动的转动轴线的上部内表面和一个下部内表面限定。
通过所述缝隙简单的侧向敞开的形状,可以简单地制造缝隙,例如直接通过浇铸或通过铣刀对制动钳进行简单的切削加工来制造缝隙。这里,缝隙的上部内表面、下部内表面和侧壁能够简单地成形和加工。这种加工可以用单一的加工运动通过盘铣刀完成,其方式是,使盘铣刀以倾斜的运动沿缝隙深度的方向向制动钳中移动。缝隙的后壁由此获得圆弧形。
附加地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盘铣刀沿缝隙深度的方向最大地移入之后,盘铣刀略微地侧向移动然后才收回。在这样制造时,缝隙的后壁由一个平直的中间部段和无台阶地连接在中间部段上的圆弧部段组成,所述圆弧部段的圆心位于制动钳之外,并且优选位于衬片槽道的上方。
此外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设置在压紧件的第一末端部段上的凹部朝缝隙的后壁的方向以及朝缝隙的上部内表面和下部内表面的方向是敞开的,并且所述凹部在侧向上在两侧通过压紧件的侧面部段限定。
所述凹部优选具有U形的轮廓。在安装状态下,U形的凹部的端侧开口与制动钳侧的缝隙的后壁相对置。板簧以其一个端部嵌入所述凹部中,并且优选以其整个宽度嵌入。
此时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板簧弹簧弹性地至少支撑在所述缝隙的上部内表面上,以及在外部支撑在压紧件的中间部段上。由此确保了,在一侧沿垂直于制动盘轴的方向相对于制动片或制动衬片固定压紧件,在另一侧相对于制动钳固定压紧件。通过这种简单的固定,明显降低了用于所述构件的制造费用。
对于压紧件和其稳定性有利的是,所述压紧件至少在其中间部段上构造成由伸长的底边和设置在底边的侧面上的侧边构成的沟槽。两个侧边还可以附加地延长,其方式是,所述侧边不仅沿底边,而且还沿所述第一末端部段设置。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制动钳提出,至少在制动钳中构成的缝隙的所述上部内表面相对于制动盘的转动轴线以一个角度倾斜地设置。这个角度优选在10°至35°之间,特别优选地在15°至25°之间。
为了避免在固定压紧组件的区域内对制动钳的削弱,制动钳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设定,制动钳在所述缝隙的上部内表面与制动钳外侧之间具有的材料厚度从衬片槽道出发增大。优选所述材料厚度以加宽的楔形的形式增大。
为了可以通过标准盘铣刀实现缝隙的制作,优选缝隙的下部内表面也与所述轴线成一个角度设置,这里,所述下部内表面优选平行于上部内表面设置。
通过使用旋转的盘铣刀可以得到缝隙后壁的一种构型,即,所述后壁在圆弧上延伸,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制动钳之外,并且优选位于衬片槽道的上方。附加地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在盘铣刀沿缝隙深度的方向最大地移入之后,盘铣刀略微地侧向移动然后才收回。在这样制造时,缝隙的后壁由一个平直的中间部段和无台阶地连接在中间部段上的圆弧部段组成,所述圆弧部段的圆心位于制动钳之外,并且优选位于衬片槽道的上方。
在根据本发明的压紧件方面设定,压紧件的所述第一末端部段相对于中间部段是弯折的。
压紧件的所述第一末端部段具有用于将板簧嵌入的凹部。
由此连同盘式制动器的其他部件一起实现了压紧件相对于制动钳以及制动片或者说制动衬片的简化的安装。当第一末端部段相对于中间部段以10°至35°,优选15°至25°的角度弯折时,对此是特别有帮助的。
所述凹部在压紧件的第一末端部段的区域内优选具有U形轮廓并且在侧向上在两侧通过压紧件的侧面部段限定。侧面部段当然不是单独的构件。相反,向预成形的压紧件中例如通过冲压或铣削加工出所述凹部。也可以直接在制造压紧件时使所述凹部成形。所述凹部向上和向下以及在端侧是远离压紧件敞开的。
所述压紧件优选至少在其中间部段上构造成包括伸长的底边和设置在底边的侧面上的侧边的沟槽。所述侧边主要实现了对压紧件的强化。
所述沟槽的宽度优选等于压紧件的末端部段上的凹部的宽度。
关于压紧件和其稳定性可能有利的是,附加地延长所述两个侧边,其方式是,所述侧边不仅沿底边设置,此外还沿第一末端部段设置。所述附加的侧边部段可以用于附加地在侧面支撑安装在制动钳的缝隙中的压紧件。
此外有利的是,第一末端部段的终结部构成在一个圆弧上延伸的端侧,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压紧件之外,并且优选位于所述中间部段的上方。
在根据本发明的板簧方面提出,各弹簧末端的终结部分别构成形锁合元件,所述形锁合元件关于主侧面沿相反的方向延伸离开所述主侧面,使得第一形锁合元件位于第一主侧面上,而第二形锁合元件位于第二主侧面上。此外,所述板簧在弹簧中间部段上具有至少两个弯曲方向相反的弯曲部或弯折部。靠近第一弹簧末端设置的弯曲部的弯曲部外侧位于第二主侧面上,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弯曲部的弯曲部外侧位于第一主侧面上。
所述弯曲部中的第一弯曲部确定为用于使板簧的纵向分布有利地与缝隙的构型并且特别是与缝隙的上部内表面的倾斜走势相适配。另外的弯曲部相反确定为用于支撑在压紧件的外侧上,并且朝制动衬片的方向给压紧件加载弹簧力。
根据板簧的一个设计方案,第一弯曲部,即靠近第一弹簧末端设置的弯曲部设置在板簧的总长度的第一个六分之一上。优选所述第一弯曲部设置成与第一形锁合元件隔开1.5cm至3cm的间距。
相反,确定为用于在安装状态下在外部支撑在压紧件上的第二弯曲部优选设置在板簧的总长度的中间三分之一上。
根据板簧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各主侧面的宽度在板簧的总长度上是保持相同的。
盘式制动器和压紧件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盘式制动器、制动钳、压紧件和板簧的具体设计方案。其中
图1示出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的透视图,包括在制动钳中构成的衬片槽道以及衬片槽道上方的压紧组件,所述衬片槽道带有设置在其中的制动衬片;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内容的放大图,但没有示出在图1中完整显示的压紧组件的部件;
图3用制动钳的纵向剖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内容;
图3a示出对应于图3的纵向剖视图,但仅是制动钳本身的剖视图并附加显示了在加工位置中定位在制动钳前面的盘铣刀;
图4用放大的比例示出图3左边的区域;
图5a用放大的比例示出图1左边的区域;
图5b示出与图5a相同的区域,但没有制动衬片;
图6仅示出以背板朝向观察者的制动衬片的透视图;
图7示出仅示出压紧组件的在制动钳上使用的压紧件的透视图;
图8仅示出作为压紧组件的组成部分的在制动钳上使用的板簧的透视图;
图9仅示出作为压紧组件的主要部件的板簧和压紧件的透视图;
图10仅示出在制动钳上使用的弓架的透视图,所述弓架同时用作支座元件并用作锁定元件;
图11示出压紧件的第二实施形式的透视图;以及
图12用纵向剖视图示出根据图11的压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a示出用于载重汽车的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1的中央部分。图2用放大的视图示出该制动钳。图3和图3a用纵向剖视图示出该制动钳。所述盘式制动器可以是滑动钳结构形式的或者是固定钳结构形式的。在仅根据其转动轴线A示出的制动盘的每个侧面分别设置一个制动衬片(图3)。为了容纳制动衬片2、3,制动钳1设有衬片槽道6,衬片压紧件7在所述衬片槽道上延伸。衬片压紧件7这样跨过衬片槽道6,即使得衬片压紧件7沿横向在两个制动衬片2、3上延伸,就是说,设置在相对于车辆靠外的制动衬片2和设置在相对于车辆靠内的制动衬片3上延伸,这两个衬片这里设计成不同的。
