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7226B -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7226B
CN110707226B CN201910982631.0A CN201910982631A CN110707226B CN 110707226 B CN110707226 B CN 110707226B CN 201910982631 A CN201910982631 A CN 201910982631A CN 110707226 B CN110707226 B CN 110707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ayer
layer
red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2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7226A (zh
Inventor
冯敏强
黄晨超
史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9826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7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7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7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7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7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射红光和蓝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两个发光层均为双色光发光层,且各发光层出射的混色光均包括红光,由于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红光在光谱中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在各发光层中的浓度调节红光与对应发光层中另一种颜色的光之间的比例,进而达到调节红光、蓝光和黄光或绿光在有机发光器件光谱中的比例的有益效果,在较大光谱范围内实现有机发光器件白光光谱的可控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有机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器件具有亮度高以及功耗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和照明领域,备受用户青睐。
有机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目前发光层包括单层结构和叠层结构,其中叠层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电流效率,并降低器件的滚降,有效的提高器件寿命稳定性等的优点成为白光有机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的一种优选结构,广泛应用在OLED产品中。白光有机发光器件中常规的叠层发光层结构包括以下两种:1、蓝光发光层以及红光绿光发光层的双层叠层结构;2、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以及绿光发光层的三层叠层结构。上述两种叠层发光层结构中蓝光均由单色光发光层发射,而蓝光在光谱中的比例与蓝光发光层中发蓝光的掺杂材料的浓度之间无明显规律的对应关系,不易通过调节掺杂材料的浓度调节蓝光在光谱中的比例,导致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谱调节可控性差,且光谱的可调节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以使用形成一种结构简单的双色发光层层叠的有机发光器件,能够通过改变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调节有机发光器件出光光谱中各色光的比例,进而在保证器件效率性能前提下,实现有机发光器件出射光在冷白光到暖白光范围内的可控调节,同时简化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实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射红光和蓝光;
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该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电荷产生层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发光层发射红光和蓝光,第二发光层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使得两个发光层均为双色光发光层,且各发光层出射的混色光均包括红光,由于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红光在光谱中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在各发光层中的浓度调节红光与对应发光层中另一种颜色的光之间的比例,进而达到调节红光、蓝光和黄光或绿光在有机发光器件光谱中的比例的有益效果,在较大光谱范围内实现有机发光器件白光光谱的可控调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双叠层发光层结构的出射光光谱的可调范围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谱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出射光光谱的可调范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射红光和蓝光;
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发光层发射红光和蓝光,第二发光层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使得两个发光层均为双色光发光层,且各发光层出射的混色光均包括红光,由于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红光在光谱中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在各发光层中的浓度调节红光与对应发光层中另一种颜色的光之间的比例,进而达到调节红光、蓝光和黄光或绿光在有机发光器件光谱中的比例的有益效果,在较大光谱范围内实现有机发光器件白光光谱的可控调节。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有机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101、第一发光层105、电荷产生层108、第二发光层1010以及第二电极1013,其中,第一发光层105发射红光和蓝光,第二发光层1010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
还需要说明的是,任一发光层出射的双色混色光中,其中一种颜色的光的比例增大,另一种颜色的光的比例随之减小。示例性的,第一发光层105出射的光为红光和蓝光的混色光,其中红光的比例增大时,蓝光的比例随之减小;同理,第二发光层1010出射的光为红光和绿光或黄光的混色光,其中红光的比例增大时,绿光或黄光的比例随之减小。有机发光器件100正常工作时,第一发光层105和第二发光层1010同时出射对应的双色混色光,即第一发光层105出射红光和蓝光的混色光,第二发光层1010出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的混色光,上述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混色形成白光,使得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出射光颜色为白色。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有机发光器件100出射的白光的光谱,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可通过调节红光在第一发光层105和第二发光层1010出射的混色光中的比例,调节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而获得具有对应光谱的白光。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红光比例进行直接调节,而非对蓝光和绿光或黄光进行直接调节的原因在于: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红光在混色光中的比例呈较为规律的对应关系,根据红光掺杂材料浓度的变化可推测红光在混色光中的比例变化趋势,可控性强。而蓝光掺杂材料以及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对应颜色的光在混色光中的比例之间无明显规律的对应关系,对蓝光掺杂材料以及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浓度进行调节时,无法预知对应颜色的光在混色光中的比例,可控性差。
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叠层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单色发光层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105和第二发光层1010发出的均为双色混色光,有效增大了有机发光器件100出射的白光的光谱可调节范围。示例性的,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双叠层发光层结构的出射光光谱的可调范围示意图。具体的,图2对应的双叠层发光层包括蓝光发光层和绿光红光发光层,如图2所示,其光谱可调范围仅为一条斜线a。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谱图。图3中曲线A、曲线B和曲线C分别为同等电流密度下,红光、黄光和蓝光在同一电流密度下的等外量子效率下的光谱,曲线D、曲线E和曲线F分别为基于曲线A、曲线B和曲线C拟合获得的蓝光与红光的混合光光谱、黄光与红光的混合光光谱以及蓝光和黄光的混合光光谱。在色坐标图中标识出图3中的曲线A、曲线D、曲线E和曲线F分别对应的点,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区域即为具有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谱可调范围,具体可参见图4,四边形b为具有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谱可调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101、第一发光层105、电荷产生层108、第二发光层1010以及第二电极1013,其中,第一发光层105发射红光和蓝光,第二发光层1010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使得两个发光层均为双色光发光层,且各发光层出射的混色光均包括红光,由于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红光在光谱中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在各发光层中的浓度调节红光与对应发光层中另一种颜色的光之间的比例,进而达到调节红光、蓝光和黄光或绿光在有机发光器件100光谱中的比例的有益效果,在较大光谱范围内实现有机发光器件100白光光谱的可控调节。