制动衬片2、3根据图4分别由实际的摩擦片4以及背板5组成。背板5优选由铸造金属制成。背板5用于使制动压力更好地在衬片面上分布。此外,背板还承担对制动衬片进行引导和将制动衬片支撑在制动钳1本身或支撑在相对于轴线固定的制动器支架上的功能。
在图7中作为单件示出的衬片压紧件7沿纵向中线L1设计成长形的并且以其长度的大部分平行于制动盘转动的轴线A延伸。如果压紧件7在右边示出的第一末端部段7a、即相对于车辆靠内的端部直接容纳在制动钳1中,为此压紧件7的第一末端部段7a配合在制动钳1的缝隙14(图3)中。压紧件7的另一个端部7c主要通过销直接固定在制动钳1上,这还将详细说明。
为了在衬片槽道6中固定两个制动衬片2、3,压紧件7构造成刚性的弓架,并且与弯曲弹性的板簧9组成压紧组件8(图3)。两部分式的压紧组件8的任务是,相对于衬片槽道6这样固定两个制动衬片2、3,使得制动衬片2、3不会相对于制动盘的转动轴线A沿径向向外从衬片槽道6中移出或掉出。
压紧件7在其总长度的大部分上并且特别是在其中间部段7b上具有沟槽状的横截面,带有设置在压紧件7的纵向中线L1上的底边7d,在所述底边上沿底边7d的两个纵向边缘连接侧边7e、7f,所述侧边针对弯曲力强化压紧件7的中间部段7b。
沟槽的通过底边7d形成、平坦的底部大致具有板簧9的宽度,在所述底部上在两侧以15°至90°之间的角度连接侧边7e、7f。
压紧件7以底边7d直接支撑在位于内部的制动衬片3的衬片背板6的上边缘上。同时,压紧件的侧边7e、7f在侧向支撑,并且是支撑在衬片背板5上边缘上的止挡5a上。这两个止挡5a防止压紧件7可能相对于位于内部的制动衬片3发生较大的侧向移动。
由弹簧钢制成的板簧9同样在纵向中线L1上延伸。该板簧以一个弹簧末端9a固定在第一弹簧支座中并以另一个弹簧末端9c固定在第二弹簧支座中。两个固定部都是能松开的,以便拆除弹簧9和设置在弹簧下面的衬片压紧件7,并由此可以为了更换制动衬片2、3从外面接近衬片槽道6。
板簧9在压紧件7的外侧上相对于压紧件纵向延伸,并且板簧从外面支撑在压紧件7上,特别是在底边7d的区域中支撑在压紧件的中间部段7b上(图3、9),由此朝两个制动衬片2、3对压紧件弹性加载。因此,压紧件7既本身刚性地在持续作用的弹簧力下支撑在两个制动衬片2、3是上并分别以朝转动轴线A定向的力对制动衬片加载。
根据图8和9,板簧9仅以一个很短的、设计成弯折部或弯曲部9e的纵向部段在外面支撑在衬片压紧件7上。因此,在这个位于板簧9长度的中间三分之一上并且位于衬片槽道6上方的短的纵向部段上,板簧9设有弯曲部或弯折部9e,所述弯曲部或弯折部横向于板簧9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在弯曲部93上朝两侧连接板簧的中间部段。但板簧9仅以弯曲部9e的弯曲部外侧贴靠在压紧件7的中间部段7b上。因此,仅在这个直接贴靠的位置处,朝制动衬片的方向向压紧件7加载弹簧力。
根据图8,板簧总体上的特征在于其上部的主侧面9.2、其下部的主侧面9.1和还有沿纵向前后相继布置的第一弹簧末端9a、弹簧中间部段9b和最后还有第二弹簧末端9c。板簧9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宽度,这简化了制造。
弹簧末端9a、9c最外面的终结部分别形成形锁合元件10a、10c,所述形锁合元件是相对于板簧的主延伸方向的弯折部。所述形锁合元件10a、10c相对于主侧面9.1、9.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离开板簧侧主延伸方向,从而第一形锁合元件10a位于第一主侧面9.1上,而第二形锁合元件10c位于第二主侧面9.2上。
板簧9在其中间部段9b上具有两个弯曲方向相反的弯折部或弯曲部9f、9e,其中,靠近第一弹簧末端9a设置的弯曲部9f的弯曲部外侧位于第二主侧面9.2上,相反另外的弯曲部9e的弯曲部外侧位于第一主侧面9.1上。
弯曲部9f在装配状态下特别是位于制动钳中的缝隙14之外,就是说,位于缝隙开口前面。此时在弯曲部9f和带有形锁合元件10a的弹簧末端9a之间只还有一个较短的平直弹簧部段9d。该弹簧部段的长度小于板簧总长度的六分之一。板簧9主要利用这个较短的弹簧部段9d支撑在制动钳中的缝隙14的上部内表面14b上。
另外的相反的弯曲部9e相反设置在中央并且位于在板簧的中间部段9b中位于板簧长度的中间三分之一上。
用于板簧9的第一弹簧支座以缝隙14的形式在相对于车辆靠内位于制动钳1上,第二弹簧支座相对于车辆靠外位于衬片槽道6的旁边。相对于车辆靠外的弹簧支座为了固定板簧9的相关弹簧末端9c具有销13。相反,制动钳1为了形成相对于车辆靠内的弹簧支座设有缝隙14形式的朝衬片槽道6敞开的凹部。这个缝隙同时提供了用于压紧件7在这里的端部的位置,这个缝隙也用于板簧这里的板簧末端9a,就是说用于板簧9较短的、小于3cm长的末端部段。
为了安装包括压紧件7和板簧9的压紧组件8,可能有利的是,这两个构件以倾斜延伸的运动共同地导入制动钳1的缝隙中的端部沿纵向方向相互锁定。为此,压紧件7在这个端部出设有凹部7g(图7和图11)。板簧9的向下朝制动钳弯曲的形锁合元件10a形锁合地嵌入所述凹部中,类似于一个钩子位于与其相配的圈环中。板簧9在压紧件7上的这种纵向锁定使得,一旦压紧件7的端部7a位于制动钳1的缝隙14中,则板簧9沿纵向方向被锁定,就是说在轴向上被锁止在压紧件7上。将缝隙14的高度和横向于缝隙延伸的形锁合元件10a的长度设计成,使得在缝隙14中形锁合元件10a不能从压紧件7的凹部7g中脱离,由此实现了所述锁定。
这个措施用于实现安全性并且使得接下来能容易地将压紧件7并且尤其是将板簧9在其另一个端部上固定、就是说固定在左边示出的位于相对于车辆靠外的弹簧支座的区域中。
在制动钳1中构成的缝隙14朝压紧件7的侧面方向相应地是敞开的,从而所述缝隙14仅通过制动钳的后壁14a、上部内表面14b和下部内表面14c限定。这里上部内表面14b是指缝隙14的朝向盘式制动器的轴线或转动轴线A的壁部。下部内表面14c是指缝隙14的背向轴线或转动轴线A的壁部。优选两个内表面14b、14c相互平行地延伸,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限定一个平行缝隙。
压紧件7在其末端部段7a上相对于中间部段7b弯折,就是说倾斜。在弯折部之后,压紧件7的末端部段7a完全平直地一直延伸到与后壁14a相对置的端侧7m,就是说,不是弯曲或弯折的。在安装状态下,压紧件7的中线L1基本上平行于制动盘轴线A定向。只有末端部段7a相对于中线L1并且由此也相对于制动盘轴线A倾斜或者说弯折10°至35°、优选15°至25°,并且特别优选20°。
根据图3a,制动钳1中的缝隙14在其缝隙深度的方向也倾向于轴线A设置。相对于轴线A的倾斜位置的角度A基本上压紧件7倾斜的末端部段7a的弯折角。板簧9由此在弹簧力作用下支撑在缝隙14的朝向轴线A的上部内表面14b上。
图3a示出用于通过铣刀F制作缝隙14的方法。因此,通过缺少侧壁的缝隙14的简单形状,可以简单地制成所述缝隙。
通过在轴线A上可转动的盘铣刀F,通过对应于在图3a中示出的双箭头的唯一进给,就可以加工出缝隙的上部内表面14b、与其平行的下部内表面14c和后壁14a。就是说,这种加工通过盘铣刀F的惟一一次前进运动和接下来的返回运动来实现。这种运动以角度W并且垂直于铣刀轴线A3进行。
盘铣刀F的宽度确定所实现的缝隙14的高度。盘铣刀F的进给方向使得,缝隙的所形成的后壁14a不是平坦的,而是具有圆弧的形状,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缝隙14之外。在图7和图11中示出这个圆弧27,但这里是参考制动钳1的端侧7m相对应的圆形轮廓示出。圆弧27的假想的圆心位于制动钳之外,就是说在外部位于衬片槽道6上方。
备选地,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在盘铣刀F沿缝隙14的深度方向最大地移入时,所述盘铣刀略微侧向移动并且然后才收回。此时形成后壁14a,所述后壁由平直的中间部段和无台阶地连接在中间部段上的圆弧段组成,所述圆弧段的圆心也在制动钳之外位于衬片槽道6上方。
由于缝隙14的上部内表面14b以角度W倾斜,在制动钳1的强度上实现了优点。由于制动钳1在上部内表面14b与制动钳外侧之间具有材料厚度M(图3)从衬片槽道6出发明显增大,就是说以增宽的楔形的形式增大。此外,制动钳1的这个重要的位置处节省了宝贵的空间。由于在制动钳外侧的这个位置处直到绕制动钳转动的车辆或车辆轮辋仅存在很小的径向距离。特别是在围绕衬片槽道的区域中,通常仅存在有限的用于固定压紧件7或由压紧件7和板簧9组成的结构单元的位置。
压紧件7的凹部7g朝缝隙14的后壁14a、上部内表面14b和下部内表面14c的方向是敞开的,相反,沿侧向方向,就是说朝缝隙14的侧向开口的方向通过压紧件7的第一末端部段7的侧面部段7k限定。所述侧面部段7k也相对于中间部段7b倾斜地延伸,因为所述侧面部段是总体上相对于中间部段7b倾斜延伸的第一末端部段7a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凹部7g也具有向上和向下敞开的U形外形或轮廓,这里,U形凹部7g的端侧开口指向缝隙14的后壁14a的方向。
根据图7,压紧件7在其相对于车辆靠外的第二末端部段7c上设计成具有比位于较长具有沟槽形状的纵向部段或者说中间部段7b窄的宽度B。这个宽度B在这个末端部段7c上不大于底边7d的宽度。压紧件7主要是在这个末端部段上设有连接在伸长延伸的底边7d上的曲折结构11,其方式是,压紧件7从底边7d出发首先具有向下的第一弯曲部11a和连接在其上的第二弯曲部11作为反向弯曲。在第二弯曲部11b上作为压紧件7相对于车辆靠外的端部直接连接一个平直的纵向部段12。所述平直的纵向部段12以这种方式比沟槽状的中间部段7b的底边7c更低或更为靠近转动轴线A。
S形的曲折结构11优选设计成,使得其直接过渡到平直的末端部段12中的第二弯曲部11b不是直接连接在第一弯曲部11a上,而是在其间还设有短的、平直延伸的部段11c。其相对于沟槽状的纵向部段的角度例如为110°。
纵向部段12在长度L上基本上平行于转动轴线A延伸并且相对于明显更长的、沟槽状的中间部段7b平行错开地延伸。例如压紧件7可以具有约150mm的总长度。然后,末端部段12相对于沟槽状的部段的底边7d错开15至20mm地延伸。
曲折结构11的区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强化凹坑11d加强,因为压紧件7这里以宽度B较为狭窄,并且可能出现弯曲力。优选压紧件7由材料厚度至少为4mm的冲压和变形的钢板制成。
对于安装在制动钳上的销13,所述销由曲折结构11或从构成压紧件7的第二末端部段7c的端部的纵向部段12无接触地从下面搭接(图4)。尽管如此,压紧件7的这个端部区域通过设置在上方的销13这样阻挡,使得所述夹紧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外部从衬片槽道6上松开。曲折结构11或纵向部段12作为压紧件7的第二末端部段7c的端部在安装状态下到所述销13具有这样的高度距离,使得不会发生接触。
压紧件7从上面支承在两个制动衬片2、3的背板5上并且在这里首先仅能在其纵向上移动,相反横向于此则通过制动衬片侧向的成形元件保持固定。两个制动衬片2、3在衬片槽道6中在制动盘的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能自由运动并制动盘的周向上以确定的间隙被引导。这种运动自由度的组合使得,压紧件7能在制动衬片3上沿其纵向延伸自由运动,并且沿横向与制动衬片2、3能有限运动地或浮动地支承。在装配状态下,这种运动在其纵向延伸上通过制动钳1上的相应止挡紧密地限定。为此,例如通过铣削制动钳1来机械加工压紧件7能够在其间运动的止挡面。
模制在制动钳1上的突起15沿纵向以较小的间距与压紧件的第二末端部段7c相对置。所述突起15因此构成止挡,所述止挡限制压紧件7向车辆外部的纵向可运动性。优选突起15一直延伸到销13的周边附近,但不与销13接触。
两个一体地在制动钳1上模制的支承块50分别具有一个孔,销13在轴线13a上安装在所述孔中。为了使销13不能沿销纵向从支承块50并由此从制动钳1中脱离,在销13上设有适当的保险环、开口销或类似结构。
图1、3示出板簧9的相对于车辆靠外的弹簧末端9c在支座上的固定结构的细节。所述弹簧支座的组成部分除了销13还有固定弓架60,所述固定弓架通过销13能绕销轴线13a摆动运动地与制动钳1连接。板簧9以其弹簧末端9c支撑在弓架60朝向轴线13a的内侧或下侧上。在这个弹簧末端9c上,板簧设有向上延伸的形锁合元件10c。这个形锁合元件10c嵌入弓架60中的缝隙状开口61中,并且由此固定弓架60的摆动位置。
在图10中作为单件示出的弓架是用于板簧9的相对于车辆靠外的支座元件。弓架60由与轴线13a平行的中间部段62和两个相对于中间部段62大致成直角设置的侧面部段63组成(图10),开口61可以位于所述中间部段上。所述侧面部段设计成接片63并且分别设有设置在轴线13a上的圆形开口66。由于这两个开口66在轴线13a上相互平齐,轴线13a同时是两个开口66的对齐轴线。销13同时穿过这两个开口。
接片63的朝向盘式制动器转动轴线A的边缘具有边缘轮廓64,所述边缘轮廓朝轴线13a弯曲。轮廓64的朝向盘式制动器轴线A的轮廓部段构成止挡,因为轮廓走势设计成,使得轮廓64到轴线13a部分地具有较大的间距A1,部分地具有较小的间距A2。例如,轮廓64是偏心形的或者所述轮廓可以是圆弧形的,但此时相对于轴线13a有偏移。
销13是固定机构,用于将用作支座元件和锁定元件的弓架60能松开地固定在制动钳1上。同时,板簧9的末端9c在弹簧张力下贴靠在中间部段62的朝向销13的内侧上。因此所述内侧是支座62a,弹簧末端9c支撑在该支座上。这些措施的总和实现了可靠的固定和承受板簧9中的弯曲应力。
附加的保险措施是,在最外边的弹簧末端9a上构成的、向上弯折的形锁合元件10c嵌入工件60的开口61中。
由衬片压紧件7、板簧9、销13和作为支座元件和锁定元件的弓架60构成的组件的安装这样进行,即,首先将板簧9以其末端9a放置到压紧件7上,使得所述板簧9形锁合地嵌入压紧件7的相对于车辆靠内的末端部段7a的凹部7g中。此后,将这样临时连接的部件,即压紧件和板簧以倾斜延伸的运动插入缝隙14中。相对于中间部段7b弯折的第一末端部段7a此时至少部分地与板簧9一起位于朝制动盘轴线A倾斜的缝隙14的内部。然后,在压紧件的另一个端部上使压紧件7向下摆动,直至所述另一个端部到达压紧件表面43上。这里,所述压紧件同时从上面在两个止挡5a之间放置到相对于车辆靠内的制动衬片3的背板5上。
在下一个步骤中,将弓架60放置到另一个弹簧末端9c上,通过将形锁合元件嵌入弓架60的开口61中可以使这个操作变得容易并且由此对于安装人员更为安全。弹簧9的末端9c这里在内部在弓架60上支撑在支座62a上。现在仅通过手动施加压力并且在弯曲板簧的情况下使弓架60向下运动,直至销13沿轴线13a进入支承块50并且同时穿过弓架60的开口。然后,可以结束对弓架60施加压力,因为板簧9的张力与销13相结合通过构成支座元件的弓架60可靠地承受。
板簧9以弹簧预紧力将压紧件7保持在制动衬片2、3上并确保在发生较强的碰撞时,例如在驶过坑洼路面时,将向外抬起的制动衬片重新压回其原始位置。如果板簧9例如由于机械影响而断裂并且由此失去其保持功能,则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弓架60并且通过缝隙14始终保持压紧件7,使得制动衬片不会丢失。