可选的,第一发光层105可以包括第一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蓝光掺杂材料,第二发光层1010可以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其中,红光掺杂材料为磷光材料,蓝光掺杂材料和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均为热延迟活化荧光材料或磷光材料。
实验证明,采用上述材料形成的第一发光层105和第二发光层1010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100的白光光谱可调节范围大,可控性强,效率高,显示指数好且稳定性好,是一种较佳的设置方式。
示例性的,第一主体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分别大于蓝光掺杂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第二主体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分别大于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发光层能够正常且高效的出射对应颜色的光,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需大于各掺杂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红光磷光掺杂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很低,常规主体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均高于红色磷光掺杂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因此第一主体材料和第二主体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台均大于红色磷光掺杂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仅额外设置各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的单线态和三线态均大于红光外的另一种颜色的光的掺杂材料即可。
可选的,第一发光层105还可以包括蓝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第二发光层1010还可以包括绿光或黄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其中,红光掺杂材料为磷光材料,蓝光掺杂材料和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均为热延迟活化荧光材料或磷光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主体材料为可发光材料,进而无需额外设置主体材料,有利于简化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101为阳极,第二电极1013为阴极。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1,有机发光器件10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102、第一空穴传输层103、第二空穴传输层104、空穴阻挡层106、第一电子传输层107、第三空穴传输层109、第二电子传输层1011和电子注入层1012。沿第一电极101指向第二电极1013的方向Y,空穴注入层102、第一空穴传输层103以及第二空穴传输层104依次层叠于第一电极101和第一发光层105之间,空穴阻挡层106和第一电子传输层107依次层叠于第一发光层105和电荷产生层108之间,第三空穴传输层109设置于电荷产生层108和第二发光层1010之间,第二电子传输层1011和电子注入层1012依次层叠于第二发光层1010和第二电极1013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01也可以为阴极,第二电极1013也可以为阳极,各传输层、注入层和阻挡层的位置对应进行调整。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电荷产生层108可以包括在第一电极101指向第二电极1013的方向Y上依次排列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107和所述第三空穴传输层109之间的电子产生层1081和空穴产生层108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传输层、注入层以及阻挡层的设置能够调节有机发光器件的电荷注入平衡和出光效果,提高对应种类的电荷的注入平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
示例性的,在无附加出光技术的前提下,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外量子效率大于42%。
需要说明的,在无附加出光技术的前提下,常规具有双叠层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通常小于42%,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外量子效率可大于常规具有叠层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有机发光器件100还可以包括衬底基板200,衬底基板200位于第一电极101远离第一发光层105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衬底基板200在有机发光器件100的制备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便于有机发光器件100中其他膜层结构的形成,避免来自衬底基板200远离第一发光层105一侧的外力损坏第一电极101、第一发光层105、第二发光层1010和第二电极1013。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发光装置1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100。示例性的,发光装置10可以为白光照明装置。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10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100,其具有其所包括的有机发光器件100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如图6所示,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11、形成第一电极。
步骤12、在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二发光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形成第一电极后,在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二发光层,使得两个发光层均为双色光发光层,且各发光层出射的混色光均包括红光,由于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红光在光谱中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在各发光层中的浓度调节红光与对应发光层中另一种颜色的光之间的比例,进而达到调节红光、蓝光和黄光或绿光在有机发光器件光谱中的比例的有益效果,在较大光谱范围内实现有机发光器件白光光谱的可控调节。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可为阳极,形成材料可以为ITO;第二电极可以为阴极,形成材料可以为铝。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均可采用蒸镀工艺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第一发光层中蓝光比例随红光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在第二发光层中绿光或黄光随红光比例的增大而减小,且红光比例与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进而能够通过控制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调节红光比例,对应控制有机发光器件出射光光谱中蓝光以及绿光或黄光的比例,实现对红光、蓝光以及绿光或黄光比例的控制。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以下两种双色发光层结构:1、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蓝光掺杂材料,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2、第一发光层包括蓝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第二发光层包括绿光或黄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
进一步的,对于上述结构1,在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二发光层包括: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的蓝光掺杂材料的第一浓度和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二浓度,以及第二发光层中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第三浓度以及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四浓度。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第一发光层,控制第一发光层中蓝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第一浓度,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第二浓度。在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控制第二发光层中蓝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第三浓度,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第四浓度。