在图7中示出的压紧件7在制动盘相对于车辆靠外的侧面上的较窄的第二末端部段7c的曲折结构11的优点在于,在这个区域内盘式制动器部件在这个区域内沿径向向外伸出较少并且由此有助于缓解到周围的、绕制动器转动的车轮之间的结构空间的紧张。但曲折结构11在设置在制动盘的车轮外部侧面的制动衬片2的区域中也产生一定的位置需求。因此以特殊的方式对其进行设计,如下面详细说明的那样。
根据图6,设置在制动盘相对于车辆靠外的侧面上的制动衬片2由用于贴靠到止挡盘上的摩擦片4和稳定的背板5组成。所述背板例如由铸钢制成,这里,正面构造成用于摩擦片4的固定面6,而背面17构造成用于传递制动压力的压力面。由于背板5以这个背面17贴靠在制动钳1的相应的施加压力的面18上。所述面18同时是衬片槽道6的壁部。
背板5的周边轮廓通过上部的或者说关于转动轴线A外部的边缘21、朝向转动轴线A的内部的或者说下部的边缘22和两个在上部的和下部的边缘之间延伸的侧边缘23a、23b确定,所述侧边缘相互平行地延伸。
上部或外部的边缘21的特征在于这样的主走势,所述主走势采用制动盘的形状。为此,上部的边缘21主要、即在其大部分长度上具有圆弧形的走势,这种走势构成圆形制动盘的周边上的圆形。这有这样的优点,即,制动衬片2不会沿径向向外突出于制动盘的技术上必要的周边。
利用两个侧面边缘23a、23b,沿周向支撑背板5,从而制动力矩传递到制动钳1上或备选地传递到盘式制动器的相对于轴线固定安装的制动器支座上。当存在制动器支座时,也可以以较小的比例实现通过背板5的下部边缘将制动力矩传递到制动钳支座上。
摩擦片4上在上部或外部边缘31上的特征也在于这样的主走势,所述主走势采用制动盘的形状。为此,上部的边缘31主要、即在其大部分长度上具有圆弧形的走势,这种走势构成圆形制动盘的周边上的圆形,由此,这个边缘也不会沿径向向外突出于制动盘的周边,但同时在摩擦片4和制动盘之间提供最大的接触面。
如果边缘21、31具有基本上弧形的走势,则这种走势包括与这种主设计形式的个别偏差。这样,可以在摩擦片4和背板5中偏心地设置细长的凹部33,所述凹部用于在这里固定电的制动衬片磨损传感器。此外,在边缘21上、在不影响改变的弧形主体设计得情况下可以模制单个小的突起,这些突起例如在制动衬片的生产中可能是有利的。
为了实现用于压紧件7的曲折结构11的位置和自由空间,背板5的上部边缘21的主走势恰好在背板5的两个侧面边缘23a、23b之间的中点处通过边缘21局部的凹陷部25中断。这个凹陷部比折弯的压紧件部段的宽度更宽。
因此,仅在凹陷部25的区域内,关于到转动轴线A的距离,背板6的高度沿径向降低,使得在背板5中形成自由空间,压紧件7以其横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通过所述自由空间。
同样,为了提供用于压紧件7的位置,在相同的区域内,摩擦片7也具有自由空间。这样,在摩擦片4在其外边缘31上此外主要弧形地延伸,这个主体的设计方案在两个侧面边缘23a、23b之间的中点也通过上边缘31的凹陷部35中断。所述凹陷部35也在摩擦片4的周边轮廓上实现了自由空间,压紧件7可以以其横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通过所述自由空间。为此,凹陷部35比折弯的压紧件部段的宽度B要更宽。
与摩擦片4的上部边缘31的与在摩擦片4中构成的凹陷部35沿周向直接邻接的部段31a、31b相比,背板5中的凹陷部25的底部更深并且由此更为靠近转动轴线A设置。
因此,通过所述凹陷部25,提供了用于横穿压紧件的自由空间。由此压紧件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占据沿径向靠外程度较低的位置,这降低了由于盘式制动器各构件与绕制动器转动的车轮之间结构上的紧密性带来的危险,即制动器部件在内部在转动的车轮上发生磨损的危险。
根据图6,在背板9的背面17上,在其上边缘21的下方,一体地模制有凸台40。与背板5下部的边缘22相比,所述凸台40更为靠近上部的边缘21设置。所述凸台沿制动衬片2的轴线设置在中间,就是说,朝两个侧面边缘23a、23b具有相同的距离。为了将所述凸台支承在制动钳1的相对应地设计的面上,所述凸台设有至少一个朝向下面的支撑面42(图4)。
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中,凸台40具有四边形的平面图。凸台40的两个与背面17隔开间距的外角部41分别是倒圆的,并且是以分别至少为4mm的角部半径R倒圆。角度41的倒圆在涉及到制动钳1中的对应凹口38的切削加工时具有制造技术上的优点(图5b)。所述凹口38用作衬片容纳部,其方式是,所述凹口至少容纳制动衬片的凸台40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凹部为此设有对应地倒圆的、具有至少4mm的角部半径的内角部39。
在凸台40上背向支撑面42构成有平坦的压紧面43,所述压紧面具有10至20mm的宽度并且具有至少7mm的长度或深度。与凹陷部25相比,压紧面43更深并且由此更为靠近转动轴线A设置。压紧件7仅在压紧面43上支撑在制动衬片上,就是说以后面的较短的纵向部段12的曲折结构11的构成贴靠面12a的下侧进行支撑。
纵向部段12同时是第二末端部段7c并且由此也是压紧件7的末端部段。其端面与制动钳1的至少部分容纳凸台40的横向壁部相对置。
在用于贴靠压紧件7的压紧面43上朝向摩擦片4连接有较短的过渡面44。所述过渡面44一直升高到凹陷部25的底部,例如以弯曲部或备选地倾斜的斜坡的形式升高。过渡面44在一个棱边45上与凹陷部25的底部相交,这里根据图4棱边45设置在背板5的位于固定面16的平面与背面的平面之间的平面内。
在压紧面43上侧向地、即沿制动衬片的周向观察分别连接一个边缘区域47,所述边缘区域突出于压紧面43。压紧件7的第二末端部段7c的支撑在压紧面43上的末端部段12因此由两个升高的边缘区域47包夹,由此,压紧件7相对于制动衬片2没有或只有很小的侧向间隙。
在弓架60已安装时,所述弓架不仅是板簧9的支座元件,而且所述弓架同时也是锁定元件。此时,接片9的边缘轮廓64构成止挡,所述止挡没有或仅很小地与相对置地在凸台40上构成的面间隔开。这使得,制动衬片2不能以其支撑面从制动钳上抬起或只能略微抬起。通过在凸台40的两个边缘区域47中的每个边缘区域中构成一个沟槽48,实现了所述锁定作用,所述沟槽构成对应止挡。
在止挡衬片3的周向上观察,沟槽48设置在背板5的中心的前面或后面,其到中心的距离是相同的。每个沟槽48沿凸台40的相应侧面49连接。每个沟槽48的底部都朝向销13并且以较小的间距与弓架60的相应轮廓64相对置,或者甚至在所述轮廓64和沟槽48的底部之间存在持续的接触。但如果不存在持续的接触,所述间距总是很小的并且特别是小于销13到曲折结构11或到压紧件7的末端部段12的间距。
用作锁定元件的弓架60上的轮廓64因此分别构成一个止挡,并且制动衬片2上的沟槽48则分别构成一个对应止挡。因此,如果制动衬片2由于强烈的抖动向上跳动,这也会导致压紧件7以同样的程度抬起,这种运动最晚在沟槽48触碰到轮廓64上时被锁定。此时防止发生必须完全由板簧9吸收的更大的运动并且由此延长了板簧9的使用寿命。
沟槽48可以设计成沿其一个侧面是敞开的,就是说朝凸台40的相应侧面49是敞开的。沟槽48可以在其背向背板5的端部上是敞开的。所述沟槽以这样的长度朝向所述背板5,即沟槽不仅在凸台40的深度上延伸,而且还一直延伸的背板5的厚度中。由此,通过侧面部段63的轮廓64形成的止挡靠近背板5。由此在挡靠在制动衬片3上时,使得倾斜力矩最小化或者甚至避免出现倾斜力矩。
在车轮内侧,压紧件7相对于板簧9仅隔开很小的间距,板簧9的一个末端9a甚至形锁合地嵌入压紧件7的第一末端部段7a的U形凹部7g中。板簧9在凹部7g中的嵌入等同于钩在支座中的嵌入。
板簧9以连接在钩状的弹簧末端9a上的弹簧部段9d支撑在缝隙14的背向衬片槽道6的上部内表面14b。由此,通过压紧件7的作用,两个制动衬片中内部的制动衬片也仅能略微从其径向的支撑面上抬起。
总体上实现了,3通过弹簧力沿径向朝盘式制动钳轴线A保持两个制动衬片2、,并且在一个或两个制动衬片抬起的情况下,通过止挡和对应止挡紧密地限定与此相关的位移。
根据图7和9,压紧件7在其第一末端部段7a上设有两个以一定斜角延长压紧件7的底边7d的侧面部段7k,所述侧面部段位于同样设置在第一末端部段7a中的凹部7g的每个侧面上。所述侧面部段7k位于构造成沟槽的中间部段7b的侧边7e、7f的延长部中,并且沿压紧件7的纵向观察具有相对于中间部段7b弯折的但本身平直的走势。第一末端部段7a剩余的部分相对于中间部段7b也是弯折的。
为了低间隙地与缝隙14的相对置的圆弧形后壁14a相适配,端侧7m构成压紧件7的最靠外的终结部,所述端侧在相应的圆弧27上延伸(图7)。圆弧27假想的圆心位于压紧件7之外,就是说位于中间部段7b的上方。
图11和12示出压紧件7的另一个实施形式。这里,关于其稳定性可能有利的是,两个侧边7e、7f附加地延长,其方式是,所述侧边不仅沿较长的平直的底边7d延伸,而且还沿相对于底边倾斜设置的第一末端部段7a延伸。
在此方面附加的侧边部段可以用于,使配合在制动钳的缝隙14中的压紧件7朝侧向支撑在制动钳1上,只要在附加的侧边部段之间的内宽度等于或大于缝隙14的宽度。
与压紧件的第一实施形式相比,侧边7e、7f关于底边7d设置得更陡。此外,图11可以看到,侧边7e、7f的高度朝第二末端部段7c减小。此时,特别是在盘式制动器的这个相对于车辆更靠外的部分中,实际上仅存在很小的到周围的车辆、就是说到轮辋内侧的距离。
附图标记列表
1 制动钳
2 制动衬片
3 制动衬片
5 背板
5a 止挡
6 衬片槽道
7 压紧件
7a 第一末端部段
7b 中间部段
7c 第二末端部段
7d 底边
7e 侧边
7f 侧边
7g 凹部
7k 侧面部段
7m 端侧
8 压紧组件
9 板簧
9a 板簧的末端
9b 中间部段
9c 板簧的末端
9d 弹簧部段
9e 弯曲部、弯折部
9f 弯曲部、弯折部
10a 形锁合元件
10c 形锁合元件
11 曲折结构
11a 弯曲部
11b 弯曲部
11c 平直延伸的部段
11d 凹坑
12 纵向部段
12a 贴靠面
13 销
13a 轴线
14 缝隙
14a 后壁
14b 上部内表明
14c 下部内表面
15 突起
16 固定面
17 背面
18 面
21 上边缘
22 下边缘
23a 侧边缘
23b 侧边缘
25 背板中的凹陷部
27 圆弧
31 上边缘
31a 部段
31b 部段
33 凹部
35 摩擦片中的凹陷部
38 制动钳中的凹部
39 内角部
40 凸台
41 角部
42 支撑面
43 压紧面
44 过渡面
45 棱边
47 边缘区域
48 沟槽
49 侧面
50 支承块
60 弓架、支座元件、锁定元件
61 开口
62 中间部段
62a 支座
63 侧面部段、接片
64 轮廓、止挡
66 开口
A 制动盘的轴线,转动轴线
A1 间距
A2 间距
A3 盘铣刀的转动轴线
B 宽度
F 盘铣刀
L 末端部段的长度
L1 纵向中线
M 材料厚度
R 角部半径
W 角度

Claims (29)

1.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1),所述制动钳搭接能转动地设置在轴线(A)上的制动盘和在制动盘的两侧设置在衬片槽道(6)中的制动衬片(2、3);沿横向在制动衬片(2、3)上分布的压紧组件(8),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刚性的压紧件(7)和板簧(9),所述压紧件(7)具有一个构成其总长度的大部分、在衬片槽道(6)上分布的中间部段(7b)和两个末端部段(7a、7c),所述压紧件朝盘式制动器轴线(A)支撑在制动衬片(2、3)上并以其第一末端部段(7a)延伸到制动钳(1)的缝隙(14)中,并且所述板簧(9)沿压紧件(7)的纵向延伸并且弹簧弹性地支撑在压紧件(7)的背向制动衬片(2、3)的外侧上,其特征在于,延伸到所述缝隙(14)中的第一末端部段(7a)相对于压紧件(7)的中间部段(7b)是弯折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末端部段(7a)相对于中间部段(7b)以10°至35°,优选15°至25°的角度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末端部段(7a)中具有凹部(7g),所述板簧(9)以其一个端部嵌入所述凹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4)至少通过后壁(14a)、朝向所述轴线(A)的上部内表面(14b)和背向所述轴线(A)的下部内表面(14c)限定,并且上部内表面(14b)相对于所述轴线(A)以一个角度(W)倾斜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4)的上部内表面(14b)相对于中间部段(7b)具有与第一末端部段(7a)相同的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内表面(14c)也相对于所述轴线(A)以一个角度倾斜地设置,所述下部内表面(14c)优选平行于上部内表面(14b)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4)朝压紧件(7)的侧向相应地是敞开的,其方式是,所述缝隙(14)仅通过后壁(14a)、上部内表面(14b)和下部内表面(14c)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3与权利要求7相结合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7a)朝缝隙(14)的后壁(14a)以及上部内表面(14b)和下部内表面(14c)的方向是敞开的并且在侧向上在两侧通过压紧件(7)的侧面部段(7k)限定。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9)弹簧弹性地支撑在所述缝隙(14)的上部内表面(14b)上,以及从外部支撑在压紧件(7)的中间部段(7b)上。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7)至少在其中间部段(7b)上构造成包括伸长的底边(7d)和设置在底边(7d)的侧面上的侧边(7e、7f)的沟槽。
11.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具有:用于容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衬片槽道(6)和在轴线(A)上转动的制动盘;以及缝隙(14),用于固定在制动钳外侧上在衬片槽道(6)上分布的压紧组件的一个端部,所述缝隙(14)至少通过后壁(14a)、朝向所述轴线(A)的上部内表面(14b)和背向所述轴线(A)的下部内表面(14c)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表面(14b)相对于所述轴线(A)以一个角度(W)倾斜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表面(14b)相对于所述轴线(A)的角度(W)为10°至35°,优选为15°至2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动钳,其特征在于,制动钳在上部内表面(14b)与制动钳外侧之间具有的材料厚度(M)从衬片槽道(6)出发增大,优选以逐渐变宽的楔形的形式增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所述的制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内表面(14c)也相对于所述轴线(A)以一个角度倾斜地设置,下部内表面(14c)优选平行于上部内表面(14b)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所述的制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4)的后壁(14a)在一个圆弧(27)上延伸,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制动钳之外,并且优选位于衬片槽道(6)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所述的制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4)的后壁(14a)由一个平直的中间部段和无台阶地连接在中间部段上的圆弧部段组成,所述圆弧部段的圆心位于制动钳之外,并且优选位于衬片槽道(6)的上方。