可选的,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的蓝光掺杂材料的第一浓度和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二浓度,以及第二发光层中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第三浓度以及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四浓度包括:制备具有对应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的基准有机发光器件,确定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蓝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第一浓度,确定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二发光层中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第三浓度。获取基准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射光光谱中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的第一比例,以及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的目标出射光光谱中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的第二比例,根据第一比例和第二比例,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中至少一层的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对应发光层的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基于大小关系确定第二浓度和第四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准有机发光器件中蓝光掺杂浓度和绿光或黄光掺杂浓度为对应的单色光有机发光器件效率最佳时的掺杂材料浓度,例如,蓝光掺杂浓度为具有单层蓝光发光层的有机发光器件效率最佳时蓝光发光层中蓝光掺杂材料的浓度。基准有机发光器件中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理论上随机确定。
可选的,对于上述结构2,在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以及第二发光层包括: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的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五浓度,以及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六浓度,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第一发光层,控制第一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在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浓度为第五浓度,在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控制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在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中的浓度为第六浓度。
可选的,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五浓度,以及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六浓度包括:制备具有对应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的基准有机发光器件,确定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五浓度,确定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六浓度。获取基准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射光光谱中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的第三比例,以及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的目标出射光光谱中红光、蓝光和绿光或黄光的第四比例,根据第三比例和第四比例,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中至少一层的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与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对应发光层的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基于大小关系确定第五浓度和第六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结构1和结构2,制备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均是为了能够在基准有机发光器件的基础上,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中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调节方向,示例性的,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射光为暖白光,基准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射光为偏蓝的冷白光,即基准有机发光器件中红光掺杂材料浓度小于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中红光掺杂材料浓度,可确定需要增大第一发光层和/或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以增大红光比例,进而使得制备出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射光不再是基准器件出射的冷白光,而是暖白光。可以理解的是,为进行单一性调节,通常仅对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中一个发光层内的红光掺杂材料浓度进行调节,例如,上述示例中基准光出射的冷白光偏蓝,则可以将第一发光层中的红色掺杂材料浓度增大,以在提高红光比例的同时减小蓝光的比例,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浓度与基准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浓度相同,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第一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浓度在大于基准有机发光器件预设值的范围内选择一个浓度值,其中预设值根据实际需要人为进行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作为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定,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中的红光掺杂材料浓度进行同时调节,或者仅调节第二发光层中红光掺杂材料浓度,凡是能够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浓度获得具有目标出射光光谱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调节方式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采用实验数据具体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良好:
分别制备实验样品1、实验样品2、实验样品3、实验样品4、实验样品5和实验样品6,其中,实验样品1中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的红光比例为0;实验参数2中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内的红色比例为0.2%,实验样品3中第一发光层内红光比例为0.15%,第二发光层的红光比例为0.15%;实验样品4中第一发光层内红光比例为0.15%,第二发光层的红光比例为0.3%;实验样品5中第一发光层内红光比例为0.15%,第二发光层的红光比例为0.5%;实验样品3中第一发光层内红光比例为0,第二发光层的红光比例为2%。各实验样品除上述比例不同外,其他制备参数相同。
表1是6个实验样品的测试数据。如表6所示,具有本申请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能够通过控制红光在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中的比例实现在较大光谱范围内的出射光光谱可控调节,实现冷白光至暖白光的调节,且功率效率高,外量子率高,显色指数好。
表1
Figure BDA0002235685200000141
在表1中,驱动电压对应的电流密度为0.25mA/cm2;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对应分别取自为器件最大效率,和光亮度为1000cd/m2,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数均取自亮度1000cd/m2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电荷产生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射红光和蓝光;
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射红光和绿光或黄光;
两个发光层均为双色光发光层;
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蓝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
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绿光或黄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
或者,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蓝光掺杂材料;
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所述第一发光层中蓝光比例随红光比例的增大而减小,所述第二发光层中绿光或黄光比例随所述红光比例的增大而减小,且所述红光比例与所述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通过调节红光掺杂材料在各发光层中的浓度,调节红光、蓝光和黄光或绿光在有机发光器件光谱中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掺杂材料为磷光材料,所述蓝光掺杂材料和所述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均为热延迟活化荧光材料或磷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三空穴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