17.用于在盘式制动器中固定制动衬片的压紧件(7),所述压紧件具有纵向延伸尺寸和相对于纵向延伸尺寸较小的宽度,所述压紧件(7)具有一个构成其总长度的大部分、在盘式制动器的衬片槽道(6)上分布的中间部段(7b)和两个末端部段(7a、7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部段(7a)相对于中间部段(7b)是弯折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部段(7a)相对于中间部段(7b)以10°至35°,优选15°至25°的角度弯折。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末端部段(7a)具有用于让板簧嵌入的凹部(7g)。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7g)具有U形轮廓并且在侧向上在两个通过压紧件(7)的侧面部段(7k)限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7g)向上和向下以及在端侧是背向压紧件(7)敞开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之一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至少在其中间部段(7b)上构造成包括伸长的底边(7d)和设置在底边(7d)的侧面上的侧边(7e、7f)的沟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7e、7f)分别沿底边(7d)和第一末端部段(7a)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之一所述的压紧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末端部段(7a)的终结部形成在一个圆弧(27)上延伸的端侧(7m),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压紧件之外,并且优选位于所述中间部段(7b)的上方。
25.用于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组件的板簧(9),具有两个主侧面(9.1、9.2)并且前后相继地具有第一弹簧末端(9a)、弹簧中间部段(9b)和第二弹簧末端(9c),其特征在于,各弹簧末端(9a、9c)的终结部分别形成形锁合元件(10a、10c),所述形锁合元件关于主侧面(9.1、9.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离开所述主侧面,第一形锁合元件(10a)位于第一主侧面(9.1)上,而第二形锁合元件(10c)位于第二主侧面(9.2)上,并且所述板簧在弹簧中间部段(9b)上具有至少两个弯曲方向相反的弯曲部(9f、9e),其中靠近第一弹簧末端(9a)设置的弯曲部(9f)的弯曲部外侧位于第二主侧面(9.2)上,而至少一个另外的弯曲部(9e)的弯曲部外侧位于第一主侧面(9.1)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板簧,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一弹簧末端(9a)设置的弯曲部(9f)设置在板簧(9)的总长度的第一个六分之一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板簧,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一弹簧末端(9a)设置的弯曲部(9f)设置成与第一形锁合元件(10a)隔开1.5cm至3cm的间距。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之一所述的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弯曲部(9e)设置在板簧(9)的总长度的中间三分之一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之一所述的板簧,其特征在于,各主侧面(9.1、9.2)的宽度在板簧(9)的总长度上是保持相同的。
CN201880034787.XA 2017-04-18 2018-04-17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以及用于固定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件和板簧 Active CN110709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8175.5 2017-04-18
DE102017108175.5A DE102017108175A1 (de) 2017-04-18 2017-04-18 Scheibenbremse und Niederhalter zur Befestigung von Bremspads
PCT/DE2018/100363 WO2018192627A1 (de) 2017-04-18 2018-04-17 Scheibenbremse, bremssattel einer scheibenbremse sowie niederhalter und blattfeder zur befestigung der bremsbeläge einer scheibenbrem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9621A true CN110709621A (zh) 2020-01-17
CN110709621B CN110709621B (zh) 2021-07-16

Family

ID=62104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787.XA Active CN110709621B (zh) 2017-04-18 2018-04-17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以及用于固定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件和板簧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0615B2 (zh)
EP (2) EP3828433B1 (zh)
CN (1) CN110709621B (zh)
AU (2) AU2018253796B2 (zh)
DE (1) DE102017108175A1 (zh)
DK (2) DK3828433T3 (zh)
ES (2) ES2926905T3 (zh)
PL (2) PL3612747T3 (zh)
WO (1) WO2018192627A1 (zh)
ZA (1) ZA201906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90727A1 (en) 2019-09-02 2022-09-15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Brake pad retainer arrangement
US20230099439A1 (en) * 2020-02-04 2023-03-30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Vehicle disc brake arrangement, brake pad, and vehicle
WO2021164877A1 (en) 2020-02-20 2021-08-26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Brake pad retainer system, brake pad and vehicle
EP3992486B1 (de) * 2020-10-29 2023-10-04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Luftdruckbremse mit einer federstütze, sowie nutzfahrzeug mit einer luftdruckbremse
IT202100007583A1 (it) 2021-03-29 2022-09-29 Freni Brembo Spa Corpo pinza e pinza freno con detto corpo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2085A1 (en) * 2001-09-06 2003-03-06 Dong-Hoon Kang Automobile brake caliper for reducing noise
CN1865727A (zh) * 2005-05-20 2006-11-22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浮钳盘式制动器
EP1898115A1 (de) * 2006-09-02 2008-03-12 BPW Bergische Achsen KG Fahrzeug-Scheibenbremse
DE202008013446U1 (de) * 2008-10-09 2009-04-09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Scheibenbremse sowie Haltebügel und Sperrvorrichtung für Belaghaltefedern hierfür
CN101523075A (zh) * 2006-10-10 2009-09-02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盘式制动器及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
DE102009030414A1 (de) * 2009-06-25 2011-01-0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belag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CN102011816A (zh) * 2010-12-01 2011-04-1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
CN102918293A (zh) * 2010-06-02 2013-02-06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固定钳式制动器和用于固定钳式制动器的制动衬件
CN103597237A (zh) * 2011-06-09 2014-02-19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转动盘制动卡钳
CN105209778A (zh) * 2013-05-13 2015-12-30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尤其是商用车的钳盘式制动器及其压制装置
CN105431650A (zh) * 2013-05-13 2016-03-23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尤其是商用车辆的钳盘式制动器以及这种制动器的压紧弹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42388A1 (de) 1985-11-30 1987-06-04 Teves Gmbh Alfred Teilbelag-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DE4442796A1 (de) 1994-12-01 1996-06-05 Teves Gmbh Alfred Niederhaltefeder f}r Scheibenbremsen
US7789378B2 (en) * 2004-09-21 2010-09-07 Dittmar Edbert E L Plate spring with adjustable support cam
DE102005045877B3 (de) 2005-09-26 2007-02-1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ein Nutzfahrzeug
DE202006021291U1 (de) * 2006-01-18 2014-12-08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ein Nutzfahrzeug
JP4818250B2 (ja) 2007-12-27 2011-11-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DE102012108667A1 (de) * 2012-09-17 2014-03-2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nordnung eines Belaghaltebügels am Bremssattel einer Scheibenbremse sowie Bremsbelag
DE102014107227B4 (de) * 2014-03-14 2016-02-0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cheibenbremse mit Belaghaltebügel und Sicherungsvorrichtung, und Bremsbelagsatz
DE102015000857A1 (de) 2015-01-24 2015-08-20 Daimler Ag Bremssattel
US9726243B2 (en) * 2015-03-20 2017-08-08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Disc brake pad retention system and mounting method
DE102015118838A1 (de) * 2015-11-03 2017-05-04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cheibenbremse mit Belaghaltebügel und Sicherungsvorrichtung, und Bremsbelagsatz