沿所述第一电极指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所述空穴注入层、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发光层之间,所述空穴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所述第三空穴传输层设置于电荷传输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电子注入层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层的一侧。
6.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
7.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电荷产生层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蓝光掺杂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主体材料、红光掺杂材料以及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
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电荷产生层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
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所述第一发光层中的蓝光掺杂材料的第一浓度和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二浓度,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中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的第三浓度以及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四浓度;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层中蓝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所述第一浓度,所述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所述第二浓度;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电荷产生层;
所述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层中蓝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所述第三浓度,所述红光掺杂材料的浓度为所述第四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蓝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绿光或黄光主体材料以及红光掺杂材料;
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电荷产生层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
确定待制备有机发光器件内所述第一发光层中的所述红光掺杂材料的第五浓度,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中所述红光掺杂材料的第六浓度;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层,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层中所述红光掺杂材料在所述蓝光主体材料中的浓度为所述第五浓度;
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上形成电荷产生层;
所述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第二发光层,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层中所述红光掺杂材料在所述绿光或黄光掺杂材料中的浓度为所述第六浓度。
CN201910982631.0A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Active CN110707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2631.0A CN110707226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2631.0A CN110707226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7226A CN110707226A (zh) 2020-01-17
CN110707226B true CN110707226B (zh) 2022-08-23

Family

ID=6920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2631.0A Active CN110707226B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7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5614A (zh) 2020-06-17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1417B1 (ko) * 2010-10-26 2014-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4078572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8604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EP3012864A1 (en) * 2014-10-22 2016-04-2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609653A (zh) * 2016-03-09 2016-05-25 苏州大学 一种白光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25129B (zh) * 2017-07-26 2019-12-0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色温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611275B (zh) * 2017-09-19 2019-06-2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白色发光器件,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12104A (zh) * 2019-05-21 2019-09-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可调色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陈久乐;《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0731;第24卷(第7期);1633-1637 *
高效大面积有机白光照明研究及其展望;樊健,冯敏强;《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70131;第35卷(第1期);26-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7226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7563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351410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352116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US6992437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EP2259285B1 (en) High efficiency multi-color electro-phosphorescent OLEDs.
KR101100771B1 (ko) 조명용 유기 발광 디바이스
KR101786881B1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7275360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5006378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190200B (zh) 一种高效高显色指数的纯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TW201539827A (zh) 有機發光裝置及照明設備
CN102751449B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JP7193346B2 (ja) 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US10263209B2 (en) Fluorescent/phosphorescent mixed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CN110707226B (zh)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装置
US20220399527A1 (en) Silicon-bas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JP2003229272A (ja) 有機el素子
CN102169965B (zh) 一种oled器件及其制法
JP200732917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9159944B2 (en)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11342526B2 (en) Hybri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4678475A (zh) 白光发光器件和使用该白光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
KR101333810B1 (ko) 하이브리드 백색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2786801B (zh) 一种颜色可调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2330B (zh) 一种发光器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