DE102015122563A1 (de) * 2015-12-22 2017-06-22 Bpw Bergische Achsen Kg Bremsbelag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Scheibenbremse, Niederhalter für Bremsbeläge einer Scheibenbrems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2085A1 (en) * 2001-09-06 2003-03-06 Dong-Hoon Kang Automobile brake caliper for reducing noise
CN1865727A (zh) * 2005-05-20 2006-11-22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浮钳盘式制动器
EP1898115A1 (de) * 2006-09-02 2008-03-12 BPW Bergische Achsen KG Fahrzeug-Scheibenbremse
CN101523075A (zh) * 2006-10-10 2009-09-02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盘式制动器及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
DE202008013446U1 (de) * 2008-10-09 2009-04-09 Haldex Brake Products Ab Scheibenbremse sowie Haltebügel und Sperrvorrichtung für Belaghaltefedern hierfür
DE102009030414A1 (de) * 2009-06-25 2011-01-0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belag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CN102918293A (zh) * 2010-06-02 2013-02-06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固定钳式制动器和用于固定钳式制动器的制动衬件
CN102011816A (zh) * 2010-12-01 2011-04-1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
CN103597237A (zh) * 2011-06-09 2014-02-19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转动盘制动卡钳
CN105209778A (zh) * 2013-05-13 2015-12-30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尤其是商用车的钳盘式制动器及其压制装置
CN105431650A (zh) * 2013-05-13 2016-03-23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的,尤其是商用车辆的钳盘式制动器以及这种制动器的压紧弹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8433B1 (de) 2022-08-10
AU2023282199A1 (en) 2024-01-04
US11680615B2 (en) 2023-06-20
ES2861154T3 (es) 2021-10-05
DE102017108175A1 (de) 2018-10-18
DK3828433T3 (da) 2022-10-10
AU2018253796A1 (en) 2019-10-31
EP3828433A1 (de) 2021-06-02
ZA201906487B (en) 2020-08-26
PL3828433T3 (pl) 2022-12-19
ES2926905T3 (es) 2022-10-31
CN110709621B (zh) 2021-07-16
US20200141458A1 (en) 2020-05-07
EP3612747A1 (de) 2020-02-26
PL3612747T3 (pl) 2021-07-19
RU2019136704A (ru) 2021-05-18
DK3612747T3 (da) 2021-05-31
RU2019136704A3 (zh) 2021-05-18
EP3612747B1 (de) 2021-03-03
WO2018192627A1 (de) 2018-10-25
AU2018253796B2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9621B (zh)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以及用于固定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的压紧件和板簧
KR101990170B1 (ko) 자동차 디스크 브레이크의 패드 구속 시스템
AU2022215152B2 (en) Brake lining for a disc brake, disc-brake hold-down for brake linings of a disc brake
AU2016377860B2 (en) Disc brake, brake pad for a disc brake, and hold-down device for securing brake pads
EP1443234B1 (en) A disc brake assembly
CN108603546B (zh) 车辆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保持装置、制动衬片、制动衬片保持装置的弓形件
EP3306128A1 (en) A disc brake
JP2003517143A (ja) 摩擦要素のための案内スプリング及び少なくとも1つのこの種のスプリングを装着した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A2586272A1 (en) Lining support plate a disc brakes
CN109838477B (zh) 盘式制动器
US10100887B2 (en) Brake pad of a disk brake, and disk brake
CN109488708B (zh) 盘式制动器
EP1650459B1 (en) Device for retaining the friction linings of a brake disc
RU2776430C2 (ru)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тормозной суппорт дискового тормоза, а также прижим и листовая пружина для закрепления тормозных накладок дискового тормоза
KR20180117677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와 브레이크 패드 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